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此话究竟有什么道理?
千百年来,农村流传着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老话和俗语,代代相传,虽有所变化,但俗语和老话的形式,亘古不变,通过这些老话和俗语,传授着经验,表达向往,教人做人做事等等,而这句“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就是告诉大家,要孝敬老人,不把东面和南面的房子留给老人住。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和农村建房子的讲究有关,建房子首先讲究的是居住舒适,所以,大部分人选择的朝向都是坐北朝南,坐北朝南的优势就是通风透气,日照时间合理,自然适合人们居住了。
而东面的房子,冬不暖夏不凉,还不透气,特别是北方的房子,到了冬天,西北风盛行,东面的房子冷嗖嗖,夏天又是东南风,还不透气,不仅如此,东面的房子日照时间也不够,相比南北来说,居住的条件就差了很多,也难怪农村有“有钱不住东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说法了。
这样的房子给老人住,老人的身体原本就没有年轻时候健壮,特别是农村老人,年轻时候体力活多,身体毛病也多,一点微妙变化也能引起身体不适,长期居住东面房,自然不利于身体保养,讲得通俗一点,家里好房子,得留给老人,不然,人们就会说“不孝的儿郎”。
不住东房,南房为什么也不住?这有一定的地域性,还是偏向北方,北方的房子坐北朝南,南边往往是闹市、街道,自然嘈杂一些,年纪大了,睡眠不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惊醒,自然不适合老人住,所以南房也不利于老人居住。
所以说,这句老话,就是告诉人们,看人孝顺与否,老人简单的住宅能看出一二,也提醒着人们,孝顺老人,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付诸实际行动的同时,还要注重细节。
在农村,三间正屋的布局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具体取决于地区和习惯。一般来说,正屋的布局可能如下:
1 正房:通常指正面最大最高的房屋,也称为正窑或正房窑。
2 厢房:指正屋东、西两面的房屋,分别称为东厢房和西厢房。
3 南房:指正屋南面的房屋,如果不大的话可以直接称为南房,如果较大的话可以称为南厅。
此外,如果有上下院的布局,则上院和下院的房屋可能分别称为上东、上西、下东、下西厢房,而中院如果有可前后穿行的房屋,则可能称为过厅。在一些复杂的布局中,可能会有其他的房屋名称,如橱房、磨房、库房等等,这些名称通常根据房屋的功能来命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布局,因此具体的布局和名称可能需要参考当地的习惯。
城镇化建设越来越顺利,许多地方都建起了高楼大厦,而这高楼的修建,也通常是交给专业的建筑公司来进行,不仅质量有保障,各类规划也是非常的得体。
说起来中国的园林艺术就算是放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中国人仅靠木制的结构,就能撑起许多恢弘大气的建筑,许多能工巧匠的心思常让外国人称奇。
今天咱们要介绍的俗语就跟建房子有关,都知道中国人重风水,古时候皇城的选址就要请许多精通风水的人算了又算才能定下,一般来说各个朝代也是不轻易迁都的。
到了普通百姓这里就更是如此了,毕竟一个房子通常承载了几代人,风水好在那时候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让人住着舒服,对于一些求取功名的人家来说,也是个心理安慰。
这第一句俗语是“盖西不盖东,家中无老翁”,大家如果观察过外国的一些建筑,就会发现,虽然一些地方喜欢对称建筑,但都没有像中国人一样,对于房屋对称有很深的执念。
其实这也难怪,在我们的文化中,讲究平衡,也就是一个“和”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爱看的宫斗剧,剧中只要是有点心思的皇帝,都会懂得在各方势力中制衡。不过份的偏爱一个人,不过分的恩宠一个人,是保持一个王朝长久的不二法宝。
仔细观察也能发现,一些朝代的倾覆,都是因为帝王过于偏听偏信,或是他们偏爱某一个妃子,很多事情不能一碗水端平,才给自己、给祖宗基业惹下无数祸端。
所以在建筑中,人们如果在西边盖了厢房,那东边就一定会有一个结构上与之对称的房间,而古人又以“东边”为贵,我们常说“紫气东来”,紫色又是帝王之色,象征高贵。
古人又讲究“百善孝为先”,一个家里最尊贵的肯定是长辈,东边的屋子常是留给父母居住的,要是一个人家中盖新房子却没有盖东厢房,那就说明这个家中的长辈已经去世。孩子们为给父母守孝,暂时不盖东边的房间,等孝期过了再重新盖上,让家中的男主人住进去。
第二句俗语是“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常是针对北方的建筑,由于地理的原因,北方人建房子,常常是将东边的房子用来放杂物,这其中又是什么缘故呢?
其实也简单,东边的房子在冬天的时候找不到太阳,很不暖和,而夏天的时候,又会因为太阳直射而非常闷热,总之就是非常的不适合人居住,用来放杂物倒是十分方便。
南边的房间又因为靠近街道,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是路上有点吵闹的声音,就容易被吵醒,而且要是有个什么坏人想要从街上闯进来,总不能让他翻过院墙就是睡觉的地方吧。
所以一幢屋子的南边人们也是不修房间的,常会开辟出一个小院子将街道与主屋隔开,这要是看见谁家的老人被安置在东边或者南边的房子里,这家的儿子肯定要被骂不孝顺的。
在以前,除了皇城和一些大户人家会将自己的宅邸交给专业人士来修建之外,普通老百姓都是自己盖房子的,不过不是事事都自己来,人们通常都会请来自己的亲戚,或是邻居来帮忙。
直到现在在农村,很多人修房子也还是遵循这样的习惯,在人们一天的忙碌之后,主人家通常会备上一顿丰盛的饭菜来犒劳帮忙修房子的人,不仅能缓解大家的疲劳,也能增进感情。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成龙的儿子为什么姓房是因为成龙的原本姓氏就是房。
相关介绍:
2004年,成龙公开宣布,他是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后代,并在同年前往山东省淄博市认祖归宗。成龙在家族中的名字是房仕龙,他将儿子改名房祖名,也是为了认祖归宗。
成龙的父亲房道龙早年赴港谋生活,家中撇下两个儿子。到香港后,房道龙另娶续室,并生下一子陈港生,入演艺界后取名成龙。之前,成龙一直对外声称自己祖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房玄龄的后人。但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房桥村的房氏家谱中却清楚地写着:“道龙,生于民国5年12月22日丑时,聘尹氏,生子二,长仕德,次仕胜,续配海外,人生年姓名不详,生子一,艺名成龙。”而且,这份家谱是成龙的父亲80年代回老家安徽时出资续制的。
2013年8月31日,成龙来到安徽省芜湖市探望其亲大哥,前往自己父亲的家族祠堂察看家谱认祖归宗,成龙此行十分低调。
“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此话究竟有什么道理?
本文2023-11-30 07:01: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