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凭借什么破获宋朝和尚杀人案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2收藏

苏东坡是凭借什么破获宋朝和尚杀人案的?,第1张

在杭州,有一处千年古刹灵隐寺。宋朝时期,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叫了然。了然最近茶饭不思,只因多日前他在城中见到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当时闻名杭州的风尘女子——李秀奴。

李秀奴生的婀娜多姿,皓齿丹唇,明眸善睐,看上一眼仿佛就会将人的魂魄勾去。更绝的是李秀奴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唱得一口好曲。每次李秀奴弹唱,都被层层围观。人们跟随着乐曲的喜怒哀乐,时而嬉笑、时而怒骂。

字画里的宋朝女子形象

了然和尚自从远远地见过李秀奴,听了一段她的弹唱后,早已忘却佛陀清修,心中满是凡尘俗念。对李秀奴念念不忘的了然,在自己的胳膊上刺上了几个字:愿生从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正是这几个字,在后来让了然杀人的事情败露。

了然和尚有个换帖兄弟赤虎儿。所谓换帖兄弟,是结拜兄弟的一种说法。古人对生辰八字和誓言比较看重。在结拜时,将自己的誓言和生辰八字写在一个帖子上,进行结拜仪式后和结拜对象进行交换。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兄弟情义的重视。

赤虎儿拜访了然,见了然佛事也不做,经文也不念。把自己关在房中茶饭不思。整个人魂不守舍,似醉似病,似哑似聋。赤虎儿忙问了然为何如此。了然把自己的烦恼和换帖兄弟一股脑地倒了出来。最后,了然拿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两百多两白银,请求赤虎儿帮助自己,了却自己的心愿。

李秀奴原本就是风尘女子,了然为何不自己去找她,而是委托赤虎儿帮忙?因为了然是个和尚,一个和尚前往风月场所,世人的唾骂肯定是少不了的。

赤虎儿也算是仗义,帮自己兄弟做事毫不含糊。他和李秀奴说出了实情,并告知李秀奴了然是个和尚。两百多两银子在那个年代不是个小数目,李秀奴看在钱的面子上,答应和了然相会。

既然了然来不了风月场所,只有李秀奴前往寺庙和了然相会一条路可走。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李秀奴想出了和了然相会的办法。她先假装卧病不起,随后她在白天关门闭户,到了夜间偷偷地潜入灵隐寺,黎明时分再悄悄返回。

了然度过了一段欢快的时光。可好景不长,因为了然很快就没钱了。没有钱赚后,李秀奴就再也不来了然这里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并不是梦想无法达成,而是梦想达成后很快就支离破碎。这对人的打击非常巨大。

了然的职业,注定了他在短期内不可能赚到大钱。宋朝时期的和尚,算不上富裕,只能说是衣食尚可保证。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几大块。第一是寺庙中的庙产收入、这些庙产包括耕地、山林和房屋等。和尚们要么自己耕作田地,要么将这些产业租赁给他人经营。第二是来自信徒们的供奉,也就是捐赠和施舍。第三是来自和尚做法事等的收入。

李秀奴的薄情寡义,让了然和尚愤怒异常。可没有快速生财之路的了然却也无可奈何。最终,了然和尚做出了一个日后让他断送性命的决定。他决定杀死李秀奴,以解自己心头之恨。打定主意后,了然四处凑了一两银子,委托赤虎儿将其送给李秀奴。请求李秀奴再见自己一面。

李秀奴也察觉到了了然的异样,她原本不打算再和了然见面,怕了然伤害自己。可见到这一两银子后她又改了主意,决定再会一次了然。没经住一两银子诱惑的李秀奴,她的这个决定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秀奴和了然相会前,特意和老鸨打了个招呼。他对老鸨说:''今天有一位贵客来请我,这位贵客不日就要前往京城做百户了。今晚他宴请好友,需要我前往。我会在西市中街的旅店留宿,明早我就回来。''

李秀奴跟着赤虎儿前往灵隐寺和了然相会。当晚,两人聊得很不愉快。四更天时,了然送李秀奴回家。走到西市中街时,了然越想越气,将李秀奴一击毙命,随后逃之夭夭。

古建筑的街市

李秀奴死亡的地点,刚好是之前她和老鸨说过的那个百户门口。等到第二天,大家发现了死在当街的李秀奴,就把案子报到了府衙。府衙审讯老鸨得知,李秀奴事发当晚是去了''百户''家,而她又死在百户门口,百户的嫌疑最大。

百户被作为嫌疑人抓了起来,可不管怎么用刑百户都不肯承认自己杀过人。案件拖了许久,一直悬而不决。考虑到李秀奴的身份,她的社会关系复杂,为她争风吃醋的人很多。不能只怪罪百户一人。案件作为疑案被搁置了起来。

后来,苏轼,苏东坡到杭州任命。他查阅了以往积压的各种案件,某天他在查看李秀奴被杀案的资料时,有人将一张纸条放到了他的桌上。纸条写着:事实了然,何苦相思。这几个字让苏轼感觉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苏轼检查卷宗未发现任何异常,就按照百户杀人致死的罪名判其死刑。

描述苏轼形象的画作

几日后,苏轼听说附近的灵隐寺相当清静、雅致。就约了几个好友共同游玩灵隐寺。到了灵隐寺接待苏轼等人的刚好是了然。见小和尚仪表不俗,苏轼随口问了句:''和尚怎么称呼?''了然报上了自己的法号。

苏轼听到了然的名字,回想起前几日的纸条,不禁多看了了然两眼。苏轼这一看,还真发现了问题。了然手腕间隐隐有刺青的痕迹。苏轼借故查看了然的手臂,只见了然手臂上刺着:愿生从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看到这些苏轼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前几天那个纸条提示的内容吗?

苏轼即刻传令拘捕了然,在各种刑具面前,了然如实招供了和李秀奴交往的前因后果及自己杀死李秀奴的情况。苏轼填了一首《踏莎行》用作判词: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罪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案件真相大白后,了然被判处死刑。之前被捕入狱的百户被无罪释放。一场和尚贪色,风尘女子贪财,引发的桃色杀人事件宣告结案。

案件真实性的探讨

这个故事虽然结束,但故事的发生年代还存在诸多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故事的细节不是出自宋朝时期的记录,而是出自明、清两代人的记录。案件到底是不是苏东坡所破?不同的文献记录也不尽相同。

记录这个案件细节的是《廉明公案》,廉明公案里记载案件发生在景泰年间的灵隐寺,案件是由苏巡按所破。

景泰年号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使用时间是公元1450-1457年。而苏东坡的生卒年是公元1037-1101年。如果这个记录属实,也就是说这起案件发生在明朝而不是宋朝,破案的肯定就不会是宋朝的苏东坡。

明代宗朱祁钰

但《东坡诗话》里面也记载过这个案件的概要。案件是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府时破获,但里面并未记载案件细节。《东坡诗话》据说成书时间是南宋以前。南宋的书籍就记录了这个案件,所以这个案件发生时间应该是在宋朝而不是明朝。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是公元1086-1098年,案件发生时间很可能是这个时间段。而且很有可能发生在1086年苏轼到杭州赴任前的几年。

此外明朝的《北窗琐语》、清朝的《宋人轶事汇编》等书中也记载,案件是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时所破。

这虽然不是一件记录在正史中的案件,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都曾记载过这个案件。从这些记载看,案件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很有可能是苏轼所破。

一代文豪苏东坡,曾给世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他也同样给世间留下过情节曲折的破案传奇。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黎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人物名字:沈周

拼音:SHEN ZHOU

字号: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

所属朝代:明代

生卒年代:1427—1509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人

人物简介: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文章得力于《左传》,诗宗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画取法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为一代大师,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大家。终身未仕。沈周有《客坐新闻》、《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沈周肖像图轴为明代画家绘,无款,故宫博物院藏。沈周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沈周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石谷骑牛图》清杨晋绘,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门下贤弟子: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1、秦观

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文学作品

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墨宝)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2、黄庭坚

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

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文学作品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 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3、晁补之

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

《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生平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

绍圣初,出知齐州,后来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

晁氏为北宋名门,文学世家。高祖晁迪,赠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知越州,赠特进吏部尚书。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可谓名重一时。

补之族叔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一作元礼。词人。常与补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进《并蒂芙蓉》词,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著有《闲适集》、《闲斋琴趣外篇》。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新城令之类小官。

补之堂弟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诗人。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6人之一。其诗“专学老杜诗”。(《紫微诗话》)笔力雅健,风格高古,为刘克庄、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

有《晁具茨先生诗集》15卷。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

补之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字之道,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其他,如其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晁补之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晁补之19岁时(《宋史》本传云时年17,误),从父游宦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

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

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晁君成诗集引》)

4、张耒(lěi)

简介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因其曾担任过起居舍人,所以人又称其张右史;因其晚年居陈(今河南淮阳),陈地古名宛丘,所以人亦称其宛丘先生;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

生平

张耒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后迁居楚州(今淮安)。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祖父任职于福建,父亲中进士后,游宦四方,官至三司检法官,因亲老,乞请离京做吴江知县。

母亲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为谯县知县,历官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大诗人晏殊的赏识。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

此后,他游学于陈州,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东坡引荐下,应举姑苏。

熙宁六年(1073),即张耒二十岁时,由神宗亲策为进士,王安石负责提举,授临淮(今安徽泗县)主簿,开始步入仕途。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修“超然台”。

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苏轼称他“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答张文潜书》),这是他们诗文交往的开始。与此前后,张耒与秦观、晁补之也有诗文唱和,结为知交。

熙宁六年至元丰八年(1073-1086),张耒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地方官,并因秩满改官不断,往来京洛间,为政特别辛劳。

“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悼逝》),“飘然羁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归”(《上蔡侍郎书》)说的就是这段经历。张耒为官清廉,他本想凭着他那微薄的俸禄养其亲小,淡泊平生,然厄运频频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继谢世,家境每况愈下,经济拮据,生活困窘。

元丰八年41085),神宗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苏轼、苏辙相继奉调晋京。元祐元年(1086)大臣范纯仁荐举张耒参加太学学士院考试。

这次被荐参加考试的还有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由翰林学士苏轼命题,考试结果三人同被拔擢,张耒被任为秘书省正字,其后历任著作佐郎、秘书丞、史馆检讨,直到起居舍人。元祐二年(1087)春,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举子试卷。

元祐三年(1088),秦观被召到京师,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亦入苏轼门下。在暇日与张耒或举酒欢宴,或同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共受苏轼薰沐。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上的盛事。

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馆阁八年,张耒有缘披览国家藏书,过着“图书堆枕旁,编简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学术也日有进益。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得势,竭力报复元佑旧臣,随着苏轼等人的被贬,苏门弟子也受到株连。绍圣元年(1094),张耒在以直龙图阁知润州(今镇江)任上,徙宣州(今宣城)}绍圣四年(1097)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酒税监督,再贬复州(宋地名,在今广西境内)监竟陵郡酒税。

元符二年(1099)起为黄州通判。宋徽宗即位,四十七岁的张耒一度内召为太常少卿,后又被启用为兖州、颍州(今阜阳)知州,但为时都很短促。当时苏轼自海南迁内地,张耒赋诗相庆;“今晨风日何佳哉南极老人度岭来。此翁身如白玉树,已过千百大火聚。”

不久,噩耗传来,苏轼于途中卒于常州。张耒在颍州举哀行服,痛悼一代文豪和恩师。

未想竟触怒了上方,于崇宁元年(1102)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别驾,安置于黄州,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内第三次被贬到那里,他在黄州先后共住了七八年,作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荒树枯木,蓬蒿满眼,自然令人惆怅莫名。

但“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南秀色碧云鬟”,倒也给他不少安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山脚下,张耒与苏轼弟子潘大临结为紧邻,两人彼此安慰,相濡以沫,共守大节。

据载,当时的郡守瞿汝文怜其家贫,欲为其购买一份公田,以种植豆粟蔬菜等,贴补家用,张耒敬谢不取。正是此地的哀和乐使他难以忘怀,故他自号为“柯山”。

崇宁四年(1105),秦观的儿子自藤州(今广西藤县)奉父柩归葬扬州,路过黄州时张耒临江祭奠,他为好友的“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声。泪水未干,黄庭坚又相继去世。崇宁五年,宋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才得任便居住。

这年冬天,他自黄州经颍州,回到故乡淮安,大约住了一年多时间。大观年间,移居陈州,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由于晚年长期赋闲,他贫病交加,《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云,“肉似闻韵客,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饮火数珠。”可以想见他当时已衣食不继,三月不知肉味了。

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恶劣,生活是如此困穷,但诗人并没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团屈服。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

诗人就这样坚持着,继苏辙和晁补之谢世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据乾隆《山阳县志》载,葬于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于兵。和为陕西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无后,可哀也。

扩展资料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

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同时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门四学士

北宋文坛四大家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以及黄庭坚。他们四人撑起了整个北宋文坛,且其的文章大多流传千古,至今为人所称道。

首先说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常以“苏东坡”来称呼。苏轼在今人的评价中,在北宋是北宋四大家之一,在唐宋这个时代里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见其文学影响力之大。苏东坡不仅在文学领域(诗词)的造诣高,而且兼修书画,形成一派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苏轼的思想精神、人生态度也造就了“教科书式”的影响力。因苏东坡的仕途一波三折,有过被朝廷重用的时候,却也常常受牵连而被贬职到偏远小城。如此之下,他虽有愤懑但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乐天派“,都体现在他的诗词之众,成为人们的”精神粮食“。

而苏轼在政治上的对头正是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作为一个激进的政治家以”王安石变法“成名,其在书画诗词上的成就也很高。比如现存的《临川集拾遗》和《王临川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风领袖,他提倡时人著文章像古文学习,他致力于纠正当时浮夸、充满华丽辞藻的文字风格。而且欧阳修在史学领域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他是《新唐书》的主修,还编纂了其他史书。其文章中的《醉翁亭记》已被编入教材,从他的文字中,也能领悟出一代文豪的精神风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老人。他曾是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有”苏黄“的美称。黄庭坚在诗词领域也有自己的建树,提出了”点石成金“等诗词理论,在诗学理论上的造诣极高。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的书法,自成一派,更是宋四家之一。

人物名字:黄庭坚

拼音:HUANG TINGJIAN

字号: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

所属朝代:宋辽金

生卒年代:1045—1105

籍贯: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人物简介:北宋官吏、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历官叶县尉、教授北京国子监、太和知县,哲宗立,累进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犉、蔡京劾其《神宗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等安置。黄庭坚于徽宗即位后,起知太平州,复谪宜州。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黄先生文集》等。《咏水仙》取自明画家杜堇古贤诗意图。黄庭坚《惟清道人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庭坚题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黄庭坚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时刻《三才图会》。黄庭坚全身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黄庭坚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三苏 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苏轼、苏辙是苏洵的儿子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差距甚远,作为一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他感到无比的忧虑。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奔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翌年他深爱的妻子死了(妻子王弗,是本乡贡进士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十六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就死了),不到一年,父亲也跟着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枢回到了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翌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此时,政治上己有了新的局面,神宗为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于求利。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中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排挤。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并且他也不愿意陷人宗派斗争的旋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杭州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他在此地不但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的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从此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 《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四,漂泊流离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时的确作了不少诗讽刺新法,譬如《山村五绝》的第四首:"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首诗就是讽刺青苗法的执行不力,官吏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又在当地开设赌场、妓院,把钱捞回来的丑恶行径。但这毕竟是诗,本不应构成罪状,但是围绕新法所进行的严肃的政治斗争己演变成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青云直上的新贵,就难免获罪。

对苏轼的审问进行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李定等人,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他们的卑鄙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除湖州、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苏轼祈福外,前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张方平、前吏部侍郎范镇 替他上疏求情,于是情势缓和下来。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又有生病的曹太后(神宗祖母)为他说情,最后只定了苏轼 "讥讽政事"之罪。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神宗皇帝判他流放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傣,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定惠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请得可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他汗流陕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由于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胸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他虽然一直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惹祸,但创作的激情岂是能压抑住的他一面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一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这段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原因有二:一、在这些年中,他刻苦读书,因而在知识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二、由于 "乌台诗案"给他打击很大,从而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在做人方面有些欠缺,因而写了不少与修养有关的文章,如 《前赤壁赋》,即在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除上述《前赤壁赋》外,他还作了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作品,来阐发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邑、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有天真烂漫之趣。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团练副使。路过金陵(今南京市)时,遇到当年政敌王安石,两人谈得很投机,这时的东坡对王安石仍不客气,亲切地责备王安石不该连年在西方用兵,又在东南造成大刑狱,而违背了祖宗仁厚的作风。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已经历尽沧桑,胸襟也开阔多了,不但不见怪,反而对别人说:"真不晓得再过儿百年,才能出现像东坡这样的人物!"

五、政事艰难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力推行新法的神宗在位十九年后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大力提拨旧派人物,东坡奉召还朝,太后命坐赐茶,又撒御前金莲烛台送他回院。由于太后废除新法,政局的情势开始逆转,原为政权中枢的新法派群臣被排斥。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执政。后世史家称之为 "元枯更化",旧法派继续当权执政。

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语,同时兼任侍读。苏轼迸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了三次官,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人京以后,苏轼发现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司马光上台后,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废止,他有点不以为然。东坡本来也是反对新政的健将之一,但是他的言行和主张,是对事不对人的,现在他和王安石又有了进一步的交情,对新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态度自然有所改变。他认为新政中的 "免役法"尤其出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力劝司马光采用,司马光坚决不肯。这样一来,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可是新法派的也并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成为夹缝里的人物,两面都不讨好。

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去世,使得旧法派四分五裂,陷人了丑陋的派阀之争。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朔党夹杂其间,也纠缠不清,派阀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到对私事的诽谤。

元枯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调转任杭州叶知事,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不料苏轼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后来,他在此地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六、诗人之死

苏轼的职位越升越高,而对立的党派对他的攻击也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对其以前的文字狱(即乌台诗案)大作文章。郁郁寡欢的苏拭请奏调任江南之地,但末获批准。元枯八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高太后崩逝,"元佑更化"也随之宣告结束了。

元佑八年九月,十八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其父神宗所主张的新法。政权又转移到吕惠卿等新法派人士的手里,于是又对旧法派展开了严酷的弹劾。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五十九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义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得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他对这一切安之若素。他有两句诗写道:"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即使身处遭人唾弃的岭外之地,也不因此而丧志,仍旧悠然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料京城朝廷的奸人仍不肯罢休,再度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他。这次苏轼竟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儋州在海南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瘴疬丛生之地。而苏辙当时则被贬在雷州,两地间隔着海峡,两人要分手时,苏轼还打趣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到了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为了糊□,他连酒器都卖掉了。可是他没忘了读书,这一段时间他最爱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他还常常带上个大酒瓢,在田野里边唱边走,作诗自娱。他还结交了不少平民朋友,闲了就去串门,跟野老饮酒聊天,还常常给乡邻看病开方。苏轼晚年流放海外的岁月很艰苦,但他仍然超然洒脱,并自得其乐。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为成都玉局观。在自惠州后七年的流放生活中,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虽然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垂暮之年的他依然乐观开朗、富有朝气。苏轼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月在悍江边时,他吟诵道:"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百姓并没有忘记这位大诗人。苏轼北还,经过润州、前往常州时,运河两岸拥满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随船前行,争着要看看这位久经磨难的大诗人的风采。然而,此时的苏轼因旅途劳顿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诗、词、文、书、画俱佳的苏轼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地位高是自然的。

2、唐宋八大家的意思是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散文功底深厚,排第一当之无愧。

3、从时间顺序来看韩愈早于另外七个人,所以排在第一很正常。

扩展资料:

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在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不是以诗词艺术造诣排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散文方面的成就。韩愈散文水平最厉害,当推第一,苏轼在诗词上的成就确实比韩愈高,但在散文上韩愈的成就高一筹。

从时间来看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韩愈从时间影响先后顺序来看也是第一人。

参考资料:

-唐宋八大家

苏东坡是凭借什么破获宋朝和尚杀人案的?

在杭州,有一处千年古刹灵隐寺。宋朝时期,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叫了然。了然最近茶饭不思,只因多日前他在城中见到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