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氏家族出过哪些名人
。覃 昌: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覃光佃的儿子,庆历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文集。
覃 达:明代湖南石门人,曾任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万户官,洪武年间(1368-1398年)被征调到四川征剿,奋勇杀敌立功。丧于四川省大溪坪
。覃 吉:明代太子太傅,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老伴”这个称呼,原来是太子称呼老太监的,现在通用于老年夫妻之间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册立9岁儿子朱祐樘为太子,派宫中服侍多年的太监覃吉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习。几年间,覃吉对太子口授“四书”,还常常叙说民间情况,连历史上宦官专权祸国的往事也不避讳。覃吉对太子说:“我老了,也不想当富人,但愿天下有个圣君,我就满足了。”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老伴”。以后传到民间,老年夫妻之间互称“老伴”了。
覃 振:原名道让,字理鸣。当代湖南桃源县人,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参加护法运动。蒋介石隐退时,以主执委代行总统职权数月。系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好友,与毛泽东有密切交往。1947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3岁。葬岳麓山,墓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覃元先:字流钦,名无克,南梁广东南海人,原籍陕西善骑射,亦精通文墨。齐未,反者四起,元先募乒卫乡里,据有番禹。庆州刺史李坚,遣人说元先归梁。武帝召见问其姓名,元先以“衍”与“彦”同音,恐犯帝讳,乃以无名对帝渭曰:“公当立勋业,书彝常,奈何无名乎?遂改今名。拜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县)刺史。累著战功,加云麾将军。侯景反,元先与萧云合力讨伐,擒贼斩将,所向无敌,未凡卒于军中,年73岁。其后裔均落籍罗城
。覃光佃: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博学能文,宋仁宗时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势,京师呼为真御史。外筹军政,内肃朝仪,咸倚重焉。曾与狄青并封为将军,以音乞归赐诏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致仕
。覃庆元:覃光佃之父亲,北宋融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景德进士,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1006-1010年)被封为御史中丞。为人稳健,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举朝服其公正。
覃应元:字德芳,明朝四川省云阳县人,嘉靖进士,知河南府。他以德感召下属及群众,平息匪乱,整肃地方治安,政绩突出,升任四川副使。
覃氏的由来[据说是历史家考证]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上,覃氏和谭氏的关系最为深远、密切,最能体现百家姓“敬发千枝归一本,宗朝万水实同源”的本质和特点。
本来,就其产生而言,覃谭并非同源。覃氏源起于五千年前的母系氏族部落,源基在今河南省武陟、沁阳一带。当时那里名叫覃怀。居住着覃部落。夏宇治水时,封覃怀为国,国民随国而姓,便改为覃怀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覃怀氏依次演绎成皇覃氏、嬴姓、墨胎氏、孤竹氏等。而谭氏肇起于上古时期夏后的姒姓,肇基是谭地,至今山东省章丘、平陵一喧带。公元目前1133年,周武王封谭地为诸侯国,称为谭国。拟姓庶民随国而姓,始称为谭氏。
周武王封谭国,是封给伯益后裔的。伯举是皇覃氏的始祖,因此谭国的国君及王族都是皇覃氏。他们也随国而姓,由皇覃氏改为谭氏,由此开创了覃姒共谭的历史。公元前997年,周穆王又将有一支有竹氏覃民从陕西有褒分配到山东谭国去种地。有竹氏覃民到谭国,又随国而姓,归宗谭氏。
公元前683年,齐桓公并吞谭国。谭灭亡之后,许多谭氏族人不愿做齐国的顺民,便相逃忙,西行陕西有褒,并在那里落籍奠基。他们在逃忙途中换姓,又由谭改为覃。
东汉初年,从山东谭国逃到陕西有褒落籍的覃氏,已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了,并赫然出现了一位名人,即东汉楼中总兵覃儿健。由于覃谭合宗共姓多年,又由于古时覃谭同音,故覃儿健到底是皇覃氏后裔,还是原姓姒后裔,也难以考证了,人们大多把覃儿健当作覃氏之祖。东汉中期,覃儿健蒙冤受难,诛连九族,子孙星散,有一部分逃到桂林北部,这是覃氏南迁入桂到最早的一支,之后又有南梁朝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刺史覃家军镇抚东宁、覃万传镇抚柳州、覃友义兵征修仁(今广西荔蒲)等,广西覃氏苗裔才逐渐增多。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反元义军首领谭三耀(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执行朱元璋开疆拓土之命,副廖永忠来到广西宾州(今宾阳),改名覃怀满,后留在东兰洲(今东兰)。谭三耀是反元将领谭景山之子,谭景山是宋朝理宗明院学士谭端之子。一般人认为他是谭氏之祖。
谭三耀(覃怀满)子孙昌盛,6百多年来,其后裔散居宾阳、邕宁、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武鸣、马山、上林、河池、环江、田东、田阳、百色、西林、荔波、文山、马关等地。至今,谭三耀后裔大多称覃氏,少部分称谭氏。也有相隔数代之后又由覃改谭或由谭改覃的现象。
总之,覃谭关系源远留长。从皇覃氏与姒氏共谭共言,已经三千多年;有竹氏归宗谭氏,也近三千年了。这么长时间的水乳交融,血缘系统已极难里清,故民间有覃谭共祖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此,覃氏在秦汉前的一千多年中,颠沛流漓,历尽坎坷,发生了七次演绎。覃氏的演绎过程,可以用下面的链式来概括:
覃氏——覃怀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谭氏——覃氏。
覃氏祖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覃氏_祠,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家族祠堂。
说到覃氏祖祠,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土家覃氏的起源,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元末明初时期,土家族人覃添顺和覃添秀等五兄弟,在石门、澧州、常德一带多次帮助朱元璋部打败元军和陈友谅部。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合并湘鄂西诸土司改为添平千户所,并敕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覃添顺弟弟覃添秀一脉后裔,于永贞楼旧址重建覃添秀祠堂,后合为如今的覃氏祖祠。
1989年1月,覃氏祖祠被石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在文革期间覃氏祖祠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在镇政府、乡村组干部带领和重视下,多年来对覃氏_祠进行维修和保护,现已基本恢复原貌,也让我们能有幸一睹土家覃氏往昔风采。
覃氏祖祠延续了典型的湘西北土家建筑风格:20余米高的硬山顶建筑,全楼采用砖木搭建,青瓦白墙,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风水极佳。
可以说,覃氏祖祠不仅是综合了祭祖、议事、宗法、教育、娱乐等家族行为的功能场所,更是一座典型的的湘西北土家风格建筑:石构件和木构件上的雕刻彩绘构图优美,雕工细腻,反映出了当代能工巧匠的高超工艺水品,是湖南民间建筑中木雕、石刻艺术的珍品。
大门正面为四柱三楼牌坊式门罩,最上一层为双凤争“日”浅浮雕,中间层采用深浮雕手法,上刻“覃氏祖祠”四个大字;底层门檐上饰有徐达宣旨、八人朝佛、双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清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祠堂大门用青石制作,其抱鼓石正反面分别饰有上古神兽麒麟、菩花图案。迈过青石门槛,不经意抬头,发现门楣上又刻有红黑太极八卦图,寓意尊顺天道、崇尚和谐。
覃氏_祠分为三进:第一进为厅堂、第二进为中堂议事厅、第三进是拜堂。
首先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随我参观第一进:这里两侧设有厢房,从厢房两侧登木楼梯到第二层为0,其棚栏为“_”字几何图案。在古代,“_”(念wàn)字寓意着万寿无疆,延年益寿,体现了孝为先、礼为重的传统道德。
接下来的第二进,为中堂议事厅。次间大部分建筑已毁,仅存基础石及部分梁架,后为天井,材质为大青石,规矩端庄。中堂又是决定宗族重大事务、举办族人冠婚礼丧礼、族人矛盾纠纷裁决、修编宗谱、私塾义学的重要场所。
第三进为拜堂,左右两侧设耳房,拜台上供奉覃友仁、覃添顺、覃添秀、堂上宗祖昭穆英吴、孔子5个牌位。
祖祠作为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家族精神的传承,所以,在参观完覃氏祖祠精美的建筑细节之后,我想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土家覃氏传承已久的“武德”家风。
前面已经说到,因覃添顺、覃添秀兄弟因为抗元有功,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合并湘鄂西诸土司改为添平千户所,敕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覃添秀为副千户长。
土家覃氏的“武德”二字,就来源于此。
“武德”,顾名思义,首-毅、敢于担当。这两个字不仅仅是用以形容覃氏先祖覃添顺、覃添秀两兄弟的伟大战绩,更是体现在后世子孙一辈又一辈的精神传承之上——近代的抗法民族英雄、“雄边玉帅”覃远_,就是武德家风的优秀继承人之一。
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九年,覃远_奉旨挂帅阅边,督办中越边防。同治十三年,法军入侵我国,覃远_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结成犄角之势,共同抵抗法国侵略者。同年四月,覃远_因为父亲去世,解任归里。作为正三品的官员,却无任何财物可带,官船空空,只能用一对石雕狮子镇船。到了光绪十五年,覃远_服孝期满,再次奉旨阅边,年近古稀的他依旧亲自巡视边防,训练将士,治军不懈。桂、越两境疆域交错,年迈的覃远_更是率军沿着边境线,修复了三关百隘七十二哨卡及各塘防,重建募府兵制,一时之间,广西边关如同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覃远_也因此而获得了“雄边玉帅”的美称。后来,覃远_的后人将那对镇船的石狮子捐赠给了石门文庙博物馆,现展览于文庙正门,作为覃远_为官清廉的历史见证。
“武德”二字,勇武与德行不分家,至今土家族老一辈人传唱下来的歌谣里,都还有“积德有德先,耕田有谷卖”、“树要根好,人要心好”、“山上石多难寻玉,世上人多君子稀”、“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娇儿不孝,娇狗上灶”等等内容,就是用来教育族人后代要积德行善、知祖庆余。
土家覃氏比任何姓氏族群都重视道德教育。当时皇帝诏令:凡是世袭各土官必用汉言汉语,家中不入学者不准承袭官位。于是为普及汉学文化,方便覃氏土官子弟能够就近上学,1514年,覃氏族内创建有竺书院,其历史比石门县第一所官办学院——秀峰书院还要早254年。足见土家覃氏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
除了读书识字,添平土司还十分重视仁孝、敬老等道德培养,所有土家覃氏后人,都牢记祖训,遵循“武德”家风。
这里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所街乡柳家台村,有位百岁老人覃官念,十几年前患白内障,眼睛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家人想送老人去医院治疗,但老人家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值得花钱去治,拒绝去医院。老人的大儿媳妇张远绿听村里人说有种中药能治白内障,她欣喜不已,满山遍野去寻找这种山草中药,不知道草药长什么样,就一种一种的试,采摘回来再问懂的人,最后终于让她找到了这种草药,赶紧揉碎给老人蒙巾敷上。第二天,老人竟然真的奇迹般可以看见东西了。如今,覃官念老人不仅眼睛能看见了,更是逢人便夸儿媳妇孝顺。这种土家覃氏历代传承下来的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正是覃氏“武德”家风的重要体现。
作者:覃丽君
覃氏和谭氏关系密切,《辞海》、《姓氏辞典》、《万姓统谱》、《百家姓探秘》等有关工具书和姓氏研究的书籍,都说覃本姓谭,是因为避难,把言字边去掉,改为覃。谭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章丘(一说故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公元前684年为齐国所灭。传说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国为姓,是为谭氏。周武王灭商后,除随同伐纣的诸侯外,殷商所封诸侯一概废除,削为平民,为防止殷商遗民叛逃,武张遣送他们到今河南洛阳地筑城,称为东郡。这时候,孤竹国也被灭亡,孤竹氏覃民从河北卢龙被驱到洛阳和殷商遗民一起筑城,沦为工奴。后又到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为周穆王建筑祗宫,这是公元前1001年的事。祗宫建成后,穆王为偿工奴的劳绩,把他们分配到各附庸国为民,有竹氏的覃民被分配到谭国(今山东省境内)为民,有竹氏又得姓谭氏。到春秋时期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周被齐国所灭,有竹氏谭姓国民又迁徙他地。求神问卜的结果是:早往西行,谨记勿言;日落西方,及早回家。预示迁徙的方向是西方,而且西、早二字相叠起来是覃字,正是谭字去言边,也包含着“谨记勿言”的意思。而且日落西方,及早回家是暗示要等齐桓公死了,要及时早早回到谭城老家来。这一段传奇,在湘、鄂、桂一带覃氏族谱中都有记载,而且世代相传。后来有竹氏的谭姓国民扶老携幼经过数千里跋涉,于齐桓公灭谭后的次年(前 682年)秋天,陆续到达了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按照“谨记勿言”,把谭字的言旁去掉,恢复覃氏。
覃氏人口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创业,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不断与其他姓氏融合,分布到五湖四海。根据各省、市、县地方志有关资料及各地覃氏家谱记载,覃姓定居地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海南、江西、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台湾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汉、壮、土家、布依、毛南、仫佬、仡佬、苗、瑶、侗、傣、水、京等13个民族。定居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缅甸、英、美、法、德、荷兰、瑞士、新西兰、加拿大、巴西、哥斯达黎加等21个国家。关于覃氏人口,难以进行精确统计。根据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年出版的《中国覃氏通书》记载,全国约有人口900万。根据1997年征集到的资料统计,覃氏人口有9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万分之五的随机抽样资料和台湾省1969年的资料综合,覃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为 103189万人,其中汉族93670.38万人,按上述比例,壮族人口有560多万。按人口增长率计算,到2000年覃姓人口可达 900万以上。覃姓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南及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境内,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散居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覃姓最多:
全自治区87个县、市都有覃氏分布。根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西通志稿·氏族卷》记载,宋代,桂林市(今桂林市区)有覃氏50户以上,今属桂林市的临桂县有覃氏30户以上,修仁县(今荔浦县境)有2805人,阳朔县有174个姓,其中覃氏人口排第9位。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形成了覃氏相对聚居桂西、桂中、桂东的局面。据1998年统计,覃氏人口较多的县有东兰、环江、河池、南丹、罗城、宜州、巴马、大化、都安、马山、武鸣、上林、融水、三江、柳江、柳城、象州、武宣、来宾、桂平、贵港、平南、藤县、靖西、田林、昭平、邕宁、横县、容县、宾阳、南宁市等。其中贵港(这里指原贵县,即现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10万人,田林县4.1万人,昭平县4万人,武鸣县1.8万人,邕宁县2万人,容县3万人,马山县4万人,横县4万人,宾阳县5万人,上林县6万人,南宁市郊区0.46万人,在全郊区294个姓中占第19位。
(缺)覃氏演变过程:覃氏→覃怀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谭氏→覃氏。 上古周武王伐纣成功,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封远古颛顼帝的后代为谭(tan)地的首领,让他们建立了谭国(在今山东省历城县)。并封给子爵爵位,所以谭国历代国君都称为谭子。继而兼并诸侯,废了孤竹国,孤竹氏被改为有竹氏。先后被遣送到洛阳(今洛阳市东)和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两地修筑东周城郭和抵宫。为周穆王贵族的奴隶。修筑工程完成后,周穆王把修筑抵宫的奴隶升为自由民,分配到各附庸国去耕田种地。有竹氏自由民被分配到谭国耕田种地,随谭国而姓,归宗谭氏。 到古代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并吞谭国,国民分崩离析。国君谭子奔莒(今山东省莒县),其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相传姓谭;原有竹氏公族子孙,不甘做齐国的顺民而相率逃亡,奔有褒,重返三百多年前的故地,在逃亡途中,以谭国名去言为姓,相传姓覃(tan)。覃氏“义勇隶属将军诗”立两广开阳之罗城(即广东罗定市)戍乾位,始建功东汉末年,据此纪念义勇隶的覃氏民间传说“覃公千子生百姓”指的就是公元前约一千年左右,覃怀河部族皇覃氏氏遭遇下令灭族时期,覃公命覃氏部族各人自行改姓四逃求生,以免灭族之灾。当时覃公命誉族部人几经周哲展转沿海地带南北大迁异,历经千载后于南北朝时代早期定居南海。《覃氏家谱》载辈排有“文星朝化日,明誉向中天。思永作元辅,发祥克绍先。”覃姓望居会稽(秦初置郡。在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海(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弘农(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 伯益。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当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后,伯益开始协助他治理济河、沁河和黄河。其后,伯益携族人向东,随大禹往东至兖州地治水,今河南浚县有覃氏族人数千人,是伯益族人留居下来的,他们以祖地“覃”为姓氏。伯益族人一直随大禹治水迁徙,最后到了江南的会稽(今浙江韶兴),其族人散居到各地。但是,他们不忘自己的祖地,均以覃怀地名为氏,在各地产生了覃的姓氏。另外,在周代期间,有竹氏迁出外地的有称孤竹氏,一支被封在今山东的章丘、历城一带建谭国,后谭国被齐国所灭,在逃亡中去“言”字边以覃为氏,《姓篡》中说:“覃本谭氏,避难改。”故覃氏后人奉伯益为覃姓的得姓始祖。
覃氏家族出过哪些名人
本文2023-12-01 01:43: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