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史话·第二辑(708)游走在权力边缘的家族——魏氏
赵、韩、魏作为后来三分晋国的强卿,在悼公都还是刚刚崛起的新秀。其中的赵氏,虽然一度有过只手遮天的往事,但在下宫之役发生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而韩、魏两家,虽然在晋献公时期就已经获得了封地,却始终都默默无闻,在竞争激烈的晋国政治环境中始终没有立足之地。直到晋悼公起用旧族,他们才渐渐地崛起成为晋国政坛上不容忽视的力量。
魏氏虽然也是姬姓,但却是外来的势力,魏氏的先祖是周文王的庶子高,周初被封到毕国(陕西咸阳西北)为伯爵。成王时,在王室担任重要职务,与周公、召公齐名,被称为毕公,可见当时地位的显赫。
但后来由于不可知的原因,毕国覆灭,毕公高的子孙散落各地。到晋献公时期,有毕氏子孙毕万在成周定居。当时晋国刚刚除掉了桓庄之族,大量任用异姓大夫,毕万似乎从中看到了机会,便想到晋国碰碰运气,为此他特别延请了辛廖为其预测凶吉。经过一番占卜演算,得到了一个公侯的卦象,据此辛廖认为毕万在晋国必能繁荣昌盛,作为公侯的后代,必然能够恢复他们起初的地位。
有了这样的一个指示,毕万旋即动身前往晋国。献公十六年(661BC)的对外战争中,毕万担任献公的车右,经过连续的出兵,晋国接连灭掉了霍、魏、耿三国。毕万是一个以勇力著称的猛将,甚至在一百多年后六卿旷日持久的内战中,处于艰危时刻的赵氏宗主赵鞅,就曾以毕万的勇武来勉励士卒。毕万在历次的战斗中屡屡立功受赏,这一次更是得到献公嘉许,将魏国故地封给了毕万。至此,毕万正式在晋国立足,成为大夫。郭偃根据这次的封赏预言说:“毕万的后代必定会昌盛。”
郭偃的预测是否附会不得而知,但最起码在毕万之后的几代里,魏氏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迹。毕万在受封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到后来献公闹出了大乱子,将重耳、夷吾驱逐出境,才又毕万之子(又或是孙,世本有芒季的记载)魏犨便跟随重耳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魏犨,谥号武,他继承了乃父(或祖父)勇力过人的体格。在追随文公流亡的十九年中,始终跟随重耳左右不离不弃,被称作是文公的股肱之臣,并名列追随文公流亡的五贤士之一。但在结束流亡生涯后,文公为了安抚国内居守的公族,按照亲疏远近安排职务,作为外来势力的魏犨并未因从亡之功进位为卿,只是在晋文公四年(632BC)任命为文公车右。
次年的城濮之战前,晋国围攻曹国的战斗打的很是艰苦,甚至晋国的首任中军主将也在这次战斗中折损。后来曹人降晋,晋军在曹国都城大肆劫掠,但文公却下令三军不得侵扰僖负羁和他的族人。曾跟随文公流亡的魏犨和颠颉却不顾君令(具体原因见城濮之战的详述),洗劫并火烧僖负羁的宅邸。
此举打破了晋国进行舆论战的整体部署,文公因此很是震怒,扬言要杀掉二人。追随文公多年的魏犨却并不是一个只讲勇力的莽夫,也有体察入微的一面,他深知文公的脾性,只要自己还有用,文公必定不会拿自己去给僖负羁赔命。因此当时胸部受了重伤的魏犨,用布束紧胸口,在文公派来探查的使者面前上蹿下跳,以表示自己并无大碍,终于保全了性命。
虽然保全了身家性命,但魏犨的政治生命却就此终结了,此后他再也没有再进一步,魏氏也因此没落。到晋灵公七年(614BC),才有魏氏的魏寿余协助赵盾计赚士会。魏寿余佯装发动叛乱逃到秦国,以魏氏的土地城邑为诱饵,诱使秦康公派遣士会前往河东与魏人结盟,晋国趁机将士会裹挟回国。
魏人叛晋,秦康公丝毫不怀疑其真伪,可见魏氏在晋国地位之尴尬。但魏犨似乎坚信辛廖的预测,即便是一时不得志,也并无叛晋之心,这才是这次用计能够成功的关键。魏犨在家赋闲的几十年间,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专心致志地耕耘,培养了一大堆有才智的子孙,可以说是给魏氏后来的崛起,积蓄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魏犨之后魏氏出现了三个分支,继任魏氏宗主的是魏悼子,左传中并无魏悼子的事迹留存,只是史记中记述说他将魏氏的大本营搬到了北方的霍地。远离了前沿阵地的魏氏大宗逐渐淡化,倒是两支小宗在早年的发展势头比起魏氏大宗来说要好一些。
第一支小宗是由魏颗所开创的令狐氏,令狐位于山西临猗县境内,与魏氏早先的封地距离较近,与秦国也是隔河相望,因此一直都是镇守晋国边疆、为晋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堡垒。
晋景公六年,新败于邲的晋国开始征伐赤狄,秦桓公趁晋国内空虚,派兵侵扰晋国,驻军辅氏(陕西大荔东)。当时晋军主力全在潞氏战场,无法及时回击秦军,魏颗当机立断,率领魏氏亲兵西渡黄河击败秦军,并俘获秦军力士杜回。
关于这一战,还有一个传说,据说魏颗的父亲也就是魏犨,在晚年的时候很喜欢一个小妾,但他毕竟年纪大了,这个小妾也没能给他生个一儿半女。后来魏犨病重,自觉将不久于人世,对这个小妾很是放心不下,便托付魏颗说:“我死后,一定要找个好人家把她给嫁了。”但不久之后魏犨病危,弥留之际又舍不得让小妾嫁人,就又把魏颗招来,说:“等我死了,就让她给我陪葬吧。”
魏犨死后,魏颗认为父亲病重时神志不清,所说的话属于乱命,因此并没有遵从父亲最后的遗嘱,而是将小妾嫁了出去。等到辅氏拒敌之时,杜回勇猛,魏颗正一筹莫展之时,忽然看到一位老者,正用打成结的草绳也遮拦杜回,杜回被草绳绊倒,晋军这才将其擒获。
战争结束后,魏颗在梦里又见到了那位老者,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女人的父亲,你能够执行父亲清醒时的话,因此我结草以为报答。”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故事的来历。
令狐氏抵御秦人有功,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一直不能进取,直到悼公元年,魏颗的儿子令狐文子魏颉才被晋悼公任命为新军将,进入了晋国的核心决策圈。但魏颉为卿时年岁已高,到悼公四年就去世了。
魏氏的第二个分支是吕氏,其开创者魏锜,又被称为吕锜、厨武子。如果熟知邲之战经过,对魏锜应该不会很陌生。魏锜由于在景公初年的人事调整中,由于求公族大夫不得,因此心生怨念,在邲之战中担当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但在后来下军大夫荀首回军救子时,魏锜作为荀首的御戎,其表现也算是勇敢。
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由于位阶较低,史料上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到鄢陵之战时,魏锜急于立功,冲锋在前,亲手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但魏锜却也被楚王身边的神射手养由基射中颈部而死。
这其中也有一段离奇的故事,说的是战前魏锜梦见自己射中了月亮,在后退时却掉进了泥沼。梦醒后他找人解梦,占卜的人告诉他说:“太阳象征姬姓,月亮象征异姓,你梦中所射的月亮,定时楚王无疑。然而你在射中楚王之后退进泥坑,也就是说你定会在此战中丧命。”
魏锜死后,继承家业的是他的儿子魏相,也叫吕相、吕宣子,秦晋麻隧之战前振聋发聩的绝秦书就是他的手笔。吕相在晋悼公元年被任命为卿,担任下军将的职务。但是吕相担在卿位上只坐了几个月,到当年十二月就去世了,也就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在吕相和魏颉去世之后,默默无闻的魏氏大宗开始崛起,挑起魏氏大梁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魏庄子魏绛。魏绛在悼公元年被任命为中军司马,据《国语》的说法,悼公对他的评价是“勇而不乱”。
魏绛果真也当得起悼公的这个评价,在悼公四年的鸡泽会盟时,悼公的弟弟扬干扰乱军行,身为中军司马的魏绛当机立断,斩杀了扬干的御戎,让正在气头上的悼公很是愤怒,当场就要处死魏绛。
后来在一干人等的力劝之下,悼公读了魏绛的上书,不仅平息了愤怒,还光着脚跑出来向魏绛认错。这次事件之后,悼公认为魏绛能够严格执法,利在百姓,就在太庙设宴招待魏绛,并将其提拔为新军佐。
魏绛为卿后,先是提出了和戎的政策,稳定了晋国的后方环境;后又在经济困难时期,提出了战时经济政策,使得晋国挺过了复霸之前最为艰难的时刻,终于成就了悼公的霸业。因为有诸多的功劳,在霸业完成后,悼公亲自将郑国献上的乐器中的一半赏赐给魏绛,以示荣宠。这次的赏赐,魏氏家族才算是有了金石之乐。
悼公十四年,晋军在绵上治兵,魏绛被任命为下军佐,次年裁汰新军,魏绛在六卿之中仍居末位。到栾黡去世之后,魏绛才又升任下军将。
楷书是我国书法字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楷书书法家就是柳公权。他的楷书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么,关于柳公权的贡献与成就,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贡献与成就,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一生的楷书成就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柳公权的文化精神有人说,你写的是柳宗元传啊,我说是柳公权。往往咱们在书里边读到柳宗元的诗比较多,在族谱里的辈份是柳宗元把柳公权叫叔父,中间隔了若干代了,不是出五服的事。柳宗元的先祖在初唐曾做到了宰相,武则天时因为站错了队,罪名是搞阴谋判乱,被贬到南方一个叫艾州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清迈,最后也让人追杀了。之后的多少柳氏先祖都翻不过身,一直到他爷手里,在咱耀县当了个县官,比起荣耀的先祖中间隔了一百多年,与宰相天壤之别。柳宗元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入了朝廷,结果因为刘柳革新被贬到柳州,当时也就四五十岁。柳公权开始仕途不济,越老越值钱,还活了八十八岁,这个人是在官场上咋混过来的性格即命运,需要探讨他的性格。他伺候了七八代的皇帝,做侍书郎也罢,起居郎也罢,是不离左右。皇帝像走马灯一样,他仍然是他。也就是他没有参与那些人事纠葛、阴谋、钩心斗角,只是把字教好,把诏书写好,不说闲话。但同时也有点懦弱,他也参与过上疏,给皇上提意见,之后那些人流放的流放、死的死、杀的杀,他便退缩了。身为一个右拾遗,也就是拾遗补缺,当参谋,给皇上出主意。有的拾遗为了规劝皇帝别贪图享受,老皇上还尸首未寒,新皇上就要带一群宫女到骊山去玩。右拾遗柳公权跟几个谏官劝皇帝不要去,把车挡住,有一个谏官趴到那磕头,头都磕的流血。皇帝让把他拉开,让他在旁边磕死。柳公权一看,遇到这样的皇帝,无济于事,心知肚明也不说,内心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当然也可以叫自保。但他绝对不做那种你把我弄倒、我把你弄倒的事,今天你上来了把他流放了,他明天上来把你流放了,你把他杀了,后头人把你杀了。柳公权是一个内敛的人,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所以他才可能活到八十八岁,守住正气,越老越值钱。当然仕途也是一碗饭,千里做官皆为稻粮谋,只是人生的一个途径,把人生发挥到最可靠的一个途径。在这个游戏规则里,他感到不是那么得意的时候,只好潜入到书法的海洋里去,最后做出了划时代的文化贡献。
柳家原这个地方我仔细去看过, 在华原县以北。据明代《耀州志》,华原这个称谓存在了三百多年,后来叫茂州,继而改成耀县,延续至今。柳家原三面临沟,只有一个崾险通向外边。看芈月传就是这个样子,从秦一直到隋唐,北方游牧民族势力非常强大,有宽阔的草原,可以在一夜之间从银川那个地方,几千几万匹马不知不觉南下,就闯入长安城了。他们又不想在这住,不想要这个地方,只是抢些粮食、布匹、美女,把酒和美女一驮,往马上一带就北上了。为什么秦代修长城是抵御游牧民族的战略需要,之后游牧部落也慢慢融合到中原文化之中了。柳公权先祖到柳家原这个地方,地势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加上靠近官道,小路一直到了沟畔上也就到了路的末梢,隐藏在千沟万壑之中,是相对比较安全。达则入朝当官,穷则退避田园,发达了做官,做不上官便回家种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人生道路的选择。所以说,作为柳家原,是耕读传家的一个地方,娃们书念的好到朝里做官去,做的再好最终还得回来,把骨骸埋到这儿。做不了官那就种地,给国家纳粮,吃饱喝足,世为农人好。做了大半辈子的官回到农村,过去小时候的玩伴人家日子也过得很好,有儿有女,窑洞收拾的干净,有吃有喝,活的还年长一点。有些人在外边弄多大的事,回去那些人都不认你,在出头弄啥哩,看那怂式子。价值标准不一样,你认为你比普通人好,有权有钱,但弄不好的话脑袋掉了,进笼笼了,农民种了地,纳了皇粮就没事了。咱们经常会讲到,解甲归田的一个老者荣归故里,住在一个驿站,这边是年轻小伙准备上京考功名,说你娃算了吧,回去种地也是一辈子,人家说你在外面转了一圈,官当够了你回来了。人生的历练和体悟,从境界上是不一样的。华原柳,也就是前后延续了五百年,现在柳家原姓柳的都到哪里去了出去做官不回来了,柳家的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洒遍了北国江南。包括现在的蓝田,也说有柳公权墓和故居,可能是他的后世人迁移到那里,或者说是柳公权有一个侄孙在那里做过县尉,后代便在那个地方了。就像孙思邈的孙家原也没有姓孙的,司马迁的故里也没有姓司马的,有姓冯、姓同的,政治上怕受司马迁的牵连,就把司马分开,马字加二点姓冯,司字加一竖姓同。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整个一个柳氏家族也逃不脱时代风云的洗练。
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中了进士,在华原当过县尉。进士是难中的,可能千分之一的录取率,跟北大清华一样。我在写柳公权传时,把华原这一百年间的史料翻了一遍,哪些人在这儿做过县令,这些人的功过是非,追寻文化地域和文化环境的秘密,考究柳公权从幼年到老年周围哪些东西会对他产生人格或文化的影响。当时有一个姓卢的县令,因为公事把同乡人姓齐的得罪了,他责备过这个心胸狭窄的下级,遭到设计陷害。后经复查认为卢县令做过一些违规的事情,应免官并获死罪。卢县令申诉的状子到了判官张镒手里,他有点愤愤不平,回到家就给母亲说,依实情卢县令可免于一死,但作为判官也有连带责任,可能被贬官,给老母亲带来忧虑,怎么做才能使你安心母亲说,我儿你的做法如果不负于道义,我就安心了。之后,判官张镒减轻对卢县令的处罚予以流放,同时张镒也因过错被贬为抚州司户参军,母亲死后以尽孝闻名。后来张镒因为公道正直,官阶升到了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这件事对幼年柳公权有所影响,是文化环境影响了他对事物的判断力。华原的又一个县令顾繇,也惹了官司,此案牵扯到当时的宰相元载,其子元伯胡作非为,反而赢了官司。顾县令的运气没有卢县令好,少了贵人相助,被流放异乡。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元载因贪腐被朝廷所杀。当时柳公绰十二三岁,柳公权尚年幼,所听到的周围关于仕途、政治、人情世故的事情,对柳氏兄弟认识社会和人生是有影响的。京畿子弟与长安城,与唐代中央朝廷有人脉的一种瓜葛,而对柳公权、柳公绰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武元衡,是少年时代柳氏兄弟崇拜的一个人。武元衡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是当时的状元,在华原做过县令。武元衡中状元时,柳公权才六岁,当然二十多年后柳公权也中了状元。在漫长的仕途之路上,武元衡是对柳公权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武元衡中进士后,曾经在中央当过监察御史,后改做华原县令,然而到任不久,因其县难治,称病去之。他看这个县难治,离中央政权太近,人事复杂,就装病回长安城去了。可见华原这个地方地气比较硬,官也是很难当的。武元衡离任时,写了一首《立秋华原南馆别二客》,收入《全唐诗》,写道:“风入泥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泥阳也是一种别称,就是在秋天的时候,秋风萧萧,泥阳这么一个宾馆,天上飘着一朵朵云彩,有孤独的野鹤,谁能留住流云呀,你看着它一会就不见了,说明这不是我待的地方。“明朝独向青山郭,惟有蝉声催白头”。到了明天,我自己一个人面对着青山和郊野,一片秋天的蝉声,春去秋来催白了头,这是对于时光的感叹。武元衡到了中央,才智过人,一年内连升三级,唐德宗感慨说:“这个人真有宰相的才能”。武则天,无字碑,女权主义,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女皇,不能去片面地理解一个历史人物。武元衡是武家的后人,他的真才实学对于唐代是有贡献的。武元衡后来成了柳家的好友,交集很深,后因朝廷与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他属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一方,得罪了地方割据势力,在有一天上朝时,突然从路边树林中射过箭来,把他暗杀了。官僚机构抓了行凶的人,判处死刑,但真正的后台在燕地,没有得以追究。白居易对此上奏,表示非常不满,但因政治派别和利益的不同,说白居易干涉了不属于他职权范围的案子,便被贬官为江州司马。这其中,柳公权得到了哪些仕途与人生命运的经验教训呢
柳公权从小写字,在新旧《唐书》之《柳公权传》中记载,他幼年时就能捉笔写字,涉入国学诗文很早。也有一些民间传说,是经过上千年口口相传下来的,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愿望。有一个传说,柳公权的父亲教儿子写字,正写字不见人了,和村上娃们在外面耍骑马打仗。柳公权比较懦弱,人家壮实的伙伴骑在他身上,他四蹄蹬地把人家驮着。他爸说,咋养这么个没出息的儿子,就把他叫回来写字。教训儿子说,你爬着像个狗一样让人家骑到身上,没出息,丢我人,好好写字,我先教你怎么写人字。他爸从书房里拿了一把剑,再拿了一把刀,往书案上一放,剑是第一笔,刀是第二笔,写人就是一剑一刀,这才是人。活者剑,死者刀,锋利有力,就像在石头上刻出来的。所以最后柳公权的字为什么有骨头了,一笔一画,写就了他的人格精神境界。他从小所受的教育,是把人字写好,不仅仅是写一个汉字的人字,而是写一种人格的人字,把人活得端端正正,站直了别趴下,别见了人点头哈腰像哈巴狗一样。要自尊自强自立,凡事媚上者必然欺下,这种人你就离远点,不是正经人,不是好人。之后,柳公权成长为一个有骨气的人。
民间传说,后来柳公权字写得不错了,就在村上评比看谁的字好。过来一个卖豆腐脑的老汉,柳公权有点得意,老叔你评价一下我这字写的咋样老叔说,我是个卖豆腐脑的哪知道你字写的咋样,不过依我看,你这字跟我这豆腐脑一样,软皮塌水的。老汉挑着豆腐脑走了,说人家用脚都比你写的好。用脚写柳公权一听,这老汉咋骂我哩老汉说,你去华原城一看就明白了。柳公权信以为真,还有用脚比我写得好的人,我得去看看。这就让他妈烙了些锅盔,四十多里路赶到华原城里,也就是现在的耀县城,漆沮河汇流处,船形。虽然千多年来地面建筑不断变化,地理位置不会变,土地永远不会变。他从西街到东街,最后看到一棵树底下围了一堆人,一个老汉在那儿写字哩。周围人叫好,墙上挂的旗旗上写着“字画汤”。这个人姓汤,两个胳膊没了,的确是用脚在写字。现在西安城里也可以看到用脚写字的人,用脚指头把笔一夹,脚比手还好使唤。因为要吃一碗饭,他必须有谋生的手段,所以他用的功夫比平常人要多一万倍。柳公权从小也是看王羲之、颜真卿的字,一看这老汉的字的确比自己写得好,就拜字画汤为师,跟上这老汉学字。这也就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力量。他后来一想,咱这有胳膊有腿的四肢健全的人,都比不上一个拿脚写字的人,像农村人说的话,那你不死去你还活啥人呢也就是一种骨气吧。柳公权回去以后,就像传说的他写了多少墨水竟然把涝池也染黑了,那的确是下了硬功夫的。
现在把字写好的人,也许把圣教序、兰亭序临了三百遍,有人却连三遍都没有临过,平常又不拿笔,偶遇机会就在纸上胡戳,哪也叫书法家不要糟蹋这行当。悄悄地在屋里好好练,把名帖临上几百遍,你写出来的字才可能有点样子。包括书法,任何文学的、文化的东西,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审美经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是这么写的,你写的字是野路子,没有规矩,或者说在帖里边找不到你这个字的写法,你说那是个性,孤芳自赏,那只有你认,或巴结奉承你有权有钱的人认,论字只能是狗字。写字是一个文雅的事情,如果像打拳一些扎胳膊踢腿,拿头发、手指头甚至生殖器写字,左手写,颠倒写,耍把戏哩。柳公权心正笔正,手洗净,坐端了,正襟危坐,把笔拿起来,中锋用笔,好好写,再不敢胡弄。至于啥书法家协会啥主席啥理事一大堆的头衔,或者与哪些名人交集,对你自己没有用。没有对书法的敬畏,没有把功夫下到,到头来白忙活。《柳公权传》出版座谈会上,雷珍民先生讲了个例子,说蓝田有一个人来找他,说是省上领导叫我来找你,我问找我来弄啥我来给你说个事。啥事说换届的大事,书协新主席有人选了。谁我么。你咱省会员没有你么。我啥都不是,省上领导说叫我弄你这事哩。不过我的头衔是国际书协的副主席。我说,你赶紧避远避远!雷先生说的这种人,我在省文联遇到几个,书院门小店老板拿个国际书协领导的证件,让介绍他加入省书协。我说,你都是国际书协的人物了,还入省书协谝呀所以要把书法作为学问,看字能卖钱,空手套白狼,投机钻营,是对书法的不敬。柳公权人书俱老,国外使者给皇上送礼,还专门要给柳少师送一份买柳字,通过朝廷拿到字肯定是真的。老人去世,立碑不是柳字,被视为不孝。柳字的润笔堪称丰厚,他的管家不把自己当外人,随便使用。柳公权也不在乎,后来丢了一个银碗,家里的丫环说没见,他说那可能羽化成仙长翅膀飞了。可见他视钱财如粪土,这也体现了一种人格的境界。
柳公权之所以成为柳公权,有咱华原这一块地方的文化营养。他年轻时游过庙湾镇的三石山,现在叫大香山寺,是一种宗教文化,前后秦时宗教文化的一个标志。隋以前,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随着西方宗教的进入,尤其对经受几百年战乱时期的中国人破碎的心灵是一种抚慰。唐之后,佛教在中国与本土宗教融合共处,到唐武宗的时候施行灭佛。为什么灭佛因为整个寺庙成千上万,一次性谴散几十万和尚、道士。香山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周围的整个田地都是庙产,不给国家上税,多少牛羊和粮食,刘志丹在香山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宗教一旦扩张到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时候,就得宏观把控。都去吃斋念佛,谁种地养活众多善男信女韩愈反对迎佛骨皇上要杀他的头,经周围人劝谏,把他流放到了南方。出了长安,浩叹云横秦岭家何在,他带的十几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商州了。我去过广东韩公祠那个地方,可谓流芳百世。宗教作为安抚人们心灵的文化,讲前世、来世、今世,叫你精神上有所寄托。死了不要紧,死了就上天了,是一个世界,是天堂,这就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睡一觉没醒来就等于死了,你婆你爷你爸你妈早死了,可以去另外一个世界与亲人团聚。这是人的一种信念,也是哄死人不偿命。柳公权到了四十多岁前后,仕途不济,慢慢对佛教有所理解,抄金刚经,上个世纪外国人在敦煌发现了柳公权书金刚经的拓片。他在二十到四十多岁一直到七十多岁都抄过金刚经,他有一种看淡人生、尊崇佛教的情结,一种综合的多元的修为与修炼。你也可以想像,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他去朝药王山庙会。孙思邈是一个道士,晚年隐居在这个地方,写了千金方,你想这样的高人肯定对少年柳公权是有重大影响的。柳公权生活的时代距孙思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他应该说是在药王山这个地方,山间的石塔、石棺、石牌坊,尤其北魏、隋唐的一些摩崖造像艺术,肯定给他增加了重要的营养。华原方圆一带,包括关庄的傅家原,傅玄家族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相继有五代十二世四十多人为高官,青史留名。华原一带的令狐家族,现在把狐字去了姓令,和山西令家在几百几千年前是一家。令狐德棻是一位旷世奇才,唐代进士中七人出自令狐家族,等于是北大博士生,进入社科院的。令狐垣曾经做过华原县尉,后到秘书省,跟着皇帝写玄宗实录。令狐楚比柳公权大十岁,也是进士,令狐楚的二儿子叫令狐綯,比柳公权小十七岁,他们同朝为官,互有交往。柳氏家族中进士的有柳仲郢、柳玭,好几位都是有很高学历的。民间的野史,说柳公权和柳公绰俩人不是一个母亲生的,是同父异母,说柳公权是他爸的小妾生的,而且说他妈以后改嫁,走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她说我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宰相呢!有人推测说她肚子里怀的就是令狐楚,此人果然做到宰相。这些野史姑且听之,博得一笑,显然属于无稽之谈。
柳公权的兄长柳公绰十八九岁就考中进士,他到二十九岁才考上状元,这中间十多年都干啥去了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周边的历史文化遗迹肯定都走遍了。我想像他肯定到过黄堡,到我的老家,对耀州瓷浏览一番,到同官住了一夜,到姜女祠游览,可能也到了玉华宫,看到了安史之乱后破败的景象,杜甫在那里写过诗。我想着他一个老考生,屡考屡败,屡败屡考,也可能中间几年就不考了,他的目标很高,就像我儿子当初考清华,填三个志愿都是清华、清华、清华,柳公权要弄就弄个状元,其他的不在眼里。唐朝考试制度相当严格,他所吃的苦在柳氏家训里有记载。柳公权的父亲柳子温受唐代科举制度的迫使,对蒙童教育的家法非常之严厉,经常把苦参、黄莲、熊胆磨成粉和成丸,每永夜习学含之,以致勤学。也就是说,把这些苦得要命的东西和成丸,瞌睡时吃一丸,精神就来了,继续读书。乡下人经常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老爷、我爷经常说,披一张人皮难得很,前三十年好活,后三十年难活。科举制度本身就是竞争机制,鞭策激励子弟好好读书,只有通过读书这么一个渠道,方能进入社会核心阶层和上流社会圈子,这叫出人头地。现在说这人有成就、有贡献,是一个道理。
柳公权的婚姻状况如何,他娶的老婆叫啥名字,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史书只记载他儿子叫柳宗宪,他孙子叫柳瑗,只有这两个名字,我不是虚构写小说,不去编造这些东西。我想象,二十岁就成人礼了,唐文宗时代,法律规定男十五岁、女十三岁就可以成婚。因为边疆征战频繁,劳动力缺乏,国家对增添人口进行奖励,婚龄很低。柳公权不可能十五岁结婚,二十岁是不是结婚了不知道,没有记载。二十九岁才考中状元,儿子柳宗宪哪一年出生不知道,也不能去编造。所以我就写了一段,他可能是上药王山的时候路上见到傅玄家族的某一个女子,或者家里给他介绍了令狐家的一个女子,门当户对,有可能到华原的田野上,半路碰到一个牧羊女村姑给他指路,最后谈恋爱娶成老婆了。但村姑不可能,因为在唐代法律上有规定,叫良贱不同婚,社会等级非常严格。就是把她收来做个丫鬟、小妾,生的子女也叫做庶出,地位低下。究竟是和令狐、傅玄、孙思邈哪一家族的后代结亲,不得而知。我推测他可能属于晚婚,像白居易结婚时已经三十七岁。急的找媳妇干啥,大男子只愁事不成,不愁娶不到老婆,事弄成了老婆自然就有了,事没弄成娶下老婆日子过不前去,谁能看得起你不愁无妻室,只怕事不成。郎才女貌,你看有本事的丑男娶的媳妇挺漂亮,你长得一表人才,没有本事也就娶个丑老婆。为什么良贱不通婚,是文化基因的影响所致。过去的地主人家种好、地好,找的老婆聪明,没钱的人年龄大了,找个瓜瓜实实的老婆,生的娃基因不行,一代不如一代。张炜写的《秋天的愤怒》,他爸过去给地主当长工,分田到户了,他儿子又给地主的儿子打工。穷人富人,应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只要勤劳都可以致富,懒汉二流子不劳而获,整天等着扶贫不行。我在海南的时候去过黎族部落,政府送几个猪娃让他养,送树苗让他栽,结果到晚上他把树苗一折,把猪娃烤的吃了。实质在于普及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整个人群的素质,人家劳动致富有钱了你羡慕财富,本身说明他对社会有贡献。当然,靠官商勾结、日鬼捣棒槌、非法谋利的土豪不在此列。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人性自觉或自私的一面,不叫你干活你争着干,能拿到钱想买的吃啥都行。你看人家的东西好得很就跑去抢,就把你关到笼笼里去了。有人说仇官、仇富,你就是二流子,人家种的麦子长得好,你种的麦子草比麦还高,那你不穷死谁穷死起码得做到自食其力,才活得是一个人。
柳公权留在书法史上的经典是心正笔正,瘦硬通神,人书俱老。他到了八十一岁的时候,乃君臣之首,一大早坐着马车或骑着马从南郊去上朝。元旦这天,比较冷,到了大明宫要上那个长长的御道,老人气喘吁吁,上尊号时把“和武光孝”念成“光武和孝”,检察官就把他的俸禄罚了一季。有人说,你老而不尊,八十有一了还赖着不走。他一辈子就犯了这一回错,伺候了七八代皇帝,身边的人被杀的、流放的何其多柳老先生容易么从柳公权的人格看,他在仕途道路上尽善尽责,在不得势的时候能在书法上做出成就。对于柳书的评价,我读一段《柳公权传》中的一小节,作为今天讲座的结束语:
中国书法史之所以叫颜筋柳骨,柳书不仅是一种书体的意义,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他的生命情调是静的,如同默默无言的故乡土原,寂然守望的青山,少有喧哗的林中流泉。而他的灵魂,撞动着一代代汉字书写爱好者的笔墨,像永远也开不败的花朵。正派,是柳书的品质,以不变应万变,是多少时尚的变体花招都如同过眼烟云。它是一种正美,不是邪美,是一种华美,不是丑陋之美。它是硬朗的美,不是柔软之美,它是雄媚兼得之美,不是有阳无阴或者有阴无阳之美。它是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体现个性的大美,不是无源之水的盲目张扬个性一味的孤芳自赏的私美。文如其人,书如其人,古来如此。
柳公权的作品特色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近代杨氏百字谱:
初定: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改: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扩展资料
杨姓迁徙史:
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
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
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杨姓族徽释义:
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
“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
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
相传,居住在汤谷的古老氏族采用扶桑纪历。
扶桑纪历是观测太阳在扶桑树东西(阳阴)两侧的升落高度规律,这个规律东夷人确定为五阳五阴,合称“十日”,也就是“十天干”。
观测时总是一个太阳一个太阳的位移,传作“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
这就是扶桑汤谷十日的本义。
这种扶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姓起源说:
第一种说法:有五个主要来源
1、杨侯苗裔说。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2、女吉姓杨国说。
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
3、羊舌后嗣说。
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杨孙孑遗说。
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
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
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
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第二种说法:有四个主要来源
(1)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
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
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2)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
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
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3)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
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
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
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4)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
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姓氏:字(zì)
拼音:zì
人口:约4万〔罕见姓氏〕
排名:第539位。
位于令狐姓之后,户姓之前。
浙江省定海区有姓字的人,他是北方内蒙人,现从事音乐职业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鄙人“字尊”字氏家族
一、字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蔚县,山西之雁北地区,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满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称:“天竺国有字氏。今甘肃庆阳有此姓。”疑此为古印度人字氏留居中国者之后裔。
2、又,《奇姓通》据《印薮》称:“汉(有)字长孺。”此字氏当与出自天竺者不同源。宋代有字谔,廉州推官。
二、字姓分布
字姓分布:上海嘉定、江苏高淳、武进、台湾、云南镇雄、东川、巍山等地均有此姓。
三、字姓起源 :
1、天竺国有字氏,见《康泰扶南传》。
2、明时大理府邓川州浪穹县箭杆场巡检司土巡检、大理蒙化州备溪江(今名碧江)巡检司土巡检、大理蒙化州浪沧江(今名澜沧江)巡检司土巡检等均为彝族,姓字。今彝族姓。
四、字姓名人 :
字长孺,汉时人,见《印薮》。字谔,宋时廉州推官。
郡望:河南。
令狐最初只是一个地名,春秋时属于晋国,故城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公子重耳从秦返国,渡河,围令狐。”《左传文公七年》载:“晋败秦兵于令狐。”说的都是这个地方。
令狐从地名衍生出姓氏,与成语“魏颗结草”有直接的关系,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魏颗率领晋军在辅氏这个地方击败秦军,活捉秦将杜回,战后魏颗因功封于令狐。也就是说,晋国国君把令狐这个地方赐予了魏颗。
魏颗家族于是放弃原来的姓氏,以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国语晋语七》称魏颗之子魏颉为令狐文子,证明魏颉已改姓令狐。历史上从此便有了令狐这一姓氏。
作为地名,令狐自古以来一直读作línghú(灵胡)。作为姓氏,令狐应当保留原来的读音。
晋国史话·第二辑(708)游走在权力边缘的家族——魏氏
本文2023-11-29 16:15: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8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