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生平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2收藏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生平介绍,第1张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羲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教育的动画片,里边写了王羲之自小喜欢书法,爱好读书写字,有一天他在写之字,怎么写都写不好,没有头绪的时候,正好看到家中养的大鹅在湖里游,他看着看着竟然感觉像之字,有了灵感,回去写下来果然是较好的。这个让我对王羲之这个大书法家印象深刻。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的称号,晚年隐居在居剡县金庭。不仅仅书法写得好,官职也不低,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书法的研究更是精进,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大家风范,对后世影响更胜,还有著名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几个人担得起

他出身于名门世家,魏晋琅琊王氏,王旷的二儿子,从小就受文学的熏陶,七岁的他就师从姨母卫夫人。他姨母的书法就是极美的,《唐人书评》中这样形容: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他跟着姨母一直虚心学习,潜心练字,苦练书法,当时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了墨色。这么勤奋自然能成就大事,十二岁的时候书法就已经很老成了,当时卫夫人就断定说道:此子必蔽吾名。

写字必然要手上有力气,字才好看,晋明帝当时去祭祀,他就把祭文写在木制的祝板上,然后找人来雕刻,可是墨迹太深了,剔去三层才看见有白底,这也就是入门三分了吧。他十六岁的时候,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的女儿,要样子有样子,要才华有才华,还尚未婚配,父亲爱女心切想要招个夫婿,又与丞相情意深重,听说家中子弟众多,各个才貌都是极好的。

郗鉴就让管家带上重礼去王丞相家,世家弟子听说要找太尉要找女婿,就都梳洗打扮出来相见,最后看了看去,少了一个人。最后发现在东跨院的书房里,靠着东墙的床上有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对这件事情丝毫不感兴趣也无动于衷,管家回去就报告了这件事情,太尉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随即就去过去看一下。见到此人豁达文雅,才华更是不在话下,当时的王羲之可以说是个美男子了,直接就定了这门亲事。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的时候,大家饮酒作诗,他也高兴,即兴就为当时的诗集作序,《兰亭序》就这么由来的,不过此篇是草稿,28行,324字。写了当时文人的雅兴和情景,其中就之这个字写法就各不相同,被宋代的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就这样随笔一写就是天下第一,真不愧是文学大家。公元355年,他就称病弃官了,他就开始游山玩水,最后定居在金庭,他的孩子也都擅长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当时被称为华院画堂。他在公元361年,在会稽金庭去世,葬在了金庭瀑布山。

成语“东床快婿”最早说的是东晋时期哪位书法家的故事?

正确答案:王羲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郗太傅在京口,〔一〕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二〕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氏谱曰:「逸少,羲之小字。羲之妻,太傅郗鉴女,名璿,字子房。」

一、王守仁并不是王羲之的嫡传后裔而只有宗亲关系。

王守仁的两套家谱——《虞南达溪王氏宗谱》、《达溪王氏宗谱》被发现(见图),为证明王守仁并非王羲之嫡传后裔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据《达溪王氏宗谱》中记载,王守仁祖籍上虞,并且是王羲之堂伯父东晋丞相王导的“嫡传远孙”。据谱中记载,王导二十六世孙泽元公自剡(今嵊州)徙居虞南达溪一带,世代繁衍形成“生畈(村)十里王”,王守仁系王导的四十世孙。另外,根据《王氏宗谱(永思堂)》的记载,王导确系王羲之堂伯父。

二、简介: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该谱记载了王氏宗族的起源。王姓始于周朝共和年间(约前841—前828年),周平王即位后,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到第三代时以王为姓,名王道行,此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兴盛与晋代,衰败于明代。自周至明在朝为官者170余人,其中晋代就有66人。著名者有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为书法家。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族谱》除了记载王氏源流系世外,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做了详细记载,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现存于两当文化馆。

王羲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

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婚姻憾事

关于王献之、郗道茂的离婚以及与新安公主的婚姻,自古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王献之因为郗家没落失势,为门户计才和新安公主成亲。也有人认为王献之是被逼无奈才和公主成亲,为了抗诏而灸足。

《世说新语笺疏》引程炎震说称:“新安公主,简文帝女也(见晋书 孝武文李太后传),母为徐贵人。初学记十引王隐晋书曰:‘安禧皇后王氏,字神爱,王献之女,新安公主生,即安帝姑也。’

《御览·一百五十二》引《中兴书》曰:‘新安愍公主道福,简文第三女,徐淑媛所生,适桓济,重适王献之。’献之以选尚主,必是简文即位之后,此咸宁当作咸安。郗昙已前卒十余年,其离婚之故不可知。或者守道不笃,如黄子艾耶?宜其饮恨至死矣。” 

王献之为与郗道茂离婚之事遗憾终身。到他病重时,请道士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士问王献之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王献之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生平介绍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羲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教育的动画片,里边写了王羲之自小喜欢书法,爱好读书写字,有一天他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