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字排辈
在很多李姓都称是李唐后裔,可李姓有上亿,李唐后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听说江南李姓都是唐宪宗后代李火德的后代,今天又第一次听说大槐树李家也是李唐后裔。大槐树李家后裔现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省少说也有几千万人。那么李广后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树李氏资料
明永乐年间,李姓立村,名李家寨,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迁来,在李家寨东侧另立一村,名崔家庄,清乾隆年间,两庄村舍毗连,遂合称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树
神头镇的吉庄村,有个叫李树安的老汉,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五个人也抱不拢。大树造型奇特,树身向东南倾斜,在离地三米高处分叉,盘旋扭曲,宛如雄鹿头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树梢高15米,宽15米,呈伞状,气势实在不凡。相传,大槐树存活已有六百多个春秋了。说起当初,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还得从明洪武初年说起。
在12世纪后,北方的蒙古族越过万里长城攻击汉民族,最终由忽必烈独霸中原。而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居领先地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不甘受元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终于由朱元掉灭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宝座,帝号为太祖,年号为洪武。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于洪武元年(1368)兴起了把蒙古族赶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响的热潮。在有关著作上这样说:“明太祖是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孤儿,因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说明太祖有很多作风与汉高祖相似。话虽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汉高祖讨厌学问,尤其是儒学,而明太祖却尊重儒学,这是因为他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支持他。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中国本土内的北方民族赶走,并将他们的文化消除。或许这才是明太祖为什么要强调儒教是代表国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赶出长城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现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现象。为了补缺,于洪武二年(1369以兴起了汉民族移居热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迁家落户。当时,各地设立许多移民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一个移民站。这个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和山西南部。移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集中到大槐树下,又从大槐树下一批接一批迁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个叫李发根的,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宝儿,一家三口由河南来到洪洞大槐树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发报三口迁到北部的马邑县落户。李发根一听,有些作难,因为他们从河南走到洪洞县已是精疲力尽了。现在又叫他们从洪洞迁到马邑,这么遥远的路途,老俩口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如何走得去呢?于是李发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爷们,您行行好,让我们到近一点的地方吧,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家规定,违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李发根三口被吓得直哆佩,心想,与其在这里被斩首,还不如死在路上。没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发根让宝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当做拐棍使用。他拄着槐枝,领着妻小离开了洪洞县大槐树,向北走去。
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轻轻地刮,暖洋洋的,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却是寒风刺骨。李发报三口儿没有感到春天的温暖,迎着西北风走在大路上,走一会歇一会,歇一会走一会儿。天黑住店,天明赶路,遇水解渴,逢人乞求。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川又一川,山山川川不知走了多远。这日,来到宁武关地界,妻子张氏终因饥饿和劳累染病在身,没几天就命归西天。父子俩痛哭一场,只好挖坑将她埋掉。李发根让宝儿和他一起跪在坟头,对妻说道:“宝儿娘,你就在这里安息吧,我和宝儿走了,等我们有了着落再来接你。”父子俩又痛哭一场,擦干眼泪,李发根拄着槐树枝,领着宝儿摇摇晃晃地又赶路了。
冬去春来,河里的冰凌都融化了,田野与河滩都露出细嫩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大雁在空中排开队伍,长声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可是,李发根的身板却越来越衰弱了。他走几步,歇一歇,歇一歇,再走几步,靠槐树枝的支撑,一天也走不了三十里路。当他来到马邑县境内吉庄村的时候,就觉得全身发软,两腿再也走不动了。李发根把槐树枝往土里一插,终于倒在地上,两眼一合,再也没能站起来。宝儿俯在爹身上,放声大哭。大伙儿非常可怜宝儿,找来一块破席,帮宝儿将他父亲卷起葬掉。李宝儿葬掉父亲,回到原处蹲着,不知如何是好,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此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父亲插在土里的槐树枝,不到三天,竟然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小叶儿来。李宝儿十分惊讶,心想,从洪洞出发,走了一个月,父母双亡,槐树枝却活了。难道说,洪洞大槐树有灵性?它的技儿活了,这是我李家扎下的根。李宝儿终于不走了,就在槐树枝生长的地方住了下来,白天垦荒播种,晚上打坯建窑。
秋天到了,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李宝儿终于建起了三间窑洞,收获了十石粮谷。那槐树枝也长高了许多,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有人见宝儿十分勤快,人又老实,便将女儿许配他为妻。又过了几年,槐树长得越发大了,树身粗壮,枝叶层层。李宝儿家象槐树一样,繁殖出新的一代,他有了儿女,天真活泼,十分可爱。
春上柳枝,秋扫落叶。槐树上的槐荚儿长出来了,落了又长出来……李宝儿家一代接着一代,也象槐树似的越来越旺,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马邑县槐树院的李氏家族”。
洪洞古槐有千年,千年古槐有灵性。这话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民间这样说,也有这样的巧事。李树安老汉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小的时候,有一年,槐树院驻下了官兵,他爷爷在槐树下垒起炉灶做饭。一个月后,官兵走了,大槐树经烟熏火烤,树身裂开一条缝。有一个风水先生走来,绕着槐树转了一圈,又上下看了一遍,对他爷爷说道:“大槐树是你家的根,它已有了灵性,要好好保护,快把树身上的裂缝用泥抹住,让它愈合。否则,你家辈辈下来有个瞎眼人!”后来,那个风水先生的话果然应了验。开始是李树安的姑奶奶有一只眼看不见东西;到了父辈时,李树安的母亲得了眼病,晚年双目失明;李树安这辈时,他的弟媳在打谷场干活,被谷花刺瞎了一只眼;李树安子女辈时,他二女在4岁出麻疹瞎了一只眼。李树安的爷爷当时虽然用泥抹住了槐树上的裂缝,但等到愈合了,他家已过了四代,代代有个瞎眼人。这是巧合,还是大槐树有灵?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李家把大槐树保护起来,不再在槐树下垒灶做饭,不再用刀随便砍槐技,让它自然生长。每当有了干技,就用钩子钩掉。现在大槐树虽然空了心,但它的生命力仍很旺盛。树下生出一片新绿就会跳上槐枝,再过一些日子,大槐树就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接着开出一串串白中透黄的花朵,散着幽香,象是一个天然大帐篷。
大槐树从洪武二年(1369倒现在,由一个细枝枝长得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李氏家族从李发根到李树安,经历了六百多年,人丁旺盛。现在槐树院的李氏家族多达几万人,遍布于朔州大地。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豫东。西汉时,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东汉时,又有李氏族人陆续徙迁西南川、滇一带,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大姓,中原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利贞56世孙唐高祖李渊为开国皇帝,多赐国姓于民,便使李氏宗族庞大。主要分成两支望族,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并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主要有三次南迁:一次是唐初,河南李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又有不少李氏子孙避难南迁。第三次是五代时,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者。明初始,有李氏迁居海外,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时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者,多有李氏。 据近年人口普查统计,李姓人口近亿人,为诸姓之首,世界第一大姓。遍布华夏及世界各地,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今单就我李氏一脉,寻根问祖,悠悠岁月,芸芸众生,又谈何容易,好在有一个故事至今流传大江南北。(二)、大明山西大移民、大槐树下有祖根“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一棵古大槐树,魂牵许多代。至今,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朝末年,腹里之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息。或天旱赤地千里,或水患汪洋无际,或虫蝗逼日,或鼠疫噬虐。义军蜂起,残元用兵,杀伐不休。致使人丁锐减,生民百遗一,千里无人烟,尤以华北一带为甚。史载,明朝大将徐达自河南兵伐山东,一路不见人烟,银两置十字大路,一月余无人动。《张北县志》载: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红巾军将领关先生、破头潘等率义军出塞,经大同攻上都,将沿途所经兴和路、中都及野狐岭(即今之张北城、白城子、狼窝沟)西路诸驿焚毁。然而,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却因山阻河隔,变乱少及,平安富足,人口稠密达四五百万之众(当时全国才六千万)。待大明江山稳定,朝廷为恢复民生,增强国富,决定从山西移民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朝廷规定:四口之家迁其一,五口之家迁其二,六口之家迁其三。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有8次,涉及18个省的490多个县市的882个姓氏。而洪洞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待迁移民点之一。相传,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第一代大槐树距今有800多年,址存树无。第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于第一代槐树东约5米,也有400多年历史,但已干枯。1974年飓风吹倒后,进行了整修和数次防腐处理)。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甚为壮观。官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宜。待各地移民在此聚齐,再分迁外省。移民们临行前,凝眸古槐,鹳哀人啼万难割舍,不忍离去。是时,男女老幼用绳索捆绑成串,兵丁押解,一路风餐露宿,悲惨可分。只有在大小便时,方央求解开绑手的绳索,所以至今人们把大小便称为解手。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大部迁徙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数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后有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等者。这些移民迁居新地之后,或重垦荒田,复苏农桑; 或军垦戌边,抵御外患。经数百年繁衍滋生,不断向周边拓展。由大河上下,到长城内外;由平原到山区;由坝下到口外,遍布下山西移民的子孙后代。相传,中国近代,军阀混战。直隶袁世凯兵伐山西,部队一路西开,兵痞沿途掠抢,揣满私囊。当行至洪洞县大槐树下时,军兵们停足不前,纷纷将掠来之物,倾囊挂满大槐树,长跪叩首,祭奠老祖先人。袁世凯一看,这仗没法打了,收兵东归。如今,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堂,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共800多姓氏。正面供奉着它们的牌位。这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各地,后经搜集整理公诸与榜,以便海内外移民后代到此寻根。今张家口一带人,无论语音习俗,还是文化爱好,均近同与山西人。以此,张家口人为山西移民之后,应该勿庸置疑。而我李氏家族不正是其中一支吗?(三)、几代辗转长城下,西山底村落脚根在蒙古高原南沿,张北与崇礼以东西蜿蜒的秦长城为界,分成坝上坝下。在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汉诺坝玄武岩台地脚下,集沙坝底路口处,有一小山村---西山底。据《崇礼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明初,我李氏族人便在此落脚、生根、发迹、拓展。但究竟是那一代李氏先人何时迁居于西山底村?是始迁建村者,还是后来迁寓者?是直接从山西迁居于此?还是几经辗转最后落脚于此?今均不得知。本谱中所称李氏始祖第一世,乃指西山底老坟立祖之人。据粗推算,其应为清嘉庆(约1800年前后)年生人。迁此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国家计划移民垦荒,如前述山西大移民为例。二是军屯戍边。明时边关守军,三分守戌,七分屯垦,以屯养戍,平时种田地,战时趋胡寇,世袭更替,便留居于此。三是为了拓展生产、生活空间,自行辗转徙迁于此。原来,从辽、金、宋、元朝,直到明、清、民国,有一条官商驿道,经过集沙坝西山底村。它东南始于大都北京,北出居庸关过张家口大镜门,上集沙坝,坝口处有一蒙古石堆傲包(上矗旗杆,旧年间,每逢阴历六月六日,四周蒙人举家骑马驾车,牵牛赶羊,一家家,一队队,花团锦簇,云涌而至。搭帐篷,挂彩绳,祭脑包,跳鬼神,赛马,射箭,摔跤。羊肉香溢,烈酒醉人,商贾叫买,相当热闹。平日人们路过脑包,都要扔些铜钱于其上,最差也要扔块石头作为祭祀,以求上下坝平安旅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疑其有古物珍宝,十里八乡农民将其翻个底朝天)由此傲包道分两岔:西北一路进张北,过二连、滂江、乌得、叨林,至库仑(原本中华地,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或直抵中俄边城恰克图。东北一路过元山子、什巴尔台、沽源,直抵辽、金、元三朝设都的龙兴之地---正兰旗或巴林左旗。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此道仍络绎不绝。尤其秋冬季,牛、羊、驴、马、骆驼趟子,一群接一群南下,沿途大众热情远迎。到六十年代末,随着当地屠宰、冷藏、冷运能力提高,活畜赶运业消失,此道亦衰落冷僻。考李氏家族前五代,每代均拴赶老倌车,每年一趟来往于张库大道的长途运营之中。由此来看,上述种种迁居原因,均是有可能的。在西山底村,李氏先人凭着智慧辛劳,艰苦创业,生财发家,田产广布于西山底、二道边、黄花坪(该处土地,在日寇占领时,一因靠近日本据点耕种不安全,二则日本人及伪政权,整天派工摊款,地亩多,负担不起。土地白送人都无人敢要,只好丢弃不种)。农作之余,跑老倌车,几年下来,也算小富一方。(四)、旗人放地前坝头,李氏迁垦东元山清末,外侵内乱,朝政衰败,八旗子弟只会吃喝玩乐,不懂经营生计,坐吃山空,开始拍卖老祖宗当年圈占(满清入主龙廷后,各旗强行跑马圈地)来的土地。当时坝上汉人稀少,少作农事,多为满蒙牧场。光绪二十年(1894)张家口理事同知厅派商人到坝上放地,哈拉沟韩家承买了东至马良坡,西至夏营盘,南至花兰井,北至唐贡洼(原属满旗宝公府马厂地)的大片土地,并陆续转买他人。就在此时,李氏部分族人买下了东至马良坡,西至狼窝沟路西,南至南梁、啖羊梁,北至村中大道及东河沟的大片待垦地。另外,在其他地方如老鸦河、西元山等处也有部分土地。至此,东元山子开地立村了。初到东元山子垦居者为第四世李选、李倓、李妙、李玉四兄弟。这是一个三世同堂大家族,坝下西山底等处原有土地仍继续耕种,两头产业共伙经营,长门掌家,各得其所。农作之余,夏跑老倌车,冬开榨油坊。吃饭分大小伙房,干活雇长工短汉,确曾富甲一时。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弟兄们相继过世,小弟兄之中,长门李全忠掌家,但其当家不管事,一切均由其妻张氏主政,里里外外一把手,坝上坝下两不误。由于渐渐家大业大,子孙多长,人众口杂,矛盾渐显,出力不等,苦乐不均,劳酬失衡,人心思分。二十年代末,终于按老四股分家了。长门李选子李全忠一股。二门李倓子李全吉一股。三门李妙、孙李贵一股。四门李玉、三子(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一股。掷骰子,比点子,分股子。好地块门口大地、金沙滩及大后背各分得一份。坡地,长门分得南背,二门分得转山子,三门分得四方克廊,四门分得磨菇圈。每股一顷余(当时亩三百六十步称大亩,以后亩二百四十步称小亩)。居房自东至西,长幼排房,一股一院,宅基院各一处。三套骡马大花车,一股一辆,四门由最幼者李全发掷出黑大门(即三个六点),得了头份好骡马车,余不赘述。到三十年代,四门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再次三股分家,股均地二三十亩,降为中下等水平,其中长子李全旺子女多,家道更显贫寒,多给人打长工,渡日艰辛。三十年代末,三门李贵先后连亡二妻,迷信院内开油坊地基硬,携二幼女与长门族弟李有并家。一家二烟枪(李有妻与李贵均吸鸦片)卖地抽大烟,耕田逐年减少。到四十年代初,李贵亦逝,由侄子李振森(李有子),摔盆引幡,一子两门,虽仍富,但大不如前。四十年代末,二门李全吉,三子渐大,除本村地外还租种了东营盘兆丰寺(即蒙古小少爷苏毓秀家庙)脑包洼的庙地。1948年初冬土改前夕,三子四股(父母养老田称一股)分家,每股得地二十亩,上房一间,宅院基地一处。分家后,土地改革开始。按土改政策,长子李维妻儿女四人,应得地四十亩,现有二十亩,还可再分得二十亩。但当时家长专制,外事一切老子主持,说了算。对外按未分家算账,八口人(二老三子一媳二孙),八十亩地,不分进,也不分出。对内则按原分家算账,每股二十亩地。这样,长子李维少得二十亩地,从此贫困压身。其他族人亦相继离开西山底,到坝上发展。李X4(梅丫头)一门除种地和跑老倌车外,又到西元山子(现今学校址)开起了车马大店。初甚火,后因丢失住店旗人东西,失主连讹带诈家底赔尽,携四子回西山底分家务农。从此家道一蹶不振。后来,长子李全福迁居东营盘清洋沟。李全义一门,其子李富、李美、李彦,亦随即定居东元山子村,耕种村东南大地及啖羊梁坡地,亦跑老倌车,生活富足殷实。最晚上坝者为其四子李茂,为1957年高级社时期。言而总之,随子孙繁衍,人丁渐众,人均土地渐减,子女稀少之家尚保殷实,子女多者,则家道逐渐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大部分成为中农,一部分沦为贫下中农。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生产资料统归集体所有,家无论贫富,口不管众寡,都一样凭劳力吃饭。是时,子女多,口粮分得多; 劳力多,工分亦挣的多,分红亦多,生活倒比人口少合算了。(五)、族旺一根,花开四方止2005年,原籍西山底已无族人,大部分户籍在东元山子村,部分族人先后迁居他处。李全福一门迁居东营盘清洋沟。其孙李长生死后,已无后代。李玉高迁居曼头营义哈德。李智迁居花兰井小西坡,李玉山,李振荣,李成及其子李振枝、李振玉、李振全、李振平、李举,李明及其子李振瑞、李振江等先后迁居张北县城。李振武1987年由张北城迁居张家口市。李振富父逝母嫁,随迁居怀来县二台村。进入二十世纪末,改革开放,不少族人弃农进城或打工,或种菜或经商。有居市,有居京,但其户籍未离原籍,故不作考记。至今,李氏家族传九世历二百年,至少繁一百九十四口,故五十九口。
崔氏家谱
历史来源
「崔」源出: 出自姜姓。以邑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齐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把国位继承权让给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其后遂为崔氏。 家族名人
崔豳 唐代武城人,兄弟六人皆官至三品。四世同灶,和睦相处。唐玄宗谓"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 崔灵恩 南朝梁东武城人,遍读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初为北魏太常博士,后归梁,累任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官至贵州刺史。常聚徒讲学,着有《毛诗注》、《周礼集注》、《三礼义宗》。 崔广 汉初人,字少通,号夏黄公。与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同隐居商山(今陕西省山县东),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 崔琳 唐代武城人。政事开明,开元(公元713-729年)间为中书舍人,累官太子少保。为唐玄宗器重,曾书其名,以金瓯覆盖之。 崔挺 北魏京师人,字双根,少好学,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时任光州刺史,大行开化之风,累官本州岛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清廉,有人曾赠以玉璧,被挺推却,曰"昔无杨震之金,今岂有崔挺之璧?" 崔玄暐 唐代博陵人。长安初(公元701年)为天官侍郎,历任凤阁侍郎、中书令,封博陵郡王。其弟崔升,官至尚书左丞;其子崔琚,颇以文学知名,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其孙崔涣,官至御史大夫;曾孙崔郢,自商州防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升监察于史。后人称五龙。
吉林二十八世隋广彬收集隋氏传世字辈:
隋氏行辈歌现整理如下:
1、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昌邑遵祖公议二十字由三十一世始以此命字: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修
德
传
先
祖
功
臣
衍
泽
长
忠
清
连
44
45
46
47
48
49
50
盛
业
海
岱
永
书
香
2、莱阳二十五世孙隋文礼修谱制定行辈歌(民国九年1920年)
允
国
中
文
士
安
家
福
寿
崇
千
秋
遵
祖
德
万
世
继
宗
功
3、吉林省农安县万金塔乡苇子沟支系十字行辈歌:
本十字含泰来、依安、肇东、扶余二龙、木兰大贵镇、农安好来宝、杨树林赵万禄等众多支系,共议定时间暂无考证,据推测,1892年隋同文等作序证明,居栖霞支族先祖为三支九世(隋志仁、隋志义)与八支(隋志孝)三人,其后裔北迁之后在关东议定行辈,计十字:
修
世
天
连
福
广
成
吉
利
兴
4、吉林省德惠市天台乡崔家堡子支系十字辈歌
栖霞县石角夼支系,雍正四年迁辽宁金州北三岛湾
廷
长
振
春
景
国
兴
永
殿
元
5、海阳县大阎家迁吉林省农安县新农乡蒿子站村三门刘家支系行辈歌
长
殿
永
树
德
万
世
庆
宏
志
6、木兰县东兴镇东北村隋文彬口传行辈歌(1964年)
学
彦
永
元
福,文
明
世
援
兴,
国
政
仁
德
志,民
泽
金
秀
春。
<胶东隋氏家族简化资料>很详细__就是看着费神,
字小又密
家 谱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史书,在家谱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发展、人口变迁、家族成员和婚姻状况等,并且在家谱中,还记录了家族的家规、家训等,而家谱从古至今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家谱发展出了诸多的形式。
常见的家谱形式有以下七种
一、结绳家谱
在文字尚未产生之前,先祖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来记录事情,这种方式被称之为结绳计事。使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家族世系,体现家族内成员的基本情况,就是结绳家谱。
二、口头家谱
口头家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族谱。这种方式也是在文字还没有产生之前的记录家谱的方式。口头家谱依赖的是记忆力,因此能够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主要可能就集中在世系发展和重要人物事迹上。
三、甲骨、金文谱
甲骨、金文谱是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的族谱,这种族谱在商周时期比较普遍,它基于文字的产生和青铜器的铸造。由于甲骨和青铜器能够长久的保存,因此,这两种族谱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也逐步被发现,成为我们现在研究族谱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四、碑谱
碑谱顾名思义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族谱,碑谱有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就是墓碑,记录了去世之人的生平事迹,当然也有一些家族事迹也是记录在石碑上的。现在这种碑谱已经可以当做是谱学文化中的文物了。
五、布谱
布谱就是记录在布上的家谱。是比较新型的家谱形式,主要可以用作于保存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
六、纸谱
主要是指印在纸上的族谱。这是现存族谱最主要的类型。
七、塔谱
这种形式比较少见,主要指的是刻在石塔上的族谱。著名者有山西省临县崔家坪保存的刻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石塔族谱。
家谱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产物,承载其内容的形式有许多种,在不同时期,家谱的主要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了解不同的形式,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所应做到的事。 家谱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骃 :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善为: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绍兴进士。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其弟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阳郡等。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汞阳郡:由三国时的河南郡分置,西晋时也被设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2、堂号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德星堂”、“敦叙堂”、“默阴堂”等。
============================================================
崔姓宗祠通用对联
〖崔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推三虎;
人羡五龙。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崔琳官至太子少保,崔珪官至太子詹事,崔瑶官至光禄卿,时号“三虎”,因官阶都在三品以上,又号称“三戟崔家”。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崔玄暐,明经科进士,历官高陵主簿、记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为官公正廉洁,深得武则天赏识,长安年间官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一生以清白著称。崔昪,历官司刑少卿、尚书右丞。崔琚,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崔涣,长于议论,历官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中,玄宗逃往四川,他在路上迎接以表示中心,又由宰相房琯推荐,于是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肃宗时,官江淮宣谕选补使,选拔人才,不照顾亲友。代宗时,官御史大夫,因批评宰相元载而被贬为道州刺史。崔郢,历官商州防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一门孝友;
三礼义宗。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邠,,字处仁,进士出身,历官吏部侍郎、太常卿,以耿直知名。他家三代同灶,和睦相处,宣宗曾说他家“一门孝友,可为士族的典范。”下联典指南朝梁东武城人崔灵恩,少年时读遍五经,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在魏时官太常博士,入梁,官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聚徒讲学时,听者常有数百人,后出任桂州刺史。著有《周礼集注》、《三礼义宗》《左氏经传义及条例》等,共一百三十余卷。
五原贤守;
四皓齐名。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崔寔为五原太守。下联典指汉·崔广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覆瓯待相;
却璧鸣廉。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琳,受玄宗器重,玄宗曾写下他的名字,用金瓯覆盖。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安平人崔挺,字双根,孝文帝时官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廉洁,有人送他玉璧,被他拒绝,说:“过去没有杨震之金,今日岂能有崔挺之璧。”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和睦妯娌;
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
〖崔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八行称于众口;
三相出诸一门。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
〖崔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中年弍才号大儒;
少小博学通百家。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远;
立石直笔播誉长。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下联典指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苏少娣能和妯娌;
唐夫人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名卜金瓯宰相家。
——佚名撰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祠祀此支崔氏始祖崔思义]
崔氏祠堂坐落在白沙村北、老官道(今汴洛高速公路)南,背临洛水,南望嵩山,占地面积达2900平方米,由舞楼、山门、耳房、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余处建筑组成,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全是皇族家庙式样。山门上方嵌“崔氏祠堂”木匾,正殿后墙镶“崔氏祠堂”石匾。正殿暖阁内设始祖碑,拜殿明柱上悬挂着这副孤形的木质楹联。山门内过道旁,还竖有袁世凯撰文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祠堂对面,建有一座戏楼,砖瓦木质结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上,保留着咸丰壬子(1852年)年间镌刻的两副对联,分别是:“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早年,祠堂后墙上悬挂着皇帝亲书的钦赐牌示,凡在官道上过往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务必入祠参拜,无不肃然起敬。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兵连祸接,人口损伤惨重。朱元璋南京即位以后迁山西、河北等省之民,到河南及沿海各省。洪武四年(1371年),崔氏始祖崔思义,自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迁居河南省巩县白沙村。生有五子,后分为五门。单说次子举,传至四世满时,生有七子。其中第三子名标,因作战有功,被招为亲王郡马,官拜亲王府仪宾。
-----------------------------------------------------------------
〖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棨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32+32=64字)
--------------------------------------------------------------------------------
中国人民 崔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崔田民中将
崔田民(1912-1991),陕西省绥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省苏维埃 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689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 冀鲁豫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华北局党校第四部主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 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委员、顾问,第二炮兵顾问。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 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1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崔文斌少将
崔文斌(1917-1998),陕西省绥德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兼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 陇东特委正宁县工委主任,镇远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第6支队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1旅33团政治处副主任,盱眙总队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6纵47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政治部主任,第71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4军71师改建为空军,师部和211、213团机关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任总队政委,212团调到北京编为警备团。1951年5月,编为空军15师,任师政治委员。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空15师入朝作战,编入志愿军空军序列,这支队伍刚组建,经过改装训练、学习组织飞行的程序和方法、6000米以下单机到大队的基本训练、团的编队训练、战斗使用科目训练,飞行员仅飞了20多个小时,1952年2月在空4师带领下升空作战,3月20日在空4师一个大队掩护下,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经过8次空战,1952年5月,空15师撤回吉林省公主岭机场休整,9月转场到东丰机场,保卫小丰满水电站。9月中旬,空15师接收米格-15飞机52架,随即进行改装训练和战斗科目训练。1952年11月,空15师再次入朝作战。空15师两次参战,共击落敌机51架,击伤16架,被击落41架,击伤37架。空15师涌现出3名二级战斗英雄:吴胜凯(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蒋道平(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韩德彩(击落敌机5架,其中击毙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回国后,任空8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 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崔建功少将
崔建功(1915-2004),原名崔日发,河北省大名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 。1938年6月任涉县独立团教导员时,改名“崔建工”,号“广运” ,意思是广泛开展群众运动,建设工农政权。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将他的名字错写为崔建功,他便顺其自然,沿用此名至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部敌工干事等职。参加了山西永和、陕西桥板以及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129师新编第1旅1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第3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以及山东高塘东月寨、香城固、林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第12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45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汉、汲县、安阳、豫北、豫西、淮海、渡江、广东、广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45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副军长,第14军代军长,后入南京军事学院上级速成系第一期学习,1956年毕业,任第13军军长,1960年11月指挥5个团21个营跨越国境进入缅甸,在东西长三百公里、南北宽一百公里的热带山地丛林,与缅甸国防军双边夹击滞驻“金三角”的 残军。经过80天的出国勘界警卫作战,消灭了 残军的“复兴基地”。后任昆明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功勋。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三级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10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
中国人民 崔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崔毅中将
崔毅(1930-——),山东省蓬莱县人。1945年加入中国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 。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分区连文化干事,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青年部助理员、科长、副部长,师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1993年退役。是中国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崔氏第二十六世孙崔海斌介绍 大屋基崔氏源流 “言不根经史,谓之梦浪,人不识本源,谓之浮生”。我崔氏之人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崔氏子孙值得了解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我们大屋基崔氏的源流及家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给大家作个简要的介绍,使大家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个方面:崔氏的源流。——也就是崔家是怎样起源、怎样流传到现在的。 这个问题我们分三个部分来讲: 第一部分:崔氏先祖 崔氏出自姜姓,即姜姓神农氏(炎帝)之后。 相传,炎帝神农氏,名“石年”,(大约生于公元前3216年,农历辛未年4月26日)为少典与任姒之子,因居于姜水(渨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其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共工之从(堂)孙伯夷,因辅佐大禹(共工和伯夷爷孙二人,从尧至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经吕侯壤、吕侯发衍、远、我食、孙藏、伯陵到西周初年的吕尚——即姜尚,姜子牙。 姜子牙,殷王庚丁8年(己酉年8月初3,即公元前1211年农历8月初3)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带,因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有功,受封于齐,立齐国(诸侯国),称齐太公,卒于周康王6年(戊辰年,亦即公元前1072年),寿139岁。其陵冢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文王陵1公里。妻:申姜。 齐太公姜子牙有嫡、庶子共13名:丁、任、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太公传位于嫡长子姜伋(齐丁公)。 少典、神农(炎帝)、共工、伯夷、姜子牙、姜伋等均是崔氏的先祖。姜子牙是炎帝第54代孙。 第二部分:崔姓来源 齐太公姜子牙传位于齐丁公姜伋,丁公嫡子(正妻之子)姜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国君之位,但他却让位于丁公庶子(丁公之妾所生之子,季子之兄)叔乙。叔乙划了一片叫“崔”的地方(后有“崔氏城”,即今山东章丘市黄河乡土城村)给季子,作为其食采(采收食物)之地,后来季子就以崔地为姓,得姓后,所生之子穆伯即不再姓姜,而姓“崔”。 姜季子是我崔姓一世祖,崔穆伯是我崔姓第一人。 第三部分:崔氏世系 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野8世孙夭,夭生崔杼(齐国正卿)杼生明,明生良。良15世孙崔意如(秦大夫,封东莱侯)生(伯)崔业、(仲)崔牟。 崔 牟为汉汶阳侯,始居博陵(今河北涿县安平),于博陵生融。融生石,石生崔廓(一作崔广),字少通(商山四皓之皎皎者)。廓生寂,寂生钦,钦生朝,(汉侍御史),朝生舒(汉四郡太守)。舒生篆(郡文学),篆生毅,毅生骃,骃生寔(字子真,后汉尚书)。寔生皓,皓生质,质生赞,赞生洪,红生廓,廓生遄,遄生懿,懿生琨,琨生经,经生辨,辨生崔楷(北魏殷州刺史)。后有崔元喡,唐中宗封为博陵王。至宋绍兴时,崔世明迁粤省广州,其子崔与之累官四川,安抚制置(四川安抚使),使后封南海郡公(广东经略安抚使)。遂移子于江南,晚年又移子于闽省(福建)。与之玄孙崔唐臣(宋末隐士),其孙崔或为元世祖刑部尚书。至元顺帝12年(公元1334),世宗公诞生,又经承祖、德义、旺元至成章公。明正统3年(1439),成章公父子四人移居广东。 以福建世宗公为始祖,6世缙孙、7世富公、8世华忠、9世琳公、10世孟正、11世庆公、12世元举、13世时信、14世盛公、15世斯显、16世奕荣、17世子裕公(我大屋基崔氏入川始祖,1681年9月21日生于广东龙川县,1785年殁于四川威远大屋基)于康熙戊戌年(1718)入川,创业资威,生成昆、成仑、成灵、成康四子。至今已290年,繁衍了13代后人(从世忠公算起为第28代)。 另外在此还需说明的一点是我7世祖富公娶了两房妻室,大房扬氏生8氏时忠公、荣忠公、华忠公,二房廖氏生8氏信忠公。信忠公之后:9世珍公、10世孟举、11世曰昆、12世元升、13世金公。 金公之子:14世奇相、奇卿、奇爵、奇轮、奇择。 其中: 奇相之后,15世斯琳、16世奕泮入蜀后住(现青山村)高屋基; 奇爵之后,15世斯玑,携16世奕广、奕东、奕亮、奕勋、奕尤5子于雍正丁未(1727)年入蜀,后立祠堂于本村蓝沟,现已繁衍到第27代。 此外,本村糯米长老屋基(崔慈方大房子)、资中城西周家碥和四眼桥、朱家坝崔氏,都是我华忠公之后裔。 也就是说,我们大屋基和糯米厂、周家碥、四眼桥、朱家坝以及蓝沟、高屋基崔氏,都是一脉相承的一家人。 以上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崔氏家风——也就是我们崔氏家族为人处世的作风、风气问题。 家风,乃一个家庭、家族之风气。家风好坏,关乎一个家庭、家族之成败兴衰。大屋基崔氏家风严谨、纯朴、进取、向上,影响和造就了十数代族人,并在本地形成了纯朴、忠厚、斯文、善良的优秀民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从民国二年(1913)重修之《大屋基崔氏族谱》和大屋基崔氏历代族人处事风格中不难看出,崔氏家风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团结互助。团结互助之精神,在《大屋基崔氏族谱》中体现突出。如《崔氏族约家规》第六条:“合族子弟,无职年少者,务期族董等暨总首,于春祭时斥令其父兄,使习士农工商,视其才职量人施行,如家贫年壮,能农能商无本者,该族董等协总首提议,筹给资本,方能各有职业,得谋衣食,使其族无游人,自然一族富强”。第七条:“矜恤鳏寡孤独,穷而无靠者,当春祭时族董等协总首,务集众族提议,原量周恤,作一本万殊亲爱之意,免至呼号无处,贻笑他人”。第十四条又说:“愚朴子弟出外,勿论大小事件,有理被人欺压者,向凭族董等,必要挺身出头,或凭理,或兴讼,务欺争至极处,将理拿回,以免愚朴出外被人欺压”。此等,无一不体现出该氏族团结互助之精神。 崔氏家谱、族谱,寻根问祖 2、勤奋节俭。《崔氏族约家规》第十二条规定:“族内倘有不肖子弟,好吃懒做,不顾父母之养者,被父兄来祠报告,该族董等,不得徇情,按照家规,满杖八十,以戒下次。如果执拗不改,仍蹈前愆,着凭三族,送官首究,剔出萌芽,免生忤逆”。第五条:“用财本生人之常,但要处置合宜。当加厚于所亲,虽千金不为妄;费浪用于无益,即一钱已属浮奢。是以丰俭贵适其宜也”。第八条:“令习勤俭。勤能成事,俭可积锱。训导子弟习勤习俭,则士可发贵,农工商贾皆能发富矣”。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族人勤奋节俭之家风。 3、斯文重才。重视文化、重视任才,在历代崔氏族人中蔚然成风。且不说历史上其出过多少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和英雄豪杰,仅《崔氏族约家规》即可充分证明。如第三条:“培植人才。凡族中生有英俊聪明子弟,家极贫无力读书者,该族董等协总首,筹给历年膏火,或尝会给款,或承首募化合族给出,以便家寒子弟造成人才,始可光前裕后一族生辉”。第四条:“鼓励人才。凡族中子弟住高等小学堂,执毕业凭照,备办三牲入祠祀祖者,无论贫富,赏花红一堂,奖给钱八钏;住中学堂及初级师范学堂并陆军小学堂,各执毕业凭照,备办三牲入祠祀祖者,无论贫富,均赏花红一堂,奖给钱十二钏;住高等学堂及法政学堂并通省中央师范学堂,各执毕业凭照,备办三牲入祠祀祖者,无论贫富,均赏花红一堂,奖给钱十六钏;住京师大学堂,执毕业凭照备办三牲入祠祀祖者,无论贫富,赏花红一堂,奖给钱二十钏。奖给虽微,以资鼓励我族广出人才之意耳”。由此,可见崔氏斯文重才之一斑。 4、礼孝守法。礼义孝道、遵章守法是崔氏家风中又一特点。《崔氏族约家规》第一条云:“合族必要讲求尊卑、上下秩序为宗旨。如有以下犯上、以卑慢尊、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等事,报告祠会,该族董等,问清实情,严执家法秉公处治,不得畏势徇情,方服众意,而息讼端”。此间含礼义;第二条规定:“孝顺一则。父母养育,恩德深似海,大如天,杀身难报。为子者,必遵孝经所云:居则致其安,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能尽此五者,方报十万一耳”。第十三条:“族内如出忤逆子弟,不畏王法,胆与父母斗殴,或与胞伯叔斗殴,有伤有证,一经报告,该族董等,凭集三族,立予杖毙,免出巨案,以正人伦,而敦风化”。此为倡孝道;第九条强调:“严禁嫖赌。嫖则损精耗神,夭寿之由来也。赌则贪耍,弃职倾破之由来也。不嫖不赌,即弱添寿,算贫足衣食”。第十条:“洋烟一则,朝廷之禁严矣,父母之戒密矣。吸之不甘不芳不暖不饱,且耗时费事,颓志伤躯。有瘾者述宜戒净,无瘾者谨守莫尝,免受朝廷法律,以贻父母欢心”。十一条:“如有子弟不遵庭训,在外妄作非为,或窃或盗,事小者,该族董等严执家法,杖责四十,以戒下次。如犯事大者,自行捆送地方官处治 ”此为守法纪。 如此这般,无不体现出崔氏遵章守纪之优良家风。希望我们崔氏门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继续保持和发扬崔家的优良传统和风气,为强国兴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前面说了我们崔氏族人“从何而来”,处世怎样,下面想以本人2007年5月撰写的一篇《大屋基崔氏祠堂赋》,表述一下我们该怎样承前启后,世世代代发展繁衍下去。 《赋》是这样写的: 威邑北隅,资南偏西,地灵人杰之乡,山青水秀之地,崔氏宗祠大屋基气势恢宏,参天大树古花兰世人称奇;田连阡陌,堪称米粮之仓,土产万物,实为生息宝地。自古出贤良,仁义满乡里。 回首悠悠岁月,追忆历历先驱:一七一八,我祖裕公入川来,创业资威,历尽艰辛务农经商展宏图;一八三0,先辈立祠大屋基,子孙昌盛,人财两发强国兴家留美名。 世事沧桑,秋去春来历经二百九十载寒暑;斗转星移,花谢花开香传一十三四代后人。士农工商百业兴,我崔氏生生不息,撑起华夏一片天地;文武才俊千般秀,吾族中贤能辈出,孕育国家无数栋梁。 国泰民安之世,民族腾飞之时。百舸争流,崔氏子孙且发扬祖先优良传统,为国为家作贡献;千帆竞渡,族内子弟须振奋我辈创业精神,为党为民立功劳! 历史滚滚向前,光阴漫漫无穷。任重道远,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再接再厉创佳绩;承前启后,代代亲善和睦携手并肩同德同心成大业。 功赫赫,耀我崔氏门庭;名鼎鼎,报吾祖宗先烈! 谢谢大家! 不当之处,请各位宗亲批评指正。 崔海斌: 二00八年二月十八日
李氏家谱字排辈
本文2023-11-30 13:18: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