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张氏族谱辈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3收藏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张氏族谱辈分?,第1张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张氏族谱辈分具体如下:

衡水市故城县盐厂村 张氏字辈:玉华宝守新、孝访忠良贤。支祖:张学颜。

《武安市儒山村张姓家谱》:始祖张从政明初从山西洪洞县石狮口迁徙而至。从十九世始,字辈为,连桂庆秋光 中庭满世香 瀛高多子步 新喜焕伦常。 邢台市南宫市垂杨镇范家寨村张氏字辈:始祖张林(排行老五)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迁徙而至。现字辈为宏润天昌泽 修德万世程 志嘉建伟业 忠义士书博(寓意前程锦绣)。

湘蜀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必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原,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注:“朝鹤忠龙秀”清朝曾用“朝学忠秀梦”,湖南洞口山门水口张氏迁蜀后裔,广泛分布于什邡、广汉、旌阳区、彭州、金堂、郫县、彭山区等地,南轩后裔)。

云阳张氏字辈:基从显肇;甫俸拱昌;廷仕应瑞;永正奇大;世代源远;定邦朝阳;宗先广启;祖必舒光;学成文裕;荣华自长; 新派: 德泽天恩;孟在宇寰;昊开炎夏;益后耀前;百星兆运;寿松鹤延;福佐国泰。

毕节市张氏:华从金才启,世有玉枝叶。贵州桐梓麻柳湾张氏字辈:神庭红正永,世凤启先贤。

江西张氏:清河堂张氏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芝麻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湖北张氏:安陆市接官乡:兹当修谱伊始,谨遵先人已定名派恭录之,庶族人便于诵焉,名派原十四字,后改十六字,今从之。

湖南张氏:湖南溆浦张氏字辈:仁昌安显,瑞正明良,文才定国,世代永光。祖德祯祥远,云梯步月青,孝友传家美,诗书裕后昆。

山东张氏:济南市天桥区(原齐河县)桑梓店镇张王堂村张氏族谱:清朝中期自枣强迁至齐河以东25里张家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岁次乙卯孟春续刊,自十三世起依次为:逢曰其景学 树德传家永 瑞光照宗明 洪输继海清 国宪保文华 中兴养吉庆,望后世以此辈分续之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刘氏家谱如下:

1 100 世刘备(玄德);

2 101世刘 永(公寿);

3 102世刘晨(耀辉);

4 103世刘乾清(玉静);

5 104世刘文琥(文虎);

6 105世刘麟( 麒 );

7 106世刘振河;

8 107世刘习文( 雅 );

9 108世刘棣鉴(瑾升);

10 109世刘淳震(继明);

11 110世刘坤仁(若宰);

12 111世刘丹(子圭);

13 112世刘暔延明);

14 113世刘珍偦(刘珍);

15 114世刘於政(楚云);

16 115世刘虬(友圭);

17 116世刘之遴(时俊);

18 117世刘桢(汉鼎);

19 118世刘子翼(福庆);

20 119世刘可寿(东山);

21 120世刘尚文(世珍);

22 121世刘学洢(贤);

23 122世刘洪(处智);

24 123世刘曙道(伯昂);

25 124世刘宗翼(存者);

26 125世刘岖衡(刘贿)。

需要注意的是,家谱的完善和更新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如果有需要,建议直接联系相关家族或宗亲会以获取最新的家谱信息。

大槐树移民:世界移民之最

在人类迁徙史上,洪洞大槐树下的迁徙无疑是范围最广、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这次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元顺帝时,元丞相伯颜因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棒胡是汉人,竟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当时汉人中以这五姓最多)人。这一血腥恐怖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棋的农民起义。

战乱之外,水灾、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是当时中原地区的真实写照。

除水灾之外危害较大的是蝗灾。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18次,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饥荒。至正19年,山东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人吃人)”的惨状。

此外,明朝洪武年间发生的“靖难之役”,对山东的影响也非常大,四年的战争加剧了齐鲁大地的荒凉局面,出现“千里无鸡鸣”、“人烟绝迹”的悲惨境况。

山东省临清市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关于“靖难之役”说,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杀掠无数。想当时,或杀,或剐,或逃,以至“道路蓁塞.田畴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当元末明初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永乐帝朱棣,相继实行了大移民政策。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从山西未遭战乱、人丁昌盛、经济富庶的地区,强行迁徙出大批百姓,迁往人烟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近50年间,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前后竟有18次!涉及800余姓氏,上万个家族,包括汉、蒙、回三大民族。

于是,这广济寺旁、汾河岸畔的那棵并不超群出众的汉槐,便以无与伦比的身姿,走进了历史的风雨,走进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古老传说铭记移民之痛

关于当年明官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尽管都无从考证,但却铭记了人们对大移民的难以言说之痛。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据粗略估计,至少有数百万。”刘中平对记者说,“当时,曾有移民的记录,具体记载着所有移民来自哪里、迁徙到哪里,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毁了。”

“关于明初洪洞大移民的原由,在河南和山东民间,传播面最广的是胡大海复仇的传说。”刘中平说。

据说,元末时期,河南一带流浪着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大海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疆场上,呵佛骂祖,虎口拔牙,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洪武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只好移民。

另一个说法是,朱元璋曾因为屡屡打不下山西,便迁怒于山西人,发誓将来得了天下,非把山西人迁到异地他乡不可。

“其实,这些传说都无从考证,但却被民间百姓津津乐道。”刘中平如是说。

洪洞县志办主任张青认为,“明代大移民是一段写满血泪的悲壮历史,背井离乡,诀别故土,先祖们怎能不寸心如割,于是大槐树就成了古槐后裔任祖归宗的根。但也不能否认移民政策带来的积极作用。大量移民垦田,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手工业、商业得到了繁荣,人口增长迅速,对于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较合理地布局了人口生存的空间。”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余个县市。

但是,向山东移民的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这是因为,当年除了直接迁民外,还有很多次间接移民。”刘中平说,“此外,因最初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和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区,土贫地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的再次迁徙的一个固有原因。山东当地的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一个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迁民时曾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为日后寻亲归祖埋下了伏笔。同时,明朝官府还曾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的迁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登州、莱州二府无地居民5635户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将青州、兖州、登州、莱州、济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无田的农民1051户、4666口迁至地广人稀的地区等。”

山东省嘉祥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全县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乐年间为山西移民设置的。

滕州市地名办公室也在地名考查中发现,该县共有自然村1200余个,其中明代建立的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个部族明确记载是洪武以及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来。

而冠县近3000个村庄中,有近1700个是明代建立的;郓城县1300余个村庄中亦有535个是明朝建立的;定陶县1000余个村庄中有386个村的祖先来自洪洞县。

民间家谱记载先祖渊源

山东许多地区的民间族谱、家谱中,都对先祖的渊源有所记载。有的移民与家人约定以某种物品为记号,作为后人寻亲的物证,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

山东省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就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以后繁衍到20余世,仍然是衣冠争荣,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山东定陶县“弯子张”庄的《张氏谱序》记载说,始祖张三老,本住山西泽州阳城县,自明时洪武年间,迁居于定陶县。当时一家人从官府领了席片耕具,顺东南而来,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终于来到沙山寺北约1公里的地方。当时这里完全是一片荒地,只好用席子搭棚,挖土坑当炉灶,勉强建成一个家。而窝棚四周则是荒草茫茫,渺无人烟,只有几只狐兔,间或出没草丛间。刚来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望着天上的星星,回想千里之外的故乡,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没想到五更天的时候,忽听到东南方向有公鸡打鸣。张三老想:“有鸡就有人家。”天刚放亮,就到鸡鸣的地方去找,果然有人家,乃是李氏始祖李庆,而且是张三老的表兄。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表兄弟抱头痛哭一场,又搬到一处居住。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

序》也记载道: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500余岁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至今,在很多移民后裔生活的地区都种有槐树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何都从洪洞大槐树出发?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如人口稠密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刘中平对记者说。

临汾历史悠久,东倚太行,西临吕梁,尧帝曾在此地活动并建都,因此后人称临汾为“尧都”。如今,在临汾的东南西北入口处,均可看见一个气势宏伟的大牌坊: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其北部30公里处即为洪洞。闻名海内外的明代大移民的出发地就在这里。

当时之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寺旁还设有较大规模的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川资凭照。于是,汉槐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城北,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为唐朝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身数围,荫蔽数亩”。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寺旁经过,唐宋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驿馆,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刘中平对记者说。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县位处晋南临汾盆地,是当时全国的中心地带,是向各地区移民的最佳位置,成本比较低;其次,当时洪洞县地区人口稠密,户均10口人以上,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第三是交通优势,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洪洞县的广济寺旁经过;此外,这里还是晋南的行政中心,设有规模较大的驿馆,具备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组织基础。”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办法主要是军屯(将军队迁至某处后就地转民)、商屯、民屯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物、路费、农具以及承诺免赋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

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导游张**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传说。“因大家不愿意离乡背土,官府就散布谣言说,‘除了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的不迁,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必须限期迁离。’于是,人们纷纷拖家带口赶到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调动大批官兵将人们围住,登记在册,全部强制迁徙。”尽管这个无从考证,但却在民间流传甚广。

据说,民间广为流传的“解手”的说法和“背手”的习惯也是源于这次大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绳子将人们的手反绑起来,一串一串相互连结。由于路途遥远,走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在押送过程中,人们需要大小便时,便央求官兵将手解开,如此次数多了,就简化为‘解手’。”导游张**如是说。

山东曾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标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这个传说亦不可信,但却饱含了人们对强制移民的痛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祖文化部副部长罗红玲说。

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因此对孙姓起源要研究历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成为记史性的书还是春秋时代文圣孔子所著《春秋》只有2500年,以后才有司马迁的《史记》,春秋时代的文武两圣的武圣孙氏家族原始祖孙子名孙武,孙武生于公元前552年比孔子早一年,孙武的父亲原名田凭,孙武的祖父原名田书,田书的前辈祖是陈完后改为田完,陈完的先祖是陈胡满,陈胡满在陈国封地,属于瞬的后代,在陈国封地因家族内部权力斗争,而互相残杀,陈完为躲避家族的残杀投奔齐国改姓田,后田家成为齐国掌握兵权的名门望族,齐景公命田书带兵讨伐莒国,田书带兵到莒国外围驻扎,派人到莒国内部找到反对莒国王的民众做工作里应外合,顺利取下莒国,齐景王念田书伐莒有功,封地乐安赐姓孙,田书一家非常高兴,小时的孙武9岁随祖父,父亲一家搬去乐安,其实乐安是齐国的北面一个仅约两平方公里的小城,实际上是镇守齐国的北大门,孙武用一炷香的功夫围小城转了一圈并看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这一胜利在孙武的心灵里留下很深印象,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带兵为国立功,从此钻研兵法13篇,齐国的都城在淄博,乐安的遗址在现在的广饶县城北12公里的花官乡草桥村,乐安的埙毁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丞相李斯为统一国家形象亲自指挥羿为平地的,孙氏家谱堂号沿用乐安堂对田书受赐孙姓封地乐安有了永久的纪念意义,现在广饶县在原有宋代大关帝庙的南面建有孙武祠堂,世界各地的军事家好多都祭拜过武圣孙武。后来孙凭感觉齐国内部集团的统治者对田家不利可能会有灭祖之灾,虽然已改姓孙但也怕受株连于是与29岁孙武商量要他带上兵书及孙武的次子经济南投奔吴国,今苏州东南郊区也建有孙子纪念馆,孙子到了吴国向吴王进贤兵法竹简十三篇,吴王赏赐宫女180名,要孙武演练兵法,孙武成了世界上最早训练女兵的指挥官,也有了三令五申这个词语的由来,吴国灭亡后孙武后代流向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太原,鄄城,等地,后来还有去台湾,美国,和世界各地,孙武的第五代孙出了孙膑,后来有孙权,近代还有伟大国父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推行了世界通用的公元记年历。

二.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 孙氏祠堂

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孙氏祠堂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专家考证孙膑生于公元前378年农历三月初三,孙膑从小和庞涓拜师于鬼谷子,后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后在齐国看到齐国内部集团争斗要求告老还乡,回到孙老家村北30里的孙家花园开办孙膑讲堂,后孙膑墓建在孙家花园,现在鄄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四亿元建设了孙膑旅游城,孙氏祠堂供有孙膑塑像,孙氏后裔将孙膑传影贡献给国家博物馆收藏,孙膑家谱前五十代班辈存于鄄城县文化馆,孙膑家谱自48代班辈字为;岳 讳 俞。 自51代又序20班字辈; 祖 汶 良 孚 环 循 凉 本 孝 映 景 希 哲 万 信 天 挺 志 余 作 现在孙老家68 代孙氏传人只有一人已91岁,69代后人不到30位,小的还有有72代人,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 明 维 广化 清 玉 栖 体 同 ,敬 爱 迁 先 可 永 善 自 有 庆,继 进 心 存 厚 光 宗 忠 孝 长,守 法 研 身 久 传 家 雨 兴 享 。孙膑是孙武的第五代后人因此孙膑家谱加四代就是孙武家谱,也就是说现在孙膑70代后人就是以孙武为原始祖的第74代,现在福建,台湾孙氏后人已有77代的和 78代的的,孙膑大六壬金口诀有110多页传给70代后人至现在还没印刷过,有必要在孙姓后人中相传。

三.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

明代永乐元年前后山东,河北受到天灾和战乱影响两省人口只有不到 200 万人,而山西一省就有400万人之多,永乐元年前后四十多年山西迁30多个县的50多万人至山东 河北,相传我族48代时孙姓迁往河北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与聊城的莘县相邻,后因民不聊生,沿大运河南下寻找栖息地,一支后来来到郯城,五十代后自起班辈20个,同孙膑家谱一样,在后来各支自编班辈,这时的20代应与前50代相承,第20字辈与孙武家谱相续第74字辈,孙姓家族后裔应循序此谱牒~!

鄄城县是山东省菏泽的 和临沂是同族!!!!!!!!!!!!!!!!1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张氏族谱辈分?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张氏族谱辈分具体如下:衡水市故城县盐厂村 张氏字辈:玉华宝守新、孝访忠良贤。支祖:张学颜。《武安市儒山村张姓家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