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翁氏家族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来源有三:
1 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于西周昭王的后代。相传周昭王的
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双手紧握,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去掰,却是应
手而开。只见他的小儿子的左手掌的纹路像是篆书的“公”字,右手
的掌纹像一个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就给他的小儿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孙后代也以翁作为自己的姓氏。
3根据史料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县东,也有说是广东省翁源县的)。他的子孙后来就以邑名为姓,世
代相袭,形成了翁姓。
2 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
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 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1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
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2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
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翁 6744江西常熟海虞翁氏族谱一卷 (清)翁心存辑 翁同龢等补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南京博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6745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世谱八卷 (清)翁同春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辽宁图 6746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 翁氏广族名贤谱合二卷 (清)翁遵让等重辑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辑 乾隆三十年 (1765)刻本 北图(残)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6747浙江翁氏慈象四房家谱一卷 (清)陈学照初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注:散居慈溪、象山等地。 6748浙江馀姚东门翁氏家乘十卷 (清)翁学浚 翁学涵撰 清咸丰三年(1853)统宗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6749浙江馀姚邑后翁氏宗谱八卷 (清)翁忠治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枫林永思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6750浙江慈溪翁氏宗谱一卷 (清)翁兆荣纂 清嘉庆十九年(1814)钞本 浙江慈溪县档 6751浙江慈溪翁氏家乘一卷 (清)翁珠纂 清咸竖九年(1854)钞本 浙江慈溪县档 675z浙江慈溪慈东骆驼桥翁宁永堂支谱十卷 (民国)翁克昌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二册 美国 6753浙江常山丹山翁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二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渣濑湾 6754浙江兰溪翁氏宗谱八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灵洞乡龚塘 6755浙江兰溪翁氏宗谱三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板桥乡 6756福建晋江翁氏家谱不分卷 (清)翁德修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钞本 一册 美国 6757湖北武昌翁氏宗谱十二卷 (清)翁允兴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四勿堂木刻本 湖北竹溪县丰坝区烂泥塘乡长生村(存四卷) 6758湖南湘潭翁氏族谱四卷 (清)翁键纂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2)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6759湖南湘乡翁氏谱纪不分卷 (清)翁大梁纂 清乾隆二十年(1755)钞本 一册 湖南图 6760湖南湘鲫翁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翁观澜纂修 民国八年(1919)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卷1-9) 6761广东潮州翁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翁辉东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福建图 广东中山图 广东汕头图 6762广东顺德翁氏族谱十六卷 (清)翁张宪 翁兴元编 清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4-6) 注:记事至清乾隆五十三年,增补至清宣统二 年。 6763广东大埔翁氏族谱 (清)翁锺友序 清道光二十五年(1887)钞本 台湾 6764香港新界白沙涣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翁玉清修 民图 6768 翁氏族谱四卷 (清)翁叔元纂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纂 旧钞本 一册 北图。福建福鼎桐城岩前山门口翁氏族谱,197514世。珠---寿。
版本一: 姓氏起源——江姓 姓氏起源 关于江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颛顼裔孙伯益之后。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以后就怀孕了,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时就赐他嬴姓,这样,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传至十几代,经夏、商,至西周时,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春秋时被出国所灭,子孙就以国名为氏而姓江。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江氏发源于河南正阳,早期主要是在河南发展繁衍。亡国后的江氏子孙,先自正阳向北逃到淮阳(今属河南),又自淮阳继续北迁至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于镇),后又迁至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另外,还有一部分江国子孙逃到齐(今山东临淄一带)。 唐初,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郡,随行军校又91人60多姓在福建落籍,其中就又河南江姓,这是江姓最早入闽者。宋代由于金兵攻占汴京,中原人数次大规模南流,江氏有一支自汴京迁至杭之仁和(今浙江杭州市),还有一支由江塙率领迁至江西都昌,其后江万抗元殉国,江万之弟及子孙由江西迁福建宁化石壁村。其后又有徙永定高头乡及平和葛布大溪村。 台湾的江姓,从大陆移入,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江氏在台湾繁衍,遍於各县、并成为全台的第二十五个大姓。江姓迁居台湾,始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江士浩,台湾的下淡水港。来自广东、福建的江姓人氏,台湾江姓的聚住之地,首为台北、嘉义、彰化三县,其次是苗栗和台南,再次为新竹、台中、南投、花莲等地。明清之际,有江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在台湾定居,后有的又移居海外。 清初,又江文、江榜二兄弟自湖北麻城返回今河南正阳县淮河湾定居,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 郡望 济阳郡:西汉治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晋惠帝时,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东晋后此郡废。此下距今河南省境德正阳县不远。此支江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江德。 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惠帝后时为郡,时为国。成帝时相当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县地。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及唐又曾改陈州为淮阳郡 六桂:即为"六姓"联芳德誉称,分布在古时德泉州。泉州,隋开皇九年改丰州始置郡,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相当今福建全省。后改为闽州。 堂号 "忠廉堂":宋时上高尉江灏,因勤王功升建浦丞。因统义兵捕盗有功,历任柳州、象州两州知府,为官又忠又廉。 另外还有"济阳"、"淮阳"、"六桂"等堂号。 历史名人 江淹:梁时文学家,曾历仕宋、齐、梁三代。以文章称于世,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遂有"江郎才尽"之典故。 江永: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他长于比勘,深究"三礼",通中西历算。所著《古韵标准》一书,对研究中国古韵有重要创见。其学以考据见长,开皖派经学研究的风气。 江藩:清朝经学家。以著《国朝汉学师承记》称著。博览群惊,精于训诂,旁及诸子佛老,著述颇丰。 江斅:南朝宋齐间士族名流。 江声:清朝学者。在经学、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且精于训诂,著有《尚书集注音疏》。 江参: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笔墨细润。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 江标:清末维新派人士,光绪进士,曾入同文馆学习,研究时务。与黄遵宪及谭嗣同等办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来源有三:
1 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于西周昭王的后代。相传周昭王的
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双手紧握,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去掰,却是应
手而开。只见他的小儿子的左手掌的纹路像是篆书的“公”字,右手
的掌纹像一个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就给他的小儿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孙后代也以翁作为自己的姓氏。
3根据史料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县东,也有说是广东省翁源县的)。他的子孙后来就以邑名为姓,世
代相袭,形成了翁姓。
2 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
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 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1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
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2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
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翁 6744江西常熟海虞翁氏族谱一卷 (清)翁心存辑 翁同龢等补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南京博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6745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世谱八卷 (清)翁同春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辽宁图 6746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 翁氏广族名贤谱合二卷 (清)翁遵让等重辑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辑 乾隆三十年 (1765)刻本 北图(残)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6747浙江翁氏慈象四房家谱一卷 (清)陈学照初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注:散居慈溪、象山等地。 6748浙江馀姚东门翁氏家乘十卷 (清)翁学浚 翁学涵撰 清咸丰三年(1853)统宗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6749浙江馀姚邑后翁氏宗谱八卷 (清)翁忠治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枫林永思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6750浙江慈溪翁氏宗谱一卷 (清)翁兆荣纂 清嘉庆十九年(1814)钞本 浙江慈溪县档 6751浙江慈溪翁氏家乘一卷 (清)翁珠纂 清咸竖九年(1854)钞本 浙江慈溪县档 675z浙江慈溪慈东骆驼桥翁宁永堂支谱十卷 (民国)翁克昌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二册 美国 6753浙江常山丹山翁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二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渣濑湾 6754浙江兰溪翁氏宗谱八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灵洞乡龚塘 6755浙江兰溪翁氏宗谱三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板桥乡 6756福建晋江翁氏家谱不分卷 (清)翁德修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钞本 一册 美国 6757湖北武昌翁氏宗谱十二卷 (清)翁允兴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四勿堂木刻本 湖北竹溪县丰坝区烂泥塘乡长生村(存四卷) 6758湖南湘潭翁氏族谱四卷 (清)翁键纂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2)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6759湖南湘乡翁氏谱纪不分卷 (清)翁大梁纂 清乾隆二十年(1755)钞本 一册 湖南图 6760湖南湘鲫翁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翁观澜纂修 民国八年(1919)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卷1-9) 6761广东潮州翁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翁辉东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福建图 广东中山图 广东汕头图 6762广东顺德翁氏族谱十六卷 (清)翁张宪 翁兴元编 清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4-6) 注:记事至清乾隆五十三年,增补至清宣统二 年。 6763广东大埔翁氏族谱 (清)翁锺友序 清道光二十五年(1887)钞本 台湾 6764香港新界白沙涣翁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翁玉清修 民图 6768 翁氏族谱四卷 (清)翁叔元纂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纂 旧钞本 一册 北图。福建福鼎桐城岩前山门口翁氏族谱,197514世。珠---寿。
1 带有汪字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一》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苏轼《濠州七绝·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奈何遭平时,德泽盛汪濊。——王安石《寄曾子固》
对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文天祥《还狱》
遂登福勋庙,还憩汪罔桥。——杨维桢《涂山篇》
偏师政拟劘诗垒,汪濑那知滞酒船。——敖陶孙《次韩耕道赠别韵》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方回《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葛绍体《烟雨馆》
汪孙已往周洪没,本分作家今是谁。——刘过《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2 汪字怎么从古代来的一、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
后防风氏因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
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
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
三、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
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
西拉木伦河在古代称亦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五、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汉时期初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 六、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七、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发展。其第六子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
八、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
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九、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土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满、汪诵、翁处休。迁徒分布: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一族的主要发祥地为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历来播迁的幅度和范围都不是很大,他们播迁的路线,大致是先江苏,后至江西和安徽。
另两支汪氏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成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内形成一大望族。 春秋时期,鲁国有童子汪足奇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册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约在东汉献帝年间,有会稽(今浙江绍兴)令汪文和举家迁居新安,后发展成为新安旺族。 南朝时有汪氏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隋朝初期有一支迁河北河间。
唐朝初期,有汪氏将佐自光州固始随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当地,这说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点。盛唐时期,歙县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经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
唐朝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两宋时期,汪氏族人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时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6%,约四十七万人。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族人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为最,占全国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为湖北。
3 汪字怎么从古代来的一、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
后防风氏因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
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
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
三、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
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
西拉木伦河在古代称亦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五、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汉时期初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 六、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七、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发展。其第六子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
八、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
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九、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土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满、汪诵、翁处休。迁徒分布: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一族的主要发祥地为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历来播迁的幅度和范围都不是很大,他们播迁的路线,大致是先江苏,后至江西和安徽。
另两支汪氏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成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内形成一大望族。 春秋时期,鲁国有童子汪足奇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册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约在东汉献帝年间,有会稽(今浙江绍兴)令汪文和举家迁居新安,后发展成为新安旺族。 南朝时有汪氏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隋朝初期有一支迁河北河间。
唐朝初期,有汪氏将佐自光州固始随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当地,这说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点。盛唐时期,歙县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经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
唐朝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两宋时期,汪氏族人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时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6%,约四十七万人。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族人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为最,占全国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为湖北。
4 汪沨,字魏美,钱塘人 文言文翻译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汪沨,字魏美,钱塘人。明朝遗民。少孤贫,力学,与人落落寡谐,人号曰汪冷。举崇祯己卯乡试,与同县陆培齐名。
甲申后,培自经死,沨为文祭之,一恸几绝,遂弃科举。姻党欲强之试礼部,出千金视其妻,俾劝驾,妻曰:“吾夫子不可劝,吾亦不屑此金也。”尝独身提药裹往来山谷间,宿食无定处。沨故城居,母老,欲时时见沨,其兄澄、弟沄亦弃诸生服,奉母徙城外。沨时来定省,然沨能自来,家人欲往迹之,不可得。
嗣因兵乱,奉母入天台。海上师起,群盗满山谷,复返钱塘。当是时,湖上有三孝廉,皆高士,沨其一也,当事皆重之。监司卢高尤下士,一日,遇沨於僧舍,问:“汪孝廉何在?”沨应曰:“适在此,今已去矣。”高怅然,不知应者即沨也。高尝舣舟载酒西湖上,约三高士以世外礼相见,惟沨不至。已,知其在孤山,以船就之,排墙遁去。沨不入城市,有司或以俸金为寿,不得却,坎而埋之。里贵人请墓铭,馈百金,拒弗纳。徙居孤山,匡床布被外,残书数卷,键户出,或返或不返,莫可踪迹。遇好友,饮酒一斗不醉。
魏禧自江西来访,谢弗见。禧留书曰:“吾宁都魏禧也,欲与子握手一痛哭耳!”沨省书大惊,一见若平生欢。临别,执手涕下。沨尝从愚庵和尚究出世法,禧曰:“君事愚庵谨,岂有意为其弟子耶?”沨曰:“吾甚敬愚庵,然今之志士,多为释氏牵去,此吾所以不屑也。”
康熙四年秋,终於宝石山僧舍,年四十有八。
译文:
汪沨,字魏美,是钱塘人。明朝遗民。少年时失去父亲,家里贫困,学习努力,性情孤傲,很难跟人合得来,人们称他为汪冷。考中崇祯己卯年乡试举人,跟同县陆培齐名。
甲申事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陆培自缢而死,汪沨写文章祭奠他,竟痛哭到几乎气绝,于是放弃科举考试。他的亲族想强求他参加礼部的考试,拿出千两银子看望他的妻子,让她促请汪沨起行,汪沨妻子说:“我的丈夫不能被劝服,我也看不起这些银子。”(汪沨)曾经独自一人提着药包在山谷中来往,吃住没有固定的地方。汪沨原来在城里居住,母亲年老,想经常见到汪沨,他的哥哥汪澄、弟弟汪沄也放弃了生员的身份,搬到城外侍侯母亲。汪沨时常来向母亲问安,可是汪沨能自己来,家里的人想要找到他的踪迹,却不能找到。
随后因为战乱,把母亲转入天台山侍侯。海上战事又起,山里到处是盗贼,又返回钱塘。在这时,湖上有三个孝廉,都是高洁之士,汪沨就是其中之一,当权的人都很敬重他们。监司卢高尤其礼贤下士,有一天,卢高在僧舍里遇到汪沨,问:“汪孝廉在哪里?”汪沨回答说:“刚才在这里,现在已经离开了。”卢高很失望,不知道回答的人就是汪沨啊。卢高曾经在湖上划船装着酒,邀约三个高士用世外的礼节相见,只有汪沨没到。不久,知道他在孤山,乘船去拜访他,汪沨仓皇逃走了。汪沨不进入城市,有的官员用自己的俸金给他祝寿,他不能推却,挖坑埋掉它。家乡的显贵的人请他写墓志铭,送给他百两银子,他拒绝不接受。迁徙到孤山居住,除了筐床和布被之外,只有几卷残破的书籍,锁上门出去,有时返回有时不回,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遇到好友,喝一斗酒也不醉。
魏禧从江西来拜访他,推辞不见。魏禧留下信说:“我是宁都的魏禧,想和先生握手痛哭一场啊!”汪沨察看书信后非常吃惊,初次见面就好像一生的老朋友。临分别时,相互拉着手流泪。汪沨曾经跟从愚庵和尚探究出世的方法,魏禧说:“您待愚庵这么恭敬,难道有做他弟子的想法吗?”汪沨说:“我很敬重愚庵,可是现在的有志之士,大多被佛教拉拢过去,这是我感到不值得(加入佛教)的原因。”
康熙四年秋天,汪沨终老在宝石山僧舍,终年四十八岁。
5 汪字的介绍谁知道翁氏家族的来源
本文2023-11-30 06:02: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