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好还是西湖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2收藏

东湖好还是西湖好?,第1张

关于内涵——

东湖、西湖、瘦西湖,总觉得这三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三者之中,论大小,东湖占有绝对优势;论历史,东湖比西湖还久远;论传说,西湖有著名的白娘子巧遇许仙,演绎爱情经典,东湖有著名的子期巧遇伯牙,演绎友情经典;论遗址,西湖有断桥,东湖有琴台……至于瘦西湖,不过是月亮借着西湖这轮太阳的光,可为什么东湖就没有西湖名气大、甚至比不过瘦西湖呢?

东湖,西湖,瘦西湖,若比美,东湖是贵妃,丰腴大气;西湖是西施,美丽素雅;瘦西湖是飞燕,苗条轻灵。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后者显然占了便宜。若比财,则东湖是大地主,圈地广阔,纵横三千二百万平米,却不知把扩张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加以总结,它不修家谱,缺乏尚文氛围,对自身历史记载不清,因此,没有广告效应,文化积淀不足。

西湖是资本家,书香门第,祖辈开始就注重琴棋书画,做诗的苏东坡可以在此为官,筑堤的白居易也能够为它从文,物以类聚,文人借助文字对它的传播历代沿袭,人文历史承载得越来越厚重,后辈中多出大家闺秀、诗画学者、宦官贵族。瘦西湖是手工业主,养着小家碧玉的女孩儿,妩媚骄人。这一比,不用说,“才”比“财”更重要。

如此说来,西湖的确是三者中最享有盛名的。

它适合中庸地行走。西湖不像东湖那样大,大得让人走到累还走不到尽头,也不像瘦西湖那样小,小到转身之间即被走穿,它正好让你慢慢地陪着某个人漫步,或者独自一人边走边想,想清楚了,刚好返回原地了。

它适合疏密有致地观看。东湖的面积是西湖的六倍,因为大,就留下许多空白,大片单一的湖面无疑成为视觉的盲点,因为大,景致转换缓慢,常常造成感官的懈怠。比如,在九女敦很难见到行吟阁,登放鹰台怎么也不会想到朱碑亭,上了刘备郊天台就不会转身去楚王饮马池,而湖光阁,像个弃儿被孤零零地抛在诺大的湖中央。

说起来,东湖比西湖的历史久远,什么历史呢?有多少人能像对苏堤、白堤、梅妻鹤子、岳飞、秋瑾那样耳熟能详?一篇小小的散文,把西湖边虎跑泉的绿写进教科书,写在每个人心头荡漾,谁又能为东湖边关羽驻兵的卓刀泉摇动妙笔呢?附着在东湖物象上的史迹总只半句话,另一半卡在嗓子眼里,令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游东湖的人很难有耐心和毅力一次游览全貌的,他们会选取其中某一点,或磨山景区,或沙滩浴场,或水上世界,间断地、浅表地看。

而瘦西湖则如一座微缩景观,吹台连着湖水,湖水绕着长堤,烟雨楼未过,就有小金山迎来,才涉足五亭桥,抬头又见白塔掩映碧树中,踏上长廊,转眼就见垂柳拂水泛涟漪,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这是小业主最好的后花园。但它小巧繁多的景色,常常让人沉迷其中难以出来。

西湖景观的间距,则正好,既能吸引行人的脚步,又能随时跨出来。若为三潭映月痴迷,正好走一段宁静的苏堤;经历柳浪闻莺的繁华,再听南屏晚钟的孤鸣;从曲苑风荷的摇曳,到平湖秋月的清冷,这种游离感,如演戏扮角,在像与不像之间,如绘画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它是眼脑并用的最佳搭配。

湖水浸润下的土地,最爱滋生出阴柔,但地处武汉的东湖,让燥热的火炉驱赶了太多的湿气,也少了许多水乡的柔媚,所以,与东湖相比,两个西湖中流淌着更多的脂粉香艳。舞台歌榭,总是风流处,水妖一样的白娘子,是美女蛇的化身,而苏小小,当是让五陵年少争缠头的媚娘了,就是男人,也被香风薰得酥软,就像不争气的许仙,善良而懦弱。在这样柔软湖水氤氲中,成就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永,也成就了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好在三处湖水皆依山,皆抱翠,尚或没有山,水便荡得有些轻浮;没有水,山会重得有些沉闷;没有树,水的智慧也嫌单调,山的仁慈也显苍白。最可爱是湖边的树,总不肯挺拔地往上长,它要横着伸、倒着挂,歪着头、绞着手、勾着腿,扭腰出胯,俯身湖面,拂水逗鱼,千娇百媚,施尽魅力,也不知是水对树的勾引,还是树对水的挑逗,或者兼而有之。好在树们懂得把根牢牢扎在岸上,坚守厚土,那种魅力才得以经久千年。

关于旅游现实——

我国有两个著名的城中湖,一个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一个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两湖各有特色 :东湖湖面大,西湖名气大。不过,近年来,杭州西湖发展势头强劲,名气越来越大,有把武汉东湖抛在身后的趋势。

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点磨山风景区,虽然眼下是周末,可来到这里的游客却并不多,湖边的这些游船都是空着的。

一位游船船主说:" 我们生意平常都不怎么样,就是节假日,星期天星期六强一点。"

零零星星的游客点缀着偌大的听涛景区。据统计,上个周末,门票费分别为30元和40元的东湖听涛、磨山两大风景区共收取门票约16万元。价格不菲的门票把一些已经来到景区门口的市民挡了回去。

一位武汉市民说:" 这里我没有来过,听说这边要门票,而且门票也很贵,所以我没有进去。 "

就在同一个周末,远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游客量是武汉东湖的20倍。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湖内景点基本都是免费开放。

西湖内外地游客感慨:" 这么著名的风景点不要门票还是头一回。"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党委书记李虹说:" 取消景点门票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游客的可进入性更强,好客度的增加。 "

免去西湖的景点门票,一年虽然减少了2600多万元的收入,但游客量同比增长了10%以上,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延长了一天半,由此增加了在杭州其他方面的消费,杭州市的综合旅游收入大幅增长。2005年,杭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亿元。

与杭州西湖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相比,武汉东湖的面积却在逐年缩小,填湖现象屡禁不止,美丽的东湖没有能吸引住更多的游客,却火了湖边的开发商。

武汉东湖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面积是西湖的六倍。然而,多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不断侵占东湖风景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东湖风景区规划管理面积中的陆地面积已经丧失了一半。而在西湖,由于当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西湖湖面面积由以前的56平方公里发展到62平方公里。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崔凤军说:"从2003年开始,围绕西湖我们就开展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每年西湖都有一个新的变化,都有一些新的景区。 "

如今,迅猛发展的杭州西湖和武汉东湖的距离正越拉越大,这一情况也引起了武汉有关方面的重视。

武汉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林济东告诉记者:" 对东湖加强了保护,特别是对东湖周边滨水区的保护,对它进行了“盖章”,再就是对周边的规划进行了严格地控制。 "

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感叹说:" 武汉有这么好的东湖,我们那么好的自然资源,怎么样在旅游中间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同时更重要地是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我们武汉,知道我们武汉,提高武汉的形象,提高武汉的知名度,让武汉的美景让全世界共享,我觉得这也是旅游产业发展里面很重要的一点。 "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 字应时, 号君锡。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时,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传来,家人闻变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于黄梅大河镇后迁聂家湾。21年后,孝宗皇帝为岳父子平反昭雪时,才恢复岳姓。岳霆初名岳霭,孝宗皇帝赐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监潭州(今长沙市)守宗正节使,宁宗赠修武郎、阁门祗侯、举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续忠侯。卒后葬黄梅县苦竹乡杨梅岑村老树坡山上,与震侯合墓,碑名为《大宋岳飞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为黄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妻刘氏,封佐德夫人。昭雪时,孝宗皇帝赐张信女配。岳霆子三,长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请大夫,监承知金州兼内安抚使,次子岳与,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后裔,有长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阳,一支居安微阜阳;次子岳与系例一支经山西洪洞转迁河南获嘉等县,三子岳琨一支留黄梅县,现散居黄梅、广济两县。 根据现存史料证明:岳玺为岳飞五子岳霆之后,武穆王岳飞十五世孙,明万历年间,立军功,授职总兵,镇守颍州。当年曾有圣祖岳飞之画像、“忠武谥书”、家谱、行状、御札、家集诸件文物。岳玺公生三子,称大公、二公、三公。大公住阜阳西岳老庄、西岳湖口、岳新庄,有老祖坟一座;二公后裔迁城东岳湖口、岳老庄、岳寨、岳营,有老祖坟四座;三公后裔迁至安徽凤台县岳大塘沿、岳张集,有老祖坟一座。十六世岳三公家门前有一池塘,故曰岳家大塘沿,地距淝水三湾,东滨长淮,南屏楚山,西接淮河平原,沃野千里,水源充足,宜于业农,适于生活,先祖辈上乘武穆之家风,下秉耕读勤俭为本,吾族得以繁衍昌盛。为追终慎远计,乃于村之西北端,即祖墓北面,建立岳氏祠堂,供奉列祖列宗之牌位,祠堂大门门楣正中悬有二龙镶边中嵌圣旨之匾额,庄严肃穆,并设有专管人员,四时奉祀。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巍峨祠宇,晚清年间毁于苗沛霖之乱军中。宗祠既毁,家谱失传,重修家谱,乃为族中共同系心之大事。1931年聚议为始迁祖修墓立碑,春秋祭祀。由于当时“正”、“学”辈老人大都健在,尚无修家谱之急迫感。迨至抗战初期,老年人多丧于大动乱中,外逃以避日寇烧杀人多,恐变异造成世系混乱,族人深感修家谱之重要和必要。岳飞后裔安徽凤台岳张集支系,在使用乾隆皇帝钦赐32派字的同时,还自定派字“正学传千古,人文粹一家,承先多世泽,继贤广良才”20字,从22世至41世使用;而阜阳支系自定派字“崇德敬祖,福禄寿康,文显皖颍,忠衍豫汤,恭俭传世,孝信永芳,景行维端,善心循良”32字,从30世至61世使用。现已广泛流传于族人口中,起到继绝嗣兴存亡之作用。 小说《铁伞怪侠》中的主人公岳霆,背景亦为岳飞之子,书中主要讲述岳霆拜武当派主洞玄真人张三丰为师学习武功,艺成之后下山闯荡江湖与秦桧手下杀手绝命剑客司空廖展开一场场血战,最终取胜的故事。

岳霆后裔中的年轻收藏家

  岳粹学,中共党员,民族英雄岳飞第二十九世孙(霆系后裔),南昌工学院集邮协会的创始人,安徽省阜阳市收藏家协会会员,1986年4月生于安徽省颍上县迪沟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 2007年11月被南昌市集邮协会评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受到了集邮美育的熏陶,编组的《中华科技与建设成就》《科技之光》作品,被邀请到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教育学院和昆山图书馆等地方展出。注重各种藏品的收集与整理同时,还热爱对集邮文化进行研究与学习,曾在《心雨》《说邮》《集邮报》《南昌邮苑》《集邮文学》等国家或省市级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20余篇。

参考资料

1

实地实拍

扩展阅读:

1

南昌工学院集邮协会

2

http://baikebaiducom/view/3580825htm

3

安徽省颍上县迪沟镇孙岗村

4

http://baikebaiducom/view/5952397htm

开放分类:

历史,岳飞,抗金名将,大宋

我来完善 “岳霆”相关词条:

岳震岳雷岳云岳霖

久闻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忻恕(字汝修,号仰峰)所撰的《近水楼遗稿》 ,但一直不见于目录卡片内,上海图书馆最近整理好了他们所藏的古籍善本目录卡片,日前总算见了庐山真面目,确实是一部珍贵的好书。

这部《近水楼遗稿》 印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仲春三月,与《忻氏宗谱》 一样,这些忻氏文献几乎都是木活字排印,由此也可见宁波一带当时木活字排印书籍还是十分流行的,而在其他地方则尚未摆脱刻版印刷状态,这可能也与宁波已成通商口岸而开风气之先有关呢。

《近水楼遗稿》 前有宣统二年庚戌仁湖竺麐祥题书名,这位竺先生也是位宁波著名人士,与忻家人士关系很好,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忻江明、高振霄是同年会试者,也为不少宁波人士的书题名和作序。

这部《近水楼遗稿》 前有同里后学陆澍咸所撰序,提到忻恕是那位对东钱湖有杰出贡献的忻锦崖的曾大父(即曾祖父)。在书后的王荣商所撰的忻仰峰先生传中也提到了曾孙为忻锦崖。

《近水楼遗稿》 后还附录有忻恕之子忻肇寅之《列阶遗诗》一卷,使我们看到了这父子两人的诗文。

据文献著录,这部《近水楼遗稿》 除了在上海图书馆收藏外,在南京、天津、广州、辽宁四地的图书馆也有收藏。

由于这部书是忻氏诗文中年代仅次于忻文郁《望湖楼诗草》 的个人诗集,因此也在忻氏文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忻恕所作的《钱湖十景》 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东钱湖十景诗,而他所作的《东湖竹枝词》 以诗咏事,为东钱湖史留下了很有价值的民俗风情史料。 在上海图书馆,我还看到了有不少忻氏人士所撰的诗集《耆龄酬唱集》 。这本诗集是忻继述所编,印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也是一个木活字排印本。这位忻继述先生是进士忻江明的族伯叔,号吾过主人。这本诗集本为忻继述六十诞辰时作赋述怀诗四律而起因,忻继述的亲朋好友一百多人送来和诗共四百二十四首,也有不少是忻继述的好友访陶公山的诗作,因此,忻继述之子忻受豫主张编印诗集以纪念此忻族盛事。

在这本《耆龄酬唱集》 中,我看到了忻氏人士中不少人的诗,如忻继述之族叔忻昌宇、忻彬章、忻养生、忻石麟,同怀五弟忻曾述,族弟忻文镳、忻连三、忻毓陶,族侄忻泽霖、忻振铎、忻钦典(忻江明胞兄)、忻江明、忻仰高、忻庚埮,从侄忻震森、忻锡庆、忻祖光、忻壹。由此可见当时忻氏人士中学文之盛,其中一些人士还是编修《忻氏宗谱》的负责人,如忻壹、忻毓陶、忻江明等。

可惜的是这本《耆龄酬唱集》在上海图书馆只藏了一本,而这本诗集还因另有原因而被割去诗篇好几首,连忻继述的赋述怀诗四律也被割去,还有忻继述的族叔忻槐芳的和诗。由于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忻江明的《四明清诗略续编》清样校对稿(为忻焘所校),我曾怀疑割去的诗页是否选入了《四明清诗略续编》,但核对了《四明清诗略续编》后才知不是这样。也许是选进家谱或其他诗选,由于无从查考只能存疑。 忻氏家族中有不少人知道忻江明是董沛的女婿,在《东钱湖志》中也有一些董沛的诗,提及东钱湖、陶公山的轶事,似乎董沛经常往来于宁波城中与陶公山之间。

董沛,字孟如,号觉轩。光绪三年进士,当过江西的上饶知县,在续碑传集和清儒学案小传中有传。他著述甚丰,有《六一山房诗集》十卷、《续集》十卷、《正谊堂文集》二十四卷、《两浙令长考》三卷、《甬上宋元诗略》十六卷、《吴平赘言》八卷、《汝东判语》六卷、《南屏赘语》八卷、《四明清诗略》三十二卷、《续编》八卷、《甲丁乡试同年录》三卷、《明州系年录》七卷、《晦喑斋笔语》六卷等。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董沛的六一山房紫格抄稿本《两浙令长考》,精抄不比汲古阁毛抄本差。更使我感到意外的是看到了董沛的亲笔批校,领略一代大儒的手泽,十分感慨。

原来看过忻江明的朱卷履历时并未注意董沛和忻江明的翁婿关系,因为当时还未有这种翁婿关系,也没有注意到当时忻江明已称董沛为外舅。不料在一次查阅董沛的朱卷履历时竟发现董沛本是忻氏之后裔,他的本生祖母是国子监生忻德刚之次女,也是国子监生忻昆、忻镇的胞姐,并被例赠安人,钦旌节孝在县志有传。按忻氏“德、自、成、礼、元” 的辈份排行,董沛应与“礼” 字辈同辈,而忻江明谱名元彭,为“元”字辈,按族中所称董沛确为外舅(亦即表舅)。

回过头来再看忻江明的朱卷履历,对董沛的经历有更多的记载∶同治丁卯并补行甲子科举人,光绪丁丑科进士,分发江西即用知县,补授建昌县知县,历署清江、东乡、上饶县事,护理临江府事,历充江西通志协辑官,己卯科江西乡试同考官,奉旨军机处记名候升,钦加知州衔,诰授奉直大夫,驰封朝议大夫同知衔加一级。

由董、忻两家的姻亲关系可见,不在五服之内的亲上加亲关系确实很有意思。而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种血缘相亲的关系更是地域文化的坚实基础。

忻江明著作中的忻家史料

忻江明先生是忻氏家族中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但在文章上极高的造诣,在行政管理上也是官声很好,博得了安徽一些民众的赞颂。

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忻江明先生的三部著作,还有些他在其他人著述前所写的序,了解到了忻氏宗族的一些史料。

忻江明先生为《陶公山忻氏支谱》作过好几篇序,对忻氏起源有一番考证,可以看到他博览群书所下的功夫。而在他的著作《鹤巢文存》中,我还看到了他对旧谱失传后史料芜杂的态度,是十分实事求是的,同时我看到他已注意到了忻都讳舜俞的事,这是在浙江的另一个忻都,是个回族。他还谈起了有一个叫忻熊的人随从钱忠介公起义之事,这都是较少见的忻氏史料。

忻江明先生的《鹤巢文存》还有一些文章是为纪念家族中人而写的,由于他记载详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如《族兄如意老人七十晋九寿序》《族曾祖母王太孺人传》《先文学府君家传》《先母陈太恭人行述》等,这些史料在族谱中也很少见了。

在他的这些文章里,我们可知∶

如意老人是忻元茂先生,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忻贤伦,一个叫忻贤侨。

王太孺人是忻仰峰先生(即忻恕)之媳,忻惟南之妻。卒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十三日,年四十九岁。这位王太孺人即是后来浚疏东钱湖的忻锦崖先生的祖母。

忻江明先生写有《黄泥岙阡表》一文,从中可知黄泥岙是忻氏祖坟之地。有记载的有∶

忻江明先生之曾祖忻凌霄,谱讳自上,清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初二日卒,年四十一岁。夫人戴氏,守志三十年,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六十七岁。

忻江明先生之祖父忻常春,谱讳成国,清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二十三日卒,年五十二岁。夫人林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初五日卒,年七十八岁。

忻江明先生之父忻继善,谱讳礼约,字简斋,号薛园。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月十七日卒,年五十二岁。元配夫人史氏,清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初六日卒,年三十一岁。继室陈氏(忻江明先生之母),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初四日,年七十五岁。

忻江明先生之叔父忻礼纲,字丙田。清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初八日卒,年十八岁,未娶,聘陆氏亡女合葬。

另外,在忻江明先生为母亲作的《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我们可知这位陈氏夫人的一生。陈夫人约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十三岁(1869年)嫁忻继善,二十六岁(1872年)生忻江明,三十一岁(1877年)生忻江明妹,三十二岁(1878年)自东钱湖迁港陆,三十四岁(1880年)生忻江明弟忻庭镛(又作廷荣),四十二岁(1888年)时忻继善卒,四十四岁(1890年)时婆母林氏卒,六十岁(1906年)时忻江明补授安徽桐城县知县。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年份中只有一个日期与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日期不符,那就是忻江明先生的生年,因为据《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所说“二十六岁(1872年)生忻江明”,在《四明丛书》的主编者张寿镛先生的序中也说忻江明先生“十七岁而孤” ,与1872年生年也相符,而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中却说“生于光绪乙亥(1875年)九月初三” ,年龄要差三岁,不知何因。

另外,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中有位“忻钦典,谱名元鑫,字孔昭,是忻江明先生胞兄”。而在《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可知,忻钦典为忻继善元配史氏所生。

忻江明先生的《鹤巢文存》中有忻氏家族的一些宝贵史料,这是因为忻江明先生属老二房,目前老二房支谱仅一本残本,谱系失传,只有江五房下一支尚存谱录,所以忻江明先生所言弥足珍贵。

而在忻江明先生的另一部书《四明清诗略》中,亦为忻氏保存了不少文献,使我们现在有条件编一本《忻氏诗文集》。《四明清诗略》是由董沛先生主编,而忻江明先生最后总成。在《四明清诗略》中,有忻氏二十六人的诗,其中有∶忻天锡、忻思荣、忻思忠、忻思敏、忻孝则、忻思行、忻 缮、忻 绅、忻孝本、忻孝扬、忻 琳、忻 棣、忻 鉴、忻文郁、忻 恕、忻梦贤、忻 灏、忻自机、忻自超、忻涵清、忻锡龄、忻肇寅、忻起林、忻宇春、忻祖彝、忻继述等。

在上海图书馆中,我见到了《四明清诗略》的排印校稿,上有忻江明先生的亲笔签校,还有忻江明先生的哲嗣忻焘的亲笔签校。可以说,这部《四明清诗略》正、续四十卷倾注了董、忻三代人的心血。

叶姓起源

一、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二、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南蛮叶姓的后代。

三、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介绍文件叶姓迁徒史 叶姓迁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 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 (一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 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ju),仕钱塘(今浙江杭州)令,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钱塘,并成为当地望族。琚次子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说: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

另据晋永嘉之乱带来的大批移民潮推测,期间叶氏族人南迁的当不在少数。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yao)攻入洛阳,西晋灭亡。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姓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

叶姓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代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liao)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 3600名,战将123名入闽征讨(史称58姓入闽)。其中众多叶姓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姓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当时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的叶姓当不在少数,由于资料匮乏,其具体迁徙情况已无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叶姓南迁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yi,割)”;

“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姓族人。

由于年代久远,记载叶姓族人在上述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的迁徙情况并不是很多,一些叶姓族谱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叶姓迁徙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如安徽《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叶氏族谱》记载,后唐清泰年间 (934—936)叶一琅任朝奉大夫,随官迁至江西赣州府信奉县。叶一琅之孙延庆再迁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根据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姓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记载:一世祖为叶翥(2hu),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所有这些都说明,叶姓祖根在河南。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叶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称其祖上原籍为河南光州、中州。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繁衍,到宋朝叶姓已成为大姓望族。《通志·氏族略》说“叶氏,宋朝为著姓”,《宋史》中立传的叶姓人物有12人,而《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宋代叶姓人物有47人。从这些名人的籍贯:看,《宋史》中立传的名人全部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苏籍1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47宋代叶姓人物中,除两名籍贯不详,1名为河南人外,其余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仅两省就占八成以上,其余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见此时的叶姓已鼎盛于江南了。

明清以来

明清时期叶姓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见于史载的各类叶姓名人较以往大大增加。《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有明清叶姓人物117人,从这些名人的居住区域分布来看,明清时期叶姓族人已经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明清叶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确籍贯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苏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广东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东各1人,这说明此时叶姓发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

浙江叶氏 明清时期浙江叶姓的迁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内进行。如:余姚的叶姓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余姚梅川叶氏宗谱》说:叶梦得孙叶篑 (ku),理宗端平间(1234—1236)自湖州迁余姚熨斗山。《叶氏再续谱》称:叶篑孙叶

文达,元代又从熨斗山迁邑之梅川三山,为海川始迁祖。叶(竹贵)孙叶文远,迁邑之东门,步得十五世孙叶伯兴又迁邑之通德乡西旺隶,是为迁西旺始祖。《叶氏续修宗谱》梦得十六世孙叶永初,由余姚叶家埭迁邑之奉山,永初孙叶渊铠,由叶家埭再迁邵家渡。

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松工《叶氏家谱》称:始迁祖叶廷玉,元自杭州丰乐桥迁松江,先筑室钟贾山阳,后又迁居籽城西门内丰乐桥。

淳安叶姓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南阳叶氏宗谱》称:南宋大臣叶义问玄孙叶椿,始自寿昌迁淳安梓桐;十三世传至叶继善,元明之际因商自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

金华叶姓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双溪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显,明初携子叶彦由松阳迁婺州金华县西之菱塘。以业鹾(cuo,盐的别名)为生,家益饶裕,至曾孙叶仕瑛,复由菱塘徙附廓双溪。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象山叶氏重修宗谱》称:始祖叶质,先世括苍松阳人,南宋时自松阳芝田都铺迁来东阳茜畴里。传九世至叶雅,元末再迁本邑象山大坞,是为始迁祖。

东阳龙溪叶姓是淳安县迁入的。《龙溪叶氏重修宗谱》记载:始祖叶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迁义乌永宁乡。五世孙叶桐,再迁广口叶堂。十一世叶由幸,南宋后期复迁十三都演溪。十九世叶良玉,明中叶又自演溪迁东阳斯孝乡鹤岩龙溪玉印塘,是为本始迁之祖。

浦江叶氏是在明朝从金华迁入的。《浦阳叶氏宗谱》称:先祖叶辞,由临海迁金华永康柳山;越五世有叶必秀、叶必香、叶必和三兄弟,于明万历间(1573—1619)自永康再迁浦阳人峰山下,是为始迁祖。

镇海叶氏是在明朝由慈溪迁入的。《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茂春、叶茂二,约于明季由慈溪石步迁来镇海东管乡沈郎桥。

龙游叶姓《西山叶氏宗谱》:始祖叶玖,南宋时自新安迁龙游八石,清顺治间 (1644—1661)始迁祖善贵再迁邑之(钅惠)北湖都山里。

但也有少数叶姓是从外省迁来的,如余姚叶姓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叶祖洽的后裔,是由福建迁入浙江奉化,再入余姚的。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熙宁进士。历任职方、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

《余姚孝义虹桥叶氏宗谱》称:叶祖洽之子叶广,因官迁浙江明州奉化县剡源乡。叶广曾孙叶爽之,入赘余姚孝义乡虹桥周氏,遂家虹桥。爽之玄孙叶纯,元末明初人,生四子,长幼无考,次子守义支分西宅。三子守礼亦生四子,长子曰礼一,其后居邑之东门;次子祥一,居田屋;三子齐山,居西虹桥;四子曰亨四,居东虹桥。

浙江的叶姓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如乌裎的叶姓就迁徙到了无锡、安徽、江苏等地,《圻里叶氏宗谱》说,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子良子槟,复由扬州、1再迁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福建叶氏 唐宋时期迁徙到福建的叶姓族人,不断向周围迁徙繁衍,仙游古濑叶姓徙居南安、德化境内,《社坛叶氏族谱》称: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即南唐中兴元年自仙游古濑徙居南安高田,传至叶碧崖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定居南安诗山社坛。《国宝叶氏族谱》记载:宋末景炎二年(1277年),仙游叶氏誓不降元,挈眷遁迹德邑,结庐国宝,迨明朝建立,叶氏子孙始设籍德化。同安叶姓继续向外迁徙,元末迁到了晋江。《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说:开基始祖叶以寅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从同安县分居东石西尾。

广东叶氏 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记载,叶大经为叶诸梁八十五世孙,字伯常,号封川,汴梁 (今河南开封)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20余载,咸淳间升闽制置使。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战乱不已,辞去了官职,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住了下来,遂为梅州叶氏一世祖。

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称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平海、平远、镇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

广东叶氏另外一支来自福建,为宋朝宰相叶颐(yong)后裔。台山叶氏称叶颐居南海大圃而不归闽,遂为广东叶姓之始祖。广州市永汉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 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等地。

江苏叶氏 江苏无锡叶氏为叶清臣后裔,自浙江迁入。无锡《圻里叶氏宗谱》称:始祖叶参,世居乌程,仕宋为兵部郎中。子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叶坦越五传而至叶盛,叶盛长子叶朝极居云泽之滨,次子叶朝楹之子叶旭彩退隐阳湖虞桥。叶旭彩子叶志仁号春山,由虞桥再徙邑之新塘乡庄巷里。叶志仁三子:长子叶道,徙宜兴;仲子叶通,仍居新塘;季子叶达,徙无锡梁溪。叶通亦三子:长子叶德成,号谦山,其子叶芬徙黄公山;次子叶德英,号仁山,其子叶蓁迁丁堰镇;三子叶德华,号学山,孙叶云。七世孙叶敷春,明代由新塘先后迁无锡青城乡圻里。

扬州、镇江叶氏为叶梦得后裔,是由安徽徽州迁扬州,再迁镇江的。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其始祖为叶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叶子良子叶槟,又由扬州迁至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武进、江阴叶氏为叶颐后裔,自福建迁入。《江阴东叶家桥叶氏宗谱》说,明初,有名叶礼者,宋高宗相颐9世孙,先居武进北孝西乡夏墅,旋又迁安东乡辉龙地村。其五世叶祥,自辉龙村再迁江阴东叶家桥。

宜春叶氏是从江西萍乡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生三子,……季子叶纲芳,雍正间 (1723—1735)迁宜春县北冷水江婆塘。

上海叶氏 青浦叶氏是由江苏吴江迁来的。《(青浦)叶氏家谱》说,始迁祖佚名,字华南,或云为宋石林先生叶梦得二十二世孙,明崇祯时(1628—1644)自吴江县迁至青浦县蒸里芟稼村。

湖南叶氏 叶大经之后,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有一支湖南叶氏,据《叶氏四修族谱》是南宋人大经开派,大经晚年居广东梅州程乡县,八传到叶德茂、叶德成、叶文保、叶德真,分别为四大派。叶德茂子叶仲华、叶仲彰,叶德成子叶仲显、叶仲盛,叶文保子叶仲仁、叶仲义、叶仲礼,叶德真子叶仲胜、叶仲腾、叶仲明,共成10大房。10房后裔或居长沙、或居宁乡、或居善化、或居益阳。

浏阳叶氏有的是从江西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其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生三子,长子叶继芳于清康熙间 (1662—1722)徙浏阳东乡君家湾……

平江叶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入的。《平江玉山族谱》说:始迁祖叶永寿,明洪武二十五年由蒲圻迁平江燕额岭下。

宁乡、湘潭、浏阳叶氏多是由长沙迁入的。《楚南叶氏族谱》称其一世祖叶淋泗,宋元之际人,世居长沙,传至七世,有孙四人:叶斌、叶赋、叶缃、叶(纟圭)(gua)。叶斌后无考,余三人分别开派宁乡、湘潭和浏阳。

安徽叶氏 太平(治所在今当涂县)、歙县叶氏为叶梦得后裔。太平《叶氏宗谱》说,始迁祖行名叶俭十,叶梦得五世孙,元末避兵乱自歙县蓝田迁太邑麻溪,后代转徙中潭、湘津。

桐城叶氏是自婺源(今属江西)辗转迁入的,《南阳叶氏宗谱》称其始祖叶林秀,唐末五代人,世居婺源,传至二十一世叶贵,经商于金陵,明初移居桐城西山余家冲。

黟县叶氏迁自祁门(今属安徽),《黟县南屏叶氏族谱》称其始迁祖为叶伯禧,元末自祁门县石马山迁黟县南屏山五都村。

江西叶氏 据《玉山叶氏合修房谱》说:始祖叶乾源,宋代人,世居江西南丰县花心巷。15世孙叶文海始由花心巷迁本邑八都下源里,25世孙叶正未,清初由下源再迁玉山县徐村;稍后,乾源后裔嘉禾支 26世孙叶毓标,亦移家玉山,世居东源。

萍乡叶氏是从湖南醴陵迁入的,《萍乡南门叶氏族谱》说,始迁祖叶萱义,南宋时自醴陵仙石上库迁萍乡南门。另有一支萍乡叶氏是明末从外地避乱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四川叶氏 清初四川人烟稀少,为此康雍时期特别颁布招垦条例,实行种种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了两湖及闽粤等大批农民入川开垦。“迁居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往往都是整个家庭,或者与至亲密戚结伴而行。叶姓族人在此时也有迁居四川的,民国《叶氏宗谱全谱》说,广东叶荣山携妻并7子2媳1女共12人于康熙六十年 (1721年)年迁居四川。民国《叶氏族谱一梅州宗谱》载龙川县叶氏25世至29世有 29个分支叶氏入川。广东迁居四川的叶氏中还有叶大经后裔,迁到了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说,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叶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自叶大经后又传27世叫叶必琅的,清康熙间由粤入蜀,落业成都仁里乡。湖北蒲圻叶氏迁到了蓬溪县,《蓬溪西乡叶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叶增璧,先世湖北蒲圻县人,清乾隆间,由蒲圻入蜀,卜居蓬溪县河西李家沟。

海南叶氏 叶姓入琼始祖叶懋,原籍广东南海,明嘉靖间任文昌训导,后落籍文昌。

台湾叶姓

叶姓族人最早何时移居台湾,已无从确知,据现有资料显示,台湾见于史载的叶姓是在清康熙年间(1622—1722)。《台湾通志稿·人物篇》记载,康熙三十五年 (1692年),台湾黄教作乱,福建海澄人叶恒章被害,其子子文来台护柩归葬,旋即入台居郡(今台南市)。自此以后不断有叶姓族人来台定居。《台湾府志》、《凤山县志》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广东人叶运城平定朱乱有功,居下淡水。《大日本地名辞典台湾篇》载,康熙六十一年,叶某打猫东堡叶仔内庄;乾隆初年(1736年),叶五常,入垦嘉义西堡永虞厝、过沟庄;乾隆初年,广东人叶古入垦港东中里涵仔口庄、南埔一带;道光元年(1821年),叶某与邱姓人一道入垦沙连堡内茅埔庄;道光八年,广东人叶云,入垦东势角中科庄(今台中县东势镇)。《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载,乾隆末年,叶坤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东山里作坡内;嘉庆五年(土800年)福建同安人叶天佑入垦台北县八里乡古庄村山猪窟,同年叶聘入垦台北县三峡镇硕石里鱼寮子;嘉庆末年叶薯(1臼o)、叶委与张体合垦今台北县石碇乡格头村。《屏东县古碑文集》载,嘉庆八年,叶玉生、叶孟荣与屏东县内埔村人同建天后宫。《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载,嘉庆九年,广东人叶振旺居今东势镇,与庄民同立东势角圳谕示碑。《嘉义县古碑文集》载,道光十六年,叶队与邑人捐修嘉义城。

移居台湾的叶姓大多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福建同安县。清康熙末年,叶仲勤入垦今彰化市,叶雄入垦今台北市;雍正年间(1723一1735),叶猛入垦今苗栗竹南;乾隆末年,叶再入今台北市土林区,叶天祈、叶志入垦今台北市;嘉庆年间,叶继茂入垦今台北市,叶通殿入垦今台北,叶乌治入垦今台北板桥,叶英入垦今彰化和美;道光年间,叶士拱、叶松麟入垦今台北市中山区,叶邦入垦今高雄阿莲。晋江县人叶求,乾隆末年,入垦今高雄楠梓。安溪县人叶砂,道光年间,入垦今台北市。平和县叶田人乾隆末年,入垦今桃园市,叶海入垦今南投竹山,后裔移垦鱼池。海澄县人叶思,道光年间,入垦今竹南。

广东陆丰县 清康熙末年,叶奕明先迁澎湖,后移垦桃园平镇;雍正年间,叶天意入垦今云林斗六;乾隆末年,叶必达入垦今新竹竹东,叶仁吉入垦今苗栗南势,叶笃秀入垦今屏东内埔;嘉庆年间,叶仁奏、叶仁卿入垦今桃园平镇,叶宏波入垦今苗栗;道光年间,叶壬风入垦今新竹芎林,叶兆庆先迁新竹北埔,后裔移垦今苗栗南庄。梅县人叶文兴清乾隆初年入垦台中丰原;叶天开嘉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长乐县人叶日寿、叶发寿兄弟,嘉庆年间入垦今台中大甲。

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叶姓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湾发展成为庞大的家族。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叶姓为台湾的20大姓之一,约有30余万人,子孙遍及海岛。

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 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 828804户居民中,有叶姓10913户,占全部户数的1.32%,居全省737姓的第20位。

海外叶姓

叶姓族人在宋代便有到海外谋生,据《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书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叶德宠等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并有叶氏族人在高丽定居下来,如叶盛,生卒年不详,通晓音律,后定居高丽,将宋音乐传至高丽。叶姓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际。如福建南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社坛叶氏族谱》就载有族人138名前往东南亚的吉隆坡、槟榔屿、吕宋等地谋生;福建德化县清宣统三年 (1911年)《国宝叶氏族谱》记载有46人移居东南亚;福建晋江民国年间《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记有16人前往东南亚。

叶氏移居东南亚的时间,《社坛叶氏族谱》记载:叶买,“号保全,天助公次子,生嘉庆六年(1801年)八月初一日,卒道光七年 (1827年)闰五月十五日,外出番邦吧城无归”。由此推测,叶氏移居东南亚当最迟在清道光年间。

叶氏族人侨居海外的地点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叶姓族人定居。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叶姓族人的足迹,比较著名的叶姓人物在马来西亚有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华人甲必丹叶观盛、华文教育工作者叶鸿恩、华人作家叶观仕,国会议员叶炳汉;印度尼西亚有华人政治活动家叶全明、华人律师叶添兴;新加坡有华侨报人叶季允;菲律宾有众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叶何塞;泰国有华人著名摄影艺术家、文艺作家叶树勋;越南有华侨商会领袖、银行家叶伯行;巴基斯坦有华人针灸医生叶彬举;加拿大有华人学者叶嘉莹;澳大利亚有华人领袖叶炳南。

家谱叶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姓族谱的编修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就目前所见资料看,当在汉代就有了叶姓族谱,《梅州叶氏源流》载该族53世祖望,“字世贤,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建安二年渡江徙丹阳,宗谱源流自望创修”。蔡邕曾为之作序说:“……沈诸梁公,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之援引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固以为姓,而为国之栋,故董仲舒于建元二年壬寅四月,作叶氏世爵赋,称其代不乏人……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岁在己卯十一月议郎绍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顿首拜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叶姓家谱当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佚。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多为清以后的,以叶姓族谱为例,《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 180种叶姓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92种叶氏族谱中,清以前编修的仅有8部,其余均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编修。

叶姓起源

一、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二、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南蛮叶姓的后代。

三、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介绍文件叶姓迁徒史 叶姓迁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 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 (一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 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ju),仕钱塘(今浙江杭州)令,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钱塘,并成为当地望族。琚次子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说: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

另据晋永嘉之乱带来的大批移民潮推测,期间叶氏族人南迁的当不在少数。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yao)攻入洛阳,西晋灭亡。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姓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

叶姓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代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liao)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 3600名,战将123名入闽征讨(史称58姓入闽)。其中众多叶姓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姓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当时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的叶姓当不在少数,由于资料匮乏,其具体迁徙情况已无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叶姓南迁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yi,割)”;

“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姓族人。

由于年代久远,记载叶姓族人在上述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的迁徙情况并不是很多,一些叶姓族谱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叶姓迁徙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如安徽《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叶氏族谱》记载,后唐清泰年间 (934—936)叶一琅任朝奉大夫,随官迁至江西赣州府信奉县。叶一琅之孙延庆再迁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根据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姓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记载:一世祖为叶翥(2hu),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所有这些都说明,叶姓祖根在河南。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叶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称其祖上原籍为河南光州、中州。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繁衍,到宋朝叶姓已成为大姓望族。《通志·氏族略》说“叶氏,宋朝为著姓”,《宋史》中立传的叶姓人物有12人,而《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宋代叶姓人物有47人。从这些名人的籍贯:看,《宋史》中立传的名人全部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苏籍1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47宋代叶姓人物中,除两名籍贯不详,1名为河南人外,其余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仅两省就占八成以上,其余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见此时的叶姓已鼎盛于江南了。

明清以来

明清时期叶姓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见于史载的各类叶姓名人较以往大大增加。《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有明清叶姓人物117人,从这些名人的居住区域分布来看,明清时期叶姓族人已经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明清叶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确籍贯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苏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广东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东各1人,这说明此时叶姓发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

浙江叶氏 明清时期浙江叶姓的迁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内进行。如:余姚的叶姓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余姚梅川叶氏宗谱》说:叶梦得孙叶篑 (ku),理宗端平间(1234—1236)自湖州迁余姚熨斗山。《叶氏再续谱》称:叶篑孙叶

文达,元代又从熨斗山迁邑之梅川三山,为海川始迁祖。叶(竹贵)孙叶文远,迁邑之东门,步得十五世孙叶伯兴又迁邑之通德乡西旺隶,是为迁西旺始祖。《叶氏续修宗谱》梦得十六世孙叶永初,由余姚叶家埭迁邑之奉山,永初孙叶渊铠,由叶家埭再迁邵家渡。

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松工《叶氏家谱》称:始迁祖叶廷玉,元自杭州丰乐桥迁松江,先筑室钟贾山阳,后又迁居籽城西门内丰乐桥。

淳安叶姓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南阳叶氏宗谱》称:南宋大臣叶义问玄孙叶椿,始自寿昌迁淳安梓桐;十三世传至叶继善,元明之际因商自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

金华叶姓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双溪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显,明初携子叶彦由松阳迁婺州金华县西之菱塘。以业鹾(cuo,盐的别名)为生,家益饶裕,至曾孙叶仕瑛,复由菱塘徙附廓双溪。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象山叶氏重修宗谱》称:始祖叶质,先世括苍松阳人,南宋时自松阳芝田都铺迁来东阳茜畴里。传九世至叶雅,元末再迁本邑象山大坞,是为始迁祖。

东阳龙溪叶姓是淳安县迁入的。《龙溪叶氏重修宗谱》记载:始祖叶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迁义乌永宁乡。五世孙叶桐,再迁广口叶堂。十一世叶

东湖好还是西湖好?

关于内涵—— 东湖、西湖、瘦西湖,总觉得这三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三者之中,论大小,东湖占有绝对优势;论历史,东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