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下一个"木"字是什么字?
栾
栾
luán
<名>
木名。也叫“栾华”、“灯笼树” [goldenrain tree]。无患子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淡**,圆锥花序,结蒴果,长椭圆形。种子圆形黑色,叶子含鞣质,可制栲胶。花可提**染料,又可入药
拱,建筑物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arch]
结重栾以相承。——张衡《西京赋》。注:“柱上曲木,两头受栌者。”
又如:栾拱(屋架中承受梁木的曲木);栾栌(屋中柱顶承梁之木,曲者为栾,直者为栌)
通“孪”。双生子 [twin]
薛公知之,故与二栾博。——《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姓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黄帝后裔,以封邑为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载,西周文王子唐叔虞被封在晋,建立晋国,他的后代靖侯之孙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世称栾宾。其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地为姓氏,世代为晋国卿士。②出自姜姓,炎帝后代,以人名为姓。据《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所载,西周姜子牙被封于齐,建立齐国,春秋时齐惠公子名坚,字子栾,他的子孙遂以栾为姓,成为栾氏一支。③出自他族。今蒙古等民族有栾姓。
始祖:栾宾。
迁徙:
栾成子栾枝曾跟随晋文公重耳出亡多年,回国后任下军主将,后来在城濮之战中为打败楚国立下大功,位列公卿之一。栾枝子栾盾官任下军主将,孙栾书曾执掌国政,当时栾氏是晋卿中势力最大一家。公元前552年,栾氏在争权斗争中失败,被其他公卿攻灭,栾书的孙子栾盈出奔楚国,旋入齐,两年后“潜入晋为乱,战败,奔曲沃。晋人围而克之,尽灭栾氏党族。”另外,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坚,字子栾,子孙以其字“栾”为姓,春秋时有景公大夫栾施即其后也,其在权利之争中败北,出奔鲁国(都今山东曲阜)。栾姓经此打击,子孙无奈亡命他乡,秦汉之际,栾姓已分布于胶东半岛、鲁西南、河南商丘、河北临漳、山西离石等地,并逐渐在今河北临漳、山西离石一带形成大的聚落,东汉以后,栾姓在上述两地繁衍发展成为望族,此两地在古时分别隶属魏郡与西河郡,故后世栾姓有以魏郡与西河为其郡望堂号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栾姓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避乱四方,加之魏郡地处兵家必争之地,几度焚于战火,是故栾姓广播于黄河中下游各省,并有南迁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南方省份者。后世的唐末五代、南宋偏安、金元铁蹄践踏江南,无一不伴随着血腥的杀戮和百姓的流离失所,这些历史变故客观上也促进了北方百姓开发南方、播迁南方的壮举,在这场历史动荡中,也加速了栾姓南迁的步伐,扩大了栾姓分布的区域。明初,山西栾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清入关后,广袤的东北平原只有少数满人与驻军居留,其土地肥沃而又地广人稀,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北沿海等地之贫民不顾清廷禁令,渡海闯关东谋生,栾姓即是当年闯关东的百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后裔遍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之东北区。如今,栾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黑龙江等省为多。目前栾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四十二位。
郡望:
西河郡 战国时魏置,治今山西离石,相当于今山西、陕西间黄河沿岸一带。
魏 郡 汉高帝置,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相当于今河北武安以南,涉县以东,山东冠县以西,河南滑县以北地区。
堂号:
重义堂 汉代的栾布和彭越交朋友,彭越为盗;栾布被人卖做为奴隶,后来在燕国当了大将,被汉兵俘虏。这时彭越已经在汉当了梁王,于是就把栾布赎了回来,跟着自己做大夫。后来彭越被汉高祖杀掉了,把他的头挂在洛阳,命令任何人不许收尸。栾布却公开的收了他的尸体,将他埋葬,还痛哭了一场。汉高祖认为栾布重义气,就拜他为都尉。文帝时候,栾布做了燕相,封鄃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西河、魏郡。②自立堂号:鄃侯、郦侯、巽德等。
字辈:
某支栾氏字辈:天应从秉,地利先维,岁崇豪立,文启芳龄。
山东龙口栾氏字辈:景成士明德,长春学守信。
山东枣庄栾氏字辈:成发长吉德,永玉福学忠,世为明作广,富贵万国同。
河南鹿邑栾氏新字辈:身修维则良,田之庆怀民,道从斋慎可,丕重作延生,东亚清风起,中华长和平。
江苏盐城滨海正红栾滩字辈:十五代起:有之正德、承家立业、……
名人:栾书,春秋晋大夫。即栾武子。初为下军之佐,累迁中军元帅,代却克为政。晋厉公六年(前575)率师伐郑,大败楚师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后与荀偃刺杀厉公,拥立悼公。遗物有“栾书缶”。
栾布(-前145),西汉臣。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人。与彭越友善,越为梁王,任他为梁大夫。汉高祖杀彭越后,他奉使自齐还,哭祭彭越,为吏所捕。高祖释其罪,任为都尉。文帝时,为燕相。吴楚七国之乱时,以击齐功封鄃侯。
栾大(-前112),西汉将领。本为胶东王宫人,与少翁同学方术,后由胶东康王王后荐于武帝,诈称曾入海见仙人,可得长生不死之药,被任为五利将军,封乐通侯,妻以公主,贵倾朝廷。后治行装,东入海求仙,不验被杀。
栾巴(-168),东汉臣。魏郡内黄(治今河南内黄西北)人,一说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字叔元。顺帝时9125-144)为黄门令,后迁桂阳太守,在郡兴立学校。再迁豫章太守、沛相。灵帝即位,任议郎,党锢之祸起,上书为陈蕃、窦武辨冤,下狱自杀。传说曾为宦官,后以身体复旧求退。又说晓道术,关于他的神话故事很多,见葛洪《神仙传》。
栾崇吉,宋臣。字世昌,开封封丘(今属河南)人。初补临淄主簿,迁殿中丞。至道初擢度支员外郎、度支副使,旋加祠部郎中。真宗时知洪州,有司岁敛民财,奏罢。以病徙濠州,迁卫尉少卿,以将作监致仕河南鹤壁浚县有很多姓栾的。
其他栾姓名人有春秋时晋大臣栾成、栾枝;晋大臣栾肇;北魏名儒栾文博;元官吏栾凤;明官吏栾恽等。近当代栾姓名人有病理学家栾力,学者栾调甫,美学家栾栋,文学研究家栾星,剧作家栾少山,诗人栾桢,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羽毛球运动员栾劲等。
智庄子(约前635年—前583年)讳首,字季,谥号曰“庄”,史称智庄子。荀林父之弟,逝敖之子,荀息之孙。因智氏源出荀氏,故多称荀首,智氏始祖。
晋成公时,智首受封于智(山西省永济市西北一带),智首是稳健的政治家,后担任中军佐,智氏从此成为晋国六卿之一。
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执政,智首也顺势进入晋国政坛,担任下军大夫。并参加了当年的晋楚邲之战。先縠带领所部擅自南渡黄河,智首就分析这支军队要出危险。
智首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 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 否藏, 凶。’ 执事顺成为藏, 逆为否。众散为弱, 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藏,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天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谓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 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 必有大咎,”
晋军溃败,智首得知智罃被俘后,率领着亲兵冲入楚军阵中,智首亲手射杀楚国的连尹襄老,射伤公子縠臣,带着生俘与死尸,撤退而去,为日后换回智罃攒下本钱。此战中虽然晋军遭到惨败,但智首作战英勇,成为晋军在兵败阴霾之下为数不多的亮点。
前596年,先榖败亡,先氏家族被灭,荀林父利用职务之便,顺势将弟弟智首拉入六卿行列,为下军将,自此中行氏与智氏同为六卿。前594年智庄子辅助赵朔,升任上军佐。直至前591年,士会告老,郤克执政,智首将上军。就在几个月后,时任中军佐的赵朔猝死,智首也代替赵朔为中军佐,辅助中军将郤克。
前587年,郤克将死,临终前安排栾书为中军将。但是栾氏一直地位不高,必须依靠荀氏家族的支持才能在执政宝座上坐稳。中军佐智首和上军将荀庚成为栾书内阁的积极拥护者,自此晋国“栾氏当国,政出二荀”。
前583年,智首死于任上,谥号曰“庄”,史称智庄子。智氏良驹智罃继立,是为智武子,智氏家族的强盛气焰逐渐燃起。 智武子(约前618年—前560年)讳罃[yīng],字子羽,智庄子之子,谥号“武”,史称智武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罃,智氏二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政治家、军事统帅,智氏家族的第一位正卿,晋国霸业复兴的最著功勋之臣。
前597年,年轻的智罃同在下军服役,跟随着伯父荀林父与父亲智首参加邲之战。这时晋军阵中,赵旃、魏锜以和谈为名要前往楚军,荀林父应允,后又担心二人捣乱,急忙派侄儿智罃去将赵旃、魏锜接回。智罃来晚了,赵旃、魏锜二人在楚军阵前出丑卖乖,激怒了楚庄王。这时楚军的哨兵望见智罃率领的接人部队,以为是晋军发起了进攻,楚庄王下令,全军攻击,智罃因寡不敌众,被楚公子负羁生擒。
大约在前590年,晋国中军佐赵朔突然死亡,智罃的父亲智首升任中军佐。前588年,智首通过郤至提出,用连尹襄老的尸体并楚公子縠臣换回智罃。楚共王很爽快的答应了。
临行前,智罃与楚共王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楚共王:“你怨恨我吗?”
智罃:“两军交兵,我没有本事,被你们俘虏,你们没有将我用来祭旗,而使我回国领罪,这已经是对我的恩惠了!被俘虏是我的无能,哪里还敢怨恨谁呢?”
楚共王:“那你感激我吗?”
智罃:“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百姓得到安宁,各自抑制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未曾与谋,又感激谁呢?”
楚共王:“你回去,打算怎么报答我?”
智罃:“下臣无所谓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既没怨恨,也没恩德,我不知道如何报答!”
楚共王:“尽管这样,我还是要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智罃:“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晋国,寡君如果要诛杀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我,把我赐给您的外臣智首,智首向我们的国君请求,而把我杀死在智氏宗庙里,我也是死而不朽。如果得不到寡君诛杀的命令,而且让我继承为智氏宗子,按次序承担晋国的政务,率领一部分军队以保卫边疆,虽然碰到了君王的左右,我也不敢违背礼仪回避,要竭尽全力以至于战死,没有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所报答于君王的。”
楚共王:“晋国啊,不可与之争衡了!”于是加重礼仪,将智罃放回晋国。
智罃回到晋国后,在智首之后继承为智氏家主。公元前583年,智首去世后,智罃则接替父亲,入八卿,为下军佐。
公元前574年,士燮去世,郤至等三郤被诛杀,智罃由下军佐进升为上军佐。
公元前573年,中军佐中行偃和中军将栾书一起弑杀晋厉公后,智罃到成周迎立晋襄公之孙周为晋悼公。后来,栾书去世,中行偃降级,智罃晋升为中军佐。
公元前571年,智罃联合鲁、齐、宋军攻打郑国,郑成公刚刚去世。智罃听从鲁国孟献子进言,在郑国边境近筑虎牢城,威胁郑国,郑国不战而归附晋国。
面对郑国人一贯望风使舵,晋悼公召集四军八卿汇聚一堂,智罃提议以上军、下军、新军为基础,将中军一分为三,编入以上三军中,分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一旦楚军进犯中原,晋第一军出征中原;中原再有战事,晋第二军出征;中原又有战事,晋第三军出征,周而复始。这样,晋只有一军在中原应战,而有两军在国内休整。然则每有战事,楚全军出征中原,长此下去,必然疲惫。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楚国欲战不能,拖垮楚军。
公元前566年,为了让智罃毫无妨碍的实现他的计划,韩厥让贤,主动提出告老,中军佐智罃继承中军将,成为荀氏家族第二位、智氏家族第一位正卿。就在智罃要实现他“三驾疲楚”时,智罃的嫡子智朔不幸早逝,好在在智朔留有一子智盈。
前560年,晋国一代贤臣智罃功德圆满后,寿终正寝,国人赞之,谥之曰“武”,故史称智武子。 智朔(约前592年—前566年)智武子之子,智庄子之孙。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朔,智氏三世祖。
前566年,儿子智盈出生不久后,智朔不幸英年早逝,无谥号。 智悼子(前566年—前533年)讳盈,子伯夙,智朔之子,智武子之孙,谥号曰“悼”,史称智悼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盈,智氏四世祖。
智盈刚刚出生,其父智朔不幸英年早逝。前560年,智武子寿终,智氏地位大跌,幸得伯父中行偃护佑,才得以茁壮成长。因智盈尚未成年,智氏之卿位由同出于荀氏的程郑代理。
前548年,智盈继程郑为下军佐,复入六卿。智盈为人温和、低调,与执政赵武、韩起等人关系亲密,并多次出访各国,智氏渐有复兴之势。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533年,年仅30余岁的智盈病重身亡,只留下一个十余岁的孩子智跞,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再度搁浅。 智文子(前548年—前493年)讳跞,字文伯,智悼子之子,谥号曰“文”,史称智文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跞,智氏五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官至中军将,智文子是智氏家族的第二位正卿,智氏家族复兴的奠基人。
前533年,智盈早亡,晋平公为加强公族,欲废黜智氏卿爵,幸智跞的堂伯中行吴念及同宗之情,多加呵护,使尚未成年的智跞担任下军佐。智氏由于智朔、智盈两代人的过早夭折,步履维艰,年幼的智跞依靠着中行氏,才得以保全。
前519年,伯父中行吴辞世,智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在晋国六卿当中始终保持低调,不与其余强族进行明刀明枪的争斗。直到公元前501年,正卿士鞅死去,智跞荣登执政,智氏时隔60年再次执政晋国。
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氏与旁支邯郸氏火拼,中行寅与士吉射反叛,围攻赵鞅于晋阳。智跞审时度势,联合魏侈、韩不信奉晋定公之命,攻打范氏、中行氏,救赵氏于倒悬。
公元前493年,智跞去世,谥号为文,史称智文子。经历过智跞长达40年的政治拼斗,智氏才得以在晋国复兴,为他的孙子智瑶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宣子
智宣子(约前529—前483年)讳申,智文子之子,谥号曰“宣”,史称智宣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申,智氏六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智跞去世后,智申继承智氏之位,担任下军佐。
智宣子喜欢儿子智瑶,立智瑶为继承人时。智申去世后,谥号曰“宣”,史称智宣子。
智果
智果(生卒年月不详)智文子之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称其荀果。春秋晋国大夫,智氏家族军师,智氏六世祖。因别族于太史而为辅氏。
春秋末期晋国大夫,智果为人多智,颇有政治远见,看人看事入木三分。智氏宗主——智宣子智申召集族人,选举智氏家族的接班人。智申已经有了好的人选,那就是次子智瑶,这是智氏的族人智果表示反对:“智瑶不如智宵!”智申反驳:“智宵面相凶狠。”
智果解释:“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不如立智宵比较好。智瑶有五大优点:智瑶,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才能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灭门之祸!”
智申听不进去,仍然立智瑶为嗣卿。忠言逆耳的智果已经预感到智氏危亡的来临,为了保全智氏,带领着自己的一小部分族人到晋国太史那注册,改智氏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另立宗庙,因此建立辅氏家族。
秦朝统一六国后,有部分族人恢复智姓,世居山西榆次县,在宋金壬子年(公元1132年)自榆次县徙居元氏县北范村,历居四世有祖智进者自北范徙居北岩村,发展成当今的北岩智氏。
也有部分族人恢复智姓,祖居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明朝定鼎中原,先祖智福奉旨迁至山西太原府太谷县北郭村,发展成当今的太谷智氏。
智徐吾
智徐吾(生卒年月不详)智文子之子,因“智”古文同“知”,所以也多称知徐吾,春秋晋国大夫,智氏六世祖。
前514年,晋国的祁氏和羊舌氏被六卿消灭。中军将魏献子将祁氏的封邑分为七个县,魏献子认为智徐吾是卿的庶子中不失职、能够保住家业的人,提拔他担任涂水大夫。智徐吾后裔以涂为氏,别为涂氏。 智宵
智宵(?-前453年)智宣子长子,智襄子之兄,智氏七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公元前455年,智瑶遣其兄智宵求蔡皋狼之地于赵氏,赵氏不许,智伯奏请晋出公,和韩氏、魏氏一起发兵讨伐赵氏。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宵亡于晋阳之战。
智襄子
智襄子(前506-前453)讳瑶,智宣子之子,智文子之孙,谥号曰“襄”,史称智襄子,后世多称智伯、智伯瑶,由于智氏出于荀氏,故又称之荀瑶,智氏七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智瑶是继智罃、智跞之后,是智氏家族的第三位正卿 。
智瑶继位后,在晋出公三年(前472年)率师伐齐,发动两次伐郑战争,壮大了智氏的势力。晋出公十一年(前464年),智瑶第二次攻击郑国,郑向齐求援。齐国援军刚至,晋国撤退。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率军灭中山国的属国仇由国(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中山有一个名叫夙繇的属国,成为智瑶的预定攻击目标,只是苦于道路崎岖,不好行军。经过一番思考,智瑶命人在晋国为夙繇铸造了一口大钟,钟的口径,专门设计的有一辆战车的两轨那么宽。钟铸好后,请夙繇国的国君派人来取,夙繇命人开路取钟。结果此路一修通,智瑶就率领晋军攻破夙繇国,夙繇灭亡,智瑶并其地而有之。
前458年,智氏联合赵氏、魏氏、韩氏三大夫,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和财产。智氏占领了大部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成为四卿中最强的势力,居晋国四大卿之首,并自称“伯”。在晋出公二十年(前455年)联合韩氏、魏氏两卿,攻打赵氏,赵襄子不敌,退守晋阳,到了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三月丙戌日,韩氏、魏氏临阵反水,联合赵氏大败智氏,智襄子兵败身亡。赵襄子还将智襄子的首级雕刻上漆,当饮酒之首爵。 智国
智国(?-前453年)智宵长子,智氏八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前457年,智伯瑶与韩康子虎、魏桓子驹在蓝台举行宴会,智瑶戏弄韩康子并侮辱韩氏家臣段规。智国请求智伯多加提防,智伯不听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智国举出郤氏遭受车辕之难,赵氏被孟姬进谗言致死,栾盈被母亲叔祁诉说他想作乱,范氏、中行氏在亟治被杀害的例子。说连蚊子、蚂蚁、黄蜂、蝎子(蜹蚁蜂虿)都能害人,更何况是君主、国相呢。
前453年,段规帮助韩氏背叛智瑶,韩魏联合赵氏,击杀了智瑶,是为三家灭智。在晋阳之战中,智国为保护智瑶,溺水而亡。
智宽
智宽(生卒年月不详)智宵次子,智氏八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伯瑶被杀。智宽依靠自己的封邑抵御韩赵魏三家入侵。
前448年,晋阳之战六年后,智宽率他的邑人逃奔秦国,秦厉共公接纳他。
智颜
智颜(生卒年月不详)智瑶长子,智氏家族继承人,智氏八世祖。
智襄子打算攻打卫国,让儿子太子颜假装流亡卫国。南文子对卫敬公说,太子颜是智伯的爱子,没有大罪而逃亡,一定有缘故。派人到边境迎接,吩咐来人超过五辆车,就不要接纳。智伯听说了,就停止了计划。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颜流亡郑国。
智开
智开(生卒年月不详)智瑶次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伯瑶被杀,智开守卫智氏封邑,抵御韩赵魏三家入侵。
前452年(晋出公二十三年、秦厉共公二十五年),智开率他的邑人逃奔秦国,秦厉共公接纳了他,居南阳郡。
智镗
智镗(?-前453年)智瑶三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镗亡于晋阳之战。
智欣
智欣(?-前453年)智瑶四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欣亡于晋阳之战。
智珏
智珏[jué](生卒年月不详)智瑶五子,智氏八世祖。
智珏母亲为赵娣,是赵襄子的妹妹。公元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氏家臣豫让受命护卫幼主,将智珏藏于北山后川,智氏得以延续。
北山后川在山西定襄县柏树岭,又名漆郎山,山上有豫让庙一座,庙前有对联一副:
伏桥如厕守主德,漆身吞炭报君恩。
山西定襄智氏老家谱记载,智珏传五十二代至智兴:
智珏 智里 智胜 智珩 智冲 智璡 智堰 智武 智璎 智虞 智赢
智松 智遂 智膑 智嗣 智煜 智聪 智盾 智斐 智珣 智琰 智璿
智琩 智乾 智弘 智厥 智双 智邝 智璵 智墉 智贤 智巍 智煦
智裴 智重 智虎 智克 智孝 智礼 智佶 智渊 智享 智卿 智儒
智通 智玄 智臻 智坤 智嶶 智晟 智泽 智兴
智嗣:智氏二十二代,曾任西汉零陵郡太守。
智兴:智氏五十九代,在定襄开谱立宗,为定襄智氏始祖,至今已延续32代。 春秋晋国智氏家族世系表智庄子关系周文王先祖姬原叔(文王十六子) 远祖荀息(原黯,姬原叔十四世)始祖之祖父荀逝敖始祖之父长子荀林父
中行桓子(中行氏) 次子荀骓
程文子(程氏) 幼子荀首
智庄子(智氏) 始祖
第一代 中行宣子 荀庚程驩子 程季 智武子荀罃第二代中行献子荀偃程季子 程郑智朔荀朔第三代中行穆子荀吴 智悼子 荀盈第四代中行文子荀寅子华子程本智文子荀跞 第五代 智宣子 荀申智果(辅氏) 智徐吾(涂氏)第六代荀子
荀氏八龙 智宵智襄子 荀瑶 第七代智国智宽智颜智开智镗智欣智珏第八代
架[架、榢、枷、杙,读音作jià(ㄐㄧㄚ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靖侯后世孙架枝,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唐叔姬虞封在唐地,其子姬燮父虽改国号为晋,并无迁都之事,直到晋靖侯姬宜,其地均在唐地。今晋武侯至晋文侯前后相承的八位晋侯墓地均在天马——曲村遗址内,则此地为唐叔虞始封的夏墟,亦即《诗·唐风》最初地望所在。晋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2年),西周第十位君王周厉王姬胡残暴不仁,周人将他赶出镐京,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晋靖侯于次年去世(公元前841年),其子厘侯司徒立。
晋靖侯的后代子孙,有受封在架邑(亦称栾邑,今河北栾城)者。
在古汉字中,“架”与“栾”通假,都是指王公贵族宫殿建筑上的一种结构,即建筑几何学上的三角结构。“架”是三角框架的等腰两边,而“栾”是三角框架的底边,合起来称之为“栾架”,用于两柱之间的上位固定和撑托结构,两个栾架上撑托一个“梁”,这样一个结构组合,称之为“栋”。
按古代礼制,在建筑结构上,梁、柱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帝之宫寝,不低于三十二梁一百二十八柱(满一个卦),王之宫寝,不低于十六梁六十四柱(满一个卜),公、侯不高于八梁三十二柱,百姓不得高于四梁八柱。因此,在古代礼制上,“架”与“栾”都是维护王权的组成部分和表征,被衍伸为王权的维护者。
在晋国历史上,“架”、“栾”、“栗”、“枷”等多被用来命名王畿周边的地邑,然后由王族贵胄子孙分驻,以护卫王畿。晋靖侯姬宜的后世孙公子枝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架氏,亦有裔孙称为栾氏,就属于这种文化背景。
根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三家注》等古籍记载,周朝时期晋、齐两国往来密切,主要是亲缘往来和屏周的战争往来,由此带动经济文化交流,这在当时是重要的治政往来需要万方数据和治政往来的基础。
公子枝的孙子架书,亦称栾书,在晋国执政十四年之久,显赫一代。他曾为晋国的下军佐,率晋国下军随同晋主帅郤克于鲁成公姬黑肱二年(公元前590年)为援救鲁国而同齐军作战,奉之战后,从栾中邱舆(今河北栾县)出击马隆(今山东淄博临淄)。
春秋时期诸侯进军,左路军团称为下军,属于支援保障军团。当时晋军进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据地形看,必用下军,即左路支援保障军团驻守齐、鲁间的主要通道古莱芜谷,即今天博山到莱芜的主要通道,是博山城区一带及神头南出青石关到莱芜的交通要道,当时由架叔的亲族领兵驻守,晋军沿秋谷到淄川城驻兵扎守,依势与齐国谈判。这样,沿线留下了架氏后代。这支架氏属于西周姬姓贵族的亲族后裔。
晋平公姬彪六年(齐庄公姜购三年,公元前547年),晋国贵族架盈(栾逞)得罪了君主,便逃到了齐国。晋平公八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姜购准备要攻击晋国,暗派架盈潜回曲沃(今山西曲沃),齐国随后兵压太行,准备攻晋,但是架盈在晋国一露头,就行迹败露,齐军只得撤回,因此架(栾)氏因架盈通敌,全族在晋国遭到了灭族之灾。
晋平公,就是晋国历史上那位七十读书尚不迟,炳烛而学,学问通天下的开明君主。
架(栾)氏一族有多人逃到齐国,所以到齐景公姜杵臼三年(公元前542年),齐国的田、架(栾)、鲍、高四大族氏共同平灭崔抒氏与庆氏的乱政,原本晋国周宗室架(栾)氏家族变成为姜姓齐国的公卿贵族。此后,齐国立政不再单纯是以姜姓血亲为基础,而是扩展到五姓旺族联政。实际上,这比单纯以姬姓宗亲为根基立政的晋国、周、鲁等宗主国要进步得多。
架(栾)氏家族迁入齐国,成为贵族宗支后,齐国就变成了晋国公卿贵族的避难求生地。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晋公卿范中行遭到四公卿(晋知伯与赵、韩、魏四卿贵族)攻灭、并被分割土地的灾难,其两个儿子就跑到齐国避难求生。后来,就连晋国君主晋出公姬凿也在内乱中无法维持统治,在第十七年(公元前453年),也跑到齐国避难求活,可怜死在路上。史实证明,晋国姬姓宗室的分裂败落,难承唐叔虞开业的辉煌。
迁到齐国来的姬宗大族(周宗亲族),如架(栾)氏、亲氏、范氏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齐国立宗祀祭祖亲。但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的庙祀,只得立母系先族神祀庙祭以保持宗亲关系,因此立了姜氏女母神庙祭,成为架(栾)氏、范氏等晋宗亲必行的祖祭方式。
齐国政权在后来更迭与权力争斗日愈严重,使得架(栾)氏、范氏难以在政权纷争中立足,遂迁徙国都之外,或南迁古莱芜谷,即今博山到莱芜、沂源等地带鲁国地域。
因为架(栾)叔一族有散布于斯,有架(栾)氏族群居,范氏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宾中”出峡谷到今山东博山神头地域的开阔地,晋宗族(栾)氏、范氏二族群居地建有母祖祭庙“颜(宾)文姜”祠,亦有(栾)氏、范氏的祖莹之地。这有待国家级考古工作者去进行发掘、考证。
后来架(栾)氏满族被诛,面临灭顶之灾,有族人因避难改为字型相近之“栗”为姓氏者,称栗氏,由此诞生了栗氏一族。该架、栾、栗三氏同宗同源,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郭尔本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记载:满族郭尔本氏,满语为Golbon Hala,意为“支架、架子、衣架”,世居郭洛果多(今黑龙江上、中游流域),后多改为汉字单姓郭氏,但也有取原意为汉字单姓架氏者。
二郡望:
唐 县: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两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2377年农历2月2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今河北顺平伊祈山),以伊祁为姓。
曲 沃:名约出现于西周时期。公元前746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人称“曲沃桓叔”。由于桓叔政治经验丰富,所在地曲沃又是晋国大邑,地理环境优越,在他的经营下,曲沃很快成为晋国的又一政治、经济中心,且规模超千乘郡: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西汉时期改置为郡,治所在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部,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曾一度改为乐安国。
泰山郡:西汉初期(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
过了晋都翼,加之桓叔又有“好德”的美誉,所以晋国民众咸来归附他。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隋、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三历史名人:
架共叔:(公元前?~前709年待考),又称栾共叔、栾共子、共叔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将领。
架 枝:(公元前?~前662年),又称栾枝、栾贞子,架共叔(栾共叔)之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将领。
架 盾:(公元前?~前601年),又称栾盾,架枝(栾枝)之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将领。
架 黡:(公元前?~前556年待考),又称栾黡、栾桓子,架书(栾书)之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将领。
架 针:(公元前?~前556年待考),又称栾针,架书(栾书)之子,架黡之弟;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车右、将领。
公元前578年晋国伐秦,架针为晋厉公车右。
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架针仍为晋厉公车右,表现优异。
公元前559年夏,架针在伐秦之战中战死。
架针与其兄不同,这是位具有忠君爱国精神,作战勇敢而且颇有词令风度的人物,可惜轻易赴死。
架 纠:(生卒年待考),又称栾纠、弁纠、卞纠;晋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御戎、将领。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架纠担任御戎,领导主管马匹的校正(官职),并负责专管战车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国语》称其擅长驾车并能处理军中政务。
架 盈:(公元前?~前550年待考),又称栾逞、栾怀子,架黡之子;晋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将领。
架 鲂:(生卒年待考),又称栾鲂;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将领。
公元前554年春,荀偃去世后,架鲂跟随卫国执政孙文子再次伐齐。这次出兵应是架(栾)氏为了完成对刚刚去世的主将荀偃的承诺,可见栾鲂应为架盈的得力助手,关系应该也很亲近。
架 乐:(公元前?~550年待考),又称栾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将领。
架盈族人,公元前550年战死于曲沃。
架 豹:(公元前?~535年待考),又称栾豹;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将领。
架盈族人,其封地为“州县”(今河北清河)。
架(栾)氏亡后,士匄、赵武、韩起皆欲得之,因栾豹势力雄厚,均未果,但最后于公元前535年被韩起所取。
架 书:(公元前?~前573年待考),又称栾书、栾武子,架盾(栾盾)之子;晋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将领。
架福云:(公元1947~今),河北清河人。著名 基层党务工作者。
1964年参加工作,任小学教员。现任呼和浩特铁路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
1968年入伍,在部队工作二十年,转业到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后,历任宣传助理、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二十六年。所在单位先后被评为铁路分局、铁路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单位,领导班子被首批命名为基层单位好班子称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以邑为氏
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我也是姓高的哦,从高氏家谱查的。
栾
老姓赖布氏,亦称赖卜氏、来布氏,Laibu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董鄂(今辽宁省桓仁、宽甸一带)
栾姓还出自于:
汉族的姜姓,姜子牙的后裔;
出自于姬姓,周文王的后裔;
出自于蒙古族晃豁坛氏;
唐叔虞,周武王幼子,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唐叔虞,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唐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唐叔虞像
把唐封给了叔虞。 晋国的开国始祖是唐叔虞,字子于,为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的弟弟,姓姬。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他被封到今山西境内。他先是封在唐地,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国名大概也叫唐国。后来他的儿子燮父迁都于晋水之旁,就改名为晋。他的后代又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等地,但国名依旧称晋不改。自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这几代记载缺失,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公元前842年(靖侯十七年、周厉王三十七年)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州市),公元前841年开始了“共和行政”,称共和元年,这是中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也是晋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关于叔虞封唐,有两个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已。一是唐叔虞出世的神话传说,二是叔虞何以能封唐?“桐叶封弟”的故事可信不可信?以及唐在何处?弄清这两个问题,也就对晋国的开国史有比较清晰正确的了解了。
编辑本段神话
叔虞出生的神话见于《史记·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感生神话,在中国的古籍中十分常见,从《尚书》、《诗经》到二十四史多有所载。其目的无非是要把帝王将相说成是天神的儿子,以提高他们的身价,让臣下百姓敬畏他们、相信他们是天生命定的。
编辑本段叔虞封唐
关于叔虞封唐的问题,历代文人学者已有不少考辨文字。“桐叶唐叔虞
封弟”一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重言》,原文如下:“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硅,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日:‘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封叔虞于晋。”此说亦可见于《史记·晋世家》和刘向《说苑·君道》。 《史记·晋世家》与《吕氏春秋·重言》所记因叔虞母一梦而得封与桐叶封弟的故事,以解梦之说与儿童之戏解释周初大分封之事,显系小说家之言。后人也对此二事有过考证,说“虞”字古文作“从从”,文在其手掌中,可能纹路与之相似,所以也有可能如司马迁所记。又桐叶封弟也颇多争议,较具说服力的是张颔先生从古文字角度所作的解释,他认为金文中的“桐”字与“唐”字字形相近,剪桐之说可能为翦唐之误。若依此说,周成王在翦除旧唐国之后,将其弟叔虞分封于此,倒是合乎情理的。
编辑本段分封诸侯
武王克殷之后,为确保周朝的统治,首次分封诸侯,所封对象有三类:一是古帝王之后,如黄帝、尧、舜、禹的后裔;二是姬姓宗室及功臣,如齐、鲁、燕等国;三是殷商后裔,其目的是安抚殷商遗民。武王对殷遗民很不放心,就派他的两个兄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对殷纣王之子武庚加以监视。后来管、蔡二叔因怀疑周公有不轨之举而与武庚联合,造成“三监之乱”。旧唐国也是三监之乱的参与者。
编辑本段统治
旧唐国在今山西境内。殷商之时,唐是殷的属国或封地。周王朝建立后,在周朝所辖的周边地区尚有戎狄势力,还有与周交错杂处的其他部族。它们对新建立的宗周政权依然具有威胁。武庚叛乱,迫使周公东征,这是对殷商残余势力的一次大扫荡,尽管遭到殷人的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镇压了武庚的复辟活动,而且荡平了唐国的叛乱,使旧唐国臣周王朝征服了旧唐国之后,就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军事领袖保卫胜利成果,治理这一方土地。唐叔虞正是被成王、周公所看中的比较合适的人选。《国语·晋语八》引叔向的话说:“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以为大甲,以封于晋。”由此也可见叔虞封唐决非剪桐儿戏。从宗法观念讲,叔虞作为武王子,成王弟,理所当封。周初大分封,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姬姓王朝的统治。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把自己的子弟叔伯同姓贵族和甥舅等异姓贵族封为诸侯,作为屏障,保卫西周王室,而其中以同姓贵族为主。《荀子·儒效篇》说:“周初封国七十一,姬姓五十二。”叔虞封于唐与其他姬姓宗室之封并无二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周之所以能纲纪天下是因为它有由立子立嫡之制而产生的宗法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周初的封邦建国正是为了维护宗周政权,纲纪天下的。那么,叔虞所唐叔虞
封的唐在什么地方呢?殷周之际,以唐命名的地方不止一处。史家较一致的意见是在今山西境内,但究竟是在太原一带还是在晋南的翼城、绛县一带却争论了上千年。《左传》昭公元年说:“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杜注以为大夏在今太原市。服虔则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即今山西翼城、隰县、吉县一带。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说唐叔封于翼。这个翼就是今翼城县。近人杨伯峻先生认为:“唐叔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今之太原市。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又五世至穆侯,复迁于绛,绛即翼”。《史记·晋世家·正义》两处引《括地志》,其一说为“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另一说为“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如果所引资料无误,这个以唐命名的地方在山西就有两处,一在太原,一在晋南翼城一带。[1]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感生神话,在中国的古籍中十分常见,从《尚书》、《诗经》到二十四史多有所载。其目的无非是要把帝王将相说成是天神的儿子,以提高他们的身价,让臣下百姓敬畏他们、相信他们是天生命定的。 唐叔虞,周武王幼子,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姬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他的母亲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后世被尊为圣母。据《左传》《史记》等古籍记载,当邑姜怀孕的时候,梦见天帝对自己说,我给你的儿子命名为虞,将来在唐地兴国立业,那里是参宿的分野,叫他在那里养育自己的子孙。及至胎儿出生,手上果然有一个虞字,因而就命名为虞。 殷周之际,在今山西省南部的翼城、曲沃和绛县之间,有一个古老的小封国叫做唐。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古唐国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潮到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时代。上古时代的山西南部,最早是陶唐氏的子孙所居,继之被夏后氏的子孙所占有。这里氏族、方国林立,唐国就是上古山西南部众多方国中的一个,位于汾水、浍水流域,依山枕水,美丽富饶。成王十年(前1054年)姬虞做了古唐国的诸侯,于是,这块古老的土地也就成为晋国的发祥之地。30多年以后,至姬虞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 关于叔虞封唐,《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武王驾崩,成王继位,当时
"亦"下一个"木"字是什么字?
本文2023-11-30 00:59: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