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古襄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3收藏

源远流长古襄平,第1张

散文标题: 源远流长古襄平

关 键 词: 源远流长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我的家坐落在东北的宝地——辽宁省的辽阳市,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是这里的坐地户,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而成长。这里有著名的太子河水川流不息,有着美丽的木鱼石的传说,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今辽阳,襄平是辽东第一城,建城的历史为关外最早。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襄平辽阳一直都是东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辽阳开始没落,现在的辽阳夹杂在沈阳和鞍山中间,发展比较迅速。太子河从东面流经我们城市的,它有着美丽的传说。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在辽阳境内的主要支流有24条,河流生育着各种鱼虾水产。有句谚语说得好:“居就粮,梁水鲂。”鲂是鳊花鱼,扁身细鳞,是鲜美的鱼类。据《辽阳县志》记载,太子河有鱼、虾、蟹等三十余种,名贵者有鲤、鲂、鲫、鲇、重唇等。据说战国时期,"秦伐燕,燕王僖走保辽东",秦兵围追甚迫,但由于燕太子丹对军队的指挥很有方法秦国也受到极大的损失,于是秦国便想出一计。秦国间谍向燕王进谗言:秦伐燕的原因是太子丹杀掉,将人头献给秦王,秦国可以罢兵。燕王僖听信其言,派人追杀太子河于衍水。秦国得知后大喜,于是派兵攻燕,燕遂亡。后人为纪念太子河不畏强权,热爱国家的高尚品德,遂改衍水为太子河。首山是千山的脉系,它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的天然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主峰上保存着明朝时修筑的烽火台。它现已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首山俊美多姿,远望象一位仰卧着的少女,浑身都充满了秀气。每当轻云落霭缭绕云峰时,就会出现"三首云冠"佳景。云雾漫漫似白纱飘飘然然,若有若无,峰峦时隐时现,分外妖娆,就象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古人曾给她起个响亮的名字---“三首云冠”。来这里攀山者可穿青松、步石岩、登墩台、看日出、观沧海、能一览"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的瑰丽景色。登了峰顶,俯瞰西坡,怪石嶙峋,早年依坡就势栽植的青松翠柏已蔚然成林。首山那苍松、奇石、山路、古迹、亭台、流水、鲜花、碧空、白云,的确能使游人欲醉,留连忘返。在这座城市,有一条著名的四道街,对那里是极为熟悉的,现在已被建成了古物市场和一条街。周末的时候,整条街是集市,古物和各类不同时代的书籍竞相叫卖。总是在周末,停留下脚步,驻足在喜爱的物品摊前,向卖主随意探问,在喊价和还价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一方面增长了古物的知识,又得到了平日难得的快乐。去年夏天一段时间,因为离那较近,每天都要经过那里,因此,古物一条街成了我必经的快乐之所在。王尔烈,名仲方,字君武,辽阳县人,曾是乾隆帝的老师。他是热爱家乡的人,也爱家乡的山水,其间留下许多名诗佳句。他为人谦卑,受人尊敬,在其70岁寿辰之日,京师一些朝廷幕僚和同事、社会名流等124人,为其献九扇小寿屏组成的“百寿图”寿屏,屏上装有泥金满、汉字及画126幅,可见其在清廷中的声望之高。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时人得其墨迹如拱璧焉。”现如今,王尔烈纪念馆坐落在辽阳古城西门里王尔烈故居“翰林府”。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就是以王尔烈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经“红学专家”多年考证其祖籍在辽阳。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说"雪芹祖籍辽阳,家传所载、宗谱所记、文献可考、碑石所证,虽万世而不可移也"。现今,曹雪芹纪念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有关历史档案及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落款辽阳千山以及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表明曹雪芹祖籍辽阳这一史实。此外,还陈列《红楼梦》版本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说起我的家乡,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里是温带,四季分明,农作物是一年一收,非常适合居住。这里物产富饶,辽阳城有三宗宝,塔糖、梨干、乌拉草。塔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特产品之一。它不仅具备着特殊的风味而且它的外形也很美,有如梅花形并多孔,吃起来酥脆,清香可口,色泽洁白细致,经暑不变。每年的阴历二十三都要吃上几块,好让灶王爷来临,也就意味着年关将至。东南山的南国梨香满天下,堪称梨的精品,咬上一口,香水满溢,是年节送礼的极品。把它制成梨干,耐储存,口感甘甜怡人,吃起来香甜可口。乌拉草,又名靰鞡草,莎草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灰绿色,细长柔软,紧密丛生于沼泽地上。它的特点是茎叶细长,干燥后柔软、韧性强,主要是极其保暖。把草根子弄回家,再经过腐烂腐熟,就是很好的养花的花土。我的家乡美不美,不全靠一张嘴。风景秀丽,人文关怀,文化名城,辽东的一颗璀璨珍珠。怎能不让我们热爱它,真的为生长在这样的城市感到骄傲自豪,衷心地希望能为美丽的家乡做点贡献,以不枉为襄平一份子。朋友们,欢迎你们到辽阳来做客,期待你们的光临! 喜欢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以及再往东面的雅若江,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而且流量很大。”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在东北平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

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王尔烈以会试第一百零二名的身份参加殿试,果然中了个二甲一名的进士,就是排在状元、榜眼和探花之后的传胪。从此,王尔烈真正意义上开始走上仕途,直至正四品大理寺卿。

王尔烈曾随乾隆皇帝数次出巡江南塞北,留下了无以计数的名诗佳联。这之中还有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他主持三江(江苏、浙江、江西)会试———“主考江南”时的故事。当时,三江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许多江南的才子盛气凌人,往往使考官难堪。王尔烈到三江地区后,以“学而时习之”为题,命众考生按八股文形式连作三篇,众考生皆为所难,勉强应试,第一场尚可力成一章,第二场则文不成章,到第三场众考生自叹才尽,面面相觑,尽难泼墨。考试之后,众考生皆不服气,便请王尔烈自作三篇以难之,哪知王尔烈文不加点,挥毫而就,字字珠玉,郎若晨星,而且立意新颖,众人为之倾倒,惊问翰林之才何得如此之高,真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王尔烈又挥笔写下一首诗戏曰:“天下才子数三江,三江不如我家乡。吾乡才子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

有一江南才子认为王尔烈的文章必是事先有备而作,不足以证其才,于是他写了一上联贴在王尔烈居所的楹柱上,意欲以突发之势试试王翰林的才华和应变能力,联曰:“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出门望见,命人取笔立对下联曰:“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此联一天指皇帝,一地指皇后,圣人乃孔子也。那位才子见状脱口又吟:“江南乌纱气流暖”,王尔烈应声而对“塞北锦袍风无寒”。一天,几个江南才子邀王尔烈到郊外野游,还想考考他。在一座庙前,出联道:“万瓦千砖百日修成十字庙。”这时候在庙前的河中正有一只小船从桥下摇过。王尔烈见状对道:“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孔桥。”又一人出联道:“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王尔烈扭头看桥旁一丛丁香花开的正盛,脱口而出:“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至此,众才子对王尔烈的才智与机敏尽皆叹服,王尔烈的名字也伴随着“压倒三江”考生的故事传遍了中华。

辽阳市好玩的地方有:东北最高的砖塔--辽阳白塔,佛教圣地--广佑寺,清初遗迹--东京城城址,南端第一峰--通明山。

东北最高的砖塔--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建于辽代,为东北第一高塔,名列我国六大高塔之一,辽阳白塔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的修补,还保持原有的风貌,是辽阳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而白塔公园占地面积8公顷,园内设有白塔古迹游览、群芳苑花卉欣赏、儿童乐园游艺设施和动物观赏园区等4个游览区。

佛教圣地--广佑寺:

辽阳广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较早出现的寺院之一,金元明清各朝几经复建,鼎盛时期占地9万平方米,庙宇200间,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佛教活动道场。曾有词人写到“直擎碧汉,依然大乘悲心,施亿万家慈云法雨,方显出广佑灵光,辽东人杰,欣喜庄严佛日升腾,普照娑婆凡识,遍脩九品功德,觉路同登。”

清初遗迹--东京城城址:

辽阳在辽代就是“五京”之一的“东京”,后来金代仍以辽阳府为“东京”陪都,明代置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管辖辽东地区。努尔哈赤统一北方女真族各部落后,亲率八旗兵攻克辽阳,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在辽阳城东太子河东岸修建了一座新城——东京城。四年以后,迁都沈阳,而这个遗址则存留到今天。

南端第一峰--通明山:

风景区内山高而险、通明山风景区峰奇而怪,曲径同幽,山清水秀,奇石异树比比皆是。绿树浓荫遮天蔽日,山下南果阵阵飘香,春可赏花,秋可摘果,烂漫山花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田园图,这便是南端第一峰--通明山。

据说,他本可考中头名状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场,名列第四。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对换一下名次。后乾隆见王文卷甚佳,即拜王为“侍读”,留宫教授太子颙琰,故有“老主同场少主师”之说。 王尔烈家学渊源,名闻遐迩,本人有“三江才子”之称,兄弟亦负盛名。传他在江南主考时,曾自负地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在东北各地,传说着他的许多诗对故事。

乾隆三十八年,又委任他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从事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过了二年,,清廷又特任为京师会考同考官。54岁时,又被派遣到陕西道监察御史,负责稽查满清王朝在该地的铸币情况,分理陕西的一些刑事案件等。乾隆五十三年,时年61岁,清廷考虑到他已经过了耳顺之年,遂调回京师,担任顺天府(今北京)丞。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琰,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74岁(嘉庆六年,1801年)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源远流长古襄平

散文标题: 源远流长古襄平 关 键 词: 源远流长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