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镇的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30浏览:3收藏

杨店镇的名人,第1张

章炳炎

章炳炎(1893-1967)原名章得贵,艺名筱桂芬,杨店镇高岗村高岗人。十六岁师从杨贵喜学唱花鼓戏,初习花旦,后改小生。1909年在汉口首次登台演出,1914年与张银林等在汉口组织第二家演出花鼓戏的剧院--玉壶春。1922年与李百川等组织赴上海演出,活跃于大、小世界。1923年回到武汉后,与陶古朋、李百川等合作改革楚剧唱腔,改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1926年又与同仁一道争取武汉市戏剧界的公认,始得将黄孝花鼓戏定名为楚剧。建国后,一直在武汉市楚剧团工作。

章的表演潇洒大方,细腻质朴,准确地展示人物个性;他的唱腔朴实明快,乡土味浓。他讲究“一字清”唱法,吐字清楚,嗓音浑厚,情绪饱满。他的拿手戏有:《卖油郎独占花魁》、《吕蒙正赶斋、泼粥》、《左维明巧断绣花鞋案》等。以上剧目皆由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行销全国。  从1950年起,章从事楚剧团剧目定本工作,经他亲手审定的剧目有:全本《吕蒙正》、《送端阳》等共三十一出。章一生传徒很多,其中有名气的如:江桂林、江九桂、江桂兰、胡天保等。章多次获得过全国、省、市会演表演奖,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防汛功臣等。1965年入党,1967年病故,享年75岁。

关啸彬

关啸彬(1918-1968):原名官金廷,杨店镇高新村官家河人。十五岁开始在本塆灯班学唱花鼓戏,工花旦。1935年元宵节,以一出《大访友》轰动乡里。此后,拜彭秀山为师,开始了艺海生涯。

建国后,关一直在武汉市楚剧团工作,后又调到湖北省楚剧团工作。

关的嗓音条件不是太好,但他创造了别具一格“关派”唱腔。他讲究“唱四月,说半斤”,始终保持纯正、清雅、柔润的字音,他的仙腔更有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效果;保持着“黄陂腔、孝感调”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关对楚剧传统艺术,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终于使他成了一派宗师,影响至今。

关一生授徒很多,如江翠兰、刘素琴等。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黑线人物”,于1968年元月18日遭“四人帮”迫害至死,时年不足50岁。1979年4月18日,省、市文化局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为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 邱汉桥,男,杨店镇邱家畈人。现为中国武警总部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彭志刚,男,杨店镇杨店村人。现为湖北省美术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玉清,男,不仅在政治上是杨店名人,古诗词的写作功底深厚,一生留下诗词几千首。

杨复初,男,留下高质量诗词上万首。

周竹峰,男,一生留下诗词几千首,并出有诗集一部。

李福三,男,77岁。不仅留有诗词几千首,还出版《格律诗词十讲》一书。

杨店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据《孝感县志·斗山驿馆》载:“通往南北之咽喉,军队换防,外交使节往来,以及粮草运输飞马舟车皆无宁日”。朝廷在此设有驿馆,邮亭,传递公文,书信。

宋神宗元丰五年,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流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句。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戌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雨歇莺迁树,烟销客断魂。承平经百战,闲却几烽墩“。斗山铺便得名”桃花驿“。

明朝中期,有富户杨延松,豪爽好客,急人之急,修义仓,置义馆,办义学,建义桥,立义冢,凿义井,深受人民敬服,知府宋越为其挂匾,翰林王廷陈为其作《六义记》,江西参议茅坤为其立传。加之居民杨姓人口日渐增多,人称杨家店后简称杨店至今。据《孝感县志》载:自明朝以后,仅驿馆重建就达三次。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孝感知府张擢士重建斗山公馆,在东门修谯楼,设巡检司衙门,建大戏楼。时已有东、西、正、中、北五条街道,镇周围筑有护城墙,立有胜利门(东)、道和门(南)、朝阳门(中)、承恩门(北)、长乐门(西)五门,商业、服务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太平军攻克杨店时,护城墙和驿馆被毁。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寇入侵加上土匪蹂躏,大戏楼被毁,当时四根大柱不倒,人称“虎死不倒地”,同时被毁的还有护国寺。

杨店镇,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介于东经114°02′~114°10′,北纬30°58′~31°06′之间。处于孝感市东北方向大别山的南麓、孝感市与武汉市接壤的东部边陲。东面濒临黄孝河(界河),与武汉市黄陂区一衣带水;西边紧靠孙家河(浐川河),与孝南区西河镇隔河相望;南部紧连京广线,与孝南区三汊、祝站两镇接壤;北部遥望双峰山,与孝昌县丰山镇、邹岗镇两镇相邻。[1]杨店镇国土总面积127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71890人(2019年)。[2]杨店镇曾被中央军委、中宣部表彰命名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3],连续三届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表彰命名为"楚天明星乡镇"称号。[4]

中文名杨店镇

外文名Yangdian Town

别名桃花古驿、龙灯之乡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相关视频

共21个词条

历史沿革

桃花古驿杨店镇杨店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据《孝感县志·斗山驿馆》载:“通往南北之咽喉,军队换防,外交使节往来,以及粮草运输飞马舟车皆无宁日”。朝廷在此设有驿馆,邮亭,传递公文,书信。宋神宗元丰五年,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流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句。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戌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雨歇莺迁树,烟销客断魂。承平经百战,闲却几烽墩“。斗山铺便得名”桃花驿“。区域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朝时属南郡;三国时期属魏国,隶安陆县,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时,公元454年,安陆县东境设孝昌县(以汉孝子董永行孝而定名),隶孝昌县,属南义阳郡。南北朝公元550年,置岳山郡。北周成武元年(559年),隶孝昌县,属安州总管安陆郡。隋初(581年)废郡,仍隶孝昌县,属安州总管府,炀帝时隶安陆郡。唐贞观年间(公元621年至625年),杨店区域设驿馆,成为当时一条主驿道上重要驿站,始名“斗山铺驿馆”,隶滠阳县。唐顺宗年间(公元808年)复归淮南道(省),孝昌入云梦县。唐咸通年间(公元860至874年),复置孝昌县,属淮南道安陆郡。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为避皇祖“国昌”之讳,改“昌”为“感”,“孝昌县”始名“孝感县”,隶孝感县,属安远郡安州。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隶孝感县,属湖北道安府。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苏轼赴黄州途经斗山,留下了“桃花香远驿”的诗句,这里又被美称为“桃花驿”。宋宣和元年(1119年),隶孝感县,属德安府。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隶孝感县,属安陆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隶孝感县,复属湖北道德安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隶孝感县,属黄岘关使德安府。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隶孝感县,属湖北道宣慰司德安府。明代洪武年初,隶孝感县,属湖广行省德安府。斗山铺地名一直沿用至明朝中期(公元1436年),由于富绅杨廷松施行“六义”善举,扩建市场,将“斗山铺”改名为“杨家店(铺)”,简称“杨店”,“杨店”名称和“桃花驿”美称一直沿用至今。清雍正七年(1729年),隶孝感县,属湖北省汉阳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隶孝感县,属湖北省江汉道。公元1927年——1939年,隶孝感县,属鄂东行署。1939年10月至1942年8月,孝感各地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鄂豫皖边区政府将县辖区分别划归五个边区县管辖,属孝东县北陂区。1947年12月始,属同德乡,隶孝感县人民民主政府。

江泽民视察杨店1949年5月,杨店设区,名杨岗区,属孝感县;1951年,更名杨店区,属孝感县;1952年,设为孝感县第二区,属孝感县;1953年改称杨店区,属孝感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称杨店公社,属孝感县,下派杨店、浐川、道店、魏河、陈集、高新、凤集七个管理区;1961年又更为杨店区,属孝感县,辖杨店、浐川、道店、魏河、陈集、高新、凤集七个公社;1966年曾改称东升区,属东风县(孝感县),辖区不变;1968年,又改回杨店区,属孝感县,辖区不变;1975年,撤区并社改为杨店公社,属孝感县,曾将位于杨店公社北方紧挨丰山公社的定心、新凤、双凤、焕新、铁坝(焕新一)、将军(高潮)、张集(九久)、杨刘、两河、联盟等10个大队划归丰山公社管辖,且将定心、新凤合并,称丰收大队,将焕新、焕新一(铁坝)、双凤合并,称焕新大队,将将军(高潮)、张集(九久)合并,称丰产大队,将杨刘、两河、联盟合并,称丰裕大队;还将道店(小)公社划归西河,设立西河公社,将邹岗公社的方集(小)公社幸福、方集、群爱、陈田、彭岗5个大队划归杨店管辖;1978年,除道店仍然归西河管辖外,其他划进、划出的大队全部各自回归,且大大队分开,各回归各大队原来称呼,仅联盟大队合并到杨刘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又称杨店区,属孝感市(孝感县改市),辖杨店、魏河、产川、陈集、高新、凤集6个乡;1987年撤区建乡,改称为杨店镇,属孝感市(县改市),1988年底,有东方、三付、回春、三岗、新征、巡抚、魏河、新集、童庙、刘陈、解放等11个村另行设立“园艺总场”,属孝感市(孝感县改市);2001年园艺总场撤销,所属11个村回归杨店镇,属孝感市孝南区;1993年孝感地区地改市,称孝感市,原孝感(县改)市分为孝南区和孝昌县,杨店镇属孝感市孝南区,沿用至今。[5]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杨店镇位于东经114°02′~114°10′,北纬30°58′~31°06′之间,处于孝感市东北方向大别山的南麓、孝感市与武汉市接壤的东部边陲。东面濒临黄孝河(界河),与武汉市黄陂区一衣带水;西边紧靠孙家河(浐川河),与孝南区西河镇隔河相望;南部紧连京广线,与孝南区三汊镇、祝站镇两镇接壤;北部遥望双峰山,与孝昌县丰山镇、邹岗镇两镇相邻。南北纵长148千米,东西横宽127千米;国土总面积127平方公里(2020年),其中陆地面积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215平方千米,镇区总面积525平方千米。杨店镇东南距武汉市60千米,东距黄陂30千米;南距三汊镇、祝站镇镇区10千米,西距孝感市城区25千米;北距孝昌县县城(花园镇)30千米。[6]

“桃花驿”、“桃花古驿”是杨店镇的誉称。

杨店镇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镇,原名斗山铺,因其境内连绵数十里的桃花和历史悠久的驿舍受到我国历代文人骚客的厚爱,他们纷纷有感而发,为古斗山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苏东坡的“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又如后邑人沈明的《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戌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雨歇莺迁树,烟销客断魂。承平经百战,闲却几烽墩”。“桃花古驿”、“桃花驿”的美称便因此得来。

杨店的桃花品种繁多,远近闻名,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只要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桃花就会开得格外的旺盛,连绵数十里粉红色的桃花像一望无垠的绯云。每年桃花盛开时节,这里就会举办桃花盛节,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赏花、踏春。“桃花古驿”是春天人们踏春、赏花的好去处。

杨店镇是“龙灯之乡”。杨店龙灯,孝感称之为“杨店高龙”,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从腊月开始着手用竹片扎龙灯、龙身、龙尾、绣龙衣;用彩纸扎龙头、龙尾,并连接彩龙头、龙身、龙尾组成一条完整的龙灯,整条龙灯有十三节、龙身由十一个竹灯连接而成,加上龙头和龙尾便是十三节。正月十二晚举行龙灯开光仪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庙、喝彩,每条龙灯穿行了杨店窄小的老街进行活动,家家门前摆香案,迎接宾龙。正月十四拜灯、每条龙灯分别在各自湾里叩拜群众,表示新年问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游灯、灿灯;围观的群众跟随龙灯分别游到各自湾里,晚上十二点全湾男女老少齐上阵集中在一起烧毁龙灯,称之为灿灯、送龙灯升天,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

杨店高龙的组成:多用竹、木、布、彩纸扎成,龙衣一般用黄、青、白、赤、黑五色,传说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灯躯体内燃烛,舞龙者依先后顺序,适当缩短各节之间的距离,双手把住龙脚,龙头有一人手持“龙珠”作指挥,从首至尾“龙珠”左右摆动,有如巨龙婉蜒前行,其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龙出洞、三点头号、拜四方,还有下钻洞、上翻身、龙映水等,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乐喜庆动听,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11年7月,杨店镇以“龙灯之乡”的美誉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东坡亭台

东坡亭台位于杨店东方村自古墩。

据《孝感县志》(康熙版)卷十五·逸事·古迹(五)记载,“东坡亭在杨家店,县东五十里,苏东坡谪黄州过此,后有‘五年一梦南司州’之句,今亭废,址犹存。”又据《孝感县志》卷一·封域考·沿革(五)记载,“南齐分司州之义阳郡为南北,孝昌属南义阳郡。”而杨店当时属孝昌县辖,这就是“南司州”的意思。“亭废,址犹存”,其址即杨店镇南自古墩。据专家考古认定,此处有“龙山文化”遗存,出土过石器及西周青铜器。传说此处古有“东南寺”,曾是唐宗麾兵之所,北宋杨家将有后人在此出家。苏东坡路过此地时,正值遍地桃花盛开。他与高僧谈诗论文,饮酒弈棋,马踏桃花园。由此,“桃花驿”就成了“斗山铺”的别称。后人在此建亭纪念,现尚遗留古匾“东坡亭”一块。2005年,群众集资2万,该村女周琴和丈夫张自洲个人捐款2万对“东坡亭”进行重建,并由周琴之父周行泽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建成。

2、望娘台

望娘台,又称“孝子墩”,位于杨店侯庙村侯家庙东侧。被毁前曾有一土墩耸立于此,高丈许,阔丈余。据史料载,从前,台(土墩)上曾立有青石碑,建有风雨亭。解放前亭已不在,石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其后人所在的杨家湾人移回村中保护。只是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碑文字迹莫辨。土墩在八十年代修公路时取土而毁,今仅存遗址。

据杨氏宗谱(民国六年转清同治年间版)首卷《受吾公传》载,“(杨)侍,号受吾”,“母佘氏中道而生公”,“母先父逝,公事继母唯谨。”“公思母氏劬劳,因念中途诞生之地,筑台望之,由撮土至寻丈,皆躬任筐锄,闲以衣襟盛土石,累年八十而台成,台成而公卒。”“故邑志载孝子云,台在侯家庙侧,有碑志。”

另据载,写《碑志》的人是乾隆乙酉岁(乾隆九年,公元1745年)进士十五世必传可夫氏,时间在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文约四百字。

又查《孝感县志》,有百字记载:“杨侍,字受吾,以诸生廪学宫。继母奇悍,家人稍忤其意,则震怒移于侍而去之。侍恒跪烈日盛雪中,引裾乞留,母卒感寤。族子数侵侍,或请讼子。侍曰,‘三世以上何人哉?其操刃同气也。’初,侍母生道旁。母卒,侍躬畚土为望母台,高数仞,在侯家庙后,至今巍然也。”

3、告香台

据传,告香台是西南方朝拜木兰山的香客去时告香,归时谢香之处,位于石子坡现供销大楼侧。当时形成“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的盛景。从古到今,还留有“早也是杨店,晚也是杨店”的说法,说的是无论早晚,香客们都得到杨店打店,第二天早上在此烧香启程进山。由此可见杨店当年集市兴盛之一斑。 1、三撮灌斗

这是以杨店镇区的地势而得名的。

因杨店镇区地势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恰似三把撮箕灌一个斗,寓有添财进喜的吉祥之意。

2、两川若带

“两川”,指杨店河与中店小河(溪),像两条飘带一样穿镇而过。与“三撮”的地势相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3、东阁吹箫

从前,杨店东街东面坡顶上建有一座玉皇殿,称之“东阁”。当年,每到夜晚,就有人在玉皇殿里吹箫。箫声随着晚风飘散在杨店镇区上空,特别悠扬,成为杨店动人的一景。

4、西寺护国

杨店西街北口原有一座护国寺,简称“西寺”。大殿上方有一匾,上书“衣钵长留”。据杨氏后人介绍,寺中原来供有杨家将铜像,被人们称之“护国将军”。日寇侵华时寺庙被毁,其铜像被杨家后人移至云丰一村大房砦沉入水塘中保护,可惜现在不见铜像踪影。

5、石坊献瑞

杨店镇区原来有两座跨街而立的石质牌坊。东牌坊为明“嘉靖七年(戊子科)进士杨睿第”坊。《孝感县志》卷十二·人物·臣林记有《杨睿传》。牌坊为八宝石质,现存的北立柱及横额,留有上述字迹。据杨氏宗谱载,杨睿为人们称颂的“六义公”杨廷松的嫡孙,这座牌坊彪炳了杨氏一门的兴盛。

西牌坊为诰命姑媳双节坊。《孝感县志》卷四·营建考·坊表(七)记,“天启中为夏彝妻夏侯氏,应书继妻王氏敕建,在斗山铺,见存。”青石质,雕刻精湛,横额“姑媳冰操”。

这座牌坊是明朝天启年间为旌表夏彝之妻夏侯氏和他的儿媳王氏二人的节操敕建的。夏彝娶夏侯氏为妻,夏侯氏生下两个儿子应图和应书。儿子尚未成年,夏彝病逝。夏彝死后,夏侯氏守寡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她还让应书补任了博士弟子。夏应书先娶石氏为妻,石氏生下儿子时亨。夏时亨八个月大,石氏就病逝。夏应书续娶王氏为妻。不久,夏应书又病逝。此后王氏守寡侍奉婆母夏侯氏达到至孝的地步,并且精心抚养丈夫前妻的儿子夏时亨。一直供养他读书,让他考取进士。考上进士后,夏时亨一直擢升为河南参政。王氏侍奉婆母,其婆母直到古稀之年方才寿终正寝。婆母死后,王氏哭完婆婆,又到夏应书的坟头恸哭。她告诉丈夫,自己含辛茹苦侍奉婆婆尽到了孝道;也养大了儿子,还让儿子出人头地了。不料她悲痛过度,气绝在丈夫的坟头。其节操感天动地。后来皇上也被这姑媳二人的节操所感动,特御封夏侯氏、王氏二人为诰命太淑夫人,并敕建此“姑媳双节牌坊”。

6、古井映月

在杨店镇区东西街,有两口古井。两口古井皆是被人们称之“六义公”的杨廷松当年所凿的“义井”。西古井因夜间飞马传书人马落井而闭。东古井现在仍然存用。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确认为明代。古井映月,足让人发思古之幽情,饮水思源,感想良多。

7、鸡鸣闹市

杨店人自古就是赶露水集。“鸡鸣闹市”说的就是在鸡鸣的时候人们已经来到了集市。四处鸡鸣伴着集市上的熙熙攘攘的人声,热闹非凡。

8、板印晨霜

这里的“板”指的是“桥板”。这一景说的是,秋后,早春,赶集的人群,耕作的农夫,上学的学子,过往的行人在桥板的晨霜上留下如花的足迹,那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情景。

《杨氏家谱》是族人杨志益经多年收集、考证,在其于二00五年六月编写的《杨氏家谱资料汇编》基础上,经整理、选编于公元二00六年三月,编写而成的。本谱记述的是元末明初(公元1351年前后)至清朝中期、历经四百多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湖广上川之一支族人及其子孙的事迹。古人以五音配五行定姓氏,以所居之地、所封之国为姓的也很多。作为全国第六大姓氏的我们杨姓人出自姬姓,是炎黄五帝时,黄帝的后裔。受姓始祖是春秋时,晋国晋武公的二儿子伯侨。因其父晋武公将杨地(今山西省洪洞东南古城一带)封给他,称为杨侯而得姓。杨侯伯侨之孙名叫突,突的孙子叔向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姓(古代姓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公元前514年,晋灭杨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其子孙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省境内,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隋唐以前,集中分布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和以甘肃省天水市及湖南、江西省为中心的三块地域。以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江东部、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遍及全国各地。杨氏自晋朝起代有伟人,而学问人品,尤以西汉时弘农郡(今河南省灵宝北)杨氏之杨震最为著名,被尊称为“关西第一夫子”,为一时儒者之宗。弘农郡杨氏以“四知”为堂号,以“清白传家”为额遗训后人,代代尊崇。我大英县杨氏乃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东南部、城关镇一带)杨金伯的传人。据考证:明朝初年,湖广行省麻城县辖有太平、仙居、亭川、孝感四乡,到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元末明初连年战争,致使“四距皆山,中有平原”,位置相对偏僻的孝感乡户口减少,被并入仙居乡。到了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麻城县的太平、仙居二乡的二十个里,包括仙居乡西部的原孝感乡被划入新 设的黄安县(今红安县),即今湖北省红安县的东南部就是原麻城县孝感乡地域。我族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东南部、城关镇一带)。客籍: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同心办事处(原蓬溪县同心乡)。占地:同心乡长沟、田湾、瓦厂、郭家湾、石燕子、圆坝子、杨家湾、大湾、胡家沟。上川两弟兄,其父杨金伯。上川后各立字辈,一个占大英县郪口长江坝,一个占大英县同心乡。先前各议十字字辈,长江坝为:明茂君前占,成先儒大昌。同心乡为:洪松明茂君,德元万世兴。同心杨氏后议二十字字辈:安和贞建顺,忠义显光荣。守成先泽远,政治永怀清。新议六十字字辈:立国必知礼,定邦应有才。居家识经纬,全朝传声威。继贤开基业,太平振纲常。尚祖宣品廉,通代耀九华。文奇学为贵,旭春昭科林。树高如云天,少启再大进。由于年代久远,谱中无法确认的文字,用△符号代替。如有失误,请各位族人据实斧正。

家族来源:

第三章杨姓历史

第一节寻根溯祖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xiè)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xī)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生文、文生突,突被封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生职,职生五子,职之二子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liáo)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第二节迁徙分布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省境内,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徙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

杨店镇的名人

章炳炎章炳炎(1893-1967)原名章得贵,艺名筱桂芬,杨店镇高岗村高岗人。十六岁师从杨贵喜学唱花鼓戏,初习花旦,后改小生。1909年在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