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的支流水系
较大支流有320条,主要支流右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渔子溪、寿江(寿溪河)、白沙河、大渡河、马边河,左岸有泥溪河、越溪河。
牟尼沟,岷江的支流,河流经松潘县牟尼沟乡所辖5村的上寨、中寨、三联、包座和石坝村,在安宏汇入岷江,流长37公里。
黑水河,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和茂县境内,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有西、北两源:西源发源于黑水县西部的羊拱山麓(一说垭口山东麓 );北源发源于毛尔盖草原,其流程和面积均大于西源,但习惯上以西源为干流。
于茂县境西部赤不苏河后向东流经4个乡,在沙坝区的两河口注入岷江。
全流域面积为7240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流域面积的314%。
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40立方米/秒,干流全长122公里,落差达1048米,平均比降86%,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170万千瓦。
黑水河长度大于松潘县一支,应为岷江正源,但习惯上仍以松潘一支为正源。
杂谷脑河,系岷江支流。
古名沱水。
据《理番厅志》所载,自江水溢出,别为支流者,皆名曰沱,故名沱水。
后因沱水流经重镇杂谷脑镇,因而更名杂谷脑河。
位于四川省中部。
发源于鹧鸪山的南麓,经理县境内的米亚罗、杂谷脑、薛城先进水平地,而后进入汶川县,在威州江汇入岷江。
全长158公里,流域面积4629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99-122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为519公斤/立方米。
杂谷脑河水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杂谷脑河干流实行了“一库七级”梯级开发(后增为九级)。
渔子溪,官方称二河,《汉川县志》记:“在汉除崛江外,即以此水为大,故名二河”(注:现县境内,岷江支流流量以杂谷脑河较二河为大)。
发源于卧龙乡西南,仪(川)小(金)交界之巴朗山东坡,由西南流向东北至耿达乡龙潭磨子沟村附近转向东,经卧龙、耿达、映秀三乡镇,在映秀镇中滩堡汇入岷江,全长约89公里。
集水面积约1690平方公里。
根据渔子溪水位站有记载的资料,年平均流量最高是1966年791立方米/秒。
二河源长,积水面的森林复盖面大,植被好,水的含沙量小,流量较稳,落差大,下游(两水合点以上)河床比降是千分之244,是较理想的开发河流之一。
二河两岸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有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栖息之地。
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份。
草坡河,地处汶川县境中部,草坡乡境内。
发源于理县海子塘背坡的草坡境,源头名日正沟,上游称正河,经樟排村境称草坝河。
流经沙排、克充,足湾,樟排四个村,与主要支流草坡沟汇合于两河口后称草坡河,在绵虒镇下索桥汇入岷江,全长455公里。
其中源头至两河口长38公里,以下至下索桥75公里。
集水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
草坡沟是其主要支流,上游赤充沟,发源于梯子山,流经金波、码头和两河村一部份后汇入主流,长约24公里。
有水电站14座,干流截流形式的大型水坝2座,径流引流形式的小型水坝12座,构成了密集而连续的水利发电系统。
寿溪河,地处汶川县境南部,上游为西河。
《汶川县志》载:“西河,源出终年积雪之大塘山。
(注;现汶川县和大邑县之交界处)。
“入灌县境,称寿注,以其经老人村故名。
西河是寿溪河的上游和主流,从源头至三江口约40公里,其主要支流-正河(全长约33公里)和黑石江(全长约13公里)在三江口汇入,经白石、水磨镇,在漩口汇入岷江。
从三江口到漩口长约25公里,故寿溪河全长65公里左右。
年平均流量最高346立方米/秒,最小是1969年197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最高是8800克/立方米,最少为167克/立方米。
松坪沟河,发源于茂县境北部日多沃山之鲁兹郎古东南,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松坪沟、较场两乡,注入岷江小海子,全长3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1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233立方米/秒,集水面积504平方公里。
白沙河,是岷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因其下游河沙泛白而得名。
其全部流域都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
白沙河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西河,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崇庆县西部山区火烧营,上游蜿蜒于苟万山区的深山峡谷中,河源至鹞子崖河段称文井江,鹞子崖至味江河口段称朱崇河。
在元通场附近与干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沙沟河相汇,以下始称西河。
经崇阳镇至集贤乡后,入大邑县境,在沙渠与白马河汇合后,于蒙渡入新津县境,又于顺江与黑石河、羊马河相汇,至白溪堰注入岷江正流(金马河)。
干流河长108公里,平均比降4‰,总流域面积1156平方公里。
南河,古名邛水、赤水,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邛崃县西部山区,上游分二源,源于镇西山的称火井河(又称文井江),源于天台山的称夹关河(又称白木江),二河于齐口相汇后始称南河。
流至白鹤乡出山谷入平原,至临邛镇西石灰包纳出(chu)江,至回龙乡两河口纳蒲江河,到羊安镇合江寺纳斜江,于戴林出邛崃县入新津县境,再经商隆场,最后于新津县城五津镇汇入岷江。
干流河长135公里,平均比降106‰,流域面积3640平方公里。
府河,为走马河下段河道,与毗河同起于郫县石堤堰闸,南流经郫县团结乡,于郫县安靖乡南左分东风渠总干渠,以下行进于郫县与金牛区界,南到雍家渡,右纳沱江河,经成都城区,接纳清水河下段锦江(南河)、沙河,入双流县境,纳江安河、芦溪河。
乃出双流县境,入乐山市彭山县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镇汇入岷江左岸。
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3亿立方米。
马边河,是岷江中游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岷江仅次于大渡河和青衣江的第三大支流,全长192千米,流域面积3582平方千米,因发源于大凉山腹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而得名。
流经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和犍为县,于犍为县玉津镇河口街道附近汇入岷江。
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总落差1890米,平均比降098%,水能蕴藏量丰富,达到55万千瓦。
越溪河,古名拥斯茫水,又名大牢溪,自荣县入宜宾县境内,经合什、征远、柳嘉、沙沟、改进、观音、徐家、隆兴、越溪、古柏、缸平、黄伞等十三个乡镇汇入岷江,流长105公里。
越溪河在宜宾县段山清水秀,岩岸千姿百态,风光奇异,景色迷人。
名人樊曙的《越溪河记》(收载清嘉庆《宜宾县志》),详细记述其风光、产物、人物、民情。
建国后,因建筑电站,越溪河被分段渠化,昔日怪石嶙峋,惊涛拍岸的险滩已化为晶莹平湖。
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阳山江、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
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
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条,10000平方公里的2条,河网密度039。
鲫江,岷江一级支流,古称鱼蛇水,又称月江河、粤江河。
发源于仁寿县马鞍山秧鸡口,南流人东风渠五期工程囤蓄水库黑龙滩水库库区出库后蛇蜒向西南流又折向西流,经仁寿县龙正镇右纳中江河;折南过金顺,左纳廖白河,又转西流过顺河后即入眉山县境,曲折西流至家相,右纳蟆颐水,折南流于五皇场左纳盐沟,乃入青神县境,过高台,于杨柳嘴汇入岷江。
鲫江河道长76公里,流域面积527平方公里。
流域河系发育,支流密布,最大的支流为廖白河(又称正江河)。
茫溪河,古称拥斯茫水、四望溪,系岷江左岸一级支流。
上游分东西二源,东源殷家河发源于仁寿县松峰乡双河口,由东北流向西南,经双河水库,至观音村出仁寿县进井研县境,经研经、农新两乡(镇),至来夙乡与西源相汇。
西源研溪河又名中秋河,发源于井研县分全乡,由西北流向东南,经大佛水库,至东方红村折向南流,沿途经金紫、金峰、长河、研城等乡(镇),于来夙乡与东源相汇。
东西两源在来夙乡相汇后,曲折南流,至千佛乡右纳偏龙溪,左纳东林河;至三江镇,左纳月波河,折向西南流;过马踏镇,至王村乡,左纳黄钵河,经梅旺乡永忠村出井研县境入乐山市五通桥区,至金山镇左纳敖家河,右纳最大支流石磨池河;复经柑子、杨柳乡,于五通桥汇入岷江。
茫溪河河道长91公里,流域面积1227公里。
流域呈扇形,河系发育,支流密布。
蒲江,又名蒲江河,古以沿岸产蒲蔺(席草)而得名。
发源于总岗山-丹棱县新场(今名王场)土地坳之杨山。
此水经名山县小海子、吴岗,绕中峰寺,北东流至中坝,纳观音堂水(观音堂古称康乐场,水有两源:一出丹棱老毛沟;一出境内灯草沟)。
再北东流至两合水,纳名山县干木沟水(源出名山县月儿岗分水岭)。
在两合水入彭州市境后称蒲江河。
境内,沿流路接纳源出长秋山、小五面山诸山溪水,北东流至五星乡上场口汇临溪河,折东流至刘码头出境。
复转北东流至邛崃市两河口汇南河,继流至新津县县城五津镇南、通济堰下,注入岷江。
全流程62公里,全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
彭州市境内流程4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流经成佳、朝阳、霖雨、光明、西南、鹤山、东北、天华、寿民、插旗、寿安、五星等2镇、10乡。
醴泉河,发源于彭山县、邛崃县以及东坡区与蒲江县交界的长丘山脉,是东坡区的母亲河。
该河流经东坡区盘鳌、多悦、悦兴、尚义、象耳、松江等6个乡镇,在东坡区松江镇与青神县黑龙镇交界处流入岷江。
醴泉河全长6677公里,流域面积52302平方公里。
根据眉山县志上的资料,醴泉河多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枯水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评价河段平均比降02%,河面宽20-50米,枯水期流速03-04米/秒。
醴泉河自金象化工园区排口下游约13公里进入岷江。
醴泉河主要水体功能为农灌、泄洪和工业取水。
金牛河,又名梧夙河、三洞河,古称潍甘水、金流江,发源于丹棱县与大岩山。
源流北转东流,过童场,人眉山县境,折东南流,经群光、马祠,入夹江县境,右纳古井沟;继续东南流,过吴场镇,穿成昆铁路,至梧夙乡,左纳三洞桥沟;至青州乡〔土主庙),右纳土门河;再东南流入青神县境,经罗波乡(顺河场),右纳小河(又名宋江);旋向东南汇人岷江。
按《巴蜀江河辞典》资料,金牛河千流河长50公里,流域面积341平方公里;按《乐山市水利志》资料,干流河长为506公里,流域面积为3296平方公里;按《夹江县地名录》资料,干流河长为40公里,流域面积为270平方公里。
思濛河(思蒙河),又名芙蓉溪,古称雍甘水、雍甘泉、思濛水、思濛江、夷郎川、难江,发源于丹棱县石桥乡插旗山。
上游龙鹄溪(古名果溪),由北向南流,经唐河乡,又称唐河,于丹棱县城西与石河相汇后始称丹棱河,石河又称黄金河、中隆河;折东流,人眉山县境,转向东北流,经伏东乡(伏龙场),左纳广济河后始称思濛河;又折向东流,左纳盘鳌河(又名万胜河),再东流经三宝场,折向东南流,经修文镇(冬瓜场),右纳龙兴河;继续东南流,穿成昆铁路,经思濛镇,右纳蒙仁河;经莲花乡后,入青神县境,经西龙镇,至瑞丰镇易祠堂汇入岷江。
据《巴蜀江河辞典》资料,干流河长79公里,流域面积691平方公里;《岷江志》记载,干流河长为76公里,流域面积为730平方公里;《乐山市水利志》记载,干流河长为518公里,流域面积为5486平方公里。
沐溪河,又称沐川河,古称沐源川、沐溪。
发源于沐川县与屏山县边界五指山北麓老官碉,南向北流,经建和乡、幸福乡,左纳燕家坝沟;又北流至沐川县城,右纳沐卷河,左纳洗脚河;继续北流经新凡乡,左纳富和沟;折向东流,纳新街河;又经炭库乡,右纳炭库河(刘家沟)、马草沟;折向东北流,入犍为县境,过文池,右纳文昌沟;折北流,过铁炉场,绕一大弯,于刘家场附近汇入岷江。
干流长度57km,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
龙溪河,又称箭板河,上游分二源,东源称大龙溪,西源称小龙溪。
大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蚂蝗岗,小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老君包。
二源皆南向北。
于龙华寺汇合后始称龙溪河;又北流过龙水,左纳福坝沟;又过打鱼至屏山与沐川两县县界,至两河口右纳商州河;两河口以下进入沐川县境,折向西北流,至于剑口左纳田家河;又北偏东流,至底堡有水文站,过站后曲折向东北流,于新街场急转东南流;以下为沐川与宜宾两县界河,右纳龙扑沟;至庙坝转东北流,至龙池转西北流,至关刀岩又转东北流;过箭板镇后又称箭板河,出沐川县入犍为县境,沿犍为县与宜宾两县边界北流,至龙溪乡舍子山汇入岷江。
河长82km,流域面积644平方公里。
沙溪河,位于岷江东岸。
其上游为二大支流:左岸支流发源于仁寿县金凤乡的王店子,从青神县属罗湾乡入境,右岸支流发源于仁寿县景贤乡的壶盖山,从县属河坝子乡入境两支流于河坝子乡安家坝相汇,然后自东向西于高台乡石青岩注入岷江。
青神县内流长14公里,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米,平均比降千分之78,多年平均流量为226立方米/秒。
筒车河,发源于井研县镇阳乡的干佛洞,自东向西流经镇阳后,入青神县属白果乡,直到瓮家乡象鼻咀汇人岷江。
青神县内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3米,多年平均流量077立方米/秒。
岷江干流经都江堰首部枢纽,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左边是内江,右边是外江。
分水堤一直延伸到离堆处,中间有两处溢洪孔道,名叫飞沙堰和人字堤,当内江接纳了超量洪水时,洪水就自动翻过这些孔道泄入外江,紧接是内江总进水口-宝瓶口。
宝瓶口下取四大干渠: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在外江,1974年从鱼嘴到右岸修了一道节制闸,岸边设有沙黑河进水闸,外江干渠沙沟黑石河从那里分水。
内外江引走大部水量之后,岷江被人称为正南江或金马河。
内外江各大干渠最终在新津、彭山水网全部收束于岷江干流,又恢复了“岷江”名称。
都江堰灌溉水系,历史上屡经修缮改线,到21世纪初,内江干渠已变成四大支: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蒲阳河分出人民渠:柏条河流过石堤堰节制闸后,称为毗河,最后与蒲阳河下段青白江会合,流入沱江。
走马河分出徐堰河,而徐堰河流经石堤堰后成为府河,分出东风渠;走马河又一分为二,成为沱江河、清水河,它们最后都与府河汇合:江安河在1957年以前由外江分水,1957年纳入内江系统:原来外江下游的分支杨柳河,这时也成了江安河的分支;江安河尾端汇入府河,而府河最后流入岷江干流,现在的蒲、柏二河进入沱江,走、江二河归纳成府河,进入岷江,系统很分明。
外江系统在建国前,习惯上称金马大河、羊马大江、黑石大堰,似乎羊马河是外江的主流;建国后,东侧的金马河规模增大,理所当然地成为岷江干流,1957年以前,由都江堰鱼嘴处岷江西岸分出沙沟河、黑石河,而由金马河分出羊马河,并与黑石河联通。
1970年渠系改进后,沙沟河汇入崇庆西河;羊马河与黑石河合并,最后仍入西河,西河在新津汇入岷江。
蒲阳河,是都江堰内江的极北干流,因位于灌县蒲村(后改蒲阳镇)之南,流至广汉之三水关,有彭县之蒙(水蒙)阳河自北来汇,故名蒲阳河。
《成都志》谓之“外江”。
此河系人工开凿的河道。
蒲阳河由都江堰市太平桥下丁公鱼嘴与柏条河分流。
经志城乡、新民乡、蒲阳乡、驾虹、金马乡,崇宁县(郫县唐昌镇)境内,纳土溪河;至崇、彭两县交界之石坝子,右分一支为锦水河,以下正流名青白江,入广汉县后,又东南流入金堂县,经青江镇而达赵家渡,与雒水汇合,是为湔江,即入沱江。
此河全长107公里。
民国时期,蒲阳河灌县段有民堰九条,灌溉面积二万四千余亩。
至20世纪80年代,有引水口一个,灌溉二万二千余亩。
1952年开工兴建人民渠,在彭州市境内内江干河的蒲阳河上引水,干渠沿着成都平原边缘向川东北方向延伸。
柏条河,内江水系干渠之一,柏条河为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的一江,亦称柏桥河、郫江。
自蒲柏闸至石堤堰,河长448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
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76亿立方米。
在灌县太平桥(后称蒲阳桥)下丁公鱼嘴与蒲阳河分流,东流至灌县新民乡三官桥,右分一支为沙子河;再东流至新民乡十里主央,左分一支为马鞍河;再东流经胥家、金马乡,在饿狗堰入崇宁县境,穿城至郫县与新繁交界处之石堤堰上,有徐堰河南来汇入。
石堤堰右分一支为府河,其正流为毗河,经新繁县龙桥斑竹园入新都县;经金堂县之康家渡而达赵家渡,与蒲阳河合流,经淮州而下简阳县,是为沱江。
其分支府河南流至成都之筑断堰,有汕子河自西来汇,复东南流,经成都、华阳、与走马河合流;又复东南流至华阳县中兴场下,有外江之江安河自西来汇;复东南经仁寿县直达江口,与岷江正流全流,下统称岷江。
该河至古堤堰全长四十八公里,在灌县境内长一十七公里。
江安河,又名江安堰。
起于走江闸,顺金马河流向东南,是都江堰市与温江县、温江县与郫县、金牛区与双流县等的界河,最后流入双流县境内,于二江寺注入府河,是都江堰内江主要干渠之一。
干渠长958公里,过水能力154立方米/秒,分出支渠26条,斗渠196条,控灌农田3127万亩。
走马河,走马河起于走江闸,止于郫县两河口,是都江堰内江的主要干渠之一。
长267公里,过水能力297立方米/秒。
灌溉农田49万余亩,其中郫县16万多亩。
走马河原在灌县马尔墩从岷江分水,李冰建都江堰时改由宝瓶口进水。
从进水口至郫县两路口乡两河口一段为走马河,两河口以下改称为清水河,流入成都市郊名锦江。
走马河流至新胜乡金沙村江西滩抵县界,经过邋遢堰、龙家湾、两河口、释迦桥、花石桥、青龙场、毛家桥,到合作乡顺江村垮河坎以下出县界,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
岷江的支流水系
本文2023-11-29 21:45: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