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跟了妈妈的姓,爷爷立遗嘱不留分毫给孙子,这样做对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3收藏

孙子跟了妈妈的姓,爷爷立遗嘱不留分毫给孙子,这样做对吗?,第1张

孩子姓谁的姓,父母说了算。老人遗产给谁?他自己说了算,没啥不对。既然你不愿意孩子跟他的姓,又何必惦记他的遗产。

既然你不仁,也不要怪人家不义。你有叫孩子不随爸爸姓的权利,爷爷也有不要你继承的权利!自己都这么自私就不要怪人家!

当然是对的。老人家有自己的思维想法,要去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自己的钱要怎么分,当然是有权利的。如果你想要这笔遗嘱,那么你就改姓啊。既然不改姓,那就该放手就放手了。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孙子跟了妈妈的姓,爷爷立遗嘱不留分毫给孙子。这样做对吗?

这个问题无所谓对错。妈妈和爷爷的做法的都是合法的。合法就肯定不错。如果在这一事件中,妈妈认为爷爷做错了,那就是道德绑架。因为爷爷有权处理自己的财产。并不会因为别的爷爷愿意把财产留给异姓孙子,爷爷就一定要这样做。正如妈妈也不必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跟爸爸姓,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跟爸爸姓一样。跟妈妈姓也可以,跟外婆姓也可以。既然法律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谁也不能剥夺对方的权力。

孩子跟爹姓或是跟妈姓 历史 上都有。从 历史 和传统上来说,跟妈姓是绝对少数,跟爹姓是绝多数。跟妈姓的情况也与当下的情况基本上一致。既女方娘家的血脉传承已经面临中断时,做为女儿把自己的儿子出继给娘家,以延续香火。即使是这种情况,在中国 历史 上,也是少数。古代过继儿子继承香火一般也在男性的家族中进行。香火的传承,当然与利益有绝对的联系。除了独生子女造成的原因外,女儿的血缘肯定比同姓更近,这是许多女儿努力为娘家传承香火的原因。

血脉传承和家族利益的联系,从古到今,都有连续性,基本上是一致的。现在产生的这些问题和纠葛,是与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相关联的。假如只生一个的政策沿续下去,这情况会越来越多。因为持续的一胎,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姓变一姓,其中一姓,就要断绝。这时,无论是根据法律还是道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财产都会留给这唯一的后代。后代跟谁姓,必将引起双方的争夺。现在,三胎政策已经放开,这个死结已经通过政策调整而解开了。但是,一胎政策在解决了中国人口迅速膨涨问题的同时,也给 社会 留下了一些负面影响。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正是其中之一。

从文化的视角上来看。爷爷和妈妈的冲突,来自传统文化中的血缘传承。在这一点上,妈妈和爷爷都没有错。爷爷的做法,既符合当前法律的规定,也符合 历史 的传统。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中记叙,他自己就是过继给叔叔家当儿子的。所以,他父亲分家的时候,就没有他的一份。因为按当时的法律,他只能继承叔叔的家产。虽然他父亲和兄弟都挺富有,但他自己却一贫如洗。在《坎坷记愁》一篇中,他就详细记叙了自己因为贫穷外出借贷的凄惨经历。这就是所谓的“亲兄弟,明算帐”。

在爷爷的眼里,孙子姓了别人的姓,自然就不是自家的血脉传承。这时,你与他讲科学,讲血缘,都没有用。因为这时他心里想的是文化传统。既以后的家谱上,不会有一个外姓人。这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的一个根本性的东西。中国人历来是重视的。其实这个问题上,妈妈也是重视的,不重视的话,为什么非要儿子随自己姓不行呢?

中国的家族谱系,是以男性血缘为基本的。这种传承是符合生物学的遗传规律的。这已经被今天的科学所证明。因此,在古代,人们对家族血缘关系是比较重视的。同姓关系也是 社会 关系中一个重要部分。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古代新生儿的成活率低,人们都希望多子多福。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有二十多个亲生儿子,但是,他还嫌不够,在战乱的年代里,他收养了许多孤儿,这些孩子开始的时候,一律都姓朱。长大之后,也都复归本姓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文忠和沐英。他们从小被朱元璋收养的时候,都曾姓朱。后来功成名就,就认祖归宗了。对血缘和家族荣誉的执着,符合当时的道德要求。所以,朱元璋也支持他们认祖归宗。这算是文化传统上的一个方面吧。

再从另一个角度上谈一点吧。传统的中国人认为,生命的圆满状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富、贵、寿、考。富是有钱花,贵是有权力。富不一定贵,沈万三仅管富可敌国,见了七品小县令一样要下跪。贵也不一定富,张之洞贵为总督,一样当东西过日子。无钱而位高,谓之清贵。有钱有势,谓之富贵。这是富与贵。一般人都知道。寿是活的年纪大,那考是什么?一般人都知道死去的父亲称考,母亲称妣。如丧考妣就是像死了爹妈一样。那么 富贵寿考的考到底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很简单,男人死后称考,死后不光写在墓碑上,还要写在族谱上,儿子越多,你的名字出现在族谱上就越多。这就叫考。也就是说,从族谱上可以查到你这个人。如果没有儿子,也就无考了。

因此,考在本质上,与青史留名有关。如果你不是圣贤,没有大功于 社会 ,但你对后代子孙一带是有功的。留下财富就是功。你的子孙在,你的功就在,这就是儒家的所谓三立,立功、立德、立言。若是圣贤,有大功于 社会 。其名永远可考。比如黄帝、尧舜禹。因为他们有大功于民,所以,中国人都尊其为祖宗,称为炎黄子孙。

五千年文明,是有 历史 记载的。中国的 历史 有三部分,国史、地方志和家谱。每个人既便是无大功于 社会 ,也一定有小功于后代。有功则见诸青史。这就是五千年文化连续不断的内在逻辑。

话题有点扯远了。结论是,在这个问题中,谁都没有错。为人处世,一不违法,二不缺德就可以基本立身于 社会 了。

孙子跟妈妈的姓,爷爷立遗嘱不留分毫给孙子,我认为是对的,妈妈姓李爷爷姓张。因为孙子和爷爷没有关系是两姓人家没有权力继承爷爷的财产,所以我认为是对的。和妈妈姓一个姓就去姥姥家继承财产

姓氏跟谁,爹妈做主,爷爷遗产给谁由爷做主。合法即对!

孙子跟不跟自己姓,都是自己的血脉,没必要太在意这个。姓对于人来说就是个记号,只要血脉能传承就可以了。也许在过去的几十年前,爷爷的祖先不一定就是现在的爷爷的姓。在古代很多人的姓都是改来改去的,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么都好。至于爷爷因为孙子不随自己姓,就不把家产留给孙子,这件事情看来是爷爷的思想有点狭隘,更有点赌气的成分在里面。

男女双方结婚,组织一个新的家庭,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这是组建家庭的目的。至于孩子姓什么,真的没必要这么在意。儿媳妇之所以让孙子姓自己的姓,也是出于老的传统的思想的影响。但反过来想,等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结婚后,娶得儿媳妇也要把自己孩子的姓随自己。到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是吗?

生儿育女,组织家庭,目的不是单一的传宗接代,而是人类喜欢群居生活的特点决定的。孩子的姓氏不是最重要的,儿孙幸福,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幸福的生活靠自己打拼,不能把啃老和继承家产当做理所当然。如果年轻人有这种想法,对于老人家的这种使性子不给家产作为威胁改姓的借口,大可不必计较。不计较了,就谈不上威胁了。就不会影响自己小家庭的生活了。老人家也拿你没有办法了。所以这个 社会 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人们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不易得来的家产岂能传给外人?对!

爷爷的做法没有问题,爷爷的意思就是认为孙子不跟他的姓不是他的孙子,你的观点完全颠覆了中国的传统,孩子跟父亲姓说明孩子就是父亲的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跟父亲姓就等于是种上的地瓜长出了土豆!是不是种子有问题?孩子跟母亲姓就说明孩子的父亲不知道是谁,所以只能跟父亲姓,这么明白的道理也不懂吗?

中国的传统,尤其是老年人根深蒂固的认为跟谁姓就是谁家的人。所以不把财产留给外姓的孙子无可厚非。你既然选择了让孩子跟妈妈姓,相当的你应该也就有放弃婆家财产的打算。现在好多人财产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给。所以你就不要既想着让孩子跟你姓,继承你家的香火,还想着继承婆家财产的便宜。两边占便宜 没有那样的好事。更何况钱是老人的,他想给谁就给谁。

沈复及其《浮生六记》给中国人留下的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精神向往。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那一份寄情山水,浪迹天涯的憧憬。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走中国人惯常走的路?我相信沈复是睿智的人,他看透了人生若梦的玄机。

沈复复出身姑苏沧浪的文人世家,虽非官宦之家,却也是生活条件颇为小康的书香门第,因此他的童年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还有幸饱读诗书,结交同好。

沈复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走得子承父业的道路。

他父亲是幕僚,我想沈复和他一样是不想有“案牍之劳形”,更不想卷入官场的是是非非,起起伏伏之中。做一个幕僚远离那些难缠的是非,也足以养家糊口。

沈复是不想以科举走上仕途,除了他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外,对明清的八股取士的不屑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他的妻子。

沈复十八岁时娶了舅女陈芸为妻,二人十分恩爱。

陈芸生而聪慧,懂刺绣,通吟咏,是妻,更是友。沈复对芸疼爱有加,他们一同谈诗论书、品酒赏月、游山玩水,二人琴瑟共鸣二十三年,耳鬓厮磨,同行同坐,形影不离。

家境不错,更有妻如此,还参加什么劳什子科举,做什么烦人的官?

翻开《浮生六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将夫妻二人世界过得有声有色,堪称是世人的楷模。

不走官场道路的寻常平民生活可以过得既有情调又有意味。

“人珍我弃,人弃我取”,沈复看到芸芸众生所没有看到的亮点。

沈复要自己养家糊口,于是他也开始了幕僚之路。他携妻远行,四处谋生。难得是二人患难与共,更难得的是在患难之中,他们的精神丝毫没有因物质的贫乏而受到任何影响。

对花草、盆栽、书画、风景,对遇到的一切,他们都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就如那一句: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爱妻、儿子相继离世后,沈复更是抛弃红尘,游匿于山水之中,于四十六岁之际,作《浮生六记》,回忆一生的浮荡。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他在山水卷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精神的高远,夫妻的浪漫世界,看到人生如梦,要过得潇洒。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我心中有梦,如沈复那般抛弃世俗牢笼羁绊,有爱妻相伴,有美景相伴,活得自在些,自得些。

沈复在《坎坷记愁》一节中开篇写道:“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

然而,以沈复自己的看法,他的坎坷并非自作孽所至。他说自己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而他的父亲则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

如此看来,造成沈复人生坎坷的,应当是另有原因。

沈复坎坷悲剧的极致,是他的芸夫人之逝和儿子的夭折。而导致芸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无钱治病。

当时沈复寥落到了什么程度?

十年前,沈复的姐夫向沈复借钱,芸典当首饰为他凑够了二十金。现在,沈复手头紧,去别处寻生活门路又无盘缠,芸便提醒他,可去靖江找在那里找他姐夫要一下帐。

去要帐的路上,沈复夜至江阴江口,春寒彻骨,买酒驱寒,钱袋里的钱已花光。想了一夜,想用衬衣典质换酒。沈复十六日离家,到十九日,北风更烈,雪势尤浓,算计着住宿坐船的开销,再不敢乱花钱了。到了靖江,进旅店,鞋袜湿透,夜里用火烤,早晨起来,袜子已被烧去了一半。不知道沈复是怎样穿着被烧去了一半的鞋袜找到了他的姐夫。惨!

到芸再生病血疾大发时,沈复已被从工作岗位上裁员下岗。他本想再去姐夫那里借钱,芸不同意。沈复便去朋友那里求帮助。舍不得雇脚力,就襄饼徒步,又怕妻子挂念。路上,夜伴住在“仅容半身”的土地庙里,用帽子盖着脸,身子坐在庙内,膝盖露在外面。这比露宿野外实在强不了多少。

这些场景,真是让人感觉凄惨之至。

那么,沈复的人生为何如此坎坷?

反复玩味《浮生六记》我得出了几点并不成熟的结论:

一是太爱玩、太贪玩。觉复从小无拘无束,玩心甚重,常常陶醉于鸟虫之间,心驰神游,乐而忘返。虽然无忧无虑的童年,培养了他对于自然景物的情趣,舒展了他的想象力。但沈复也因此而乐此不疲,抛弃了功名,不事正业,无心生计。完全是个没有进取之心的人。沈复是个爱玩、会玩的人,过得是“烟火神仙”的生活。但“烟火神仙”毕竟不是真神仙,还要食人间烟火,这烟火营生才是要务,他却连功名都没有考取。这是让他陷入坎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太重情义而不太计较自我。

沈复父亲过逝,回家守灵,有人找上门来索债。却原来是有人唆使。沈复是个重义轻利之人,他对兄弟说,为父奔丧是人子之道,大丈夫贵乎自立,怎么会为了争财产?沈复代人写字挣了二十金,回家时,弟弟启堂托沈复的儿子逢森向他借钱,说自己因为为父亲办丧事,钱不够用了,要向哥哥借一二十金。这时,沈复还想将自己挣来的钱倾襄与之。沈复是个有真性情的人,也是个真直率的人。重情重义,好动感情,好帮助他人,且不计前嫌。太真、太直、太善、太义,少有自我,太容易被人推进坑里。这也应是他遭遇坎坷的原因之一吧。当然,他的太真、太直、太善、太义的秉性,也为他赢得了那么多的真朋友,也得到了朋友的不少帮助。

三是太沉迷。

沈复与陈芸夫妇恩爱一世,可谓古今传奇。芸生而颖慧,学说话时,给她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她自己就能背诵出来。等到芸长大,擅长女工,一家三口人就靠她十指功夫生活,还能供弟弟上学。识字后能作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来。能讨得这样一个老婆可是是让沈复太满意,两个人真可谓夫唱妇随,其乐洋洋者矣。然而,正是沈复的贪玩,妻子芸对他的百依百顺,百般支持,不能为公婆弟姑所理解、所包容,最终误会重生,导致芸娘两次被逐出家门。而这结果,则是沈复不知节制所致。这该是造成沈复人生坎坷的又一大原因。

那么,读《浮生六记》,感慨沈复人生坎坷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人生苦短,热爱生活,适时休闲一下,放松一下身心,陶冶一下心智,亲近一下大自然是很好的,但努力谋生,励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率真正直无我很好,但凡事需辩证看待,恰到好处才好;夫妻恩爱、趣味相投、夫唱妇随固然好,但小家还须融入大家,大家融入天下,顾全大局天下太平才是大道。

365无戒日更训练营

沈复(1763—约1807),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 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 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 朴的文 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 对照,真切动人。

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 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 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 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 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

食起居均有独到 的评述。 (文章阅读网http://wwwsendfoncom/)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 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

绪三 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 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 《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

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刘禹锡、王维、李商隐、纳兰性德、杜牧、陆游、陶渊明、孟浩然、元稹、李煜、柳宗元、岑参、韩愈、王安石、欧阳修、齐己、贾岛、韦应物、曹操、温庭筠、柳永、刘长卿、李贺、曹植、王昌龄、张籍、孟郊、皎然、贯休、许浑、罗隐、杨万里、陆龟蒙、张祜、王建、韦庄、诸葛亮、范仲淹、王勃、姚合、晏殊、屈原、卢纶、杜荀鹤、岳飞、周邦彦、晏几道、钱起、韩偓、皮日休、秦观、吴文英、朱熹、高适、方干、马致远、李峤、权德舆、皇甫冉、左丘明、刘辰翁、郑谷、黄庭坚、贺铸、赵长卿、张九龄、卓文君、戴叔伦司、马迁周、敦颐、文天祥、张说、张炎、郑燮、程垓、朱敦儒、吴融、白朴、刘克庄、李端、司空图、顾况、张乔、马戴、吴潜、张孝祥、韩翃、郦道元、陈著、宋之问、贺知章、王之涣、陈子昂、孟郊 、张志和、袁枚、郑燮、于谦、杨万里、范成大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

以前一直听说《浮生六记》这本书,今日才将其读完。内容不是很长。文言原本语言文字也很优美。六记现在仅存四记。在流传过程中丢了两记。没想到初中课文《童趣》居然来自《浮生六记》,读了《红楼》后觉得自己知识欠缺。读了《浮生六记》后不仅觉得只是欠缺,世面也欠缺。

最开始看此书时,只觉得异常美好。芸与沈复简直就是天生一对。沈复是个非常好的丈夫,她允许芸穿上男子的衣服和他一起出去。芸热情的为沈复纳妾,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合格妻子。两人生活虽不富裕但是日子过得浪漫有趣。

但是风花雪夜这玩意是要金钱来支撑的。沈复作为一个读书人,搞不到钱。又被父亲过继给了大伯当儿子,从父亲那里又拿不到钱。芸只能通过当了自己的首饰来维持日常花销。结果就是越来越穷。关键是由于沈复被过继的,在原先家庭中的地位异常尴尬。而且沈复的亲弟弟又不是个省油的灯。再加上在为公公纳妾的这件事上芸没有处理好,遭到了婆婆与公公的埋怨。又被不省油的弟弟害了。最重要的是沈复作为一个读书人,没有什么心眼,为朋友借款担保结果被朋友卖了。

芸生病了,生活困苦极了。以前那些亲友见他们穷困根本不想接济她们。可怜芸都病成那样了,还要绣东西赚钱活命。这是最心酸的事。沈复被他父母过继给死去的大伯了。与家中兄弟都把他当外人。而且沈复一个文人心思特别单纯,谁知总是被狡诈之人骗。你们会为芸打抱不平,觉得她受尽委屈。但是站在沈复的角度看,他也是受尽委屈呀。最后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风花雪夜是需要金钱来支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各位女性同胞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看对方家世!不是俗,而是婚后你就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没有钱这种生活会很痛苦!

明知道对方的儿子是个无能之辈,还要把芸唯一的女儿送过去当童养媳。也是无语了!

沈复的弟弟也真是太没人性了。父亲死后见沈复回来奔丧,以为他要与他挣家产。故意把讨债的人唤来。最心痛的是,他都继承了死去父亲三四千两的财产,居然还不放过沈复卖字画得来的二十两。

关键是沈复这个大傻子,在听到他没钱为父亲置办丧事时,居然把这仅有的二十两银子交了出去。沈复的弟弟简直就是在从死人堆里要钱呀!在沈复的弟弟污蔑芸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什么善类!可是沈复这个书生,对待这种人依旧是尊敬的,从来不与他撕破脸皮,把手上仅有的二十两也交给了他!

最后,没有想到沈复在那样的年代里,居然游历了那么多地方。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江西、上海。如今高铁如此发达我都还没去过这么多地方呢!

孙子跟了妈妈的姓,爷爷立遗嘱不留分毫给孙子,这样做对吗?

孩子姓谁的姓,父母说了算。老人遗产给谁?他自己说了算,没啥不对。既然你不愿意孩子跟他的姓,又何必惦记他的遗产。 既然你不仁,也不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