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呢?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很低,生活和劳动都很低下,儿童3岁后直接参加成人活动,在生活和劳动中接受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逐渐细化,幼小儿童不可能直接参加劳动,而是跟随成人做辅助性的劳动,在生活和劳动中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是以畜力耕作和手工劳作为主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年轻劳动力参加社会劳动还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准备。学前教育长期处于自然状态,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产生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需要,增加了社会财富,同时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女性走出家庭,外出劳动,进入工厂,幼童无人照料,产生了社会问题,因此有了建立儿童教育机构的需要。所以,当时工业发达的国家首先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得比较晚。
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财力和人力,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需要,即家长送托子女的需要。我国学前教育20世纪前叶发展缓慢,先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工业地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1、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保障,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学前教育的如何开展。在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幼儿第一次走出家门步入校园,难免对老师或者新环境产生抵触。在这一阶段,亲子依恋关系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幼儿更加偏向于家庭与亲情的决定方向。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保障。
举两个例子来证明不同的家庭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我们用两者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种的家庭教育希望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可以顺利的过度到小学阶段。这种家庭教育更加严格,目的性更强,但却忽略了幼儿在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教育。第二种家庭教育就是没有家庭教育,这一类家长更偏向于幼儿园就是”哄孩子“的地方。这时候的学前教育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只要保证孩子不受伤,身体成长就达到了目的。
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家庭教育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基于幼儿这一特殊时期,由于身心、智力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且处于一个良好的塑造期,过度要求学习或者过度放纵都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配合学前教育,让幼儿在低强度学习之下形成良好习惯与道德品质,并且发掘幼儿的特殊能力并加以培养。更加理智的要求幼儿,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比别人差,但要理性要求并理性溺爱,不注重表面事物,更加注重幼儿智力与各方面的健康发育,而这些恰恰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保障。
2、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表现与延深
学前教育更像一个平台,是幼儿优秀的家庭教育展示的地方,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延深。家庭教育主要偏向于孩子除了学习以外的各种能力,比如独立性与社交能力。在学前教育中,老师们除去幼儿们的学习之外,更多还有照看幼儿的义务与责任。同时这也是幼儿们人生第一次踏入集体生活,而在家庭教育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其相符合,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尊敬师长等等良好的品德习惯将会在学前教育这个平台中得到展示,同时也会通过实践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延深,也会在老师的督促下进一步完善。因此我认为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一种表扬与延深的平台,在帮助幼儿接触学习之外,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补充
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大多数幼儿在身心上表现对家庭的依赖,因此幼儿园也不能忽视家庭式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应该将家庭视为良好的伙伴,与幼儿家长共同配合帮助幼儿度过美好的时光,同时也应该改变家长过于功利的心态,劝导家长正确教育幼儿,不要灌输过多社会压力给孩子,改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协助家长为孩子提供创造性的家庭教育,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和独特性。幼儿园可以安排更多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打开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更快乐的成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变家长的心态,通过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更优秀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规划。
换句话讲,学前教育主要偏向于幼儿提前接触到学习,以便于幼儿在不远的将来更好的面对学习。而家庭教育像一个百科全书一样补足幼儿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培养幼儿独立性、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帮助幼儿更加全面且健康的发育,从而对学前教育进行补充,从而让幼儿更加全面且健康的发展与成长。
古代的学前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
拓展知识:
1、家庭传承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父母亲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亲身示范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知识传授给孩子。
2、师傅传承
在一些手工艺行业中,学前教育也通过师傅进行传承。孩子从小跟随师傅学习技艺,通过观摩、模仿和实践,逐渐掌握相关技能。
3、社区集体教育
在古代社区中,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互相照顾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交流,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和生活常识。
4、游戏教育
古代的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们在玩耍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生活常识、道德规范等。
5、经典启蒙
古代学前教育中还有经典启蒙的方式。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通过讲解、背诵和解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
6、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古代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基本品德、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重视道德教育,让孩子从小明白什么是对与错、好与坏,培养孩子的正直、守纪律、尊敬长辈等品质。同时,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友善待人,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乐器和音乐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中,乐器和音乐教育也占据重要地位。家庭和社区中常常有吹箫、弹琴等音乐活动,孩子们通过观摩和模仿,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还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8、自然环境的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注重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环境,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孩子们经常在户外活动,观察花草树木、动物昆虫,体验自然界的变化。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孩子们学会了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9、民间艺术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中还有一些民间艺术教育的内容,如戏曲、舞蹈、绘画等。孩子们通过观看和模仿,学习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和艺术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0、阅读和书法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中,阅读和书法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孩子们通过朗读经典著作、背诵诗词散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同时,书法教育也被重视,让孩子们学习书写汉字,锻炼笔墨功夫和美感。
总结:
古代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的目标包括道德教育、社交能力的培养和生活技能的掌握。乐器和音乐教育、自然环境教育、民间艺术教育、阅读和书法教育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教育形式,古代学前教育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诸如幼儿学校 (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37年福禄培尔所办)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我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思想和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它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以封建式的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直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了学前教育机构。19世纪中期以来,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资源,在我国领土上大办工业,开发矿山,清政府的洋务官僚也兴办工业企业,使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据统计,1900年完全由民族资本家举办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已有122家,资本总数为2277万元。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又进一步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一些妇女为生活所迫,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这样,就使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震惊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声浪遍及全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士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企图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的教育制度便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对象,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倡办西学很快地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当时,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在学习、介绍西方教育制度时,都曾注意到了学前教育的问题。如康有为在其所著《大同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学前教育阶段。梁启超在《教育政策私议》中介绍日本学制时,也提倡设立两年制的幼稚园,招收5岁以下的幼童。由于先进思想家们的积极宣传,便为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作了舆论和思想准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发展学前教育的愿望还不可能实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更为严重,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腐败的满清政府为了维护其行将灭亡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德宗实录》,第477卷,第15页。转引自李桂林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一方面为了欺骗人民不得不附合潮流宣布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以便缓和矛盾。他们所提出的“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方面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为此,1902年张百熙奉命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此学制虽经颁布,并未实施。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癸卯学制中确定了更为详备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
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
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在儿童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
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幼儿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
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
1990年,法国 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
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
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
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
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
在美国,人们对学前教育中的混合年龄组和小学低年级中的不分年级计划的潜在作用也倍感兴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冈州迎接21世纪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不分年级教育形式古已有之。
到近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在19世纪末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就受到批评。
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
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
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
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
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家庭教育内容有二:
一德育
①伦理纲常:孝为本,礼仪为核心。
②立志:精神动力+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③俭朴、正直、廉洁。
④爱国主义,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幼仪,幼儿行止有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大原则
①以身示教,潜移默化。
②因材施教。
③环境陶冶,包括“陶情”“冶性”。功能总结:“化”“渐”。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有点及面,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④爱与教相结合。
⑤趣味性。
⑥“知子”“均爱”。
众子一视同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很多做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理解,不过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他们的运动轨迹早已被拆解,只要有心,和孩子一起爱护这个家。
古代的家庭以家族为单位,动辄上百来人,要管理一个家族就像管理一个庞大的团队,要有一套制度规范才不会出乱子,如今的家庭最多四个老人+两个大人+1-2个孩子,在护养孩子的方式上多少有分歧,不过所有的问题在直面孩子的时候都要让他明白,家里这个人的意见是不能不听的。
扩展资料
原则
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被认为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福禄培尔。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德语: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 。
1820至1824年福氏写了七篇论文,1826年出版了《人性教育》Menschen-erziehung,由本书可以了解福氏的教育思想,当时(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一般德国的思想,内容上尚未有如福氏这样的调和了宗教、哲学及艺术的思想教育。
《人性教育》的基础论是提倡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人性教育目标及教育原理。
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
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
福禄贝尔认为人类生命的发展,是由一点连续进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发展阶段,连续由内部进行,彼此是有关连的。
学前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呢?
本文2023-11-30 22:38: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9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