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后人在哪?女真族为何至今不和岳姓通婚?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1收藏

金兀术后人在哪?女真族为何至今不和岳姓通婚?,第1张

他们是金兀术后人,分布在河南省鹿邑县11个村落,同属于“完颜部落”。他们在这里沉默了400年。

他们依然守护着女真完颜氏的民间信仰;他们不听不看与岳飞有关的戏曲、**,恪守同姓同族不通婚的祖训;他们把马、狗和喜鹊视若神灵,崇敬有加;他们性格率直,崇文尚武。

先祖完颜必重中探花河南为官

鹿邑成为完颜女真后裔最大聚居地

鹿邑县涡北镇完楼村聚居着1000多名完颜氏村民。村头是他们的祖先完颜必重的墓地,立于明朝万历27年的墓碑已经风化。1994年,完颜家族重修了完颜必重的墓碑。

完颜三坤在鹿邑县完颜家族中是一个活跃人物,曾担任过马铺镇卫生院院长,现在鹿邑县卫校工作。2006年6月18日,他只身一人赴黑龙江省阿城市参加了“上京国际第四届金源文化节”。

他告诉记者,他们是完颜宗弼的后裔,“完颜宗弼就是金兀术”。据他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安徽肥东迁徙来的。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颜宗弼的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东县完颜牌坊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10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安徽肥东完颜牌坊村的《完氏重修宗谱》记载:“爱吾公字必孝,生于明万历乙未年,年弱冠为国学生。公本兄弟三人,长公子必重,未冠时报名袭职,得中后从戎至河南,不知所终。”

曾任鹿邑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完颜德福说,解放前,完楼村有占地50多亩的完颜祠堂,建筑规制为传统庙堂式,体现了金代建筑风格,又汇集了满族民族特色和皇家文化内涵。祠堂内有很多碑记,正面挂着完颜家族世代祖先画像,本地人称“影”,完颜祖定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祭祖拜影之日,可惜后来被毁坏了。

完颜三坤说,完颜家族把居住的村子均冠以完姓,鹿邑县有完楼村、完老家村、完天齐村、完观庙村等。除完楼村外,在马铺、太清、贾滩、杨湖口等5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也聚居着完颜氏村民。河南除了鹿邑的5000多人外,汝州和禹州还有500多人。

完颜三坤在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上了解到,现在所知道的全国完颜女真后裔有1万多人,人口比较多的是鹿邑县,另外,甘肃省泾川县的完颜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东县的完颜牌坊村有2000多人。

隐族易姓保留血统

从元朝到1987年这段时间里,鹿邑的完颜家族却是汉族,单姓“完”。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任崇岳曾数次到鹿邑县考察,他说,《完颜氏家谱》记载,天兴三年,延续了119年的金朝灭亡,那些达官贵族隐族易姓,四处逃生,改女真族为汉族,改复姓“完颜”为“完”姓。《金史·国语解》中说:“完颜,汉姓曰王。”

在金国1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王族宗室才姓完颜。他们冒着极大风险保存完颜姓氏是要子孙记住,他们是完颜王族宗室的血脉。

据他考证,万历44年,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皇太极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即天子位后定国号为大清,女真族的名字就慢慢消失了。

任崇岳说,20世纪80年代初,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后勤等人听说安徽肥东县人民 批准了完颜牌坊村完氏的请求,将单姓“完”改为“完颜”、汉族恢复成满族的消息后,也向鹿邑县 提出申请。鹿邑县 非常重视,派人到安徽肥东县调查了解。1987年,鹿邑的单姓“完”改为复姓“完颜”,汉族也改成了满族。

在这以前的岁月里,他们在鹿邑默默地生活着。

2006年6月18日,完颜三坤应邀参加第四届金源文化节,走进了公众视野。

阿城市被称为“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史称金上京会宁府。从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松花江支流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开始,这里历经金太祖、金太宗等四位皇帝。1153年,金国将首都迁至燕京。清宣统元年在阿城设县,名为阿拉楚喀城,简称阿城。现在阿城市已经找不到姓完颜的人了。

文化节组委会对完颜三坤的到来非常重视,在祭拜金太祖陵时,完颜三坤和溥迪领拜上香,他们这些正统的完颜家族的后人行跪拜礼,其他的人则行躬拜礼。在海内外女真后裔礼祭金太祖雕像仪式上,完颜三坤又和另外两人领拜上酒,还为新落成的完颜后裔馆剪了彩。

打破不和岳姓通婚的族规

鹿邑的完颜姓村民有这样的族规: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不唱《草坡面礼》《八大锤》《反徐州》等有关岳家将的戏曲,不看与岳飞有关的**。他们认为里边有侮辱先祖的内容。族规也不允许他们同姓同族通婚和与岳姓通婚。

完颜三坤说,女真人的第一次辉煌是建立大金国,伐辽灭北宋,与南宋划淮而治。在与南宋的攻伐当中,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与南宋的岳飞争斗,流传下来的《岳飞传》脍炙人口,可是女真完颜氏后裔与岳飞后裔也结下了仇。

涡北镇完楼村86岁的完颜凤楼告诉记者,解放前,有一个剧团在马铺镇完老家村的邻村演《朱仙镇》,完颜姓家族知道后,去人把戏台子掀翻了,险些发生打斗。

在“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上,完颜三坤在和甘肃省泾川县完颜村金兀术后裔交谈中,发现他们都有“男人不能娶岳姓女子、女子不能嫁岳姓男子”的共同祖训。但是,这一祖训却被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三永改变了。

1992年,完颜三永和邻村一位姓岳的姑娘偷偷相爱了。他们准备结婚时,遭到完颜三永父母的坚决反对,村里的一些族人也坚决反对,他们认为,金兀术的后人和岳飞的后人是不能和好的仇人。但是完颜三永认为他们是干涉自己的婚姻自由,据理力争。

村支书完颜三和召集族人进行讨论。完颜三和与村里的一些开明人士认为,现在是新社会,婚姻法也有明确规定,婚姻自由,再说不与岳姓通婚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做通了完颜三永父母的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

完颜三坤说,这是鹿邑完颜家族第一例和岳姓通婚的。2005年,完老家村的完颜立石也和一位姓岳的姑娘结了婚。

传统的烙印

完颜族人的祖训有的被改变了,但是一些民间信仰仍深深地烙在他们心中。他们不吃马肉和狗肉。

完颜三坤说,女真族是游牧民族,对马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吃狗肉有这样一个典故,努尔哈赤幼年时,明朝总兵李成梁要杀他,努尔哈赤匆忙中偷了一匹马,带着自己喂养的一条大青狗逃出军营。逃跑途中,坐骑中箭毙命,努尔哈赤只好躲进一个大草甸子里。李成梁放火烧他,他的大青狗飞快地跑到河边跳入水中,然后回到努尔哈赤身边打滚灭火,来往不止。努尔哈赤终于脱险,而大青狗却被累死。从此,满族人敬狗爱狗,不杀狗不吃狗肉,至今婚丧时仍用红纸剪出马和狗的图案,张贴在门窗上。

满族人喜爱喜鹊,视之为神,并把它当作本民族的图腾。

据说,满族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子孙暴戾成性引发叛乱,只有一个叫樊察的幼儿逃跑了。途中追兵赶来,樊察听天由命,兀立不动。正危急时,一群喜鹊飞来落在他的身上,追兵远远看见,误以为是根枯木。樊察劫后余生,无限感慨,便把喜鹊当作神灵。

完颜三坤说,鹿邑的完颜村民交往中还用“抱拳礼”,年幼者向长辈行礼时,右手抱拳,左手从左边半抱着右拳,两个大拇指并列平行;长辈还礼时,两手姿势相反。春节时行跪拜礼,跪姿为半跪式,眼正视,头端正。

在丧葬习俗中,完颜村民要在棺材上放一把用柳条、麻绳和高粱杆作成的弓箭,箭头正对着棺材前方。

崇文尚武人才辈出

没到鹿邑之前,记者对他们充满了神秘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的祖先彪悍威武、刚猛桀骜。2009年5月5日,记者在鹿邑县接触了众多的完颜氏家族的人,他们的性格豪爽质朴。

马铺镇完老家村是鹿邑最大的“完颜部落”,有2300多口人。

村支书完颜三和说,完颜家族的人性格率直、不服输,爱抱打不平,有些事看不顺就站出来。有一年在马铺街上,有两个人在打一人,姓完颜的一个人看不惯去劝架,结果也和那两个人打起来了。那两个人输得不服气,姓完颜的人走到他们家门前时,又进行了一翻较量。

崇文尚武是女真族入主中原后,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果,现在完颜家族中还有很多人会武术。

20世纪60年代,完颜家族习武之人众多。夜幕降临后,村里空地上的马灯亮了起来,他们就开始练习武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习武的人也少了。

今年81岁的完颜三杰,年轻时会使用刀枪剑棍等多种兵器,都是父辈传下来的。完颜三坤的父亲也会武术,退休后在家教孙子们练习武术。

完颜三坤说,《鹿邑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鹿邑完颜一支出了十几名武举人和文秀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多名烈士。鹿邑烈士陵园的碑记上就镌刻着7名完颜姓氏的名字。

据他们粗略统计,鹿邑完颜家族考上大学的有300多名,其中不乏研究生和博士生。

完颜家族在外工作的国家干部有200多人,在鹿邑县任职的科级以上干部也有20多人。最近,完颜三坤萌发了举办完颜宗亲学术研讨会的想法,他说,评书《岳飞传》等文学作品把岳飞渲染成了大英雄,而金兀术成了侵略中原的敌人。他认为,在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女真人也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衣着服饰,基本上是沿袭女真族。

满族人喜欢穿“旗袍”,清朝统一全国以后,旗袍主要为妇女穿用,样式有所发展并讲究装饰,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端平直的长袍。清代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袖里的下半截彩绣采用多种与袖面不同颜色的花纹,然后将它挽出来,别致、美观。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天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上下较宽, 中间细圆,类似花盆。

清代满汉妇女多穿裙装和套裤,裙子以长裙为主,群式多变。如早期时兴“月华裙”,在裙中褶裥内有花纹图案,好似月色映照下的美景。中期流行的“凤尾裙”用金银线将各裙片拼和连接,宛如凤尾。乾隆年间,妇女喜欢穿镶粉色边的浅**衫,下配绣花边的裙子和裤子。咸丰、同治年间在凤尾裙基础上改革成为“鱼鳞百褶裙”,即在裙下摆处用线交叉相连,使之能展能收,形似鱼鳞。在清朝前期,男从女不从的变动政策,使清初满汉女装保留各自的形制和特色。随着满汉两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女性服装渐趋融合。

清帝服饰完全介绍(超级漂亮图图

衮服

型制:前后及两肩共四团金龙,左肩日,右肩月,并饰有万寿篆文和五色云纹。

穿着场合:祭圜丘、祈谷、祈雨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3548266jpg[/img]

朝服

型制:由披领和袍裙组成。马蹄袖,中腰有襞积。列十二章,饰龙纹44条。有冬、夏之分,分明黄、红、蓝 、月白四色。

穿着场合:登基、大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祭天、祭地

冬朝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4636283jpg[/img]

夏朝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479131jpg[/img]

日朝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4739246jpg[/img]

月朝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486902jpg[/img]

吉服

型制:圆领、大襟、马蹄袖、四开裾长袍,饰龙纹9条,列十二章,有明黄、蓝、福、绿等色。须戴吉服冠、挂朝珠。 规格仅次于朝服。

穿着场合:喜庆朝贺及公务活动穿着

吉黄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144901jpg[/img]

吉蓝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216433jpg[/img]

吉绛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257826jpg[/img]

吉绿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329206jpg[/img]

常服

型制:圆领、大襟、马蹄袖、四开裾长袍,以素色暗花衣料缝制。

穿着场合:平时穿着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553128jpg[/img]

[img]http://wwwkangyongnet/UploadFile/2005-4/200546205613615jpg[/img]

入关前的满族,生活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是以狩猎和半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其衣服宽大,衣袖窄小,并呈马蹄袖形式。入关后,这种衣饰形式不仅得到保留,而且还对不同阶层人的衣著作了明确的规定。皇帝身为“真龙天子”,衣饰享受最高等级,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重大典礼活动穿衮服,平时上朝理政穿朝服,喜庆节日穿吉服,平时起居穿常服(亦称便服),外出巡幸穿行服。穿不同服装时戴不同的冠,如朝冠、吉冠、便帽等。不同季节更换不同质地的衣服,如冬季穿皮棉,夏季穿纱绸,春秋两季为袷服。服饰色彩上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的朝服、吉服“色用明黄”,并绣以历代皇帝所专用的金龙纹饰、十二章纹饰和海水、流云等象征江山万代的吉祥图案。皇帝的行服、便服多选用蓝紫、酱、驼、姜黄等随意颜色,或织团龙、或织福寿,处处体现服饰的高贵与豪华。

http://wwwwenyicom/culture/FUSHI/fsjs/qinghtm网站上有。。。。

金兀术后人在哪?女真族为何至今不和岳姓通婚?

他们是金兀术后人,分布在河南省鹿邑县11个村落,同属于“完颜部落”。他们在这里沉默了400年。 他们依然守护着女真完颜氏的民间信仰;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