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3收藏

张之洞简介,第1张

张之洞别称:张香帅。字号:字孝达,号香涛、无竞居士、抱冰。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出生时间:道光十七年八月三日(1837年9月2日)。去世时间: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主要作品:《五忠咏·贤子册亨吏》《同人有效玉溪体者亦戏作》《河间崔次龙能诗善画寓部下十馀年无所遇而归》《送研樵·少陵流寓地》《送研樵·朝命兼边寄》等。主要成就:发展军工重工业;创办了武大、南大等多所学校。

关于张之洞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张之洞的诗词

《竹里·竹裹编茅倚石根》、《正月初二日同杨叔娇登楼望馀雪》、《白日一首示樊山》、《癸丑七月畿辅*雨十日顺天天津保定河间正定深冀方二千里间大水无际自通州乘舟至束鹿》、《改建贤良祠于祠中设仕学院书示众官祠祀杨清师端公亲仁、胡文忠公林翼》、《读宋史·南人不相宋家传》、《济南杂诗·伏生亲授济南经》、《酣睡图·风凉睡美在江楼》、《悲愤·空房冷落乐羊机》、《济南行宫海棠辛酉二月客济南作》、《五忠咏·溪峒飞鸢处》、《题瞿赠公鲁青先生自济图》、《国子监拜熙文贞王文敏两公祠遂观石鼓》、《贾谊·坎坷休怨汉文皇》、《杜工部祠·少乞残杯道已孤》、《泸州渡江时乙卯秋》、《永叹·门第崔卢又盛年》、《金陵杂诗·句曲阳明洞里仙》、《五忠咏·贤子册亨吏》、《济南岁暮·鲁酒无温尽一觞》。

二、生平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谱名:河北南皮《刘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书名据版心、书签、书名叶题

版本堂号:民国二十三年天津寰球印务局印,铅印本

册数:一函十二册

修纂者:刘聿新主稿,刘月朋编辑

开本:长272厘米、宽178厘米、厚145厘米

目录:卷首序、凡例、祭田、诰封、科第、乡贡、学历、世系总图;卷一至十宗派图、世系备考、谱首,六世二门、三门、四门、六门、七门、四世五门、三世三门世系、联名纪世谱、族居表;卷末历代入志书事迹、历代碑志传状、藻翰存余、家庭故事、勘误表。

迁徙经过:始祖义,明永乐二年自山东始迁顺天府武清县,后迁天津府沧州,即后为河北沧县城南七十里第八区集北头庄。三世有澄、胜、清。澄失考;胜生五子,第三子鉴,生玹,玹生七子,长、五失考,余下五支即为“六世二门、三门、四门、六门、七门”;清即为“三世三门”;胜第五子环,即为“四世五门”。此即六世二门、三门、四门、六门、七门,四世五门,三世三门所合修。

排行: 略

历修年代:清乾隆三十二年创修,光绪十六修续修,此为三修。

赏析:在河北沧州,素有“南皮张、北头刘”的说法,“南皮张”即张之洞、张之万家。北头刘就是指这部家谱的主人——集北头庄的刘氏。

“北头刘氏”自明万历到近代,中进士者十四人,中举者数十人,出洋游学者四人,国立大学毕业二十二人,陆军专门学校毕业二十五人,国民革命军少将、中将八人,与“南皮张”相比毫不逊色。其中有刘果实,年十三成秀才,人称“瀛海人才真第一,燕台国土更无双”,康熙已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以敢于直谏著称;刘凤翔,江西道监察御史;刘仲珻,甘肃凉州府知府;刘子镜,汉中府知府。

近当代更有江苏都督刘之洁(字聿新,本谱主稿者)、八极拳大师刘云樵(居台湾)、《益世报》《大公报》、《北京科技报》总编刘毓萱等。

谱卷末“家庭故事”称:“集北头村刘氏,明永乐二年以木工来沧,传至五世名玹者,仍未昌大,赁庑黄氏,黄氏故富室,无子,只一女,黄翁梦人以独轮车运纱帽于刘氏门,三夜不止,醒而异之,以女妻玹,比黄翁夫妇殁,因无族人,遗命以产畀女,玹席其业,乐善好施,有子七人,六子存信,继承父志,施济尤宏,迨八世生中、生和兄弟同榜举人,生中联捷入翰林,生和旋亦成进士,官知府,从此科第连绵,官中外者不可胜纪。其以黄公之墓则春秋祭扫,永久不忘。”

生中、生和明万历辛卯科同为举人,后各成进士,此为北头刘氏发轫之始

追问:

告诉我字律(排出辈分 最好多一点)

回答:

这个不懂 还是采纳下

贵州历史最厉害的人:张之洞、丁宝桢。

1、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为晚清名臣和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早年,张之洞是清流派首领,后来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任总督期间,张之洞大力发展工业和教育,并主导修建了京九铁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因病去世。谥号文襄,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2、丁宝桢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是晚清著名的名臣,出生于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于咸丰三年(1853年)33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1886年丁宝桢逝世,享年66岁。他因忠心报国、勇于担当和清廉刚正而为人称道。在他的官场生涯中,他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朝廷为了纪念他的功勋,追赠太子太保,并在山东、四川和贵州等地建造祠堂纪念他,并入祀贤良祠。

张之洞人物生平

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的官舍,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祖籍直隶南皮。因出生地位于六洞桥之孔明洞侧(今贵阳市博爱路一带),所以取名叫“之洞”,乳名叫“官保”。张之洞幼年禀赋聪慧。

五岁入家塾,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13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

少年张之洞有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忆说:“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这种夜间工作的习惯,曾被人指为“兴居无节”,影响了会见僚属。

-张之洞

-丁宝桢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他出生于宦官世家,祖籍是直隶南皮,出生地在贵州的兴义府(现在的龙安县),张之洞早期是清流派的人物代表,后期致力于发展洋务运动,张之洞的一生非常的重视教育和工业,军事的发展,他为晚清时期,新政的推出做出了巨大贡献。

1抗击法军

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作为主战派,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抵抗法军的侵略,光绪十年,法军入侵中国台湾省,张之洞制定军事路线,调兵遣将,屡创法军。光绪十一年,法军入侵镇南关,张之洞任命冯子才守关,重创法军,直接扭转了当时的整个战局,本可一鼓作气驱逐法军,可惜,清政府无能,执意求和,浪费了大好机会。

2注重教育发展

张之洞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在他任两广总督期间,就在广州大建书院,并聘任名师任教,光绪十五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他创立了自强学堂,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这些学校为以后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张之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3发展工业

张之洞也非常重视工业的发展,在湖北时,张之洞筹建了汉阳铁厂,在光绪十九年汉阳铁厂建成,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张之洞还创立了湖北织布局,在光绪十八年投产,并且取得了盈利。张之洞还认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他认为铁路是国家的命脉,不可由西方国家把持,他主持修建了京汉铁路。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确实是治世之能臣,他看重教育,发展工业,修建铁路这些不仅在有利于晚清政府,也是造福于我们后人的事情,值得我们尊重。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别称:张香帅。字号:字孝达,号香涛、无竞居士、抱冰。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出生时间:道光十七年八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