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
1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
我就找到这些还有一篇自己想办法吧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拾椹供亲桑葚成熟时甘甜鲜美,城里人很少有机会吃到。
但是,荒年是要用桑葚来填饱肚子,想一想也是令人悲哀的。蔡顺是当时有名的孝子,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了,人们推荐他出来做官,他也不答应,说是离家出去做官,会远离母亲的坟墓。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蔡顺这样的孝顺,真让人嗟叹不已。敬重父母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一辈子仅仅是以专孝顺父母作为子女的唯一事务,社会就不能进步和发展了。
原文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
赤眉贼见而问之。蔡顺:“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古文今译 西汉末年,有位年轻人叫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有一年,年成不好,他就出门摘拾桑椹给母亲吃,遇到起义军,军中人看到他将摘拾的桑椹分成两个篮子盛装,便好奇的问他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已经成熟了味道比较香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尚未成熟,还有酸味,是给自己吃的''这些盗贼深受蔡顺孝思的感动,就送他三斗白米和一头牛,好让他回去奉养母亲。
注释 蔡顺:字君仲,东汉人 孤:幼年丧父的人。 事:伺候。
岁荒:年成不好。岁,年成,收成 日:天。
顺日即为每天。 桑葚:桑树的果实,成熟时黑紫色或白色,味甜,可食。
以:用。此处可不译。
异:不同的。此处异器为(两个)不同的器皿。
赤眉贼:即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贼”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黑色的桑椹味道甘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味道是酸的,用来给自己吃。 其:他 而:到 床头捉刀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 原文 崔琰,字季珪,眉目清秀。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解释 床:指坐榻 雄:称雄,威慑 雅望:气度;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
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 (使者) 自以形陋(认为) 不足雄远国(称雄) 使崔季珪代(让) 既毕(在) 魏王何如(怎么样) 然床头捉刀人(但是) 此乃英雄也(是) 自以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猛) 翻译 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长相不够威猛,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接待完毕,待匈奴人走后,曹操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 举例月得十篇,或作~乎。
启示 1深刻反映了曹操的矛盾心态。 2表现出曹操心胸狭窄,奸诈狡猾,残忍的性格。
3描写曹操羞惭,自卑心理。 4怕匈奴使者回匈奴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丑行、丑貌)。
5 匈奴使者是人才,不为己用必后患无穷。 涓蜀梁疑鬼 原文: 夏水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昂视其发,以为立魅也。
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翻译: 长夏河的南面住着一个叫涓蜀梁的人。
他这个人愚蠢又胆小。在有明亮月亮的晚上行走时,低头看见他自己的影子,以为是蹲在旁边的鬼;抬头看他的头发,以为是妖怪。
转身逃跑,等他到家,由于受到过度惊吓,气绝身亡。 字词注释: 夏 :河名,即夏水,今名长夏河。
夏首:即夏水口,在今湖北省江陵东南。 焉:在那里。
涓蜀梁:人名。 善畏:容易害怕。
霄:通“宵”夜。 魅:精怪。
古人以为物老则成魅。 走:跑。
曰:名叫。 愚:愚蠢。
俯:低下头。 句子解释: 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
解:低下头看见他的影子,以为是鬼。 背而走 解:转过身跑。
铁杵磨针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媪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事实代代相传。
媪:年老的妇女。 铁杵:铁棍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杵:棒 木追 去:离开。 逢: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卒业:完成学业 王积薪闻棋 原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13)天下无敌⑶。将游京师⑷,宿于逆旅⑸。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⑹曰:“良宵难遣⑺,可棋(14)一局乎?”妇曰:“诺⑻。
2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拾椹供亲》《床头捉刀人》《涓蜀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力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孟母戒子 原文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以此戒⑦之自是之后⑧,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然,……的样子 ④喧(xuān):遗忘 ⑤ 引:拿来 ⑥裂:割断 ⑦ 戒:教育 ⑧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译文 孟子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一段时间后,接着再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 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你觉得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效果好吗? 答: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 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表水涉澭 原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注释 荆①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②澭水澭水暴益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④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⑤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⑦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①荆:楚国的别名 ②表:标志,此处用作动词,测量,即测量河水深度下文中的“循表而夜涉”的“表”用作名词,即标志 澭:古水名 ③暴益:猛涨 ④溺:淹没在水里 ⑤惊:乱 而:这里作“如”解 都舍:大厦舍,房屋 ⑥向:以前 ⑦导:通过 译文: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社会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处理事情也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把事情看成静止不变,不去适应新的情况,采用新的措施,结果必定遭到失败 卞庄子刺虎 原文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斗,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毙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倾,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ؤ作者:司马迁 译文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إ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的名声 字词解释 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有勇力 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 方且:正要 立须之:须,等待之,代词,这里指这件事 止:劝阻 食甘:吃得有滋有味 须:等。
3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及翻译《心不在马》我查到的,不知是不是你要的O(∩_∩)O~
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
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4 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bbs系列翻译谁有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bbs全文: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翻译: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1 与穿井得一人寓意相同的故事 要文言文的原文
穿井得一人寓意谣言不可信。
类似的故事如“曾参杀人”、“三人成虎”等故事。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曾参杀人——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 与穿井得一人意思相同的文言文察传
题解
《察传(chá chuán)》为《吕氏春秋》篇名。“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察、深思和验证,否则将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生动有趣。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à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使用,指劳动力。
8、于:到,向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3 请你写出与穿井得一人意思相近的两个成语与穿井得一人意思相近的成语:临渴掘井、市井小人、市井之徒、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1、市井小人,拼音shì jǐng xiǎo rén,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用法:那些市井小人,虽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往往能表现出崇高的品德来。2、市井之徒,拼音shì jǐng zhī tú,指混迹于市井的贩夫走卒。
用法:这种市井之徒,当然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典故: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至于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的贩夫走卒。
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呢,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3、临渴掘井,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释义:临:到,接近;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用法:劝你们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以免后悔来不及。4、临时抱佛脚是一句谚语,读音为lín shí bào fó jiǎo,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
用法:经过次考试,我终于明白了考试要脚踏实地能临时抱佛脚5、临阵磨枪,意思是到阵前要作战时才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做准备。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4 《穿井得一人》这篇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求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如下: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文中说丁家打了一口井可以不用去挑水了,这样就可以空出来一个劳动力去干活,但是邻居却误以为从井里捞出一个人,并且一传十十传百,全国都知道了丁家从井里捞出一个人,然而这个信息很明显是错误的。
因此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原文:
《穿井得一人》
作者:吕不韦
朝代:先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扩展资料: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否则就会犯下大错误。
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举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夫得言不可以不察”。同时进一步的提出分论点来阐明该观点,提出“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等为主要的两个分论观点。
第三部分通过对上述部分的论证总结观点,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文章大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这个故事从丁氏的穿井引出传话的出入,说明传言易讹,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穿井得一人
5 有什么短一点的古文寓言故事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边去取水,所以总有一个人在外边奔波。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对人说:“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有人听见这话,就向另外的人传话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一个人。”于是全国的人都争相传播这样一条奇闻。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家的人回答说:“我们是说挖井之后多出一个人的劳力可供使用,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
启发:这个故事从丁氏的穿井引出传话的出入,说明传言易讹,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6 古文翻译: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释义: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此文出自春秋时代吕不韦所写的《吕氏春秋》。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
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文章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文章简介:《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收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改名为《穿井得一人》,2016年收入人教社新版语文教科书中(与两篇《伊索寓言》及列子作品《杞人忧天》同属《寓言四则》。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 。”
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
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
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
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
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
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吕氏春秋》以道为主融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道家的优点与特色。
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7 古文《杞人忧天》和《穿井得一人》的注释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忘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是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
问题一:文言文中族的例句和意思 1 箭头。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2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
3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4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5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问题二:文言文中旧家世族的意思 旧家:上代有勋劳和社会地位的家族。古代有荫封制度,某人有了功勋功劳,或者官职够大,朝廷封一个相应的“位”,其后代如果不出大问题,能继承享受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这样的家庭叫“旧家”,比如《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出生在这样的家族的男子,叫“旧家子”。
世族:指世代显贵的家族。
旧家世族:是“旧家”和“世族”同义联合短语,泛指显赫的家族。
问题三:XP会不会比98更加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从而使游戏运行更顺畅?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81相媲美的。
问题四:这个族谱上面文言文大概什么意思 帮你解释一下。
这是贾姓重修家谱的序言。文意如下:
壬申年(1932或1992,按60年前推)仲秋(农历八月)之前一天,表弟柴荣广约我到燕尔沟贾氏府,请我撰写修宗谱的序言。我环视这里四面地形,北面连接古城土楼,南面屏蔽的是佛屏岭,西面隐隐约约可以望见金峨,东北面可遥望老爷山顶。湟水从西北汹涌澎拜向东之下。山岳重重叠叠,形势起伏,村舍千里,田地沟渠万顷,土质肥沃,常年气候不冷不热,可耕可……
问题五:古文中,氏是什么意思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 2、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4、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5、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6、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7、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7、姓。 代 1、通“是”。此,这。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问题六:在文言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1 文言文《拾椹供亲》的启示
孝 《拾椹供亲》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去采桑椹,他拿了两个篮子,一个装黑色或紫色的,另外一个装比较红色的。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篮子?因为比较熟的桑椹是黑色、紫色的,还不是很熟的是红色。蔡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
强盗们也很纳闷,把他抓起来,就问他:“你为什么采桑椹要分两边?”他说:“因为熟的比较甜,是留给我母亲吃的;这边不太熟的,是留给自己吃的。”
强盗们听了很受感动,就把他放了。强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为何会把他放了?因为蔡顺的孝心唤醒了他们的孝心。所以,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有好的德行,再恶的人也会被感化。我们面对恶人的时候,要不要去责骂他?不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好,来影响他,影响社会。
强盗们因为很感动,就把一些米和一些东西送给蔡顺,让他拿这些东西奉养母亲。然而,蔡顺并没有拿。假如他拿回去才放到家里,突然官府里的官员来了。进门一看: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家?李四家的菜为什么在你家?此是人赃俱获,百口莫辩。
所以,要拿任何人的东西,一定要先思考物品的来路是否清楚!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就是君子有九个方面要时时观照,时时反思。这九思当中就提到“见得思义”。我们要获得任何一样东西,首先就要考虑到它的来路是否符合道义。假如与道义相违背,就绝对不能动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跟孩子们每讲一个故事,其中都蕴含着很多道理。这个故事蕴含的第一个道理,是“亲所好,力为具”。第二个道理,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用德行去感化。第三个道理,是“见得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我们在跟学生讲故事时,假如不把这些道理开显,学生留下的印象,只是觉得听了一个故事。假如只是单纯讲道理,没有讲故事,一般人听久了道理很可能会昏沉。所以,理与事要融合在一起,要理事圆融来讲故事。如此,学生就会很容易吸收其中蕴含的道理。
2 拾椹供亲这篇古文的译文〔原文〕
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曰:“何异乎?”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赠之。
〔译文〕
蔡顺,字君仲,从小失去父亲,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正逢王莽乱世,连年灾荒,食不果腹。为了糊口,蔡顺只得去山里拾桑椹用以充饥。拾桑椹时,他准备了两只不同的篮子来盛桑椹。有一次,蔡顺进山拾桑椹,被一赤眉军见到了,他们惊奇地问他:“为什么用两只不同的篮子来盛桑椹呢?”蔡顺回答说:“把成熟的黑桑椹留着专门给母亲吃,不成熟的红桑椹自己吃。”蔡顺的孝心感动了这群赤眉军,他们送给蔡顺三斗白米、一只牛蹄,让他带回家孝敬母亲。
3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拾椹供亲》《床头捉刀人》《涓蜀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力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孟母戒子 原文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以此戒⑦之自是之后⑧,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然,……的样子 ④喧(xuān):遗忘 ⑤ 引:拿来 ⑥裂:割断 ⑦ 戒:教育 ⑧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译文 孟子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一段时间后,接着再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 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你觉得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效果好吗? 答: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 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表水涉澭 原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注释 荆①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②澭水澭水暴益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④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⑤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⑦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①荆:楚国的别名 ②表:标志,此处用作动词,测量,即测量河水深度下文中的“循表而夜涉”的“表”用作名词,即标志 澭:古水名 ③暴益:猛涨 ④溺:淹没在水里 ⑤惊:乱 而:这里作“如”解 都舍:大厦舍,房屋 ⑥向:以前 ⑦导:通过 译文: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社会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处理事情也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把事情看成静止不变,不去适应新的情况,采用新的措施,结果必定遭到失败 卞庄子刺虎 原文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斗,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毙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倾,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ؤ作者:司马迁 译文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إ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的名声 字词解释 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有勇力 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 方且:正要 立须之:须,等待之,代词,这里指这件事 止:劝阻 食甘:吃得有滋有味 须:等。
4 跟拾椹供亲有那么点关系···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赤眉贼见而问(之) 以白米牛蹄赠(之)原文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选自《后汉书》)古文今译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年成不好,粮食不足他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农民起义军看见便问其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农民起义军怜悯他的孝心,把白米牛蹄送给了他。
5 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孝顺的人,你还能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吗蔡顺少啮指心痛少时,其父去世,赡养母亲尝出外砍柴火,有客人至,母亲望蔡顺还不回来,乃噬咬手指,而远在外面的蔡顺即刻心动,于是弃柴奔驰而回,跪地问缘故母亲说:“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其母九十而寿终未及葬,邻里发生火灾,火逼近他家,蔡顺便抱伏棺柩呼天号哭火灾过后,蔡顺独得以免灾闻雷泣墓 蔡顺的母亲害怕打雷,自从其母死后,每逢打雷,他都绕母亲的坟墓哭泣,曰: 我蔡顺就在这里! 当时的太守韩崇很关照蔡顺,每遇到打雷时,就会派人遣车马到墓地去当时,有太守召他为东阁祭酒,有太守召举他为孝廉,他都因为不肯远离母亲的坟墓而不 八十岁终老于家中。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
本文2023-11-29 23:21: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