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2收藏

高氏家谱,第1张

阁下是哪里人啊,不同的分支是不一样的

可以在这里查一下http://wwwgsjpnet/News/Defaultaspcataid=A00020002

湖南高氏部分分支辈分排行

1、益阳澄泉湾高氏

派语:仁义礼知信,良崇友大贤,立学安邦国,光明耀祖先,文章宏盛世,德业广新田,忠孝伦惟振,修齐道克宣,佐朝敷教泽,守典绍家传,元恺储遴选,芳声纪万年。

2、新化高氏

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耀名邦,乐利永悠远,贤亲世泽昌。

续修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正家声,敦伦恒裕后,建业续前辉,承先尚孔孟,育子重培根,自强天行健,平实定成金。

3、宁乡高氏

派语:可以能邦立,光名耀汝先,诗书开甲弟,忠孝启英贤,继绍材储懋,昭垂泽裕延,广文新景运,济美纪修年。

4、华容三岔河高氏

派语:可以能邦立,光明耀汝先,诗书开甲第,忠孝启英贤。

5、华容砂山高氏

原派:正大承宗继,任从彝以行,克守一元志,其家兆世昌,光培铭泰相,恢芳锡沛荣。

续派:烈著鉴清本,熙先钟泽新。

6、汉寿高氏

派语:光前在道德,绍绪以文章,忠厚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7、桃源盘塘桥高氏

原派:兴正友再应,志仲荣迁继,尚世维明登。定派:大邦振宗德,先绪永宏施;仁以延安祚,嘉祥佑远枝。

续派:立国本孝友,传家礼与诗。新派:贤才宗科教,真诚导行思。

8、麻阳麻伊高氏

老派:子胜廷仲朝上登,尚必宗兴万代明,忠贤传周世,祥开自远扬,德厚钟俊彦,功伟定佳邦。

续派:仁孝昌景运,光前裕后昆,诗书绵世泽,礼乐振家声,谦让增福寿,千秋播芳名。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有一位高氏先祖叫做高柴,泰安东平一带高氏后人为高柴之后,所以他们也采用了孔家一样的字辈。堂号为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于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高柴,(前521年-393年) ,128岁,寿圣,姓高、名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他有政治才能,20岁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卫之士师”,管理(执掌)刑狱。,封共城侯,出生在齐国(新泰市古柴城),学习于鲁国孔子门下(山东省曲阜),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太康,商水,杞县),鲁国(山东省苍山兰陵),楚国(江苏高淳县游子山)。著有〈子羔〉,〈孔子诗论〉等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孟孙氏的“成邑宰”以尊孔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犯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成邑有一民众兄死,拟不按礼穿丧服,听说他为“成邑宰”,便穿丧服,按礼办事。他力父母守丧三年,从未笑过,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他被祭祀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共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共城侯”从祀孔子。

  孔子是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最高统治者尊孔祭孔,自然希望全国的百姓都来实践孔子的理论,按老夫子的道德标准行事。既然愿意做孔子的裔孙,证明他们敬重孔子,会在推行孔子的思想道德伦理方面,行动更加自觉。于是皇帝推波助澜,向孔府子孙排 辈姓名字。

  明朝洪武三十三年(公元1400年),皇帝朱元璋第一次向孔府御赐10字:

  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乾隆皇帝再御赐10字: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皇帝又御赐10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五字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来孟轲的后代、颜回的后代、曾参的后代,高柴的后代,也一起跟着孔家排起来,而且国内和海外的华人也完全一样,姓名用字和排辈都如出一辙。这自然是孟子、颜子、曾子,高柴都是孔门弟子,而且是儒家学派创立和形成的重要人物时缘故。

高氏之先,系出於齐太公后。汉高相,魏高佰恭,隋高昭玄,唐高达夫、高千里,元代高文明由浙江绍兴府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迁入山东利津,明永乐三年(1450年)高佰通自利津东迁入胶州,籍胶州者为相国宏图公之鼻祖。高佰达迁入莱邑,籍莱邑者乃徽村之鼻祖。建村于蕙兰丛生处,遂名蕙村。至宋高仁巡抚、高信县令墓居村北老茔,有石碣为徵。士兴、士咭兄弟下代天爵、天寿兄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高出取“美好吉兆”之意,改称徽村。后于1735年(雍正十三年)随城阳社划归海阳县。1947年春,徽村分为民生村、建平村、常胜村三个村。现地名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镇徽村。留格庄镇徽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南与窑家庄隔青石公路相望,北与炭岚村接壤,东距留格庄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10公里。徽村自古为海阳四大村(徽村、行村、东村、夏村)之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村中高氏历代人才辈出。由徽村的高姓大量外迁乳山、文登、荣成等地。文登有七里汤、青庄、梁家夼、北刘章、黄岚南庄等二十多村庄。

海阳徽村高家庄《高氏族谱》族谱小引:

高氏之先,系出於齐太公后。后高子於汉有高相,於魏有高佰恭,隋有高昭玄,唐有高达夫、高千里皆此族也。然世代久远,姑存而弗论。厥后有佰通、佰达者,自利津东迁,一入籍胶州,一入籍莱邑。籍胶州者为相国宏图公之鼻祖。籍莱邑者,乃吾宗之鼻祖也。至宋有仁、信二公,镌名嵩山佛寺碑阴,一巡抚,一县令。墓居村北老茔,有石碣为徵。然上无承下无续,似有徵而仍无徵也。相传吾十世祖讳天爵,莱邑柏林庄一族为天寿之裔。与吾十世祖为伯仲焉。天爵、天寿之上,空闻士兴、士咭之名,而毫无可据,徒增感叹耳,壳由世谱无存,伦次莫考。故族谱之修,不得不自九世祖讳雄始,由此观之,族谱所系顾不重哉。向今谱碟尤存,等雄祖而上之,以及通达二公,可谓根深源远矣,而湮没已久,何后之子孙其深鉴乎。前篡修族谱,自兹以,垂之千万世,而历历有徵,岂不休哉。

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高雄)九世维世敬识

高文明十七世孙高维世

高氏家谱

阁下是哪里人啊,不同的分支是不一样的 可以在这里查一下http://wwwgsjpnet/News/Defaultaspcataid=A00020002湖南高氏部分分支辈分排行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