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浪漫的时代,虽然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但是三国纷争的硝烟至今仿佛还未散去。喜欢《三国演义》的童鞋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人气、名头最响亮的诸葛亮,在书中被塑造成了开了上帝视角的存在,其人精通天文地理卦象命理,诸葛孔明也因为《三国演义》而被后世当做智慧的化身。
而事实上,诸葛亮确实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小说终究是小说,抛去艺术加工成分,诸葛亮真的有这么神么
三顾茅庐
提到诸葛亮,大家往往会想起另一个人——周瑜。没错,就是那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活活气的金疮迸裂,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那个东吴名将周瑜。临死前这六个字里的绝望、不甘之意让人动容,那么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三国志·周瑜传》
先看看两个人的生卒:周瑜(175年-210年);诸葛亮(181年—234年)。也就是说,历史上周瑜比诸葛亮大了六岁。周瑜出身世家,祖上几代都审计朝廷要职,公元190年,孙坚加入十八路诸侯联盟,出兵征讨董卓,来到周瑜的老家舒县,其子孙策和周瑜结为异姓兄弟。孙坚去世后,孙策在袁术麾下效力,准备起兵入吴时,得到周瑜的支持,周瑜亦起兵响应,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出来主事,周瑜由此开启东吴的政治军事生涯。
周瑜影视剧形象
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孙策。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故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刘备。
从上面二位的评价来看,周瑜显然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心胸狭隘,妒贤嫉能,反而为人豁达,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
了解了周瑜的出身和为人,我们再来看下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历史上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决定要出兵征讨益州,孙权同意此事后,周瑜赶回江陵准备征讨事宜,谁知途中身患重病,不久就病逝了,此时的周瑜才三十六岁,正值壮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周瑜在赤壁之战后被流矢射中右胸而死。无论是哪种说法,周瑜在公元210年去世是事实,而赤壁之战的时间是在公元208年,和《三国演义》里提到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描述时间明显对不上。
赤壁赋
而上文我们说的,诸葛亮实际年龄比周瑜小了六岁,周瑜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应该是三十岁,离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刚过去三年。此时的诸葛亮还在刘备军中搞征税、屯兵这种后勤工作,无论在个人声望上,还是军事地位上都远不可和周瑜同日而语,所以《三国》中周瑜的死法并不是史实,其大概率还是罗贯中为了小说效果进行的艺术加工,为衬托诸葛亮的“光辉”而贬低了周瑜。
在罗贯中先生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之类的关系到底如何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诸葛亮,可以说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为所有的妇女和儿童所熟知。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懂天文学、地理、魔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时,人们也知道周瑜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
东吴总督周瑜精通兵法,聪明才智,但心胸狭窄,容不下人。他和诸葛亮商量了消灭曹操的计划,但他也想伤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军时被箭射中。诸葛亮趁乱抢先南军、荆州、襄阳时,周瑜大怒,箭伤复发。病了的周瑜还想智取荆州,诸葛亮看穿了。周瑜一次又一次地发怒,死于“即何盛良”的怨恨之中。诸葛亮得知周的死讯,决定去吊唁。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为智慧和勇气而战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周瑜费尽心思想杀了诸葛亮。然而,在小说中,无论周瑜对诸葛亮使出多少麻烦,他最终还是被诸葛亮打败了。周瑜临终时叹了一口气:“既生瑜何生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周非常介意诸葛亮的存在,甚至在他的话中,他也有一种不合时宜地遇见诸葛亮的感觉。
虽然诸葛亮也费尽心思来激怒周瑜,但在周瑜死后,诸葛亮也很难过,因为他失去了一个能力相当的敌人。《三国演义》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给了我非常深刻的理解,诸葛亮虽然很聪明的三气周瑜,但周瑜死后诸葛亮还是很伤心,因为周瑜也是一个大英雄啊!
所以,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复杂,表面上是朋友、盟友,实际暗地里都是费尽心思的想搞对方。
以上就是小编要说的,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个人资料: 体态: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 官职:丞相 领司隶校尉益州牧 录尚书事 爵位:武乡侯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诸葛亮与周瑜是对手关系。
1、诸葛亮: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2、周瑜: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扩展资料:
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而在正史中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重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诸葛亮(人物关系)
—周瑜
三人的关系:诸葛亮是刘备的手下大臣,而周瑜则是孙权的手下,孙权虽然和刘备结盟,但还存在竞争关系。
人物简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周瑜是汉末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诸葛亮三气周瑜发生在孙刘联合破曹期间:
第一次是周瑜在孙刘联合作战中受伤,孔明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
第二次是周瑜和孙权设下美人计骗刘备到东吴,企图陷害,被孔明识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次是周瑜欲偷袭荆州,孔明将计就计,打败周瑜最后周瑜大呼:“既生瑜,何生亮!”然后被活活气死。
“三气周瑜”是明代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这个故事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此外周瑜心胸也十分宽广,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完全不同。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记载周瑜是心胸狭隘,忌贤妒能之人,还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而事实上周瑜气量宽宏,识人荐贤。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程普曾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连刘备都这样评价他“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
《资治通鉴》中周瑜推荐鲁肃:“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荐举甘宁时,“周瑜、吕蒙共荐达之,权礼异,同于旧臣。”甚至在临终前,都上疏孙权:“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由此可见周瑜非但不是个小气的儿,反而只是十分具有风度的儒将。小说中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实属虚构,不足为信。
在“ 尊刘抑曹” 的主导思想下,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周瑜只能成为牺牲品。不但成了陪衬人物,更是成了反面形象的代表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实是个被严重夸大的人物。《三国演义》经常会说周瑜的许多计谋都与诸葛亮的不谋而合,来说明周瑜也是有一定智谋的。
比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许多计策都与诸葛亮不谋而合,甚至火烧赤壁,诸葛亮都想到了,但这是缺乏历史根据的。其实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在于促成了孙刘联盟。此时的他职位尚低,与其说他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指挥,不如说当时的他还没有资格参与指挥。
《三国演义》诸葛亮这形象塑造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周瑜为代价的。
参考资料:
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本文2023-12-01 01:34: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