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故乡是洛阳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2收藏

杜甫的故乡是洛阳吗,第1张

旧说杜甫的故乡在唐代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的根据是: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的最后一任官职是巩县县令,所以将家迁往巩县。这是不妥的。杜依艺曾在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武则天都洛 阳,杜依艺的家自然在洛阳。他的最后一任官职虽说是巩县县令,但绝不可能将在国都洛阳的家迁往偏离洛阳的一个小县巩县。且没有任何史籍可以证明他将家从国都洛阳迁往巩县。

杜甫的祖父是杜审言,曾在武则天时任洛阳县丞、修文馆学士等职,其家在洛阳洛河桥南(今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安乐窝村 ,有诗可证)。那么,他的儿子杜闲(杜甫的父亲)自然生于洛阳 ,家在洛阳。  杜甫的父亲杜闲也在武则天时做过朝议大夫 , 自然家在洛阳。所以,杜甫只能是生于洛阳 ,故乡在洛阳。

由此可知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月是故乡明”的故乡 , 所说的“故乡”就是他的故乡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杜甫的故居在今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安乐窝村 ,今年央视“国庆中秋晚会”举办的地点应天门就在杜甫故居旁边。

邵雍是北宋著名的大儒,“北宋五子”之一。他是术士、道士、儒士、儒学家、易学家、思想家、诗人。

邵雍年轻时,欲求功名,无书不读。求学时对自己要求严格,为了磨练自己,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用扇子,晚上不躺着睡觉。一次他长叹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邵雍便出去游历四方了。回来后,说:“道在是矣。”

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1049年,邵雍搬到洛阳居住,房子很破旧,不蔽风雨,他靠打柴供养父母,虽穷苦而怡然自乐。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很敬重他,为他买了宅子。西京留守王拱辰将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送给他,他给宅子起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并作《安乐窝歌》如下:

邵雍的德行纯正,为天下人所敬慕。那些来到洛阳的士子,可以不去拜见官府,也一定要拜见邵雍。

宋仁宗嘉佑年间,皇帝下旨“求遗逸”,王拱辰推荐邵雍,他推辞不掉,竟称病不去赴任。

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宋神宗追赠他为“秘书省著作郎”,元祐年间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佑中赐谥康节。——《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宋史》对邵雍评价极高,“ 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 ”

和邵雍同为“北宋五子”的理学大家程颢结识邵雍后,论议终日,退而叹曰:“ 尧夫(邵雍的字),内圣外王之学也。 ”

词目

安乐窝

发音

ān lè wō

释义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引用

《前汉演义》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 杀将尉大泽揭叛旗 无忌,因此再兴土木,重征工役,欲将阿房宫赶筑完竣,好作终身的 安乐窝 。乃即日下诏道:  先帝谓咸阳朝廷过小,故营阿房宫 《后汉演义》第三十三回 登燕然山夸功勒石 闹洛阳市渔色贪财 前汉兵北征,从未到过此地。北单于挈领家属,至此匿踪,总道是个 安乐窝 ,可以无恐,哪知汉将耿夔,执戈前驱,穷搜虏穴,竟趋至金微 《元史演义》第十五回 灭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丧新君嗣统 臣民,又被蒙古兵搜着,财物夺去,身命了结,国亡身亡,土窟非真 安乐窝 ,请后人听者。满野都成白骨,料知都城难保,只好把祖宗传下 《元史演义》第三十回 承兄位诛逐奸邪 重儒臣规行科举 其妙,将奏牍批发下来,令尚书省访查下落,以便定罪。谁知他早入 安乐窝 中,穿花度柳,快活得很。吕不韦故事复见元宫。过了数日,尚 《明史演义》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 作为游赏处所。风流天子,绰约佳人,相对含欢,无夕不共,好一座 安乐窝 ,尝遍那温柔味,无如好梦难长,彩云易散,到了景泰八年元且 《民国演义》第十七回 示协约惊走梁如浩 议外交忙煞陆子欣 人还猜他在总统府中,密商对俄方法,谁知他已托病出都,竟另寻一 安乐窝 ,闭户自居。那总统府中,只有一纸辞职书,说是:“偶抱采薪 《民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 闹京畿两路丧师 投使馆九人避祸 已营就兔窟,藏身有所,看官不必细猜,想总是借着日本银行,做了 安乐窝 呢。小子有诗叹道:  好兵不戢自焚身,欲丐余生借外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 安乐窝 ",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八 志一百二十三 》十卷,《骈文》二卷。梅曾亮撰。  《小 安乐窝 文集》四卷,《诗存》二卷。张海珊撰。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 吴亢旱港涸,一日北风大作,水入,纠众筑堤储之,岁以有秋。著小 安乐窝 集、丧礼问答、火攻秘录。  履,海珊 《警世通言》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排尽旧臣居散地,尽为新法误苍生。  翻思 安乐窝 中老,先讽天津杜字声。  先前英宗皇 《警世通言》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正是:   安乐窝 中好使乖,中堂有客寄书来。  多应只 《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馀言。富弼、司马光、吕公著在洛,雅敬雍,为市园宅,雍名其居曰 安乐窝 。以荐授将作主簿,后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及受命,竟称 《聊斋志异》卷十二 锦瑟 急间婢出叱退,曰:“求死郎来耶?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 安乐窝 ,从此无灾矣。”挑灯导之。启后门,黯然行去。

成语名称 安乐窝

汉语拼音 ān lè wō

成语释义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成语出处 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使用例句 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诗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注释和翻译如下:

词句注释

⑴邵尧夫:邵雍(1011-1077年),北宋理学家,字尧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业。安乐窝:西京留守王拱辰为邵雍治园建屋,名安乐窝。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官,此处为戏称。

⑵灵台:谓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释文》:“郭云:‘心也。案,谓心有灵智能任持也。’”休休:安闲貌。

⑶篁(huáng):竹的通称。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⑷插白头:插在白头上。

⑸偷暇(xiá):趁有空。上高楼:看春色。

白话译文

心灵宁静无事天天都一样悠闲,安乐从来不必到身外去谋求。细雨寒风的时日宜于独自静坐,天气和暖景色佳丽就出外闲游。松竹苍翠足以令人双眼愉悦,艳美的桃李花又何妨插在白头。我把著书当作自己的职业,为了盼待你共赏春色我偷暇登上高楼。

创作背景

此诗《司马文正公集》未收,附载于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十,熙宁七年(1074年)作。邵雍原诗题为《安乐窝中吟》,司马光和诗题目亦无“职事”二字。但雍诗第一首第一句云:“安乐窝中职分修”。一些选本遂在和诗题上加了“职事”二字(如陈衍《宋诗精华录》)。

邵雍长期住在洛阳,把自己所居寝息之处取名叫安乐窝,并自号安乐先生。熙宁三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

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司马光所和邵雍诗,多附载《击壤集》中。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安乐窝

[拼音] [ān lè wō]

释义:

用来泛指个人构筑的安逸舒适的居所。

出处:《宋史·邵雍传》:“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 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后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杜甫的故乡是洛阳吗

是旧说杜甫的故乡在唐代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的根据是: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的最后一任官职是巩县县令,所以将家迁往巩县。这是不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