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寻根问祖
郭姓由来是什么,郭姓始祖是谁?身为郭姓一员,我的家族来自哪里?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用心网上找了些资料。最后资料和个人情况显示我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郭氏后裔,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始祖是西周虢国国君虢叔,虢叔即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
我小时候,爷爷不止一次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家族由来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官府强行组织老百姓大迁徙。被要求迁徙各地的众多家庭之中就一家郭姓家人,有十八个兄弟,在临别前把一口大铁锅摔成十八牙,每人拿一牙锅做为时候子孙寻根问祖的信物。爷爷总讲的这个故事和以下资料中洪洞县大槐树下十八兄弟的故事相符,说明我们家族这一支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并且,我找到的以下资料中显示,洪洞县迁徙出来的后裔子孙小脚趾指甲为双瓣。而我的小脚趾指甲确实是双瓣的。这一点也证明了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郭氏后人。
那么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这十八兄弟的家族由来又是怎样的呢?以下资料显示,这十八兄弟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扒到这里,瞬间自豪起来,我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啊。
郭姓的始祖又是西周初期重要诸侯封国虢国的国君虢叔,虢叔即是周武王的叔叔,即周文王的弟弟。自豪感油然而生啊。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为保证资料完整性,没做任何修好删减。郭氏族人可以看看,更细致地研究研究。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查看百科
虢国,中国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其国君均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
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因周平王东迁,迁河南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称为南虢(有别于虢叔后裔虢序夏阳之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奔东周京师洛邑,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前541年置瓜衍县,南虢后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虢叔后裔虢序被平王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号北虢,因实力单薄而依附于南虢(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即源于此)。前658年,亡于晋,以郭为氏,郭偃即虢序后裔,仕晋献公、文公。其后裔被安置在晋国都城,晋国末辗转来到晋阳以北,秦汉以来形成太原望族。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迁徙
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阴下通过。汾过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明代初年,山西省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史书记载的明初移民主要有平阳府辖二十九县,潞(lù)安府辖六县,汾州府辖三县,泽州辖四县,沁州辖二县,辽州辖二县。这些地区共有五十一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
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大槐树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大槐树移民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jìng)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挈(qiè)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大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批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官府人员宣布:“大明皇帝敕(chì)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背手而捆,绳绳相拴,数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据说后来的几次大的移民中,官府也是采取了强迫的办法。
另一传说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人满为患,也正闹饥荒。粮食吃光了,可是竟没一个饿死,全托福一棵老槐树了。老槐树有七八搂粗,枝繁叶茂,远看像一把大伞矗立在地。一到秋天远远近近的人们,每天成群结队来到老槐树下拾槐角豆。说起来也怪,不论早来晚到,每人每天只能拾那么一碗(豆籽),谁也甭想多拾。人们传说槐树仙为拯救洪洞人,总是公平分配,一碗豆足能救饥肠,谁也不能贪多。因此感动了人们,每天总有许多善男信女向老槐树烧香跪拜。
洪武初年的一年秋天,洪洞县知县萧九成接到朝廷旨意:“从洪洞选民五千,迁到太行山以东,萧知县立即通知各村里正,告示上把迁入地描述得像天堂一般,可故土难离,谁愿意搬家呀?告示贴了好几天,连一个报名的也没有。可难坏了萧知县,朝廷旨意难违,限期一过,肯定乌纱帽难保。既然没有自愿迁去的,只好强迫搬迁了。但是那么多人,一家一家地押送,不是个办法。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第二天萧知县大肆活动,一面买通当地神汉巫婆,到各地游说:“槐仙显灵了,后天恩赐每人槐豆一斗,永不再赐。”一面呈文上司,请求派一支军队来。到那天,果然如此。洪洞各村乡民,都倾家出动。一时间槐树下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挎篮子的、扛口袋的。专等槐仙赐豆。正当午时,成千上万的人跪了一地。此时,正南跑来一队人马,如猛虎下山,似蛟龙出海,径直朝老槐树而来,众人正疑惑时,见一个骑士下马来,抓住一盘绳的一头,另一骑士抓住这绳子的另一头。当时人们看到这般情景,闷葫芦里也不知装的什么药,个个呆若木鸡,也不敢走散。只见那两个拿绳骑士很快绕槐树下人海一周,把大家整个围住。随即骑兵们飞速行动,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可吓坏了这班乡民,都傻了眼,大人们面面相。
郭子仪后裔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被迁徙至全国各地。
河南郭氏“十八块儿锅(郭)”的来历考证及迁移分布
生活在郑州、新密、新郑、登封、荥阳、长葛、濮阳、方城、南召等河南各地的许多郭姓人家,别人取笑他们是“锅(郭)片儿”,他们一点儿也不恼怒,还会一脸正色地称自己就是“锅(郭)片儿”。原来这些自称是“锅片儿”的郭姓人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600多年前山西洪洞县大石桥迁徙而来。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大石桥的郭氏家族是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在当地官府的逼迫下,家族在郭氏宗祠协商响应皇上诏书,迁徙中原的问题,决定有裔孙郭武功携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移民,因其中子侄辈十八人,被称为十八郭。郭武功答应率领十八郭迁徙中原,条件是要带上祖传家宝——据说是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在世时留下的——一口铁锅,家族同意了郭武功的要求。就这样郭武功带领着十八郭背着祖传的铁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郑州西南郊一条小河边,河边生长着成片成片杨柳树,景色非常秀美,而且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这个村庄就叫杨柳村(后改名为台郭村)。郭武功一行人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定居后,和当地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和睦相处,日作夜息,经过几十年的生息繁衍,人丁兴旺的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郭武功就与子侄们在郭氏祠堂商议,决定前往他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大家同意后,郭武功老人就把祖传的大铁锅砸成十八片儿,分发给子侄们一片儿,告诫子侄们到外面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同时告诉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德和祖籍,他相信十八片儿锅一定会复原成一口完整的大锅的。
于是,十八郭氏男丁告别自己的家园,带着“锅片儿”。迁往他乡,散居在郑州及其周边的新郑、新密、荥阳等地。 “十八片儿锅”的子孙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根脉,都自称是“锅片儿”或“郭片儿”。没有一定鄙视的意思,而是他们对自己祖德的缅怀和传承
洪洞大槐树移民情况考证:
平定郭氏一支始祖原籍洪洞后迁至石艾( 平定) ;
曹县郭氏一支始祖讳长老,为山西太原, 明洪武年间诏自洪洞县迁山东曹邑桃源集东南郭寨村;
曹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成, 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曹县郭小胡村;
郑州郭氏一支始祖讳武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於郑州市西南隅台郭村,郭武功带子侄18人,又称“十八块锅(郭)”,;
赞皇郭氏一支始祖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赞皇县;
新安郭氏一支始祖讳奈,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安县城西街;
新安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三光, 于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邑新安县西之南庄, 明末徙高平寨村;
新河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东顺城官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亭则头官村、王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安庄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董夏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周家尧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南小屯村;
修武郭氏一支始祖讳高, 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后董村, 迄今已传13 世,20 余户,100 余口人;
浚县郭氏一支始祖讳浚, 号巨川, 元配姜氏, 于前明洪武朝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字裕光, 原籍山西洪洞县人, 于明洪武初年迁居浚县小寨村, 后世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君章, 于明永乐七年自洪洞大槐树迁居浚县王庄乡牛庄村, 迄今已传23 世, 人口逾800 余人;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泊头村、郭得才屯;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
河内郭氏一支始祖讳春,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内县;
清丰郭氏一支始祖讳让, 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清丰县太屯集, 迄今已传25 世;
新郑、新密、荥阳郭氏一支始祖堂兄弟十八人,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 居处不一, 俗称十八郭, 详见“十八块儿锅(郭)”专贴;
莘县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岩集乡滩上, 后分东滩、西滩、北滩、南滩;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兄弟二人, 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郭炉, 后兄弟分手时各执一铜佛为日后相认的标记,故人称“铜佛郭”, 一支分居于柿子园乡郭炉村;
郓城郭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城县红庙村。
最后,我们老家的家乡话说上厕所方便就是说解手,走路也多是背抄手。给大家看看我小脚趾甲确是复形,双瓣,一个大指甲,边上还长着一个小指甲。
大埔郭氏源流概述 郭姓,太原郡,源自周初的虢国。唐人所著的《姓纂》一书记载: “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望出太原华阴冯翊。”另外《公羊传》也指出“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从鼻祖虢叔始至唐朝郭子仪历七十一世。唐朝,自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后(因山西阳曲一带古称汾阳,故郭子仪封郡王时,以其先祖所出之地冠以名字而称汾阳郡王)嗣裔迄今为尊重先祖,区别分支,则书曰汾阳王或汾阳郡。 大埔郭氏源自山西,属汾阳郡,远祖子仪公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计任将帅四十余年,一身系国家安危三十年。他平安史之乱、打败仆固怀恩,折回纥之师,御吐蕃之侵,挽唐室于将倾,拯黎庶于涂炭,功勋盖世,位极人臣,被唐德宗赐号“尚父”,进封太尉,是位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 子仪公出生于公元697年,有子:曜、旰、晞、昢、晤、暧、曙、映等八人,女有八个,八子八婿皆显贵。京剧《打金枝》说的就是郭子仪六子郭暧与代宗皇帝之女升平公主的故事。大埔郭氏属子仪公七子曙公后裔,曙公传下三世铨——四世承佑——五世辅——六世琢——七世德基——八世从锷——九世俊英——十世昭——十一世宜伯——十二世定巧——十三世舜臣到十四世十六承事福安公南迁福建省上杭县开基为始祖。十六承事福安公配康、周太夫人,生二子,长小四宣义(康出)、次小九儒士(周出)。大埔郭氏属小九儒士公后裔(属麦园系),二世小九儒士传下三世八郎将士——四世五十学宾——五世十七处士——六世四十三直学——七世十郎承事传下八世五子①千一郎(情况末详),②千二郎天锡公迁大麻,③千三郎(未详),④千四郎天佐迁平远长田圩,⑥千五处士天佑公迁百侯。 南宋末年,兵荒马乱,千五处士天估公在福建上杭,一是因次子三十武功公是追随文天样抗金的部将。三十武功公,1252年生,1276——1278年期间,随文天样抗金,率军转战闽、粤,在粤东一带,与元军作过殊死战斗,当时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抗元斗争失败后,息影家园,于1318年亡故后,墓上刻写“太原季子之墓”,直至二百七十多年后的明万历丁酉年(1597)才重立墓碑,表为“宋郭氏九世祖三十武功墓”。二是因他父亲十郎承事公是宋朝的官,承事官衔相当于从八正九品官,而不得不南迁。 在宋末元初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千五处士天估公与兄千二郎天锡公负皇考十郎承事公骨骸,由上杭县迁居于潮州海阳归湖,把十郎承事公骨骸归葬于潮州凤凰更鼓地,因当时特定环境,只建个灰坟,不敢竖立石碑,至今几百年仍然是无字碑的灰坟。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有裔孙数百人乘车前去祭祀,纪念先祖。 千五处士天枯公与兄天锡公迁潮不久,因受海盗骚扰,后又溯韩江而上,再迁大埔,兄天锡公在大麻开基为大麻始祖,弟天佑公在百侯溪北石边上开基为始祖。 千五处士天佑公南迁时,元配丘氏太生的长子百十郎(迁漳州),三子三十郎(未详),次子三十武功公后裔八郎直学公、文应公仍恪守上杭。以后,天佑公次子三十武功公派下永忠公房后裔郭斯伟夫妇带着三岁的女娃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辛亥年)从福建上杭县枫头桥(现在的蚊洋乡丰年村)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迁徒四川,在成都平原开基,成为四川郭氏始祖c 清康熙什一年(1682)郭斯伟在成都大平原建立家庭已初具规模,家境也逐臻小康。他收到了长期相依为命的八十高龄的祖父病重的信息,就辞别妻子、儿女沿着嘉陵江,经湖北、江西回归故乡,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把他拉扯成人的老祖父,心中十分高兴。郭斯伟在枫桥头停留数月,待祖父丧事毕,守孝百日之后,将他父亲郭天宏、母亲丘氏骨骸捡起装入金瓮随带回成都近郊安葬,完成了作为人子应尽的责任。 清乾隆十五年五月(1786丙午),大渡河上游地震,导致一场空前浩劫的洪灾。洪水过后,河流改道,成都附近各县的客家人陆续迁到沙湾,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逐渐形成市镇。原来在成都平原定居的郭斯伟的孙子郭有元,也从成都平原迁到沙湾。 当今旷古文学巨匠郭沫若于清光绪十八年王辰九月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午时生于四川乐山沙湾,于1978年6月20在北京以86岁高龄谢世。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抗战时期,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将厅长;建国初期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以后一直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世界退还闻名的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作家、书法家、诗人。据史料考证,郭沫若先祖在福建上杭,是上杭麦园系郭氏千五处士天佑公派下三十武功公永忠公房嗣裔。郭沫若生前亦曾与**界知名人士白杨说过,他是客家人,老祖宗是福建上杭迁去的。 千五处士天佑公与兄天锡公迁居大埔后,大埔郭氏天锡公后裔分布在大埔西部大麻、银江、英雅一带,派下二世坤山——三世均遂——四世以显、以宗、以德——五世真、景阳——六世源、睿、秉珠、秉玑、秉圭——七世松波、竹林、梅轩。松波公后裔仍居大麻青里、附麻、银江、三河、英雅等地。竹林公后裔迁小留开基。梅轩公后裔仍居大麻附麻社背坑。松波公后裔迁往外地者尚有江西省进贤县、会昌县,四川省大足县及洛阳市等分布点。海外则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天锡公后裔在县内总计约七千人,始祖到现在传至二十七世。 天佑公南迁大埔百侯开基后,娶池氏太生三子,后裔主要分布在大埔东部、南部,以及饶平、福建平和等地。始祖天佑公故居在百侯侯北石边上,总词在大埔角圩背世美堂。长子念五郎生子大史六八郎,大史六八郎生六子,曰:通月、通日、通时、通明、通望、通星。大史六八郎派下六子,人各开基,后裔立祠为始祖。通月公初移大埔角西山井头开基为始祖,传至七世移居光德漳溪中村黄竹尾,建祠继裕堂,后裔分布下漳;通日公后裔分布潮州凤凰虎头村;通时公后裔分布情况末详;通明公移居大埔角西山开创美基堂为始祖,后裔分布大埔角西山、上漳、雷峰、九社、下漳;通望公移居大埔角寨背,立祠善庆堂,后裔分布大埔角寨背、仙子下陶下、江背、背坑,桃源桃峰下地、田心、对门,平原东山、岩下,高陂黄泥坳、红星、大塘坝、桃花口,光德凹背塘、蚊塘面,古野寨背;通星公移大埔角新村狗腰里,建祠锡庆堂,后裔分布大埔角新村、狗腰里、芹彩洋、仙子下长敦水,光德上澄帐下、荷树下,平原下隔子、上塘、下塘、照镜寨、大塘里,高眩赤山岭下以及福建平和坂子等。次子念八郎生子敦笃公,祖祠百侯侯北石边上燕庆堂。后裔分布枫朗黄砂坑麻竹岗、田子里,大东进滩郭屋、三坤仔依排。三子念十郎生子西庵公,迁居饶平西埔百子桥开基为饶平始祖,后裔分布上饶西埔、康东大头城,石壁坡,大埔双溪三溪,西庵公派下裔孙舆广公迁台湾,现有人口壹仟多人。天佑公后裔国内总计约有二万三干人。海外后裔则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州、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始祖天佑公到现在传至二十七世。 想了解更多详情登入网站查询 http://wwwcarcoocom
有两种可能:
1、锦州义县满族郭姓,本姓富察 氏祖上出自长白山, 清初任内务府镶黄旗。康熙年间迁义州汉军正红旗任职。最初居于义县东刘黄瓜屯,乾隆53年因凌河洪水而散迁居聚粮屯、四家子、马家屯、红土郭家屯、九道岭等地。后世子孙大多姓郭,也有的姓高。
家族名人有:
10世祖‘德芬’任义州城守尉;
‘德治(后名艺林)’曾任民国吉林滨江地方法院院长;
12世‘恩海’曾任张学良的东北陆军警备总司令,授陆军中将;
‘恩波’任民国黑山县的县长;
‘维城’, 恩波之子, 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 参加过"西安事变",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铁道兵指挥部司令员,之后历任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郑州铁路局局长、党委第一书记,铁道部副部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如今《锦州郭姓瓜尔佳氏族谱》修于清光绪年间,家族从10世起使用汉名,辈份泛字为:德 广 恩 维 厚 纯 仁 秉 孝 思 敬 承 伦 有 序 佑 启 懋 昭 时
2、锦州广宁满族郭姓,本姓古尔吉 氏氏,祖籍长白山以西安图城,后金初年归顺清太祖,后隶属盛京内务府满洲正黄、镶黄两旗。清康熙年间调往广宁正安堡(今辽宁北镇广宁镇)主管皇家庄园。后世子孙散居广宁、北镇、黑山、新民、等地。有的姓吉,有的姓郭。
郭姓寻根问祖
本文2023-11-30 21:39: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