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之战对五代十国来说,具有哪样的历史意义?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便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空前乱世。而毫无疑问,五代前期的主旋律,便是朱温的后梁与河东(今山西)李氏集团之间的梁晋争锋。两大阵营的矛盾冲突前后持续四十多年。最终,握有绝对优势、十分天下有其七的朱梁,却被只占据河东一隅的李氏逆转。之所以出现如此逆转,其关键正是本文将要讲述的柏乡之战。
可以说,这场在今天几乎无人知晓的战役,不仅标志着梁亡晋兴成为定局,也一锤定音地改变了五代十国的历史走向。
01
后梁发兵
事情还要从朱温废唐建梁说起。
后梁建立后,河东首领李克用就拉起了复唐灭梁的旗帜,和朱温恶仗不断。
而位于河东与后梁之间的赵王王镕、燕王刘守光、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等势力,遂成为左右双方对峙走向的重要因素。
起初,鉴于后梁实力强大,王镕等均向后梁奉表称臣。但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也在私底下跟李克用暗通款曲。对于这伙首鼠两端、向来执行墙头草政策的藩镇,朱温早就十分不爽,一直寻机收拾这帮家伙,以彻底孤立河东。而就在朱温准备打瞌睡的时候,还偏偏有人来送枕头了。
怎么回事呢?梁开平四年(910年)八月,王镕之母病故,前来祭奠的梁使在丧礼上赫然发现晋使也在。
梁晋夙敌也,既然王镕臣服于梁,那自然不能接受晋使的祭奠,这是一个常识。
晋使的出现,无疑把王镕暗结河东的罪证坐实了。
于是,朱温立即命杜廷隐、丁延徽率三千兵马集结于深州、冀州(今河北深县、冀县),以协助王镕防备刘守光为名,准备进取河北。
02
二镇求援
王镕不傻,他当然不会相信朱温所谓的助其防备刘守光的鬼话。眼瞅梁军压境,他立马派人向河东求救。无独有偶,义武王处直有感于唇亡齿寒,深恐王镕完蛋后自己会成为朱温下一个目标,也遣使请求河东拉兄弟一把。
这时,朱温的老对头李克用已死。看到二镇求援,刚刚成为河东一把手的李存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命大将周德威率军南下,协助王镕、王处直抵御梁军。
李存勖之所以十分爽快,在于他早就有心将河北拿下,以拓展晋军的活动空间,在与后梁的对峙中争取主动。
当时的李存勖才刚25岁,故而戎马半生的朱温根本不把这个年纪轻轻的晋军第二代掌门人放在眼里。得知李存勖出兵,朱温意识到这正是一个一举消灭河东集团的好机会,遂任命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韩勍为副使,李思安为先锋,率军七万(《旧五代史·周德威传》作八万,此处采纳的是《资治通鉴》的记载),于十二月经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向柏乡(今河北柏乡)进军,并汇合魏博镇兵马四万,决心在消灭河北诸镇后直捣河东。同时,两员超级猛将阎宝、王彦章率两千精锐骑兵殿后,作为机动接应。
朱温来真的了,李存勖不敢大意,遂亲自领兵至赵州(今河北赵县)与周德威会合,王处直亦派兵五千支援。五万晋、赵、义武联军进驻野河(今滏阳河支流)北岸,与梁军夹河对峙。
03
梁晋初战
开平四年十二月,梁晋柏乡之战开始。二十六日,晋军到达距柏乡三十里处。梁军主帅王景仁深知晋军补给困难(从河东到河北要翻越不少高山峻岭),所以下令全军坚守大营不得妄动,想凭借乌龟战术耗死李存勖。梁军一挂免战牌,李存勖就明白了王景仁的用心,那叫一个气啊。
由于晋军客场作战,且远离河东大本营,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后勤保障上确实会出现大麻烦。
于是,他让周德威率一千骑兵来到梁军寨前大声辱骂,想激王景仁出战。
估计晋军的骂词是为王景仁量身定制的,可能老王的全家女性包括祖宗十八代都被“问候”了一遍。所以一通大骂过后,本计划耗死晋军的王景仁怒从心头起,命韩勍率三万兵马干掉这伙满嘴臭气的混蛋。
朱温费尽半生心血打造的这支梁军,可谓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步骑诸军铠甲、兵器都是上乘的名牌货。相比之下,晋军就寒酸很多。
况且周德威只有千余名骑兵,自然不能和梁军正面硬刚,便使出游击战术,在梁军两侧来回袭扰。
晋军骑兵个个骑术精湛,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梁军虽然兵多,但却被抽冷子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梁军到底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占了上风。周德威且战且退,一直退到野河岸边。梁军见晋军背水一战,生怕他们拼命,也撤军而走。
04
将帅之争
通过这场前哨战,周德威意识到了梁军的强大,遂力劝李存勖不要贸然进军,而是待梁军士气耗尽再出手收拾他们。所谓“朝气锐,暮气坠”,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李存勖并不认同周德威的主张。梁军士气日久必衰,难道我军就日久必盛吗?周德威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于是苦苦劝谏。李存勖见周德威如此顽固,拂袖而去。其他将领看见主公不高兴了,也都不敢再说什么。
周德威深知,此时进兵和梁军玩命,一定凶多吉少,现在无论如何必须改变李存勖力求速战的想法。
他找到深受李存勖敬重的老太监张承业,让他对李存勖说:“大王现在欲速战速决,但梁军既多且锐,如果硬碰硬,我们即便取胜,那也是杀敌一万、自损九千五。
为今之计,莫如主动后退以示弱,诱使梁军追击,拉长他们的补给线。
而后派游骑切断其供应,待敌粮草将尽再一举出击,王景仁必败无疑。
”
张承业的话说动了李存勖,加之此时,从梁军战俘的口中,李存勖得知王景仁正准备搭建浮桥过河找他玩命,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遂急令全军后撤至高邑(今河北高邑)。
05
野河血战
李存勖虽然后撤,但他依照周德威的建议,命游骑四出,不断攻击梁军的补给线,给梁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同时,由于河北地区百姓坚壁清野,梁军无法就地征粮,后面的粮草又遭晋军干扰运不上来。本来,梁军的存粮相当丰富,不然王景仁也不会有耗死李存勖的打算。可是十几万人马一天得吃掉多少东西?所以时间一长,梁军吃光了存粮——营中断粮了。不但人没得吃,马也没得吃,大量战马不是饿死,就是倒在地上气若游丝。而李存勖这边,由于得到王镕、王处直在后勤上的大力支持,原先乏粮的情况得到缓解。这样一来,就轮到王景仁着急了。
眼看再拖下去,大军就要崩溃。王景仁索性放手一搏,下令全军出击。乾化元年(911年)正月初二,十余万梁军在王景仁、韩勍的率领下倾巢而出,杀气腾腾扑向正在叫战的周德威。周德威立马向后转,撤回野河北岸。王景仁早就恨透了把自己全家毁骂的周德威,命大军过河追击。当时,野河上桥梁有限,十余万人无法一下子过河。李存勖也知道,梁军一旦过河压上来,晋军实难抵挡,便派王镕、王处直所部前去阻击。梁军久未征战,在营里憋了一肚子气,打起来后势不可挡,很快就将二王的部队击溃。危机关头,晋军悍将李建及率二百勇士突然杀出,经过血战终将梁军赶回南岸。
梁军虽然败了一阵,但也只是伤了一下皮毛。而胜利之后的李存勖却稳不住了,他想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干掉王景仁。周德威见主公头脑发热,只得再一次苦苦劝谏:“大王千万不要着急,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梁军虽败,仍有气力与我死磕。咱们再等一会儿,等到了饭点,他们吃不上饭,军心必乱,那时再战,于我最为有利。”老周的苦口婆心这回打动了小李,于是无论梁军如何进攻,晋军只是坚守阵地,绝不主动出击。王景仁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指挥官兵疯一般地向前猛冲。
为激励斗志,晋将李嗣源(即日后的后唐明宗)飞马挺枪直入梁军阵中,连刺百余人下马,并生擒梁军两员军校后归阵。
晋军官兵受到鼓舞,使出全力奋力抵敌,始终未能让梁军攻过野河北岸。
06
晋军大胜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申时(午后3到5点)。梁军猛攻半天得不到休息,又没吃上午饭(已经没粮了,还吃什么饭?),已是累饿交加,两眼冒金星。
看到晋军斗志仍旺,王景仁不由得动摇了,下令暂退以做休整。
但是,十几万人怎么可能说退就退。
于是,梁军官兵有的转身后退,有的仍在向前进攻,大家搅在一起,阵势变得异常混乱。
周德威见状,趁机让人高呼:“梁军败了!梁军败了!”晋军听后士气大振,立即迅猛出击,直冲梁军军阵。而梁军将士不明所以,一看晋军杀来,加上有人正在往后退,以为己方真的败了,顿时土崩瓦解,争前恐后地向后跑去。
这下机会终于来了,早就急不可耐的李存勖马上命令全军出击。由于梁军上下用的都是顶级装备,所以周德威又派人四处传话:“弟兄们,想发财的就冲啊!”晋军更加势不可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猛抢梁军军械装备。梁军见晋军如此,赶紧把刀枪扔掉、盔甲卸掉,撒丫子四散逃命。
李嗣源、王镕等见梁军弃甲抛戈,遂各引精骑冲上前来大杀特杀,可怜这些手无寸铁的梁军官兵就像割麦子一样被成片成片地砍倒,野河南岸伏尸数十里,连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王景仁、韩勍、李思安等梁军将帅在混乱中只各带几百侍卫骑兵逃出生天。晋军狂追一百五十里后,因担心孤军深入遭遇埋伏,这才收兵而回。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柏乡之战,终以晋军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柏乡之战是五代前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役。从军事上看,后梁龙骧、神捷两军被全歼,朱温征战四方、戎马数十载好不容易锻造出来的精兵猛将和后梁倚为国防柱石的野战兵团遭受重创,战争主动权由此落入晋军手中。
从政治上看,河北诸镇完全倒向河东,加之本就和后梁不和的西蜀王建、淮南杨行密,朱温从此陷入了四面受敌的窘境之中。
故而此战过后,河东集团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后梁在总体上被迫采取守势。
李存勖不仅打破了对后梁的战略僵局,开启了对梁战争的新序幕,更一举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为灭梁建唐打下了坚实基础。
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
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河南的移民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
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29个县(市),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三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 自治县。
皖、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62个县(市),主要有:合肥、马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襄樊、邳州。
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
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34个县(市)、内蒙古8个县(市)、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个县(市)、广西1个县。
其分布为:太原、五台、平定、寿阳、代县、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河、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岗、嫩江、北流县。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
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
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
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马乡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还有大部分不忍分离被迫改姓的。
如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
另在河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
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山东也不胜枚举。
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
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
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
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
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
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
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
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
其他姓氏家族,根据族谱可知端倪。
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
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
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
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
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
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
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
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
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
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
“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
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
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
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
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
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
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
据介绍,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
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
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
槐指山西大槐树。
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
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五年时间修筑城墙。
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
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 在其上办公。
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
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
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
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
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
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五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
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
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
河南省南乐县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
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城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
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
老二以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
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
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户人家。
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
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
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
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
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
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
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
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
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
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
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
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
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
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
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
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应该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当时的迁民是强迫性的。明政府广帖告示,欺骗百姓说 :“不愿迁移者,到大槐
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
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
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
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 :“大明皇帝敕
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
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 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
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
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
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甘肃普遍传说
,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
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据先辈传,当时凡同族近亲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牛氏兄弟在分迁时砸破一
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人们出于对大槐树的留恋,临行前都想最后拥抱一次。有一户十一兄弟手拉手难以
合围,最后由大嫂加入后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想象大槐树有多么粗大。
——在山东、陕西及河南的一部分县中,还传说由于是被绑押解迁出的,因而至今人民
走路仍有背手习惯。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
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
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
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大多
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
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
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
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
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
、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
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
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
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
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
。”河南偃师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武
陟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有些移民的名字
更表现了留恋家乡的意思,河南偃师县寇店乡韩寨村《赵氏宗谱》载:赵氏始祖兄弟四人
,名“经、营、槐、显”“念新造之艰窘,伯与仲故讳经,而讳营。恐故乡之遗忘,叔与
季则讳槐,而讳显”。这里“显”显然是“乡”的意思。移民们迁往各地,有一姓分为几
个姓者,并且时常保持来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
”;“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誉延嘉树,荫庇群生。大槐树处有一牌坊,建于1914年。牌坊四脚三腿,飞檐斗拱,
浮雕彩绘,匾额诗风,古色古香,甚是典雅。横额雕刻“誉延嘉树”,背面是“荫庇群生
”。这八个字既是对古大槐树的赞誉,也是对迁民先祖的纪念,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末李自成义军有一路经洪洞杀向北京。在洪洞休息后,首领们连下拔营起寨的命令,兵
马岿然不动。原来士兵们成群结队,拈香荷表,到大槐树下烧香焚纸,叩头参拜,祭奠先
祖。义军多为河南、陕西人,他们是古槐后裔,来到祖先发祥之地,互相转告,参拜古槐
,寄托思乡之情。首领们之情后,干脆置办丰盛的供品,列队前往古槐祭祖。在洪洞境内
,义军经过之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视百姓为乡亲,连军粮马草也不在洪洞征收。
家谱、碑文、信函资料确证,明朝洪武年间即向该地区移民,永乐年间移民为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有129县(市),其主要分布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藁城、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极、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兰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平、交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孟村回族自治县。
柏乡之战对五代十国来说,具有哪样的历史意义?
本文2023-11-30 14:10: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