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陆姓的武状元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6收藏

清末有陆姓的武状元吗?,第1张

查了一下,清代没有姓陆的武状元

 

 

 

清代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入)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朝  (12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鲁姓来源于姜姓,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是鲁商,即姜子牙。陆氏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姓氏,但却是中国数百个姓氏中非常尊贵的姓氏。但频繁迁地的分布也比较广泛,陆氏族谱在不同地区的排名也有所不同。让我们和一起了解更多的鲁姓知识吧!

姓氏作为华夏子孙血族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独特的渊源和文化内涵。陆姓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也有很长的历史。多了解一些姓氏文化,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也可以帮助鲁身边的朋友追根溯源,有好运气。

吕姓的起源

鲁氏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其姓氏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姜姓。相传上古部落的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住在流域,故称姜氏。后来发展了四个胞族,即“四山”,鲁部落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出自姬姓魏。根据《姓源》和《通志氏族略》,春秋时期晋国有鲁姓,是从魏姓分化出来的。第三,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被汉化。原鲜卑人的北府姓、丘迟姓改为汉字单姓卢氏。陆氏异姓变化频繁,现在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

:

全国各地吕姓字辈是什么

1鲁代山东莱州:“于冯其泽永康长韶邢润桂又项”。

2山东龙口鲁代:“出自炳光镇太清、明安白云-金圣东项海盛春秋郭恩德美声”。

3鲁代四川县:“盛绍祖,继民国,正显大食代之盛”。

4四川宣汉陆代:“有君子,大官,云长,应能开,吉祥,旷达”。

5湖北卢氏三香堂字代:“此超大志承先志,惟学诗礼,启迪天下子孙。季长明、柯、雍昭山集”。

6湖北卢氏尹清堂字代:《镌刻瑞之文,敦崇实永寿,举人游之纲,其成之道》。

7、湖北应城陆之辈:“道统秉正德,忠厚老实,乐常忠,始常千胜,仁义礼义盛”。

8福建淳安陆氏一代:“金华发祥方川邵英俊贾,先养其繁华数百万年”。

9广东阳春鲁一代:“建英雄之志可得天赞,荣发达之业可得长隆,建千年盛世。”

10广东阳江卢氏的一句话代:“圣人顺应顺运,调干部,加以下光,用国代永盘昌”。

1广东阳江陆氏家族的一句词代:“只望朝廷扬名,永传阳时”。

12安徽聚德鲁之辈:“谱书已告,宗师永引宝,雨后无争。如果没有人才,或者卖族宗贤可以再攻之”。

13辽宁庄河鲁辈:“文兴德恩明吉利云翔长春经传学道人”。

14浙江绍兴、海宁陆氏辈:“神农生于周勋业,高祖德本孙之法路漫漫,垂诗拜穆贤浩,却立志于任丕、成嘉、科宝大伦、尤其昌等读书。他可以永远遵守它”。

15浙江缙云鲁氏一代:“道统秉正德,温存,忠义,诚,忠,忠,忠,忠,忠,忠,财,寿,旺,荣,康泰元,亨利于己,孝,尊一切平安,婚姻,幸福,昌盛”。

16湖南零陵鲁辈:“贞元开淦作儒鲍丁

黄姓出自赢姓,传说是“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赢是燕的异体字又是同音字,以赢为姓。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黄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氏

分布地区

湖北江夏郡,陜西栎阳郡,宁夏安定郡,湖北房陵郡,湖北汉东郡,河北上谷郡,安徽焦郡。

历史来源

黄姓是现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

「黄」源出

黄姓源出有五:

1、出自赢姓,为陆终的后裔。相传伯益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颛顼的曾孙陆终的后人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了黄国,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一支黄氏,后成了黄氏族人的主要来源,史称黄氏正宗。均为河南黄氏。

2、出自赢姓,为金天氏少昊裔孙台骀的后代。台骀在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其裔孙在春秋时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黄国被晋国所灭,其后亦以国名为氏。这支赢姓黄氏,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山西一带,是为山西黄氏。

3、赐姓为黄氏。相传十三世石公因佐周有功,被赐为黄姓,后因散乱,复聚入武昌江夏,其子孙以黄为氏。

4、他姓改为黄姓。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改黄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等。

5、出自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武陵溪人、峒人和壮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黄姓。他们都是战国时期,南下加入到江南“蛮族”地区的黄国遗民的后代。

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据史料记载,黄国被楚所灭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各处。其中有一支迁到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成为汉代著名的江夏黄氏。总之,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以及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到了宋代,黄氏已经遍及全国,但以南方的分布最为广泛。

家族名人

黄巢:(820~884年)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着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词等。

黄道婆:(1245~1330年)元朝时擅于纺织技术的女工艺家。促成棉纺织业的进步,使元明以后的松江细布闻名于四方。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称为黄婆。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

  姓氏起源

  关于陆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这就是山东陆氏。

  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陆氏的发源地有多处。从陆氏大致繁衍的历史情况上看,历代路姓是以今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六个省为主要分布的地方。分布于这些地方的陆姓多为战国时宣王的儿子陆通之后。陆姓早就兴盛于江浙一带,据史料记载,陆通有子陆发任齐为大夫,他的子孙后来又有迁徙至荆州、丹徒的。汉末三国鼎立的时候,位于江东的东吴,陆氏人才辈出,著名的如孙权手下的陆逊、陆逊的儿子陆抗、孙子陆机和陆云,可见当时陆氏在此地的兴旺。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各地的陆氏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宋元之后,陆氏遍布全国各地。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家乘谱牒

  上海:云间陆氏家乘四卷首一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云间珠溪陆氏谱不分卷、 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苏:淮安山阳陆氏族谱八卷、泰县海陵陆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十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八卷、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八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六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八卷、常州白云湾支陆氏会修宗谱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武进晋陵陆氏宗谱十二卷、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

  历史名人

  陆 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 突: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时官至厉威将军、关内侯。其子陆俟随帝征战,屡建奇功。陆突有子十二人,曾孙数十人,均仕当朝显官,是为官宦显赫之家。

  陆 凯:字智君,代(今河北省蔚县东)人。北魏孝文帝时在世,以忠厚见称曾被任命为正平太守,在郡七年。

  陆 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 抗: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子。曾任建武校尉、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英武之风为时人所赞赏。

  陆 绩: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三国时期天文学家,官至郁林太守。

  陆 贽:字敬舆(753-805),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德宗立位,召为翰林学士 。

  陆 游:字务观(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探微:吴(今江苏省苏州)人,南朝宋时著名画家,精于肖像画,所绘人物“骨秀神清,严正生动”,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有“一笔画”之称。

  陆修静:吴兴东迁(今浙江省吴兴东)人,南朝宋时著名道士,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及斋戒仪范等。陆法言:临漳(今属河北省)人,隋代音韵学家,著有《切韵》。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并称“皮陆”。

  陆德明:苏州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撰有《经典释文》等。

  陆九龄:字子寿(1132-1180),南宋江西省金溪人,人称复斋先生。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任兴国军教授。当地滨於大江,民寒啬,罕志於学,但复斋并不以闲职自逸,每次讲学都正衣冠,严规矩,如临大众。

  陆九渊:抚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说被王守仁继承,成为“陆王学派”。景炎三年(1278年)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陆树声:字与吉,别号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润庠:字凤石(1841-1915),江苏省元和(今苏州)人。同治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书学欧,虞。其撰制的《七言联》华美妍丽,工稳舒缓,属文人雅作。

清末有陆姓的武状元吗?

查了一下,清代没有姓陆的武状元   清代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        顺治朝  (7人)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