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吴氏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3收藏

福建吴氏字辈,第1张

  1、福建省灵水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从、可、允、启、廷、元、士、世、隆、基、垂、裕、锡、我、鸿、祉、宜、体、高、恩、永、绍、微、美。……

  注:讳行(从开基始祖吴懒翁8代起)。

   ……懋、德、慎、修、陶、成、瑞、器、奇、琛、特、达、龙、文、宝、贵。……

  字行(从开基始祖吴懒翁16代起)

  2、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霞浯吴氏各房统一字派

   ……羲、士、元、辉、瑶、玉、振、金、声、成、大、业、理、明、德、立、耀、宏、才、功、垂、百、代、筹、能、匹、望、重、千、秋、有、自、来。……

  注:自霞浯吴氏一世祖吴瑞的12代开始。

   3、福建省仙游县乌台吴氏一支家谱字辈

  ……钦、本、周、道、永、道、孟,彦、志、德、恭、宽、信、敏,孝、友、敦、家、庭、盛、事,文、章、发、天、地、精、英。……

  注:自乌台吴氏一世祖吴时正的儿子辈开始。

  4、福建省连城县吴山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添、增、景、运,兰、桂、腾、芳,英、贤、蔚、发,辅、国、安、邦,文、成、辉、日,赐、福、崇、钦。……

  注:自吴山吴氏开基祖吴十五的27代开始。吴山吴氏奉吴宣为一世祖,吴十五是吴宣9代孙。

吴氏入闽较集中的主要有六个时期:即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代中原板荡、明初经济复苏。

吴氏最早入闽始于吴王夫差亡国之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亡于越,吴氏子孙被迫流亡。他们“东渡扶桑,南下百越(闽、粤一带),北上齐鲁,流放皖浙,隐姓埋名”。如当时季札后裔季连携眷离开吴地辗转入闽定居于闽东北之柘荣山区,易姓为季连氏,他们牢记血缘,规定“季吴不婚”,世代相守。

西汉后期吴姓在闽已聚族6000多户、人口3万众,成为闽地的泱泱大族。

南朝梁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讳达,东晋吴隐之九世孙,祖籍汉阳)平反有功,授丰州刺史,后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幈山)岭后。

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奉诏任岭南行军总管事,率部入闽,镇抚漳州,随行有校尉吴贵、队正吴弼。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泰伯的六十三世孙),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后迁居尤溪。五代末(960年),吴图元的八世孙吴悦光肇基大田蓬莱口祠。元至元三年(1337年),吴图元的十七世孙吴二十移居漳平溪南。

唐朝中后期,相继发生“安史之乱”、朋党之争、藩镇割据、黄巢起义,造成田园荒芜,饿殍载道的破败局面,中原吴氏纷纷南迁到福建和五岭山脉一带,最典型的当数河南固始吴氏。

唐大历时(766~779年),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吴通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因诽谤大学士陆贽,被贬为泉州司马,举家南迁入闽,其后裔便是宋朝福建浦城望族吴侍问家族。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武德大夫、招讨使吴文质由浙江庆元入闽,居福安重金。

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原籍江苏扬州泰兴县,后迁河南固始的吴俦入闽,定居宁德兰田。

唐咸通末期(870~873年),银青光禄大夫、进士、河南固始人吴卓因任福建长汀县令而入闽,其父吴穟、兄吴稀、吴穗、弟吴获皆入闽暂居福州。黄巢起义后,吴卓次子吴融与大伯吴旷、堂兄吴玲、吴佩入闽投奔吴卓避难。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吴佩弟吴珣闻汀州土人作乱,率固始家丁、僮仆千余人入闽救父兄难,遂居汀州。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后,吴卓不甘附属,弃官为民,迁居南平。

唐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陷长安,天下大乱,历官大司徒、户部尚书的吴仁禄(泰伯八十五世孙)因“耻乱朝爵命”,不愿为官而告老还乡(河南光州固始县)。后因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攻占光州,由于混战,殃及百姓,吴仁禄为避祸以近古稀之年率家眷毅然迁入福建惠安,初居岭头(今南关外),三年后定居大吴村。其后裔兴旺发达,宋代曾有“九世十三进士”之称,成为“名宦乡贤裔,忠臣孝子家”的闽南望族。

唐中和四年(884年),唐工部屯田员外郎、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吴祭(字孝先,号道成)携眷30余人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侯官(今福州一带),后又迁莆田县北隅灵岩山,再徙居黄石之沈埔。随其入闽的有胞兄弟瑞、良、斌,从兄弟荫、发(有的谱载为兴、发),后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后裔称“开闽六祖”。

唐光启元年(885年),又有一批河南固始吴氏族人随“三王”兄弟入闽。吴十一郎(名尚智)入闽后先寄迹于福州南台,次徙兴化塘下。后裔移居晋江二十四都龟湖象畔嘉埭卜居开宗。

唐末隐居南安的著名诗人韩偓,在《秋郊闲望有感》一诗中有“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诗句,在《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关屯紫气,水通吴甸浸晴霞”诗句,可见唐末时晋江、南安一带已有地名“吴乡”及田地叫“吴甸”。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吴伯琏迁居宁化石壁,成为福建客家最早的始祖。

北宋初,统兵大使吴仁部举家从浙江庆元举水迁入福建周白岩岭兜,成为周宁狮城南源吴氏始祖。

宋进士、吏部侍郎吴宥,原籍江西南丰,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因火焚居宅迁徙,辗转肇基永定太平里平寨村,成为闽西客家始祖之一。

元末,安溪墩坂及南安仑苍吴氏先祖吴薪,字宗蓬,江西崇仁县人,入闽为龙岩令,后改判潮州,卒于任上。其妻潘氏偕子吴钊、吴钏等至漳州西门外下坡社定居。后裔又徙居漳州南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薪裔孙吴启衷,字钧父,从南靖迁入泉州府南安县廿七都古苍乡(今仑苍镇),为苍山吴氏始祖。

宋元以后,还有其他吴氏宗派入闽,著名的有泉州城厢“东关西台”吴氏、晋江钱头(钱塘)吴氏等。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已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福建吴氏字辈

  1、福建省灵水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从、可、允、启、廷、元、士、世、隆、基、垂、裕、锡、我、鸿、祉、宜、体、高、恩、永、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