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姓的历史渊源谁知道呢?
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鹰阜之视也”,从“目目”、从“佳”,“目目”左右视也,“佳”鸟之短尾总名;《辞源》解为:一、兵器,戟属,号三锋矛,二、姓,以地为氏,三、惊视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姓氏。 以姓而言,瞿氏出于子姓,《百家姓考略》称其为商大夫瞿父之后;《辞源》解为以地为氏;而我湘阴《瞿氏宗谱》记载出于商15君祖丁。 祖丁,在司马迁公《史记殷本记》中有记载,是商汤开国后第9世第16位君;15位君为祖辛;而第15世第28位君就是太丁(亦称大丁或文武帝乙)。祖辛显然不是,祖丁究竟指祖辛之子第16位君祖丁还是武乙之子第15世君太丁呢?(王国维《殷世数表》中列31帝,其中包括了太乙之子大丁,大丁生前并未继立,但待以帝礼,商俗兄终弟及,武丁前尤其如此,倘有一二错落,祖辛之子祖丁列为15位君未尚不可) 有商一代帝君,以甲名者六,以乙名者五,以丁名者六,以庚、辛名者四,以壬名者二,以丙、戊、己名者一,总计30帝。按商俗云“帝”与“祖”,是后人对先君先祖的通称,商人对大父(即祖父)以上诸先王先祖均称“祖”,商纣以后晚辈祭祀其先王如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庚丁、太丁均可以统称“祖丁”,这样看来湘阴《瞿氏宗谱》记载的商15君祖丁当是武乙之子太丁,即文武帝乙。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辞源》、湘阴《瞿氏宗谱》所言不能完全吻合,又当如何解释呢? “姓”者,从女,从生,天子因生以赐姓;黄帝生25子,得姓者14人,得氏姓12族。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姓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湘阴《瞿氏宗谱》均肯定了瞿氏出于子姓,“子”是帝舜封契于商所赐之姓,因功业而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言瞿姓氏由商大夫瞿父而得,而湘阴《瞿氏宗谱》传我族直接先祖为商15君祖丁,其记载貌似迥异,但包含了一些看似无关实有相同内容的联系。《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所说,记载了瞿氏得姓氏之始为瞿父,而《瞿氏宗谱》道出了瞿氏之本源在商君15世祖太丁。瞿父也好,太丁(君王)之后也罢,均为有自己封邑的商代贵族却是一点不错的,《辞源》以地为氏,作为封君的理由就更明显了。 只可惜其记载不象子姓另一族孔氏家族所记的明白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其文字:“孔氏之先为宋微子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历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见而可知孔氏是殷商子姓帝乙庶子微子启后;(商纣亡商后,周武存商祀,先立纣子武庚,武庚判乱逃亡,怜微子忠直,续立之以为诸侯宋王)从直系宋襄公到孔父嘉已传五代,有别于公族(宋王室)。按周礼:王之子为王子,王子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后历五世,与王室渐远。故因孔父嘉得姓氏。 瞿之姓氏所从来就没有如此清晰的脉络。其中原因不外:一、瞿氏之先,商君15世祖太丁,应是宋微子的祖父辈。历三代而商亡,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其间已经历许多年代,商、周制度到底有些不同,商末有没有类周的子弟封建制度,现在谁说得清?但子姓未得到王位的子弟在商之朝为卿士、大夫;在野大拥方国,小为宗伯、封君并有自己的采邑却是不争的事实。制度本不同于周,更兼亡国之后,太丁到瞿父其间经历多少年?是怎样的宗系?后来者经数百年虽欲补正亦恐怕补之不及,疑问一悬几千年,实不得已。孔氏有幸微子开宋,缘于周礼之制度世代相传,故能保存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家族史,这是瞿氏及其他子姓后人不可期求的。二、子姓得氏后人,百家姓中就有30族,但明显分出几类。其一类如褚氏有12姓氏,(如褚、花、华、汤、乐、穆、萧、戴、牛、向、桓、皇甫);还有一类如孔氏有5姓氏,(如孔、时、干、鱼、匡)源流清晰,为宋微子后;另一类如瞿氏6姓氏,沃氏为沃丁后,邓为武丁叔曼季后,瞿氏为祖丁(即太丁)后,梅氏为太丁弟梅伯后,禄氏为商纣子武庚禄父后,林为比干子坚后,除林姓源流清晰外,余族只知其远祖及得姓氏祖;再有就是如相、殷、宋、边、索、屠、那等以国或方国为氏。显然宋微子与忠贞可悯的比干(林氏)、梅伯后人为周所立、所敬而与周关系密切,其显贵根系明晰点外,别族包括可以不不臣服于周的箕子后人都不甚了了。其三、春秋战国后瞿氏日见衰落,没再出现声名显赫的人物,仅有的显名于世的商瞿上还只是孔门贤徒,没有百世流芳之德,也不当遗臭万年之恶,只好任流东西,所处年代相差无几,周武初立之商纣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之后尚且说不太清,何况他族? 据说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有别于他氏。其后代按说是帝王直系,若干年后,其后人以“禄”为氏,即非缘于国,也非缘于邑、谥、爵、号,更非缘于本姓,而是出于武庚禄父之“禄”字。亡国君后,存祀不图报恩反判乱逆争,“昏溃”自有说不出的苦楚,俗人如何待之,其实再明白不过了。禄氏之“禄”或许就是亲爱者念记、疏远者轻忽的标志吧? 湘阴《瞿氏宗谱》上没有先祖有始有终的明晰记载,但谱中涉及到不多的先人太丁,即文武帝乙,瞿父和商瞿,以及我族之先“钟鸣鼎食”的明证“瞿父鼎”及“瞿祖丁卣”。 太丁,瞿父,商瞿,“瞿父鼎” ,“瞿祖丁卣”,潜含着怎样的信息呢?不妨展开一说: 太丁,即文武帝乙,是武乙的儿子。 其父武乙据说名“瞿”,(和氏璧所著《商纣王帝辛传》中所说,其来源是甲骨文的新发现?还是借用那个大家的学术成果?)是有商一代最具争议的帝王,《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乙,好勇喜游猎,与天神搏,号‘斗神’,天神不胜,乃谬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生既不为俗世所容,死亦难得安息,司马迁公《史记》仅以“斗神射天”盖棺定论以无道待之,数千年不得翻身,伤莫大焉!试想商盘庚、小乙、武丁数君那一个是循规蹈矩的,只不过武乙自持智勇,太狂视一切了,甚至连“天”都不给一点面子,毁誉大不相同,悲莫大焉! 瞿氏之先或以高祖名字为氏,合乎三代旧俗,亦可在遭遇颇似的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中找到例证,是我祖商15君祖丁即武乙之子太丁亦即文武帝乙的又一印证。 瞿父应是有自己封邑的商代,正当如《百家姓考略》所言得氏姓先祖。 商瞿,旧书及世本称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称商瞿上,《史记》记载为孔门高徒,鲁人,字子木,少孔子29岁,孔子传《易》于瞿;宋元、景公作《成都巷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景公25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鬼佳(读 tui,神兽) 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其何时跟从孔子?宋景公以之为蜀人而孔门以之为鲁人,为何?(瞿上是古城名,据说在今成都双流县南18里。至今成都双流尚有瞿上乡。据说“瞿上”之名源于上古,‘仰而四顾,所谓瞿也’,是蚕丛、柏灌、鱼凫时代的古蜀王都)“商”、 “瞿上”相连应有渊源,道理如何却无从推测。鲁人商瞿,与西蜀又有何瓜葛?难道其先与古蜀有着现在不为人知的历史隐情? 湘阴《瞿氏宗谱》杂记言:“黄帝子昌意,封国在蜀,娶蜀山氏女,生帝颛顼高阳,其支庶于蜀,历夏、商两代,其嫡蚕丛氏世有功德封邑于瞿上城。”黄帝曾孙高辛为帝喾,(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生两子,其一昌意,其一玄嚣;帝颛顼子穷蝉,颛顼崩,玄嚣孙高辛立。)帝喾次妃有绒氏女简狄,尚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卵吞之,因孕生契,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子氏至成汤太乙取夏而代之始开商,至太丁时,开疆拓土,盛极而衰,商之拓疆入蜀者与本有血缘关系的帝喾后人又是如何融合的?或许长江、黄河之源的西蜀与殷商肇兴之域的两河下游之地的渊源也就在此吧?没有史料、文物的确证,留予人们的想象空间的确太大了!但可以肯定蚕丛氏绝非子氏,而据说达于古蜀文化顶峰的蚕丛、柏灌、鱼凫时代,即今三星堆出土文物向人们昭示的那个时代,其青恫器形质有商器一样的精美却了无文字,是商君有意只让其知晓并使用殷商不轻授与人的两大文明的(甲骨文与青恫器)之一?古瞿上城究竟是商瞿上居此而名,还是商瞿因居此而得名?商瞿来蜀或居鲁是东归西还还是西归东还?一来一往意在如何?瞿上的邑名也应与殷商的人或事有一定的联系,“商”、 “瞿上”相连也许正缘于其中。商瞿如为子氏西蜀后人,则其氏姓得之缘于祖丁(文武帝乙)无疑,若为西蜀土著则瞿氏之源当有第二种说法。 此外,《古籀汇编》中亦有“瞿祖丁敦”的记载,“瞿父鼎”及“瞿祖丁卣”等一系列礼器存在的记录,印证了瞿氏先祖为有商一代贵族。瞿祖丁是王?宗伯?卿士?大夫?按商俗,其君没有类此的称法,商君一般以天干称,有道名君则在天干前带一类似谥号的“字”,如成汤太乙亦称汤乙,中兴之君武丁,商末四方征伐之君文武帝乙,却没有昭祖武丁或托祖文武帝乙的说法。瞿祖丁如为君,一是与祖丁之父名瞿矛盾,二是不合习俗;或许和氏璧所借用武乙之名有误,而武乙之子祖丁果然名瞿,此称到底是欲有别先“祖丁”?还是另有隐情?没有新的出土发现是难以确定的。“瞿祖丁卣”其实更象是后人祭祀先公的礼器,有类“瞿父鼎”,只不过瞿祖丁的称呼比瞿父之称显的得更早些,更象是方伯或世族卿士、大夫的称法,此种称法在周武王少子臻所封单邑,其单氏后人的称谓(如“单父辛鼎”、“单祖乙彝”、“单父爵”实为jia字,与爵同意)记载中能找到相类称呼的文献佐证。 文武帝乙、瞿祖丁、瞿父、商瞿是按长幼先后顺序记载的,可以推测:瞿氏之先,本源为帝武乙子太丁,其先是没有得到君位却又有别于太丁其他无名庶子的。瞿祖丁、瞿父当是承袭先世之荫或为方国之君或处商末太丁后朝堂的卿士或大夫,应有自己食邑。传说中言有先人子松,治邑有方,深得民众爱戴,子松是不是就是子木公的笔误呢?子木即鲁人商瞿,商瞿应是缘瞿祖丁、瞿父而有姓之初。其得姓虽缘封邑,其实应该得于殷商帝君武乙之“瞿”字。 如按氏族、宗族、家族的概念等而言之,则我氏族之始祖为契,宗族之远祖为商君太丁,得姓之祖是瞿父,或为有名有实的商瞿。而卜居湘阴狮岭第一代祖为天作公,始修撰家谱者为12代祖清乾隆年间大儒公。数百年来,我族得天地灵秀,耕读传家,世代书香,或文或武代不乏人,至孚斋公一代(11代)积一时之盛,乡人称羡,许为苏常名族之后。(谱载我族自江苏松江府武进迁来,祖出于常熟或金陵,因年代久远虽无可考,而其为江左一脉则可断言。)近百年,因政治纷争、灾难、战火不断,族中俊彦昙花时现,终不能久,积弱而颓。修养生息,蛰伏以求崛起,正后来人奋发进取时! 瞿氏实为中国最早的“百姓”之一,虽人口稀少,绵绵瓜瓞也不下三千年历史。这个家族因着好勇武、喜文艺、特立独行,为天地悯存而广布大江南北,人望所归尤以楚、两浙为盛。汉晋唐宋代不乏人。至元明清三代,砺斋公义不仕元;瞿景淳祖孙三代,文占魁首,武尽忠义,报洪武三百年养士之恩;九思多著,甲罕双孝,一时佳话;瞿镛藏书传家,高风亮节;功在家国;瞿鸿基果敢干炼不亚玉树临风;到秋白先生大笔如椽、大气如虹,蒙尘的家族时与日月争辉。
“瞿”姓是中国最好的姓氏,“瞿”姓的由来 瞿姓起源
先秦有瞿国,在四川双流县东瞿上城,瞿氏是瞿人的后代。
瞿姓的来历 瞿氏属地] 瞿姓最早发祥地,当在今四川的双流县一带,其望族居松阳郡,即今浙江省松阳县。 [瞿氏来历] 瞿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有大夫瞿父,由于食邑于瞿上而得名,其后人以祖先字为姓。 另,春秋时期有瞿国,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为姓,为瞿氏 [瞿氏名望] 瞿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主要有:明代瞿景淳,官至吏部侍郎,总校过《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其二子瞿汝稷、瞿汝说也是当时的名人,他们分别著有《石经大学质疑》与《皇明臣略》,颇受后世推崇。 除上述外,瞿姓名人还有:五代时吴国的黄州刺史瞿章;明代诗人瞿佑、抗清明将瞿式耜;清代金石学家瞿中溶;近代革命家瞿秋白。
求采纳
瞿姓氏是怎么来的 瞿氏属地]
瞿姓最早发祥地,当在今四川的双流县一带,其望族居松阳郡,即今浙江省松阳县。 [瞿氏来历]
瞿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有大夫瞿父,由于食邑于瞿上而得名,其后人以祖先字为姓。 另,春秋时期有瞿国,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为姓,为瞿氏 [瞿氏名望]
瞿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主要有:明代瞿景淳,官至吏部侍郎,总校过《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其二子瞿汝稷、瞿汝说也是当时的名人,他们分别著有《石经大学质疑》与《皇明臣略》,颇受后世推崇。 除上述外,瞿姓名人还有:五代时吴国的黄州刺史瞿章;明代诗人瞿佑、抗清明将瞿式耜;清代金石学家瞿中溶;近代革命家瞿秋白。
瞿姓的始祖 瞿父鼎: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商代遗留下来的青铜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见于《博古图》,瞿父是瞿姓的祖宗,瞿姓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是的记载,瞿氏是晋东海王越参军瞿庄的后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谱说,河东的裴桃的儿子娶了苍梧瞿宝的女儿。”还有,根据《风俗通》的记载,汉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镇北将军瞿延,而唐时有绛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平,松阳。平江府与温州平阳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阳郡,即2015年的浙江省松阳县西部。瞿氏后人尊瞿父鼎为瞿姓的始祖。
瞿姓的迁徙 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商朝时候有个大夫叫作瞿父,他的子孙以瞿作为姓氏,世代相传,是今天瞿姓最早的起源。古代时候,有个地方叫瞿上。商朝时候有一位贵族被封到那里为王,建立了瞿国。瞿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为瞿氏,形成了另一支瞿姓。瞿上那个地方,在今四川省成都附近的双流县一带,因为春秋时候孔子的一个弟子商瞿曾居住在那里,所以有叫商瞿里。最早进入上海地区的瞿姓,据史志记载是参军瞿桧,宋靖康末年,瞿桧从康王南渡,自汴梁举族迁上海地区,定居鹤沙(今南汇下沙),这是浦东瞿氏,也是上海瞿氏的主干,他们后来棋布奉贤分水墩、松江城、松江天马山、高桥界浜和嘉定城。也在南宋初年,另一支瞿氏从严陵(今浙江省桐乡)迁居龙华,与张、沈、赵三姓,世代结义,休戚与共、有“四姓墓”留为海上名迹。尔后,陆续又有迁入,如无至正间,瞿信由昆山避乱青龙江,同时期,任青龙镇教谕的瞿智也留什定居。南宋嘉定年问,瞿愉维任下沙盐场盐监,子世代相继,主持上海和浙西盐政达150年之久。此中最有成就的是瞿家直管的下沙盐场,产量盐赋均为“两浙之最”,见自《熬波图》中所总结的制盐技术,所订刑纪,归v灶座、建团立盘等系列整顿改革工程,都是瞿氏的作为,遂使“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从而使盐场地区的下沙“商贾咸集,遂成都会”,新场“歌楼酒肆,贾街繁荣,虽县亦未之过也”。由于新场的繁荣,明中叶曾有立县之议,由于川沙豪族乔镗的反对,才未成功。元初,瞿霆发还兼领上海市舶司。煮盐、海运、棉织是古代上海的三大经济支柱,宋元际盐业尤为发达,瞿氏世掌盐业,聚集了大量财富,遂成松江府的首族。瞿氏占地达7300顷,构筑了当时江南最大园林瞿家园,该园占地2顷,仅园内琴轩中收藏的名贵古琴就有百张,百客堂终日丝竹不绝,宾客满座。明洪武十二年(1380),朱元璋下诏灭松江巨族,瞿氏位列榜首。诏令明文规定,仅留长子“以存宗桃,余皆抄没”,下沙瞿氏其族数百家,歼之殆尽。据记另有两仆各负一幼儿逃出,其中之一即传高桥界浜一脉。瞿姓遭此大劫,人员大减。明后期,瞿姓复起,隆庆、万历年间,武进士瞿彦威主持上海兵防12年,瞿姓与李、周、曹等姓同为上海望族。瞿彦威子骞廷,明末为膝县令,抗清牺牲。(余略)
“瞿”姓的历史渊源谁知道呢? 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鹰阜之视也”,从“目目”、从“佳”,“目目”左右视也,“佳”鸟之短尾总名;《辞源》解为:一、兵器,戟属,号三锋矛,二、姓,以地为氏,三、惊视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姓氏。 以姓而言,瞿氏出于子姓,《百家姓考略》称其为商大夫瞿父之后;《辞源》解为以地为氏;而我湘阴《瞿氏宗谱》记载出于商15君祖丁。 祖丁,在司马迁公《史记殷本记》中有记载,是商汤开国后第9世第16位君;15位君为祖辛;而第15世第28位君就是太丁(亦称大丁或文武帝乙)。祖辛显然不是,祖丁究竟指祖辛之子第16位君祖丁还是武乙之子第15世君太丁呢?(王国维《殷世数表》中列31帝,其中包括了太乙之子大丁,大丁生前并未继立,但待以帝礼,商俗兄终弟及,武丁前尤其如此,倘有一二错落,祖辛之子祖丁列为15位君未尚不可) 有商一代帝君,以甲名者六,以乙名者五,以丁名者六,以庚、辛名者四,以壬名者二,以丙、戊、己名者一,总计30帝。按商俗云“帝”与“祖”,是后人对先君先祖的通称,商人对大父(即祖父)以上诸先王先祖均称“祖”,商纣以后晚辈祭祀其先王如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庚丁、太丁均可以统称“祖丁”,这样看来湘阴《瞿氏宗谱》记载的商15君祖丁当是武乙之子太丁,即文武帝乙。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辞源》、湘阴《瞿氏宗谱》所言不能完全吻合,又当如何解释呢? “姓”者,从女,从生,天子因生以赐姓;黄帝生25子,得姓者14人,得氏姓12族。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姓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湘阴《瞿氏宗谱》均肯定了瞿氏出于子姓,“子”是帝舜封契于商所赐之姓,因功业而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言瞿姓氏由商大夫瞿父而得,而湘阴《瞿氏宗谱》传我族直接先祖为商15君祖丁,其记载貌似迥异,但包含了一些看似无关实有相同内容的联系。《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所说,记载了瞿氏得姓氏之始为瞿父,而《瞿氏宗谱》道出了瞿氏之本源在商君15世祖太丁。瞿父也好,太丁(君王)之后也罢,均为有自己封邑的商代贵族却是一点不错的,《辞源》以地为氏,作为封君的理由就更明显了。 只可惜其记载不象子姓另一族孔氏家族所记的明白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其文字:“孔氏之先为宋微子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历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见而可知孔氏是殷商子姓帝乙庶子微子启后;(商纣亡商后,周武存商祀,先立纣子武庚,武庚判乱逃亡,怜微子忠直,续立之以为诸侯宋王)从直系宋襄公到孔父嘉已传五代,有别于公族(宋王室)。按周礼:王之子为王子,王子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后历五世,与王室渐远。故因孔父嘉得姓氏。 瞿之姓氏所从来就没有如此清晰的脉络。其中原因不外:一、瞿氏之先,商君15世祖太丁,应是宋微子的祖父辈。历三代而商亡,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其间已经历许多年代,商、周制度到底有些不同,商末有没有类周的子弟封建制度,现在谁说得清?但子姓未得到王位的子弟在商之朝为卿士、大夫;在野大拥方国,小为宗伯、封君并有自己的采邑却是不争的事实。制度本不同于周,更兼亡国之后,太丁到瞿父其间经历多少年?是怎样的宗系?后来者经数百年虽欲补正亦恐怕补之不及,疑问一悬几千年,实不得已。孔氏有幸微子开宋,缘于周礼之制度世代相传,故能保存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家族史,这是瞿氏及其他子姓后人不可期求的。二、子姓得氏后人,百家>>
瞿姓的家谱 上海南汇鹤沙瞿氏族谱十卷,(清)瞿塘、瞿朝泰等纂修,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安徽省合肥市瞿氏(万和堂)宗谱,民国二年修谱(老谱)九册,二O 一四年五月重修新谱七册。江苏武进晋陵瞿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瞿树承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华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五渠瞿氏家谱,(清)瞿昌炽、瞿熙续修,清朝年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常熟前明常熟瞿氏四代忠贤遗像,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影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玉田县孙家瞿孙氏家谱,(民国)孙焕仑重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湖南长沙长沙瞿氏家乘,(民国)瞿宣颖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瞿氏家乘五卷,著者待考,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瞿氏家乘十卷,(民国)瞿宣颖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北平京城印刷局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长沙瞿氏家乘十卷,(民国)瞿宣颖编,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北京京城书局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江苏常熟瞿氏家乘五卷,著者待考,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山东滨州柳市镇虹川瞿氏宗谱,(清)瞿作忠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山东滨州虹桥镇虹川瞿氏宗谱六卷,(现代)瞿康林等续修,2000年计算机排印本六册。
瞿姓的分布 湖南省岳阳湘市阴县界头铺镇(又名金龙镇)狮岭村大屋组生活了百余户瞿姓人家。湖南省岳阳汨罗市白水镇邓家坊村瞿家湾生活了约40多户瞿姓人家。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官庄村瞿家台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教子垭湖南醴陵市南桥镇20000余人其中南桥村数量较大,端庄的瞿氏宗祠历史悠久。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工业园梁山村瞿家湾生活了100多户瞿姓人家。重庆市忠县双桂镇瞿家巷子生活了几十户瞿姓人家。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生活了数百户瞿姓人家。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玉溪市等地也有较多分布。其中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莲池村委会麻线屯村 小组生活了约30户人家;保山市腾冲县清水乡驼峰村瞿家营村名小组约300户人家。经迁徙发展遍布保山、 腾 冲、平山(德宏梁河)、盈江、陇川等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不乏瞿氏分布。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镇,永嘉县岩头镇下园村人口1000多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卖盐塘湖南省沅陵县明溪口镇瞿家溪村、榇木坪村(牛路坡组)约150户人家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祯旺乡应章村 约100多户人家安徽省合肥市聚集较多瞿姓,在合肥市瑶海区城东花冲社区、庐阳区东瞿村、长临河镇熊瞿村、三十岗乡瞿嘴村、瞿新庄、瞿小庄、瞿大郢、瞿老圩、瞿小店、瞿槽坊、瞿小郢、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等地,肥西县还有很多没有统计,总计约3000户。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户瞿姓人家。安徽省金寨县位于南溪镇,古碑镇,天堂寨镇共有近100户人家。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约200户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湾镇和村(瞿家湾)瞿氏共2000余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阳。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闵庙村有南小湾、檀树湾、瞿老湾、高湾及邻近村落瞿氏1000余户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镇经堂村1000余人贵州六盘水盘县柏果有瞿氏100余户,盘县红果镇花家庄村有300多户,挪湾村有600多户,旧铺村200多 户,散居其它乡镇的约有300―400户(未尽详细统计,仅供参考)。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大渭溪乡张家坪村生活约60户瞿氏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白虎山村有瞿氏100多户人家江苏省赣榆县瞿沟村山东临沂莒南县瞿家山前四川省蓬溪县群力乡 瞿家沟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军官莲乡官塘村瞿山80户人家湖北省浠水县蔡桥村一组30多户瞿姓人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瞿家大园瞿姓上百户(瞿家园也是清末状元张謇祖居)江苏省盐城亭湖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南汇区下沙镇及黄路镇、惠南镇)上海闵行区瞿家湾云南省保山、德宏等滇西地区有瞿姓人口2万多人。福建省古田县大桥镇潮洋村有1000多人福州连江马鼻镇村前村有好几千,瞿氏祭祖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江苏省缸顾乡瞿冯村(原为瞿家村)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瞿家村(2007年起拆迁后,现在已经归为农田)
瞿姓的介绍 瞿(Qú)姓:中国姓氏中最早的姓氏之一。安徽合肥地区聚集有大量瞿姓人口,家多聚集在合肥市城东花冲社区、庐阳区东瞿村、长临河镇熊瞿村、三十岗乡瞿嘴村、瞿新庄、瞿小庄、瞿大郢、瞿老圩、瞿小店、瞿槽坊、瞿小郢、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等地。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有大量瞿姓人口。贵州湄潭县也有瞿姓人口。安徽省定远县瞿姓人口约2000人。清朝时期,瞿氏有私家藏书楼――铁琴铜剑楼。
瞿姓是少数民族吗 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悠久的姓氏,早在商周时代就有明文记载。据史料考证,瞿姓得姓始祖是瞿父鼎。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瞿”姓始祖 据史料考证,瞿姓得姓始祖是瞿父鼎。 根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商代遗留下来的青铜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见于《博古图》,瞿父是瞿氏的祖宗,瞿氏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是的记载,瞿氏是晋东海王越参军瞿庄的后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谱说,河东的裴桃的儿子娶了苍梧瞿宝的女儿。”还有,根据《风俗通》的记载,汉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镇北将军瞿延,而唐时有绛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平,松阳。平江府与温州平阳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阳郡,即现在的浙江省松阳县西部。瞿氏后人尊瞿父鼎为瞿氏的始祖。 编辑本段瞿姓起源 瞿姓的起源大体有三种: 以地名为氏 以地名为氏,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商朝有一个大夫受封于瞿上(今四川成都双流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封邑名称为姓,形成瞿氏。另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青铜器皿中有瞿父鼎。瞿父,是以封地名而命姓瞿的。 另外,以地名命姓的还有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商瞿,字子木,跟随孔子学习《易经》。商瞿是鲁国人,因生于四川双流县,居于瞿上,故名商瞿,其旧居称为商瞿里,后来在这里居住的人,分别以地名取商姓和瞿姓。 以人名为姓 以人名为姓,源于子姓,也由商朝大夫瞿父而得姓,虽然也由瞿父而得姓,但与第一个渊源有所不同,前者因地名“瞿上”而得姓,后者因人名“瞿父”而得姓。 出自嬴姓 出自嬴姓,乃上古帝王大臣伯益之后裔。即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嬴氏后裔共有十四姓,包括现在的瞿、梁、江、廉、黄、秦、赵、马、钟、葛、徐、费、谭、谷、缪、等姓氏的汉族人,被合称为嬴氏十四姓。 伯益的故事传说: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p,又名大费。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女祖为黄帝族颛顼之孙,系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虞夏之际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舜时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伯益,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商代的鼎,上铸“瞿父”,著录于十二世纪的《博古图》。该图取自1528年的明代版本。(器物)右高五寸二分;耳高一寸,阔一寸二分;(腹)>>
瞿 qú
1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2 〔~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3 〔~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4 姓。
瞿 jù
◎ 惊视,惊恐四顾:~~(a.惊顾的样子;b.迅速张望的样子;c.勤谨的样子)。~然。
瞿氏属地]
瞿姓最早发祥地,当在今四川的双流县一带,其望族居松阳郡,即今浙江省松阳县。 [瞿氏来历]
瞿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有大夫瞿父,由于食邑于瞿上而得名,其后人以祖先字为姓。 另,春秋时期有瞿国,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为姓,为瞿氏 [瞿氏名望]
瞿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主要有:明代瞿景淳,官至吏部侍郎,总校过《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其二子瞿汝稷、瞿汝说也是当时的名人,他们分别著有《石经大学质疑》与《皇明臣略》,颇受后世推崇。 除上述外,瞿姓名人还有:五代时吴国的黄州刺史瞿章;明代诗人瞿佑、抗清明将瞿式耜;清代金石学家瞿中溶;近代革命家瞿秋白。
刘邦家谱:
1、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之后其子刘仁迁丰邑中阳里,现丰县汉皇祖陵保存刘清之墓。
2、祖父:刘仁,迁丰邑,丰邑本属宋国,宋灭后入齐,前284年五国伐齐后,原宋国国土尽入魏国,为魏国东陲,刘仁迁丰,当在此年之后。
3、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崩于公元前197年。
4、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5、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于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刘交。
6、兄弟姐妹
(1)刘伯,刘邦大哥,汉五年正月,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2)刘仲,名喜,刘邦二哥,被刘邦封为代王,[244] 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后因抵抗匈奴战败被革为合阳侯,死后 追谥为代顷王。二嫂为顷王后。
(3)刘交,刘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刘邦封为楚王,[245] 死后谥元王。
(4)从父兄:荆王刘贾。
(5)从祖弟:燕王刘泽。(应该是远房兄弟,现已无稽可考)
(6)姊:宣夫人 昭哀后。
7、后妃:曹夫人、吕皇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子女。
8、共生八子: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9、女儿:刘乐,即鲁元公主,下嫁张耳之子张敖,母吕后。刘邦女儿有史可查者只此一人。
10、原配吕雉,公元前187年临朝,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崩,寿62岁,葬于咸阳东陵。生一子一女:刘盈,即是汉孝惠帝;女即鲁元公主。
11、妣曹氏,生一子:刘肥(高祖六年立为齐王,[247] 卒谥齐悼惠王)。
12、妣戚氏,生一子:刘如意(汉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十五岁被吕氏毒死,谥赵隐王)。
13、妣薄氏,公元前155年四月崩,葬于霸陵,生一子:刘恒(初封代王,后即帝位为孝文帝)。
14、妣赵氏,生一子:刘长(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六年谋反,废徙蜀死,谥淮南厉王)。
15、诸姬所生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卒谥赵幽王)、刘恢(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因此闷闷不乐,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刘建(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刘建为燕王,立十五年死,谥曰灵。刘建本有子,吕后使人杀之,绝嗣后,除其国)。
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鹰阜之视也”,从“目目”、从“佳”,“目目”左右视也,“佳”鸟之短尾总名;《辞源》解为:一、兵器,戟属,号三锋矛,二、姓,以地为氏,三、惊视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姓氏。以姓而言,瞿氏出于子姓,《百家姓考略》称其为商大夫瞿父之后;《辞源》解为以地为氏;而我湘阴《瞿氏宗谱》记载出于商15君祖丁。祖丁,在司马迁公《史记殷本记》中有记载,是商汤开国后第9世第16位君;15位君为祖辛;而第15世第28位君就是太丁(亦称大丁或文武帝乙)。祖辛显然不是,祖丁究竟指祖辛之子第16位君祖丁还是武乙之子第15世君太丁呢?(王国维《殷世数表》中列31帝,其中包括了太乙之子大丁,大丁生前并未继立,但待以帝礼,商俗兄终弟及,武丁前尤其如此,倘有一二错落,祖辛之子祖丁列为15位君未尚不可)有商一代帝君,以甲名者六,以乙名者五,以丁名者六,以庚、辛名者四,以壬名者二,以丙、戊、己名者一,总计30帝。按商俗云“帝”与“祖”,是后人对先君先祖的通称,商人对大父(即祖父)以上诸先王先祖均称“祖”,商纣以后晚辈祭祀其先王如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庚丁、太丁均可以统称“祖丁”,这样看来湘阴《瞿氏宗谱》记载的商15君祖丁当是武乙之子太丁,即文武帝乙。《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辞源》、湘阴《瞿氏宗谱》所言不能完全吻合,又当如何解释呢? “姓”者,从女,从生,天子因生以赐姓;黄帝生25子,得姓者14人,得氏姓12族。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姓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湘阴《瞿氏宗谱》均肯定了瞿氏出于子姓,“子”是帝舜封契于商所赐之姓,因功业而得。《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言瞿姓氏由商大夫瞿父而得,而湘阴《瞿氏宗谱》传我族直接先祖为商15君祖丁,其记载貌似迥异,但包含了一些看似无关实有相同内容的联系。《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所说,记载了瞿氏得姓氏之始为瞿父,而《瞿氏宗谱》道出了瞿氏之本源在商君15世祖太丁。瞿父也好,太丁(君王)之后也罢,均为有自己封邑的商代贵族却是一点不错的,《辞源》以地为氏,作为封君的理由就更明显了。只可惜其记载不象子姓另一族孔氏家族所记的明白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其文字:“孔氏之先为宋微子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历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见而可知孔氏是殷商子姓帝乙庶子微子启后;(商纣亡商后,周武存商祀,先立纣子武庚,武庚判乱逃亡,怜微子忠直,续立之以为诸侯宋王)从直系宋襄公到孔父嘉已传五代,有别于公族(宋王室)。按周礼:王之子为王子,王子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后历五世,与王室渐远。故因孔父嘉得姓氏。瞿之姓氏所从来就没有如此清晰的脉络。其中原因不外:一、瞿氏之先,商君15世祖太丁,应是宋微子的祖父辈。历三代而商亡,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其间已经历许多年代,商、周制度到底有些不同,商末有没有类周的子弟封建制度,现在谁说得清?但子姓未得到王位的子弟在商之朝为卿士、大夫;在野大拥方国,小为宗伯、封君并有自己的采邑却是不争的事实。制度本不同于周,更兼亡国之后,太丁到瞿父其间经历多少年?是怎样的宗系?后来者经数百年虽欲补正亦恐怕补之不及,疑问一悬几千年,实不得已。孔氏有幸微子开宋,缘于周礼之制度世代相传,故能保存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家族史,这是瞿氏及其他子姓后人不可期求的。二、子姓得氏后人,百家姓中就有30族,但明显分出几类。其一类如褚氏有12姓氏,(如褚、花、华、汤、乐、穆、萧、戴、牛、向、桓、皇甫);还有一类如孔氏有5姓氏,(如孔、时、干、鱼、匡)源流清晰,为宋微子后;另一类如瞿氏6姓氏,沃氏为沃丁后,邓为武丁叔曼季后,瞿氏为祖丁(即太丁)后,梅氏为太丁弟梅伯后,禄氏为商纣子武庚禄父后,林为比干子坚后,除林姓源流清晰外,余族只知其远祖及得姓氏祖;再有就是如相、殷、宋、边、索、屠、那等以国或方国为氏。显然宋微子与忠贞可悯的比干(林氏)、梅伯后人为周所立、所敬而与周关系密切,其显贵根系明晰点外,别族包括可以不不臣服于周的箕子后人都不甚了了。其三、春秋战国后瞿氏日见衰落,没再出现声名显赫的人物,仅有的显名于世的商瞿上还只是孔门贤徒,没有百世流芳之德,也不当遗臭万年之恶,只好任流东西,所处年代相差无几,周武初立之商纣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之后尚且说不太清,何况他族?据说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有别于他氏。其后代按说是帝王直系,若干年后,其后人以“禄”为氏,即非缘于国,也非缘于邑、谥、爵、号,更非缘于本姓,而是出于武庚禄父之“禄”字。亡国君后,存祀不图报恩反判乱逆争,“昏溃”自有说不出的苦楚,俗人如何待之,其实再明白不过了。禄氏之“禄”或许就是亲爱者念记、疏远者轻忽的标志吧?湘阴《瞿氏宗谱》上没有先祖有始有终的明晰记载,但谱中涉及到不多的先人太丁,即文武帝乙,瞿父和商瞿,以及我族之先“钟鸣鼎食”的明证“瞿父鼎”及“瞿祖丁卣”。太丁,瞿父,商瞿,“瞿父鼎”,“瞿祖丁卣”,潜含着怎样的信息呢?不妨展开一说:太丁,即文武帝乙,是武乙的儿子。其父武乙据说名“瞿”,(和氏璧所著《商纣王帝辛传》中所说,其来源是甲骨文的新发现?还是借用那个大家的学术成果?)是有商一代最具争议的帝王,《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乙,好勇喜游猎,与天神搏,号‘斗神’,天神不胜,乃谬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生既不为俗世所容,死亦难得安息,司马迁公《史记》仅以“斗神射天”盖棺定论以无道待之,数千年不得翻身,伤莫大焉!试想商盘庚、小乙、武丁数君那一个是循规蹈矩的,只不过武乙自持智勇,太狂视一切了,甚至连“天”都不给一点面子,毁誉大不相同,悲莫大焉!瞿氏之先或以高祖名字为氏,合乎三代旧俗,亦可在遭遇颇似的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中找到例证,是我祖商15君祖丁即武乙之子太丁亦即文武帝乙的又一印证。瞿父应是有自己封邑的商代,正当如《百家姓考略》所言得氏姓先祖。商瞿,旧书及世本称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称商瞿上,《史记》记载为孔门高徒,鲁人,字子木,少孔子29岁,孔子传《易》于瞿;宋元、景公作《成都巷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景公25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鬼佳(读tui,神兽)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其何时跟从孔子?宋景公以之为蜀人而孔门以之为鲁人,为何?(瞿上是古城名,据说在今成都双流县南18里。至今成都双流尚有瞿上乡。据说“瞿上”之名源于上古,‘仰而四顾,所谓瞿也’,是蚕丛、柏灌、鱼凫时代的古蜀王都)“商”、“瞿上”相连应有渊源,道理如何却无从推测。鲁人商瞿,与西蜀又有何瓜葛?难道其先与古蜀有着现在不为人知的历史隐情?湘阴《瞿氏宗谱》杂记言:“黄帝子昌意,封国在蜀,娶蜀山氏女,生帝颛顼高阳,其支庶于蜀,历夏、商两代,其嫡蚕丛氏世有功德封邑于瞿上城。”黄帝曾孙高辛为帝喾,(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生两子,其一昌意,其一玄嚣;帝颛顼子穷蝉,颛顼崩,玄嚣孙高辛立。)帝喾次妃有绒氏女简狄,尚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卵吞之,因孕生契,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子氏至成汤太乙取夏而代之始开商,至太丁时,开疆拓土,盛极而衰,商之拓疆入蜀者与本有血缘关系的帝喾后人又是如何融合的?或许长江、黄河之源的西蜀与殷商肇兴之域的两河下游之地的渊源也就在此吧?没有史料、文物的确证,留予人们的想象空间的确太大了!但可以肯定蚕丛氏绝非子氏,而据说达于古蜀文化顶峰的蚕丛、柏灌、鱼凫时代,即今三星堆出土文物向人们昭示的那个时代,其青恫器形质有商器一样的精美却了无文字,是商君有意只让其知晓并使用殷商不轻授与人的两大文明的(甲骨文与青恫器)之一?古瞿上城究竟是商瞿上居此而名,还是商瞿因居此而得名?商瞿来蜀或居鲁是东归西还还是西归东还?一来一往意在如何?瞿上的邑名也应与殷商的人或事有一定的联系,“商”、“瞿上”相连也许正缘于其中。商瞿如为子氏西蜀后人,则其氏姓得之缘于祖丁(文武帝乙)无疑,若为西蜀土著则瞿氏之源当有第二种说法。此外,《古籀汇编》中亦有“瞿祖丁敦”的记载,“瞿父鼎”及“瞿祖丁卣”等一系列礼器存在的记录,印证了瞿氏先祖为有商一代贵族。瞿祖丁是王?宗伯?卿士?大夫?按商俗,其君没有类此的称法,商君一般以天干称,有道名君则在天干前带一类似谥号的“字”,如成汤太乙亦称汤乙,中兴之君武丁,商末四方征伐之君文武帝乙,却没有昭祖武丁或托祖文武帝乙的说法。瞿祖丁如为君,一是与祖丁之父名瞿矛盾,二是不合习俗;或许和氏璧所借用武乙之名有误,而武乙之子祖丁果然名瞿,此称到底是欲有别先“祖丁”?还是另有隐情?没有新的出土发现是难以确定的。“瞿祖丁卣”其实更象是后人祭祀先公的礼器,有类“瞿父鼎”,只不过瞿祖丁的称呼比瞿父之称显的得更早些,更象是方伯或世族卿士、大夫的称法,此种称法在周武王少子臻所封单邑,其单氏后人的称谓(如“单父辛鼎”、“单祖乙彝”、“单父爵”实为jia字,与爵同意)记载中能找到相类称呼的文献佐证。文武帝乙、瞿祖丁、瞿父、商瞿是按长幼先后顺序记载的,可以推测:瞿氏之先,本源为帝武乙子太丁,其先是没有得到君位却又有别于太丁其他无名庶子的。瞿祖丁、瞿父当是承袭先世之荫或为方国之君或处商末太丁后朝堂的卿士或大夫,应有自己食邑。传说中言有先人子松,治邑有方,深得民众爱戴,子松是不是就是子木公的笔误呢?子木即鲁人商瞿,商瞿应是缘瞿祖丁、瞿父而有姓之初。其得姓虽缘封邑,其实应该得于殷商帝君武乙之“瞿”字。如按氏族、宗族、家族的概念等而言之,则我氏族之始祖为契,宗族之远祖为商君太丁,得姓之祖是瞿父,或为有名有实的商瞿。而卜居湘阴狮岭第一代祖为天作公,始修撰家谱者为12代祖清乾隆年间大儒公。数百年来,我族得天地灵秀,耕读传家,世代书香,或文或武代不乏人,至孚斋公一代(11代)积一时之盛,乡人称羡,许为苏常名族之后。(谱载我族自江苏松江府武进迁来,祖出于常熟或金陵,因年代久远虽无可考,而其为江左一脉则可断言。)近百年,因政治纷争、灾难、战火不断,族中俊彦昙花时现,终不能久,积弱而颓。修养生息,蛰伏以求崛起,正后来人奋发进取时! 瞿氏实为中国最早的“百姓”之一,虽人口稀少,绵绵瓜瓞也不下三千年历史。这个家族因着好勇武、喜文艺、特立独行,为天地悯存而广布大江南北,人望所归尤以楚、两浙为盛。汉晋唐宋代不乏人。至元明清三代,砺斋公义不仕元;瞿景淳祖孙三代,文占魁首,武尽忠义,报洪武三百年养士之恩;九思多著,甲罕双孝,一时佳话;瞿镛藏书传家,高风亮节;功在家国;瞿鸿基果敢干炼不亚玉树临风;到秋白先生大笔如椽、大气如虹,蒙尘的家族时与日月争辉。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分类: 草堂话谱
“传是楼”主人,昆山徐乾学(1631-1694)是也,字原一,号健庵,康熙庚戌科探花,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充《明史》总裁官,兼总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其二弟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科探花,官至吏部右侍郎;三弟徐元文(1634—1691) ,更是顺治己亥科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三兄弟,二探花,一状元,而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又皆中进士。科举如此之盛,仕途如此之隆,有清一代,不知还有谁家能相抗衡。
“传是楼”是徐乾学藏书治学之所,清人汪琬作《传是楼记》:“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藏书既多且珍,他采取大宗收购、请友朋代购、抄录等方法广聚典籍,如亭林先生(顾炎武是他的舅父)遗书就尽为其攫取,李开先万卷楼、延令季氏藏书等均有所得。根据《传是楼书目》和《传是楼宋元本书目》记载,“传是楼”中,仅宋元善本就多达四百五十种,所以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中说:“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关于“传是楼”名称来历,汪琬在《传是楼记》如此解释:“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锡山徐氏宗谱》,今所存者以清光绪三十一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为多,九十四卷九十四册,据《中国家谱综目录》载,上海图书馆和日本、美国等均有收藏。而我所藏的这一部,为清咸丰七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三十六册——怕是不全——因为没有其它谱目记载,而此既无目录,又不分卷,竟不知原为几卷几册,今缺何卷何册了。
据上图所著录,光绪三十一年本《锡山徐氏宗谱》,为无锡、江阴及苏州、常熟、常州、宜兴、昆山等地徐氏之统宗谱。而在此族中,所收录的族裔享大名者除徐乾学外,还有常熟人明右副都御史、著名清官徐恪;江阴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无锡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徐建寅(还是光绪三十一年本主修)父子;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等等。几乎是把江苏地区的徐姓精华囊括在一块了。而在我所藏的这一部咸丰谱中,徐恪是有的;徐悲鸿这时候还没有出世,不知道有没有他祖辈的世系;但徐霞客和徐寿、徐建寅的世系是肯定没有的。不过只要有徐乾学的家世在,这部残谱就很珍贵!江苏省的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清咸、同间,这一带是清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江苏省虽为传统的修谱大省,可留下来的早期家谱少之又少,跟这个战事是有极大关系的。如这一部咸丰年的《锡山徐氏宗谱》,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见他处著录!
谱以北宋学士封开国侯鼎臣公第十三世孙徐裕一为昆、锡二山一世祖。徐裕一,字梅轩,一字柏枢,元至正壬午春授南京兵部主事,仕至武略将军。子涧,晚号岫云,居无锡东胶山南,因元末避难,隐居常熟县之唐市。三世德,字虞野,行名华一,由唐市始迁昆山县季巷村,其时当在明初。十二世即为徐乾学。
徐乾学一门,极盛于康熙一朝,康熙大帝曾特赐“光芒万丈”四字,以示恩宠。但到后来因为牵连进了明珠政争的旋涡,解职南归。但亲属、门客仍旧依势横行,屡被人控告。他的第五子徐骏又为人骄横,民间有“毒毙塾师”之说,雍正初因罹文字狱,被处斩,徐氏家道遂渐式微,据说后来移家安徽,故晚清时人已云“今则昆山鲜徐氏子孙踪迹矣”。所以,在本谱中,有关他的世系,是如此记载的:“字原一,号健庵,开法长子,顺治庚子科举人,康熙庚戌科探花,仕至刑部尚书。配金氏,子五:树谷、炯、树敏、树屏、骏。”连他的生卒都没能说清楚。
徐乾学身后“传是楼”藏书散出,明珠府、怡府乐善堂等多有收藏。今经“传是楼”收藏过的宋元版典籍可见于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天禄琳琅、爱日精庐、艺风堂、滂喜斋等多家藏书目中。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祖像颇具特色
《周易》九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宋淳熙间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
此本是现存王弼注《周易》的最早刻本之一。皮纸印造,楮墨精良。字体结构疏朗,笔势清瘦,颇有瘦金书味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曾递藏此书,并撰有题记。后又经毛氏汲古阁、 徐乾学传是楼 、秦蕙田味经窝、汪士钟艺芸精舍、瞿氏铁琴铜剑楼等递藏。
分享:
“瞿”姓的历史渊源谁知道呢?
本文2023-11-29 20:58: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