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姓风的姓吗?
百家姓里有风姓。
风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根据《帝王世纪》和《竹书纪年》的记载,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之首包羲伏羲氏的父亲燧人氏就是风姓,伏羲氏随父姓风,义妹妻子女娲氏随夫姓风。
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族人多以向国为郡望。今云南省的昆明市,重庆市开县,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风氏族人分布。
/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769426e6cd9f2d3562cc899"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769426e6cd9f2d3562cc89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769426e6cd9f2d3562cc899"/>
扩展资料
风姓郡望:向国,两周时期,山东地区诸侯林立。经调查和考证确认的诸国故城有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滕州薛国故城、寿光纪国故城、龙口归城故城、滕州滕国故城、郯城郯国故城、莒县莒国故城、莒南向国故城、苍山_国故城、泗水卞城故城、邹城邾国故城、平邑颛臾国故城和即墨即墨故城等二三十座。
据《史记》的记载,上古时有向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莒县西南部,是炎帝神农氏后裔的封国。到了春秋初年被莒国所吞并。
/baikebaiducom/item/%E9%A3%8E%E5%A7%93/10722773fr=aladdin#1"target="_blank"title="-风姓">-风姓
《二十四孝》是古代二十四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故事集,计有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等共24个人物至孝的故事。
古人将他们的孝顺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一书,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因版本不同,所述故事的主人公也会有所不同,节选部分主人公孝心故事如下:
1、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2、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
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
3、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性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
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4、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5、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
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槐树所在地改名孝感。
生活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的上古人类,最早被称作东夷人。正如世界上的其它古老民族一样,古老的东夷族团也经历了自己的传说时代。在文字产生之前,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很低、人们的认识能力极其有限,这些古老的民族往往要依靠想象并借助想象力征服自然。于是,古老的神话传说产生了。换言之,这样的时代是依靠神话传说“记录”历史的时代,是把人的生活加以“神化”的时代,也是用神话创造自己的英雄的时代,所以“传说时代”也称“神话时代”或“英雄时代”。
过去,人们多认为中国神话传说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昆仑神话传说系统,在西部;一是蓬莱神话传说系统,在东部。而且多认为东部神话传说来自西部。后来的深入研究才使人们意识到,上述说法实为本末倒置。原来,中国最为古老的神话传说起源于东部,正是东夷人的创造。神话传说绝非凭空臆造的虚妄,在这些神话传说中,东夷人就“记录”了自己的历史,也塑造了本民族的许多英雄人物形象。我国自古以来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其中涉及到的许多人物就来自东夷,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历来的典籍中对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并不相同。比如,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孔安国《尚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以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礼记·月令》以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楚辞·远游》以轩辕(黄帝)、太昊、炎帝、祝融、颛顼为五帝,《白虎通》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风俗通义》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通鉴外纪》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等等,可谓种种不一。在这些传说人物中,目前大家公认伏羲、女娲、少昊、颛顼、虞舜属于东夷族系。下面我们就以他们为话题,看东夷传说中的有关“历史”。
伏羲
伏羲也称伏戏、伏牺、庖羲、庖牺、宓牺等等,还称“太昊伏羲氏”。太昊是东夷人的始祖,这个称谓确切认定了伏羲是东夷人。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这样记述:“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以龙瑞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封泰山,立一十一年崩。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这则记述告诉我们,伏羲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的父系氏族首领。在他生活的时代似乎渔猎生产所占的地位还很重要,已经有了嫁娶的规矩,有了乐器,有了简单的文字符号等等。
作为神话人物,关于伏羲的记叙也很多。《淮南子·时则训》道:“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椱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在这段文字中,“椱木之地”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扶桑”,这里是“青土树木之野”,其色为青,青色代表东方,可见伏羲是主管东方的神。
女娲
女娲在东夷传说中也是作为创世英雄出现的。一种说法如《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所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另一说法则云伏羲女娲以兄妹为夫妻创造人类,如唐代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对比这两种传说,前者似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后者则产生在父系氏族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制之后,可以看出东夷原始文化的发展变化。
如果说上述两种说法的神话意味更重的话,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则似更接近历史。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即把女娲列入三皇之中,时代处于伏羲之后,他这样写道:“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氏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氏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纬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在这里,女娲作为创世英雄的色彩已大为减弱,主要是作为“补天”的英雄形象而出现的。同一类型还可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但说法也略有不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
少昊
少昊也是东夷人的先祖之一,但是关于他的历史记载甚少,倒是神话中多所传闻,故少昊在人们的心目之中更像神仙。晋王嘉《拾遗记》写道:“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嬿戏,奏嫂娟之乐,游荡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尸子》中也说:“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穷桑”,一说即为后来的鲁国都城曲阜,今曲阜市仍存少昊陵可能与此有关。“司至”,指少昊的神职是掌管夏至和冬至。《山海经·西次三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影)。”郭璞注:“日西入则反景东照,主司察之。”但这与“司至”显然不符。夏至昼至长、冬至昼至短,日影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反景”也许就是说的这件事。少昊的神话传说,故事本身可能是非常虚妄的,但是,“司至”这种说法却无疑可以说明:东夷人在那时已经获得了对于季节规律的某些重要认识,这当然是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的重要表征。
颛顼
《吕氏春秋》中说:“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若水”,一说即为泗水,也即俗称之泗河;“空桑”即上文所说之穷桑,也即曲阜。这些都可以说明颛顼是东夷土著。颛顼被司马迁记为五帝之一,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他这样写道:“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契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颛顼也作为神话人物出现在许多传说中。《山海经·海内经》说:“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鳞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作为天帝的颛顼,其最大的功绩便是命重、黎“绝地天通”。原来,远古时天地相去不远,“民神杂糅”,这为蚩尤胁迫民众作乱提供了条件。为了防止这样的叛乱再度发生,颛顼就命令自己的后代把天和地隔离开,这就是“绝地天通”。《山海经·大荒西经》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命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国语·楚语下》亦云: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这里的说法反映的也许是东夷人对于天灾的一种认识,所表达的也许是避免天灾祸及人类的一种愿望。
虞舜
虞舜即帝舜,有虞氏。《孟子·离娄下》简单记载了他的生平:“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即今山东省诸城市;“负夏”在今山东省邹城市。说明虞舜也是东夷土著。关于虞舜的史迹,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已有较为详备的记载,兹录其要: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欲求尚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不得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匿,天下谓之“混沌”;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为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功来贡,不失厥宜。南抚交址、北发、西戎、析枝、渠庾、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从司马迁的上述记载看,虞舜的时代有这样一些主要特征:其一,舜本为庶人,因才能、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最终成为天子,这样的社会实行的还是原始的禅让制;其二,在唐尧在位的时候,选人、用人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备,而虞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进极大;其三,农业发展,治水、打井等水利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它各业也都有了相应的进步;其四,社会分工更加细致、更加专门化;其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已经有了诸如道德评价的明确标准;其六,在家庭中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并且已经有了嫡庶之分。此外,司马迁在这里还提到许多历史人物,其中的皋陶、伯夷(非商末周初之伯夷)、益等,也都是东夷的土著。
除了上述这些人物外,东夷传说中还有几位神话色彩更浓的东夷人,主要是盘古氏、有巢氏、蚩尤、仓颉、后羿。简述如下:
盘古氏即俗谓开天辟地的盘古。《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又清代马骕《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道:“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右眼为日,左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浊,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有巢氏也称大巢氏,传说为东夷人的先祖之一,是远古时代巢居的发明者。《庄子·盗跖篇》写道:“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
蚩尤是传说中东夷人的首领之一,武器发明家,故有“蚩尤作五兵”之说。对蚩尤的评价历来不一。《史记·五帝本纪》云:“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又云:“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龙鱼河图》的说法有所不同:“黄帝摄政,有蚩尤氏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弥服。”
仓颉亦作苍颉,传说是汉文字的发明者。许慎《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汉学堂丛书》所辑《春秋元命苞》则对仓颉大为神化:“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后羿也称羿、夷羿,以善射闻名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上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除盘古氏开天辟地、后羿勇力过人之外,其余皆为影响人类的大发明家。如果去掉他们身上的神话色彩,那末,无论是巢居,还是兵器、文字,当然都可以说明东夷文明的逐步发展和进步。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予以格外的关注,这就是在关于蚩尤的传说之中已经强烈地透露出了传说时代早期民族之间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信息。在这里,不管是“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还是(而且尤其是)黄帝“使”蚩尤“主兵”,都无疑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冲突与融合。就文化学而言,民族之间的所有往来(包括战争在内)都具有文化交流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来居于西部的轩辕氏族团先是战胜了炎帝,然后又来到了东夷人所在的东部;在征服了蚩尤之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此时的黄帝,已经可以“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了。这不正显示了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有关虞舜等人的记载中看得更为清楚:帝尧重用虞舜并最终把天子的地位禅让给他,论出身则帝尧属于黄帝族团而虞舜属于东夷族团;同样,帝舜任用的众多臣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族团,他最终把天子位禅让给夏禹也是如此。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司马迁所谓的“异其国号”当包括民族族团的差异在内;就是这样,不同民族族团通过冲突最终融合起来,先是实现了“炎”“黄”的融合,后来又实现了“华”“夏”的融合,这就是中华早期民族融合的文化史。
中国较常见的姓氏: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漕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扩展资料:
中国百家姓最新排名热传,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最近,网上有条关于“中国百家姓最新排名”的微博,其中列出了全国以及江苏排名前十的姓氏,引发网友关注。不过,记者通过江苏省公安部门了解到的数据发现,江苏排名前四的姓氏:王、张、陈、李,近十年来都没有变化。
这条微博引发网友关注,大家热烈讨论起自己的姓氏到底能排第几。不过,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后发现,其实这个排名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数据。
参考资料:
湖南湘巴庾氏家谱三卷,首一卷,(清)庾大醇始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庾亿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济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庾氏族谱,(现代)庾裕良主编,2007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5号庾裕良处。
庾氏志,(现代)庾氏族人编委会,2008年计算机排印稿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5号庾裕良处。
百家姓里有姓风的姓吗?
本文2023-11-30 15:31: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