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张氏的家谱请给我一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1浏览:2收藏

谁有张氏的家谱请给我一份,第1张

我见过樊氏五家合起来的家谱,南山的家谱碑也去看过。你们的家谱在金银滩的一个张姓人手里,家在旧农科所上面的一个小沟里,名字忘了,他的儿子在公路旁边收破烂,我在哪儿找到他的。你们迁到三交的始祖叫张养性,字东楼,到光绪年修谱时的修谱人张恩是12世。你们的先祖以经商发家,从张家巷的宅院就可看出你们张家的繁荣来。祖先们出过许多庠生、廪生,也有恩贡、贡生,也有千总、教谕、训导,最有名的是张捷,拔贡,甲午举人,侯铨知县。武氏不知有谱,请你打听一下谁有。崔氏的纸谱我见过,但塔谱太高,看不见字,你能否把中国档案96年一期的文章复一份给我?最后你说西王家沟的杨谱在城里,很简单。你们的张谱急需重新续谱,把所有出门的张氏后代都记上去,并按现代的打印技术打印,能的话再印刷品一下。如果再隔开一、二十年,恐怕就会中断,到那时后悔就迟了。

  春秋以前,“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可以封地、官位、职业特点等为“氏”;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血缘的人不能通婚。秦汉时,姓、氏已不再分称,有的已以氏为姓。据说陶、唐、杜、范、刘等姓,皆是尧的传人,那么姓已经不同了。看是否一个大家族的人,主要凭家谱。家谱上都记有姓氏的来源,更记有什么时代、居在何地的可知始祖。家谱,从可知始祖,一代一代,按世、按门(支)记录着族人的简单生平。所以认同宗,要查谱、论世,方可准确和不乱辈分。

  家谱是家族发展的史和志,旧时修谱是家族中最重视的大事。多规定三十年续一次,但因战乱或灾荒,加之几代没有有名望的人主持,也难以做到按时续谱,但是凡修谱者对血缘关系,强调很严,同姓人联宗要溯源有据,入谱的每个人要支系清晰,外姓继承人不得入谱。严归严,攀附权贵联宗者常有;单门独户人,找其同姓名门旺族联宗者亦有之。所以,家谱血缘的纯粹性,也不是绝对的。

  本地的谱系记载有家谱、谱碑、家堂轴子等方式。家谱是家族世代连续记载的谱籍,多有各门掌门人保存。谱碑是记载立碑人之前的阶段性家谱,多立于墓林中,可供后人续谱参考。家堂轴子,是以五服制为主的门谱。供小家族祭祀用。

  家谱可为地方志、国史提供补充资料,也可增强家族乃至民族凝聚力;但它反映着封建宗法制度,也大量宣扬着封建伦理道德。家谱上有像者,皆达官贵人。所宣扬的女性,除诰命夫人即贞节烈妇。

  家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强的传承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修谱之风曾一度再起。

  家乘,即家族的史书;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上略)兹以营丘刘公者,系斡罗那歹之人也。念斯宗派,其来远矣,追述往事,未达其译。(略)谱曰:高税五公系斡罗那歹之人也。充蒙古军役。念其祖考,已经变乱,失散他乡,各茔元今无可取。又经李侯兵革,势不能敌。彼虏鞭之使跪。公曰:“莫跪,吾上为国家出力,岂能跪汝乎?”兵怒,遂加刃欲去其胫,终不曲(屈)。将见勇而忠孝,留之,遂得脱。后之苗裔因留曰姓,故曰刘。至元八年,蒙圣恩添蒙古军力,每军拨赐草场地七顷,以赡军役,逐得至于营丘。为是弓马熟娴,累有战功,至元卅年蒙圣恩,公充本翼镇抚,不幸而卒。(略)弟忽都奉承史命,惬力同心,谨舍囊箧之资,敬赎翠岩之玉。(略)孤哀次子增住。家谱不具,请鉴之。

时至正丙戌岁中吕月望日祭僧住忽都囊加歹③等立野齐愚叟前乐安县教谕李居仁

益都县石匠黄义 弟黄让刻 注释:

①谱中的考、妣指其人已死,考称父,妣称母。

②捏可罗二子“达儿卒、咬儿卒”二卒字言其人已死,不应看作人名。

③立碑人名原文“囊加歹”名在增住。忽都下,与其辈份不合,歹下并多一“立”字,疑问立碑时误写,今改在忽都下,并略去歹前“立”字。

孔子的后代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人了

据估计,目前健在的孔子后裔达300多万人,在大陆的孔子后裔有250万人。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也分布着大批孔子后裔。

孔子家族是指孔子的所有后裔总称,孔子后裔有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等。现存在的后裔是第80代孙,孔佑仁,孔垂长。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日透露,《孔子世家谱》将新收录后裔100多万人,约20万女性后裔将被首次收录。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办公室主任孔德宏26日在于曲阜举行的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首届年会上说,《孔子世家谱》正在进行第五次修订。上一次《孔子世家谱》修订数据截止到1937年,基本面临断续危险。修订后,《孔子世家谱》收录总人数将达到150万人。

“这次之所以收录女性是因为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认为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而且女性虽要出嫁,但也姓孔,也是孔子的后裔。”孔德宏说。

《孔子世家谱》在2005年被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的族人传承至今已繁衍有82代。自明朝以来,《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

这次《孔子世家谱》续修的动议始于1987年。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副总理和会长匡亚明分别向孔子后裔孔德墉提出续修建议,经与海内外的其他孔子后裔商议,于1996年开始修订。

在此之前,《孔子世家谱》曾在明、清、民国时期四次大修,最后一次收录孔子后裔人数为50万人。

据介绍,这次《孔子世家谱》修订一改以往官修惯例,完全由孔子后人自己出资修订,后裔调查登记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已在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新收录后裔人数超过100万,超过历次修订规模。

孔德宏说,现在续修工作已全面进入编辑阶段。这次续修依据的资料包括以往编修的《孔子世家谱》、新登记后裔和民间各地族人保存的家谱及口碑、墓碑资料等。

据介绍,经过10年后裔普查登记工作,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发现了几百年来未续入过总谱的外迁支派及入籍少数民族的孔子后裔。其中,去年台湾分会发现了台湾屏东一孔姓支谱。

新续修的《孔子世家谱》不仅增加诸如配偶、文化程度等信息,还将被数字化。孔世后裔只需点击鼠标,“一家人”的树状图就能显示出来。同时,新家谱还将增加一幅中国地图,显示孔子后裔在中国各地的分布情况。

据孔德宏透露,新谱可望在孔子诞生2560周年(2009年)完稿付印。

扩展资料: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由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仁爱、忠孝及正直完整的人格,在思想和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儒学研究者认为,这些思想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佑仁,男,汉族,是孔子第80代嫡长孙,2006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前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台当局考试院院长孔德成经一个半月的推敲,为曾孙命名为孔佑仁。

孔垂长,1975年7月出生在台 北市,孔子第79代嫡孙,末代衍圣公、台湾前“考试院长”孔德成之长孙。现任台湾地区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2009年9月28日在台湾举行的“中枢祭孔大典”仪式上,接替孔德成担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裴氏家谱 (申请加精) 现在所知裴氏家谱、家传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晋傅畅有《裴氏家记》。南朝刘宋裴松之撰《裴氏家传》4卷(《隋书·经籍志》)。南朝萧梁裴子野撰《续裴氏家传》2卷(《梁

书·裴子野传》)。裴松之、裴子野祖孙二人都重视裴氏家传的编撰。北朝高齐裴良《宗制》10卷(《裴良墓志》)。《宗制》的缘起和宗旨是:“君尝以季叶绕替,骨肉世疏,九族斯穆,事光圣典,实欲驱末反本,化薄反淳。乃于五服之内,著《宗制》10卷,使夫后生稚识,知在宗之为重;少长晚辈,悟收族之有归。散花萼于常棣,飞脊令于原野,规模宏远,有可观焉。今则行于宗族,以为不刊之训。”裴良根据时局变乱,骨肉离散,宗族不亲的情况,为正本清源,乃著《宗制》。对于当时的北朝来说,裴良的《宗制》也适应了重建门阀世族制度的需要。另外,梁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任诞和文学篇曾两度引用了《裴氏家传》。

唐代谱牒,号称最为兴盛。其中河东裴氏的有:《裴若弼家传》1卷、裴守真撰《裴氏家牒》20卷(《旧唐书·经籍志》)。

五代以后,谱牒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适应门阀制度的谱牒学退出了历史舞台。宋以后逐渐形成的新的谱牒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家谱由官撰转变为民修(私修);由通国谱、州郡谱转为单一宗族谱;谱书体例由重世系转为全面记载一个家族的发展;家谱由唐以前图书的一个类目,到宋代以后从图书类目中消失。然而,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家谱的修撰长盛不衰,积累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裴姓后人对于家谱的修撰十分重视,留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现在以收藏单位为线索,介绍已知海内外裴姓家谱收藏情况。

山西闻喜河东裴氏研究会:1991年我去考察时,他们收藏了金、明、清时的裴姓家谱共10种,其中石质家谱2种。

家谱文件

裴姓家谱文献目录

1.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裴氏家谱碑》。碑石高 269厘米,宽38厘米,厚28厘米。碑额题为“裴氏相公家谱之碑”。碑文前为《闻喜裴氏家谱序》末署云“金大定十一年八月晦日里人彭城刘若虚序”。碑文为《裴氏家谱》。署名为“将仕郎试秘书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裴滔为唐人。文中说:“自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魏、周、隋、唐,历一十二朝,皆采于史记。”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唐代裴氏家谱!全谱以河东裴氏在《贞观氏族志》中的等第为主要线索进行编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碑碑文多不可辨认。此碑现藏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

2.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裴氏家谱》。据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河东裴氏曲沃宗人裴志灏《泽州裴氏序》称:“又按逊山公(窠)谱序,伯兄吾山公获闻喜裴氏成化间抄谱刻之,续刻泽州新谱于后。”由此可见,明成化年间确曾修成闻喜裴氏家谱。

3.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泽州裴氏家谱》,手抄本。《泽州裴氏家谱》合抄于《太原裴氏》之后,有序跋四篇: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吴兴陆昆序;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裴窠跋;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裴照跋;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裴志灏序。从以上序跋中,我们可以了解泽州裴氏修谱的过程。

4。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新安裴氏家谱》,手抄本。河东裴氏东眷自一代裴盖始,至第四十二代裴成,由闻喜迁新安,为新安裴氏。至五十一代进入清朝,裴九章为顺治己亥科进士,康熙甲辰科(公元1664年)殿试。新安谱记至第五十二代,所以可知修于康熙年间。

5.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翟凤翥编纂《裴氏世牒》 4卷,乾隆时坊刻本。序跋六篇:参加编写的翟风翥、朱裴、裴之英各一篇,作于康熙五年;安世鼎、邝奕垣各一篇,作于康熙七年;裴绍文一篇,作于乾隆十八年。本谱体例严谨,第 1卷为源流考、庙茔图、世系表、世附、官品、封爵、茔墓、制命;第2卷为列传、女传;第3卷为奏议、杂文、诗、赋、表启书序;第4卷为碑文、诗、事录。

6.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汇辑《裴氏世谱》12卷。《裴氏世谱》与《裴氏世牒》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世谱》首卷列“协修姓氏”:原纂:翟凤翥;原订:朱裴;重刊:裴宗锡;续刊重阅:裴正文。《世谱》的序文共七篇:有从《世牒》中移置来的翟凤翥、朱裴、邝奕垣三序;有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仁和沈仁芳、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长白高晋、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介休刘锡五三序;又有“元人序”一篇。《世谱》又录跋、后序七篇:裴章美的、康熙五年 (公元1666年)裴之英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的、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余杭严锡绶的和裴宗锡的、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益都李文藻的和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正文的。《裴氏世谱》是裴摔度、裴宗锡、裴正文祖孙三代费时80年的精心之作。江西巡抚、左都御史裴摔度于康熙年间将《世牒》4卷扩展为《世谱》12卷,然未及梓。安徽、贵州、云南巡抚裴宗锡继承父志,又对《世谱》加以补充,但未能印制成书。中宪大夫裴正文继承父祖事业,又对《世谱》加以增补重辑,又得裴志灏《河东裴氏新谱》,据以增广世系,遂成全帙。今本《裴氏世谱》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板引,扉页有“咸丰戊午桂月增修,光禄祠藏板”字样。《世谱》将《世牒》4卷扩充为12卷,体例没有变化,内容大大增加,更加完美地反映了裴氏繁盛时代的浩大规模以及后嗣的赓续不绝,成为一部历史感很强的裴氏总谱。

7.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志灏修《河东裴氏新谱》, 抄本。裴志灏,字汉友,山西曲沃人,安徽宁国府同知,曾参加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的“千叟宴”。《新谱》共10册:三眷世系表、曲沃世系表(1册);曲沃制命、奏议(1册)、曲沃家传、列女、志表(1册)、艺文上下(2册)、曲沃艺文上下(3册),但没有总目录,各册也没有总序次,与《世谱》相比,尚缺源流、庙茔、官品、封爵等内容。《河东裴氏新谱》以记明清时代曲沃裴氏历史为特色。清代裴姓以曲沃裴氏最为发达,《世谱》和《新谱》均出自曲沃裴氏之手。

8.明末清初裴希度补辑的《太原裴氏家谱》,手抄本。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裴希度继承父志,修辑家乘,完成了世系表、传记、诰制、行状、志铭。清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他又补辑了家语、杂记,而后刊刻。现存谱序和世系表部分。

9。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裴际昌撰《河北永年临洺关裴氏宗谱》。临洺关裴氏是明末李白成起义军经过临汾时,临汾裴氏从乔李镇迁至河北永年后形成的。始祖为裴大用、裴国庆、裴国用,修谱时,已至十世。

10.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裴氏世系源流考碑》,由四通巨石组成,碑石高242厘米,宽80厘米,厚21.5厘米,座高34厘米。蔚为壮观。现存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序文是借用金刻裴谱的序。作者署名“唐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因此碑所记裴姓三眷世系有至宋、明的,所以这个署名也是借用的。这份裴氏三眷世系是经综合文献资料重新整理而成的,为河东裴氏自发源至宋明时期最为系统完整的一份族谱。它列东眷裴自汉至明共36世,中眷裴自魏至唐共20世,西眷裴自魏至宋共24世。碑文长达1.3万余字,如此宏大壮观的石质家谱,世所罕见。

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所收录裴姓家谱目录:

12133[山西闻喜]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纂。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刻本,4册。

12134[山西闻喜]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纂,裴绍义续纂。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刻本。

12135[山西闻喜]裴氏世谱12卷首1卷末1卷,(清)裴摔度汇辑,清乾隆间修,嘉庆十五年(公元1805年)序刊本,10册。

12136[山西闻喜]裴氏世谱12卷,(清)裴宗锡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肇经堂刻本,8册。 12137[江苏]泗阳县裴氏宗谱4卷,(民国)裴廷英经管,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绿野堂刊本。江苏泗洪县公安局档案室(缺卷3)。

12138[江苏]阜宁裴氏宗谱1卷,(清)裴荫森纂,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长沙刻本。江苏镇江市博。

12139[江苏丹阳]云阳裴氏宗谱18卷首1卷,(清)裴国治等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绿野堂木活字本,8册。美国。

12140[江苏句容]裴氏家乘14卷首1卷末1卷,(清)裴(王介)等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绿野堂活字本,8圩,吉林大学。 12141[江苏武进]东安裴氏宗谱16卷,(清)裴景圣主修,裴世纶编辑。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绿野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图(存卷1、2、6—8、10、13—16)。

12142[浙江常山]裴氏重修族谱口口卷,首1卷,(清)裴光晋八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西村(存卷首1、4)。 12143[浙江常山]裴氏宗谱5卷,首1卷,(清)黄飞鹏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阁底乡江家四村(存卷首1、2)。 12144[安徽黟县]湾里裴氏族谱6卷首1卷,(清)裴有耀修,裴元荣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刊本,北图、南京博。

12145[江西]南丰裴氏宗谱3卷,民国25年(公元 1936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西村。

12146[河南]固始裴氏宗谱12卷,(民国)裴吉煜等纂修,民国9年(公元1920年)绿野堂活字本。北图,河南固始县档。

12147[湖南]湘潭裴氏四修族谱18卷,(清)裴中笏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四支堂活字本,18册。北图,河北大学。 12148 裴氏族谱2卷,明万历刊本,2册。美国。

12149 裴氏世谱,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刊本,10册。美国。

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中国家谱目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所收录裴姓家谱目录:

裴氏世谱12卷首末各1卷,(清)裴摔度纂修,嘉庆十年刻本,10册,873页4W,285—5。

裴氏世谱12卷,(清)裴宗锡纂修,光绪六年肇经堂刻本,8册,770页4W,285—6—7。

湘潭裴氏四修族谱17卷,末1卷,(清)裴焕春等修,宣统二年刻本,18册,1284页,19×,569—2。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王鸣鹤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裴塔裴氏宗谱20卷:(清)裴淑贞等主修、裴人书等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绿野堂木活字本。9册,存卷1、2、4—10。唐末有从矩者,自闻喜迁江苏宜兴铜官。始迁视积四,从矩十六世孙,再迁邑之裴塔。卷1、2序、像赞、源流、簪缨录、系图,卷4至8系图、世表,卷9、10艺文。有清翟凤翥、周秉钧、周家楣序。馆藏:1826。

云阳裴氏城分重修宗谱:13卷,裴汝曾等主纂,裴以珍等汇纂。民国20年(公元1931年)绿野堂木活字本,10册,十一修本。参见清裴淑贞修《裴塔裴氏宗谱》条目。一世祖希祖,谱称乃从矩裔孙,宋元之际自宜兴迁居丹阳东北丰城乡。十三世学易,明末清初复徙邑城。卷1谱序、源流、外纪,遗像;卷2家训,卷3、4礼,卷5、6系图、世系、行序雁行,卷6至9世表,卷10 12传赞、行实、寿序、祠图、墓图,卷13公产、仪注、名氏录、跋。有明唐顺之文、赞。馆藏:JP256;又一部JP256-1,10册;又一部925677-86,10册。

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修。清康熙七年(公元 668年)刻本,4册,存卷1、2。始祖遵,东汉时自云中徙居安邑,遵曾孙晔,徙闻喜东50里裴柏。晔孙四:潜、绾,居闻喜,称中眷;辑燕,称东眷;徽仕凉,称西眷。是后子孙散居稷山、临晋、济阴、汾州、襄阳等地。是谱辑录闻喜裴氏古今仕宦、名人脉系。卷1源流、序、庙茔图、世表、官爵、制命,卷2列传。世表白颛顼始,至遵为三十七世。馆藏:徐汇。

湾里裴氏族谱:6卷,首1卷:[黟县]/(清)裴元荣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活字本,4册。一世祖三德,南宋绍兴间自河东徙皖之黟县北岭鹤山

谁有张氏的家谱请给我一份

我见过樊氏五家合起来的家谱,南山的家谱碑也去看过。你们的家谱在金银滩的一个张姓人手里,家在旧农科所上面的一个小沟里,名字忘了,他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