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高尔基的介绍,第1张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斯捷潘的视角,展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揭示了苏联社会的弊病和缺点。在小说中,除了斯捷潘这个主角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保尔和神甫。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从他们的性格、行为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保尔

保尔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配角,他是主人公斯捷潘的朋友,也是同事。通过和斯捷潘共同经历压迫、困苦、挫折和磨难等一系列工厂生活中的事件,保尔的形象逐渐得到了展现。以下从其性格和行为两个方面对保尔进行评价。

性格上

保尔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他的性格鲜明地体现在小说中的多个场景里。例如在斯捷潘刚开始工作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做错了事情,导致整个部门都受到了影响,其他同事都对他失望和不满,但是保尔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解释和帮助他。这样的行为展现出保尔宽容、善良的一面。另外,在工厂中遇到困难时,保尔总是充满信心,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克服。例如在斯捷潘和他一起组织救火队时,保尔毫不犹豫地跳上火车顶,帮助灭火,表现出他勇敢、无畏的一面。

行为上

保尔是一个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他关心同事,热心帮助别人。例如在小说中,当斯捷潘和他因为提倡新的生产方法而遭受批判和排斥时,保尔不仅没有和他们疏远,反而沉着冷静地和他们讨论如何改进方案。此外,在工作中,保尔始终认真负责,努力工作,虽然遇到过许多问题,但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例如当工厂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故障时,保尔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组织同事们全力以赴,最终成功地修复了机器。

二、神甫

神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其形象的描写有些模糊,他的出现给这个充满工业氛围的小说增加了一份宗教色彩。以下从其性格和行为两个方面对神甫进行评价。

性格上

在性格上,神甫表现出一种既宽容又顽固的态度。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并试图让别人接受他的信仰。例如在小说中,当斯捷潘表示对于宗教没有信仰时,神甫并没有因此而责难他,而是试图通过一次讲解使他得到了启示,这种宽容和耐心是值得我们赞扬的。然而,神甫的顽固也体现在很多地方。例如在小说中,他经常对众人强调必须遵守教义和禁忌,丝毫不考虑实际情况和生产需要。这种那个顽固和执着会导致其与工人阶级存在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行为上

神甫在行为上也表现出了一些矛盾和复杂性。例如他虽然是一个教士,但在工厂中他的事实职位却是一名铸工,他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另外,他接受苏联政府安排到钢铁厂做工,与斯捷潘等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努力工作,这也代表着一种宽容和包容,但在某些时候,他的思想和行为却矛盾了。例如在小说中,他开会时倾向于表达反对新机器引进的意见,导致工人阶级与他存在分歧和冲突,影响了工业建设的进程。

三、总结

综合以上评价,可以发现,保尔和神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保尔性格乐观、向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行为认真负责,关心同事,值得我们学习;而神甫则既有宽容、耐心的一面,也有顽固、执着的一面,在行为上与他的职业身份存在差异,这些矛盾和复杂性反映出他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然而,这两个形象都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刻和场合,为主人公斯捷潘提供了各种关键帮助和支持,在塑造大时代下的工人形象和揭示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与纷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933年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8年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克因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拒绝领奖。

1965年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因小说《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蒲宁在俄罗斯革命后流亡海外,代表作《旧金山来的绅士》

蒲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天涯》,得到评论界的注意。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中文贵族庄园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又为其没落挽歌,如短篇小说《田间》(1892)、《安东诺夫卡苹果》(1900)、《末日》等。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标志蒲宁的创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由狭窄的贵族庄园转向广阔的社会,更加关心农民和俄罗斯的命运。这部作品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1911至1913年间,蒲宁又创作了一系列农村生活的在中短篇,如《苏霍多尔》、《欢乐的庭院》、《蟋蟀》、《夜话》、《扎哈尔·沃罗比约夫》、《莠草》等。这些作品真实地描写了农村的落后和黑暗,农民的愚昧无知,但情调低沉,没有微型机,没有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了《弟兄们》(1914)和《来自旧金山的绅士》(1915),表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憎恶。蒲宁对十月革命过于滥用暴力不能接受,1920年起侨居法国。流亡国外以后,蒲宁的创作仍充满活力。他创作了近200篇中、短篇小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除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而外,还有将近200篇短篇小说,其中较出色的有《米佳的爱情》、《中暑》、《三个卢布》、《幽蝉的小径》、《大乌鸦》和《巴黎》等。还著有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哲理性文学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 他的散文绘声绘影、简练生动。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

  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众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遗产,具有很强的美学与认识价值。1953年6月,蒲宁病逝于巴黎。

保尔·柯察金(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 英文:Pavel Korchagin)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阿尔焦姆·柯察金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他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妻子是达雅·柯察金娜,是他的第三个恋人。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他勇敢、坚强,拥有顽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教育了无数中国革命青年。1957年同名**《保尔·柯察金》根据小说改编播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保尔·柯察金 外文名 :Pavel Korchagin (英文)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俄文)  别名 :保夫鲁沙,保夫卡 国籍 :前苏联 民族 :俄罗斯(参见人物原型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且书中有所提及) 出生地 :乌克兰舍佩托夫卡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36年 职业 :共产主义战士 毕业院校 :不详,国小三年文化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投身革命建设工作 代表作品 :暴风雨的儿女/暴风雨所诞生的 人物家庭,人物经历,故事内容,品质形象,保尔性格,性格特点,爱情故事,经历总述,人物名言, 人物家庭 保尔·柯察金的家庭: 保尔从小在苦难中长大,五岁时死了父亲,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阿尔焦姆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屈辱。 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与一个反对革命的老头的女儿达雅反抗她的父亲,并结为伴侣。 人物经历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虐待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菸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 ,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敌人因疏忽把他错放了,保尔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帮助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但保尔意识到他留在冬妮娅家会连累自己的恋人,便毅然离开了,后来保尔在朋友谢廖沙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中了弹片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冬妮娅。后来他又参加修铁路的工作。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一天,保尔意外见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恋人,那时她已经和一个非常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 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达维德·乌斯季诺维奇当成了她的恋人,“感到说不出的委屈”。然后保尔盘问自己,认为“爱情给人带来许多痛苦,难道现在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吗?”后得知达维德是丽达的哥哥,但还是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讯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 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 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一位邻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内容 品质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 、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 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保尔性格 他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保尔又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对把这部小说完全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他在保尔身上集中了他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 性格特点 他勇于献身,努力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 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精神风貌和特征: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从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他有这样的人格特征: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积极奋进。 爱情故事 他与冬妮娅(林务官的女儿)、丽达(女政委)、达雅(工人)的三段恋情,暗含了一个红色的苏联男人逐渐远离肉体、远离奢华,而向精神、原则、理念皈依靠拢的心灵历程。对冬妮亚的爱出自一个纯真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自然产生的对美好、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丽达女政委的爱情产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革命高于一切”的口号窒息了保尔心中残留的对丽达的爱恋;与工人女儿达雅的结婚与其说出自爱情,不如说出自拯救,这时的保尔已肉体残缺而精神凸现,保尔靠著“精神”、“意志”自救,也拿着它照亮达雅的眼睛。他的精神已被视为“共产主义事业燎亮的明灯”。 经历总述 保尔柯察金,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名字。说其虚幻,只因为它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而它又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可以说他就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个再现。 这个倔强的,平凡的小伙子有着不算平凡的命运,在他的儿童时代就饱尝了痛苦,先被一个粗暴的神父弄得辍了学,之后在车站以烧大锅和茶炉来维持生计。那时的他还不满十二岁,让一个儿童来做如此繁忙劳累的工作,的确不易。当然,他也得到了那微不足道的劳动成果——每月八个卢布的薪水(后改为十个卢布)。这个注定成为钢铁的人在努力吸取著命运给他带来的经验。 在保尔那美丽的故乡,他了解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和前程的组织——党,也有幸认识了一名党员——朱赫来,他同时也是保尔的好朋友,教了他一些闻所未闻的东西,对他以后的生活和目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切并非那么的顺利,彼得留拉匪帮住进了保尔的故乡——小城谢佩托夫卡,他们肆杀犹太人,无恶不作,又把身为党员的朱赫来抓了起来。在运往监狱的路上,保尔舍身相救,但不幸被抓入狱,而朱赫来则逃出了魔掌。在狱中的保尔坐了并不漫长的一段岁月,他终于凭他的机灵善变逃出了监狱。之后他与意外中结识的小姑娘冬妮亚相会,他们都为保尔的出狱和彼此的相会感到高兴。他们幸福地住了一夜…… 战争的硝烟弥漫了小城,无产阶级红军队伍打败了邪恶的白军,人们被解放,得到了自由。然而保尔却要为忠爱的党的事业离开冬妮亚,投入到为人民解放的战争洪流中。 一年后,已经长大的保尔依然倔强,他“有幸”被编入正要进行战争的骑兵第四师。在残酷的争战中保尔受了重伤,他的坚强意志使他起死回生,但不幸的是他和冬妮亚的感情彻底破裂了,原因就是冬妮亚被资本主义的涓涓细流所吸引、所迷恋。他们不能再称为志同道合的同志了。 在保尔的请求下,朱赫来把他调回了铁路工厂。他又结识了一位知心朋友——扎尔基。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对党的提纲产生了思想上的分歧,使保尔站在党的对立面上他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好在保尔及早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反省的演讲中,保尔十分激动,表现的也十分出色,使团重新吸收了他,这件事给他的经验的确很多很多…… 英勇的年轻团在英明的党的领导下,剩余的白匪终于被剿灭。此时的保尔接到了一个艰难的任务——在三个月内修一条七俄里的铁路,寒冷的冬天就快到了,白色将侵占大地,小城里没有足够的木材来取暖,修这条铁路势在必行。保尔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拼了命的工作,由于第二批工人的迟到,使得保尔不得不在严寒的打磨下长期的工作,他为此大病一场。当不省人事的保尔被送回家时,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铁路按期完工,人们拥有了木材,拥抱了温暖,这件事为保尔的一生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在短暂的休假之后,保尔又投入了党的怀抱,但只干了一些琐碎的工作。医生们发现保尔的神经中枢存在严重的病患,被迫住进了医院。渐渐的他的身体更坏了,连着换了几个医院,认识了不少知心的病友。他心中的熊熊火焰从没有熄灭,对党的忠心也一成不变。 保尔在病魔的魔爪和死神的镰刀间徘徊,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残废了,失明的痛苦也在折磨着他。他娶了一个妻子,她是母亲好友的女儿,也是一个志愿加入党的进步青年。保尔这个倔强的青年绝不会屈服于病魔,他决定做一个作家,用文字来为党出力。他用了漫长的岁月,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他备受好评,也受到了青年们的真诚爱戴和无比崇敬。他无愧于一块真真正正的钢铁,也无愧于他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 人类的 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 人物名言 1: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2: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 3: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4: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6: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7: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8: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9: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10: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12:对于我,做一个战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主义事业那样永久。 13: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4: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15: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著期待、志愿,充满著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著希望、信心的青春。 16: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17: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用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18: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19: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20: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21: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著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22: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23: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24: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25: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26: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27: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28: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 29: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30: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3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32: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33: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34: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35: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36: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羞耻。 37: 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知识分子”这个词在俄国最早出现在书面语中,大约是在19世纪70年代。在俄语中,“知识分子”有词根一样但词尾不同的两个单词,一个使用范围宽泛,亦作“知识界”和“知识阶层”解释;一个则专指具有为同时代人和后世称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风尚,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怀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人”。以此观之,索尔仁尼琴可以说是当代俄罗斯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了。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始祖是拉吉舍夫,他预见到并且规定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当他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就诞生了”(别尔嘉耶夫语)。拉吉舍夫被农奴制的不公正深深地伤害了,他为了实现正义、公道和自由,冒着生命的危险,第一个揭发了农奴制政权的罪恶,因而才成为“俄国第一个知识分子”。 共济会和十二月党人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作了准备。在19世纪30、40年代,围绕着俄国向何处去,是走西方式的道路还是走东方式的道路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论战,此次论战标志着俄罗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能力的社会群体已经形成。从此,他们不再依附于沙皇,不再依附于教会,不再依附于某一阶层,他们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规划俄国的前进方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俄罗斯知识分子有着独特的精神特征,并代代相传成为优良传统,这是俄罗斯最宝贵的民族财富之一。这种精神特征的形成是俄罗斯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综合孕育的结果。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完全是特殊的,只存在于俄罗斯的精神和社会之中的构成物。……知识分子是俄罗斯的现象,它具有俄罗斯的特点”。概括起来,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主要有:强烈的“弥赛亚”情结;强烈的批判精神;强烈的“罪感意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精神特征都在索尔仁尼琴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并在更高的境界上得以表现。他在苏联专制极权的迫害下,在劳改营里,在流放地,在书报检查制度下,在被放逐到国外的流亡生涯中,一直以九死不悔的殉道精神寻求和捍卫着真理并大声呼喊出来。他在苏联第一个突破思想和文学的禁区,开掘出劳改营主题,为苏联劳改营文学的滥觞打开了闸门。他以丰硕而深刻的作品成为苏联“回归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作品为加速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索尔仁尼琴的身上,可以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承继与发展的清晰轨迹,他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在新时代的最佳诠释者。

俄罗斯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弥赛亚”情结,也可称之为普世主义精神。它主要来源于东正教的影响。“弥赛亚”一词原为古犹太语,有“膏油”之意,后来就指“受膏者”,一个人头上被涂上了膏油,这个人就成了被选中的人,就成为负有某种使命的人。在俄罗斯宗教哲学中就有“弥赛亚说”,它强调俄罗斯是天生所赋的、一个负有特殊使命的民族。15、16世纪之交的俄国东正教会又提出了“莫斯科就是第三罗马”的理论:在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廷帝国灭亡之后,俄国就成了全世界帝国传统的继承者,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伟大使命。所以,俄罗斯知识分子天生具有一种“普济天下,舍我其谁”的强烈使命感。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群魔》中说:“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是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首要角色。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然而,真理只有一个,因此在所有的民族当中,只有一个民族可能拥有真正的上帝,尽管其他的民族也会各自拥有自己独特而伟大的上帝。唯一体现了上帝旨意的民族就是俄罗斯民族”。因此,俄罗斯知识分子们具有强烈的普世主义情怀,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关于从恶和苦难中拯救人、人民和全人类的问题。正如赫尔岑所说:“这些人在思考什么?是什么精神再造了他们?既不是思想,也不是对自己社会地位、个人利益和保证金的关心;是他们的全部生命,是对于没有个人利益考虑的普遍利益的全力奋斗。他们中的一些人遗弃了自己的财富,另一些人则遗忘了自己的不幸。他们不停地进行着理论问题的探索。他们全神贯注地关心真理,关心生活,关心科学、艺术,关心人道”。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特别是19世纪以来,宗教思想和弥赛亚意识的最佳表述者不是哲学家,而是文学家。在俄国专制政权的书报检查制度下,只有通过文学作品及其评论的形式,才能将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表述出来。从果戈理开始,俄罗斯文学中出现了弥赛亚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更是将宗教情感和救世精神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他们怀疑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的正当性,怀疑审判权和处罚权,揭露恶及任何国家和政府的虚伪,忏悔自己的特权地位,意识到对劳动人民的罪过,憎恶战争和强权,向往人们兄弟般友好……今天,索尔仁尼琴又继承了前辈的弥赛亚精神,把文学看成是俄罗斯和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将文学中的普世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索尔仁尼琴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索尔仁尼琴经常跟着母亲上教堂做礼拜,那里的一切给他留下了“后来任何磨难和任何高深理论都无法磨灭的印象”。从小受到的东正教熏陶,培养了他强烈的宗教情感,尽管这些宗教情感在苏维埃意识形态教育下一度受到抑制和削弱,但命运的打击和难中的思考,使他的宗教情感又复活了,他意识到了创作乃是自己的神圣使命:“被捕之后,目睹的一切使我把它们当作难以辩驳的事实接受下来,深刻地加以理解……我没有迟疑,没有矛盾地领略到了为了真理而忧心如焚的现代俄国作家的命运:写作的目的只是在于不忘怀这一切,指望有朝一日为后代人知晓”。作为苏联劳改营的幸存者,他深刻地意识到他对那些没能爬出劳改营的无数死者,对历史,对伟大的俄国文学先行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当他在劳改营和流放地身患癌症,医生预言他最多还能活三个星期,他自己也准备与生命作最后诀别时,奇迹出现了――癌症被治愈了。索尔仁尼琴从中看到了天意,他说:“没有死掉这是上帝创造的奇迹。归还给我的生命,从这时起在完全的意义上说已经不是我的生命了,它被注入了新的宗旨”。索尔仁尼琴认为上帝给他生命延期是为了让他完成替受苦受难的俄罗斯进行申诉的使命。所以,他以殉道的精神,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剥皮作纸,析骨为笔,用血和墨”,写出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症楼》、《古拉格群岛》、《牛犊顶橡树》、《红轮》、《我们怎样建设俄罗斯》、《二十世纪末俄罗斯问题》、《倾塌的俄罗斯》、《同行二百年》等一系列震撼世界的作品,用自己的创作和言行,履行着自救、救人,救俄罗斯、救世道的天职。在长期的思考与创作中,索尔仁尼琴逐渐将自己小我的感受融入到人类的体验中:“我相信,文学的任务是要告诉人民他们所期望知道的真实情况。……作家的任务是选择更普遍和具有永恒性的问题,诸如:人的内心和良知的秘密,生与死的对抗,战胜精神上的痛苦,以及产生在远古时代的人类历史法则,这些法则只有在太阳不会放射光芒时才会消失”。由于他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他的作品才能“具有全球性的艺术魅力”,才当之无愧地荣获了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在获奖后,发表了名为《为人类而艺术》的演讲辞,这个演讲,可以说是索尔仁尼琴的弥赛亚精神的最好总结。他说:“朋友们!倘若我们仍有丝毫价值可言,让我们携手完成这一使命吧。在阶级、运动、党派所撕裂的国土里,有谁自始便关心人类的统一?这基本是作家的责任:我们是民族语言的代言人,是结合民族并从而结合世界使成一族的主要维系力,可能的话,更是人类崇高灵魂的表征”。文学家作为知识分子中最敏感的一群,对民族意识、民族记忆、民族灵魂都负有特殊的使命,尤其在万马齐喑,普遍沉沦的时代,作家要“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用文学救世界的责任。索尔仁尼琴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伟大弥赛亚精神的俄罗斯知识分子。

李小驹,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此文为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传统之系列论文之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共产主义国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但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传机构炮制的神话”,马克·斯洛宁说它“文笔平淡,结构松散”,列·费·叶尔绍夫说它“简洁明快,几乎只用动词”。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有一个极好的见解。她在给作家的信中时说:“您在他们之中,他们在您里面。”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如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 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1923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长篇小说《考验》、《三人》、《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闻名于世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1940年,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完成。小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高尔基的介绍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