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厂镇的现状
(一)生活方式
1、 饮食:青龙厂镇的彝族,常年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蔬菜以青菜、白菜、山芋和瓜类为主,多产于雨季,食鲜后剩余部份制成咸菜或干菜,以备枯季食用。肉食以猪、牛、羊、鸡、鸭最普遍,食鲜后剩余部份则制成腊肉、干巴或酸肉。农时一日三餐,平时一日两餐。现今,提倡“以电代柴”,不少彝族家庭已使用电炉、电沙锅、电饭煲。
喜欢用水清火、解暑、消食的香芒麻棵叶当饮料。中年男子爱烟酒。
农闲季节,青壮年男子常上山狩猎、捕鸟。猎物肉多用来制成干巴,作待客及下酒的美食。
在蔬菜的枯季,妇女们常上山采甜菜、蕨蕨菜、树花、鱼腥草等,经过加工后,用来炒吃、煮吃或做凉菜。
青龙厂镇的彝族还喜欢将红薯及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窝窝头或煎成粑粑吃,味道十分可口。
2、 服饰:青龙厂镇彝族男子服饰多穿青黑色右开襟短上衣,青布或蓝布缠头,长衣短裤。到中华民国晚期,已改装与不寻的汉族服饰相似,现代仍着汉装。
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异。旧时,聂苏妇女的衣裳均是长尾衣,上下两截。上截用自织的青蓝色土线布制成,袖长及腕,以银币或大银珠奖大襟扣于右腋下,银光闪闪,其样式十分美丽。下截用白布或其他布料缝合而成,在上衣后摆下面有块尾巴,两股飘带,飘带上绣满花、鸟、鱼、草等图案吉祥图案,装饰十分精美。胸前束带围腰带,缀五色缨络,刺绣得特别美观。
头饰喜欢把长发编作一条独辫,辫稍结着两长串银珠,随同发辫缠绕于头顶,用一条宽约20公分的青布做“包头”,沿着发辫外围向后包去,并将包头两端交叉别于脑后。未婚或未生育的女子在大辫两侧再扎两股小辫。
3、 居住:青龙厂镇彝族村寨,多坐落在开阔明朗的山坡或山梁上,一个村寨一般有几十户人家。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楼房,俗称“土掌房”。房顶用土筑成平面,既可防火,又可作阳台晒场。妇女们喜在阳台上做针线,老年人乐于在阳台上养神、吸烟。
房屋结构一般是正三间两耳房,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下有下厅,构成一幢四合院。住房建筑的清规戒律很严,两耳房的高度不同正间一般高,如果地基高度一样,在建盖时也要把耳房的地基挖低一些,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可明显地看出“父房”、“儿房”。
旧时,正间堂屋供置着一个用木料雕成的“神桩”。“神桩”呈小木人状,捆上一种特用的稻草,再给小木人穿上衣裳,作为祖先的神位,上面写有祖先的姓名、年龄、生卒时间以及成婚年月等。祖先的“神桩”三五代后集中火化、埋葬或置于岩石洞中,意为对祖先的孝敬和崇拜。
在“神桩”下面,还摆着一个香炉,有的长年累月地烧香,有的逢年过节才烧香,这是彝家崇拜祖先的一种祭祀方式。
(二)习俗礼仪
1、 婚俗:青龙厂镇的彝族实行一夫一妻的血缘外婚制,同姓同宗一般不通婚。
婚前有社交和恋爱的自由,通过“跳乐作”、对山歌、欢度节日、“赶草坪街”等活动,结识情伴,互表衷情。特别是聂苏颇的“阿哩情”,很有风味。他们寻情的娱乐场所一般是选在村外的大树下或山上平坦的地方。每逢农闲季节或节日,就是彝族青年用“阿哩”来谈情说爱的好时光。小伙子们弹着四弦,吹着笛子,拉着二胡,背着烟筒及食品等东西,向娱乐场走去。姑娘们听到声音,心里乐滋滋的,奔走相告,经过一番花枝招展的打扮,就带着自己精心编织的花钱带和美味佳肴,笑语欢声地走出村去。
男女青年相会一起,若相互情投意合,就山盟海誓,倾吐爱恋之情。吐尽肺腑之言后,亲亲热热,依偎在一起,各自拿出食品来相互品尝,拿出礼物来相互赠送。小伙子拿出精心选购的头巾和姑娘喜欢佩戴的“勒斯“(花腰帕)送给心上人,姑娘拿出自己亲手巧织的、穿上铜钱和装饰品的花线带送给情人装饰烟筒,并用火草为情人装烟,人们称之为“吃火草烟”。
男女真心相爱以后,方告之家长,男方便请人去说亲。第一次去说亲要拿一公斤酒、两合红糖(一合即两块)去讨口婚。讨得姑娘的生辰八字回来后,还得请人去“合婚”。若能“合婚”,媒人就带着男方到女方家吃“订婚酒”,定下婚期。
到娶亲日,按彝族的规矩,均要骑马坐轿。男女双方家都要办酒席,宴请三亲六戚来喝喜酒。
山苏还有抢亲习俗。青年小伙子在草坪街上看到如意的姑娘,就寻借口与姑娘接触,若姑娘笑脸相见,小伙子就立即拉着姑娘的手跑到僻静的地方倾吐情怀。若相互爱慕,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父母若知道是抢亲结的姻缘,会满口答应。择下婚期,便可成婚。
2、 丧葬:彝族家里有人死了,鸣枪为号,向左邻右舍报丧。人们听到枪响,纷纷奔到死者家里,帮助料理后事。
若死者为老母亲,得派人向舅舅家报丧。报丧的人必须是宗族中较亲近的小辈人。他拿着死者生前结婚时的娘家陪嫁的物品,如耳环、手镯、银链等,亲手交给舅舅家的人,叙谈死者的病情、死因以及葬礼的打算和准备情况。噩耗传来,舅舅家的人也悲伤地痛哭。男子虽然伤心,但得马上杀鸡款待报丧的人,认为他到家里,等于自家姑老太最后一次回娘家。开饭时,要给死者留个座位,摆上酒盅碗筷,不时敬酒加菜,以示让死者的灵魂前来吃喝。
到送葬的头一天,舅舅家拉牛赶猪,牵羊抱鸡,带着报丧人拿回来的死者遗物来参加丧礼。一到村外,便有许多人哭着迎接舅舅进家,连忙摆起酒席盛情招待。死者的女儿边向舅舅敬酒边哭诉母亲的恩德,并恳求舅舅把母亲遗物赐给他们。
服丧期间,要请贝玛来主持办丧事。首先由贝玛根据死者的八字属相来卜算安葬日期。在出殡的头天晚上,贝玛来要念诵“指路经”并“理家谱”,有的能背出几十代以上的祖宗名字。他们认为,通过“理家谱”和指路,可以引导死者的灵魂沿着祖先曾走过的道路寻找到祖先们所在的地方。贝玛还要颂扬死者的一生功德。
古老有葬俗是实行火葬,用柴火将尸骨化为灰烬,将骨灰装入土罐,埋进土里。明、清以后,由于受汉族影响,逐渐改行棺木葬,垒石建坟。各宗族有自己固定的坟山,他人不得介入。青年男女不幸死去,出殡时跳“乐作舞”相送,直至坟上,表示对死者的告别。
(三) 节日
火把节: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元江的彝族都要欢度“除灾迎吉祥”的火把节。
关于这个节日,元江的彝族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田肥地肥,家家户户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有个无良心的魔鬼,不愿让彝族过好生活,在庄稼快成熟的时节,放出数不清蛆虫来咬噬庄稼。人们看到庄稼被遭踏的惨景,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去消灭,但始终消灭不完。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生活越过越艰难。山上能吃的野菜、野果采光、挖光了,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人们天天烧香求神,可是,神没有保佑,也没有思赐,年年都有庄稼颗粒无收。有一年,彝族山寨的老老少少携带行装准备流浪到他乡谋生,正要离开村寨时,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夜间点着火把在烧蛆虫。大家走近一看,只见老人者用松香撒到火把上,那燃起一团团火焰,把庄稼的蛆虫灭尽了,传说这个日子是六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它,每年的这天,人们燃着火把欢度“火把节”。
节日早上,各家各户要在正堂屋的供桌上燃起香炉,点上若干柱香,虔诚祈祷,敬请祖宗回家过节。
早饭后,男女青年成群结队,聚集到附近山上,弹起四弦、烟盒,吹起笛子,围成大圆圈,欢跳彝族传统的“乐作舞”。
午饭后,各家各户均要献食,菜肴要六至八碗,传说这叫“六福八圆”。“六福”,即“六六有福”;“八圆”,即“团团圆圆”。
晚上,小伙子们又用松柴或细栗柴扎成火把,到村口集中后,齐向村外、田边游转,不断向火把上撒松香,示意烧死害庄稼的蛆虫。有的玩得高兴了,还用火把为“武器”,相互“开战”,“战”者各自用松香撒到火把上,让火舌喷射对方(其实这是一种娱乐,人是不会受伤的),直娱乐到筋疲力尽,才高高兴兴地走回村寨。
中年人一般聚集在土楼上,谈笑风生,有的鸣放火药枪来取乐。
直到现在,火把节在彝家山寨越过越热门。老者们借节日良机,激励青少年勇于奋进,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彝家山寨奋斗不止。但属迷信活动的献祭,已被彝族人民抛弃了 青龙厂镇地处元江县东北部,有6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与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大桥乡接壤。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法治观念淡薄,每年因山林、水利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此,青龙厂镇采取四项措施,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加强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领导,提高对联防联调工作的认识。由于镇领导时有变动,青龙厂镇根据实际情况将变动人员即时通知联防联调组织,并相互走访、沟通联系,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加大联防联调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行政接边地区的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又是普法盲点地区,于是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措施,适时开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婚姻法》、《水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作用。在民族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组织公安、司法、民政、水利、林业、土地等部门开展接边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四是积极开展接边地区联谊活动,加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监督,调查研究,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深入人心。在每年的扬武烟盒节、青龙厂正月初六街会、果洛垤正月十六等农村民族节日,相互来往人员较多,借此机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
2008年,青龙厂镇协调联防联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在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相继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联防联调会议,确保该项工作不间断、不拖延,有效促进了“护城河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4754册、图书流通600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0间,村文化活动室7个、茶室7户、业余文娱宣传队8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93年12月被云南省体委等单位命名为“云南省体育先进乡镇”;1997年10月,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云南省体委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2月,被评为“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广播电视覆盖率90%。
它克岩画:它克岩画位于元江县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面的扎营峰南麓,绘制于新石器时代。1987年12月,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克文星阁: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有:文星阁、观音庙、龙王庙、观圣庙、石碑、石牌坊,曾经在它克村建有“龙池书院”。
历史遗址:撮科起义纪念碑、朋程建军纪念碑。
传统节日:青龙厂村“正月初六”街会,它克“正月初九”上酒会,果落垤村“正月十六”灯会,彝族的“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每四年一届的农村文艺调演和农民运动会等。 全镇有幼儿园2所、小学7所、初中2所、党职校1所,校舍建筑面积70228平方米。
青龙厂小学在校学生有1374人、教职工116人,教师队伍中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1人、小学一级职称53人、小学二级职称1人。全校各个校点均配备有远程教育播放点,青龙小学、它克小学、果洛垤小学、撮科小学、阿不都小学、假莫代小学配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青龙小学占地8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配有多媒体教室。全镇适龄儿童1295人、入学1288人,入学率995%,升学率100%。
甘庄小学占地26637平方米,建筑面积85904平方米,在校学生有895人、教职工59人,教师队伍中有中职职称19人、占322%,助理级职称34人、占576%,员级职称5人、占84%,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100%。
青龙厂中学占地26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52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352人、教职工46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6人、占17%,中学一级职称14人、占39%,中学二级职称16人、占44%,。全校配备了理、化、生实验仪器设施,拥有计算机35台、2个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75%。
甘庄华侨中学占地1533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520人、教职工35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57%,中学一级职称9人、占26%,中学二级职称20人、占57%,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占52%,。全校拥有计算机34台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平台1个、电视机2台、录音机5台、图书6277册、打印机2台。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66%。
青龙厂镇党校占地29774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8平方米,有教职工3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一级职称1人、占333%,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667%。全校拥有电视2台、录象机1台。
彝族人民聚居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人口6500万,居全国第六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中以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州人口最为密集。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居住特点为小聚居,大分散。彝族是古羌戎的后裔,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从唐朝起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及流芳百世的诗歌典籍,其发展源头可追溯到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猿人”时代,是它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在社会发展的长河里,它不仅是各个时期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反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映会渗透到文化中的其它领域,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彝族聚居地两种较为古老的风俗文化。
1、家支
“家支”彝语称“此伟”,是“家”和“支”的总称。家由于人口繁衍,按血缘系统,后代分为大支和小支,小支以下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它是家支连环中的基本单位。家支的名称一般以共同的男性祖先的名字来命名,并且编成家谱,世代相传。因此,各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有着浓厚的认同感。家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对内互助协调,加强内部团结,保持血缘的延续性,对外增加对其它家支侵犯的防御能力和本家支的扩张能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每个家支都有自己独立的领域,森林、牧场和火葬场等是本家支的公共财产,外家支的人不得侵占使用,否则将导致冤家械斗。彝族的家支中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但有严格而详细的习惯法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彝语叫“节伟”,它包括土地、买卖、婚姻、家庭等多个内容。家支内各成员包括头人普遍都自觉遵守这些法规,但如发生纠纷或触犯法规,则由本家支中见多知广,德高望重的头人出面调解或按章执法。彝族家支的作用是全面而深远的,在它无所不包的体制中,强烈的集体意识和长期的冤家械斗,对彝家传统村寨的形成和选址以及民居的布局及其形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宗教
彝族的宗教一直处于一种古老的原始状态,其核心思想是众神论。在众多的信仰中,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是最普遍的。在一些混居地区这种崇拜还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某些思想。
祖先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三魂论”和“祖界”观念,彝族的先辈普遍认为已故祖先具有三个灵魂,它们各有不同的归宿。其一守候坟地,其二回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其三留在家中供奉祖先的灵位上,它们三个融为一体影响和左右着后代的祸福兴衰。“祖界”是指祖先灵魂最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后世各代先祖的灵魂才能与始祖相聚永远。彝族这种既朴实又深遂的思想观念是彝家阳宅(民居)和阴宅(坟墓)典籍的主要依据,也是彝族各种祭祖活动形成的基础。
在彝族的祖先看来,自然界中的火、石、树、水、日月等等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是通人性的,因此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活风调雨顺,牛羊满圈,他们崇拜所有的神灵,即自然崇拜,但在这些众神中,“火”却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之一。
彝人对火虽然存在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但他们坚信灾难是人们对神灵的不忠而造成的,只要人们尊重它、崇拜它,火神就会降福于人。每年“火把节”彝家村寨中欢腾的“火龙”和彝族民居中不灭的火塘就是对火神崇拜的最典型的表现。
青龙厂镇的现状
本文2023-11-29 17:44: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