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1收藏

翻译“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第1张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意思是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子张》。

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摆设的美好状况。

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扩展资料:

一、出处介绍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二、《论语·子张》简介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参考资料:

-论语·子张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

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夫以布为輤而行,至于家而说輤,载以輲车,入自门,至于阼阶下而说车,举自阼阶,升适所殡。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士练而归,士次于公馆。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

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

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

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蕤,占者皮弁。如筮,则史练冠长衣以筮。占者朝服。

大夫之丧,既荐马,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

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下大夫以襢衣,其余如士。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复西上。

大夫不揄绞,属于池下。

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虽王父母在亦然。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男子附于王父则配,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公子附于公子。

君薨,大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

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殇,则练冠附于殇,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

凡异居,始闻兄弟之丧,唯以哭对可也。其始麻,散带绖,未服麻而奔丧,及主人之未成绖也,疏者与主人皆成之,亲者终其麻带绖之日数。

主妾之丧,则自祔。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于正室。

君不抚仆妾。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闻兄弟之丧,大功以上,见丧者之乡而哭。

适兄弟之送丧者弗及,遇主人于道,则遂之于墓。

凡主兄弟之丧,虽疏亦虞之。

凡哭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

大夫之哭大夫弁绖,大夫与殡亦弁绖。

大夫有私丧之葛,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弁绖。

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

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母在,不稽颡。稽颡者,其赠也拜。

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

丧冠条属,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缌冠缲缨。

大功以上散带。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

诸侯相襚,以后路与冕服,先路与褒衣不以襚。

遣车视牢具,疏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

载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端衰,丧车,皆无等。

大白冠,缁布之冠,皆不蕤。委武玄缟而后蕤。

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士弁而亲迎,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

畅,臼以椈,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

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

醴者,稻醴也,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

重既虞而埋之。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

小敛大敛启,皆辩拜。

朝夕哭不帷,无柩者不帷。

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

为君使而死,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

公七踊,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

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

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西于门,主孤西面,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颡,吊者降反位。

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含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颡,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既葬,蒲席,降出反位。宰夫朝服即丧屦,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襚者曰:“寡君使某襚。”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襚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命曰:“寡君使某襚。”子拜稽颡,委衣于殡东,襚者降,受爵弁服于门内溜。将命,子拜稽颡如初,受皮弁服于中庭,自西阶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将命,子拜稽颡皆如初,襚者降出反位。宰夫五人,举以东,降自西阶,其举亦西面,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赗。”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执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凡将命,乡殡将命。子拜稽颡,西面而坐委之,宰举璧与圭,宰夫举襚,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西阶,赗者出,反位于门外。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相者反命曰:“孤某须

矣!”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孤降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坐冯之,兴踊。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

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

虽诸父昆弟之丧,如当父母之丧,其除诸父昆弟之丧也,皆服其除服之服,卒事,反丧服。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王父死,未练祥而孙又死,犹是附于王父也。

有殡,闻外丧,哭之他室。入奠,卒奠出,改服即位,如始即位之礼。

大夫士将与祭于公,既视濯而父母死,则犹是与祭也。次于异宫,既祭,释服出公门外,哭而归其它如奔丧之礼。如未视濯,则使人告,告者反而后哭。如诸父昆弟姑姊妹之丧,则既宿则与祭,卒事,出公门,释服而后归,其它如奔丧之礼。如同宫,则次于异宫。

曾子问曰:“卿大夫将为尸于公,受宿矣,而有齐衰内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乎公宫以待事,礼也。”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驱。”

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祭主人之升降散等,执事者亦散等,虽虞附亦然。

自诸侯达诸士,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众宾兄弟皆饮之可也。

凡侍祭丧者,告宾祭荐而不食。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请问兄弟之丧?”子曰:“兄弟之丧则存乎书策矣。”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

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垩室之中,非时见乎母也,不入门。疏衰皆居垩室,不庐,庐严者也。

妻视叔父母,姑姊妹视兄弟,长中下殇视成人。

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视君之母与妻,比之兄弟,发诸颜色者,亦不饮食也。

免丧之外,行于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

祥,主人之除也,于夕为期,朝服,祥因其故服。

子游曰:“既祥,虽不当缟者必缟,然后反服。”

当袒,大夫至,虽当踊,绝踊而拜之,反改成踊,乃袭。于士,既事成踊,袭而后拜之,不改成踊。

上大夫之虞也少牢,卒哭成事附皆大牢。下大夫之虞也犆牲,卒哭成事附皆少牢。

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古者贵贱皆杖。叔孙武叔朝,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輠轮者,于是有爵而后杖也。

凿巾以饭,公羊贾为之也。

冒者何也?所以揜形也,自袭以至小敛,不设冒则形,是以袭而后设冒也。

或问于曾子曰:“夫既遣而包其余,犹既食而裹其余与?君子既食则裹其余乎?”曾子

曰:“吾子不见大飨乎?夫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哀也。子不见大飨乎?”

非为人丧,问与?赐与?

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则受之,必三辞,主人衰绖而受之。如君命,则不敢辞,受而荐之。丧者不遗人,人遗之,虽酒肉受也。从父昆弟以下,既卒哭,遗人可也。

县子曰:“三年之丧如斩,期之丧如剡。”

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

三年之丧,虽功衰不吊,自诸侯达诸士。如有服而将往哭之,则服其服而往。练则吊,既葬,大功吊,哭而退,不听事焉。期之丧未葬,吊于乡人,哭而退,不听事焉。功衰吊,待事不执事。小功缌,执事不与于礼。

相趋也,出宫而退;相揖也,哀次而退;相问也,既封而退;相见也,反哭而退;朋友,虞附而退。

吊非从主人也,四十者执綍,乡人,五十者从反哭,四十者待盈坎。

丧食虽恶,必充饥,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也。视不明,听不聪,行不正,不知哀,君子病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

有服,人召之食,不往。大功以下,既葬适人,人食之,其党也食之,非其党弗食也。功衰食菜果,饮水浆,无盐酪,不能食食,盐酪可也。孔子曰:“身有疡则浴,首有创则沐,病则饮酒食肉。毁瘠为病,君子弗为也。毁而死,君子谓之无子。”

非从柩与反哭,无免于堩。

凡丧,小功以上,非虞附练祥,无沐浴。

疏衰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可也,大功不以执挚。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

三年之丧,祥而从政。期之丧,卒哭而从政。九月之丧,既葬而从政。小功缌之丧,既殡而从政。

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

卒哭而讳,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

以丧冠者,虽三年之丧可也。既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

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所以嫁子,可以取妇。己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

凡弁绖,其衰侈袂。

父有服,宫中子不与于乐。母有服,声闻焉不举乐。妻有服,不举乐于其侧。大功将至,辟琴瑟。小功至,不绝乐。

姑姊妹,其夫死,而夫党无兄弟,使夫之族人主丧。妻之党,虽亲弗主,夫若无族矣,则前后家,东西家,无有,则里尹主之。或曰:主之而附于夫之党。

麻者不绅,执玉不麻,麻不加于采。

国禁哭则止,朝夕之奠即位,自因也。

童子哭不偯,不踊,不杖,不菲,不庐。

孔子曰:“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绝地。姑姊妹之大功,踊绝于地。如知此者,由文矣哉!由文矣哉!”

世柳之母死,相者由左。世柳死,其徒由右相。由右相,世柳之徒为之也。

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

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皆同日而毕事者也。其次如此也。

卿大夫疾,君问之无筭。士壹问之。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为士比殡不举乐。

升正柩,诸侯执綍五百人,四綍,皆衔枚。司马执铎,左八人,右八人。匠人执羽葆御柩。大夫之丧,其升正柩也,执引者三百人,执铎者左右各四人,御柩以茅。

孔子曰:“管仲镂簋而朱纮,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梲,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

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吊礼。其待之也,若待诸侯然。夫人至,入自闱门,升自侧阶。君在阼,其它如奔丧礼然。

嫂不抚叔,叔不抚嫂。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孔子曰:“凶年则乘驽马,祀以下牲。”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孟献之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七月而禘,献子为之也。

夫人之不命于天子,自鲁昭公始也。

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

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壹,大夫再,亦相吊之道也。

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管仲死,桓公使为之服。官于大夫者之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尔也。”

过而举君之讳则起,与君之讳同则称字。

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

赞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

哀公问子羔曰:“子之食奚当?”对曰:“文公之下执事也。”

成庙则衅之,其礼,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纯衣。雍人拭羊,宗人视之,宰夫北面于碑南,东上,雍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夹室皆用鸡,先门而后夹室,其衈皆于屋下。割鸡,门,当门,夹室,中室,有司皆乡室而立。门,则有司当门北面。既事,宗人告事毕,乃皆退,反命于君曰:“衅某庙事毕。”反命于寝,君南乡于门内,朝服,既反命,乃退。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衅屋者,交神明之道也。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

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以夫人之礼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将命曰:“寡君不敏,不能从而事社稷宗庙,使使臣某敢告于执事。”主人对曰:“寡君固前辞不教矣,寡君敢不敬须以俟命。”有司官陈器皿,主人有司亦官受之。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使某也敢告于侍者。”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敢不敬须以俟命?”使者退,主人拜送之。如舅在则称舅,舅没则称兄,无兄则称夫。主人之辞曰:“某之子不肖。”如姑姊妹亦皆称之。

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吾祭,作而辞曰:‘疏食不足祭也。’吾飧,作而辞曰:‘疏食也,不敢以伤吾子。’”

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妇见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西面北上,是见已,见诸父,各就其寝。

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燕则鬈首。

縪长三尺,下广二尺,上广一尺,会去上五寸,纰以爵韦六寸,不至下五寸。纯以素,紃以五采。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绖也者,实也。掘中霤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学者行之。

一个人幼小时应称呼其名,到了加冠后就要称呼其字,五十岁以后就按其排行称呼,死了以后称呼其谥号,这是周代的礼法。所谓绖,是有实际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悲痛。在正寝的中央掘坑来给尸身沐浴,把灶拆了,用灶砖缀束死者的脚;到了送葬时,直接拆毁宗庙的西墙,凌越行神之位后,从大门出去,这是殷代的礼制。跟孔子学习的人一般都效法殷礼。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子柳的母亲死了,他的弟弟子硕请求备办丧器。子柳说:“备办丧器的钱从哪里来呢?”子硕说:“请把我们庶弟的母亲卖了换钱。”子柳说:“怎么能卖他人的母亲来葬我们的母亲呢?这样不可以!”他们埋葬母亲后,因为在办丧事时,亲友们赠送的财物还有剩余,子硕想要用这些余下的财物去备办祭器,子柳说:“不能这样做。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君子不是靠办丧事发家的,请把这余下的财物分给兄弟当中的贫困者。”

(自云:这兄弟俩的想法真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而他们的父母从小对两个人的教育,出发点肯定是不一样的。)

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君子说:“为人谋划军事行动,如果失败了就得自杀谢过;为人谋划国都的防卫,如果出现了危险,就要被放逐而流亡。”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者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公叔文子登上瑕丘,蘧伯玉随在后面。文子说:“我喜欢这处山陵啊!等我死后要埋葬在这里呀。”蘧伯玉说:“我俩都喜欢这里,那我想先死,抢先埋在这里。”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弁邑有个人的母亲死了,而他象幼儿般任情的号哭。孔子说:“这样的哀哭足能显示哀痛了,就是一般人难以学会。礼法,是能够传承的,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因此,哭泣与顿足都有一定得标准。”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子游曰:“知礼”。

叔孙叔武的母亲死了,小敛已经结束,抬尸的人抬尸出门,叔孙叔武在跟着出门后才袒露左臂,然后去掉头上的笄,重新用麻束发。子游说:“这是懂礼啊。”(子游说的是反话)

子张第十九原文及翻译如下: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说:“士人看见危险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想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想到恭敬,服丧时想到悲痛,这也就可以了。”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说:“执行德却不能弘扬它,信奉道却不笃定,这样的人可有可无。”

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怎样交朋友。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

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

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说:“即使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执着钻研这些小技艺,恐怕会妨碍从事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做这些事。”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每月不忘记以前所已学会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道。”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说:“君子在得到民众的信任之后才去役劳他们,没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劳,民众就会认为是在虐害他们。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后才去进谏,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说:“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仍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仍有余力就去做官。”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说:“居丧充分表达了哀思也就可以了。”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是难能可贵的了,然而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说:“仪表堂堂的子张啊,很难和他一起做到仁。”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会自动地充分表露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可以做到,而他不改换父亲的旧臣和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氏让阳肤担任掌管刑罚的官,阳肤向曾子求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丧失了正道,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审案时审出真情,就应该悲哀怜悯,而不要沾沾自喜!”。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说:“商纣王的无道,不像现在流传得那么严重。所以君子忌讳身染污行,因为一沾污行,天下的坏事就都归集到他身上去了。”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和月蚀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

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强些。”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

子贡说:“就用围墙作比喻吧,我家围墙只有齐肩高,从墙外可以看到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仞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雄美、房屋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太少了。所以叔孙武叔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诋毁的。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只显出他不自量力罢了。”

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太谦恭了,仲尼岂能比你更有才能?”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聪明,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不聪明,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我的老师没人赶得上,就好像青天无法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

假如老师得到国家去治理的话,说要立于礼,百姓就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跟着实行;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服;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协力同心。他活着时荣耀,死了令人哀痛,别人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翻译“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意思是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子张》。原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