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姓的研究报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3收藏

关于曹姓的研究报告,第1张

  关于曹姓起源

  1 赐受曹官,以官为氏

  据《百家姓寻根与起名艺术》及其他资料:曹姓最早的一支出于嬴姓,为颛顼帝后裔。始祖曹安为颛顼玄孙陆终的第五子。“安”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曹”官,即“圜土”为牢,为看押奴隶的狱官。曹安始居今河南灵宝曹水。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墟,曹阳坑遗存。曹安后来反对禹继舜位,被禹所攻而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攻,出处于漕”。商灭夏后,曹姓又与商对抗,被降为方国称曹方。因被商讨伐而再迁山东定陶县。滑县曹地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被翟所占。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以祖先的封邑“漕”作为姓氏。汉代时有游侠漕少游,漕中叔,《续通志·氏族略六》记载明代有嘉靖主事漕士奇。漕后又演化为糟,均为后来的曹。

  2.出此姬姓,以国为氏

  “曹”做为姓氏也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的姬姓侯国“曹国”。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始祖稷名弃,擅长农耕,帝尧时被推选为农师,赐姬姓。帝舜时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一带)。殷商后期时周人已传世千年,最后定居于周原(宝鸡、岐山一带)。

  公元前11世纪,周人传至西伯姬昌为首领时势力大增。当时正值殷纣暴政,西伯姬昌便联合泾水流域的虞、汭等小国以及蜀、羌等西戎部族一并讨伐纣王。姬昌死后次子姬发继续领导西岐诸部落伐纣,最后商纣王引火自焚,商灭周兴。姬发为周武王,尊姬昌为文王。周朝立国后,武王便大封有功之臣及自己的同姓弟兄们,即史书上说的“领户分封制”。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道:“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夷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就是说武王有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十人,曹叔振铎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所生的第六个儿子,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在分封侯国时,将振铎封在了“曹”。叔振铎也就是曹国的国君,“曹”最早是一个姬姓诸侯国的国名。

  3.曹安后裔,以邑为氏

  西周初年,曹安后裔曹挟被周武王另封于“邾”(今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子孙有的以曹邑为曹姓,有的以邾邑为邾姓,后改为朱。则朱曹两姓同源。(见《三国志·魏志·武帝本纪》)。

  4.其他说法

  ⑴他姓改曹姓。后汉曹嵩(曹操之父)本曹腾养子,本姓夏侯,后改曹姓,为安徽曹姓之宗。

  ⑵西汉时中亚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国人来华后以国为氏。同例有安、米、侯等姓。为河西曹姓之宗。

  三、郡望与迁徙

  曹国都于陶丘,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西南曹县附近。南临商丘北接菏泽。当时为周王室五十五个姬姓侯国之一。“武王封功臣昆弟,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史记·管蔡世家》)。周平王时管叔鲜蔡叔度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周公旦与叔振铎等十位叔父共同辅佐周成王平叛,有功于周王室的中兴,所以《史记·管蔡世家》里对曹叔振铎附有详载:“曹叔振铎者,周武王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叔振铎卒,子太伯立…曹伯阳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曹国从叔振铎受封立国至曹伯阳因宠幸公孙强而被宋景公所灭,共历26代君主。若从有确切记年的“周召共和”元年(公元前1042)算起,至曹伯阳十五年亡国为止(公元前478年),至少存国564年。后人称其为东曹国,用于区别五代至宋初割据陇右沙州(敦煌)的曹议金政权中曹国,以及西亚的西曹国政权。

  “曹”地,西周叔振铎至曹伯阳时为曹国,春秋时被宋国灭后并为宋国的属地曹邑。“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唐初时为曹州,后改名济阳郡,后又改名曹州。宋时改兴仁府,金复为曹州。元初归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直隶户部,领县五:济阴、成武、定陶、禹城、楚丘。”(《元史·地理志》)

  古人最先以氏族部落的图腾徽记为姓,进入阶级社会后,有的以职业为姓(如司徒,尉迟),有的以所在国的国名为姓。叔振铎立曹国后的五百余年里,姬姓曹氏一族繁荣兴旺。在对外交往中,原先作为氏的曹逐渐演化并固定为表“姓”的曹。曹国境内的臣民对外也以曹姓自称。旧时定陶故城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曹国虽然灭亡,但曹姓子孙广布曹国内外。

  “谯郡、彭城、高平、巨野”(今亳州、徐州、济宁、菏泽)为四大郡望。曹姓最早分布在山东、江苏一带,秦汉时已扩散到河南、安徽、浙江、湖北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继续扩散,隋唐末年,河南曹氏开始迁居福建广西等地。明代福建曹氏有一支迁至广东。此时曹姓已散布于全国大部分省份。今山东曹县,江苏沛县,安徽亳州,河北石家庄,甘肃秦州,秦安,敦煌徽县为主要散居点,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人口最多。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列第27位,人口约741万,占全国057%。

  四、历史名人

  曹姓名人,较早的要数春秋时期的曹刿了。鲁庄公的时候,齐攻打鲁,他求见庄公,随庄公战于长勺,利用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时机,叫庄公鸣鼓进攻,结果获得了长勺之战的大胜。

  还有汉初大臣曹参。早年追随刘邦,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平阳侯,曾任宰相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颛、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是个被历史误会、被《三国演义》丑化的人物。有人说他原本姓是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宠宦官曹腾(其舅舅)的过继嗣子,于是改姓为曹了。建安元年,他统一了中国北部。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植,著名诗人。曹丕之子,为魏明帝;曹丕之孙为魏国皇帝。其后裔曹霸,武卫将军,又极善画马。

  三国之后,唐时诗人曹松(安徽潜山人),宋初名将曹彬,元代画家曹之白,明时文学家曹学检,明理学之冠曹端,都是后人耳熟能详的人物。著名心理学家亳曹日昌是我国近代心理学的奠基人。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清著名作家曹雪芹。他的名著《红楼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宝贵的遗产。他不仅是后人推崇倍至的曹姓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曹雪芹自己在《石头记》中记录的祖籍和真正的家谱。

  民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盛传刘备遇事皆哭,一哭乃感动人心,便会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故老百姓俗语:“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其实不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共有四十余次提到刘备,很少说刘备遇事而哭。即使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也未流泪,倒是把受托的诸葛亮感动得痛哭流涕。《资治通鉴魏纪二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记载: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之,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刺太子曰:“人五十不能称天,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父德薄,不足效也。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葵巳,汉主殂于永安(今四川奉节东七公里处),曰昭烈。“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按常理讲,刘备在这个时刻应该是痛哭的。而事实上,刘备临终托孤虽有悲戚之情,却无痛哭流涕之状。可见,刘备并不是像民间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个好哭的英雄。

  大凡好哭之人,多是感情外露,属外向型性格。而实际上,刘备并不是外向型性格,恰恰相反,属于内向型。《资治通鉴》中说刘备“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换言之,是说刘备寡言少语,不爱说话,高兴发怒不表现出来,大致像魏晋时期的谢安一样,得知淝水之战胜利的消息后仍与人对弈,尽管内心狂喜,但表面上不露声色。看来,刘备也具有这种天赋。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遇事是不会哭的,既然不会哭,刘备的江山就不是哭来的。实际上,刘备之所以能从“贩履之士”历经磨练终成霸业,直至称帝,不是靠“哭”来的,而是靠个人“干”出来的,堪称践行“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格言的典范。刘备创业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资治通鉴》中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换句话说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又贫寒,只能和母亲靠编卖草鞋过日子。从客观上讲,刘备创业之初的条件与其高祖刘邦有相似之处,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刘备没有撑劲的爹妈。父亲去世早,母亲也非大家闺秀,自己虽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只是虚名,无皇帝后裔之实,况且来路不明,查无实证。其次,刘备没有雄厚的家产。一个靠“贩履”为生的家庭,能有多少基业《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的叔父刘元“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可见,刘备的家境非常贫寒,大概也是贫下中农,绝不是富农。第三,刘备没有按常规实现创业的条件和环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古人的梦想,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但刘备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从个人素质来说,《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不甚好读书”,既然不好读书,后来“师事郑玄、卢植”,也没有什么建树,靠做学问来成就大事从刘备个人的素质上是行不通的,就好比今天要从政就必须当公务员,要当公务员就必须参加考试,要参加考试就必须有相应的文凭,文凭的要求最低也必须是大专毕业,这也只能进乡镇机关,县级以上必须是本科毕业,有的岗位则是硕士、博士了。刘备的学历看来也不会多高,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一般来讲是不会有高学历的。从当时的外部环境来看,别说刘备没有多大学问,即便是有学问靠正常的推荐入仕也是行不通的。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官场腐败,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别说刘备没有多大学问,即便是有学问靠正常的推荐入仕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没有钱,二没有人,有谁能推荐你入仕呢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刘备创业之初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要比刘备强的多。虽然外部条件非常艰苦,但刘备却建立了霸业,成了汉王,与曹操、孙权形成鼎立之势。可见,刘备肯定有过人之处。从成就大业的渠道来看,我个人认为,曹操的江山是“打”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靠”出来的,而刘备的江山则是“干”出来的。

  先看曹操。曹操自出道以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天子的旗号,驰骋疆场,纵横天下,破袁绍,杀吕布,收刘琮,打孙权,身经百战,无不以武力排除异己,建立基业。《资治通鉴》中对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军事才能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与敌对陈(同“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能芟刈群雄,几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曹操在和敌人对峙的时候,临阵不乱,心态悠闲,好像不想作战;等到有了决战佳机能够取胜时,则气势如虹,势不可挡……所以能够扫除群雄,除了吴、蜀以外,几乎平定了天下。这是司马光对曹操的盖棺定论。虽然司马光把曹操平定天下归结为“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执法公正、雅性节俭、善于用兵”等几个方面,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则是曹操的军事才能即“善于用兵”。在冷兵器时代,要想平定天下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三国演义》中在写曹操临终时也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纵横天下”、“群雄皆灭”说明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恰恰验证了曹操的江山是“打”出来的历史事实。

  再看孙权。孙权的命运似乎比曹操要好的多,孙权有个好哥哥孙策,孙策号称“小霸王”。东吴前期的江山基本上是孙策打下来的。按常理讲,孙权作为弟弟,一般不会乘传祖宗的基业。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祖宗基业一般是按嫡系长子继承。孙坚死后传给孙策,孙策死后应该传给其长子。按老百姓的话说,“八竿子也打不到孙权”。所以,孙权前期只是卖力地跟随哥哥孙策打仗,没有别的非分之想。正因如此,孙权与孙策的关系处理的相当密切,在孙策的言传身教下,孙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日趋成熟,逐渐具备了接班人的素质。孙策比孙权大七岁,在孙权看来,其兄孙策就是自己的楷模和偶像,自己是不能够超越的,只有佩服和学习,绝对不敢弑兄篡位。孙权的想法就是遵循臣子的礼节,把差事做好。无论如何,孙权做梦也不会想到其兄孙策会英年早逝,更想不到会把江山传给他!孙策是否有后,《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中均无记载,但从客观事实上看,孙策对孙权是相当器重的。在临终时,孙策对张昭等人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随后,授孙权以印绶,并嘱咐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同“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言外之意就是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从以后的发展事实可以看出,孙权确实是一位守家之君。孙权无夺江山之心,却得到了江山。如同现在的公务员,论资排辈是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你的,你只有听天由命“靠”下去了。没想到一夜之间顶头上司调走或有其他安排,上级让你取而代之!由此可见,孙权的江山无意而得之,说其“靠”来的,也比较符合事实。

  最后来看刘备。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江山确实来之不易。刘备没有曹操的霸气,更没有孙权的运气,自己的江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全是靠自己苦心经营,苦干得来的。首先,刘备不同于孙权,没有任何基业。虽然没有沦落到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地步,但也可以说是出身寒门,根本没有什么家产。不像孙权那样,有一个好父亲奠定了基础,有一个好哥哥打下了半壁江山,刘备可以说是两手空空,“靠”祖宗成就霸业是绝对“靠”不住的,也是不现实的。其次,刘备也不同于曹操,完全靠“打”江山也是不现实的。虽有关羽、张飞、赵云帮衬,少数客商解囊相助,但毕竟是人少财寡,完全像曹操那样靠武力打天下,也是不明智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今同理。一个“战斧式”导弹就几百万美元,你刘备打得起吗一没有雄厚的祖宗基业,也没有好的运气,“靠”是“靠”不起的;二没有雄厚的人力、财力,也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靠武力“打”天下也是不现实的。既不能“靠”也不能“打”,刘备要想成就霸业,只有另辟蹊径。这条“蹊径”就是“干”。所谓“干”,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确定的目标,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决不放弃,永不言败。三国时期,像刘备这样有雄心壮志无祖宗基业的人不少,为何刘备能“干”出来而别人“干”不出来呢原因在于刘备会“巧干”加“苦干”,而不是蛮干。

  第一,目标明确,决心坚定,是刘备成就霸业的重要前提。刘备的志向不是燕雀之志,而是鸿鹄之志,即“扶汉兴刘,成就霸业”。《资治通鉴》中说刘备“有大志,”《三国演义》中也说刘备有天子之志,“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虽然是民间传说,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刘备志向高远,不同凡人。刘备有志向,而且永不改变,这一点也不同常人。“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刘备属于有志之人。刘备扶汉兴刘的梦想儿时就有,虽历经沧桑,却从未放弃,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资治通鉴》中记载:备在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慨然流涕。表怪,问备,备曰:“平常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认为的“功业不建”是指建天子基业。事实上,当时刘备已是名声在外,小有功业。公元201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打败后去投刘表,“表闻备至,自出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今河南新野)〉”。刘表能够“自出郊迎”,说明刘备在当时已经不是等闲之辈。若按一般人的志向,“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该有的都有了,况且刘备已是名人了,“食有鱼,出有车”,刘备该知足了。恰恰相反,刘备根本不知足,面对时光飞逝,而感慨流泪。前面说过,刘备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临终托孤时就没有哭,却面对“功业不建”而流泪,可见建功立业在刘备的心中何等重要!立宏伟志向,建天子基业,为之奋斗,矢志不移,是刘备能够成就霸业的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团队善战,众志成城,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关键。刘备能够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且众志成城,至死不渝。“一个好汉三个帮”,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如此。刘备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而且颇有高祖遗风。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街痞混混成为汉代开国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善于将将”,善于用人,善于凝聚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刘备在这一点上秉承高祖真传,吸纳了大量人才。《天下无贼》中葛优饰演的贼老大胡黎在“带队伍”时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说的是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实际上,在古代也是如此。刘备组建的“团队”,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人才结构合理。文有诸葛孔明、庞士元,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有文有武,有谋士有战将,有运筹帷幄的,也有外出带兵打仗的,相互辅助,相得益彰,搭配的比较合理。二是人才个体素质较高。无论文人还是武将,都能够独挡一面。诸葛亮运筹帷幄,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隆中对世人皆知;关羽、张飞、赵云皆有万夫不当之用。刘备出道以后能够历经磨难,终成霸业,这三个人也功不可磨。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将领的个人武艺至关重要。两军交战,如果武艺稀松,即便兵士都很英勇,也只能是落荒而逃。张飞声断湖北当阳长坂坡,生动地展现了个人英雄的风采。《资治通鉴》中记载: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长坂……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茅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战!”操兵无敢近者。以二十骑吓退五千骑,如果张飞武艺不高,个人能力不强,这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了在冷兵器时代个人武艺高强的重要性。三是团队成员忠诚。刘备领导的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忠诚意识都非常强,既然跟定了刘备,那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而且,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也非常强,众志成城,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诸葛亮为刘备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美谈;关羽千里走单骑,不为曹操名利所动,成为忠义的表率和楷模;张飞一生忠于刘备,最终为兄弟情谊而英年早逝;赵云随刘备征战沙场,只身救刘禅,护主赴东吴,为刘氏基业尽心尽责,永葆忠节。这四个人都是刘备团队的核心力量,属于最核心阶层,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无论刘备是胜是败,是顺利还是挫折,这些人都忠贞不二,誓死相随,永不背叛。后期战死落风坡的庞士元,受刘备招降的黄忠等也都能保持晚节。可见,刘备的属下对其忠心耿耿,善打团体冠军,这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坚强基石。

  第三,旗帜鲜明,善借外力,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坚实基础。刘备能够因势利导,打出了“扶汉兴刘”的旗帜,这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比有点小儿科,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能够凝聚人心。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虽然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但是刘备深知“名正言顺”的重要性。针对汉室衰微、曹氏集团虎视眈眈的局面,刘备利用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先天条件,及时打出了“扶汉兴刘”的辉煌旗帜。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名分虽不十分确定,但毕竟是姓“刘”,细排起来,还有可能是当今圣上的叔叔。刘备打出的“扶汉兴刘”的旗号虽然底气不足,但毕竟名正言顺,说得过去,也得到了当时群众的支持,这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有利外部条件。公元208年,曹操欲攻打荆州,刘琮背着刘备投降曹操。刘备知道后决定离开荆州,得知刘备要离开,“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等到了当阳,“众十余万人”,有人建议刘备把跟随的群众抛掉,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最危险的时候,刘备没有为了自己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既有“中山靖王之后”之名,又有情系百姓之实,刘备得到群众的拥护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风格独特,魅力十足,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根本条件。刘备有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坚强品格,天生具备当领袖的才能。一是处理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刘备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谓是高手,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刘备都能够与其相处,既不恃强凌弱,也不卑躬屈膝,使朋友为我所用,使敌人也不敢贸然加害,处理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曹操、袁绍、孙权,还是陶谦、刘表、刘璋,从总的情况来看,刘备与这些人的关系处理的还是相当不错,关键时刻或得到帮助,或转危为安。曹操、袁绍、孙权心里都非常清楚刘备是英雄,必定要和他们争天下的,但这些人终究没有杀了刘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刘备与这些枭雄处理关系的能力是万万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人反复无常,且杀人不眨眼,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之祸。曹操略施小计,便借刘表、黄祖之手杀了恃才傲物、看不起自己的祢衡。陶谦、刘表、刘璋也让刘备忽悠的找不着北。《资治通鉴》中记载:徐州牧陶谦疾笃,谓别驾东海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临终前甘心情愿地把徐州交给了刘备。二是心怀坦荡,善于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刘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关羽、张飞、赵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既然把权力交给你,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绝不给你使“绊子”。自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以后,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没有任何怀疑。这种驭人之法,很容易收买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累死也不后悔。诸葛亮就是“深受其害”。他在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士为知己者死”,为感谢刘备的知遇信任之恩,才华横溢的诸葛亮为刘氏江山呕心沥血,直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53岁。三是审时度势,处事果断。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借“迅雷风烈必变”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处虎穴,十分危险,因为他事先参与了与车骑将军董承计划以天子衣带诏的名义诛杀曹操的合谋。于是,借曹操让自己“与朱灵邀表”的机会立刻溜之大吉,没有任何犹豫。刘备深知吕布的为人和能量,留之必定后患无穷。虽然吕布辕门射戟帮助过自己,但当曹操欲放吕布时,一句“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提醒了“梦中人”曹操,借曹操的手要了吕布的小命。为排除异己,即便对自己有恩,刘备也绝不心慈手软,这与“宁让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处。四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刘备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历尽坎坷,但他坚忍不拔,意志坚定,愈挫愈奋,愈挫愈勇,毫不气馁,绝不懈怠。刘备投曹操,投吕布,投袁绍,投刘表,投刘璋,胜仗不多,败仗不少,整天让人追得东躲西藏。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刘备很有长征精神,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目标明确,团队善战,旗帜鲜明,个人卓秀”,这四点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根本所在,也是刘备“干”成大事业的坚强基础。所以说,刘备的江山不是“哭”来的,而是靠个人努力奋斗“干”出来的。刘备是平民英雄,也是靠个人努力实现梦想的楷模,历史给这位平民英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令人难忘。

⒈ 恶名

吕雉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她一有气魄,二有政绩。

在中国历史上,喜欢玩玩权力、搞搞政治的女人为数不少,皇家宫廷中总是不乏一些热衷于干预朝政的女人。但真正玩出点名堂搞出点气候的,择其要者,不过如吕雉、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寥寥两三个而已。吕雉可以说是兼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的作为,因为她在儿子惠帝在位期间,整整七年都在与慈禧太后一样“垂帘听政”,等到惠帝去世,她就正式与武则天一样“临朝称制”。什么叫做“称制”?在古代,皇帝之言一曰“制书”,一曰“诏书”。比如圣旨前面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称制”实为天子的特权。吕雉称制,也就是掌天子之权、行天子之事。所以吕雉虽然不曾拥有皇帝的名义,但她实际上已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女皇帝。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她列了一个《吕太后本纪》,甚至用“高后”纪年,而那个“有名无实”的汉惠帝,司马迁反倒不愿劳神费力为他作传。要做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人,成为这样一个改变历史的“有实无名”的女皇,没有宏大的气魄能行吗?

在吕雉垂帘听政和临朝称制的15年之中,天下安定,战乱不起,盗贼不生,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简直就是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几乎可以与杜甫《忆昔》中所描写的“开元盛世”相提并论。《史记·吕太后本纪》说:汉惠帝和吕太后在位时,黎民百姓脱离了战国时期的战乱之苦,君臣都希望在“无为”的原则下休养生息,所以汉惠帝垂衣拱手,吕太后代行天子职权,不出门户而发号施令,天下安然无事。刑罚很少使用,而罪犯却越来越少。老百姓一心务农,自然也就丰衣足食了。

像这样的一个既有宏大气魄又有良好政绩的太后,照常理说,应当被誉之为天纵奇才、英明神武,应当被视之为“圣主”、“明君”。不过吕雉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实际上,甚至在她尚未去世之时,吕雉就已经背上了邪恶之名。这恶名,当她在世时便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令她身边的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她去世之后,则有如附骨之俎,无从摆脱,令她千秋万代永世不得翻身。两千年多来,中国历史对吕雉的评价一直是固定不变的;汉代以降,对吕雉进行笔诛口伐声讨的文字历代都有所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吕雉几乎已经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这是什么缘故?

是因为吕雉的“独裁”么?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帝王,没有一个不是独裁者。是因为吕雉的“篡权”么?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开国皇帝和为数不少的野心家,也都是篡权者。为什么那些独裁者和篡权者都可以逃脱谴责,而唯独吕雉却无法避免?这种奇怪之极的事情大约有三个原因:性别、姓氏、性格。

首先是由于吕雉的性别。吕雉是女人。尽管中国的男人不见得各方面都比女人强,事实上懦弱无能一如女子的男人还多如牛毛,但是越是无能的中国男人似乎就越是看不起女人,而越是能干的女人似乎就越是被中国男人所非议。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女人就只能是男人的天然的附庸和工具,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天经地义的秩序。因此,牝鸡司晨、女人乱政乃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最为深恶痛绝的现象之一。

其次是由于吕雉的姓氏。吕雉姓吕。这是打娘胎里就注定了的。不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妻从夫姓”、“夫唱妇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设计出来的天经地义的人伦秩序。现在这个名为“吕雉”的女人,居然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想要反过来把刘氏的江山改姓为“吕”,这岂非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行为?

第三是由于吕雉的性格。吕雉的性格一方面是“刚毅”。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在汉语中,“女强人”至今还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吕雉的性格还有一方面是“狠毒”。古往今来,伟大的政治家少有不狠毒的,但是,人们也许能够接受男人的狠毒,却不能容忍女人的狠毒。更为无法容忍的是,吕雉的心狠手辣几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她究竟是如何背上恶名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佐高祖诛大臣”毫无疑问乃是吕雉的专长,韩信、黥布(即英布)、彭越被诛,吕雉都参与其事。至于“佐高祖定天下”一般说来是将士谋臣们干的事情,好像与吕雉无关。但是不然。吕雉自有她的独特方式来辅佐刘邦。

吕雉进入历史的视野,是她和刘邦有了联系之后。吕雉的父亲吕公,跟沛县县令有些交情,经常到沛县做客,后来为了躲避仇人,干脆把家也搬到沛县来了。本县的豪绅和官吏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照例都去送礼祝贺。一般的小吏送礼金都不满一千钱。刘邦当时是沛县的小小亭长,气派却着实不小,明明身上不名一文,却偏偏要在名贴上写着“贺礼一万钱”。名贴递了进去,吕公看了大吃一惊,赶紧到门口迎接,一见到刘邦的相貌,顿时肃然起敬,领他到堂上去坐。刘邦也不谦让,自己就径直坐了上座。酒宴结束时,吕公将刘邦留下,说:“我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看相,一生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贵相。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希望你好自为之。我有个亲生女儿,愿意做你的小妾,希望能够一辈子伺候你。”吕公回家后,宣布今天为女儿物色到了女婿,此人就是泗水亭长刘季。吕老太太老大不高兴:“你以前总说我们女儿与众不同,一心想要把她嫁给贵人。沛县县令要求娶她,你都不同意,怎么现在就稀里糊涂地许配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了解的。”其时刘邦已经四十出头,早已与曹氏成婚多年,而且已经有了长子刘肥。这个吕雉,居然也就毅然决然心甘情愿甚至痛痛快快地嫁给了刘邦。吕雉这个女流之辈,看来的确非比寻常,与众不同。

吕雉的这种简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三种解释的可能:一、尽管也是一个女流之辈,吕雉却十分了解父亲此举有深意寓焉,因为她一向非常信任父亲相人的才能,于是顺从了父亲的安排。二、吕雉曾经听到关于刘邦的种种奇事,例如一条蛟龙盘旋在刘太婆身上,使她怀孕,生下刘邦;又如酒店的老板每每在刘邦醉倒酣睡之际,看到刘邦的背上有一条龙。根据这些传闻,加上父亲的看相,吕雉断定刘邦决非常人,于是同意嫁给刘邦。三、司马迁说,吕雉“为人刚毅”,那么她一定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不妨设想,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其实是吕雉自己“巨眼识英雄”,早已相中了刘邦,然后让父亲吕公出面向刘邦提亲。这种设想并非毫无道理,甚至十分的合情合理。吕雉之发现刘邦,一如后来卓文君发现了司马相如、红拂女发现了李靖。卓文君、红拂女的所作所为,吕雉当年已经捷足先登了。所以吕雉也是一个见识非凡的女中豪杰。只是吕雉的行为,比文君和红拂更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和妖异的气氛。这种色彩和气氛使人觉得,吕雉不仅具有一个女中豪杰的特点,而且同时具有一个女巫的特点。因为下面将会看到,吕雉本人似乎也会看相,甚至比看相更为高深,能够“望气”。既然持有这种巫师般的特异功能,则发现刘邦实属理所当然之事。

吕雉嫁给刘邦后,两人的感情似乎不错,很快有了一双儿女,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这几年来,吕雉也不过是吃糠咽菜,种田务农,操持家务,蹉跎岁月。刘邦也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心安理得地做着亭长,似乎早已把“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抛到脑后。吕雉看在眼里,决定及早促使刘邦觉悟发奋,于是心生一计。

刘邦任亭长,平时也没什么大事,常常回家帮吕雉种地。吕雉自然对刘邦回家的时间了如指掌。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讨水喝。那老头一边喝水一边端详着吕雉说:“夫人乃是天下贵人。”吕雉请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头看了惠帝说:“夫人之所以显贵,正是因为有这孩子。”再看鲁元公主,也是贵人之相。老头刚走,刘邦前后脚就来了。吕雉立即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刘邦赶紧追了上去,问那老头。老头说:“刚才给您夫人和孩子看了相,他们都像您,您的相貌真是贵不可言。”刘邦向他道谢:“假如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将来决不会忘了您的恩德。”后来刘邦果然显贵了,那老人却已不知去向,再也找不到了。这无名老人看相的一幕,必是吕雉所导演无疑。本来,吕雉自己或吕雉的父亲吕公已经为刘邦看过相,早已预设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设计一个神秘的无名老人,其目的无非是再次提醒刘邦觉悟自己的使命而已。

刘邦私自放走了前往骊山服役的囚徒,随即亡命江湖,有一阵隐藏在芒、砀一带的深山大泽之中。吕雉每次带人去找刘邦,总是一找就找着了。刘邦很是奇怪,问是怎么回事。吕雉说:“你所藏的地方上面常常笼罩着一股云气,我看准了云气,跟着云气走,就往往能找到你。”刘邦听了非常高兴。所谓“云气”云云,显然也是吕雉耍的一个花招。因为当时刘邦与沛县的联系全是通过樊哙,而樊哙则是吕雉的妹夫,有了樊哙指引,还怕找不着刘邦吗?再者,秦始皇巡游东方意图镇压“天子之气”一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吕雉于是因势造型,就地取材,顺手望空抓来了一团云气便罩到刘邦头上。既有女巫吕雉的花言巧语在先,不由得刘邦不将“东南有天子气”的说法和自己联系起来。

至于“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似乎也可以归之于吕雉的手笔。刘邦确实在道上斩杀了一条白色大蛇,但是把白蛇看作“白帝之子”,这种解释却不是刘邦本人做出的。或许正是吕雉串通刘邦身边的亲信,如樊哙和夏侯婴等人,编造出这样的神话。

总之,吕雉在刘邦崛起之前,曾经多次装神弄鬼制造声势,意在坚定刘邦的信心,促成刘邦的自觉,让刘邦觉得自己确实是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追随刘邦的人,也对他日渐敬畏起来。沛县的一些“少年”、“壮士”,听到刘邦的这些奇事,也都想去归附于他,这些人后来成了刘邦夺取天下的中坚力量,裂土封侯者不乏其人。男人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信心,革命从来离不开大量的宣传。这两个道理,吕雉都认识得极为深刻,把握得十分到位。有了吕雉暗中主持和策划的宣传,刘邦在沛县的声望和影响也就逐渐上升,直到他被推为“沛公”为止。刘邦既然以沛公的名义举事,吕雉于是可以退居二线耐心等待了。打打杀杀的事情,自有那些男人们去承担。然而吕雉对早年刘邦的帮助,恐怕并不比萧何和曹参来得小。

吕雉当年对自己的赏识、激励、造就之功,刘邦是心领神会的。因此,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邦对吕雉相当的信任也相当的放任。这种信任和放任主要表现为三件事情:一、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二、吕雉可以先斩后奏,诛杀韩信;三、夫妻分工:刘邦常年在外征战,关中后方的事情,表面上是托付给萧何,实际上是托付给吕雉。

⒊ 太后与凶手

根据此消彼长的自然法则,一个精明强干、为人刚毅、颇有丈夫气概的女人,在女性魅力方面不免有所缺乏,势必不能长久赢得丈夫的欢心,更何况吕雉的丈夫是那个向来“好酒及色”的刘邦!当刘邦定天下、即帝位之后,吕雉随即感到自己作为刘邦的政治伙伴的重要性便有所降低。当刘邦迷上柔情似水、能歌善舞的戚夫人之时,吕雉更是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当刘邦打算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之时,吕雉马上发现自己的地位其实岌岌可危,随即意识到应当勇敢地起来保护自己。

一个女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保护自己?首先必须尽可能地巩固自己既有的地位。于是吕雉不惜劳动张良,不惮设计骗局,务必要在刘邦去世之前,竭尽全力地阻止更换太子,千方百计地保住“太后”的位置。费尽了千辛万苦,此事终于圆满解决。这时吕雉的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为了一劳永逸地巩固自己的地位,最佳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地手握权力。于是吕雉越来越迷恋权力,越来越渴望扩展权力的范围。然而为了最有效地巩固自己的地位,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权力,首先又必须尽可能地消灭一切异己的力量。

从刘邦病危直到他去世的那段时间,盘旋在吕雉脑海中的正是这个问题。她想得如此专注投入,以至于把刘邦的遗体和后事遗忘在一旁,过了四天还没有发丧。吕雉秘密招审食其前来商量:“那些将领们先前同皇帝一样,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后来他们向皇帝北面称臣,还常常为此心怀不满,闷闷不乐,如今却要他们事奉年轻的新皇帝,估计他们更不会心甘情愿。看来不把这帮人统统杀掉,天下就不会太平。”郦商听到了这个消息,赶紧去找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四天了还不发丧,太后想要诛灭所有的将领。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天下就危险了。如今陈平和灌婴统率着十万大军镇守荥阳,樊哙和周勃统率着二十万大军平定燕、代,他们要是听说皇帝驾崩后将领们都遭杀戮,必定联合起来,回军进攻关中。那时大臣们在朝廷叛乱,诸侯们在外面造反,覆灭的局面只是翘足而待的事情了。”审食其进宫去将郦商的话告诉吕雉,吕雉这才勉强压制内心的冲动,回心转意,为刘邦发丧,大赦天下。

然后惠帝即位。惠帝只是一个为吕后随意操纵的傀儡皇帝,在位七年后就去世了。吕雉掌握了七年的大权,政治经验益发丰富,比起当年刘邦去世时的冲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惠帝发丧期间,当年的女巫摇身一变,成了戏子。吕雉只是一味干嚎,没有眼泪。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当时年方十五岁,却已瞧出其中的蹊跷,对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唯一的儿子去世了,她却只是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其中的缘故吗?”陈平问:“什么缘故?”张辟强说:“这是因为皇帝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太后怕镇压不住你们这班大臣。如果丞相提请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辖南北两军,并且让吕家的人都入宫做事,执掌大权,这样太后才会心安,你们也才能避免祸患。”陈平就按张辟强的建议做了,吕雉果然十分满意,这时她哭起来才显得有些悲痛了。

新皇帝年幼,朝廷所发号令,一概出自吕雉。吕雉行使皇帝之权以后,独断专行,大张旗鼓地封诸吕为王。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便从此开始。

可是这个小皇帝虽然是孝惠帝的儿子,却不是孝惠皇后所生。皇后当年是假装怀孕,把后宫嫔妃所生的一个婴儿抱来冒充自己的儿子,杀了他的母亲,立他为太子。惠帝去世后,这个太子被立为新皇帝。后来小皇帝稍微懂事了,无意中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便扬言以后要报仇雪恨。吕雉担心他将来作乱,先是把他秘密地囚禁起来,对外声称皇帝得了重病,随后就想废掉他。吕雉对群臣说:“凡是拥有天下治理万民的人,必须能够像上天一样覆盖万物,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皇帝以愉悦仁爱之心去安抚百姓,百姓才能高高兴兴地来侍奉皇帝,这样上下心情舒畅,感情融洽,天下才能大治。如今皇帝久病不愈,以至神志失常,不宜再把天下托付给他,应该另外找人替代他。”群臣谁敢不从?纷纷叩头如捣蒜:“太后为了天下百姓,对安定宗庙社稷考虑得如此深远,我们愿意俯首听命。”于是吕雉便废了皇帝,最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他杀了。然后又立了一个皇帝,然而不再改称元年,因为吕雉自己一直就在行使皇帝职权。

这绝不是吕雉第一次杀人,也绝不是吕雉最后一次杀人。在吕雉垂帘听政和临朝称制期间,与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张自己的权力同时进行的,就是不遗余力地排除异己、消灭敌人。

敌人都是谁呢?这是一目了然的。在吕雉看来,凡是反对吕氏家族的人,或者说反对诸吕封王的人,一律都是她的敌人。而最反对诸吕封王的,自然是刘氏皇族了。吕雉前后一共害死了三个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比如刘友。刘友的王后是吕家的女儿,刘友不喜欢她,而宠爱其他姬妾。那吕家女儿怀恨在心,恼怒而去,到吕雉那里诽谤刘友有谋反罪,诬蔑刘友说过这样的话:“吕氏怎么能够封王!等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尽诛他们!”吕雉闻言大怒,当即发令召刘友来京。刘友来到京城后,吕雉把他晾在官邸中不予接见,并派卫队将他围困起来,不给饭吃。刘友的臣下有暗中送饭的,一经发现,立即下狱。就这样将刘友活活饿死。死后只许以平民之礼,将他随便葬在长安城外的乱墓之间了事。

齐王刘肥也差点送命在吕雉手里。惠帝二年,刘肥进京朝见。一日,惠帝和齐王在吕雉面前设宴饮酒。惠帝因齐王是自己的哥哥,就按照家庭的礼节,请他坐在上首。吕雉见了很不高兴,命人倒了两杯鸩酒,摆在齐王面前,让齐王站起来敬酒为她祝福。齐王站了起来,惠帝也跟着站了起来,端起酒杯,打算和哥哥一起向吕雉祝福。吕雉慌了,连忙起身打翻了惠帝手中的酒杯。齐王这才察觉酒中有鬼,便佯醉离席而去。后来经过打听,证实果然是鸩酒。齐王惊恐万分,唯恐不能从长安脱身。有人建议道:“太后心里只有惠帝和鲁元公主。现在大王拥有七十余城,而鲁元公主才几座食邑。如果大王能够献出一个郡的封地给太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高兴,而大王您也就高枕无忧了。”齐王便向太后献上城池,并尊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吕雉这才放过刘肥而不杀。

然而吕雉的头号大敌,毫无疑问,自然便是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了。既然刘邦已死,吕雉便可以毫无顾忌地随心所欲地实施她的报复行为。

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同时派人召赵王进京。使者去了好几次,也没能将赵王召来。最后赵王的丞相周昌对使者说:“赵王年幼,当初高帝将赵王托付给我,听说太后痛恨戚夫人,要把赵王召去一起杀害。所以我不敢让赵王去送死。况且赵王也在患病,不能奉诏前往。”吕雉大怒,先将周昌调离赵王身边,再派人去召赵王。赵王不敢对抗太后,只得应诏前来。惠帝知道太后痛恨赵王,就亲自到霸上将他迎进京城,和赵王一起进宫,一同饮食起居,企图保全赵王。吕雉摩拳擦掌,虎视眈眈,却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幼贪睡,不能早起同去。吕雉获知赵王独自在家,立即派人送去鸩酒。当惠帝赶回来时,可怜的赵王早已被毒死。接着,吕雉便开始对付戚夫人。砍去她的手脚,挖去她的眼睛,熏聋她的耳朵,灌哑她的嗓子,把她扔在厕所里,管她叫“人彘”。“彘”也就是猪,当时的厕所是和猪圈连为一体的。所谓“人彘”,也就是把戚夫人和猪关在一起。惠帝偶然见到这个怪物,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惠帝当场放声大哭,回去一病不起,卧床一年有余。然后惠帝派人对母亲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你的儿子,实在是没有脸面再来治理天下了。”从此惠帝整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朝政。

孔子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愿孔子的诅咒降临于吕雉!当吕雉发明了“人彘”这种惨绝人寰的酷刑之时,她便已经注定要背上永远无法摆脱的邪恶之名。的确,这时吕雉的面孔不但狠毒,不但残酷,不但丑陋,而且明显地透出一股邪恶的气息,时隔两千余年,那股邪恶的气息还令人不寒而栗。

吕雉处心积虑,惨淡经营了整整15年,一边打击刘氏,一边扶植吕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眼看就要令刘氏江山易姓,便在这时,吕雉死了。

临死之前,吕雉告诫吕产、吕禄:“当年高帝曾与大臣们订立白马之约,约定‘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如今吕家的人被封为王,大臣们一定心中愤愤不平。现在我要死了,皇帝又年轻,恐怕那些大臣们会趁机作乱。你们务必要牢牢掌握兵权,保卫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丧,不要被他们所控制。”

大约是由于吕家的精华已经全部集中到了吕雉身上,吕氏家族除了吕雉一人,只有她的妹妹吕媭还稍微有点见识,有点水平,其他诸吕都是一些无能之辈。

吕禄、吕产把持兵权,控制关中,准备发动叛乱,颠覆刘氏天下。但是内惧周勃、刘章等人,外惧齐、楚的军队,彷徨徘徊,犹豫不决。周勃用陈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策,通过吕禄的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劝说吕禄交出将军印信,把军队还给太尉。吕禄派人将这件事报告吕家的老人,他们有的认为这样做有利,有的认为这样做不利,意见不一,未能决断。吕禄便去请教姑姑吕媭。吕媭听说吕禄打算交出军队,大惊失色:“你身为将军,竟然放弃军队,我们吕家将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吕媭说完,发狠地将家里的珠玉珍宝统统扔到院子里,说:“现在已经不必再替别人收藏这些东西了!”然而吕禄实乃不折不扣的双料白痴,还是将兵权交给了太尉周勃。吕禄被哄,吕产则被杀,南北两军都控制在刘党手中。吕雉花了十五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局面,不过几天时间,便已土崩瓦解,有如摧枯拉朽。

一场噩梦终于结束了。

陈平,其实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小人、反复无常的政客、不择手段的谋臣、几乎毫无政绩可言的宰相。然而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却为陈平书写了一篇堪称辉煌的墓志铭:“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这自然是由于陈平晚年积极参与诛吕运动了。仅仅是参与保全刘氏江山这一件事情,就足以令司马迁对陈平刮目相看了。陈平的身上充满了道德的污点,然而仅仅由于参与了诛吕运动,陈平生平似乎总算有了一次站到“正义”立场上的机会,这就足以令后人对陈平的所有污点都视而不见忽略不计了。由此看来,其实是吕雉的恶名成全了陈平的令名,陈平的那篇冠之以“荣名”的墓志铭,几乎可以说是吕雉亲手雕刻上去的。

对照陈平的“荣名”和吕雉的“恶名”,令人思虑万千,惆怅不已。

汉朝时仆役称呼主人的子女为公子,**

汉朝一般是弯腰拱手,至于会给人跪拜的错觉是一般在宴席上女仆跪坐在主人跟客人身旁以便随时斟酒,因为汉朝是没有椅子凳子,他们坐都是跪坐在垫子上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对平等的。

古时候的所有称呼以及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古代对男子女子年龄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 0 岁 —— 古 稀 、 杖 国 之 年 、 致 事 之 年 、 致 政 之 年 ;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男子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

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古代称呼常识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1、宗族称谓

祖上:

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

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

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

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

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

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

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

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考妣:

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继父:

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

八母:

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

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继母:

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

关于曹姓的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起源  1 赐受曹官,以官为氏  据《百家姓寻根与起名艺术》及其他资料:曹姓最早的一支出于嬴姓,为颛顼帝后裔。始祖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