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姓始祖蒋伯龄略传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蒋姓始祖蒋伯龄略传,第1张

      蒋六元编辑整理。文章来源湖广府零陵县孝悌乡三丘田《蒋氏族谱培庆堂》族谱

        蒋姓始祖伯龄公(公元前1068年——公元前986年)周公(姫旦)的第三子,姓姬,名舜。是武王推翻商殷王朝决胜大战——牧野之战的骁将,有功于西周王室。

      周王酬庸展亲,分荣割玉时,于公元前1040年受封于古蒋地是为蒋国(今河南淮滨县期思镇),是蒋国首任国君。初封“男”爵为蒋国,进爵“伯”位,为伯龄,始称“蒋伯”。

      武王驾崩后,因为周公旦讨伐武庚、“三监”和剪灭徐、奄等53国平叛战争中功勋卓著,再受加封,进封“侯”爵位。

    初建蒋国时,有民间长者嘱咐伯龄公:“侯可为国,不可为蒋也。”伯龄公大笑着答道:“无忧!可为氏也而。”故此,国人称公为蒋伯龄公,后裔皆姓蒋。

    蒋国乃西周东方前哨,城内部族杂居。伯龄公肩负着对外监视、抵御淮夷; 对内导化夷族民众之重任。素称周公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对下期思——寄望,期思安抚。伯龄公受封蒋国,实乃周公之期思也。伯龄公不负周公之期思,于蒋地高处筑城设防,感化夷民,礼乐所及,民众和合。

    公生于商殷纣王己卯年(公元前11世纪中叶)3月3日酉时,殁于西周昭王12午庚子岁7月14日子时,享年82岁,谥曰:正。葬于畿几封都敬内万寿陵。

      元配齐国姜文公之女,号寿源公主。生于纣王庚辰岁9月初9日辰时,殁失考,葬于夫墓右前。生二子:本立、本道。

建安县为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蒋晋事迹无考。

蒋氏入闽先后归纳为十一个衍派,其中唐朝入闽的有四派(两派支系不清),宋朝入闽的有五派,明朝入闽的有两派。

一是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有蒋姓将佐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并落籍漳州,娶妻生衍。

二是蒋子慎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左右,赴福建建安(今建瓯市)当县令,其后裔分迁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等地。其次子蒋绵也入闽而居。绵生擎,擎任泉州长史,后裔在闽传承。

此蒋子慎似乎就是蒋晋。

湖南安化蒋氏字辈:

“荣如永宗然彦孟金朝加益显忠诚克立奇功

修学业英贤世守圣明君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钜望汉中经

鼎盛鸿勋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

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湖南邵南蒋氏字辈:

“千万才必仲天大惟馨晋藻干舒民泽迪思淑

尔类仁义礼智信宏贻偑永怀誉履庆方开“。

湖南长沙沩宁蒋氏字辈:

通谱公派:

“恭维先泽本隆昌世序敦和

(亲)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

盛鸿动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光甫支派:

“国忠成原志祥乾道德清廉庆寿全宁湘楚里英明广

斗柄文衡祖振严”;

乾隆庚戌六修谱定派:

“宁湘开泽远作述在贤良孝友芳名久光

先绍汉长”。

湖南宁邑蒋氏字辈:

“际忠成源河海兆永朝世立国泰民安湘启祖

传嗣广英贤恒守应昌荣原泉资必达深造得常盈孝友承先业诗书建大

名”。

湖南衡山蒋氏字辈:

“祖德远垂芳”。

这是蒋氏少一派念三系九伟属下宗汝宗芳房前三十代辈分排行。泮塘边属一甲宗汝房,泮塘边为开村祖思学公从耒阳肥田镇深坑塆迁来所置。那么思学公从什么时候搬来的?宗谱上没有确切年号记载,只说“明中叶”,查资料知道,“明中叶”为明朝中期,约1500年左右。那么至今应有五百年时间了。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我不敢妄加评判,只用事实说法。

查遍宗谱,我找到七甲祖宗芳公生于元至壬成二年(1322年)四月二十四日子时。一甲我祖宗汝公与宗芳公为亲兄弟,宗汝公是老大,应该长排行老三的宗芳公三到五岁,姑且以三岁计,那么宗汝公应生于1319年。宗汝公到我开塆祖思学公为五代人世,每代以最迟三十岁生育计,当为一百五十年。那么可以得出宗汝公最迟应生于1469年,以思学公五十岁搬到泮塘边,那么时间为1519年左右,至今约为五百年。这与宗谱记载的基本吻合,因此泮塘边的历史应有五百年,只多不少,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与可信的。顺便提一句,永济另一个蒋姓大村枫陂塘与泮塘边人口相当,名气相当,其实历史也相差无多。不过枫陂塘为七甲宗芳公属房,为福信公由耒邑城西迁建湾陂桥再建枫陂塘。永济蒋姓村子大多由此二塆开派。

时光荏苒,人事更替。塆里家胜先生爱国先生均已抱孙,他们孙辈应为“厚”字辈。从“思”字辈到“厚”字辈,泮塘边已繁衍十九代人世。今天泮塘边最大辈分为“维”字辈,到“厚”字辈共七代人世,村里几代人生存共处,敦亲睦族,其乐融融。那么泮塘边究竟又有多少人口呢?这个我无法统计,以一九九五年合谱记载,上谱人口为748人。这个数字在蒋氏一七两甲79个自然村中仅少于淝田二官塘村,为第二大村落。即使在永济,也算大村子了。

其实,在五百年的沧桑变化中,泮塘边有许多人走出去并新建了一些村子,谱载“必虎裔迁大志塘再迁小河口,必宽裔迁曹家背,文时由泮塘边迁建木岭山,显富由泮塘边迁大塘勘再迁萱塘老屋即今遥田萱塘村对门蒋家,尚元由泮塘边迁邑城赵公殿,礼告由畔塘边迁遥田绛州,永济街。”这些地方的人加起来,应该远超过了母村人口。这里我要指出,曹家背不只是泮塘边后人所建,谱载还有恩儒公后人必龙公由深坑迁出合建。另外我知道在今天淝田黄草洲谢家也有泮塘边后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在泮塘边扫墓祭祖,大约五六十人吧,但没有上谱。同时,四五十岁的人应该都有记忆,七八十年代这几个塆在大年初一都敲锣打鼓来泮塘边朝祖,村里都热情款待,相互祝福,把酒言欢,尽现血脉亲情。

接下来我要说说泮塘边的名字,究竟是“泮”字还是“畔”字,现在塆里人大多写成了“畔”字。我翻看了宗谱,以清嘉庆年间第一次合谱写为“泮塘边”,因“泮”字较生僻,故后人就写成了“畔”字。“泮”在字典中解释为官办学校,顾名思义,当年思学公就是在一官办学校的池塘边建的村子,当然这官办学校为何名已不得而知,但可见思学公是位尊师重学的贤者,大有“孟母三迁”的风范,也寄托了对后人读书光宗耀祖之愿望。而“畔”字则解释为接界或旁边的意恩,这样就显得塆名没啥意义了,与“边”字义重叠,这便小看了思学公的学问,更辜负了思学公的一番苦心。但用“畔”字亦无不可,古时“畔”通“泮”,指学校。汉《史晨词孔庙奉铭》有“饮酒畔宫”语,又见《成皋令任伯嗣碑》“兴文偃武,脩序畔校”。可这“畔”作为“泮”的通假字,又有几人知道呢?所以我主张用“泮”字。

我翻遍资料,亦未发现泮塘边历史上出过什么声名显赫之人,更不用说安邦定国之栋梁,即使处级官员亦难得。这与同时期从深坑搬出的二官塘村相比,真是逊色不少。听说我满爷爷忠定先生在台湾做过将官,却也没真凭实据查不到佐证,即使如此也只是凤毛麟角,难掩泮塘边人才凋零的事实。所喜是近一二十年来,泮塘边出过许多名牌大学生,有些已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年青一辈将来必能光耀门庭,为泮塘边争光添彩。

进入新时代,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泮塘边人顺应潮流,创业经商发家致富者大有人在,亦不乏千万家资之人。毋庸置疑,今天的泮塘边是历史上人口最多,财富最厚,村容最美,人心最齐、名声最响的时候,在永济足以雄视各塆。但经济总体不及别的塆均衡,这对父老乡亲来讲,实是切心之痛。用塆里人的话讲,泮塘边的人舍不得湾里,外出时总要回头看一眼,怎么能发大财呢?这是戏言,因为班车从塆后侧而过,目光自然看到了塆里的房屋。“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我辈自应常思进取,不甘人后,在经济上争一口气!

一句话:吾辈当须努力!

最后,应该感谢历代修宗谱的蒋氏先贤后俊们,没有他们的辛劳,后辈真不知前事,无法领略先祖荣光,更不知来之何处,祖宗是谁,那就于世间难有归属感。幸甚!

另附蒋氏“传”字辈至“基”字辈后四十代排行:传家祟厚道 成教贵修齐

蒋氏出自姬姓,血统来源与西周皇族有关。相传,周武王弟周公姬旦有子伯龄,在周成王时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东北蒋集,传说今河南光山县西),建立蒋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后来,他的裔孙中有人迁居乐安(今山东邹平),并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乐安也因此成为蒋姓的著名望郡,西汉哀帝时,蒋伯裔孙蒋翊家于杜陵(今陕西西南),后来出任兖州刺史,以公正廉直著称于世。至东汉初年,蒋翊曾孙蒋横官至大将军,子孙因官显名,始由乐安外迁。如被江南地区的蒋姓人奉为始祖的蒋澄就是在这时迁居江苏宜兴的。五代后周时,其裔孙蒋宗霸隐居禅定,也称摩诃居士。宋神宗时,又有蒋浚明仕居至健康功曹,去世后官赠金紫光禄大夫,子名琉,官至朝议大夫。琉曾孙蒋岘,南宋宁宗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殿中待御史,在官之时,曾以“勿欺心,勿负国,勿求田,勿问舍”自誓,时称“四勿先生”。元末,其裔孙蒋仕杰,为避乱迁居浙江奉化武岭禽孝乡(今溪口镇),以耕读传家,子孙世代留居,至今仍在此繁衍发展。元末居士蒋仕杰便是当今影响最大的蒋姓名人蒋介石以及蒋经国、蒋纬国等人的先祖。此外,三国时有蜀汉著名大将军蒋琬,为诸葛亮所重,称他为"社稷之器",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死后,他曾代诸葛亮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南宋有著名词人蒋捷。清代有大学士蒋廷锡,篆刻家蒋仁,戏曲家蒋仕铨,词人蒋春霖,文学家蒋敦复。近当代,又有政治家蒋翊武,名将蒋方震、蒋光鼎、蒋先云,文学家蒋光赤等人。我蒋氏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如今以人口计,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十三位。

我蒋氏后裔,遍布神州。嵇自受姓以来,无他锡姓旁列,九土咸为一宗。逮及我派启祖高嵩公于元末明初,中原多故,父子兄弟各徙他方。嵩公由湘乡之石龙徙居楚南宝庆邵阳隆回北路四都之蒋家湾落业立户。妣赵、颜二氏,生子九人,概以郎称,分列诸郡,开九大房宏基,亦为我系有班辈之始。我国幅员辽阔,世系遍各地,各议班次,无力求得统一,故各派班次紊乱。三世祖惟许公(千三郎之子),由郡邑隆回银坑蒋家湾,迁居湖南省新化县藕塘,历至明末清初。后因西蜀惨遭兵燹病疫,川民寥若星晨,蜀境荒似苁林。清康熙下编填之诏,黎庶兴择地之思。高嵩公位下第十五世孙信祥公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八月初十日,信祥公四十七岁时,由湖南新化县永宁乡三都藕塘黄金洞迁徙川东重庆府铜梁县六寅里徐家场(今转龙场,现改名围龙镇)地名板板桥(今桥亭村)插占落业。妣黄氏,生子八:芬、芳、茂、兰、英、蔚、首、秩,创八大房之鸿基,子孙繁衍,八子及妻室随父母入川。其世系多数布居于围龙、双碾,以及塘坪、永加、四合、大庙、虎峰、夹江、大足、隆昌、乐至、永川、邑县、北碚、重庆、贵州遵义等地。

家谱:大荣自有子 文才碧仲仁 国正天心顺 德盛益永兴

个人资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与弟姬旦联手,攻进朝歌,迫使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朝建立。周朝建立后大封诸侯,姬旦被封于周,以后被称为周公旦。

周武王灭商之后过了4年便去世了,武王长子姬诵继承王位,即周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其弟兄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出师东征,平定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此后,周公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诸侯,周公旦三子姬龄被封于蒋(河南淮滨期思一带),建立了蒋国,称为蒋伯龄。

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蒋伯龄的后代便以故国名为姓氏,而蒋伯龄则被尊奉为蒋姓始祖。

各地的蒋氏都有自己的字辈,你问的应该是蒋介石的吧,

浙江奉化蒋氏字辈:“祁斯肇周国孝友德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蒋中正之父名蒋肇聪,蒋中正为“周”字辈(谱名周泰),蒋经国为“国”字辈,蒋经国的两个儿子以“孝”字排列,分别取名为孝严、孝慈。

蒋姓始祖蒋伯龄略传

      蒋六元编辑整理。文章来源湖广府零陵县孝悌乡三丘田《蒋氏族谱培庆堂》族谱        蒋姓始祖伯龄公(公元前1068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