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弘裕简介历史话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3收藏

黄弘裕简介历史话题,第1张

  楼主你好!

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啊?说清楚点再问有这么困难么!?谁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啊!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关于黄弘裕的历史人物的内容。

  即墨黄氏祖源考

作者:黄济显

现居住在即墨的黄姓祖源有二:一是大部分于明永乐初年奉旨由青州移民而来;二是明初鳌山卫的军户随军而来。

  一、青州移民来的即墨黄氏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6月,即墨城人黄肇豦苠为现田横镇巉山村的《黄氏祖谱》作《序》中称:“吾黄氏居墨者约十一族,其支繁而派衍者,曰:城里族、西关族、西流族、埠南族、荆沟族及巉山族。均称自明永乐年间迁墨,而始祖之讳多以‘景’字排,其为同姓而更同宗当无可疑。顾前明先太保祖梓山公创立吾《黄氏宗派图》只与西关族联谱,称西关之始祖讳景让者,未知与吾始祖为伯叔兄弟,其余未之载,诚慎之也!”这是目前为止对即墨黄氏源流最为系统的记载。依此搜集黄氏族谱,除得到“支繁而派衍者”六族外,又搜集到坊子街族。现将族谱记载分述如下:

城里族是即墨黄氏人口最多的一族。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黄嘉善始修城里族黄氏族谱(后称《即墨黄氏宗派图》),黄嘉善为此谱作《序》中称:“吾宗故青州籍也,徙而居墨不知何时。善幼侍大父,大父能言之,然亦莫详其自何代始也。”此族以黄景升为一世祖,“相传自益都县棘林村迁居即墨东关”。1940年该族谱记载族人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河北、福建等省;山东省文登、莱阳、诸城、胶州、海阳、安丘、高密、青岛等县、市;即墨市的城里、大韩村、果园、卧龙、山阴、上庄等约40个村庄。

西关族(埠南族、荆沟族)是即墨黄氏人口较多的一族。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黄道灿、黄道章为此谱作《序》中称:“余黄氏自永乐二年由青郡徙即墨之西关。”此族以黄景扬为一世祖。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黄建梓、黄世锦在续修谱《序》中称:“至顺治四年,又被河水浸泛,基地无存,我族人各择里而处,可慨也!”埠南(今为通济街道黄家埠南村)和荆沟(今为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金沟村)两族的族谱与西关族完全一样。可见,西关、埠南、荆沟三族应为一族。埠南、荆沟两族均是顺治四年河水泛滥族人择里而搬迁的,其中埠南族先迁到灵山镇三泉庄,后又分支到埠南村繁衍起来。1931年该族记载族人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陕西等省;山东省的胶州、福山、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等县、市;即墨市的西关、窑头、黄家埠南、大信村、官路埠、毛公泊等约77个村庄。

西流族1645年(明崇祯十五年)黄弘裕为黄家西流《黄氏族谱》作《序》中称:“余族故籍青州,自我始祖讳得于永乐二年诏徙实墨,家于邑之东关,生五子,命名同景,讳景端乃吾西流之二世祖也。”此族以黄得为一世祖,黄景端为二世祖。1917年该族谱记载族人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市城阳区、崂山区等县、市;即墨市的东关、黄家西流、周家屋子、槐树沟等约12个村庄。

巉山族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黄肇桂始修巉山《黄氏族谱》,城里族黄肇豦苠为其作《序》。此族以黄原僧为一世祖,黄景仁、黄景春、黄景仕为二世祖。1936年该族谱记载族人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山东省高密县;即墨市巉山村、黄家山、蒲渠、杨头等约10个村庄。

坊子街族是目前发现的即墨黄氏人口最少的一族。此族谱序言部分已残缺不全,仅可查到1867年(清同治六年)黄鸿光续修族谱时写的《序》中记载,一世祖黄景让“配于氏、继胡氏、子二,葬于文昌阁下,此墓与讳景升祖墓东西并列,接前明太保祖修谱,此族与讳景升祖具一世,称未知为亲从兄弟,上世则愈无考焉。”1927年该族谱记载族人分布在即墨的坊子街、庄头、北阁里、郭集、下疃、龙湾头、蒲洼、郭庄约8个村庄。

以上各族谱记载的共同点,一是大部分明确记载是明永乐年间由青州徙墨。其中最详细的是西流族、西关族均记载为明永乐二年,并为诏徙;尽管黄嘉善为城里族族谱作《序》时未说明年限,但作为城里族名人黄肇豦苠为巉山族族谱作《叙》时,也说明了城里族为永乐年间徙墨。目前黄氏各族在即墨者绝大部分在20世左右,这说明其先祖到即墨时间基本相同。同时,各族均以“景”字辈为一世祖或二世祖。

上述即墨黄氏各族谱只记载由青州徙墨,只有城里族族谱详细记载为益都县棘林村。2000年夏,通过对棘林村进行实地调查得知:棘林村属今青州市郑母镇。郑母镇位于青州市东偏南20公里处,吉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1948年当地解放后,棘林村改称吉林村。村中有一条10多米宽东西方向的大街。当地人说,吉林村多年前位于海边,1975年曾在村北挖出船锚。目前村里共270户,1040人。村南之太平岭上有太平庙,“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庙中有一石碑,碑上记载黄姓捐款等事项。村里老人说,即墨和这里有来往,1949年前即墨还有人来太平庙烧香。此村现在无黄姓。吉林村姓氏较多,有赵姓、李姓、孙姓等。各姓族谱均记载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来的。

经过综合调查分析,得出如下推论:即墨黄氏大多是明永乐初年奉旨由青州迁来的。他们应该是原青州吉林村的一个近支家族。而吉林村原处于海边的荒凉地带,村中各姓族谱均记载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黄氏应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到棘林村后,又于明永乐年间奉旨迁到即墨。

  二、鳌山卫军户随军而来的即墨黄氏

即墨还有几个村庄的黄氏是在明初建鳌山卫时从云南迁来的军户。据王村镇上古屯村和下古屯村《黄氏族谱》记载:“吾黄氏本直隶扬州府泰州安常县福安场人也。大明初,先祖以充军有微劳,始充总旗,继受百户,分封守御于雄崖所,盖袭职十世焉。厥后,明鼎革而袭职停,家道日微,遂徙于乡。长支处东屯(上古屯),二支处西屯(下古屯)。”同时记载其一世祖于1373年(明洪武六年)2月24日征进贵州等处,阵亡。其二世祖黄贵于1414年(明永乐十二年)升百户,后十世皆世袭。其十世祖黄世荣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任百户,出戍古北口外,归至途中在店房内为贼所害。同宗的还有居住在王村镇的黄官屯、丰城镇黄家庵子村(清光绪年间出古庄屯前来)的黄姓。他们都是黄兴和黄世荣的后人。

鳌山卫镇东里村和南选村居住的黄氏是同宗,族谱已失,祖传是五世祖由云南迁入鳌山卫。灵山镇西黄家庄的黄氏与居住在鳌山卫镇东里村和南选村黄氏是同宗,他们于1760年前后弟兄4人由鳌山卫迁来,时值清政府裁减卫所,祖先失去官职,为生计迁到西黄家庄村。黄英是鳌山卫百户,他的后代应该是现居住在鳌山卫镇东里村、南选村黄氏和后期迁到黄家庄的黄氏。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日

满意望及时采纳!有问题欢迎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晚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在史籍《风俗通义·佚文》中引《姓解》记载:“即墨氏,汉有即墨威为咸阳令……汉有单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在史籍《汉书·儒林传》也记载:“战国城阳相即墨成,齐国人。”田单,是齐国王族田氏家族的远房支亲,山东淄博临淄人。齐湣王田地执政时期(公元前323~前283年在位),田单出任齐国都城临淄的市掾(管理商贸市场的官员),是一位资历浅、爵位低、名气微的小吏。但是,田单善于学习,颇爱兵法,对战略战术有过精心研究,后率军驻守即墨(今山东青岛即墨)。在燕军伐齐的战争中,以奇计制胜,大败燕军,表现了一位军事家的非凡才能,被田齐襄王封为安平君,是齐国军家的后起之秀。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掠夺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燕王姬哙三年,田齐宣王田辟疆三年,公元前318年),燕王姬哙将王位禅让给姬子之,实行政治改革。姬子之行王事三年,与反对改革的势力发生矛盾,燕国大将市被与太子姬平起兵反叛,双方激战数月,死者数万,燕国大乱,市被及太子姬平被姬子之攻杀。这时,齐宣王田辟疆在孟柯的劝说下,乘燕国危机之时出兵伐燕国,仅五十天即攻破燕国都城,燕王姬哙和姬子之皆被齐军所杀。中山国也趁此机会夺占了燕国大片土地,燕国几乎亡国。

周郝王姬延三年(赵武灵王赵雍十四年,公元前312年),秦、魏、韩三国联军救燕,击败齐军于濮水之上。第二年,赵武灵王派兵将流亡在韩国的燕公子姬职护送回燕国,立为燕昭王。燕昭王立志报仇雪恨,卑身厚币,高筑黄金台,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相助,励精图治,燕国从此强大起来。这一段历史时期,燕国北破东胡,将领土扩大到辽东地区,设置了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疆域有今滹沱以北的河北中部、辽宁大部、山西一部,再次成为一方强国。

周郝王三十一年(田齐湣王田地十七年,燕昭王姬职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了秦、楚、赵、魏、韩五国共同伐齐国。田齐湣王因国力不足,已毫无应战的力量,只得弃都南逃莒城偏安一时。因此,燕军长驱直入,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之后在临淄击杀田齐湣王。当时的齐国只剩下了高大坚固的莒城(今山东日照莒县)和即墨城(今山东平度)这两座城池,使齐国处在危亡的关键时刻。燕军攻破临淄后,又东渡淄河进取安平。安平城(又名酃城、皇城、石槽城)位于淄水东岸,这时,早从临淄退守安平城的田单正在积极筹划拒敌方略。为使战车进退方便,避免撞击,他命令宗人部下疾速断去车轴长头,并固上铁笼,当时许多齐兵都笑话他。但当安平城失守时,许多齐军兵将在撤退时因车轴相撞,战车被毁,纷纷落入燕军之手做了俘虏,唯独田单宗人及部下安然退居即墨。车轴的改革和巧胜乐毅的谋略,使田单在田氏宗人中名声大振,威望更高。在即墨大夫战死疆场后,田单便被宗族及部下们推为拒燕统帅。足智多谋的田单,并没有因暂时的失利而气馁,他肩负众托,决心复国,从而细心分析战争发展变化的形势,窥测出战的良机。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燕昭王病死,燕惠王即位的消息。于是,田单利用燕惠王与乐毅之间的关系有裂隙,派人去燕惠王面前谗言挑拨,进一步激化了君臣间的矛盾,致使燕惠王猜忌乐毅,很快就改用骑劫为统帅。燕惠王自毁长城,撤换了智勇双全的乐毅,乐毅后来怒而弃燕国,奔赴赵国。在燕军变更领军将帅之时,田单抓住燕将骄傲的弱点,用以金钱贿赂,涣散燕军军纪,进一步使燕军放松戒备。而自己却积极作应战计划和出击准备。他还集田氏宗人登城,亲眼目睹燕军对齐人烧掠、削鼻屠杀和掘坟辱尸的残无人道的暴行,从而激发了齐兵同仇敌忾、收复失地的士气。之后,田单组织老弱女子乘城,以示降燕,同时组织甲卒精兵埋伏于城内四周,又将城内千余头牛,双角装上锋利的匕首,身着画有龙纹图案的五彩缯衣,尾束灌足脂油的芦苇,后随精甲壮士五千余人,布下了火牛阵。当夜深人静燕军酣睡之时,城头锣鼓齐呜,火烧牛尾,数千头火牛四面奔出,直冲燕军大营,齐军将士则在呐喊声中随牛冲杀,顿时燕军大乱,统帅骑劫一命鸣乎。齐军乘胜直追,一连串地取得了败燕复齐的全部胜利。之后,田单返回营城(今山东东营广饶),于周郝王三十二年(田齐襄王田法章元年,公元前283年)迎田齐襄王还都临淄。“火牛那可问,风雨夜烧青,巌巌七十城,一夜息金刁!”田单因复国之功,被田齐襄王封任为相国、安平君。在田单逝世后安葬于安平城内(今山东淄博临淄区皇城乡皇城村东南部)。那座封土高大的安平君之墓,至今仍为世人所凭吊。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以邑为姓氏者有即墨氏、崔氏、卢氏、鲍氏、来氏、棠氏、檀氏、晏氏、梁邱氏等二十三氏。即墨氏族人大多是田单的庶支子孙,以先祖守即墨而得姓,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即氏、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即墨氏以及分衍的即氏、墨氏族人,大多尊奉田单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东汉初期著名大将贾复之子贾宗,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贾复,公元?~55年待考,字君文,南阳冠军人。少好学,通习《尚书》。开始事从舞阴李生,李生奇之,对自己的门人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期,贾复为县掾,即管理市场的小官。不久,下江、新市兵起,贾复也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汉更始帝立,贾复率其部众归汉中王刘嘉,官为校尉。不久,贾复见汉更始帝政权混乱,诸将放纵,乃对汉中王说:“臣闻图尧、舜之事而不能至者,汤、武是也;图汤、武之事而不能至者,桓、文是也;图桓、文之事而不能至者,六国是也;定六国之规,欲安守之而不能至者,亡六国是也。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籓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汉中王感叹道:“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贾复遂辞别汉中王,受书北度河。

及至汉光武帝刘秀起兵,邓禹向刘秀推荐贾复。刘秀见到贾复后奇之,邓禹亦称贾有将帅之节,于是刘秀任命贾复为破虏将军督盗贼。贾复迅速平定了当地的盗贼,刘秀以左骖赐之。当吏部以贾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调补其为鄗尉,刘秀马上制止说:“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后刘秀至信都(今河北冀县),以贾复为偏将军。不久贾复率军攻克邯郸,迁升都护将军。在一次跟随刘秀击青犊于射犬时,双方大战至中午,敌军首领陈坚坚守不退。刘秀传召贾复:“吏士皆饥,可且朝饭。”贾复却回答:“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陈坚不敌而溃败。诸将皆佩服贾复之勇。之后,贾复又在北方与五校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大破之。但贾复也受了重伤。当时刘秀得知贾复重伤后大惊:“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谁知贾复很快就伤愈,一好就立即追到蓟县去见刘秀。刘秀见到贾复没事了,“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刘秀即位为汉光武帝之后,拜贾复为执金吾,封冠军侯。之后贾复先领军度河攻朱鲔于洛阳,再与白虎公陈侨鏖战,连破降之。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益封贾复穰(今河南邓州)、朝阳二县。当时汉更始帝的属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汉光武帝召集诸将议兵事。当时大家窦不说话言,沉吟久之,汉光武帝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贾复率然回答:“臣请击郾。”汉光武帝一见贾复,就笑了:“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卿谋略过人,今则其以便宜从事,勿复先请。”遂派遣贾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度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部)出击郾王尹尊,贾复领军连连破之。一个来月,郾王尹尊归降,尽定其地。之后,贾复再引军东击汉更始帝属下的淮阳太守暴汜,暴汜也归降,属县悉定。到了秋天,贾复再次领军南击召陵(今河南漯河召陵)、新息(今河南息县),皆平定之。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季,贾复因功官迁左将军,再领军出击赤眉于新城(今湖北大悟)、渑池(今河南渑池)之间,连破之。不久与汉光武帝会师于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降服了所有的赤眉军,完全稳定了东汉王朝。贾复一生征战,从未又败绩,他数次解除了诸将的溃围解急,曾身受十二次重伤。汉光武帝以贾复善用兵、敢深入,凡没把握的远征之战,皆带着贾复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而贾复一直没有什么单方面的特殊之勋。后来诸将每论功自伐,贾复未尝有言。汉光武帝却说:“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定封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凡六县。贾复深知汉光武帝一直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汉光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贾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汉光武帝最信任的同窗朱祐大力推荐贾复宜为宰相,汉光武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中惟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东汉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贾复逝世,赐谥“刚侯”。到了东汉汉章帝刘炟即位(公元76~87年在位),封贾复的儿子贾邯为胶东侯,封贾邯的弟弟贾宗为即墨侯,各领一县。即墨侯贾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初拜郎中,稍迁,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为朔方太守。旧内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仆役,不得为吏。贾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揭发其奸,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匈奴当时十分惧怕贾宗,不敢入塞。后征为长水校尉。贾宗还精通儒术,每宴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贾宗逝世,东汉朝廷上下都为他的去世而十分愍惜。贾宗的儿子叫贾参。在贾参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爵号“即墨侯”为姓氏者,称即墨氏,后有一部分人省文简改为单姓墨氏,一部分复为贾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即墨姓氏还存在。

只是很难见了。即墨氏复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但今已经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即氏、墨氏,即墨氏复姓反而难见了。即墨姓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

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在史籍《风俗通义·佚文》中引《姓解》记载:即墨氏,汉有即墨威为咸阳令等。汉有单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在史籍《汉书·儒林传》也记载:战国城阳相即墨成,齐国人。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晚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

即墨县: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属齐国。秦朝时期设即墨县,属齐郡。西汉时期,即墨县城同时为胶东王国都城。东汉及两晋时期属青州。隋、唐、明、清时期均属莱州。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分设即东、即墨两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1989年9月撤县设市。

姓氏的作用

就我国历史文化来说,姓氏十分重要,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为了延续香火,每一个家庭都会想方设法。有钱人家三妻四妾,只为了多生儿子,繁衍后代。

男人甚至可以用无后为大的名义休妻与此同时,还有童养媳、指腹为婚以及为了儿子结婚而两家互换女儿的情况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延续一家之姓,平民百姓如此,诸侯贵族、皇亲国戚更是如此。

黄弘裕简介历史话题

  楼主你好!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啊?说清楚点再问有这么困难么!?谁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啊!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关于黄弘裕的历史人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