我的祖辈韩氏有 永 殿 景 庆 四辈 请问家谱排列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1收藏

我的祖辈韩氏有 永 殿 景 庆 四辈 请问家谱排列是什么?,第1张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厂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徒、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历代帝王修谱昭

明太祖乡谱诏

朕承天底定,抚辑承民,宵肝站兢恐难保,又咨尔意兆,各具天良,务立矩,度之防快,睹维新之命,溯芳规于及祖考,懿行于前贤,敦厚本原,懋昭上理,虽扎乐俟诸世以而孝弟木,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则可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奋心,亦何不古,率土钦哉,毋负腾意。

译文,我得助天力,平定天下,抚慰人民。但每晚站兢,惟恐难保永久。又问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各人都具有天理良心,务必要订立规矩,引度他们,要防止急噪图快,看来要完成维护新朝的使命,就要追本溯源,从我们祖先父辈那里寻找治国之道,实行前辈的德贤,忠诚于本源,劝恳地讲明道理。虽有历代礼乐法规,等待人们世世代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人多心杂,不能人人都自觉克制自己,振作起来,怎么办要使不淳厚的人从此发奋图强,为什么不用过的祖训教育他们,成为全国都敬佩的人不要辜负我的意愿。��

宋宁宗修谱圣谕�

联闻唐人重姓氏,而谱谍具,后世文儒贵戚之家浸以论湮而难考,然自犁锄之卿相,降为录率之世家,视其子孙,自立和如耳,诚能自立虽微而浸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微,人家子孙百世之各能自立,庶几于厥祖也。此联之所以改望于天下者。��

清顺治乡谱诏

敦孝弟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译文:修谱的目的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清顺治规定六训�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祖孙;�各安生理,无诈非为。

��

清康熙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惩慝逃已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警岔以重身命。

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日: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修谱的作用

�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特别我飞鹏卢氏,已有100多年没有修谱了,早我们采方中发现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这次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卢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卢氏由来,这次续谱,这套资料来之不易,她是我卢氏修谱中贡献最大的无名英雄,他叫卢本立,桃源县清林乡人,在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他耗费数千元,利用节假日三次飞往北京查寻复印下来的,我卢氏族人要感谢他对我族续谱工作中无私的贡献。你要知道范阳堂到底是回什么事可查范阳堂—卢姓的堂号。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卢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卢氏家族的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卢氏家谱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回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颜姓大致有俩套字辈: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崇)、75-承(怀)、76-景(宗)、

77-世(邦)、78-廷(其)、79-秉(泽)、80-培(允)、

81-克(昌)、82-建(家)、83-永(学)、84-沛(克)、

85-昭(复)、86-启(道)、87-裕(德)、88-显(昭0、

89-兆(扬)、90-守(肇)(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

后续的: 91-德、92-泽、知好乐 惟有仰立卓 周正曾安鼎 祥云天自多

继志忠孝悌 纲常如大科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颜氏世家

一世 颜回

子 颜歆

孙 颜俭

曾孙 颜威

第五世孙 颜芃

第六世孙 颜亿

第七世孙 颜岵

第八世孙 颜卸

第九世孙 颜誉

第十世孙 颜产

第十一世孙 颜异

第十二世孙 颜愚

第十三世孙 颜逵

第十四世孙 颜律

第十五世孙 颜衷

第十六世孙 颜凯

第十七世孙 颜邃

第十八世孙 颜龠

第十九世孙 颜绰

第二十世孙 颜准

第二十一世孙 颜阮,字怀珍

第二十二世孙 颜亮,字世明

第二十三世孙 颜敫,字士荣

第二十四世孙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第二十五世孙 颜钦,字公若,諡曰“贞”。

第二十六世孙 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第二十七世孙 颜含,字弘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第二十八世孙 颜髦,字君道、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第二十九世孙 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第三十世孙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384-456),字延年,颜显子

第三十一世孙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子

第三十二世孙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第三十三世孙 颜见远,颜炳之子

第三十四世孙 颜协,字子和

第三十五世孙 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531-590),字介,颜协第三子

第三十六世孙 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

第三十七世孙 颜师古(581-645),字籀、颜相时

第三十八世孙 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颜勤礼,字敬君、

第三十九世孙 颜尚宾、颜昭甫

第四十世孙 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之子、颜惟贞

第四十一世孙 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杲卿,字昕,颜元孙子、颜真卿,字清臣,颜惟贞子

第四十二世孙 颜传贽、颜季明

第四十三世孙 颜文

第四十四世孙 颜君佐、颜君雅

第四十五世孙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第四十六世孙 颜承祜、颜涉、颜街

第四十七世孙 颜仲昌、颜柽

第四十八世孙 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第四十九世孙 颜复,字长道、颜继

第五十世孙 颜昌

第五十一世孙 颜擎

第五十二世孙 颜价

第五十三世孙 颜顺

第五十四世孙 颜宝

第五十五世孙 颜椿

第五十六世孙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第57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第58代 颜拳,字克膺

第59代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第60代 颜议,字定伯

第61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第62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第63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第64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第65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第66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第67代 颜光鲁,字宗旦

第68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第69代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第70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第71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第72代 颜士采,字庆田

第73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第74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第75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第76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第77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第78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第79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

第80代颜培郅 颜秉刚之子。1996年2月生于曲阜。

尚姓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尚寨村字辈:正大光明富丰先思善书。

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东巩、肖堰一带尚姓字辈:正世开德盛,万仕广明经,有志仁贤义,才柏之秀云。

湖北十堰郧县五峰乡尚家河尚氏字辈:应化克广,文志从选;继立学政,大启荣显;勋建天朝,恩垂邦典;世德振兴,全修万善;永发承祥,尊祖业传;远影康乐,道宏瑞满;维敬群雄,英明佑贤;谦益俭良,代忠存延。

湖北襄阳歇马河尚家壪尚氏字辈:川(廷春),乾(遇友)应(金锡),建其士瑞,玉麟发祥,宗功永秀,世代荣昌,承奉圣贤,书礼弘扬,文武全才,治国安邦,顺之道正,仁义昭彰,祖德遗辉,明久兴旺。

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尚家埠口尚氏排行:正大光明,安邦治世。

山东郓城尚氏字辈:盛德伯作昭诗书可景习理成大宗兴志先文怀继余传恩树良善秀万春效仰方俊耀乃延庆嘉隆昌。

山东德州尚氏字辈:文其明玉祥。

山东淄博尚氏字辈:曰大维宏家声振宗善敬启广丕作保方良承佩贻肇锡庆长。

山东淄博王村尚氏字辈:仁义力志慎修克贞(zheng)可。

山东龙口尚氏字辈:大德玉福振(宗)作书香世守乃祖。

山东泰安尚氏字辈:其思永继元希荣绪廷先大德传宗广延庆佰世芳。

山东莱芜故事村尚氏字辈:宪绪念传永,蕙兰胜馨香,祖佑师叔第,富庶诏华堂。

山东滨州大尚村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俊哲文明贵,忠厚传家远。

山东利津尚氏字辈:育蕃应攸叙宪祖自熙淳世传忠孝德尊训久茂祥。

辽宁大连尚氏字辈:文云思德肇志忠厚传家远诗。

辽宁沈阳尚氏字辈:世德尔祖。

辽宁海城尚氏字辈:继学可之崇玉维政宗昌其久世德尔祖承效克适伟佩绍宪本大乃永纪惠汝述。

辽宁铁岭花耳山尚氏字辈:云起邦国永成明君发洪贵殿志文俊兴。

辽宁铁岭李千户尚氏字辈:宏玉新成庆尊崇国运昌德荣思守法宝善致发祥。

辽宁新宾尚氏字辈:传绪振恒衍庆修阳培源思茂承宗宜凝。

辽宁新宾这一支应来自江苏赣榆或山东日照,字辈:传绪永德,衍庆修明,积善之家,济世运昌,培源思茂,承宗贻荣。

吉林市郊尚氏字辈:崇登士永国廷有中希文起瑞云殿昌荣名芳德峻才大声鸿百祥连汉万载丰恒。

河南孟津尚氏字辈:汝师恒弘景全修德乃成廷怀连去际芳远照永清从玉金作宝如宗广来明道长世法有守存本建兴。

河南淅川尚氏字辈:德光宗士宏兴良善花荣胜店家占坤明。

河南南召尚氏字辈:从春兴广泰久士相恒昌吉照迎增水仁义和友邦。

河南新乡东曲里村尚氏字辈: 文、彦、春、家、祥、福、德、广。

河南叶县常村乡尚氏字辈:应进宗明,克清凤永。学书耀祖,振德家生。文行忠信,延年增荣。正新诚意,太和春景。尧邦舜国,浩志可兴。平安久远,同望盛隆。智丰惠沛,均建奇功。润珍贵宝,泽善顺祯。

湖南桑植县一支:大启正龙世、文华遗泽长。

二支:光大开文运、昌明启后良、英贤先自立、家道永垂芳。

三支:本立道生、源远流长、昭穆顺序、孝友滋彰、名高三楚、声振一堂。

河北磁县尚氏字辈:西古祖而显勤春林有清福禄禛祥庆大中正常生阳照苗盛旺万物广多兴。

河北保定、辽宁辽阳尚氏字辈:增(昌)明(其)永(久)德(世)利(德)富(尔)贵(祖)。

河北省宁津县,现居辽宁黑山:云顺文鸿志,百世永吉昌。

河北廊坊尚氏字辈:国、存、近、在、德、景、文、俊、振、海、宏。

现居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半壁街村:如、德、志、红。

黑龙江肇源尚氏字辈:之国登永崇守泄廷万书广大教育群英圣为人瑞德乃家声。

山东泰安夏家庄、肥城安家庄、大尚庄、小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绪、乾、节、立、太、玉、随、林、富、生。

山东泰安肥城老城镇辛屯村(胡庄组)亦尚存一支。其中字辈有:成、永(金)、仁、义、礼。

安徽太和赵集乡尚寨,马营村一带。其中字辈有:孔,学,凤,守(照),成。

安徽怀远后尚,前尚,西尚,尚庙,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成,登,守(佩),林(殿),元,国登。

安徽当涂县黄池镇,其中字辈有:师、玉、文、世、定、启、贤、坤。

安徽霍邱县花园镇迎龙村尚大台子,其中字辈有:习、显、伟、德、发、传、应、由、申、嘉。

山西运城永济平壕村尚家字辈:修善积德广前玉后。

四川成都尚氏字辈:作开宏俊。

尚氏一支字辈:正金大光明富丰先永祥。

扩展资料:

尚氏家谱文献现状

辽宁海城尚氏续修宗谱六卷,(清)尚玉德、尚维慎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尚渊涛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飞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民国)尚其宪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海城市档案馆。

尚茂公三房草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世德堂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六修宗谱不分卷,(现代)尚久蕴、尚世海编修,1994年计算机排印本。

辽宁、吉林尚氏六修宗谱补遗一卷,(现代),尚久蕴等修,1997年铅印本。

河南许昌尚集尚氏族谱三卷,(现代),尚德河等编,1999年计算机排印本。

参考资料:

-尚姓

郭氏家谱,入 朝 国 成 延 ,唯 金 照 祖 德,红 玉 显 宗 荣,如 绍 传 世 吉,付 桂 振 佳 生。

郭姓的由来: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z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

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

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扩展资料:

郭氏族谱,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主要分支:

1、九子东大郭分:

定远西南九子东大郭,发脉于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始祖郭道迁于现在东大郭居住地。至今约340年左右,人口在2000人以上。

始祖郭道,二世祖天光,三世郭涛,四世祖永贵,均葬在杨马村马家家西庄南500米处的小南山和庄北小山上。在清朝中期,本分支备份较乱,由秀才郭春棠为首立了二十八个字辈,使九子东大郭、永康北郭、吴圩西郭统一辈分。

早年本地连年灾荒,一部分人携带郭氏家谱前往舒城境内,落居某山洼,历城山洼郭(此族谱没记录)。

1962年冬,本氏祭祖上坟,当时根据各家所存牌位,重新修订,但已经不完全了,后在文革期间全部损失。居原地的叫东大郭;迁往吴圩西的叫南郭(现在叫吴圩西郭);迁往永康南的叫北郭。

2、九子西大郭分支:

九子西大郭,发脉于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郭正乡公和妻侯氏迁居九子西大郭,该村500米处有祖墓,谱中列有十八房。

3、二龙郭分支:

二龙(郭李童)郭氏,发脉于江苏句容,后于清末从肥东向导乡小郭村迁到此,始迁者一人名讳无法追远,现其坟墓仍存于郭李童村民聚居处西南角,称“老祖坟”,二龙(徐湖)郭氏,亦发脉江苏句容于清末从肥东向导乡郭吴迁到此,始迁者名讳无法追远,现其坟墓仍存于郭吴村。

4、天河郭分支:

天河郭发脉于山西太原,约清朝中期郭氏兄弟数人迁居天河,定居在上、下郭。后因修水库,下郭搬迁分散居住。谱中列为上郭中份、上郭东份、上郭西份和下郭份。其中上郭中份子嗣尤众。始祖墓坐落于现上郭。

5、西卅店金山郭分支:

原籍山东新泰县(现在的泰安市)郭庄,于清末郭方清迁至定远西卅店金山郭。

6、严桥郭分支:

祖籍何地,无法追远。

7、张桥大路郭分支:

发脉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郭氏兄弟两人(名讳不详)和表弟迁居现在的大路郭,兄弟两人仅长兄生有五男,朱氏无后裔。现在大路郭有三座始祖墓,谱中列有六房。

不是不流行,而是仍在进行中。我们农村每个家族都是有字辈的,这些字辈像诗歌一样排列,读起来朗朗上口,连起来像诗歌一样有特别的含义。这些字辈,只有家族的男孩才起,女孩是没有的,原来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

男孩儿出生起名字,有的直接按家族辈分里的字派起名,同一字派的男孩儿,中间的那个字都是一样,只是最后一个字不同,这叫大名。有的不按字派起名,但是结婚的时候一定会起大名,就是按家族的字派起名,而且会用大名的两个字作为首字写结婚对联,贴在堂屋,这叫号对,近现代这种情况比较多,我们大多是这样,包括我。

这个大名一般在生活中用不到,因为所有证件都是以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身份证肯定是成年以后就要办的。结婚时候起的大名,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存在,只在结婚时用一下,所以时间一长,有些人连自己的大名都会忘记。

但是也有一些家族或家庭,把家族观念看得比较重,孩子出生直接起大名,使用一生。如果这个家族大,那么族里男孩的名字就很相近,第一个是姓,肯定是一样的,第二个是字派,也是一样的,只有最后一个字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孝感名人、康熙帝师熊赐履,他上一辈的字派是祚,他父亲叫熊祚延。他是赐字派,叫熊赐履,他弟弟叫熊赐瓒,他堂弟叫熊赐屿,都是赐字辈的。而且,看得出来,他们的名字是从小就按字派起的,使用了一辈子。现在这种情况比以前少一些,但也有不时可以见到。

曾经在农村里的“按辈分取名”,现在再不流行了,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取名的含意与古代人取名字的含意大不相同了。

一、什么是按辈分取名

辈分是某一姓氏,为了本族人员长幼有序,辈分分明,避免混乱,就从某宗祖开始,以下每一代用一个字来表示。

例如,在司姓中一支,已知鼻祖宋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生,其后裔在清朝康熙四十二(公元1703)年第一次修宗谱时,从十八世时起,每代一字,称为派:

尚国大迋,以应熙朝,立绍世业,开继光昭,礼全德裕,治良文超,乾坤保合,祥发泰交

第十八代为尚字,十九代为国字……,至目前已是到三十二代,为光字,三十三代为昭字 。

在一九九0年修谱时又增加16字:

温恭俭让,兰桂登高,谨遵宗训,信启英豪

问某某人是什么派,就是这人的辈份相对的某一字。越往上,辈分越大,派越大。越往下,辈分越小,派就越小。

以平均25岁一代一字,下面还有32字可用,也就是能用32代,可用800年左右,可以用到公元2800年以后。到那时又可以续增字派。

按辈分起名,就是自己的辈分是那一个字,就以这字再选一字,就是名字了。如上例中三十二代是光字,那名字就可以叫光耀、光辉、光明等等等等之类,其他亦然。

过去农村人文化不高,对名字的内涵没有什么讲究,依着派字起个名字,很简单,同姓人一叫名字就知是祖辈、父辈、平辈、子辈、孙辈了。

即使父母起的名字不是按辈分起的,族内续修宗谱时,也都会将每人取个派名的,一派人为一代,根据长幼顺序从长房往末房进行有序排列。

这样,同族人无论相处多远,是否认识,年龄多大,碰在一起了,称呼就不乱套了。

二、为什么现代不流行了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希望把自己孩子起一个好名字,既响亮,又有内涵,又不跟别人相同。

在字音上读听起来响亮好听,字义有丰富的含义,深刻;字形好看,笔画适中;新奇独持,与众不同。

现在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大人对孩子的希望,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寓意于名字中。

如果以辈分取名,许多派字是不大好起名组字的,族内难免同名。更难以表达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充满的期望,难以表达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的梦想。

正如古语所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所以,现在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大都是凝聚着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寄托着对孩子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从小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激发孩子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当然,那种按辈分取名字就不流行了。

在以前农村,可以通过一些人的名字,就能得知他是哪一辈的人。这是因当时农村同一家族的人取名,是有讲究的。往往某一辈的人会选一个相同的字,作为同一辈的人使用。不过随着乡村传统制度的崩溃,那时按辈分取名的讲究,慢慢就消失了。

是哪些原因,造成曾经按辈取名不再流行了呢?

以我家族为例,我爷爷那辈的人都带有个元字辈,到了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是开字辈,然后在我这一代是福字辈,我儿子这一代人是建字辈。

我们那边农村,之所以还能保留以辈分取名,主要还是我们那还建有宗祠,也有族谱,也就保留了这个传统,不过这个传统也不像当初那样讲究了。

比如:我父亲有五兄弟,他们辈分取名,除了第二个字是以开字,后面的字也是连贯一起的,这五个字分别是:荣、华、富、兴、贵,组合起来就是姓氏+开+最后一个字。

这种取名方式,不但在辈分在能区分是哪一辈人,从全名来看也能知道谁是老大,谁是老小了。

而我这一代的人除了福字是相同,后面的字是连不起来的,我儿子那一代人也是这样,造成这个现象的出现,其实也就是农村为何不再以辈分取名的原因了。

1、在我父亲那一代的人及其我爷爷那一代的人,当时的农村普遍是多儿多女,一个家庭当中有4~5个小孩是很正常的。这样取名就会比较连贯。

2、但到了我这一代时,那时农村陆续执行计划生育,家中的小孩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你想生几个都行。这时家中的子女就会少,各家取名都是以自己家庭为主。

3、以前农村取名,是需要通过家中的族长、德高望重的老人、读书人(以前农村识字的并不是太多)他们来取大名。

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农村有文化的人变多了,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孩子取名,不需要通过老一辈的人去取名。这也造成了每个家庭孩子取名,都有自己的偏爱。

综上所述,以前农村按辈分取名,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当时农村文盲比较多,大家都很尊重那些读书人、德高望全的老人;二是那时农村家庭儿女也生的多;三是以前农村家族观念比较强。 而现在农村情况就不一样了,某些地方连祠堂都没有,更别说族谱了。并且以前在农村有话语权的老一辈人,说的话也没有那么好使了。 毕竟现在农村很多高学历的人,也有很多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小孩取名,如果他们这些人,没有家族观念,也就不会再给后代按辈分取名了。

2009年,耗资上千万元、历时10年,《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工作结束,并在曲阜孔庙举行了续修颁谱大典。

新版《孔子世家谱》全谱共80册,43万页,2000余万字,录入孔氏族人总数约200万人。

翻开这本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你可以看到上至孔子、下至第83代孙的孔氏后裔,他们遍布世界各地,还能看到一大堆极其相似的名字。

孔氏后裔是如何取名的?为什么会大量出现类似名字?

这就得从中国“ 按辈分取名 ”的传统说起——祖宗以诗体或对联的形式确定长幼顺序,后代名字的第一个字即对应着家族辈分。

比如北宋文学巨匠范仲淹,他的家族字辈是“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之所以分别叫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和范纯粹,正是因为他的儿子对应着“纯”字辈。以此类推,再往下孙子就是“正”字辈,所以范仲淹的孙子叫范正思。

而说回孔子家族,在第56代之前的字辈不太严格,同代人最多以同一偏旁或同一字取名。从第56代开始,除个别情况外,孔氏后人每一代都有一个固定的文字表示辈份。

明朝建文帝赐孔姓8个辈字:“ 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供起名用。

后因第56代孔希学、第57代孔讷(字言伯)先后袭封衍圣公,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变成10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到了清朝,为避开皇帝忌讳,“弘、胤”被改为“宏、衍”)。

到明朝末期,孔家10个“辈字”已用完,第65代衍圣公孔胤植,便奏请崇祯皇帝恩准,以“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字辈赐给第66至第 75 代后人使用。

再到1863年,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奏请同治皇帝恩准,新赐第76至第85代的字辈:“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

后来在1918年,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草拟第86至105代字辈:“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报请北洋政府内务部备案,次年核准颁布在全国实行。

这就是孔氏后人在家谱中辈分排序的来龙去脉,所以在2009年续修的《孔子世家谱》中,你可以看到最小的孔氏后裔,第83代为什么会是“念”字辈。

纵观中国 历史 ,从文人志士到寻常百姓家,按照家族辈分取名的传统已延续上千年,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都非常流行。

但现如今,会按照家族字辈给小孩取名的人,还有多少?“按辈分取名”为什么不再流行?我认为 根本原因是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有三种:

1、姓名不再重要,改名成了儿戏。

中国古人信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为人处事讲究光明磊落。而现在年轻人受自由主义的影响,对于父母长辈给的名字,想改就改。

比如前不久,台湾掀起一轮“改名潮”,居然有两百多人把名字改成带有“鲑鱼”字样的。起因是台湾一家日本寿司连锁店推出促销活动,只要1人名字中有“鲑鱼”(即三文鱼)两字,全桌6人即可全部免费;“鲑鱼”同音字者,则可享受五折起的优惠。

为了免费吃寿司,这些人真是把自己的名字当儿戏。而据说有的人因超过3次改名次数,不能再改回原来的名字。

2、宁愿有个性,不能同名字。

当代年轻人谁不追求个性化,“按辈分取名”不仅毫无新意,而且非常容易同名同姓,这就非常容易引发尴尬。

所以在给小孩取名这件事上,现在的父母更愿意按照标新立异、独一无二的标准。

3、宗族弱化,乡土传统逐渐消亡。

随着经济 社会 发展,“父母在,不远游”的乡土文化被抛弃,越来越多人离开家乡,进入到大城市工作。

以前同姓家族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现在则变成各自分散到五湖四海。彼此间沟通少了,不仅逐渐遗忘族规族训,甚至连祖先留下的字辈都没几个人记得。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追求自由个性本没有错。只是不应该以“封建残余”的眼光,看待按辈分取名的传统文化。

因为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至今, 靠的不仅仅是史官所记录历朝历代的正史,还有包含每家每户兴衰变迁的家谱 。正如司马迁曾说过:

“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

一本家谱翻开,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字辈有序,戒训善扬。它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以及生息、繁衍、婚姻、族规、家训等 历史 文化的全过程。

放眼纵观 历史 长河,朝代会更替、家庭会离散、个人会消亡,但唯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而正是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了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在我看来,那些还会以家族辈分取名的人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 透过名字就能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而来,要到哪里而去”。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 社会 ,在明清之前,只有士大夫家族才有家谱,普通人是修不了家谱的。

中国近代的家族字辈取名,一般是在明朝开始的,朱元璋要求天下家族拟定字辈排行,按字辈排行取名,以利于用宗法统治天下百姓。

在二十年前的农村,大部分还是按字辈取名的,在近几年,用字辈取名的越来越少。但是,农村的很多家族还是有族谱的,有族谱就有字辈,虽然身份证上面不一定是字辈取名,但是族谱上面还是用的谱名。

现在的父母,给小孩取名只是为了好听,或者自己喜欢的寓意,随便乱取名了。个人觉得,你可以不按照字辈取名,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辈分。人类 社会 的纲常还是不能乱,要区分长幼有序,血缘远近!古人强调的同姓不能通婚也是为了区分血缘,为了后代的基因能够 健康 发展!

还有就是字辈,一般是代表吉祥的寓意。像曾姓的班辈是全国统一的,以前的皇帝御赐的。以下是曾姓班辈排行寓意解析:

曾氏字谱字辈寓意:

宏:宏伟广大

闻:消息新闻

贞:坚定不变

尚:崇敬高尚

衍:长延发展

兴:家族兴旺

毓:养育继承

传:递交传送

纪:规则制度

广:众多广阔

昭:光亮显著

宪:母法根本

庆:祝贺庆典

繁:昌盛繁荣

祥:吉利祥瑞

令:尊令指示

德:品质高尚

维:思维护卫

垂:名垂千古

佑:保佑帮助

钦:敬重佩服

绍:联系介绍

念:永不忘记

显:盛大显露

扬:升举高扬

鼎:名气极大

新:吐故纳新

开:扩展开发

国:各族共家

运:输送运行

克:克己奉公

服:佩服相信

振:震动声烈

家:住居家园

声:誉名美声

建:建设塑造

道:道义凛然

敦:诚实厚道

安:稳固平安

定:规定固定

懋:勤勉努力

修:兴造修建

肇:开头起始

懿:嘉言懿行

常:频素经常

裕:宽裕富裕

文:人文文明

焕:鲜明光亮

锦:色彩美丽

瑞:美的预兆

永:长久永久

锡:传统延续

世:世世代代

绪:有头绪端

昌:兴旺发达

80年代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普遍按照辈分、族谱取名,尤其是北方地区,家族堂兄弟二三十口子,名字特别有规律。而80年代往后,根据辈分、族谱取名的现象就减少了很多,到了2000年往后,除了像孔姓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姓氏以外,其他大部分姓氏基本都不再按照辈分取名,不再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族谱传承断档,另一个是家族观念转变,最后一个是居住地点改变。

首先说族谱传承断档,族谱作为华夏五千年的特殊文献,极其讲究传承色彩,一旦传承遗失或者断代,那族谱就与“古书”无异,失去了内容价值。在唐朝、宋朝、明朝、清朝时期,官府对于修缮族谱都是持赞成鼓励态度,所以那一时期族谱盛行。到了清朝末年,以及民国往后,由于常年战乱,很多族谱出现遗失,再加上建国后还经历了10年文化动荡,族谱又有一部分遗失,所以很多家族已经找不到传承,取名自然失去了辈分依据。

再说家族观念转变,封建时期格外讲究家族直系观念,讲究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每个家族基本都会有专属的行为准则,当在定夺某件事情时,往往需要家族议事,甚至当家族中有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时,甚至还会被逐出家族,这种事情不是小说,而是真实存在的。在古代,只要一个人被逐出家族,就会变成“无根无源”之人,生活、交友处处受限,这足以看出古代人对家族观念的重视。而现如今,根本没有人再会关心你是某某家族的某一辈,名字只是代号而已,所以按辈分取名的现象逐步消失。

最后一个居住地点改变,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普遍不远行,婚姻组合往往也只是邻村之间,传统上一个村落往往就是由一个、两个家族组成,村里人之间的称呼严格按照辈分,比如像张家庄、李家庄、宋家庄等。而现如今,教育方式改变,经济方式改变,很多人成年后便离开了村庄,定居在不同的城市,或许离开村庄时,还带着“辈分”赋予的名字,但下一代就完全不会再循规蹈矩,辈分传承完全消失。

如果一个大村落一个姓全都统一排班,会造成很多人同名,应该每隔五代分支的可另续排班,这样既可以避免太多重名,又方便寻根。

什么样的事情都存在,现在的年轻父母有的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辈份,而是觉得按辈份起名不高大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给孩子起名子,一来二去就背离了族谱。

传统的辈分许多字辈害死了一辈子的人,引起的事情是不忠,不孝,不孕不育,叔伯兄弟姐妹们不团结,所以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了,传统的精神只能取其精华!

自从韩剧"入侵",给孩子起名,就不再按"字辈"起名了。再者,现在生活节奏快,基本上每家都是一个孩(男或女),顶多俩孩儿,所以都想取个有个性的名字,大部分人都去"专业"的起名馆起名字,相对"字辈"来说,更显得"洋气"和"大气"。

我小儿子2014年出生的,我老家农村现一直在城市生活。还是给儿子按辈分取的名字。我是山东人菏泽人,对祖宗的观念还非常深,每每回老家都会去祖宗的陵地去看看,不为别的只为心里踏实些。陵地里睡着我的祖宗,我的爷爷奶奶,我的伯父,我的宗族人。本人85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老家的情怀那么重。儿子的名字继嘉,继为字辈,嘉谐音家,我想让他成人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记住自己的家。村里基本上都是一个家族王姓,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是书字辈,而我的身份证不是这个辈分取的,我的带辈分的名字只有在宗族的石碑上有,在我结婚的时候用过。我是真切的希望辈分流传下去,现在的世风、 社会 真的缺少了浓厚的辈分概念啊!

我们家族今年续修族谱,族人议定:①,字辈按“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轮流八字转来。取单名的,在上谱上碑时自动地加上些辈序,不得有异议。 ②重修族谱,每30年一次;家族挂众/大亲(清明扫墓)每5年举办一次; ③家族晒谱(增补记录近5年来族人的进/逝的情况及各项信息数据)。

家族,传统观念淡泊了是一部分,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见识广了,时髦了,给孩子起名字偏向年轻化,顺时代,小巧,可爱,什么,轩,梓,逸,含等等,我认为给孩子起名,应该大气点,成熟点最好,毕竟孩子大半生都是成熟期,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子轩,逸轩。

许多地方按照家谱取名,按照辈分有一定的好处,即使到了很远的地方,只要是一个姓,再问是什么辈。如果遇到辈分相近时,倍感亲切!亲人啊。通常这类姓氏的人家都有一个年长的而且有威望的老人,号召本家族每户一个代表,开会讨论本姓氏重续家谱,通过后打印成册,本家族人遵照执行。即使远在他乡,通过各种通讯方式,都会知道本族有续家谱之事。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承!

关于题主所说的情况,在老一辈的人当中是比较盛行的。

其实,取名也是一种文化,各家族间按辈分取名,古已有之。它的好处是:延续了家族传统,辈分之间,只要说出了名字,也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在我们的丽江农村,家乡总共有数个大姓:段、王、高、谭、何姓等等,其中这几个姓氏的人口,几乎占了家乡总人口数的80%。

我是家乡“段氏家族”的一员,我的爷爷辈,都叫“段 先”;父辈则是两个字,叫“段 ”;到了我这一辈,全都叫“段绍 ”;我的下一辈,则叫“段金 ”。段氏四代人,四个辈分,一切一目了然。

随着老一辈的纷纷去世,再加上当今 社会 的各种影响,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注重这些了。

不知从何时起,“豪”、“轩”、“怡”、“萱”满天飞,同名化越来越严重,千篇一律的,更有甚者,强改“复姓”,真乃胡编乱造矣。

这样乱取名字,有个性吗?好听吗?我只是觉得俗,简直是“俗不可耐”。

随着农村 社会 的发展,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不仅仅是取名的问题,农村有很多事情都随着 社会 的“进步”而“销声匿迹”了。

我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我只是在叹息,农村的有些传统还是有必要保留和延续的。

这个话题比较有趣了,在我们村里,除了曾姓外,确实其它姓氏最近10年开始都没有严格按照辈分取名字了。现在就更随意了,按照辈分的不多。

我姓王,在我们村是第一大姓。原来我们的传统是两字、三字按辈分交替,同辈分的三字名,第二个字相同。比如说我爷爷那辈是王+字,我爸爸那辈就是王+洪+字,到了我们这辈又是王+字。第一个出现不

我的祖辈韩氏有 永 殿 景 庆 四辈 请问家谱排列是什么?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