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第1张

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山明水秀,环境优美。营前洪氏家族祖籍晋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的合称)原籍河南光州府固始县,唐末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经三徙,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定居英林。从此族裔繁衍,瓜瓞绵延,成为闽南一大望族。及传至十四世宗远公,于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传至十七世嗣明公,约于明初由溪前徙居南邑四十四都营前村,是为营前洪氏肇基祖。自此宗远公裔孙支分“三前”(溪前、庵前、营前)。营前洪氏家族现已传至三十九世“乃”字辈,是英林洪氏族中发展最快的支派。现在家乡人口数2000余人,另有上千族裔分布于福州、厦门、江西、广东、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约于清康熙年间,迁往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的醇仁公支派,和江西吉安府万安县的应怀公支派,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多种客观原因,致使宗亲叔侄关系中断300余年。1993年重修宗祠和族谱时,特派人到岭南等地觅亲,终于使这两个支派的宗亲与祖籍重得联系,实现先辈嘱咐“一定要认祖归宗”的夙愿。

  营前洪氏宗祠兴建于何年代,无史可稽。据“大营前洪氏族谱”重修时间推断,宗祠曾于清雍正乙巳年重修过,距今270余年。另据祖辈传说,清嘉庆年间,营前著名船长因受蔡骞“海盗”案件株连,致使宗祠遭清军官兵焚毁,大厅口石吟火烧痕迹可作历史见证。直至道光年间才按男丁人数集丁钱修复。此后历经1 7 O余年风雨虫蚁侵蚀,久年失修,加上“文革”期间祖宗神主被焚烧,宗祠长期无人管理,致屋盖破漏,中脊已处下塌之危。

  1993年春,旅菲侨亲洪金榴先生回国探亲,积极倡议重修,海内外宗亲一致赞成,当即成立“营前洪氏宗祠筹建会”着手进行筹备工作。旅港宗亲洪凯展、洪启锐、洪瑞意、洪君令、洪安顿等带头解囊捐资,海内外宗亲也踊跃乐捐。经数月筹措,于当年农历六月中旬动工兴建。宗祠重建工程以原方位(癸丁兼丑未)、原尺寸、原风貌为原则,并在结构上加以改革,即木柱木栋一律改为石柱、石栋,增设门路亭和围墙等。经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于农历十二月中旬告竣,造价人民币50万元。重建后的洪氏宗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花草人物,栩栩如生,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当时被人们誉为闽南地区一流宗祠。1994年2月4日,即农历岁次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营前洪氏家族举行隆重的“营前洪氏宗祠重建落成暨升祧庆典”。1200多名来自闽南地区各县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地的贵宾和宗亲欢聚一堂,畅叙亲情,气氛热烈,盛况空前。

  营前洪氏家族世代勤奋学习、拼搏进取,曾出了不少社会贤达,经济生活也比较宽裕。科举时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营前曾出了十几位名宦绅士。诸如:洪秀荣(九世)崇祯辛未年(1631年)钦授镇国将军;洪熙宗(九世)崇祯甲申年(1644年)光禄大夫、都督同知,妣陈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秀宗(九世)康熙甲辰年(1664年)一品光禄大大、左都督,妣王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熙孟(八世)康熙丁未年(1667年)诰赠参将正品;洪应怀(十世)康熙七年(1668年)钦授副总兵官;洪渭叟(十世)康熙八年(1669年)钦授威略将军;洪心江(八世)康熙壬子年(1672年)中宪大夫,妣曾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翼如(十世)康熙十二年(1673年)钦授都司;洪章河(十世)康熙乙丑年(1685年)承德郎、庐州府知府;洪朝端(十世)康熙丁卯年(1687年)一品光禄大夫,左都督盖印将军。康熙年间还曾出现了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蝉联的动人事迹,即十世祖洪守辟(海丰支派)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同科中经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再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馆纂修、户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丰县还有“洪翰林”的遗址、遗墨。洪士达(十一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入国子监太学生选州司马。洪以居(十一世)咸丰十年(1860年)中选魁;另有多名太学生、府庠生、邑庠生。清代还出了一位闻名厦门的大商贾——洪古伯,厦门有一条街道叫“洪本部”(现第五码头附近),就是洪古伯当年开发、经营的集市。

  营前洪氏家族于近现代也出了不少社会知名人士。民国初期,营前曾出了几位有名的“火船舟代公”(轮船船长)即洪于选、洪士塞、洪水纺、洪于坑、洪金撰等。随着海运的兴起,村民经济生活有较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营前的“汉唐兴”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营前涌现出几十名大学生、博士、工程师、会计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千吨级远洋轮船长和轮机长、科局级和处级干部等。

  目前,营前人正朝着宽裕型小康生活目标前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营前洪氏族人必将以超越前人的胆识与气魄,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3楼洪氏是一个常见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O14%,居中国姓氏人口排行107位。以浙江、江苏居多,两省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在闽南,洪氏是一个历史悠久,传裔众多的望族。仅晋江、石狮洪氏就有68村,总人口6-7万人。晋江洪氏分布主要在青阳镇(现西园)钱屿、莲屿、梅屿,及英林镇,金井镇,龙湖镇一带,称“五十三乡洪”。

洪氏的起源有二,一谓起于“共”姓。据《元和姓纂》,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十四世日勾龙,勾龙生垂,为尧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诸侯,封于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人称共氏。东汉灵帝时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势张,弃官避祸,改姓为“洪”,迁居炖煌(今甘肃凉州)而族姓昌大。故洪氏以“墩煌”作为郡望。一谓洪氏来自宏、弘、翁等氏之后改姓而成。《通志·氏族略》载,豫章有弘氏(一说宏氏),因避宋朝讳而改为同音的“洪”字。又据《六桂堂族志》谓:五代时有由莆田竹啸庄迁泉州的翁乾度,“官至郎中,娶夫人陈氏,生六子”,因避乱将六子分别改姓:长子处厚,字伯起,分姓洪;次子处恭,字伯虔,分姓江;三处易,字伯简,本姓翁;四处朴,字伯悖,分姓方;五处廉,字伯约,分姓龚;六处休,字伯容,分姓汪。至宋初,六子先后俱中进士,居官显荣,人称“六桂联芳”,其苗裔振振绳绳,分布广泛,故闽南乃至东南亚一带华侨,俱以“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为同宗,称“六桂堂”。

一、洪氏的起源:

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

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姓,尊共工为洪姓的得姓始祖。

二、洪氏的发展:

1、入闽。关于洪姓入闽的记载,主要见于各地族谱。其主要途径及时间如下: 南宋乾道五年(1169),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宋乾兴元年(1022),江苏吴县人洪仁王遂任长泰知县,其后裔定居长泰县。洪仁_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

2、蕃衍。在漫长的岁月中,洪姓通过多渠道迁徙南安,不断蕃衍生息,石井古山洪氏始祖菊轩,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仙游迁入。裔衍水头后房等。石井岑兜洪氏明洪武丁卯年(1387)自同安小嶝岛迁入。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并分支码头洪山。

3、杏埔洪氏宋末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镇杏埔。英都洪氏宋末元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陈顺斋,携子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权之孙洪天锡后裔。洪天锡子洪俊卿,因避难从武荣石竹迁英山,埋名隐讳别号九使。九使身后仅存一女,温斋入赘后,生子改姓洪,自立堂号"翁山"。裔居英都10个村。

4、丰州西华洪氏由石狮蚶江洪窟迁入。丰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晋江屿头迁入。石井仙景、崛斗、营前,丰州沃柄,水头油园,溪美后楼,东田官田等洪氏,从晋江英林分支。

5、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县58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相传其中有洪有道,后裔居闽中、闽南一带。又据传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驻武荣泉山,后迁居晋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江西乐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间遵父训移居同安小嶝岛。

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

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山明水秀,环境优美。营前洪氏家族祖籍晋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