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我郭氏家谱信息 重赏
湖北浠水郭氏字辈:“立本习能迪强”。
湖北黄梅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
湖北襄阳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
湖北孝感满族郭氏字辈:“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湖北安陆郭氏字辈:“永世文应尚显万中正诒泽定远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守封显万德全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发惟显名扬志有文章书万载庆德贤□儒子益光”。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肇维人方振承绪玉胜佳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学振万方依允”。
山东东平郭氏字辈:“长荣克延忠”。
福建晋江郭氏字辈:“祖肇汾阳支分自漳奇立主应赓奕文章高齐育庆亶席亨康膏童豪颜交序亭庠雍廉意度玄衮褒唐京赢广庇帝座方襄膺庸庶享言永音商”。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字辈: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谱远颍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光”。
名行:“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隆矩矱后世懔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南安官桥郭氏字辈:“显成世述一国荣叔元世人卿相治朝钟正方令公家谱远颖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功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明矩矱后世怀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安溪回民郭氏字辈:“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湖南炎陵郭氏字辈:“文学尊孔孟英俊垂名远惠兰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湖南嘉禾郭氏字辈:“筠应天生凤新汉柱万君班聂小念四代八九千万愿文思启绍常祖宗富贵显相忠聪明成智慧朝廷有高风国泰永昌良家雅礼仪通贤能先达士福德振祥功”。
湖南上湘郭氏字辈:“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上锡恩光”。
江西万载郭氏字辈:
岳公房支派:“大端方桂棠华发定荣昌贤俊儒中瑞文明兆吉祥”;
合族通派:“凤权汝子孟元城山海从长秀绍金台士为师世有恩锡盛朝堂功勋在显扬谦和傅祖德家国统生光”。
江西定南郭氏字辈:“传仁义礼家学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贤名佰代欣”。
河南开封刘店郭氏字辈:“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安徽涡阳郭氏字辈:“希文尚允兴传学”。
江苏江宁郭氏字辈:“高才立志良”。
四川成都郭氏字辈:“应永存先德子”。
河北正定郭氏字辈:“旺怀朝廷风立树青”。
东北黑水郭氏字辈:“克大基业嗣炳宏谟贻谋燕翼绳武缉熙昌时名世翊运宣猷家珍兆远奕叶重光”。
郭氏溶公支派字辈:“仕可原崇本廷世德贤良宏龄起昭穆光彩焕文章凤诏宗纶锡鸿勋振羽翔储材培杞梓历运蔚琳琅济用商家楫农明晋国庄图书圶璧映谟烈鼎铉彰”。
新加坡郭氏字辈:“长仕谏怀云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启国家廷献文明行笃必有克诚用垂式宜尔子孙以介景福”。
郭氏一支字辈:“毓人光祖成士绍宗怀仁恩义道大德鸿实行宪法民心咸悦安乐富强永保华国”。
阳曲,乃郭氏根祖之地。在汾阳王郭子仪诞辰1310周年之际,阳曲县委、县政府推出了以“弘扬郭氏文化、构建和谐阳曲”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这是阳曲县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郭氏根祖文化暨寻根祭祖活动之后,进一步弘扬郭氏文化,打响文化品牌,推动传统文化旅游大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弘扬郭氏根祖文化,为纪念郭子仪诞辰1310周年,本报推出主题专版,愿读者朋友喜欢。
山西阳曲是郭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海内外郭氏家族公认的根之所在,是郭氏家族由虢姓改为郭姓繁衍生息、辗转迁徙的具有根祖意义的源头。
郭氏始祖为谁?郭氏在何处得姓?全世界1500余万郭姓后裔都十分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郭氏始祖是郭公,天下郭氏源阳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这段关于郭氏起源的经典论述,说明“虢序”受封于阳曲,由“虢”转声为“郭”。这是关于郭氏始祖和郭姓起源的经典论述,不容质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在台湾编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郭荣生在《文献》第43期上发表了“太原郭氏源流”的文章,也同样认定:“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
1995年10月20日至23日,泰国郭氏宗亲总会举行该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印制了“泰国郭氏宗亲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纪念特刊封二处还绘了“子仪公后裔南迁徙图”。从图上可看出,从阳曲迁出的郭氏分四支迁往我国的南方,第一支为冯翊和华阴郭氏,从阳曲迁到华州,从华州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河南、福建后又分三股到了广东、海南和台湾,从华州迁出的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二支先到介休,后又到江苏,从江苏分路,一路到江西,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三支,先到洪洞、沁县,后到安徽;从阳曲迁出的第四支到了沁水,从图中可看出郭氏发源地为太原阳曲。
郭氏在全国的迁徙分布
阳曲为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其后裔奔向各方,在各地发展壮大起来。
郭姓分布很广,是当今中国常见的第16大姓(在台湾排名第14);按姓氏人口统计,现总数达140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19个姓氏之一。内地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从西虢东迁后的分布看,虢叔之后裔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一带,并以山西为主要聚集地。虢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东移、南迁、西徙或北上,陆续分布于整个中国大陆,接着又东渡台湾,延伸至南洋群岛以至世界各地。
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内蒙古、甘肃、四川、安徽。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和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河南省固始县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郭子仪之孙郭嵩与其叔带着先祖郭子仪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随节度使王审知的弟弟王想避战乱入闽,定居长乐新宁(今称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五代十国时期,郭子仪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到南宋时期,有一部分郭姓开始进入广东。其中,入琼始祖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孙郭元音、郭元吉两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广东琼州评事,与兄元音渡琼,落籍文昌县)。
元末明初,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开始,又有大批郭姓人从山西移向各地。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从长乐分迁至闽东、闽中、闽南及闽西等地,后东渡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汾阳王郭子仪认祖阳曲
早在唐朝,郭氏根祖在阳曲,就得到了汾阳王郭子仪的肯定。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12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庙,刑部尚书、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年-785年)亲笔撰写了《郭公庙碑记》。《郭公庙碑记》讲:“溯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碑记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国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男从武及第授左卫长上封汾阳王太尉中书令子仪立。
刑部尚书颜真卿为当朝中书令(宰相)郭子仪之父撰写《郭公庙碑记》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的。其中关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记述,无疑是按郭子仪及其家族的意见书写的,无疑是经过郭子仪及其家族审阅并同意的。《郭公庙碑记》是当朝人记述的当朝事,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权威的。
郭子仪被旧史臣誉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用史臣的话说,就是所谓“人臣之道无缺”。一出《打金枝》戏,使得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名如雷贯耳、传遍海内外。郭子仪请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记》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述,也就成了郭氏后人奉行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实际上就是按照唐代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记》的基本观点撰写的,只不过更加具体化而已。正因为如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才能够在郭氏族人中世代相传,并得到郭氏后人特别是郭子仪后裔的普遍认可,以至成为历代编修郭氏族谱的基本依据。
阳曲的堂号和郡望
阳曲的堂号主要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
“尊贤堂”是其最早的堂号。来由是: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与堂号相适应,其郡望也主要有:太原郡、华阴县、冯翊郡、汾阳县、昌乐郡等。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郭氏历史名人
再造大唐之臣郭子仪
郭子仪,出生在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祖籍太原阳曲,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获唐代宗颁发“铁券”(免死牌)。郭子仪为世家子弟,武举出身,其人仪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按照唐尺就是180米以上的身材),魁梧英俊,勇武不凡。病故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享年85岁,赐谥号“忠武”。他于唐玄宗开元时中武举高等,授左卫长史之职,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凭军功封汾阳郡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平定“安史之乱”功不可没。唐德宗时,因其曾任山陵使(皇陵使),赐称“尚父”。
郭子仪历仕四朝,德宗即位二年后,郭子仪病故。其影响主要在肃代二朝。郭子仪“安史之乱”时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30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因郭子仪功高位显,新、旧《唐书》均为其立传,对他推崇有加。
善于出谋划策的郭淮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他从小就喜好军事,勤学苦练,并立志长大后投身军营,为天下安定献计出力。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抵御战争,他屡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有效地阻止了蜀军向关中的推进,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因立功不断被提升,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并进封阳曲侯,食邑共2780户。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
善政爱民、百姓拥戴的郭彦
郭彦,生年不详,卒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太原阳曲人。北魏时,其祖先曾在关中任职,因而迁居冯翊(今陕西省高陵县)。其父郭胤曾任冯翊郡功曹,又做过灵武县令。郭彦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始知名。郭彦后远离都城去做澧州刺史(今湖南澧县)。澧州之民不善农业,多以捕猎为生,朝廷的赋税制无法施行。因为这里缺乏粮食,需要常从荆州调运粮食救济。自从郭彦任职后,他施行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澧州之民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粮食生产有了节余。从此不要朝廷调拨粮食补给,开始向国家交纳赋税,建立起善政爱民的威望。他一生主要在西魏、北周任官,兼备军政才能,勤政善兵,受到北魏统治者的重视,也受到老百姓的拥戴。旭武 辑
郭氏海外名人——郭鹤年
马来西亚郭鹤年家谱记载:徙居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其得姓始祖就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都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1911年,郭鹤年的父亲从福州郭宅乡徙居马来西亚。鹤年生于1924年,他与大哥鹤举、二哥鹤麟就读于柔佛新山英文书院,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955年创建马来西亚制糖厂,1962年获马来糖王称誉,1968年成为亚洲糖王,1974年移师香港,1985年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等,投资总额达10多亿港元。
1994年5月13日,郭鹤年回山西寻根谒祖,亲自出席了香港嘉里集团与西山矿务局合资经营的太原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签字仪式。从此,山西太原也有了他的公司。当记者问他为何要在山西投资时,他倾吐了肺腑之言:“我的祖先在山西,我的心在山西。”
郭氏海外名人——郭台铭
台湾科技首富、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家谱记载,山西晋城南岭乡郭台铭家族的得姓始祖,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也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当郭台铭成为台湾大富豪排名第一后,2003年10月,回到故乡山西,在太原投资创办了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05年5月又决定在故乡晋城投资,创建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据晋城南岭乡郭台铭的家谱记载,郭台铭先辈中的“德”字辈,就能与阳曲县保存的《郭氏族谱》中的“德”字辈相互对应上。这种状况,极大地拉近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距离,增进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感情。2006年10月19日,郭台铭回阳曲考察后提出,在阳曲创建镁合金基地。
郭氏纪念馆
阳曲县郭氏纪念馆位于阳曲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大盂镇东南纞村。纪念馆内占地2亩,馆前广场占地3亩,广场上长有300多年树龄的古柳,象征着郭氏之根深深地扎在阳曲的大地上。
整个纪念馆为三进院。前院西房为接待房,展有各地郭氏名人赠送的字画条幅,东房为友谊室,展出有各省、市以及国内外郭氏研究会和宗亲会赠送的物品和往来书信,墙上绘有郭氏研究会和宗亲会在世界的分布图以及郭氏南迁分布图。前院正面是“百郭图”,100个不同写法的“郭”字象征着郭氏的繁荣,两侧各长有一株楸树,象征着郭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中院正面为该馆最高建筑始祖祠,房屋的上方依次绘有人文初祖、全居阳曲、平叛归来、子仪封王、祝寿喜庆等9幅彩图,叙述了郭氏从黄帝开始到郭子仪祝寿几千年的主要变化。室内正面塑有远始祖虢叔、本始祖郭序、名始祖郭子仪坐像,西墙上绘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东墙上绘有从黄帝到郭子仪的郭氏世系表。中院西房为人物室,记载着二十五史立传的郭氏名人221位,展柜存有近代郭氏名人的资料。
东房为实物室,展出了郭氏用过的实物或有关照片。整个纪念馆展示的是历史的真实,郭氏的繁荣昌盛。
郭氏纪念馆于1998年开馆
族谱记载:岳池郭姓人是郭子仪后裔2010-06-14 昨日,《郭氏宗族简谱》现身广安市岳池县九龙镇回龙沟村。《郭氏宗族简谱》记载,回龙沟村的郭姓人家系唐代名将郭子仪后裔。 三次抄录:传承脉络十分清晰 唐代名将郭子仪可谓家喻户晓,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居平乱之首,被封为汾阳王。 回龙沟村1组77岁的村民郭昌轩老人从箱子里拿出《郭氏宗族简谱》。此谱修于1998年,但此谱中交代:老谱修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是郭家第四十四代孙(郭子仪之后第三十二代孙)达州人郭文经修纂。道光十五 年(1835年),四十四代孙、岳池县人郭文映抄录。“1998年,郭家见老谱过于陈旧,就重新抄录了一次。” 令人惊讶的是,从郭家第一代先祖至今,既没有乱一代,也没有断一代,每一代某人娶妻何人,生几子,几子各叫什么名字,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其传承脉络十分清晰。 迁移路线:康熙年间入川 《郭氏宗族简谱》记载:郭家第一代先祖名叫郭高山……郭子仪为第十二代,官至右庶子历,封汾阳王,谥忠武。 郭子仪其长子郭曜官至工部尚书。岳池文史专家称,《郭氏宗族简 谱》里关于郭子仪的记载同正史记载的郭子仪“祖籍山西,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等相吻合。 《郭氏宗族简谱》还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为避战乱,郭曜次子郭嵩携家室告别陕西,捧汾阳王(郭子仪)图像入闽(即福建),居长乐县芝山下郭坑焉。 此后,郭氏族人在福建代代繁衍。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第四十一代孙郭士拔携家从福建漳州移居于四川省岳池县西门外高垭口左边老宅定居。 自此郭子仪之后裔开始在岳池县繁衍。因此,郭士拔被岳池郭氏族人称为“岳邑始祖”。回龙沟村的郭氏族人现已传至第五十六代。 村民讲述:郭沫若曾到岳池认亲戚 郭昌轩老人说,郭家老宅在九龙镇大坟堡村,“听上辈老人讲,湖广填川时,郭家先祖便住在那里,以前那里有很多郭家的老坟,但在1958年、1959年间,老坟全部被毁了。” 郭昌轩回忆,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听老人讲,郭沫若和回龙沟村郭家是同宗,郭沫若的家谱字辈与我们的字辈基本吻合,郭沫若是开字辈,叫郭开贞,“老人们讲,解放前郭沫若来过岳池,还参加了我们郭家的清明会呢!” 据历史记载,解放前郭沫若的确来过岳池,并留下题为《题朴园藏书》的诗作:“一成一旅仰涂山,此日谁嗟蜀道难。况是中原文化尽,仅留福地在人间。” 胡佐斌记者汪仁洪
提供我郭氏家谱信息 重赏
本文2023-11-30 11:49: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