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姚氏的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1收藏

吴兴姚氏的起源,第1张

吴兴姚氏是贵为舜峦正统帝胄,但因战乱或政治纷争,也不得不几次改姓又复姓。

虞舜姚重华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讷。因此,姚重华的后既姓姚又姓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期,禅让制走到了尽头。姚重华的继任者禹打破了“游戏规则”,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夏朝大约存在了四百多年后,被商朝取代。商朝存在了大约六百年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商纣极尽残暴、*糜之能事,被西周政权取代。

西周政权的建立者周武王,深感实施仁政的重要,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礼遇先贤,同时也是为了形成最广泛统一战线的需要,实行了类似今天任命各方面有影响人士进入人大、政协当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一类职务的政策,即分封制。

当时周武王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种人:第一种是先圣先贤的后人;第二种是西周开国功臣、谋士及其后人;第三种是西周王室成员。

本来,在自夏经商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姚重华的后裔一直默默不显。《史记》中说到姚氏的这段历史,用“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八个字来形容他们。

但机会终于来了,这一次他们就在周武王分封的第一种人之列!

在寻找姚重华后代之时,周武王颇费了一些功夫。当周武王派人寻找到舜帝的后代时,发现这位名叫遏父的圣人之后,正在担任着一个叫陶正的职务,负责各种陶制用品的制作。

周武王在确认了遏父的身份之后,主动跟他攀起了亲家,把自己的长女太姬嫁给了遏父的儿子姚妫满,并且把妫满分封到陈(今河南省淮阳县)。

妫满在成为周武王的乘龙快婿,并得到陈之后,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励精图治,很快就使陈国强盛起来,使陈国最终成为周朝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

陈历公的一个儿子叫妫完(即敬仲)的,逃到了齐国。为避免遭到追杀,妫完改称田氏。

这支由姚姓改的田氏传至田和,当时任齐国相国。他发动了一场政变,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历8君184年后被强秦所灭,其子孙纷纷改姓。

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跨台。

其中有一个叫田横的,在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仍不肯投降服输,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这就是有名的“田横五百壮士”。

汉高祖刘邦为了防范和控制故旧诸侯贵族,下诏书命令原来的齐楚等大家族徙迁关中长陵。

原齐国王室中的部分人,害怕田横事件牵连,只好隐姓埋名,便归并入另一支由姚姓衍生而来的王姓,改姓王。

至景帝时,王姓女王娡成为汉景帝妃,后因生武帝刘彻而成为皇后,家族从而再次显贵。

武帝刘彻即位,恩加王氏,特许舅氏男丁复旧姓田氏。

于是,姚重华第六十五世王蚡恢复姓田。

田蚡之子田延年在汉昭帝时任大司农。因奸臣诬陷他贪污,羞于坐牢,自刎而死。

田延年的儿子田渊害怕受到株连,逃至江南吴兴郡,又改成老祖宗的姓,姓妫。

妫渊之孙妫平,西汉末年担任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后担任冀州刺史。自他开始,恢复古老的姚姓,自称姚平。姚平(家族第一功臣)是姚重华第六十九世孙,吴兴姚氏因他兴盛起来,于是尊其为吴兴姚氏开基始祖。淸嘉庆朝姚文田是舜帝姚重华一百三十世孙。

1、姚绶(1422—1495)

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2、姚文田(1758—1827)

字秋农, 号梅漪。归安(浙江吴兴)人。清代状元。姚文田清朝嘉庆4年(1799)己未科进士第1名,世称文状元。翰苑名贤,文坛巨匠。是清代一代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他于嘉庆年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学严谨,为官耿直,一身正气。

3、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

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惮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4、姚天福(1229-1302)

字君祥,南阳村人,元初名臣,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

其父姚居实,属未出仕的读书人,因避兵乱曾到雁门寄居进士赵泰家,与其女结合生天福。天福幼读《春秋》,深通大义,长及青年时,以过人才识被怀仁县推为县吏,不久被征召为县丞。至元初年(1264),丞相塔察尔出使北国途经怀仁,代州太守杨阔阔推荐天福才干,深受丞相赏识。

至元五年(1268),元设御史台,塔察尔为御史大夫,任天福为架阁管勾兼狱丞。至元十一年(1274),天福升任监察御史,进入当时最高政治集团。

5、姚枢(1203年—1280年)

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 金末元初政治家、理学家。

嘉庆年间的状元有12位,分别是赵文楷,姚文田,顾皋,吴廷琛,彭浚,吴信中 ,洪莹,蒋立镛,龙汝言,吴其浚,陈沆,陈继昌。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生,嘉庆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卒。乾隆五十三年以第二名举于乡,嘉庆元年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由翰林院修撰,仕至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此幅画像取自安徽省图书馆民国间编印《安徽先贤像》。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 号梅漪。归安(浙江吴兴)人。清代状元。姚文田清朝嘉庆4年(1799)己未科进士第1名,世称文状元。翰苑名贤,文坛巨匠。是清代一代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他于嘉庆年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学严谨,为官耿直,一身正气。

顾皋(1763 ~1832 ),江苏无锡人。字晴芬,号缄石。肄业于东林书院。嘉庆六年(1801)状元,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和侍读学士等职。参与编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吴廷琛(1773—1844)字震南,号棣华,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浙江金华知府、道光间云南按察使,权布政使,清厘铜库,追缴中饱,铜政大起。有《归田集》。

彭浚(1769~1833) 字映旟,号宝臣,清湖南衡山县沱字十五区王子塘(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人。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十年(1805)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内阁侍读学士等清贵之职,成了当时文坛上第一位领袖人物。曾一度做过时为太子后为道光皇帝旻宁之师,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嘉庆十五年(1810),仁宗五旬寿辰,进呈《五言排律八韵一百首》,圣心大悦。道光元年(1821),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道光十一年,调顺天府丞兼学政。屡掌考试,选拔多士,“前后五鼎甲皆出其门”。视学奉天时,裁革陋规,捐薪俸添建试院考棚,集诸生讲解义,使学风为之一新。乐善助人。家境不甚富裕,自奉节约,每遇公益事业,辄慷慨解囊。彭浚严以律己。“自奉节俭,一丝一粟,备深顾惜,非宴宾客,食无兼味”。为严肃家风,亲书“勤、俭、忠、恕、忍、让、公、和”八字。镌刻成匾,悬于堂上,以为后嗣族裔必守之庭训。

吴信中(1772—1827),字阅甫,号蔼人,安徽休宁县长丰人,寄籍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云之子。

洪莹(1780-1840),字宾华,号钤庵,历史人物。清代状元,于嘉庆十四年考中进士。安徽歙县人。

蒋立镛(1786-1847):清代嘉庆16年状元。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享年六十一岁。蒋立镛出生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养成了勤奋好学、多思善辩的性格。

龙汝言,字子嘉,安徽安庆市罗岭镇小龙山村人,清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状元。

吴其濬(1789—1847),字季深,一字瀹斋,别号吉兰,号雩娄农。吴其濬不同于清代一般官吏,他对植物学与矿产学有深厚的造诣,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篇》、《滇南矿厂图略》和《滇行纪程集》等书,这些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吴兴姚氏的起源

吴兴姚氏是贵为舜峦正统帝胄,但因战乱或政治纷争,也不得不几次改姓又复姓。虞舜姚重华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
点击下载
上一篇:刘姓家谱下一篇:盛姓 排辈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