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和刘备的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4收藏

刘表和刘备的关系,第1张

  1、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称为兄弟;论血缘,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表是正经的皇亲。

  2、刘表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1] )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2] ,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李傕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3、刘备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葛亮家谱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元帝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慰。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硅

诸葛硅(?--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谨,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

诸葛谨

诸葛谨(174-241)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萧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诸葛谨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谨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国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谨任吴国绥南将军兼职南郡太守。

公元241年,诸葛谨病死,时任大将军,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谨传》)

诸葛谨妾(203-253)。诸葛谨传中有:“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的记载。

诸葛格

诸葛格(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于。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郑州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 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兼大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

吴、魏交战,诸葛格因屡胜而骄,终导致大败,大失人心,被诬以谋反罪而诛.尸体扔于乱坟冈.孙休即皇帝位后, 才下诏为之昭雪。

诸葛绰

诸葛恪长于,任吴国骑都尉。因参与孙权儿子 :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 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诸葛竦

诸葛恪次子,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末达,被吴兵捕杀。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他与胞兄诸葛惦在吴国的名声颇大。渚葛亮因婚后无于,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诸葛攀

诸葛攀,渚葛乔之子.在蜀国宵至行护军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面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诺葛瑾酌后嗣.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 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蒯棋为妻。

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小姊,嫁给庞山民为妻(庞山民是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县)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病故,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诸葛亮博学广记,胸怀大志,结交荆州名士, 被誉为“卧龙”。三国艺苑

公元207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并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立蜀国后,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多侯,公元225年,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以后,给刘禅上《出师表》,多次进行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遗命葬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善用人,治理蜀国.他重视农业生产,增强国力。他严于法制,长于军.他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信、教、书、奏. 迫于蜀国军民的呼声,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黄氏,诸葛亮之妻,黄承彦的女儿.其貌不杨,黄头发, 黑皮肤.但聪明能干.才华出众.婚后,黄氏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

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尚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京三国艺苑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三国志�6�1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质三国艺苑

诸葛质,诸葛瞻之于.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诸葛怀三国艺苑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朝真观记》)

诸葛果三国艺苑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诸葛均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林氏三国艺苑

林氏,诸葛均的妻子、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 三国艺苑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诸葛氏谱》)

诸葛玄三国艺苑

诸葛玄(——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袁术推荐诸葛玄继任,恰逢汉朝廷振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冗弟到荆洲,投靠旧交刘表。不久病死。 三国艺苑

惑溺第三十五之一、魏甄后惠而有色

(原文)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译)魏甄后聪明貌美,原先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宠爱。曹操攻破邺城后,立即下令让甄氏晋见,身边的人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把她带走了。”曹操说:“今年击败敌人,正是为了她!”

惑溺第三十五之二、妇人以色为主

(原文)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裴令闻之,曰:“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

(译)荀奉倩(荀粲)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冬天妻子发高烧,荀奉倩就到院子里把自己冻冷,然后回到屋子,用自己的身体贴着妻子的身体,给她退烧。妻子去世后,荀奉倩没过多久也死了,因此受到世人的嘲笑。荀奉倩曾说:“女人的德行并不值得称道,应当以色为主。”裴令(裴楷)听到此言后说:“这只是兴之所至才这样说的,不是大德之言,希望后人不要被他的话蒙蔽。”

惑溺第三十五之三、郭氏酷妒

(原文)贾公闾后妻郭氏酷妒。有男儿名黎民,生载周,充自外还,乳母抱儿在中庭,儿见充喜踊,充就乳母手中呜之。郭遥望见,谓充爱乳母,即杀之。儿悲思啼泣,不饮它乳,遂死。郭后终无子。

(译)贾公闾(贾充)的后妻郭氏心胸非常狭隘。有个儿子名叫黎民,刚满周岁时,贾充从外边回来,奶娘抱着他在院子里,儿子看见贾充兴奋异常,贾充就到奶娘跟前去亲孩子。郭氏老远就看见了,以为贾充爱上了奶娘,就把她杀了。儿子思念奶娘,忧伤得啼哭,别人的奶不喝,最后死了。郭氏从此再就没有子嗣。

惑溺第三十五之四、孙秀妻蒯氏

(原文)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

(译)孙秀降晋后,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厚爱有加,把姨家的表妹蒯氏嫁给了他,夫妻二人感情很深。有一次妻子生气,就骂孙秀是“貉子”,孙秀大怒,从此就不再进蒯氏的屋子。此事发生后蒯氏非常内疚,她向晋武帝求助。当时正在大赦,大臣们都来觐见。散朝后,晋武帝让孙秀单独留了下来,他委婉地对孙秀说:“国家对有罪之人都宽宏大量,蒯夫人也能按照这个标准宽恕她吗?”孙秀摘掉帽子向武帝请罪,从此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惑溺第三十五之五、韩寿娶贾充女

(原文)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译)韩寿相貌出众,贾充召他作属官。贾充每次召集聚会时,他女儿就透过窗格朝里观望,见到韩寿,很喜欢,总为他朝思暮想,还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到诗文里。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把贾充女儿对他的爱慕之情详细说了,还告诉韩寿贾充的女儿非常漂亮。韩寿听罢心动了,让婢女为他传递消息,并约定时间去女子那里过夜。韩寿身手矫健,晚上**而入,贾充家里没人知道。从此以后,贾充发现女儿总是极力装扮自己,心情也比以往愉快多了。后来和官吏们聚会,他闻到韩寿身上有一种奇异的香味,这种香料是国外的贡品,涂到身上,香味几个月都不会消失。贾充心想,这种香料晋武帝只赐给了自己和陈骞,别人家没有这种香料,于是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不过家中院墙高大,门户看管得也很严密,韩寿怎么会进来呢?于是借口发现盗贼,让人修整围墙。派遣的人回来说:“别的地方没什么异常,只有东北角好象有翻越的痕迹,不过墙那么高,人是翻不过去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考问,婢女把实情告诉了他。贾充把此事隐瞒下来,让女儿嫁给了韩寿。

惑溺第三十五之六、王安丰妇

(原文)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译)王安丰(王戎)的妻子常称他为卿。王安丰说:“妻子称丈夫为卿是不礼貌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妻子说:“我亲你爱你,所以才称你为卿。我不称你为卿,谁该称你你为卿?”从此王安丰就任凭她一直这样叫了。

惑溺第三十五之七、雷尚书

(原文)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蔡公谓之“雷尚书”。

(译)王丞相(王导)有一个宠幸的妾姓雷,总喜欢干预政事,收受贿赂。蔡公(蔡谟)称她“雷尚书”。

方正门的篇目太多,这里答不下。

惑溺第三十五之一、魏甄后惠而有色

(原文)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译)魏甄后聪明貌美,原先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宠爱。曹操攻破邺城后,立即下令让甄氏晋见,身边的人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把她带走了。”曹操说:“今年击败敌人,正是为了她!”

惑溺第三十五之二、妇人以色为主

(原文)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裴令闻之,曰:“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

(译)荀奉倩(荀粲)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冬天妻子发高烧,荀奉倩就到院子里把自己冻冷,然后回到屋子,用自己的身体贴着妻子的身体,给她退烧。妻子去世后,荀奉倩没过多久也死了,因此受到世人的嘲笑。荀奉倩曾说:“女人的德行并不值得称道,应当以色为主。”裴令(裴楷)听到此言后说:“这只是兴之所至才这样说的,不是大德之言,希望后人不要被他的话蒙蔽。”

惑溺第三十五之三、郭氏酷妒

(原文)贾公闾后妻郭氏酷妒。有男儿名黎民,生载周,充自外还,乳母抱儿在中庭,儿见充喜踊,充就乳母手中呜之。郭遥望见,谓充爱乳母,即杀之。儿悲思啼泣,不饮它乳,遂死。郭后终无子。

(译)贾公闾(贾充)的后妻郭氏心胸非常狭隘。有个儿子名叫黎民,刚满周岁时,贾充从外边回来,奶娘抱着他在院子里,儿子看见贾充兴奋异常,贾充就到奶娘跟前去亲孩子。郭氏老远就看见了,以为贾充爱上了奶娘,就把她杀了。儿子思念奶娘,忧伤得啼哭,别人的奶不喝,最后死了。郭氏从此再就没有子嗣。

惑溺第三十五之四、孙秀妻蒯氏

(原文)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

(译)孙秀降晋后,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厚爱有加,把姨家的表妹蒯氏嫁给了他,夫妻二人感情很深。有一次妻子生气,就骂孙秀是“貉子”,孙秀大怒,从此就不再进蒯氏的屋子。此事发生后蒯氏非常内疚,她向晋武帝求助。当时正在大赦,大臣们都来觐见。散朝后,晋武帝让孙秀单独留了下来,他委婉地对孙秀说:“国家对有罪之人都宽宏大量,蒯夫人也能按照这个标准宽恕她吗?”孙秀摘掉帽子向武帝请罪,从此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惑溺第三十五之五、韩寿娶贾充女

(原文)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译)韩寿相貌出众,贾充召他作属官。贾充每次召集聚会时,他女儿就透过窗格朝里观望,见到韩寿,很喜欢,总为他朝思暮想,还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到诗文里。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把贾充女儿对他的爱慕之情详细说了,还告诉韩寿贾充的女儿非常漂亮。韩寿听罢心动了,让婢女为他传递消息,并约定时间去女子那里过夜。韩寿身手矫健,晚上**而入,贾充家里没人知道。从此以后,贾充发现女儿总是极力装扮自己,心情也比以往愉快多了。后来和官吏们聚会,他闻到韩寿身上有一种奇异的香味,这种香料是国外的贡品,涂到身上,香味几个月都不会消失。贾充心想,这种香料晋武帝只赐给了自己和陈骞,别人家没有这种香料,于是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不过家中院墙高大,门户看管得也很严密,韩寿怎么会进来呢?于是借口发现盗贼,让人修整围墙。派遣的人回来说:“别的地方没什么异常,只有东北角好象有翻越的痕迹,不过墙那么高,人是翻不过去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考问,婢女把实情告诉了他。贾充把此事隐瞒下来,让女儿嫁给了韩寿。

惑溺第三十五之六、王安丰妇

(原文)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译)王安丰(王戎)的妻子常称他为卿。王安丰说:“妻子称丈夫为卿是不礼貌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妻子说:“我亲你爱你,所以才称你为卿。我不称你为卿,谁该称你你为卿?”从此王安丰就任凭她一直这样叫了。

惑溺第三十五之七、雷尚书

(原文)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蔡公谓之“雷尚书”。

(译)王丞相(王导)有一个宠幸的妾姓雷,总喜欢干预政事,收受贿赂。蔡公(蔡谟)称她“雷尚书”。

一、姓氏源流 蒯(Ku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国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载,商代时有蒯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蒯国的人后来有的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得的封邑,世称蒯得。他的子孙即以邑名“蒯”为姓,而称蒯氏。 3、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是卫灵公之子卫庄公的后代。卫庄公名叫蒯聩,他当太子的时候,曾经想刺杀灵公的夫人南子,失败后出奔晋国,后回卫国,被良夫、孔悝立为卫君。后为晋军所破,被杀。蒯聩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称蒯姓。 得姓始祖: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县。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论“他妈的!”〔1〕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2〕。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姓,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3〕。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别的国度里怎样,我不知道。单知道诺威人Hamsun〔4〕有一本小说叫《饥饿》,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见这一类话。Gorky〔5〕所写的小说中多无赖汉,就我所看过的而言,也没有这骂法。惟独Artzybashev〔6〕在《工人绥惠略夫》里,却使无抵抗主义者亚拉借夫骂了一句“你妈的”。但其时他已经决计为爱而牺牲了,使我们也失却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看起来。

那么,俄国也有这类骂法的了,但因为究竟没有中国似的精博,所以光荣还得归到这边来。好在这究竟又并非什么大光荣,所以他们大约未必抗议;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国的阔人,名人,高人,也不至于骇死的。但是,虽在中国,说的也独有所谓“下等人”,例如“车夫”之类,至于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类,则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予生也晚”,赶不上周朝,未为大夫,也没有做士,本可以放笔直干的,然而终于改头换面,从“国骂”上削去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又改对称为第三人称者,恐怕还因为到底未曾拉车,因而也就不免“有点贵族气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于一部分,似乎又有些不能算作“国骂”了;但也不然,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7〕?

这“他妈的”的由来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8〕;较厉害的,有“老狗”,“貉子”〔9〕;更厉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赘阉遗丑”〔10〕罢了!还没见过什么“妈的”怎样,虽然也许是士大夫讳而不录。但《广弘明集》〔11〕(七)记北魏邢子才“以为妇人不可保。谓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变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则颇有可以推见消息的地方。

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北方疆土虽失于拓跋氏〔12〕,士人却更其发狂似的讲究阀阅,区别等第,守护极严。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邢子才的话虽然说不定是否出于愤激,但对于躲在门第下的男女,却确是一个致命的重伤。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这是倚赖“余荫”的必得的果报。

同一的意思,但没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于“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妈的!” 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等”的上下本该从此有些难定了,但偏还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进“上等”去。刘时中〔13〕的曲子里说:“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三)这就是那时的暴发户的丑态。

“下等人”还未暴发之先,自然大抵有许多“他妈的”在嘴上,但一遇机会,偶窃一位,略识几字,便即文雅起来:雅号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从此化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辈一样,言行都很温文尔雅。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聪明的,早已看穿了这鬼把戏,所以又有俗谚,说:“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他们是很明白的。

于是他们反抗了,曰:“他妈的!”

但人们不能蔑弃扫荡人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有时,也或加暴力于所谓“他妈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机,而不是造运会,所以无论如何,也还是卑劣的事。 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就是“他妈的”,围绕在上下和四旁,而且这还须在太平的时候。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或表感服。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语丝》周刊第三十七期。

〔2〕 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 在一九二五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事件中,鲁迅等七名教员曾在五月二十七日的《京报》上发表宣言,对学生表示支持。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发表的《闲话》中攻击鲁迅等人说:“以前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可是我们总不敢相信。……但是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传布得利害了。”某籍,指鲁迅的籍贯浙江。陈西滢(1896—1970),即陈源,字通伯,现代评论派重要成员。

〔3〕 “犹河汉而无极也” 语见《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河汉,即银河。

〔4〕 Hamsun 哈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饥饿》是他在一八九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5〕 Gorky 高尔基。参看本卷第189页注〔21〕。

〔6〕 Artzybashev 阿尔志跋绥夫。参看本卷第164页注〔5〕。

〔7〕 “花之富贵者也” 语见宋代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8〕 “役夫” 见《左传》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骂成王子商臣(即楚穆王)的话:“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汝)而立职也。”晋代杜预注:“役夫,贱者称。”按职是商臣的庶弟。“奴”,《南史·宋本纪》:“帝(前废帝刘子业)自以为昔在东宫,不为孝武所爱,及即位,将掘景宁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乃纵粪于陵,肆骂孝武帝奴。,鼻上的红疱,俗称“酒糟鼻子”。“死公”,《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骂黄祖的话:“死公!云等道?”唐代李贤注:“死公,骂言也;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9〕 “老狗” 汉代班固《汉孝武故事》:栗姬骂景帝“老狗,上心衔之未发也”。衔,怀恨在心。“貉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

〔10〕 “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昔斤]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尔)母碑也!’”“赘阉遗丑”,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刘备)文》:“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赘阉,指曹操的父亲曹嵩过继给宦官曹腾做儿子。

〔11〕 《广弘明集》 唐代和尚道宣编,三十卷。内容系辑录自晋至唐阐明佛法的文章。邢子才(496—?),名邵,河间(今属河北)人,北魏无神论者。东魏武定末任太常卿。元景(?—559),即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东昌)人,东魏武定末任太子詹事,是邢子才的好友。

〔12〕 拓跋氏 古代鲜卑族的一支。公元三八六年拓跋[王圭]自立为魏王,后日益强大,占有黄河以北的土地;公元三九八年建都平城(今大同),称帝改元,史称北魏。

〔13〕 刘时中 名致,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离石)人,元代词曲家。这里所引见于他的套曲《上高监司·端正好》。曲子中的“好顽劣”,意即很无知。“表德”,即正式名字外的“字”和“号”。“声音多厮称”,即声音相同。子良取音于“粮”。仲甫取音于“脯”。君宝取音于“饱”。德夫取音于“脯”。

详细解释 这国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原始的解释是:“要攻击高大民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接着,又出现了第二种解释:“儿子指着一盘菜,对他父亲说:‘这不坏,他妈的你尝尝。’父亲答到:‘我不吃,他妈的你吃去罢!’简直已经醇化为‘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然而,这还只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解释。又冒出了好几种意思来,譬如说吧,有一种说法:“这箱子真他妈的重”或“这题目真他妈的难做”。若要解释的话,只能解释为表示程度深,与“很、非常”相似。还有一种说法:“我他妈的不要了”或“你他妈的给我滚”。这大概与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之一:“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没办法,胡编滥造的词只能用胡编滥造的意思来解释。

据说,这国骂又有了新的写法:“TMD”(网上所见)其实也就是“他妈的”三个拼音大写字母开头而已。

网络用语也有“特么的”,无厘头地运用谐音。使之看起来不会太过直白、粗鄙,又能表达愤慨之情。

关系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称为兄弟;论血缘,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表是正经的皇亲。

关羽妻子:正史没有记载

刘表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李傕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刘备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论"他妈的!"》

  鲁迅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2〕。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3〕。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别的国度里怎样,我不知道。单知道诺威人Hamsun〔4〕有一本小说叫《饥饿》,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见这一类话。Gorky〔5〕所写的小说中多无赖汉,就我所看过的而言,也没有这骂法。惟独Artzybashev〔6〕在《工人绥惠略夫》里,却使无抵抗主义者亚拉借夫骂了一句"你妈的"。但其时他已经决计为爱而牺牲了,使我们也失却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看起来。

  那么,俄国也有这类骂法的了,但因为究竟没有中国似的精博,所以光荣还得归到这边来。好在这究竟又并非什么大光荣,所以他们大约未必抗议;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国的阔人,名人,高人,也不至于骇死的。但是,虽在中国,说的也独有所谓"下等人",例如"车夫"之类,至于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类,则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予生也晚",赶不上周朝,未为大夫,也没有做士,本可以放笔直干的,然而终于改头换面,从"国骂"上削去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又改对称为第三人称者,恐怕还因为到底未曾拉车,因而也就不免"有点贵族气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于一部分,似乎又有些不能算作"国骂"了;但也不然,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7〕?

  这"他妈的"的由来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8〕;较厉害的,有"老狗","貉子"〔9〕;更厉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赘阉遗丑"〔10〕罢了!还没见过什么"妈的"怎样,虽然也许是士大夫讳而不录。但《广弘明集》〔11〕(七)记北魏邢子才"以为妇人不可保。谓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变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则颇有可以推见消息的地方。

  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北方疆土虽失于拓跋氏〔12〕,士人却更其发狂似的讲究阀阅,区别等第,守护极严。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邢子才的话虽然说不定是否出于愤激,但对于躲在门第下的男女,却确是一个致命的重伤。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这是倚赖"余荫"的必得的果报。

  同一的意思,但没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于"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妈的!"

  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等"的上下本该从此有些难定了,但偏还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进"上等"去。刘时中〔13〕的曲子里说:"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三)这就是那时的暴发户的丑态。

  "下等人"还未暴发之先,自然大抵有许多"他妈的"在嘴上,但一遇机会,偶窃一位,略识几字,便即文雅起来:雅号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从此化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辈一样,言行都很温文尔雅。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聪明的,早已看穿了这鬼把戏,所以又有俗谚,说:"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他们是很明白的。

  于是他们反抗了,曰:"他妈的!"

  但人们不能蔑弃扫荡人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有时,也或加暴力于所谓"他妈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机,而不是造运会,所以无论如何,也还是卑劣的事。

  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就是"他妈的",围绕在上下和四旁,而且这还须在太平的时候。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或表感服。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语丝》周刊第三十七期。

  〔2〕 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 在一九二五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事件中,鲁迅等七名教员曾在五月二十七日的《京报》上发表宣言,对学生表示支持。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发表的《闲话》中攻击鲁迅等人说:"以前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可是我们总不敢相信。……但是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传布得利害了。"某籍,指鲁迅的籍贯浙江。陈西滢(1896-1970),即陈源,字通伯,现代评论派重要成员。

  〔3〕 "犹河汉而无极也" 语见《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河汉,即银河。

  〔4〕 Hamsun 哈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饥饿》是他在一八九○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5〕 Gorky 高尔基。参看本卷第189页注〔21〕。

  〔6〕 Artzybashev 阿尔志跋绥夫。参看本卷第164页注〔5〕。

  〔7〕 "花之富贵者也" 语见宋代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8〕 "役夫" 见《左传》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骂成王子商臣(即楚穆王)的话:"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汝)而立职也。"晋代杜预注:"役夫,贱者称。"按职是商臣的庶弟。"奴",《南史·宋本纪》:"帝(前废帝刘子业)自以为昔在东宫,不为孝武所爱,及即位,将掘景宁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乃纵粪于陵,肆骂孝武帝奴。,鼻上的红疱,俗称"酒糟鼻子"。"死公",《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骂黄祖的话:"死公!云等道?"唐代李贤注:"死公,骂言也;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9〕 "老狗" 汉代班固《汉孝武故事》:栗姬骂景帝"老狗,上心衔之未发也"。衔,怀恨在心。"貉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

  〔10〕 "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昔斤]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尔)母碑也!'""赘阉遗丑",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刘备)文》:"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赘阉,指曹操的父亲曹嵩过继给宦官曹腾做儿子。

  〔11〕 《广弘明集》 唐代和尚道宣编,三十卷。内容系辑录自晋至唐阐明佛法的文章。邢子才(496-?),名邵,河间(今属河北)人,北魏无神论者。东魏武定末任太常卿。元景(?-559),即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东昌)人,东魏武定末任太子詹事,是邢子才的好友。

  〔12〕 拓跋氏 古代鲜卑族的一支。公元三八六年拓跋[王圭]自立为魏王,后日益强大,占有黄河以北的土地;公元三九八年建都平城(今大同),称帝改元,史称北魏。

  〔13〕 刘时中 名致,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离石)人,元代词曲家。这里所引见于他的套曲《上高监司·端正好》。曲子中的"好顽劣",意即很无知。"表德",即正式名字外的"字"和"号"。"声音多厮称",即声音相同。子良取音于"粮"。仲甫取音于"脯"。君宝取音于"饱"。德夫取音于"脯"。

刘表和刘备的关系

  1、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称为兄弟;论血缘,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表是正经的皇亲。  2、刘表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