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长什么样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2收藏

唢呐长什么样子,第1张

关于唢呐长什么样子介绍如下

唢呐的外形呈圆锥形,由管身、吹口、簧片等部分组成。它的管身为竹子或木头制成,长约30-50厘米,直径约15-2厘米。吹口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簧片则位于管身内部。

一、起源

唢呐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唢呐都是重要的民间乐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

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或银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加键唢呐还有半音键和高音键,拓展了音域增加了乐器表现力。

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

二、音色

唢呐的音色高亢、豪放,能够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气氛。它的音域非常宽广,能够演奏出从低沉到高亢的各种音调。此外,唢呐还可以模仿人声、动物叫声等声音,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三、演奏技巧

唢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包括单簧管、双簧管、三簧管等多种技巧。这些技巧能够使演奏者在演奏时表现出更加细腻的情感和技巧。此外,唢呐还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如与二胡、琵琶、笛子等组合演奏,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唢呐是一种传统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外形独特,音色高亢豪放,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如果你对唢呐感兴趣,不妨学习一下它的演奏技巧,感受一下它带来的美妙体验。

一把二胡拉断腰

它长得有些普通,长长的脖子,两根弦子;蛇皮做的脸,永不离身的弓子,似乎在告诉人们,可不是那么好演奏的。它可以是最喧闹的,能演奏出万马奔腾的声音;也可以是最哀伤的,能够再现妇人对着江水哭泣的场面。它就是二胡,来自古代的一种拉弦乐器。

可能是因为经常出没于二胡比赛、小区广场,人们对二胡有着莫名的喜爱。看到拿着二胡演奏的人,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调侃,一把二胡拉断腰。为什么说一把二胡拉断腰?实在是因为二胡并不是一件好演奏的乐器。

岩山寺的经塔之中,人们发现了一把元代的胡琴,它的样子和现在的二胡看起了相像极了。这一发现,与《元史》中对胡琴的描述不谋而合。在《元史》的编著者眼中,胡琴有着龙一样的头,两根弦子,还有着用马尾做的琴弓。麟堂秋宴,明代的画家尤子求,将自己见到的胡琴手画了出来,画面之上,胡琴手正是用拉奏的方式演奏胡琴。那么,是不是二胡的祖先一定来自于元明时期?

 

事实上,二胡在我国的起源可能更早。“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的诗句告诉我们,自唐朝以来,人们就将西域传来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称之为胡琴。无论是唐人还是宋人,他们都将两根弦子的胡琴称为嵇琴。孟浩然曾经在诗里讲述过自己看到嵇琴演奏者的经历,沈括也曾经在《梦溪笔谈》中讲述过关于嵇琴的故事。熙宁年间,官家在宫里大宴群臣,教坊的乐手徐衍曾面对官家演奏嵇琴。拉断了一根弦子之后,徐衍依然面色不改,继续用剩下的一根弦奏完了整首曲子。

不过,尽管史书上有关于二弦乐器以及胡琴的记录,二胡究竟从何时来到中国,却依然是一个让人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倒是无法争论的,那就是想要将二胡演奏得炉火纯青,必然要花上很大的气力。

 

如何持琴,如何握把,如何滑弦,如何挑弦,想要达到入门的要求,就要经过无数次的联系。觉得已经能够用弓子熟练地奏好不同的音阶了,却发现二胡是要换把的。把位换了,调子也变了,不同的音阶发出的声音又变得不一样了。

能够演奏出一只简单的曲子,不要高兴地太早,您也不过到了三级的水平。如果想要用二胡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把曲子演奏得如泣如诉,把自己变得和大师一样,年轻的二胡手们要挑战的难度只会更大,不把腰累断是不能罢休的。正因为二胡虽然看似简单,但从入门就已经非常难,所以才有了“一把二胡拉断腰”一说。

 

千年琵琶万年筝

浔阳江头,枫叶飘落,昔日妆成妒秋娘的乐女,满心伤感地弹着琵琶。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在大船上,乐女和正在欣赏他弹琵琶的江州司马,都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千百代之后,乐女与那位名叫白乐天的江州司马,都已经化为朽骨。唐琵琶却因为考古人的研究,再次从新疆的黄沙里,伸出了自己曼妙的脖子。除了看起来有些残破,依旧不改当年的气质。

琵琶,本为胡人骑在马上演奏的乐器,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故而得名琵琶。古人琵琶一般身长五尺三寸,象征着天地人与五行。它的四根弦子也是有讲究的,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不再被当作胡人专用的乐器,开始进入汉族豪奢人家的生活。富豪石崇,吏部尚书虞仲文,史学家范晔,驸马褚渊,都将琵琶当作自己的爱好。

 

千年琵琶万年筝,这句话其实是人们对“千日琵琶百日筝”的化用。在古代的一些琵琶手、筝手看来,学会琵琶、筝,要比学会二胡要容易很多。唐太宗时期,曾有西国胡人乐师来我国献乐,手持琵琶,他演奏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为了超过西国乐师,太宗提前让琵琶国手罗黑黑隔着帷帐听那西国乐师演奏。就听了一遍,罗黑黑就将西国乐师的曲谱扒了下来。

帷帐中,罗黑黑拿着大琵琶自信地弹起了曲子,西国乐师见自己的曲子竟然被大唐乐师完全模仿了下来,露出了惊叹的深情。只要掌握了另一个人的谱子,乐师就可以用琵琶再次演奏这个人的曲子,可见,对于比较熟练的乐手来说,想要弹奏琵琶曲,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练上个三四年就能学会,这才有了千日琵琶的说法。

 

与琵琶相似,古人认为,想要弹筝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筝这种乐器,初生之时总共有五根弦子。东汉之后,它的形状已经和瑟这种乐器长得差不多了。随着进一步的改造,筝的弦子也被一点点地加了许多根。雅乐的筝弦为十二根,其他乐种中,筝的弦子则通常为十三根。尽管弦子特别多,涉及的声调、音阶变化也比较多,但是没怎么参加过筝乐培训班的古人,依然可以将筝演奏得特别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仁祖不用谱子,就可以在桓温面前边弹筝边唱;晋代的桓伊,可以用筝和上乐奴的笛曲。这两位都不是乐师,只是朝中官吏,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都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演奏水平。即便弦子有十几根,练上个一百天,也能把筝演奏得非常动听,这便是万日筝的由来。

经过了时间的变换,千日琵琶万日筝,逐渐被人们传成了千年琵琶万年筝。不过,千年琵琶万年筝这个句子本身是没什么毛病的,因为琵琶与筝在我国确实有着千年的老资历。东汉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在书中记录琵琶的由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曾经在名士阮咸的坟墓里发现过琵琶。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人们的墓葬中发现出土的琵琶。从东汉时期便有记录,琵琶确实无愧千年琵琶之称。

至于筝,它的资历就更老了。春秋时期,一个古代的贵族将自己的梓木筝当作陪葬品放在了自己的墓中,历经千百年,这把梓木筝在考古研究者的发掘下,重新出现在了人间。秦筝何慷慨,曹子建的话并不虚假,秦时的大臣李斯曾经证明,筝确实在秦时颇为流行,筝声慷慨、秦歌快耳,当真是大秦之声。自春秋到秦代便已经流行于国内,给筝一个“万年筝”的称号,似乎并不过分。

不过,除了说明琵琶和筝的历史以外,这句话还有赞赏两种乐器的美妙,有可以再继续延续,流传千万年的意境。

 

一支唢呐吹一生

舞台前,演奏家们在合奏着《九州同》;高粱地内,九儿倒在了大火之中,人们又听到了那首《抬龙王》;回忆着焦三爷的身影,天鸣再次吹响了那曲《百鸟朝凤》。除了都是经典之外,这三首曲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离开唢呐。

喇叭唢呐,曲小腔大,这句话我们经常在父辈人的口中听到。事实上,这个句子的诞生时期非常久远,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它是明朝的文人王磐在《咏喇叭》中记载的短句。

唢呐究竟是何时出现在我国的,人们对此看法不一。根据武氏祠的汉画石像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唢呐应该出现于东汉时期。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则对此表示否定,他们根据出土于唐宋时期的壁画,提出,唢呐诞生于唐宋时期。

 

由于缺乏文字证据,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同,许多人还是认为直到明代前后,唢呐才开始流行。根据戚继光将军的《练兵实纪》记载,唢呐在明代本是军用乐器,将领们招呼军卒们赶快收拾行李、集合起来吃饭,多是采用吹喇叭的方式。

《出警入跸图》作为物证论证了《练兵实纪》的记载,在该图中,明朝皇帝的仪卫们正在为皇帝的出行仪式奏乐,他们所使用的乐器中就有唢呐。清朝时期,唢呐有时会被叫做苏尔奈,不过依然被运用于军中。根据,清代的《军器则例》记载,清代的军队中同样配备唢呐,每隔十年,才允许唢呐手贴换自己已经有些残损的唢呐。《练勇刍言》也记载了清代唢呐的军用现象,清朝军营中的一些侍勇们也会被要求随身携带唢呐。

一支唢呐,可吹尽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说媒的时候,人们需要唢呐,据《群音类选》所载,为了让气氛更喜庆一点,一户人家在给女儿说媒的时候,特意请了唢呐手。结婚的时候,人们离不开唢呐,明刻本《蓝桥玉杵记》的插图中,一组六人乐队正在为村子里的新人演奏乐曲,六个人之中,唢呐手吹奏得最是起劲。丧事也需要唢呐,砀山的百姓,只要遇到丧葬之事,必然会让唢呐班子上门吹上一段,表达心中对故去亲人的思念。

一支唢呐,可出现在大大小小多种场合,富贵可听,平凡亦可听。

明朝时期,皇帝为了彰显外交活动的严肃性,特意为郑和配备了唢呐手作为佣从。清朝时期,皇帝的登基大典、迎驾仪式,皇太后的寿宴上,都少不了唢呐的存在。来到民间,唢呐是老百姓们最为熟悉的一种乐器。爆竹燃起,响声连天,唢呐清吹,又是新的一年。有的时候,村子里会请来一队戏班子,班子里有吹唢呐的,好不热闹。

 

能够用在各种场合,能够吹起不同的情绪,一个人从出生的喜悦到婚姻大事,再到离世,可能都会有唢呐陪伴,唢呐虽小,却能唱尽悲欢离合,这可能也是“一支唢呐吹一生”的俗语缘由吧。

/来自网络,侵删。

顺口溜是:唢呐一吹白布一盖亲戚朋友等上菜顺口溜是唢呐一响,布一盖,亲戚朋友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哭的哭哀的哀,把坑填好接着嗨。

因为唢呐是乐器之王,大多用于民间的丧礼之上,唢呐一响就意味着有人去世了,代表了曲终人散的意思。

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许多人都能随口来上几句。比如表现自己或他人在餐座上的英雄气概,酒徒们振振有辞: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

有《哀乐》、《哭五更》、《一枝花》、《青天歌》、《祭灵》

1、《哀乐》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2、《哭五更》

《哭五更》是一出地方曲艺品类,在全国各地有各种版本,通常是讲述旧社会的新娘哭嫁词,种类繁杂,说唱起来清冽沉郁,同时又哀婉动人。

3、《一枝花》

《一枝花》是任同祥先生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的一首唢呐独奏曲,歌曲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

4、《青天歌》

《青天歌》道家北七真丘处机所创作作品,出自《磻溪集》,自问世以来,历来受到修道者的重视,元末混元子(王道渊)做《青天歌注释》,明代陆西星做《青天歌测疏》。

5、《哭丧歌》

《哭丧歌》是丧礼仪式中少不了的演唱形式,它是陕西南部一带的风俗习惯。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

  陇东婚丧唢呐是指陇东(以庆阳地区为主)一带流行于民间的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据考证,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民间嫁娶、丧葬等活动中主要的音乐形式。其高亢激昂的旋律音调,婉转悲情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浓郁的黄土音乐文化特色。陇东唢呐与当地民间风俗仪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由于其形态完整,历史悠久,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溯本逐源

庆阳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周祖从这里发迹,早在周代便有了吟咏古豳(今庆阳境内)社会先民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大雅、公列》等收集在《诗经》中。可见:在周代,庆阳地区的民间音乐活动已具规模。陇东唢呐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代韩鼎编篆,清乾隆二十六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订的《庆阳府志》中。明代王圻在《三才图会》中载“锁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民间多用之。”王圻所记的“民间多用之”与《庆阳府志》中的民间婚丧仪程中鼓吹乐的使用状况是吻合的。目前,在庆阳地区,找不到其它形式的鼓吹乐痕迹。“唢呐”一词音译于波斯语“surna”,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因此可以推断:陇东唢呐是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经丝绸之路传到陇东一带,并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逐渐形成的,至明清时期这种音乐形式已比较完善,并运用到民间婚丧活动中,成为民间风俗仪程中的固定用乐。

二、陇东唢呐音乐本体研究

(一)旋律音调分析

1、调式特征

对于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研究(只要它有音高的组织关系),就不能避免对其调式的分析,调式是人类音乐思维的基点,是不同音乐风格形成的依据。陇东唢呐常用的调式音阶是五声性调式音阶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六声音阶或七声性下徵(清乐)音阶。其特征是七声性下徵音阶中的清角微升和变宫的微降,即4和7的游离性。

在对68首陇东唢呐的曲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陇东唢呐的曲牌中以徵调式最多,其次为宫调式,商调式与羽调式较少。 见下表:

2、旋律音调的构成及特点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旋律构成都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地域特征、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等。陇东婚丧唢呐音乐有着其独特的旋律构成形式与曲调发展方式。

①跳进与级进的结合。陇东婚丧唢呐,高亢激昂,除其乐器本身的音色特征外,其旋律中的跳进音程,尤其是八度以上的跳进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跳进常见于强拍到弱拍的进行时,即由强拍的低音跳进到弱拍的高音。旋律音调随即下行进行。这样便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弱起的句逗形式。即旋律从弱拍高音起奏。

下例曲牌为徵调式,旋律音从d2音开始,旋律线呈锯齿状逐渐下行,到达第二小节第三拍的g1。在第四拍出现了g1――3的 十一度大跳,之后旋律在高音区下行,到达第五小节第三拍的bb1,又以高十度c3以高音弱起。同样的旋律进行方式,旋律在第七、八、十、十二、十六小节高音弱起起奏。

②原始动机,同一音程的重复和变化

在对搜集到的五百余首陇东唢呐曲牌的旋律分析中发现:同一音程的重复和变化重复是陇东唢呐曲调旋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下例:

上例是一首典型的陇东唢呐风格的曲牌,同一音程的重复比较多见。如第八至第十小节中#g2---b2的小三度音程出现了五次,十三至十六小节中#g1--#a1的大二度音程出现了七次。旋律中其它音程的重复也比较多见。

③以五声性为主的旋律进行

陇东唢呐曲调中的旋律进行,仍然是以五声性调式音阶为基础,以三音组的音的组合方式为主。七声性音阶中的清角和变宫以经过、辅助等方式起到软化旋律的作用,常位于弱拍及弱位。

④音区,音域

陇东婚丧唢呐的音域一般在两个八度(f1――f3),经验丰富的吹手可以两个八度又四度。不同音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曲牌旋律通常从低音、中音区开始,以跳进的方式到达高音区。高音区常运用滑音、垫音等演奏技法,时而高昂亢奋,时而婉转如水磨。低音区有宣叙、陈述的功能,高音区有华彩的意味。有些老艺人还能运用超高音区的吹奏技法来模仿鸟鸣等音响。

⑤民族化的支声性复调织体

在婚丧嫁娶的过程中,一般用两杆唢呐,采用支声性复调织体,时分时合,相互呼应。上手唢呐高亢激昂,下手唢呐平滑朴实,一般起音时两个声部同度奏,随着音乐的发展,出现两个声部的八度奏、旋律的反向进行、节奏错位等对位式的声部组织形式。最终,一两杆唢呐的齐奏结束。如下例:

此例为两杆唢呐的合奏谱,属于支声性复调织体。由上手唢呐起奏,下手唢呐在第三小节以同音跟进,出现节奏上的对位,旋律上也出现了二度、七度的不协和音程。虽然节奏的对比更明显,出现了你繁我简、你走我停的对比。旋律上虽然出现了二度、七度、九度等不协和音程,但在强拍、强位,两个声部的音几乎都是同度和八度的音程。因此,支声性复调的特征较明显。

(二)曲式结构

1、自由联缀体的曲式结构特征

陇东唢呐用曲牌联缀的方法,即在某一礼仪活动时,将几首风格类似,调号相同的曲牌联缀起来,乐手可根据情况即兴地将几首曲牌联起来使用。单个的陇东唢呐曲牌以一部曲式为主,其次级结构多为几句式、并列式,及重复和变化。

2、曲式结构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

由于多段联缀体的曲式特征,在两段曲牌之间会有类似于纽带作用的连接性乐句,这些乐句和曲牌的前奏、尾声等被视作为曲式结构的从属部分,这些乐句可长可短,它们都被赋予了具有庆阳方言特色的名称。

①帽子(引子、起板):一首曲牌的前奏部分,一般由上手唢呐起奏,起到明确调性,统一调高的作用。

②身子(正曲):曲牌的主体部分,由两杆唢呐吹奏,在实际演奏中,乐手可根据情况进行即兴的变奏和重复。

③踅子(楔子):两首曲牌联缀时起到联结曲牌的过渡性乐句。长短不定,可以是一个乐句也可以是一个乐段,通常作为乐手炫技的华彩型乐句。

④把子(罢子、曲尾、落板):指曲牌的尾声部分。

⑤对口:两支唢呐一问一答式的曲式样式,一般由上手唢呐吹奏上句,下手唢呐吹奏下句作应答。有在同一调内的守调对口,也有改变调性的变调对口。

三、乐队配置

陇东唢呐其乐队配置有“大件”与“小件”之分,由大唢呐,堂鼓,钹,小钗,钩锣等乐器组成的称为“大件”,可分为单吹(由一架唢呐领奏)和双吹(由二架唢呐领奏)。由一支小唢呐(海笛)及打击乐组成的称为“小件”。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不同的配制。

四、陇东唢呐音乐与当地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陇东唢呐与当地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已成为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音乐形式,并贯穿了整个的活动过程。在婚嫁过程的娶人、迎轿、拜堂、开席等仪程和丧葬活动的请灵、接宾、接官、迎纸火、典主、游石等仪程中唢呐是必不可少的。且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仪式中运用不同的曲牌。在民间的风俗活动中,已形成了礼从乐起,响动在先的习俗。在文化特征方面,陇东唢呐已成为庆阳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此文为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三期创新工程项目: 《西北传统音乐资源基础数据库与相关问题研究》子课题成果。)

责任编辑:杨建

唢呐的发源地为波斯、阿拉伯一带 ,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

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唢呐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扩展资料: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史料始见于明代。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网-唢呐

民间丧事的唢呐一般用的是降B调、F调小唢呐,一句话就是用深沉、悲壮、凄凉的曲调,

资料链接:

1、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在新疆西晋时期的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有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在中国的民间流传,明清以来民间经常使用。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称作碗的喇叭口。

2、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丧)事,光景过得好一点的人家,总要雇佣一班吹手(本地也叫响手,不太文雅一点的人叫吹鼓手)来渲染气氛。若是红事,则愈加红火热闹,喜上加乐。若是白(丧)事,则更添其悲凉凄酸。喜事上,响手的讲究并不多,而在丧事上的讲究就较多了。

3、吹奏程序

为三吹三打。其意思为人的三起三落。三吹三打由三节组成。第一节:老号张扬一至两声后,鼓、镲、锣唢呐恰当配合,齐奏《拜朝》曲牌(或叫《拜场》,名称不确定。)此曲牌为四分之二拍,一般开事时常用,这是艺人的规矩。第二节与第三节中,老号用法同上。由鼓先引节拍,接着唢呐吹奏《散兵营》牌曲。

4、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

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例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唢呐的祖先是谁,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有一种说法是,唢呐最早是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明代时期已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明代宗室朱载堉是明太祖九世孙,他在郑藩第六代世子位置上,对唢呐的传入和推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被尊称为唢呐的祖师。另一种说法认为,唢呐是在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唢呐被用于军中和民间音乐,明代时期已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而具体的发明者尚未可考。

唢呐长什么样子

关于唢呐长什么样子介绍如下唢呐的外形呈圆锥形,由管身、吹口、簧片等部分组成。它的管身为竹子或木头制成,长约30-50厘米,直径约15-2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