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活字的历史发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3收藏

铜活字的历史发展,第1张

公元1403年﹐朝鲜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在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

15世纪末16世纪初,铜活字印刷在中国南方一带开始流行。

宋代毕升首创的泥活字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享誉世界。以后,又出现用木、锡制成的活字版印刷书籍。明代,铜活字印刷比较普遍地得到应用。无锡华氏、安氏两家的铜活字印书最有名。明弘治三年(1490),华燧(1439~1513)首次用铜活字印成《会通馆印正宋诸臣文集》50册,后又印行《锦绣万花谷》,《百川学海》等书,保存了不少古籍。

清代康熙末年内府已有铜字,印了几种天文、数学书籍。雍正六年(1728)用大、小两号铜字,印成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64部,每部 5020册。这部保存完整的最大的类书,一直是中外学者重要的参考书。民间铜版有江苏吹藜阁印本,比内府铜字更早。嘉庆十二年(1807)台湾总兵武隆阿刻铜字,印《圣谕广训》。造铜字最多的要算福州林春祺。他化银20多万两,用21年时间,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雇工刻成大小铜字40多万个,楷法精美,印有清代顾炎武《音论》、《诗本音》,称“福田书海”本。杭州也有聚珍铜版印的诗文集与兵书,字体和福田书海本几乎相同。常州有咸丰八年(1858)《毗陵徐氏宗谱》,是家谱中惟一的铜活字本。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文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将自己的第十五子姬高封于毕(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北)。后来姬高建立了毕国,人称毕公高。后毕国“为楚所灭,而降为庶人”。其子孙就以国为姓,世代相传至今,已越3000年之久。

二、郡望堂号

公元前772年平王带部、氏族东迁河南洛阳,毕姓自始在洛阳繁衍生息,日渐强盛。我们严溪毕氏郡望即出自河南偃师郡。毕姓即使从唐·垂拱年间(公元685 688年),河南偃师的憬公算起,至今也有2770多年历史。从宋·乾德丁卯年(公元967年),毕氏婺源始祖文进公迁居严溪起,毕氏在婺源已生息了1035年。

三、历代名人

1、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毕姓在历史上出了不少英才:古代有状元毕万初、毕子季、毕构、毕彦祯;进士毕炕、毕文进;丞相毕宪;御医毕中;护国将军毕贤臣;还有毕志安,和寇准一同辅佐宋朝皇帝;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祖孙均进士的毕士安、毕良史;父子皆使君的毕祖晖、毕义云;诗画家毕慧、毕本;监察御史的毕曜;因尽孝,受皇上封赏的毕皆赞等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书毕亨,万历淄川人户部尚书毕自严(毕际有之父),户部尚书安徽人毕锵等。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海州知州新城人毕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两代出了五个进士,新城出了四个进士,这些都是我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应当引以为荣。

现代毕氏家族更步入辉煌,名人辈出:如电子学家毕德里、陶瓷美术家毕渊明、文学翻译家毕修勺、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漫画美术评论家毕克官、眼科专家毕华德、公共卫生学创始人毕天民、中央电视台记者毕福剑、中央电视台编导毕晖、 少将毕皓、毕庆堂、中将毕占云、无线通讯的CDMA的先驱——美国贝尔试验室院士毕奇等,都是我毕氏杰出代表。

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沧州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毕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约占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毕姓占全国毕姓人口的70。

四、姓源考: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铮簿褪堑障底铀铮频鄣牡障岛笠岢て谝岳幢3肿拧凹А毙眨渌堑障底铀锊辉傩铡凹А薄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毕公高春秋时代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地。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封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后来建立了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他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毕。

二、郡望堂号

望出河内、东平、太原。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三、历代名人

1、 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 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四`姓源考: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非嫡系子孙不再姓“姬”。 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毕公高春秋时代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地。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毕氏出人头地,历代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毕升,一介布衣,北宋庆历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士安,北宋时曾任礼部、吏部侍郎,后与寇准同拜平章事(宰相);毕沅,清朝大臣,官至湖广总督,总纂了“续资治通鉴”。东平的毕氏亦是人才济济,三国时在曹魏与创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书毕亨,万历淄川人户部尚书毕自严(毕际有之父),户部尚书安徽人毕锵等。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海州知州新城人毕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两代出了五个进士,新城出了四个进士,这些都是我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应当引以为荣。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株林村的肖时华1971年出生,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活字印刷修谱。

据他介绍,滩头镇木版活字印刷自明代开始盛行,主要用于印制家谱、农家百事通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电脑和胶版印刷逐渐兴起,活字印刷修谱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现在,肖时华有空还会时不时温习下祖传的老手艺,他希望能有一天自己可以办起一个老手艺体验馆,把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

寻根溯源 蓝姓来源有四:1、出自嬴姓。据《姓氏考略》、《竹书纪年》所载,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蓝田(今属陕西),子孙以地为氏。2、据《战国策》、《通志·氏族略》所载,中山大夫蓝诸之先祖食采于蓝田,因氏。3、出自芈姓。据《百家姓考略》所载,楚公族食采于蓝邑,子孙以邑为氏。4、出自他族。今壮、畲、回、满、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子向。战国时秦国人。梁惠王(即魏惠王)三年(即公元前三六七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县,蓝田位于秦岭之北,蓝水之东,以产美玉而名闻天下,子向之后以地为氏,称蓝姓,并尊子向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蓝姓起源于今陕西蓝田,历秦汉而降,蓝姓主要繁衍于中山郡、东莞郡与汝南郡,中山在今河北定州一带,东莞在今山东莒县一带,汝南在今河南平舆一带,三地为蓝姓郡望,即为蓝姓之最早发祥地,表明蓝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巨大发展,后世繁衍于各地之蓝姓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汉魏之后,蓝姓以上述三地为中心,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南徙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者。蓝姓大举南迁于隋唐间,其中汝南郡一支蓝姓迁居今福建上杭蓝尾驿,后周广顺二年(九五二年),其裔蓝有善迁居会同里蓝家庄,有善后裔分迁清流、顺昌、石城。蓝姓入居广东亦在唐末五代间,宋初之广东南海人蓝继宗便为此支裔孙。据广东五华《蓝氏族谱》所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建宁崇善坊迁居宁化石壁乡。十九世和二郎,于宋时宁化迁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广东梅县,为梅县蓝氏始祖,其后分衍兴宁、长乐、宝安、惠州以及浙江杭州。”今福建南部,宋时是蓝姓的繁盛地之一。《广州初集蓝鼎元行状记》载有“蓝氏世居福建漳浦之茗溪”的事实。宋元两代,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在广东,蓝姓也繁衍得非常兴旺,并且在宋末元初乱世时大批迁居广西,当然亦有北迁入湖南、四川之地者。明初,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天津、北京、江苏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沿海之蓝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间亦有广西之蓝姓播迁云南、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有清一代,蓝姓分布愈广,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如今,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郡望堂号 蓝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中山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卢奴(即今河北定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2、东莞郡,汉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治所在莒(即今山东莒县),后改名东安,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地;3、汝南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平舆(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颖河之间。

堂号:“汝南”、“蓝田”、“蓝玉”、“中山”、“戒君”等。

宗族特征 1、蓝姓当今乃一典型的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2、蓝姓人才济济,惜唐宋之前一度表现得十分沉寂,唐代以后,蓝姓名人竞现史册,表现十分抢眼,既有文臣武将,又有诗人画家、才子佳人。3、解放后由于汉字简化缘故,一些蓝姓简写为兰,其实蓝与兰有本质区别,兰姓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4、蓝姓在宋人编著之《百家姓》中位列第一百三十一位。

名人精粹 蓝继宗:广州南海人,宋初宦官。太祖时为中黄门,太宗时从征太原,多称旨,真宗时迁为入内都知,仁宗时累迁为宣庆使。蓝奎:潮州程乡(今广东梅县)人,宋代学者。哲宗进士,官文林郎、郡博士。其过目成诵,以文章气节名,学者称蓝夫子。蓝仁:福建崇安人,元末明初诗人。绝意科举,专意为诗,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蓝智:蓝仁弟,元末明初诗人。元末与兄往武夷山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常遇春妻弟,明初大将。骁勇善战,以功历永昌侯进凉国公,后恃功骄横,所为多不法,终以“谋反”罪族诛,其案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章:山东即墨人,明朝大臣。成化进士,历御史、陕西巡抚等职,官终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瑞:河南邓州人,明代学者。正德进士,官终汉中知府,后辞官归里,著有《日省篇》、《求仁录》、《湍南稿》。蓝廷瑞:四川保宁(今阆中)人,明中叶四川农民起义领袖。正德间起事,转战于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最多时拥众十余万,自称顺天王,后在川北被围求降,寻求缓机,被杀。蓝瑛: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画家。擅画山水,笔墨秀润。后漫游南北,风格变为苍老坚劲,兼工人物、花鸟、兰竹,为武林画派创始人。其孙蓝深、蓝涛俱为名画家,得其祖传而善画山水。蓝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学者。博物洽闻,工诸体诗,山水学倪瓒,精篆刻,著有诗集《采饮集》。蓝廷珍:福建漳浦人,清代将领。康熙间由把总屡迁至总兵,后因入台镇压朱一贵起事有功,历台湾总兵升迁至福建水师提督。蓝天蔚:湖北黄陂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武昌起义时,他与吴禄贞、张绍曾策划北方新军起义未成,逃于上海后,被推为关东革命大都督、北伐军司令。一九二一年任鄂西联军总司令,不久被孙传芳击败,死于四川。

国图惊现光绪《蓝氏族谱》 揭密蓝采和身世之谜

四川、江西等地先后发现了“八仙”之一蓝采和的族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特于2006年8月18日上午到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查询有关蓝氏族谱。当笔者翻开一部出版于光绪7年(1881年)的《蓝氏续修族谱》时,竟然发现蓝采和的名字赫然载入谱中,大喜过望。该家谱为木活字印刷,共8卷,编于清光绪7年(1881年),编者为蓝星修等。笔者对家谱一一细阅,觉得该家谱谱系齐全,资料丰富,是一部难得的蓝采和族谱,破解了蓝采和的家世及其后裔之谜。

  从手抄图书到雕版印书是图书事业上的一大进展。但唯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雕错的字难于更改。如果是大部头书,暇版所费时间很多,且费木材。占用很多储版的空间。而在雕版基础上发明的活字排版印刷术就可以解决这些矛盾,提高印书效率。

  泥活字的发明。起源于北宋时期。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格。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该王始五经。以后有典挤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抖。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昌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版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场之。药稍熔。则以一平版按其面。则字平如砒。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版。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版已其,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之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枯。不可取。不若播土,用迄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众所得。至今宝藏。”

  毕异在发明泥活字前。曾尝试过用木活字来印刷。在前边引述沈括《梦溪笔谈》中有。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然而,时隔二百五十余年,王祯于元朝初年,将木活字试制成功。木活字印书是我国古代活字印刷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元代木活字印刷术。不仅在汉民族广大居民地区以汉字的形式使用,而且在少数民族中也使用。敦煌千佛洞里就藏有元代维吾尔族文的木活字。维吾尔族是拼音文字,但这个木活字是单字而不是字母,因而木活字大小不等。

  进人明、清时期。木活字印刷术已广为流传并普遍使用。江南各省的祠堂。就常用木活字来排印家谱、宗谱。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北京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了。到了清代,不论官署、私家、还是坊间都普退使用木活字。比较有名的有雍正三年(1725)木活字排印的《后山居士诗集》六卷、《正巢目录》六卷、《后山先生逸诗》五卷、《逸诗目录》一卷、《诗余》一卷。采用宋体字,排版整齐均匀。同年,归安汪亮来南孩草堂也用木活字排印了《眉山诗集》十卷,文字书写。

  单字检排,乃至于边栏界行。也都十分精致。到雍正十年(1731),内府已经采用木活字排摆印殊批谕旨了。其间文用墨印。批用殊印。

  清朝最大的一次木活宇刻书活动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乾隆帝在修《四库全书》时,下诏刊印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批失传古书。因数量大。刊版所费人力、物力、时间太多,主办人金简建议用木活宇排印,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并把活字版名称改称“聚珍版”金简雇工刻成大小枣木活字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个。

版本类型。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北宋的雕版印书已很盛行。雕版印书较之手写有无比的优越性,雕一版,印无穷。但必须是一种书雕一套版,劳师费时,仍不甚方便。北宋仁宗庆历(1041~1048)时,平民毕升首先发明了活字。其法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排版印刷,是为泥活字。这一发明,比德国J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早 400年。公元1241~1250年间,姚枢寓居河南辉县,教其弟子杨古仿制毕升泥活字,排印过朱熹的《小学》等书。清道光十二年(1832)苏州李瑶在杭州仿制毕升泥活字,排印《校补金石例四种》和《南疆绎史勘本》。道光二十四年(1844)安徽泾县翟金生与其子侄亦仿制毕升泥活字,排印《泥版试印初编》、《仙屏书屋初集》及《水东翟氏宗谱》。元代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山东东平人王祯在安徽旌德县做官,刻意创制木活字 3万多个,排印《大德旌德县志》,并准备排印自己的《农书》。他调任江西后,江西已将其《农书》雕版印刷行世,故未再行排印。敦煌千佛洞还出现过元代回鹘文木活字。明、清两代,木活字普遍流行,江南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家谱、宗谱。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北京发行的朝廷“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清代不论官署、私宅、坊间用木活字排印书籍更为普遍,以武英殿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规模最大、最有名。程伟元用木活字排印的《红楼梦》,也很著名。锡、铜、铅等金属活字在元明也相继出现,其中以铜活字印刷较为盛行。明代弘治、正德(1488~1521)年间无锡华、安两家用铜活字印制的书籍,堪为代表。清代私家以铜活字排印的书不多,较有名的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排的陈梦雷的《松鹤山房诗集》。雍正四年(1726),内府用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凡1万卷,5000册,另目录20册,525函,是历史上有名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工程。

1 活字印刷 文言文翻译

庆历年间,有位叫毕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板,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等到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一样平。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非常快)。

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这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在排字模了,这一块印刷刚刚印完毕,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模(印模),用来准备(防备)同一版里面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用纸条做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如果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就可以刻制成功。

不用木料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又会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使用完毕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擦拭它,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2 活字印刷文言文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3 英文介绍活字印刷术,要求有翻译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Movable type printing was a kind of ancient print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ade into words raised the text mode first and then words ar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ticles, is arranged in the carriage, ink printing, printed after the then font down, until the next time typography used again The invention of movable type printing is one of the most great technology revolution in print

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术早约400年。

Beee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qingli periods (1041-1048) used in China (about 970-1051) invented by mud type marks the birth of movable type He is the world's first inventor, than the germans, Johannes Gutenberg, movable type printing technique about 400 years earlier

铜活字的历史发展

公元1403年﹐朝鲜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在无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