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3收藏

张志俊: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第1张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掤、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掤,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纳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对方冲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个转关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

肢体的公转和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传。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动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并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脚攻击时除外)。

公转运若轴,

自转方圆生,

相随勿枉动,

三节自分清。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下肢亦分三节。没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贯串”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的基础上。

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

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

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明确身体不同部分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周身的协调,避免枉动,使自己的力量不产生矛盾。凡是不该动的、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可称作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产生“混元劲”,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劲力涣散、劲力太硬和丢、顶的错误。

周身的多元化旋转

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是螺旋缠丝运动,它要求周身一家,协调平衡,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也可称为以腰为轴的周身多元化运动。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个关节部分一定要适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换言之,在这种周身多元化旋转的螺旋缠丝运动中,要有顺逆、开合、收放、折叠。

一顺一逆走螺旋,

开合之处谓转关,

收放吞吐太极劲,

折叠往复生妙玄。

“顺逆”是螺旋缠丝劲的运动形式。

缠丝劲是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一大特色。由于人体的关节有自己的运动极限,所以太极拳运动的缠丝劲是靠身体关节部位不断转换的顺逆旋转来实现的。那么如何来定义顺逆缠呢?当代太极拳界有许多种定义法。比如:

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依据――掌心向内为顺缠,掌心向外为逆缠;

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手的运动方向顺时针为顺缠,反之为逆缠;

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向心力时为顺缠,离心力为逆缠。

但这些都有不甚严密之处。因为若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顺逆缠丝的依据,那么在太极拳的招式中,有时两手既不向内也不向外的情况该如何判定呢?比如两手背在腹前相对,向下抖劲。

若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往往手在完成一个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圆弧运动中,可能前半部分是掌心向外,而后半部分是掌心向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劲力,又怎么能定义同一种缠丝劲呢?

若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的话,往往在太极拳中,手的一个动作,一个缠劲,前半部分为向心力而言后半部分为离心力。所以这样定义也不确切。

迄今为止,我认为近代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先生对于顺逆缠丝的定义是最科学合理的。

上肢(起于稍节):

小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大指合,为顺缠。

大指领劲,其他手指逐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小指合,为逆缠。

下肢(起于梢节):

小趾领劲,膝外展,为顺缠。

大趾领劲,膝内扣,为逆缠。

而中节胸腰部分只做螺旋升降运动。

“开合”是螺旋缠丝劲的转换形式。

“太极拳,开合拳”。太极拳之精华用两个字概括,叫“开合”;用四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用八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起落旋转”。

由此可见“开合”二字道出了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开合”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开后是合,合后是开,一开一合,道法自然。以腰为轴,周身外掤内裹谓之合;以腰为轴,劲力四面放射谓之开。

就腰运化的外在形式而言,有双开、双合、左开右合、右开左合、上开下合、下开上合等。

“开合”以指关节的开合,这是肢体运动的内在形式。“裆开三尺不为开”是指要松胯,讲胯关节的开合。“转关之处须有开合”,这个开合是指关节的拉长。经过不断的开合的训练,我们的各部分关节才有可能放松、伸展,最终达到周身的松柔。

“谁能合,谁能赢”,这里的“合”,不仅指形体的合、关节的合,还指通过“关节贯串”,将周身的力合于一点,有效地控制对方。

“引进落空合即出”,这里的“合”,是指力点的发放,指打击。

对上肢来说,顺缠为合,逆缠为开。对全身来讲,合时上肢顺缠,下肢逆缠;开时上肢逆缠,下肢亦为顺缠。

“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讲的是太极拳所特有的阴阳之道和辩证哲理。就太极拳的形体语言来讲,每一个运动中都开合存在,相互包容,互为其根。比如“六封四闭”中双手外置于耳后,这时,双手为开,大小臂之间为合;前胸为开,后背为合;上肢为开,下肢为合……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而言,开为打击,合为引化,这也只是一般而言。事实上,开也可能是引化,合也可能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开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引化,后半部分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合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打击,后半部分是引化。打即是化,化即是打,这是太极拳中开与合的更高层含意,需要认真揣摩。

“收放”是螺旋缠丝劲的攻防形式。

太极拳一招一式都有其鲜明的技击含义。威力巨大的太极拳需要有力源、路线、整合、力点。而且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弹性、韧性、螺旋、穿透等特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而言就是“收放”二字。

“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话具体回答了上边大部分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腰就是那个整合与分配的机关,人体各个部分关节都有自己旋转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他部位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梢节领劲,两头卷曲,通过特有的螺旋缠丝运动向上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层。向下分配的力回到脚上后五趾抓地,蹬地反弹,这就是力源;向上分配是力到达于手,这就是爆发的力。手指领劲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的目的也是向中间收。收了才能放。那么这个收与放的时间差是多少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是收进来才能放,收的质量决定放的效果,就像爆竹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式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

“折叠”是螺旋缠丝劲的高级妙用。

折叠使用最多的是手腕和胸腰。太极拳中的折叠就是用弧线螺旋运动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其法则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对方劲力到了,一个折叠就是把其化掉了,毫不费劲。因为这些反方向运动容易给人以错觉,尤其运用六个方向的混元力,对方就要不知你要往哪里去,他无法适应你的方向、角度、速度和时间。

陈式太极拳手的运动特点是:起动、缠丝、运行、刚落点。运行为柔,落点为刚,所谓柔运劲刚落点。刚就是方,方就是圆,出了圆会产生断劲。劲断了怎么办呢?应该用折叠把它接上来。运行时要走大圈,速度慢。折叠时走小圈,速度快。正因为有了折叠和发劲,才有了往复,有了快慢。在陈式太极拳中,发劲和折叠可以把运行衬托得更慢,运行可以把发劲和折叠衬托得更快,有了一种节奏感。所以说折叠是表现陈式太极拳快慢相间、轻沉兼备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使用折叠时加上速度就是惊弹劲,可造成对方大脑判断错误和短时间内的空白,或人为地造成对方受惊吸气。往往在对方受惊、吸气时给予一个打击最易奏效,且容易折其关节、伤其筋骨,甚至损其五脏。折叠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法,可化可打,大部分惊颤抖劲都是折叠之妙,这是螺旋缠丝的高级用法。

1、跟姓氏有关系。陈家沟大都姓陈,张志俊是外来人,传统武术都讲究正统。

2、可能张志俊跟陈家沟的人有过节,或者违反了陈家沟的一些武术规矩。

①陈家沟,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1]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②张志俊,1970年习拳,1974年拜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为师。从师七年,加上30多年的精心研讨、练功不辍,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传统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和教学方法。精于推手、散手、擒拿等实战招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关太极拳的诠释、教学和训练的全新理念。1983年,张志俊在河南郑州与来访的日本空手道代表团当面切磋武技,大败对手,成为武林佳话。

 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武术、艺术、养生道,它是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朴实简约之感而又不失深邃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具备了极高的美学功能,特别是它的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种运动,它的价值也逐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推广。除了具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外,其独特的表演艺术给人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它倾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美感和民族精神,太极拳的美学观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中的美感。

 太极拳中的美感一形态美

 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通过人体形态的动静变化构成了其运动特点,因而形态美是太极拳美学观中的最基本内容。人体“点、线、面”的变化构成了太极拳运动,每个动作起落都是“点”的表现形式。“点”的移动和旋转构成了“线”,完成了动作的运动轨迹,而“点、线”的空间和时间扩展构成了面,表现为肢体的空间亮相。同时“点、线、面”按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一种具有自由节奏的运动形式,在完成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功能。

 1对称美

 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的重要一种,古代建筑、书法、对联等均体现对称美、秩序美。太极图就是一张对称和谐的结构图,它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缩影。太极拳,就是这一哲理在体育运动中的生动体现。特别是陈式太极拳,以刚柔、开合、轻沉等等一系列对称、平衡、和谐动作为其内容,以顺逆缠丝、动作螺旋为其形式。它不仅有刚有柔,有开有合,有虚有实,有快有慢,而且讲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开中有合,合中寓开。运用到技击上则有化有发,有引有进,而且化即是发,引即是进,化打结合,引进结合等,构成此拳的非凡风格。动作都强调阴阳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发后塌,左发右塌,右发左塌;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内有外,内外兼练;身法上要对拉拔长,又要相吸相系,强调对称劲,劲要八面支撑,处处、时时保持平衡,做到周身一家。

 2节奏美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技击精华》中记载:“进取捷若风,失机退宜快。”张志俊讲:“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马虹先生也多次讲到“练习太极拳要快慢相间,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太极拳练快了,不能丢掉动作少了细节;练慢了不能显得呆滞。在太极拳技击中“进攻时速度快”是指通过充分准备,最后以最快速动作达到进攻(或防守)目的。进攻(或防守)的决定性动作都要快,这个快不是盲目的快,而是有条件有目的有控制的快通过攻防节奏变化调动对手,寻找有效时机,以快制胜。戚纪光在《纪效新书》说:“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拳打不知,一快打三慢”“迅雷不及掩耳”等拳谚是对技击动作速度要快的重要描述。正如《孙子兵法》中所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进攻时要兵贵神速,乘对手措手不及,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但是在技击中速度快慢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水平的对手、不同的攻防动作、不同的攻防时机、动作的运使速度也是千变万化的。快慢相见的节奏感是太极拳的独到特色之一,更是其位列内家拳之首的重要原因。

 3开合美

 陈鑫说:“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般讲,所谓开,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外伸展放大;所谓合,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内收敛缩小。具体讲,不仅整体要有开合,一臂一腿也有开合,一手一足也各有开合。研究太极拳各种形式的运动,有时着眼于肢体的屈伸,有时着眼于内劲(内气)的收放,有时着眼于缠丝劲的顺逆,有时着眼于整体,有时着眼于某一局部。“逢开必合,逢合必开”“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处处总有一处开合,开时气势饱满,合时精神内敛,浑然一体。太极拳讲求“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由呼吸带动丹田内转配合外形动作,内外统一才能体现出整劲,使力形成完美的传递。内外开合变化练就“形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

 4螺旋美

 陈式太极拳以易学为基础,以阴阳规律为基本规律,不论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简单到复杂都是走立体螺旋,即“处处走螺旋”和“无处不螺旋”。陈照奎讲:“以顺缠和逆缠为基本缠丝劲。”陈鑫讲:“拳者,缠法也。”《拳论》中有“拳法之妙,在于运劲”“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在行拳中讲求“腰不动,手不发”,即使很小的初始动作,也先从腰部运动,由腰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回来同样由腰部牵动并且要求走螺旋劲,完成“非圆即弧”运动。螺旋美如波浪、如山峦,起伏跌宕,给人以美的享受,缓解视觉疲劳。

 5线条美

 太极拳讲究式正招圆,招圆是整个过程的和谐圆润,而圆的曲线运动轨迹无疑是一条重要的美感因素。以“曲”为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审美取向。“曲”深涉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曲水流筋”“曲径通幽”是中国人理想的审美境界。中国的文章语言艺术和绘画艺术都特别讲求“曲”的体现。所谓“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一个民族的审美情绪可以说是尽在其中。古人云: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漾洞便是死水。依此自然之理去领悟艺术之理,中国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多系接在这个“曲”字上,同样产生于中国这个特定文化底蕴中的太极拳,同样以“曲”为美,是一种圆中求圆的艺术。无论是太极拳“非圆即弧”的外形动作,还是“丹田内转”的内在运化均体现了“曲线美”。

 6姿态美

 拳论言:“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中正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太极拳身法的关键是端正、自然、顺舒、灵动。武禹襄提出“身法八要”即含胸、拔背、裹档、提顶、吊档、松肩、沉肘。端正、自然、顺舒、灵动的身法使太极拳具有与其他运动不相同的美。姿态美,即姿势、架势美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姿势的。太极拳处处呈圆弧,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圆档松胯,尾间中正,动静有常,势势相连,绵绵不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太极拳中的美感二神态美

 无动作外在的形就无从表现内在的神。形似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获得直观、可感、鲜明、逼真的审美效果。若动作徒有其形,缺乏内涵,就显得浅薄直露,动作松散无神。因而太极拳在练到形似以后要逐渐做到神似,以形传神,在动作中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把典雅、清奇、和谐、自然的东方古典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演练太极拳如不能表达主宰形的神,就不能从根本上表现太极拳的神气韵度美。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形的灵魂。任何缺乏神韵的运动只能让人看成是一个躯体在扭动,却看不到内在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当演练者把韵律、姿态与神韵经过细心的思考和领会后,使之揉合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有机体后太极拳才具有观赏价值。古言道:“韵者,美之极。”

 1劲力美

 劲力即太极拳中的劲法和力度。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把劲力看作是通往神明的先决条件。劲力最主要的成分是刚与柔。刚与柔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属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刚柔作为天地万物的基本属性,一直为人们所感知,且自古以来刚柔的观念与阴阳始终紧密地联结着,阳者为刚,阴者为柔。刚与柔在太极拳演练中以相融的形式合为一体,刚柔和谐统一,使太极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储并蓄,并相互转化。在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阴柔之美,在动作的落点上表现出阳刚之美。“轻如杨花,坚如金石,威比虎猛,鹰扬比急,行同乎水流,止牟乎山立”,处处体现刚柔相济之美。柔是形体动作的连贯、柔和、流畅的艺术效果,气势宏大、意趣沉稳的气态和神色。太极拳表现以柔劲为主有“四两含蓄拨千斤”之妙。太极拳的柔和却并非松懈,给人一种含蓄且生动的武术技艺的美感,表现出超现实的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

 2虚实美

 “虚实”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概念。《孙子兵法·虚实篇》云:“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唐太宗李世民说:“联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用武要言》讲:“虚而实击,实而虚之,避实击虚。”“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杨澄甫认为:太极拳术以虚实为第一要义,要求在动作中要体现出虚实。太极拳谱对虚实也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变转虚实要留意也;虚实亦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在太极拳中,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其落点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此处处有一虚一实,内劲中正不偏不倚,来达到内含虚实而不露的境界。虚实相生虚实互用,何处是虚,何处是实的共同的目标是虚灵,因此富于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虚实是一种独特的美。虚与实的调整首先要认清虚实的正确内涵。演练者既要运用自身的虚实变化迷惑对方,又要努力掌握对方的虚实变化,从而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避实就虚,立于不败之地。动作才有轻灵之感,腾挪之势。

 3动静美

 《太极拳论》中讲:“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中说:“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这些都表明了“以静待动”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之一。陈鑫在《太极拳权谱》中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静以待动,坚我壁垒”的论述,强调了“以静待动”是“坚我壁垒”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所谓“静如山岳之”,静就是气沉势稳,浑然一气,做到周身一家。在定势时静态动作姿势中又蕴含着复杂的动态变化之势,劲力运使处在引而未发之际,始终使自己的身体动作能够保持八面之撑,在对抗过程中做到圆活连贯,运转自如,时时刻刻保持察觉和顺应对手技击动作的客观变化,在实战过程中使自己始终把握主动,在得机得势时随时即触可发,制胜对手。“动若江河”就如离弦之箭,脱疆之马,即招法动作在大脑的意念的支配作用下,做到“一声令下百体皆依”,其动作招法就像江河之水波浪滚滚、滔滔不绝,不断变换虚实灵动,不断直进粘逼。同样,太极推手中要用沉着冷静的听劲来因应知机,并由此而形成自身的动静之势,在得机得势时,把握动静之机,见机而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太极拳中的美感三哲学美

 太极拳是一哲拳,因而其除了形神之美,太极拳最为特殊的是其所具备的“哲学美”。它蕴含了中国最古老的智慧,让习练者除了修养身心外,更明白了人生哲学,懂得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与自然相处之道。

 1和谐美

 太极拳以“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奉行“体用兼备”“身心合一”的原则,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具有鲜明和谐理念。它包容了儒、道、释等诸家理论之精华,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和“温柔敦厚”之美,又兼具佛家“大善以慈悲为怀”的高层境界,深得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之风等又密切与导引吐纳、中医经络学说相配合,强调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太极拳“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说明了太极拳是以阴阳立说所要遵循的自然而不强为的和谐运动规律。在拳法上,太极拳讲求上下相随,虚实相间,快慢相合动静适宜,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等。技法上静如山岳、动若江河、似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断。演练中,以其圆活连贯、轻灵柔和之“动”,朴实自然、意领神随之“静”,沉着不躁、恬淡不狂之“松”,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之“敛”使演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自然,达到物我两忘境界。即使在激烈的搏斗之中太极拳也讲究“与人为善”“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随曲就伸”等宗旨,并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融会到具体的技法之中,达到了善与美、内与外的高度统一。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促进了人的身心和谐。同时太极拳文化提倡的天人同体之理,即天人和谐的体现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和谐美”。

 2意境美

 “意境”也就是主体和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讲,是“情”与“理”的统一。从客观对象来讲是“形”与“神”的统一。正是“情”与“理”、“形”与“神”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渗透与配合,才构成了审美和艺术的不同境界。木极拳的意境是指它的“神韵”,即把崇高的精神、情操、意志融入到每个动作之中表达于外。陈鑫云:“一片神行之谓景。景不离情,犹情之不离乎理相连故也。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好景致始则尊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夫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惊奇。里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此处则柳掸花娇,招招则山明水秀,游人触目兴怀,诗家心往神驰,真好景致。拳景至此可以观矣。”

 3道德美

 武德是武术家道德美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拳术,其功能不外乎搏人(攻击)、御敌(防守)和健身三个方面特别是有些拳种主要以攻击制敌为主,所以必然以急功近利为原则,出手必狠,甚至一着得手即置人于死地。而太极拳集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善哉”和儒家的“仁义”于一体,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拳”。太极拳以“中庸”为体,以“无为”为用,讲究“舍己从人”“随曲就伸”。它不仅仅把武德表现在口头或是书面上,同时还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地融汇到具体的技法之中。即使技击中,也处处讲究与人为善,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武德的最高境界是拳道合一、拳心合一。是天人合一在武学上的体现。拳论中讲:“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陈鑫在《学拳须知》中讲:“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太极拳传之必得其人,如为非作歹,或缺乏武德之徒,秘而不可传也。”学拳一定要谦虚,戒骄戒躁,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若不胜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薄之意。只有保持这种谦虚好学的态度,太极拳才能学到手,练得精,运用自如。古谚语“习武先修德”可见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攻防格斗,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修身养性,以德服人。“拳虽小道,太极之大道存焉”。只有领悟“太极大道”才能真正的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的美学观丰富而庞大,笔者仅是抛砖引玉。另外,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独具美学特色,生动形象、名实相符,且富有诗意使人浮想联翩。如既文雅形象,又能反映动作本质的“金刚捣锥”,“金鸡独立”,“如封似闭”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野马分鬃”,“退步跨虎”,“上步七星”,“斜飞势”等,还有使人陶醉神往的“玉女穿梭”,“白鹤亮翅”等。

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武术、艺术、养生道,它是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朴实简约之感而又不失深邃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具备了极高的美学功能,特别是它的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种运动,它的价值也逐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推广。除了具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外,其独特的表演艺术给人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它倾注著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美感和民族精神,太极拳的美学观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一形态美

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通过人体形态的动静变化构成了其运动特点,因而形态美是太极拳美学观中的最基本内容。人体“点、线、面”的变化构成了太极拳运动,每个动作起落都是“点”的表现形式。“点”的移动和旋转构成了“线”,完成了动作的运动轨迹,而“点、线”的空间和时间扩充套件构成了面,表现为肢体的空间亮相。同时“点、线、面”按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一种具有自由节奏的运动形式,在完成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功能。

 1对称美

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的重要一种,古代建筑、书法、对联等均体现对称美、秩序美。太极图就是一张对称和谐的结构图,它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缩影。太极拳,就是这一哲理在体育运动中的生动体现。特别是陈式太极拳,以刚柔、开合、轻沉等等一系列对称、平衡、和谐动作为其内容,以顺逆缠丝、动作螺旋为其形式。它不仅有刚有柔,有开有合,有虚有实,有快有慢,而且讲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开中有合,合中寓开。运用到技击上则有化有发,有引有进,而且化即是发,引即是进,化打结合,引进结合等,构成此拳的非凡风格。动作都强调阴阳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发后塌,左发右塌,右发左塌;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内有外,内外兼练;身法上要对拉拔长,又要相吸相系,强调对称劲,劲要八面支撑,处处、时时保持平衡,做到周身一家。

 2节奏美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技击精华》中记载:“进取捷若风,失机退宜快。”张志俊讲:“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马虹先生也多次讲到“练习太极拳要快慢相间,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太极拳练快了,不能丢掉动作少了细节;练慢了不能显得呆滞。在太极拳技击中“进攻时速度快”是指通过充分准备,最后以最快速动作达到进攻或防守目的。进攻或防守的决定性动作都要快,这个快不是盲目的快,而是有条件有目的有控制的快通过攻防节奏变化调动对手,寻找有效时机,以快制胜。戚纪光在《纪效新书》说:“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拳打不知,一快打三慢”“迅雷不及掩耳”等拳谚是对技击动作速度要快的重要描述。正如《孙子兵法》中所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进攻时要兵贵神速,乘对手措手不及,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但是在技击中速度快慢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水平的对手、不同的攻防动作、不同的攻防时机、动作的运使速度也是千变万化的。快慢相见的节奏感是太极拳的独到特色之一,更是其位列内家拳之首的重要原因。

 3开合美

陈鑫说:“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般讲,所谓开,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外伸展放大;所谓合,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内收敛缩小。具体讲,不仅整体要有开合,一臂一腿也有开合,一手一足也各有开合。研究太极拳各种形式的运动,有时着眼于肢体的屈伸,有时着眼于内劲内气的收放,有时着眼于缠丝劲的顺逆,有时着眼于整体,有时着眼于某一区域性。“逢开必合,逢合必开”“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处处总有一处开合,开时气势饱满,合时精神内敛,浑然一体。太极拳讲求“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由呼吸带动丹田内转配合外形动作,内外统一才能体现出整劲,使力形成完美的传递。内外开合变化练就“形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

 4螺旋美

陈式太极拳以易学为基础,以阴阳规律为基本规律,不论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简单到复杂都是走立体螺旋,即“处处走螺旋”和“无处不螺旋”。陈照奎讲:“以顺缠和逆缠为基本缠丝劲。”陈鑫讲:“拳者,缠法也。”《拳论》中有“拳法之妙,在于运劲”“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在行拳中讲求“腰不动,手不发”,即使很小的初始动作,也先从腰部运动,由腰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回来同样由腰部牵动并且要求走螺旋劲,完成“非圆即弧”运动。螺旋美如波浪、如山峦,起伏跌宕,给人以美的享受,缓解视觉疲劳。

 5线条美

太极拳讲究式正招圆,招圆是整个过程的和谐圆润,而圆的曲线运动轨迹无疑是一条重要的美感因素。以“曲”为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审美取向。“曲”深涉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曲水流筋”“曲径通幽”是中国人理想的审美境界。中国的文章语言艺术和绘画艺术都特别讲求“曲”的体现。所谓“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一个民族的审美情绪可以说是尽在其中。古人云: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漾洞便是死水。依此自然之理去领悟艺术之理,中国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多系接在这个“曲”字上,同样产生于中国这个特定文化底蕴中的太极拳,同样以“曲”为美,是一种圆中求圆的艺术。无论是太极拳“非圆即弧”的外形动作,还是“丹田内转”的内在运化均体现了“曲线美”。

 6姿态美

拳论言:“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中正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太极拳身法的关键是端正、自然、顺舒、灵动。武禹襄提出“身法八要”即含胸、拔背、裹档、提顶、吊档、松肩、沉肘。端正、自然、顺舒、灵动的身法使太极拳具有与其他运动不相同的美。姿态美,即姿势、架势美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姿势的。太极拳处处呈圆弧,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圆档松胯,尾间中正,动静有常,势势相连,绵绵不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二神态美

无动作外在的形就无从表现内在的神。形似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获得直观、可感、鲜明、逼真的审美效果。若动作徒有其形,缺乏内涵,就显得浅薄直露,动作松散无神。因而太极拳在练到形似以后要逐渐做到神似,以形传神,在动作中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把典雅、清奇、和谐、自然的东方古典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演练太极拳如不能表达主宰形的神,就不能从根本上表现太极拳的神气韵度美。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形的灵魂。任何缺乏神韵的运动只能让人看成是一个躯体在扭动,却看不到内在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当演练者把韵律、姿态与神韵经过细心的思考和领会后,使之揉合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有机体后太极拳才具有观赏价值。古言道:“韵者,美之极。”

 1劲力美

劲力即太极拳中的劲法和力度。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把劲力看作是通往神明的先决条件。劲力最主要的成分是刚与柔。刚与柔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属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刚柔作为天地万物的基本属性,一直为人们所感知,且自古以来刚柔的观念与阴阳始终紧密地联结著,阳者为刚,阴者为柔。刚与柔在太极拳演练中以相融的形式合为一体,刚柔和谐统一,使太极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储并蓄,并相互转化。在动作的执行过程中表现出阴柔之美,在动作的落点上表现出阳刚之美。“轻如杨花,坚如金石,威比虎猛,鹰扬比急,行同乎水流,止牟乎山立”,处处体现刚柔相济之美。柔是形体动作的连贯、柔和、流畅的艺术效果,气势巨集大、意趣沉稳的气态和神色。太极拳表现以柔劲为主有“四两含蓄拨千斤”之妙。太极拳的柔和却并非松懈,给人一种含蓄且生动的武术技艺的美感,表现出超现实的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

 2虚实美

“虚实”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概念。《孙子兵法·虚实篇》云:“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唐太宗李世民说:“联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用武要言》讲:“虚而实击,实而虚之,避实击虚。”“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杨澄甫认为:太极拳术以虚实为第一要义,要求在动作中要体现出虚实。太极拳谱对虚实也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变转虚实要留意也;虚实亦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在太极拳中,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其落点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此处处有一虚一实,内劲中正不偏不倚,来达到内含虚实而不露的境界。虚实相生虚实互用,何处是虚,何处是实的共同的目标是虚灵,因此富于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虚实是一种独特的美。虚与实的调整首先要认清虚实的正确内涵。演练者既要运用自身的虚实变化迷惑对方,又要努力掌握对方的虚实变化,从而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避实就虚,立于不败之地。动作才有轻灵之感,腾挪之势。

 3动静美

《太极拳论》中讲:“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中说:“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这些都表明了“以静待动”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之一。陈鑫在《太极拳权谱》中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静以待动,坚我壁垒”的论述,强调了“以静待动”是“坚我壁垒”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所谓“静如山岳之”,静就是气沉势稳,浑然一气,做到周身一家。在定势时静态动作姿势中又蕴含着复杂的动态变化之势,劲力运使处在引而未发之际,始终使自己的身体动作能够保持八面之撑,在对抗过程中做到圆活连贯,运转自如,时时刻刻保持察觉和顺应对手技击动作的客观变化,在实战过程中使自己始终把握主动,在得机得势时随时即触可发,制胜对手。“动若江河”就如离弦之箭,脱疆之马,即招法动作在大脑的意念的支配作用下,做到“一声令下百体皆依”,其动作招法就像江河之水波浪滚滚、滔滔不绝,不断变换虚实灵动,不断直进粘逼。同样,太极推手中要用沉着冷静的听劲来因应知机,并由此而形成自身的动静之势,在得机得势时,把握动静之机,见机而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哲学美

太极拳是一哲拳,因而其除了形神之美,太极拳最为特殊的是其所具备的“哲学美”。它蕴含了中国最古老的智慧,让习练者除了修养身心外,更明白了人生哲学,懂得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与自然相处之道。

 1和谐美

太极拳以“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奉行“体用兼备”“身心合一”的原则,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具有鲜明和谐理念。它包容了儒、道、释等诸家理论之精华,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和“温柔敦厚”之美,又兼具佛家“大善以慈悲为怀”的高层境界,深得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之风等又密切与导引吐纳、中医经络学说相配合,强调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太极拳“实天机自然之执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说明了太极拳是以阴阳立说所要遵循的自然而不强为的和谐运动规律。在拳法上,太极拳讲求上下相随,虚实相间,快慢相合动静适宜,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等。技法上静如山岳、动若江河、似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断。演练中,以其圆活连贯、轻灵柔和之“动”,朴实自然、意领神随之“静”,沉着不躁、恬淡不狂之“松”,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之“敛”使演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自然,达到物我两忘境界。即使在激烈的搏斗之中太极拳也讲究“与人为善”“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随曲就伸”等宗旨,并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融会到具体的技法之中,达到了善与美、内与外的高度统一。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促进了人的身心和谐。同时太极拳文化提倡的天人同体之理,即天人和谐的体现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和谐美”。

 2意境美

“意境”也就是主体和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讲,是“情”与“理”的统一。从客观物件来讲是“形”与“神”的统一。正是“情”与“理”、“形”与“神”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渗透与配合,才构成了审美和艺术的不同境界。木极拳的意境是指它的“神韵”,即把崇高的精神、情操、意志融入到每个动作之中表达于外。陈鑫云:“一片神行之谓景。景不离情,犹情之不离乎理相连故也。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好景致始则尊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夫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惊奇。里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此处则柳掸花娇,招招则山明水秀,游人触目兴怀,诗家心往神驰,真好景致。拳景至此可以观矣。”

 3道德美

武德是武术家道德美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拳术,其功能不外乎搏人攻击、御敌防守和健身三个方面特别是有些拳种主要以攻击制敌为主,所以必然以急功近利为原则,出手必狠,甚至一著得手即置人于死地。而太极拳集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善哉”和儒家的“仁义”于一体,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拳”。太极拳以“中庸”为体,以“无为”为用,讲究“舍己从人”“随曲就伸”。它不仅仅把武德表现在口头或是书面上,同时还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地融汇到具体的技法之中。即使技击中,也处处讲究与人为善,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武德的最高境界是拳道合一、拳心合一。是天人合一在武学上的体现。拳论中讲:“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陈鑫在《学拳须知》中讲:“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太极拳传之必得其人,如为非作歹,或缺乏武德之徒,秘而不可传也。”学拳一定要谦虚,戒骄戒躁,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若不胜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薄之意。只有保持这种谦虚好学的态度,太极拳才能学到手,练得精,运用自如。古谚语“习武先修德”可见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攻防格斗,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修身养性,以德服人。“拳虽小道,太极之大道存焉”。只有领悟“太极大道”才能真正的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的美学观丰富而庞大,笔者仅是抛砖引玉。另外,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独具美学特色,生动形象、名实相符,且富有诗意使人浮想联翩。如既文雅形象,又能反映动作本质的“金刚捣锥”,“金鸡独立”,“如封似闭”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野马分鬃”,“退步跨虎”,“上步七星”,“斜飞势”等,还有使人陶醉神往的“玉女穿梭”,“白鹤亮翅”等。

张志俊: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掤、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