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洪洞县一带) 堂号:三槐堂 字辈为:从、家、士、守、敬、宝、如、田
郭姓渊源
古今分布
从上述郭姓悠长的姓氏源流和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自夏商周以来,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郭姓渐渐地从山西、陕西、河南的开基地向外播迁发展,致使中国的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到处都有郭姓人活动的足迹。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 100个大姓中,郭姓名列第十八位,人口总数一千万左右,其中尚未包括海外侨胞。
河南省 河南省是郭姓人最原始的开基地,也是郭姓人广泛分布的主要地区。早在夏商周时代,郭姓人就在河南登封、荥阳一带居住和繁衍生息。东汉以后,郭姓人迁居到了光州固始。自汉至今河南省有以郭命名的村落二十多个,这些村落都是郭姓族人聚居的地方。
郭连,今禹州市郭连乡人民政府驻地,是东汉曹操谋士郭嘉的故里。郭村镇,今商丘市辖镇,唐代郭氏在此建村,后渐成集镇,故名郭村镇。郭店,今夏邑县郭店乡人民政府驻地,唐称郭家店,1927年更名郭店集,后简称今名。郭村,禹州市梁北乡人民政府驻地,明代以后郭姓迁居于此,故名郭村。郭屯,在宁陵县城关回族镇西南8公里的洮河南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有郭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建三村,称三官屯,清咸丰三年(1853年)三村合并筑寨,改今名。郭全屯,在卫辉市区西 75公里处,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迁民碑载:山西泽州移民110户迁此,里长郭全,村以郭全之名命之。郭庄,今夏邑县郭庄乡人民政府驻地,因明洪武年间郭城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郭老家,在虞城县城关镇东南18公里处,明永乐十三年 (1415年)建村,名郭庄,正德年间人郭臣被招为驸马,得封地,更名宗禄村,清代村民外迁,此村遂名郭老家。郭庄,今原阳县郭庄乡人民政府驻地,明永乐年间,郭辂迁此建村,名郭辂庄,简称今名。郭滩,今唐河县郭滩乡人民政府驻地,明末郭姓在水潭边建村,取名郭家潭,后演变为郭滩。郭家河,今新县郭家河乡人民政府驻地。此地的店铺处于河湾,原名拐弯店,后改陈家围。清初郭姓迁此,并成大族,遂改今名。郭岗,在镇平县城关镇西北24公里外,郭姓始居此,盖有楼房,故名。另外,又有郭庄 (属滑县)、郭里(属安阳市郊区)、郭亮屯 (属辉县市)等村落,亦都是郭姓人的居住地。
山西省 山西省是郭姓人比较早的一个开基地,也是郭姓人分布比较广泛的一个地区。山西太原、阳曲、汾阳一带的郭姓发展很快,并且形成望族,长盛不衰。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阳曲有姓氏333个,超过两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1个,占总人口的 5592%,其中郭姓有4875人,按数量占第六位。在山西境内,既有以郭字命名的县、镇,又有因郭姓人聚居而命名的郭氏村落。高村乡北社村的郭家堡虽然经数百年的风雨,仍然屹立,郭家堡堡名的碑石仍嵌在堡门的上方,这里现在仍居住着许多郭姓后人。泥屯镇的白空社有郭郡马(夫人为宁化王第四女)祠堂留下的《明诰封巫乡君郭门朱氏墓志铭》,从碑记可看到郭郡马与夫人的生活片断与业绩。此村原有6个郭姓神轴,后四个被烧,从现存的两个也可以看出郭氏家族几十代的变化。今汾阳县有金代设置的郭栅镇,以及山西寿阳县南寿水滨的郭村,在山西平陆县东北百余里濒临黄河的地方有郭原村,在山西灵石县南 25里有郭家沟。
陕西省 陕西省是郭姓人的又一个比较早的开基地和主要分布地区。早在周代,郭姓人就在陕西冯翊繁衍生息。秦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郭姓人除在冯翊发展之外,又分布到华阴等地,唐时一代功臣郭子仪出生在华州,他有八子七婿七十二孙,家人数千,其后代一直在此繁衍生息。陕西省也有因郭姓得名的州治记载,例如隋唐宋时代的郭州,就在陕西的西宁镇。郭家塔,在陕西宜君县。
山东省 山东省是郭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山东自古至今,以郭姓得名的村庄 19个,这些村落中至今仍以郭姓人居多。郭城,在山东聊城县东北,春秋时亡国郭氏的栖息之地。单县的郭村镇,是明洪武年间郭氏自山西洪武县迁此定居而立,初名郭村,后成集镇。郭太平,今临沂市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区东北17公里,沂河南岸,明洪武年间郭姓在此建村,取吉祥之意,故名。郭庄,今淄博市山区郭庄乡人民政府驻地,明初建村,因郭姓僧人在此建塔寺,故名。郭屯镇,属郓城县辖境,原为明永乐年间王氏建村,村名王文光屯,宣德年间因郭氏为屯长,更名郭官屯,后简称郭屯。潍坊市寒亭区的郭家官庄镇,明代郭姓在此建村,故名。郭家店镇,属莱州市辖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郭姓在此建村,并开设饭店,故名。郭庄,今郓城县郭庄乡人民政府驻地,清光绪初年郭氏建村。郭庄镇,济南市历城区辖镇,郭姓最早在此开店,得名。郭寨,今夏津县郭寨乡人民政府驻地,明末由李蛮屯、贾家坊、姜家庄合为一村,因郭姓居多,定村名郭寨。此外,还有郭仓、郭楼、郭家寨、郭店屯、郭里集等都是以郭姓聚居而得名的。
河北省 河北省郭姓人的历史渊源,与山东一样都是在春秋时代播迁繁衍下来的。中山鼓城、馆陶、曲沃、魏郡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等地,是隋唐时代郭姓人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且形成为大族。以郭氏命名的村落有:郭家庄,在抚宁县北;郭家屯,在隆化县西北;郭磊庄,在万全县西南;郭疃镇,在沧县东;郭苏镇,在乎西县西北 40里;郭庄镇,有两个,一在献县东,一在无极县西20里。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省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五省的郭姓人,是魏晋南北朝及其后的山西、陕西、河南境内的郭姓移民及其后代,他们与中原地区的郭姓血脉相承。以郭命名的郭姓人的居聚地主要有:湖北省的郭河镇,又名郭家河,属仙桃市辖;秭归县的郭家坝镇;郭家庄,今丹江口市茯苓乡人民政府驻地;郭家冲,在广济县;郭峪,今谷城县郭峪乡人民政府驻地。江苏省的泰邑、润东、京江(今镇江市)等县市都有郭姓人居住。江都县郭村镇、今铜山县郭集苍乡人民政府驻地、今滨海县陈涛乡人民政府驻地、今宝应县郭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今吴县郭苍乡人民政府驻地、今如皋县郭园乡人民政府驻地、今句容县郭庄乡人民政府驻地等,都是以郭作为地名的。又有郭家寨,在泰兴县泰兴镇北,相传宋代岳飞部将郭某曾在此扎寨,故名。浙江省的宁波、鄞县、萧山、龙泉,安徽省的亳州以及今蒙城县郭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今蒙城县郭集乡人民政府驻地、今五河县郭府乡人民政府驻地、今黄山市黄山区郭村乡人民政府驻地等,都是古今郭姓族人聚居、分布的主要地区。
福建广东省 福建、广东两省的郭姓人是魏晋南北朝及其后的山西、陕西、河南郭姓族人移民及后代,与中原地区的郭姓族人血脉相承。此后福建、广东两省的郭姓人又有人成为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五省一些郭姓人的始迁祖。今福州市侯官、福建省东部的长乐、泉州、漳州、龙溪、魏塘、在平和县小溪镇西南的郭坑,是福建郭姓人的主要分布地区。肇庆以及潮州大埔、大麻、潮州市南的郭陇、广州市北的白云山区的郭塘,是广东郭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台湾省 台湾省的郭姓族人主要是从沿海的福建、广东省播迁去的。并在台湾各地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台湾的十大姓之一。郭姓人在台湾主要分布地区有新竹、新化、彰化、淡水、嘉义、台南、台北等县以及台南台北等市。
郭姓来源
一、为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相传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处虞、郑之间,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东、西虢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之弟。周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诸侯不满,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周平王灭虢,于是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以郭为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二、为以居处为氏。 ‘郭’字原意为外城,即因居住在城外,而以居处为氏。
三、为夏、商时代郭支、郭崇的后裔,可见郭氏早在四千多年前即已存在。
四、为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又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再如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郭姓迁徒史
春秋战国时期
从郭姓的起源来看,郭姓主要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夏商时的古郭国,另一个是周文王所封的“虢”国。它们在春秋战国时被灭亡后,其族人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位于山东博之聊城的古郭国,战国时被齐所灭,其后人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飘流,最后迁移到今山东、河北交界的广大地区。中山国是他们聚居的州郡之一,而它附近的常山郡、广平郡等地也有郭氏族人的活动。这些郭氏族人经过不断地繁衍发展,渐渐人多宗大,形成了中山望族。《春秋左传》记载:“齐有郭最、郭荣”,“鲁有郭重”,“燕有郭隗”。
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氏是郭姓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大、分布最广、影响最远的一支,可以说,目前90咒的郭姓族人来源于这一支,但这一支郭氏族人的繁衍播迁情况也不尽相同。
各虢国相继灭亡之后,虢氏裔孙作为亡国之民,或被迫强制迁徙,或逃亡到异国他乡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仍留原地。
西虢族人随平王东迁到上阳,留在原地的小虢,到秦武公十一年,被秦所灭,其族人被迫迁向西北边远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从而形成后来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声闻天下。
南、北二虢被晋献公灭亡后,其族人匹散飘流,有被迫迁于晋国的,也有逃亡到附近各国的,迁于晋国的虢国人很大部分被留在现在山西的晋南,有一部分被安置在今山西汾阳县境内,汾阳县内大虢城、小虢城即因虢人居于此而得名,他们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
周平王时为郑国所灭的东虢,同样其族人也被迫逃亡,绝大部分流散于今河南中部,从而成为颍川郭氏最早的祖先。也有逃亡到今陕西、山西各地的。崞山郭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被迫迁往崞山的一支。地点在雁门关南,即秦始皇所筑内长城之崞山。这一“崞”字,由最早迁入郭氏始祖所自创,因失掉封邑,被迫迁至一山地,故在郭字右边去邑,左边加山,名其地为“崞山”。自立堂号“崞山堂”。
综上所述,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姓,其迁徙与虢国的兴亡相始终,无论是西虢还是东虢,以及北虢、南虢,每一个虢国的灭亡都导致’了虢国族人的大逃亡和大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西虢成了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的始祖,而东、北、南三虢则成了太原郭氏、河东郭氏和颍川郭氏的始祖。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祖祖辈辈生活于中原地区的郭氏族人终于走出国破家亡的历史阴影,人口不断繁衍,宗族渐渐壮大。他们在饱尝流亡迁徙的滋味后,更加珍惜稳定以后的安居生活。他们在各聚居地或躬耕农亩,或投身从戎,或致力政治,或穷经皓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显示着自己的才能,给历史留下了一笔笔绚丽图画。他们继承祖先的优良品德,诚以事君,信以处友,在各聚居地获得很高的威望。
先秦、两汉时期,郭氏以世居太原阳曲的郭无家族影响最大。经过不断繁衍,太原郭氏成为后来郭姓繁衍迁徙的主要来源,故郭氏家族以“太原”郡望为最大。至汉末,郭氏又成为渭河下游地区一带的望族。汉有郭亭,子孙自太原徙冯翊。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由,其裔孙迁居(颖-禾 水)川(治今河南许昌)。再有后汉郭泰,世居介休(今属山西),其裔孙居魏州昌乐,可见昌乐郭无亦出自太原。郭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后,郭氏大批散居于今浙江、江苏等处。迁去江南各地的郭氏,也以太原郭氏为最多。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大迁徙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权迭立,豪强群起。尤其是郭姓人的主要聚居地中原地区更是战火连年,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稳定,大批中原民众,被迫离开故土,避乱江南。郭氏族人的第二次大迁徙是在晋永嘉之乱以后,西晋灭亡,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时,随晋室南渡的有数百家之多。这些南渡者,也包括郭姓族人在内。如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郭璞,本是山西闻喜人,晋惠帝、怀帝之际,其家乡受到匈奴骚扰,他联合亲戚朋友数十家,到江南避乱。这次过江的中原郭姓族人,大都散聚在江南各地,以后又经过江苏、浙江等地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隋唐时期
隋唐年间,郭姓已成为今山西、山东省的第一大姓。唐初,陈光元开基漳州,即有郭姓随同入闽。唐中期,因“安史之乱”,又有大批郭氏分迁于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讨,郭姓还繁衍有一大望族,即汾阳郭氏,其始祖为来自华阴的郭子仪。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其后裔便以‘汾阳’为堂号。这—支郭氏后裔郭嵩,迁入福建,成为入闽郭姓的始祖。
迁入香港
位于香港新界的八乡地区有一个村落叫莲花地,约有五百人,由六个姓组成,其中以郭姓居多,有三百多人,且入居年代最早。大约在明代中后期,郭巨田率族人迁居于此。
据《莲花地郭氏族谱》记载:他们的一世祖郭盛,生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居住在新安县城的南头附近,传至六世郭巨田(生于明正德年二年,1507年)始迁莲花地。其后郭氏族人逐渐繁衍壮大,遍布新界地区的八乡周围。
郭 氏有祠堂,堂名“禧隆堂”,奉祀着郭巨田以下各祖先的牌位。居住在新界地区的郭氏族人特别看重墓地风水,莲花地郭氏的族谱是手写本,属于一种较简单的类型,但有关祖先墓地的位置及其风水内容的记载却相当充实。如墓地所在地、方位、朝向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墓地风水投资规模也很大。
现在不仅香港新界有郭姓人居住,而香港其他地区也遍布郭姓人的足迹,香港经济的起步与腾飞,被世人称为奇迹,是香港民众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有郭姓人的贡献。60年代中期的地产热中杀出 “三剑客”,其中之一就是郭得胜。还有近年崛起的香港服装界女强人郭志清及其家族永安公司等等。
迁入台湾
据《台湾省通志》对郭氏播迁入台的记载,最早入台的郭氏族人名叫郭怀一,大约在明天启年间由福建入住今台南市。郭怀一早年随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纵横海上,为其得力部将。后郑芝龙受明朝招抚,返回朝廷。郭怀一与另一部将何斌则留居台湾,与其部属垦耕于离台不远的二层行溪南岸,建立家园,人丁日旺。
台湾郭氏族人,还有许多是从福建漳州、泉州等地赴台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是从广东潮州、惠州嘉应去的。
福建漳州龙溪县的郭由饱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入垦今台南麻豆;雍正年间,郭光传入垦今台南县;乾隆年间,郭其读迁今澎湖马公;郭振德、郭安政、郭长等,先后入垦今台北万里。
福建漳州南靖县的郭锡馏在清康熙中叶入垦今彰化。乾隆初年,移垦今台北市,募资开挖水渠,灌溉台北盆地。后人感念其恩,将此渠取名骝公圳。雍正五年,郭崇饱入垦今台北市内湖。乾隆年间,郭砒石、元记、纯直兄弟入垦今台北金山。郭荣兴入垦今万里。
福建漳州平行县的郭朝球在清乾隆年间入垦今万里,郭阿叶入垦今台北瑞芳。
还有福建漳州的郭光天入垦今桃园龟山;稍后,郭崇嘏、郭龙文、郭玉振、郭樽等,先后入垦今桃园大园、龟山。
由福建泉州入台的有惠安县的郭顺宜,于康熙末年入垦今彰化鹿港,雍正六年,郭奕荣入垦今新竹香山。
福建泉州同安县的郭行足于乾隆十九年入垦今麻豆,长房下传六房,是为郭六合。稍后,郭川入垦今台北八里,郭植厚入垦今基隆市。嘉庆年间,郭盘衍入垦今苗栗苑里。
福建泉州南安县的郭宽于乾隆初年入垦台南佳里,后迁台南市。郭卜入垦今台北树林,郭云山、云河兄弟入垦今台北汐止。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郭恭亭入垦今新竹市。
福建泉州安溪县的郭畅于道光年间入垦今台北坪林。
福建泉州的郭百年于嘉庆年间率众入垦今南投埔里,郭福富、郭景先后入垦今台北石碇。
迁往台湾的还有广东潮州饶平县的郭德泉,于康熙中叶入垦今嘉义水上。广东惠州海丰县的郭青山于雍正八年入垦今新竹新丰; 惠州陆丰县的郭成万于乾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广东嘉应镇子县的郭鸿成于乾隆二十八年入垦今台南市安平区;嘉应梅县的郭有凤于乾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
迁徙海外
郭氏最早迁徙海外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迁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迁徙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迁徙的途中非常艰辛。
目前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在亚州。其中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老挝等十几个国家为最多。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也有不少郭姓华裔。他们中有许多人为所居住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如大企业家郭琰、郭鹤年、郭芳枫;华人记者郭克明;华人建筑师郭茂林;华人律师郭彪等等。
、储 始祖:神农子孙,姜尚后人储子,齐国田姓帝族。历史名人;唐臣、文学家储光羲;明臣储懋、储可求;清诗人储国钧;清地理学家储大文等。 姓氏源流:储(Chǔ)姓源出有二: 1、源自上古有储国,国人以地名为氏。相传上古时有储国,储国人的后代以国号地名“储”为姓,称储氏,世氏相传。 2、源出以祖(王父)名字为氏。据《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字储子,曾与孟子相交。储子的后代很昌盛,其支孙以祖字“储”为氏,可证储氏家族最早的渊源是在齐、鲁一带,是今天储姓的来源。又,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王父名“储”为姓。 得姓始祖:储太伯。根据历来姓氏学者考证,我国的储氏是齐国和孟子结交的储子的子孙。关于这段源流,《姓氏考略》和《千家姓查源》上也有记载。储姓家族历史悠久,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已出名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晋以后称盛于江南各地,尤其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境地,储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储氏后人尊储太伯为储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海陵储氏支谱》记载:考储氏,肇始于周,作相于齐,彪炳史册世人而知之。由此可见,储姓起源于周朝。泰州《储氏家谱》记载的储氏第一世,是唐代的文羲公,居住在毗陵(今常州市),至今已1200多年。元朝末年,储氏家族从宜兴迁往泰州。据家谱记载,元末动乱,储氏十九世宁七公卸官归隐,和兄弟宁八公共同商议迁往海陵。来到海陵后,他们发现这地方有着丰厚的鱼盐之利,就决定在水乡溱潼镇建宅居住,这就有了后来的溱潼水云楼。现在的溱潼,还有储家垛、储家沟等地名,有200多储氏后裔在这里生活。后来,宁八公转而迁徙上海;宁七公一个名叫劝的次子,从溱潼迁到泰州;还有一个分支,则迁往如皋坎上(包括海安、南通等地)。世代繁衍,如今,有230多储氏后裔生活在泰州市区。到了1945年,储氏第三十七世子尔侗、尔巽因为修铁路迁至台湾。1988年,由于子女全部在美国任职,尔侗又由台湾迁往美国,客居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这是储氏家族迁居美国的第一代。从家谱中能看出储氏先人迁徙的足迹,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不断繁衍家族的血脉涌动。宁海储氏渊源,笔者最近带着宁海《储氏大宗祠谱》,到上海图书馆与国内储氏主要宗谱——江苏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核对,证实宁海储氏系唐代著名诗人、监察御史储光羲后裔。据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记载,储光羲有“江南储氏始祖”之称。后裔在延陵(丹阳)繁衍到宋代12世时,因兵戈扰攘,11支后裔中除1支留居外,其余均迁居宜兴、常州、扬州、池州、泰州、云南、贵州等地。尤以宜兴储氏最为发达,先后出过30名进士。宁海储氏以丹阳籍台州刺史储尹之为始祖。宁海储氏自储尹之始,至今已900余年,族人近万人。著名人士有五世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储国秀,曾任江阴知事,作《宁海县赋》;30世储建国创办杭州中国钱币博物馆,为著名钱币收藏家等。储姓为阜阳最久的世族之一。明朝弘治年间出了个进士,官居河南道坚察的储珊。储姓族人多住在城东十里井和城西西湖以西、程集以东一带地方。储姓有功名及做官的不多,仅道光年间出了个举人储殿卿,因而政治地位比其他七姓稍低。储姓宗祠在文德街北头(今第四粮站)。不少人在推算阜阳八大家时而忽略了储姓其实储姓世居颍州七百年之久,字派(传宗接代的字派)至今不乱,仍保留世族大家的遗风。(余略) 三、历史名人—— 储用:宋代学者,在朝廷做官,为官有惠政,曾得朱熹的赞赏。他从书本上得到治理下的道理,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他又一心为民,这样,就取得了很好的政绩,为百姓带来许多好处。当时的大哲学家朱熹,非常夸奖他。 储珊:字朝珍,南直隶颖州(治今安徽省阜阳)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十七年(1504年)任新乡县(河南省)知县。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知州储珊主修《颍州志》脱稿,共6卷。 储欣:字同人,清朝宜兴人。自幼好学,精通经史。早年无意仕途,以制艺为业。直到60岁,始领康熙乡荐,一试礼部不遇,遂闭门著书。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陆草堂集》六卷。选编《唐宋十家文全集录》51卷。 储光羲:(约707-约763),祖籍山东,迁居江苏丹阳。出身官宦之家,勤学聪慧。开元十四年(726年)20岁左右的他中进士,授翰林,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安史之乱起,叛军陷洛阳,他不得已受伪官,因之而被系狱,约于宝应二年(763年)平乱后遇赦,被降职流放客死岭南。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时,诗风质朴、古雅,富有民歌风韵。后人常将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著作有《九经外义疏》20卷等,皆失传,诗文集70卷仅存诗集5卷,《全唐诗》辑为4卷。 储敦叙:北宋晋江人,字彦伦。崇宁(1102-1106年)间进士,历任龙溪县丞、甯德县令,皆有惠政,民为其立生祠。后为贺州通判。著有《玉泉集》。 储尹之:字思弼,号赤岩,宋元佑三年(1088年)进士,官台州刺史,任满后定居宁海。宁海谱上代追溯到曾祖千七公储旻。据宜兴谱记载,储旻系储光羲12世孙,这一点两谱一致,证实储尹之为储光羲15世孙。另外对储尹之堂兄储兴之系下的19世储宁七、储宁八的迁徙记载,两谱亦可找到吻合点。 储秘书:宜兴人,清代学者。乾隆皇帝时的进士,在河南郑州任知府,他博览经史,性淡泊,为官顺应天意民心,老百姓感到很自在,他自己也有时间著书立说。 储安平:江苏宜兴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作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在桂林《力报》任主笔。民国34年春,在湖南辰奚“中国晨报”任主笔。日军侵占桂林后,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民国35年春赴上海,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同时兼复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四、郡望堂号1、郡望: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夏县。据《风俗通》记载:齐大夫储子之后。望出河东。颍阳郡: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巨阳”,秦代属“颍州郡”,汉为“细阳”,魏晋为“宋县”,隋为“颍阳”,唐、宋并入“汝阴”,元属“颍州”,明改隶“凤阳府”。 2、堂号:盛著堂:此堂为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储氏总祠的堂号。宗祠共3座,均在储巷村,“盛著堂”储氏系从山东河东郡迁来,世代繁衍,后人建祠祭祀,族人以“五凤齐飞”(指储氏上代曾有1家5人同时及第)激励子孙好学上进求取功名。 储姓与楚、褚、楮、楮、俶姓是五种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义的姓氏,本文不再赘述。
07吴姓史源流
一 山川氏族篇
(三)天虞山吴岳
08吴姓史源流
中国百家姓中,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吴姓被列为前十大姓,吴姓居第十,约3000多万人。据考证,国内外很多吴姓系东汉开国元勋、二十八宿之一南阳吴汉的后裔。
(一)泰伯之前
吴姓的先祖,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吴氏族。据《路史·国名纪》记载,炎帝之臣吴权,可见吴人在炎帝时就是强大氏族。
据《路史·国名纪》记载,黄帝的母亲名叫吴枢,可见吴人与黄帝族系关系之密切。
高阳氏颛顼时有火神祝融的名叫吴回,死后人们尊奉他为“朱天菩萨”。
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喾的元配妻子姜嫄,姜嫄生弃。被舜任命为掌管农事的稷官,史称“后稷”,后世被中华民族尊为农神。弃生子不窋,继续做夏朝的农官。
太康时政治腐败,废农官,不窋逃亡到西北戌狄部落,其孙公刘执掌该族后,注重农耕,公刘子庆节继承父权,以豳地时常遭受戌狄的骚扰和侵犯,古公亶父带族人迁徙到岐山麓下的周原居信,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三公称周太伯。在吴族谱中,尊古为近祖。
吴氏远祖世系表: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太伯
始祖讳太伯,又泰伯,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卒于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山始祖。周太王古公长子。葬今江苏无锡鸿山。
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亭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杯万古江南”。
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评《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二)泰伯与季札(仲雍裔在苏南至齐鲁晋)
古公亶父生子三,长子泰伯,为姬姓吴氏的开山始祖;次子仲雍,为姬姓吴氏的传代始祖;少子季历,是周文王姬昌的父亲。泰伯和仲雍三让王位与季历,在今无锡梅里建立了勾吴国。灭商后,周武王正式分封仲雍的后代周章为吴国国君,子爵。历13君400余年,于周简王元年(前585年),仲雍的第十九代孙寿梦继承父亲吴去齐的君位,并正式称王。
一世讳仲雍,吴氏传代始祖,周太王古公次子。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卒于殷小乙九年辛未,享寿92岁,娶万氏,葬虞山。子二:季简、居简
仲雍墓在江苏常熟西北的虞山,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四字牌“南国恭友”,第三道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牌坊之后,墓上有四块墓碑,正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四世讳周章,叔达长子。生于殷帝乙十十二年辛卯,娶林氏。 子一:熊遂
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时,周章已继承父位,担任荆蛮句吴的首领,武王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开氏始祖。
寿梦去世后,吴国又出现了第二次让位风波。寿梦的第四子季札不按照“兄终弟及”的继位旧法,有意将王位传给侄儿,结果引发了吴王室一场兄弟相残的内乱。专诸剌杀吴王僚,阖庐当上吴王。以伍子胥和孙武为军师,国力逐渐强盛,威震天下。后在对越的战斗中,越人灵姑浮用戈击伤吴王阖庐脚趾,吴王伤发而溘然长逝。传位其子夫差,后因中范蠡之计,吴国灭亡。
十九世讳季札:寿梦四子。生于周简王十年乙酉(前576)四月十八日,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丙辰(前485),葬于江苏武进亲七十里申浦之西,娶颜氏。子五:吴常、征生、重道、木熹、子玉。今日吴氏、延氏、延陵氏的开氏始祖
季子庙有五处:江阴申港、丹阳延陵镇西九里庙、常州三处,今存丹阳延陵镇西九里庙。
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秦汉以来的婺源、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吴楚相争,寿梦五子蹶由入楚,蹶由有子申在楚为司马。在秦楚之争时,申携家入黄山山区,由徽州(鄣郡)休宁入浮梁瑶里。
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申子为寿梦五子蹶由之子。可见婺源、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吴申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鸟木阝)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
寿梦的第四子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始封地在延陵。吴季札有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至安徽歙县,其后家人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姓。
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即今山东淄博市)。 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王卢)、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樟。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翼城东)。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吴申是吴征生一支还是吴蹶由一支?值得商榷!盛名之下,诱而攀附。
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
(三)吴芮(吴芮在番阳-衡山王(黄岗)-长沙王(临湘)吴芮裔在湖南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传见班固《后汉书》卷三十四)。
吴芮去世后400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发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这一奇事,《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文王吴芮生了6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4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3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临湘,谥为"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见《汉书·吴芮传》。但《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若",为一人。吴若在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回死后,继嗣为第4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同一人。公元前178年,长沙共王吴若去世后,吴差继位为第5代长沙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22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临湘,谥号为"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1500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 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2代义陵侯,在位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
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2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孝文帝后元七年 (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谥为"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3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孙嗣第4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世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谥为"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6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3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5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四)吴汉(吴汉在南阳-枣阳-广平忠侯,吴汉裔在河南)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6代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衍"字,一个"胤"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望。上天终于没有辜负这一支吴氏家族,自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毫(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姓的声威。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去世后葬在宛(在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被谥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4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水经·濯水注》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水经·沔水注》写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 83年),因长兄吴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
谱载吴胜生有2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四)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
(五)回归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吴汉裔在吴郡)《山阴州山吴氏族谱》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偳(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偳"。吴偳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自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出自吴郡吴氏。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允承之子奉祀侯吴偳(妁)早逝,留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次子吴景和两个姐姐南下钱塘(今浙江杭州)投奔亲戚。吴氏姐弟少年寄人篱下,历经生活艰辛之苦。吴氏两姐妹由于出自名门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备,远近闻名。
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人孙坚当时才20岁,在当地做官,很有势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吴家亲戚嫌孙坚粗鲁、狡诈,不答应这门亲事。孙坚遭到拒绝后既羞惭又气恼,他扬言要报复。吴景的大姐姐怕连累亲戚就劝说:"不要因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运不好吧。"这样吴家大女儿就嫁给了孙坚,史称吴皇后,后来她的妹妹做了孙坚之妾。谁料孙坚日后竟发达起来,后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牧,成了东汉末年的一大军事割据势力。吴夫人先后为孙坚生了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为其生了孙郎、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于高陵(今江苏丹阳县境内),后尊为武烈皇后。
吴景,少时与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而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为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吴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继续被孙权重用,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死后,其子吴安袭爵,吴安之时,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四子孙霸封为鲁王,他与太子争宠。吴安和东吴一些大臣依附鲁王孙霸,图谋杀害太子。事情败露后,吴安随鲁王孙霸一同被孙权赐死,吴景长子一支至此绝传。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死后,子吴纂袭封,吴纂娶东汉都亭侯滕胤之女为妻。孙权死时遗命滕胤、诸葛恪辅佐幼主,吴纂岳父成了东吴顾命大臣。后来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琳兄弟弄权,杀害了滕胤、诸葛恪,诬陷其谋反。吴纂一家受株连而遇害。至此吴郡吴氏只剩下吴妁长子吴熊庆这一支了。
吴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妁死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这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直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这支吴氏才退隐于民间。半个世纪后,东晋王朝建立,江浙一带又成为统治中心。公元323年,晋明帝追封古先贤后裔,吴之则之孙吴皋益被封为昭衍公,这支吴氏又重新肇显于世。尤其是吴皋益长子吴佶因娶晋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为妻,与皇帝结为亲戚而官运亨通。吴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吴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东晋末年,其四世嫡孙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阵亡,其孀妻刘氏携幼子吴戢迁徙到暨阳 (今江苏江阴县)。吴戢一支在暨阳定居六代,历宋齐两朝,其间有子孙出仕为官,名见于正史记载。到吴戢六世孙吴(木+谬-讠)时,又迁居武昌郡的汉阳山。吴(木+谬-讠)是吴季扎第四十一代孙,南齐时人。他迁居汉阳山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后来,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姓的七大郡望之一。
吴(木+谬-讠)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死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死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山阴吴氏以诗书传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吴舜洛长子吴翥,他生性淡泊,看轻仕途,定居山阴,潜心著书立说。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从以上书名可看出吴翥寄情于山间、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间,当地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绝。地方官后来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连唐武宗都很钦佩其清高气节,赐号他为"文简先生"。吴翥作为山间文士被当朝皇帝赐名成为一时美谈。吴翥长子吴融也是文人,称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记载,吴融自幼勤奋读书,后中进士,做了韦昭度的书记官(即幕僚之类的官)。他的文章洒脱而华丽,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韦昭度讥笑他写的文章不好,吴融公然反驳:"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吴融文章以"吴家文字"为号成为文坛美谈。吴融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后裔兴旺。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融生有主子,繁衍成为山阴吴氏的三大分支,这三支吴氏后来又分迁各地。其中,吴融次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吴盾(季扎 42代孙)诏葬江陵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三子吴少颠一支迁回诸暨 (今浙江诸暨县)。吴融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其长子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后裔经一千余年辗转流徙,到公元 10世纪,由季扎53代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吴元三次子吴彪一支也迁回江苏无锡古吴国旧地,主持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无锡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六合、高邮、晋陵、邗里、新塘等众多的吴姓分支,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秦汉时段仲雍、吴芮、吴汉裔分布
泰伯仲雍无锡苏州吴氏主宗(吴语)
季札延陵(丹阳)江阴吴氏正宗(吴语)
仲雍常熟-吴鸿婺源县、德兴市(徽语)
蹶由浮梁(徽语)。徽州区番阳(赣语)。
吴汉裔吴允佐(谷城)吴允承(苏州)
吴姓族谱在吴如胜笔下为何有所变动?
王氏族谱,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洪洞县一带) 堂号:三槐堂 字辈为:从、家、士、守、敬、宝、如、田
本文2023-11-30 05:00: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