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唐高祖李渊的高祖父)详细资料大全
李熙,赢姓李氏,名熙,字孟良。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凉武昭王]李暠之曾孙、西凉后主李歆之孙、李重耳之子,唐太祖李虎的祖父、唐世祖元皇帝李昞的曾祖父、唐高祖李渊的高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太祖父。祖籍赵郡昭庆(今邢台市隆尧县)。
他曾任金门镇将,领豪杰镇守北方六镇中的黑城镇(今呼和浩特武川县),护卫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抵御来自北方草原柔然等国的侵扰。
唐高祖李渊称帝后,于武德元年六月初六(618年7月3日)追谥李熙为“宣简公”。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邢台市隆尧县花费16年时间修建了大唐祖陵,葬李熙、李天赐。
唐高宗李治咸亨五年(674年)八月十五日,追尊李熙为“宣皇帝”,庙号唐献祖,简称“宣帝”。
基本介绍 本名 :李熙 字号 :孟良 所处时代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赵郡昭庆(今邢台隆尧) 职务 :金门镇将 庙号 :唐献祖 諡号 :宣简公,后改谥宣皇帝 父亲 :李重耳 祖籍 :赵郡昭庆(今邢台隆尧) 墓葬地 :大唐祖陵(邢台隆尧) 家族世系,历史记载,李熙,墓葬, 家族世系 李广(西汉名将)→……→李弇(李广的十四世孙)→李昶→李暠(也作李皓)→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历史记载 《新唐书》载“ 李熙 ”: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 《旧唐书》载“ 李熙 ”: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 《册府元龟》载“ 李熙 ”:起家金门镇将,后以良家子镇于武川,都督军戎百姓之务,终于位,因家焉。 李熙,字孟良,李唐王朝之始祖,曾任北魏武川镇将,“因家焉”。 唐高宗咸亨五年(公元674年)被追尊为献祖宣皇帝。 李熙 生李天赐(《旧唐书》作李天锡,盖锡、赐义同)。天赐字德真,“仕(北)魏,为幢主”“大统(公元535-552年)中,赠司空”(《旧唐书》),咸亨五年,(李天赐)被追尊为懿祖光皇帝。 李熙 李熙、李天赐陵寝在河北隆尧“大唐帝陵”,李天赐生李虎,李虎为西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即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家’”。 北周建立后,李虎虽已卒,追录其功,封为唐国公,此即唐朝国名之由来。 李虎于唐高祖武德初(即唐朝建国时)被追尊为太祖景皇帝。 李虎生李昞,李昞为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武德初,追尊为世祖元皇帝,同时追尊已逝的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李昞生李渊,李渊字叔德,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生于长安,7岁袭封唐国公。 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受隋禅建唐朝,为唐朝开国皇帝,是为高祖,其母即武川人,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四女,号元贞皇后。 李渊之次子李世民,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生于武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即位于长安显德殿,是为太宗。 太宗之母为太穆皇后窦氏。窦氏之父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窦氏之母为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也即周武帝宇文邕之姊也,周武帝特别爱重此甥女,自幼养于宫中。 隋文帝杨坚篡周受禅后,窦女闻而流涕,慨然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后来通过门屏画孔雀择婿嫁于李渊,算来李渊为宇文泰之外孙女婿,李世民为宇文泰之曾外孙。 墓葬 隆尧唐祖陵位于河北邢台市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在隆尧唐祖陵东500米处,建有唐祖陵附属建筑光业寺,寺内曾建有三大宝殿及钟鼓楼、宝塔、珠台、仙馆、碑林等,现仅存寺中“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一通,高43米,宽11米,刻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碑文3000余字,象城县尉杨晋撰文。2006年5月,隆尧唐祖陵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载,公元618年,即唐武德元年五月,从太原起家的李渊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并废掉隋恭帝杨侑,取爵位“唐国公”的“唐”字为国号。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举行了隆重的追封祖先仪式,李渊追封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为宣简公,三代祖李天赐为懿王,二代祖李虎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为元皇帝,确立隆尧的李熙和李天赐为李唐始祖。唐祖陵始建于公元646年即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建成为664年即唐高宗麟德元年,工期长达十八年。677年即仪凤二年五月一日,唐高宗追封李熙、李天赐二墓分别为建昌陵和延光陵。后来唐玄宗又诏改二陵为建初陵和启运陵。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氏,追谥元贞皇后。
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 。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为皇后者三位:长女嫁北周明帝(为宇文泰儿子)为敬皇后,有子(周宣帝);四女嫁唐世祖李炳,被追封为元贞皇后,有子(唐高祖);七女嫁隋文帝杨坚,为文皇后,有子(隋炀帝)。
扩展资料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其袭封为唐国公。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皇帝的禁卫武官)。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累任谯州、陇州、岐州三州刺史。
-李渊 (唐高祖)
-元贞皇后 (大唐皇后独孤氏)
并不是,现在较为受到认可的李渊一族来源是北魏八柱国,在改姓李之前这一家族真正的姓氏其实是“大野”。既然如此,那跟汉朝的李广一族当然扯不上太大关系。不过,后世往往也有认为李唐王室是老子后裔的说法。
李渊的出身是开挂型的,家族世代显贵,与两朝三帝称亲戚,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显贵的皇帝之一。李渊的出生本贯史有详载,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李渊是个难得的老好人,性格平和但优柔寡断,是一个没有什么大作为也没有什么缺点的守成之君。
纵观中国历史,真的很难找出像李渊这样出身如此显赫的皇帝。李渊,出身著名的望族陇西李氏,在注重门第出身的南北朝,陇西李氏绝对属于地位超凡的贵族。陇西李氏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名将,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而李渊的直系祖先,则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作为李暠的后裔,李渊家族一直都是世代显贵,位居陇西世家大族的最顶端。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时期太尉,与后来叱咤风云的丞相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赫赫有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后,北周受东魏禅让,追封已故的李虎为唐国公,而李渊父亲李昞后来承袭了唐国公爵位,李渊生母,正是著名的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四姐,而北周明帝宇文毓则娶了独孤信长女孤独氏,因此,宇文毓同样是李渊的姨父。
关于李渊的出身并无争议,他是陇西成纪人,但关于成纪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着争议,一说甘肃秦安西北,一说今甘肃静宁,两种说法都指甘肃,这符合陇西古地以甘肃为中心的历史事实。李渊是甘肃人当不有假,而且,李渊世系发展有序,绝非后世所称的掺杂了不少柔胡基因,虽然李渊的外祖父独孤信是鲜卑族,但是李渊的汉族身份却不置怀疑,在以父系为主的中国古代,李渊的汉族血统对于唐王朝未来的皇位传承是极为重要的。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当时他的父亲李昞已经袭封唐国公,并都督八州诸军事、任安州总管,位高权重,而且为政简素,颇有时誉。值得一提的是,李昞还是隋文帝杨坚和北周明帝宇文毓的连襟,隋炀帝杨广的姨夫。而李渊,则要喊隋文帝杨坚和北周明帝宇文毓为姨父,喊比他稍大的隋炀帝杨坚为表哥。李渊一家三代,与北周、隋朝的渊源之深,关系之亲密,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比起汉高祖刘邦和后世明太祖朱元璋的寒门出身,李渊不知道要比他们高出几头,陇西李氏,世代显贵,与两朝三帝称亲戚,如此出身高贵,背景显赫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关于李渊这个人,其实历史评价还是挺高的,毕竟是唐朝开国之君,然而相比其他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渊显然是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为什么这么说,考虑到他的儿子中出现了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使得他的开国之君的光环明显被自己的儿子夺去。另外李渊所处的位置也是无比尴尬的,在他前面有著名暴君直接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有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李世民。身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夹在这两个人气超高的皇帝中间,自然要黯然失色不少。
唐朝建立第一件事就是晋阳起兵,但是关于晋阳起兵谁是首倡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既有李渊一说,也有李世民一说。
认为是李世民首倡起兵的,多从《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这些史书都认定晋阳起兵是李世民发起的。但是也有部分史学家依据当年的纪录考证,提出反隋是李渊本人意思的说法。如在《孟宪实讲唐史》一书中就认为:“无论从政治影响、军事经验、经济实力还是从社会地位来比较,李世民都无法与李渊相提并论。”李世民当时连唐国公世子都不是,而且年纪太轻并没有什么微信,李世民充其量不过是李渊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当然李世民肯定是很早就参与了晋阳起兵的谋划,但是李渊作为主谋这个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李渊既是开国之君,也是守成之君
作为开国之君,李渊显然无法和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可比,在唐统一天下的进程中,李渊的几个儿子如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和李元吉都出力很多,表现优秀。特别是李世民,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率领部下征讨四方,为唐朝完成全国统一功劳最多。唐朝建立后,李渊的治国表现也是中规中矩,很多制度都延续了隋朝,当然也有所改革,比如颁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完善了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
李渊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虽然治国天赋不足,但是他为人宽厚仁慈,唐初君合和谐的难得温馨一面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多见的。李渊在位虽只有短短九年,但是他为唐朝建立后的国家稳定,人心安定依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后世对李渊最多的负面评价或许就是没能处理好诸子之间的矛盾,在储位之争中李渊一昧平衡太子与秦王两方势力,优柔寡断踌躇不决,最终导致玄武门事件的爆发,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他们的十个孩子一日之内全部惨死。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澈(苏轼之弟)就毫不客气地将玄武门之变的责任扣在高祖头上。
武林军事我我最近的主题是男二号,因此,这篇文章讲述的也是男二号,这个男二号是谁呢?玄武门之变中被逼着退位,被儿子成功上位的男二号,没错!就是唐高祖李渊。文本主要讲述唐高祖
李渊简介 ,并回答唐高祖 李渊有几个儿子 。寇振海版唐高祖李渊照片
唐高祖李渊简介姓名:李渊
称号:唐高祖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唐朝
出生年份:公元566年
死亡日期:公元635年6月25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建立唐朝
出生地:长安
籍贯:陇西成纪
祖籍:邢州尧山
信阳:道家
性格:能成为开国皇帝,他的性格应该是很随和的,能够容人,也能被他人所自发的钦佩,即使没有钦佩,也有那种与生俱来的让人帮助,一同打拼天下的能力。
公元566年,唐高祖李渊出生在了长安,承袭他的父亲,李渊一出生就是北周陇西成纪(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西北)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这个贵族家庭不是别人,而是西凉开国皇帝(那时候还没有皇帝,应该称作君主)李钡暮蟠。
公元573年,李渊7岁,因李渊的老爸李\离开了人世,便宜了李渊,因着嫡长子的缘故,继承了世袭的唐国公称号。
李渊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曾经就职河南郑州和山西静乐的太远、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职位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公元626年,才享受了8年的皇帝生活,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个玄武门之变,成为了李世民眼里的男二号,退位给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的生活:唐高祖李渊退位后过得应该是闲云野鹤班的生活,美女相伴左右,偶尔在皇家重大节日宫宴的时候露露面,其他也就没什么大事了。不过李渊对被自己儿子逼退位的事情应该还是耿耿于怀的,毕竟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李渊也没有看破权利,对儿子总会有些愤懑。
唐高祖李渊之死:公元635年6月25日,唐高祖李渊病逝在宫中。据说,公元635年,唐太宗李世民准备去夏宫避暑,却没有想要带上他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待李世民邀请他老爸李渊也去夏宫避暑的时候,李渊拒绝了!原因为何,恐怕是在知道一开始李世民并不想带自己去夏宫避暑,而傲娇不稀罕了;或者说是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懒得折腾;又或者说是对儿子李世民夺了自己权利的不满,想让天下人责骂李世民。至于原因到底如何,谁知道呢。
唐高祖李渊有几个儿子简单的答案就是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这么一看似乎不觉得什么,但是李渊还有19个女儿!相比于其他皇帝来说,李渊还是很种马的。
详细点的答案是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这些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等22个。
李世民后代:
1、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2、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3、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5、王李佑: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6、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巴州。
7、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8、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参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9、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11、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12、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13、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
贞观之治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 [11]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1、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3、唐高宗李治: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6、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唐玄宗李隆基:因风流而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8、唐肃宗李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9、唐代宗李豫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10、唐德宗李适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11、唐顺宗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
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13、唐穆宗李恒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
14、唐敬宗李湛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16、唐武宗李炎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17、唐宣宗李忱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
18、唐懿宗李漼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在位14年,终年41岁。曾用年号:大中、咸通;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19、唐僖宗李儇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888年三月六日死于长安。
20、唐昭宗李晔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以年号称呼的唐朝历史事件:
武德之治、贞观之治(贞观盛世)、贞观遗风、永徽之治、龙朔科案、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开元盛世(开元之治)、天宝战争、天宝之乱(安史之乱)
贞元之盟、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元和中兴、长庆会盟、会昌中兴、会昌灭佛(会昌毁佛、会昌法难)、大中之治(大中暂治)、乾宁越州之战等等。
—唐代君主
—唐代年号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皇帝谱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
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
(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
(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
(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http://wwwxicinet/b719904/d46639453htm
李熙(唐高祖李渊的高祖父)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11-30 03:32: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