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家族大多都有堂号,堂号是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2收藏

古代的家族大多都有堂号,堂号是啥?,第1张

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特有内容,也是国人寻根问祖时,必须要知道的概念。

其实堂号是很常见的,中国各姓氏的祠堂正门上方,那一块最大的牌匾,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门口,也往往挂着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堂号啦。

堂号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祠堂的名称。而祠堂则是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者是相近地方。于是堂号就成了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来弘扬祖德、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问祖的体现。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的扩大, 不断扩大的就会让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辟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家族。这些新的家族又会建立新的祠堂,因此祠堂也就有了总祠、支祠、分祠之分,堂号也随着不断增加着。

但是堂号虽然多,但是堂号可不是乱取的,可以看出堂号都是有深刻的含义的,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1、以地名作堂号

许多家族都喜欢用他们的发源地来作为堂号,如王姓的“太原堂”、“琅邪堂”,李姓的“陇西堂”,刘姓的“彭城堂”、“中山堂”。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家族是从哪里发源来的。

2、以宗族典故作堂号

这样取堂号的方法,在各姓中都非常流行,每个堂号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必须是有关本姓祖先的,而不是讲的他姓人物,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藜照堂”,吴姓的“三让堂”,这些故事都具有教育意义,能使族人缅怀先祖,激励斗志,奋发图强。

3、以道德伦理作堂号

这种取名字的方法,是将一些教育族人劝善惩恶的词语作为祠堂名称。比较普遍,往往是各姓氏共用。其并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含义。

4、以祖先名号作堂号

这种堂号在各姓氏中也很常见,但相对要少于前几种。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后裔的“伏波堂”,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后裔的“香山堂”,宋代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翚的“屏山堂”。

堂号所代表的宗旨是:一、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今天的堂号,已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

姓氏起源

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姓在台湾为第七大姓。台南县吴姓人最多,还有在嘉义、云林、彰化等。明朝末年至清代,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现台北县新店安坑吴姓人家是于顺治年间从福建移居入台湾的打狗(今高雄市),康熙年间平和人吴凤父子到台等。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我始祖复伍公于明朝自江西南昌府奉新县迁至无为县东乡长坝定居历时数百年,绵绵繁衍,自成一族,其间六续家谱第六次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迄今已有105年,其时兵荒战乱,时代变迁,子孙繁衍生息,且迁徙不定,落户分散,无法查寻

国富民强,社会和谐,自古盛世修志,子孙续谱,族下名士,意欲七续宗谱,一倡而应,为遵祖遗训,别族人以长幼,记族下之英才,录族丁于族谱传承祖德,今续修家谱,势在必行

为考虑怕漏支,转告家族,目前二十四辈如下 :

一世修德 万代咸昌 克承先业 定继前光 传家忠厚 长发其祥

我按祖辈份起名字,我叫吴咸生,如下的文章是我同辈写的,我网上淘的,是真是假,需要验证的,仅供参考,

濡须胡氏续修宗谱序

夫溪流千里,始于滥觞;树高百丈,始于径寸;绵绵瓜瓞,源于吾祖之品正德馨。我始祖复伍公于元朝至正年间自江右新吴迁至濡须长坝更胡姓为吴至今,历六百余载,繁衍廿五世。窃以先人迁居之由及更姓之故,前六次续修之谱牒之述备矣,兹勿赘顾也。其间吴氏族裔赫奕炳蔚,勋业巍峨,文章焕耀,史册昭垂者不胜枚举。然自光绪丙午续修谱牒迄今,年逾一百有五,历数世流传,旷而未修,其间或缘水患所阻,或因兵燹所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实乃谱牒纂修所滞之故也。流积既久,支愈分,派愈远,孰为昭,孰为穆,孰为高曾,孰为克,将有混淆莫辨焉。而族亲将视如陌路,湮若凫雁,此则吾辈之大憾也。爰于共和庚寅仲春族人咸来、咸柱、昌木等首聚议修华乘,余之族裔众襄大义,幸有代传公存有原六修后谱牒全套以为师范,此乃我祖之神佑,而使谱牒虽历百年有余而不至散佚也。然护谱至诚至孝之心亦可昭日月矣。聿众乃鸠工庀材,共檠百年之义举。诸公不惮烦劳琐细,事必躬亲,四方联系,搜集誊录,校勘孜孜,苦心孤诣,剀切详明,以付剞劂,拳拳之心,天地可鉴。此固本培源之举,非惟光宗耀祖,令我族门楣生辉,抑亦彰显贤者之德,述能者之功,实收族睦宗之功德之举也。其至诚孝道,上可感先辈神灵,下可携子孙福祉,德莫大焉。

人生于天地者,敬祖睦宗唯其至道也。德之至焉,世代之薪火相传也。厚德以载物,修身以齐家,笃实诚恳。此乃吾族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彪炳千秋,泽被后世之典范也。忝为吴氏子孙得亲览吴氏谱牒之大略而序之,幸莫大焉。

古语云:有径必有权,有常必有变,此宇宙之道也。以故此次谱牒续修亦以今之人情物理衡之,顺应时势而为。既循旧制,不越雷池,又不拘昭穆之序,落于通达,诚于中而形于外也。然则谨记孝道,秉承家训,以俾吾族传承之精髓是也。

谱牒纂修历三载余,此上安先灵,下启后嗣之盛举终至告竣。权乃受族人之托,不辞谫陋,搦管以书弁言数语,俟后之览斯谱者有无昧于亲亲尊祖敬宗收族之道也。吾愿足矣。是以为序。

二十世孙 咸权 秉简拜撰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有两份老谱,其中

有一份是乾隆四十一年手抄本世德堂我姓堂号为世德堂。乾隆四十一年的手抄本只一本了,还有一份是

二十四本全套光绪年间手抄本的老谱)上面记载祖籍:江西南昌府奉新县招宾村。祖胡姓为安定后裔,老谱在此

处只一笔带过,没有更多记载)我一世祖名胡公字裕卿,号复五公,娶余氏,(生子三;)公生于元至大戊申年

(1308年),任:元奉义大夫;吏部文选司郎中;福建中书省右左司郎中。在福建任右左司郎中时因性情耿直,

弃官于任上,(此弃官年代没有记载)回途经于安徽无为县东乡,因对这里的风景喜爱异常逐定居此处,并自改

胡为吴,取名以明(不知道为什么改姓老谱也没有记载)。胡公字裕卿,号复五公(估计在家排行为老五,没考

),自改胡为吴后,有遗言:“生姓吴死为胡。”迄今到我辈已20代,都以吴为姓。我上辈(在1949年间)为续

谱,去过江西南昌奉新县无功而返。(因为我们的老谱没有我祖复五公的长辈们的辈份记载以及受当时的时事所

左右没有更多的时间)若知道我祖上的情况,或知道世德堂的情况也行。(我不知道江西南昌奉新县还有没

有世德堂了。)现在我们就想和老祖辈的谱能续上

姓氏:吴

祖宗:泰伯

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舜帝有虞氏。

2、是颛顼帝的名臣吴权的后裔。

3、《通志·氏族略》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即吴国始祖泰伯、仲雍的后代。

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吴贺。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响最大。传说泰伯兄弟本该在古公禀父去世后继承王位,但是,他们认为弟弟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有君王之材,就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逃到偏远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与当地人一起生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泰伯来到荆蛮,自号“句吴‘和“攻吴”。荆蛮人被他的义举感动,纷纷前来投靠,有千余家之多。吴国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由此还可知,吴姓与周姓原本是一家。从泰伯开始,传到19世孙寿梦时,开始称王,国势日渐强盛,领土不断扩张,直至浙江嘉湖和安徽等地。古代的吴国即是吴姓的发源地。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中被越王勾践攻灭的吴王夫差,正是泰伯的后裔。吴国当时的属地范围,在今江苏无锡一带,并由此不断向四处延伸,发源于江、浙一带的吴氏,此后很快繁衍到邻近的齐鲁之间,扩散到山东境内,据《元和姓篡》载,凡山东吴姓汉人,大多是寿梦第4子季札的后代。另有一种说法指出舜的妻子被封在虞地,而虞与吴音相近,其子孙因此得姓。(《姓氏急就篇》)如果照这样来说,则吴姓的起源就还要早于周代了。

郡望:

1、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2、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3、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4、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

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川西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祥。”

四川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来元应芳升,伯肇永维兴,国家光玉(裕)泽,文士庆庭登。

四川巴中吴氏一脉世系排行:叨进守仲朝、从道国怀裔;廷思文宗学、正大永耀锡;登自希修献、新成化克必;维君青任和、万载立先师;应佐乘时运、章培善继宜;崇仁洪广益、尚直达昌奇。

潮州府潮阳县贺陇(河陇)吴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清朝属惠来县龙溪都梅田楼,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

扩展资料:

吴氏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浙江为吴姓的第1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48%)、江苏(133%)、福建(13%),这四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这两省的吴姓又集中了164%。

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闽粤两大块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古代的家族大多都有堂号,堂号是啥?

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特有内容,也是国人寻根问祖时,必须要知道的概念。其实堂号是很常见的,中国各姓氏的祠堂正门上方,那一块最大的牌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