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里除了嫔妃住所还有哪些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3收藏

清朝宫廷里除了嫔妃住所还有哪些地方,第1张

1、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2、中和殿

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明清两代举行大朝礼的时候,皇帝在赶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员朝贺。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时候,还要在前一日阅览祝文或者检查种子农具。清朝规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谱,也就是玉牒,在修订好以后,就要在中和殿内让皇帝阅览,并举行存放仪式。

3、保和殿

名称来源与太和殿相同,都是取自《周易》“保合大和”。明朝的时候,在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内更衣。在年底,还要在此宴请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举行宴会。而且这里还是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

4、乾清宫

乾清,取自唐代韩愈《六合圣德诗》中的诗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寝宫一直都是这里,到了雍正皇帝以后,就挪到了养心殿,从此,乾清宫九成了皇帝听政的地方。在每年过节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宫举行庆典活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还在宫内举行了“千叟宴”。而且皇帝死后,必须要在这里停灵,祭奠15日,表示寿终正寝,之后才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

5、交泰殿

交泰,取自《易经》中的天地交泰,象征着帝后生活和谐。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在每年皇后到先蚕坛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都要在这里检阅采桑工具。

6、坤宁宫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暧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7、奉先殿(现为故宫钟表馆),顾名思义就是皇宫里的小太庙,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的地方。

8、养心殿

乾清门内的养心殿,从雍正清末近200年间,清朝皇帝大多住在这里。在同治、光绪两朝,养心殿东暧阁是慈禧与慈安“垂帘听政”之地。

9、慈宁宫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代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10、颐和轩

为乾隆皇帝归政后憩息之所。“颐和”,即颐养精神。

11、养性殿

乾隆做太上皇帝的寝宫;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

12、宁寿宫

宁寿,出自《尚书》中的“五福”,有 健康长寿之意。乾隆皇帝准备当太上皇时在此宫祭神。乾隆帝八十寿典、嘉庆帝五十寿典,曾在此赐宴皇子、王公大臣。

13、皇极殿

是乾隆皇帝第二次兴办千叟宴的地方;西太后也曾在皇极殿接见外国使臣。西太后死后,在这里为她停灵治丧。

14、东西六宫

这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

东六宫

钟粹宫 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恭亲王奕昕的生母静贵妃、咸丰帝慈安皇后、光绪帝的隆裕皇后都曾在此居住。

景阳宫 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后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后改作收贮图书之所。

承乾宫 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永和宫 一直为妃嫔所居。雍正帝的生母德妃、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光绪帝的瑾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景仁宫 一直是历代贵妃的居住地,像康熙皇帝的生母康妃、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乾隆的生母禧贵妃、咸丰帝的琬贵妃、光绪帝的珍妃等曾居住于此。

延禧宫 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西六宫

太极殿(启祥宫) 明万历年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神宗朱翊钧曾暂居启祥宫。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极殿。

长春宫 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明代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在这里住过。晚清时,同治皇帝亲政后,西太后也曾在这里居住。

咸福宫 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乾隆年间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处。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嘉庆和咸丰年间还曾一度作为皇帝为先帝守孝之地。

永寿宫 为历代后妃所居之处。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恪妃,嘉庆帝如妃、乾隆帝生母禧贵妃都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间和恪、和孝两位公主下嫁还曾在此设宴。道光中晚期,外侮内患日盛,而朝廷内部一味讳饰,将各疆吏密奏匿于永寿宫。光绪以后,此宫前后殿均设为大库,收贮御用物件。

翊坤宫 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

储秀宫 意思是“内藏后妃秀美如花”,是慈禧太后初入宫居住的地方。

楼主的提问还真不好回答,因为我国的姓氏从古至今迁徙很大,而且还不是一次迁徙。某一个地方的姓氏并不是一次从某地迁入,往往经过数代复杂的变更、流动。就某一个具体姓氏来说,又往往分为许多支派,每一种支派的家谱也有多少种版本。因此您要考证您所在地姓氏的起源,最好查看您那一支派的宗谱记载,其他回答由于缺乏必要资料和相关证据而并不准确。

下面就韩姓的一般知识作一个泛泛的介绍,您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对号入座。

▲韩氏来源主要有四:

一、是出自姬姓

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韩侯为其得姓始祖。西周初年,周公灭唐后,封叔虞于唐,史称晋国,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称唐叔虞。春秋时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统一。曲沃武公夺得晋国君位以后,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叔父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当时的韩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韩氏一直在晋国位列公卿。至战国初,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同赵氏、魏氏一起瓜分晋国,建立韩、赵、魏三国。起初,韩国建都于平阳,到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于新郑,历经八代,至韩襄王仓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于是其宗室子孙以国为氏,称韩姓,并大多聚居在古时的颍川郡。到西汉末年,河南尹韩骞因躲避王莽之乱,移居古时的南阳郡,是为河南、陕西韩氏。

二、少数民族复姓改为韩姓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北鲜卑族有三字姓“出大汗”氏,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时,因“汗”与“韩”音相近,而把“出大汗”改为单姓“韩”氏。同时把鲜卑族的三字姓“破六韩”也改为单姓“韩”了。

明代甘肃临夏土司改“可汗”氏为韩姓。明代赐元人实哈塔为韩姓。

清朝满州八旗的“罕札氏”取“罕”与“韩”之谐音,改为韩姓。

清朝甘肃循化厅土司,是撒拉回人,也取韩为其族姓。

锡伯族哈斯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均改为汉姓的韩氏。

黑龙江省的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韩部落也取汉姓的韩为姓。

彝族安韩氏省掉“安”改为单姓韩。

回族、保安、土家、达斡尔、苗族、蒙古、壮族、白族、黎族中也有韩姓。

三、异国韩姓

汉武帝时获直侯韩陶,朝鲜人。唐宪宗飞龙卫士韩志和系倭国人。

四、源于韩王信

韩王信,是故韩襄王的庶孙,刘邦立为汉王后,立信为韩王,因破项羽有功,汉王即王帝位后,便剖符给他,正式封他为韩王。以颍川为王都。后又下诏把他的封邑改在太原以北的地方,以防御胡人,并以晋阳为王都。信请求将王都改设在马邑。后叛汉降胡,并出兵攻打太原,兵败。韩王信遂与太子亡走匈奴。

这是韩姓比较晚起的一个源头。韩王信亡走匈奴,生颓当,以后颓当率众内附,与韩婴都被封侯。又因军功,子孙累登显仕。后遭王莽之乱,分昌黎、三原(汉池阳县地,在今陕西省中部)、颍川、阳夏(秦代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之系,异地而居,但都是弓高侯的后裔。

▲韩姓三祖:

一、远古始祖:韩浞

韩浞(亦作寒浞),夏代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东北人。曾杀羿代夏,立为帝。因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韩姓的远古始祖。他是现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记载最早的韩姓人。

二、血缘祖先:唐叔虞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叔虞,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省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三、受姓始祖:韩武子万

叔虞的儿子名燮(Xiè 音谢),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厉侯生靖后,名宜臼,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源于韩姓的变姓

1、韩氏

韩姓除“韩氏”以外,据《通志·氏族略·一》,韩姓中还有以国爵为氏的,如“韩侯氏”;有以名字为氏的,如“韩婴氏”、 “韩言氏”、“韩厥氏”、“韩籍氏“”、“韩褐氏”。

2、韩侯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侯氏:周宣王时,韩侯支孙氏焉。

《元和姓纂》韩侯氏:周宣王锡命韩侯,支孙氏焉。

《姓镐》韩侯氏:《韩诗外传》云,周宣王大夫韩侯子有贤德。

3、韩婴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婴氏:姬姓。《姓纂》云,晋韩宣子元孙也,为韩婴氏。

《元和姓纂》韩婴氏:晋韩宣子子孙韩婴,云韩婴氏。

《姓氏寻源》韩婴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婴氏。郑夹漈云,《世谱》韩宣子元孙无名婴者,惟韩宣王太子名婴。汉韩王信之子名婴,为襄城侯。或其后世以为氏。

4、韩言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言氏:姬姓。《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子鱼,为韩言氏。

《元和姓纂》韩言氏:《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鲁,为韩言氏。

《姓(角崔商)》韩言氏:《左传类解》云,晋大夫韩子鱼之后为韩言氏。

《姓氏寻源》韩言氏:“《姓纂》“鱼”作“鲁”,讹。《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

5、韩厥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厥氏:姬姓。韩献子厥支孙氏焉。

《姓氏寻源》韩厥氏:《姓纂》云,韩献子厥支孙以为氏。一引作韩献氏,讹。有斡献氏出于宋,无韩献氏。

6、韩籍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籍氏:姬姓。晋韩起之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

《元和姓纂》韩籍氏:晋韩起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姓(角崔商)》、《姓氏寻源》并引。

7、韩褐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褐氏:姬姓。《英贤传》云,晋韩厥之后韩子云,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

《古今姓氏书辨证》韩褐氏:《英贤传》日,韩厥后,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姓腮》与《姓氏寻源》并同。

8、韩馀氏

《通志·氏族略第六》韩馀氏:韩馀氏者,韩氏馀子之族也。《古今姓氏书辨证》韩馀氏:《世本》韩宣子馀子之后氏焉。谨按《春秋》,晋成公宦卿之馀子以为馀氏。盖嫡子之母弟,官子韩起也。

《姓(角崔商)》韩馀氏:《姓考》云,晋卿韩宣子之后有名馀子者,奔齐为韩馀氏。《路史》云,韩信子(应为韩王信)亡人匈奴,景帝时,子颓当亦来降,馀在匈奴者为韩馀氏。

《姓氏寻源》韩馀氏:《路史》其说与《世本》异,疑非是。

9、韩献氏

《元和姓纂》韩献氏:晋韩献子,支孙因氏焉。

10、韩信氏

《姓(角崔商)》韩信氏:出《姓纂》。

《姓氏寻源》韩信氏:《姓纂》云,韩王信之后有韩信氏。

11、公族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一东:公族氏,东汉《郭泰传》有公族进阶,其先出自晋公族大夫之后。春秋时,骊姬乱晋,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元公族。及成公自周归,晋始宦卿之嫡子,以鞅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其后遂有以官为氏者。

《姓(角崔商)》公族氏:《姓源》云;韩无忌为公族大夫,称公族穆子,后因氏。又夷姓,后魏独孤部有公族氏。

《姓氏寻源》公族氏:《风俗通》云,晋成公立嫡子为公族大夫,韩无忌号公族穆子,后以为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公族氏。

12、平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平氏:姬姓,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因以为氏。秦灭韩,徙下邑。汉有臣相平当,生晏,司徒。北齐有平筌,望出河内、燕郡。

《路史》: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后以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平氏:出韩侯少子姥,食采平邑。秦灭韩,因徙下邑,氏焉。

《姓(角崔商)》平氏:《氏族大全》云,韩哀侯少子采邑,因氏。《集韵》云,齐相晏平仲之后。《千家姓》云,河内族,北齐有平桓。

经何光岳先生考证,他认为:“韩之平邑,在乎阳,今山西临汾市。为韩哀侯少子姥所封,则平出于姬姓之韩后无疑。”

13、横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横氏:《风俗通》云,韩公子咸,号横阳君,子孙氏焉。

《姓(角崔商)》平声升三庚:横氏,《风俗通》云,韩王子咸,号横阳君,因氏。《千家姓》云,颍川族。《吕氏春秋》横革佐禹。

《姓氏寻源》横氏:《荀子·成相篇》横革佐禹。亦见《吕氏春秋》。横姓宜始此。《路史》云,刘后有横氏,韩万后有横氏。《战国策》楚知横门君之善用兵,后必有为氏者。

14、侠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侠氏:即荚氏,音荚。韩侠累之后。《急就章》有侠却敌。

《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三十帖:侠氏,韩相侠累之后。《急就篇》有侠却敌。

《姓(角崔商)》侠氏:《姓纂》云,韩相侠累之后。《姓源》云,《汉书·功臣表》有侠侯,后以封为氏。《千家姓》云,平阳族。

《姓氏寻源》侠氏:《史记》侠累。高诱云,韩傀侠累也。《战国策》名傀累,一云即荚氏,音荚。《路史》云,汉(夹鸟)侯国后有侠氏。

15、蔺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蔺氏:姬姓,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氏焉。

《元和姓纂》蔺氏:韩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裔孙相如,为赵上卿。

《古今姓氏书辨证》去声升一震:蔺,今望出中山、华阴。出自姬姓,晋穆侯之子成师,封邑于韩,裔孙韩献子厥,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

▲韩姓迁徙概述

韩姓最初得姓是在今陕西韩城,韩姓的繁衍发展主要有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

战国之时,是韩姓最主要的发展时期。自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建都于平阳,韩景侯时,迁都于阳翟,至韩哀侯时,又迁都于新郑。韩国的多次迁都,使韩姓迅速繁衍,也使得韩姓在河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后来韩姓迅速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并且成为韩姓历史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至汉时,韩姓的两大郡望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已有韩氏迁居江苏。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中原多年战乱,小国林立,韩姓从河南等地大举南迁。

唐宪宗时,韩愈被贬潮州刺史,为韩姓入广东最早者。唐末已有韩姓迁至福建。

韩姓的发展、流布,从春秋战国的迁地、徙都、拓展,经颍昌黎、南阳、相州、越城各个世系,到南宋以后,就几乎逐渐遍及全国。其中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韩姓,多为韩世忠的支系子孙。

南宋末,曾于建炎南渡至浙江的韩氏后裔御前大将军韩先,扈驾南下,由浙江人福建,由福建而广东平远县南宋时,番禺古塌韩氏,南渡之后,先是居于浙江会稽,相传韩世卿谪广南后,即居于南雄珠玑巷。后来他的孙子韩振宗(一说韩洪泽)又由南雄徙广州番禺。

从南宋起,经元、明而至清,韩姓在江南的流布,范围越来越广,支系越来越多,人数越来越众。

湖南湘潭云湖韩氏,为当地望族。其祖自明代由安徽徙江西,后由江西徙湖南星沙(今长沙),再由星沙徙云湖。

江苏苏州韩氏,是韩琦十二世孙由安徽凤阳迁往苏州的,后又有一支由苏州迁海安(江苏东部)。另外,苏州韩氏还有一支是由浙江柘林山头迁入的。

自南宋以后,浙江、江苏、安徽、江 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都是韩姓迁居生息之地。每迁徙一次,就开拓一地,流布一方。 四川、广西、台湾等省,先后也有韩姓迁入。

移居海外的韩姓:

韩姓的流布在海外亦有流布发展,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英国、新加坡、越南、古巴、法国、美国、瑞士等。他们祖孙相继,侨居国外,艰苦创业,不仅为所在该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中国,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传播中华文化,为增进与各有关国家的友谊,也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海外韩姓中,各有关国家都出现了一批事业突出、成绩显著、为该国或为当地所认可的代表性人物。

▲从大槐树迁民之韩姓后裔分布于豫、鲁、冀、鄂、皖等地。

▲韩姓家谱介绍

韩姓家谱的内容和体例、格式,一般包括谱名、序、凡例、遗像、像赞、祠规、族约、家法、世系、传记、遗事、艺文、派字、碑记、婚冠丧祭、族产、坟茔、墓志铭、祠记、遗稿、跋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序、世系、传记、派语等。

韩姓家谱的序的内容,一般都是写本支派之来历,有的序,不仅溯源,而且旁及有关分支分派;写先世事迹;阐明家谱的意义;修谱经过,等等。韩姓家谱的序,其中不少都出自名人手笔。

北宋宰相韩琦于嘉佑七年(1062年)中秋日作《韩氏家谱序》,明代刘基于洪武三年(1370年)仲春作《黟北南阳韩氏宗谱序》,明代文学家程敏政作《南阳韩氏宗谱叙》。

▲韩姓家谱文献目录

《汾阳韩氏支谱》,1册,清韩诊敬重修,同治六年福荫堂校刊本。

《汾阳韩氏支谱》,4卷,清韩镇岳等纂修,光绪十年恭寿堂刻本。

《洪洞韩氏家谱》,2册,明韩景伶编,乾隆年刻本。

《洪洞韩氏家谱》,明韩文等纂修,清韩殿魁等续修,咸丰七年钞本。

《洪洞韩氏重修宗谱》,2卷,清韩有庆等纂修,嘉庆二十年刻本。

《松江韩氏支谱》,2卷,清韩文衍重修,民国四年钞本。

《松江韩氏文若公支宗谱》,民国十年韩绮章钞杂本。《扬州韩氏支谱》,4卷,清光绪十八年活字本。

《延令韩氏族谱》,8卷,清韩长贵等重修,光绪十七年活字本。

《润州韩氏家乘》,3卷,清韩复纂修,嘉庆二十年继锦堂木刻本。

《镇江韩氏宗谱》,2卷,清韩有和主修,同治七年广德堂刊本。

《金陵韩氏族谱录》,1册,清韩印纂修,光绪六年活字本。

《润州大沙韩氏宗谱》,2卷,清宣统元年广德堂刻本。

《毗陵韩氏宗谱》,原道堂活字本。

《金埴韩氏家乘》,12卷,清韩树榀重修,光绪二年永思堂活字本。

《锡山韩氏宗谱》,20卷,民国韩念祖等修,民国九年敦伦堂活字本。

《春晖韩氏宗谱》,16卷,首1卷,清韩勰修,光绪八年昼锦堂活字本。

《云东韩氏家谱》,5卷,清韩奕辑,嘉庆间刊本。

《晋阳韩氏世谱》,1册,清韩学韩等辑,清光绪二十八年刊本。

《杭州韩氏谱》,3册,钞本。

《义桥韩氏家谱》,10卷,清韩乃建重修,同治九年永思堂活字本。

《义桥韩氏家谱》,10卷,首1卷,民国韩拜旒接修,民国四年永思堂活字本。

《湘南韩氏续修宗谱》,40卷,末1卷,清韩家坤主修,光绪元年重修,昼锦堂活字本。

《湘南韩氏家谱》,68卷,清韩殿扬等增修,宣统三年昼锦堂活字本。

《一都韩氏家谱》,16卷,首1卷,民国韩沛金等修,民国十八年昼锦堂活字本。

《宁波相韩家谱》,清昼锦堂活字本,3册。

《宁波韩氏宗谱》,6册,民国周颂清等纂修,民国十六年昼锦堂活字本。

《余姚韩氏东岙支宗谱》,7卷,清韩明和修,韩明盛纂,光绪三十一年活字本。

《咸安韩氏宗谱》,16卷,民国韩叔金等主修,韩思溶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大本堂木刻本。

《重编羊山韩氏宗谱》,4册,民国韩迪周、韩百年重修,民国二十年昼锦堂铅印本。

《迁东阳高阳韩氏宗谱》,6卷,民国葛树棠纂,民国十七年活字本。

《徽州韩氏宗谱》,1册,清钞本。

《黟北南阳韩氏宗谱》,1册,明万历二十四年钞本。

《南阳郡韩氏族谱》,清韩家相等纂,嘉庆三年刻本。

《袁郡韩祠主谱》,3卷,清韩修五纂修,道光二十一年南阳堂活字本。

《袁郡韩祠主谱》,3卷,清韩文蔚等纂修,同治七年南阳堂活字本。

《韩焕先祠主谱》,4卷,清韩毓淇等纂修,光绪二年南阳堂活字本。

《韩焕先祠丁享谱》,4卷,清韩毓淇等纂修,光绪二十三年南阳堂活字本。

《万载韩氏世谱》,1册,清韩文祯等纂修,康熙四十七年刊本。

《万载韩氏族谱》,1册,清嘉庆六年南阳堂活字本。

《万载韩氏族谱》,1册,清道光二十八年南阳堂活字本。

《万载韩氏荣公支谱》,3册,清韩联俊纂修,光绪十五年南阳堂活字本。

《万载韩氏族谱》,1册,清南阳堂活字本。

《淄川韩氏世谱》,4册,清韩瀛州等修,光绪十三年刻本。

《淄川韩氏邑乘》,5卷,首1卷,民国韩振铭续辑,民国七年刻本。

《栖霞韩氏谱书》,清韩元英纂,光绪二十六年钞本。

《临沭韩氏宗谱》,钞本。

《武汉韩氏宗谱》,清韩洪蔗、韩国海总理兼纂修,光绪三十三年韩氏南阳堂活字本。

《花山韩氏宗谱》,民国韩继海等采辑,民国三十六年昼锦堂阖族同刊活字本。

《新洲韩氏宗谱》,民国韩溶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木刻本。

《韩氏南渡支谱》,3册,清韩学志撰,道光十五年刻本。

《云湖韩氏四修族谱》,19卷,首1卷,清韩朝瀛修,民国十五年活字本。

《长沙韩氏支谱》,12册,清韩文龙等纂修,同治六年南阳堂木刻本。

《长沙韩氏支谱》,6卷,民国韩开锡纂修,民国九年南阳堂刻本。

《紫泥韩氏族谱》,1册,清韩勉兹编,咸丰九年钞本。

《宣汉韩氏宗谱》,1卷,民国韩艳如修,民国元年木刻本。

《合州南阳郡韩氏支谱》,1卷,民国韩氏宗祠编,民国间十四世裔孙忠槐钞本。

《礼县韩氏家谱》,清稿本。

《庄浪韩氏世系源流》,4卷,民国唐维翰纂修,民国十七年钞本。

《韩氏宗谱》,23卷,首1卷,末1卷,清韩寰康等修,乾隆五十六年昼锦堂活字本。

《韩氏宗谱》,12卷,民国韩国霖等纂辑,民国二年有怀堂活字本。

《韩氏族谱》,4册,明韩士鳌纂辑,钞本。

▲韩姓字辈派语

《相韩谱》载,宋室南渡前,宋忠献王韩琦创订的8世派语为:

玉 彦 口 胄,乡 卿 立 甫。

《义桥谱》载,宋中散大夫韩休卿所订萧山韩氏8世派语为:

心 之 言 可,山 问 日 世。

《越韩谱》载,明刑部尚书韩邦问为绍兴韩姓所订16世派语为:

人 淳 禾 溥,金 信 水 贞,火 明 土 永,木 茂 竹 承。

《相州韩氏文献》载,民国十三年(1924年),经南北宗族会同集议,订32世派语,咨明内务部备案并通咨宗族占籍省分行政长官,同时转行族属繁衍县分,俾资遵守。32字为:

一 本 大 宗,子 孙 千 载,一 修 寸 念,门 尚 中 行,

示 以 文 为,工 其 力 作,曰 惟 、 善,卜 兆 方 长。

《春晖谱》,所载当地韩姓20世派语为:

学 以 全 为 范,衷 其,填 是 举,作 求 躬 昉 迪,遵 集 受 敷 宜。

《云湖谱》,为本宗原定5字,后又增加20字,实定为25派:

学 应 辵 知 金,世 映 兴 朝 久,

家 承 建 业 传,作 忠 培 远 泽,

笃 孝 绍 先 贤。

《紫泥谱》载本支韩姓派字为10字:

元 受 祖 宗 善,德 福 庆 昌 隆。

《麻阳姓氏》载全县韩姓派语15字:

友 文 迁 通 上,启 朝 正 天 子, 宗 景 志 永 仲。

派语的用法及其规律

凡逢字辈的单数,则取其为人名的偏旁,人名取单名;凡逢字辈的双数,则取其独立而人人名,人名取双名。如第一组“玉彦口胄”等8字,韩琦兄弟逢字辈单数“玉”字,故人名都以“玉”字为偏旁,取单名,如韩琦、韩琚、韩碹。忠献王韩琦的子侄,逢字辈双嫩“彦”字,故皆取“彦”字独立人人名,起双名,如韩琦有五子,名忠彦、端彦、纯彦、粹彦、嘉彦;他的侄子有考彦、方彦等。第三字“口”,系单数,故取其为偏旁,单名,如韩治、韩浩、韩邕等。第四字“胄”,系双数,故取“胄”字独立,双名,如韩肖胄、韩膺胄、韩仁胄、韩保胄、韩述胄等。余此类推。

派语的使用方法,还有一种情况,即人数较少又处偏远之地的支族,其派语不是用完若干字,又另起新的派字,而是采用周而复始的办法。如湖南麻阳县栗坪乡的韩姓,就是以“友文逊通上,启朝正天子,宗景志永仲”这15字,轮转使用下去。

派语的社会功能

派语的功能与作用,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区分同姓同系人的辈分。如果没有字派,而仅仅只知道年龄,就很难判断同姓者某某的辈分,因为有的人年龄大反而辈分小,有的人年龄小反而辈分在前,这就会辈分不分,尊卑难辨。有了派语,在同姓交际的过程中,互通派字,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等等关系,就一清二楚了,才不致于产生辈分世次的混乱。《相州韩氏文献》的一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派语的这种功能:“相韩本支得与圣贤孔、颜、曾、孟诸氏后裔同,能世次毫不紊乱,实赖有此命名、宗派维系所致也。”

▲韩姓历史名人

韩 信:西汉初期官至大将军,封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著名军事家。他智勇双全,治军严明,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屡建奇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颂。与张良、萧何并称“兴汉三杰”。著有《兵法》三篇。

韩 当:字义公,幽州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省迁安)人,与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三国吴名将、都督。因为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被孙坚赏识。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佐孙氏屡建战功,熟悉水战,勇猛过人。222年夷陵之役,与大都督镇西将军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的涿乡攻击并大破蜀军。转任为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魏的上军大将军曹真攻击南郡,韩当保守东南方,在边境身为将帅,激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孙权称善。223年,封石城侯,升迁为昭武将军,遥领荆州冠军郡太守,后来又加都督的称号。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万人,讨伐丹阳郡贼寇,击破。旋即病逝。儿子韩综承袭侯爵、统领兵马。

韩 愈: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首开宋明理学之先河。他还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称为“百代文宗”。

韩 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韩国公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卿。他纵观天下形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实现“法、术、势”合一,以收“道法万全”之效果。

韩 滉:唐代画家。字太冲,长安(个陕西省西安)人。德宗朝宰相,这样一位高官显贵,却尤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宣和画谱》记载他有作品三十六件,其中表现农村生活与生产的就有二十四件。他的画,与张萱、周棠所表现的绮罗人物有所不同,两者似不可比,把选材重点从宫廷、豪门生活扩大到当时的农村,这是我国风俗画发展中的 大进步。韩滉描写农家风俗的绘画,至今传世的只有这幅《五牛图》。

韩 偓: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历任左拾遗、刑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昭宗倚重之,欲拜相,固辞不受。后因忤朱温,两遭贬谪。又诏复为翰林学士,惧不赴任,入闽依王审知。他十岁能诗,李商隐赞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诗多感时伤乱之作,颇具风骨。而其《香奁集》则轻薄香艳,开“香奁体”诗风。著有《玉山樵人集》等。

韩 琦:河南安阳人,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有歌赞之:“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韩昭侯:战国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赏制度,于是韩国大治,诸侯不敢来犯。韩非:战国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韩非子》一书,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擒虎:东垣(今河南省新安)人,字子通(538-592),出身将门,父为北周大将军,袭封新义郡公。因军功升至上仪同,曾任永州、和州刺史。隋朝建立后,经高颎推荐为庐州总管,坐镇庐江(今安徽省合肥),为灭陈做好准备。开皇八年(588年)十一月,隋以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袭取采石(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向建康挺进。所过之地,陈军丧胆乞降,由是很快便攻下建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省武威)总管。不久召还,开皇十二年(592年),突发病而死,时年五十五。

韩湘子: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问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值初冬季节,令牡丹花开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

韩世忠:南宋大将。他与岳飞同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先在河北屡败金兵,后驻镇江曾以八千兵迎击金兀术,激战黄天荡,金兵闻之胆寒。

韩山童: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原为栾城(今河北省栾城)人,其祖父为白莲教主,被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韩山童继续宣传白莲教,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刘福通等宣传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元政府征民夫15万,在戍军监督下治河。趁此机会,韩山童与刘福通等鼓动治河民夫起义。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元王朝

《甄嬛传》中饰演于氏余莺儿的是崔漫莉,

崔漫莉,1988年2月3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国女演员、平面模特,毕业于北京**学院。

2008年与姚晨、孙红雷合作电视剧《潜伏》,开始正式踏上演艺之路。2010年在电视剧《黎明之前》饰演谭忠恕的第二任秘书。并在穿越剧《宫锁心玉》饰演康熙妃嫔。2011年因在宫廷剧《后宫甄嬛传》中饰演心狠手辣的余答应而被人所熟识。2012年在电视剧《兰陵王》中饰演娄体大将军之女。2014年出演微**《邂逅·爱》。

角色简介;在甄嬛传中饰演余答应

剧情简介;《甄嬛传》是2011年出品的一部古装清宫情感斗争剧,由郑晓龙导演,流潋紫编剧,孙俪、陈建斌、蔡少芬、刘雪华、李东学、蒋欣、陶昕然等人主演,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

该剧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的故事。

《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史源探析[1]

李立民[2]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采录文字的史源问题。此书是接续清修《四库全书》的重要文献集成,择录文献颇可见编者的精审之处,惟成书仓促或锦藻个人在取舍上的识断之故,也存在不当之处。

[关键词] 刘锦藻 《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史源

刘锦藻(1862—1934),初名安江,字澄如,晚号坚匏盦,吴兴南浔镇(今属浙江湖州市)人。祖辈原籍浙江上虞,后迁居南浔,务农为生。[3] 父刘镛,字贯经,经营蚕丝业发家,捐蓝翎光禄寺署正,以尚义好施闻名。锦藻自幼家资殷实,性喜读书,好善乐施。辛亥以后,致力于诸多地方实业,获资颇丰。其子刘承干,为近代著名藏书家,所建“嘉业堂藏书楼”,驰名海外。刘锦藻晚年以清朝遗老寄居青岛、上海,编纂《清朝续文献通考》四百卷,享誉学林。《经籍考》是其中一篇。[4]该篇体例取法《文献通考·经籍考》,是一部具有断代史性质的辑录体解题目录。全篇收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大致上起乾隆五十年(1785),下迄宣统三年(1911),与《四库全书总目》相续接,学术价值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图书下辑录了原书的序跋,这些序跋介绍了图书内容,阐明了作者宗旨,有助于读书治学。笔者通过研读《经籍考》所辑录的序跋,追溯其史源后,发现其并非全文钞录,而是在史源择取中体现了其编纂宗旨。另外,在核对史源后,还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错误。笔者拟对其史源致误的类型加以总结,并分析其致误的原因。

一、刘氏《经籍考》所用史源出处归纳

刘氏《经籍考》所用史源的出处大都本于原书之自序,或作者请友朋所写之序跋,书下常标明“某某自序略曰”、“某某序曰”等字样。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史源出处:

(一)引用古今名人评论

如经部《周易二闾记》条,引用了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认为该书“近于寓言”的评论。[5]《集孝经郑注》条,引唐开元初刘元《孝经注》序认为“注《孝经》盖康成裔孙所作”的观点。[6]《后汉书补表》条,引用了刘知几在《史通》中对史表的看法:“以刘知几之学识,尚谓史之有表烦费无用,读者缄而不发。”[7]还有引用古诗句为史源。如《泾川丛书》提要中引李白诗,《泊鸥山房存稿》提要中引袁枚过良乡,见旅店题壁之诗等等。

(二)采用史志目录书

刘氏书还以一些史志目录书为史源,以考一书卷数记载差异,或类目之异同。如经部《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条:“《汉艺文志》云《毛诗经》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8]史部《明史考证捃逸》条:“《明史》三百三十六卷,《四库简明目录》独称三百六十卷。”[9]法家类后案引《汉书·艺文志》述杂家源流,又引《四库全书总目》述其析分子目概况。[10]

(三)以文集、札记为史源

如《经义杂记》条,刘氏认为该书经过了后人改定,其书前阎若璩之序也是伪托,因为“查阎序不见于《潜邱札记》附刻诗文内”[11]。又如《鲒埼亭集》条:“目录后有刻书跋,不著姓氏,严元照谓出萧山汪继培手。”[12]此处引严元照《晦庵学文》考其书跋作者。有些还引用了文集中的人物传记。如王太岳撰《青虚山房集》条,引王昶为王太岳所撰《行状》之言,论其著作流传状况。[13]在邓显鹤所撰《沅湘耆旧集前编》提要中还引用了曾国藩《邓显鹤传略》之语,以述其著述之勤。[14]

(四)以方志、图集为史源

如《传经堂丛书》条,引浙江乌程县之《县志》考该书作者凌堃的相关事迹和著作。[15]再如《汉西域图考》条,引《皇舆西域图志》所载新疆行政划分,以考其府县分合。[16]又如《斲砚山房诗钞》条,参考了《浙江忠义录》、《嘉兴府志》、《海盐县志》等记载,以评该书作者沈炳垣。[17]

以上可见,刘氏《经籍考》引用史源类别虽多,但很难堪称广博。其中有些征引的内容也不过只言片语,过于琐碎。值得关注的是,刘氏在引用这些史源时,并非一味钞录,而是有所择取,体现了其编纂宗旨。

二、刘氏《经籍考》择取史源的宗旨

刘氏《经籍考》对史源之择取颇为谨慎:“所引原文有篇幅过长,其首尾格套及中间无甚关系,或摘取条段者,胥就字句节删,罔敢增易。惟节删及章段者,则曰略称,用示区别。”[18] 尤其于书籍旨要、学术发展背景、作者行事、书籍刊印流传等诸要点摘录,颇具裁识。

(一)揭示书籍旨要

唐人毋煚以为,目录书之解题,“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洞,经坟之精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19] 这是目录书解题最可称道之处。书籍要旨之揭示也常常体现出作者之裁识。《经籍考》于一书之旨要节取精炼,颇益研读。如经部焦循撰《尚书补疏》条引焦氏自序云:“说《尚书》者多以孔《传》为伪,然《尧典》以下至《秦誓》,其篇固不伪也。即魏晋人作传,亦何不可存其说之善者。”[20]刘氏《经籍考》节录焦氏此语,阐述了其对“伪书”的辨证观点,从而也揭示了是编补疏《尚书》广收博采的宗旨。

又如史部魏源撰《海国图志》条引左宗堂序曰:“魏子数以其说干当事不应,退而著是书。其要旨以西人谈西事,言必有稽,因其教以明统纪,征其俗尚而得其情实。言必有伦,所拟方略非尽可行,然大端不能加也。”[21] 据此可知此书欲借西学,以达到开阔民众眼界的经世之旨。

(二)注重学术背景的引用

刘氏《经籍考》在节录序言之时,注重节录有关学术发展史,这有助于读者对学术发展概要的把握。如史部张德容所撰《二铭草堂金石聚》条,刘书据张氏自序,历数清初以来的金石学著作,并加评论,指出了其中以博考和精审著称之作,简要勾勒和评价了金石之学从清初至乾嘉时期的发展脉络,有裨于阅读参考。

又如子部李善兰所译《译重学》条,引李氏自序阐述重学分动重学、静重学两科。动重学又分力、质、速三率,“最要者有二,曰分力,曰并力。曰重心,则动、静二学之所共也。”[22]《经籍考》节录重学有关常识,阐明重学之有关理论,为读者指明了相关学术背景。

(三)介绍作者行事

介绍作者之行事始于《别录》、《七略》。余嘉锡先生云:“观《别录》、《七略》之所记载,于作者之功业学术性情,并平生轶事,苟有可考,皆所不遗。使百世之下,读其书者想见其为人,高者可以闻风兴起,次亦神与古会。”[23]《经籍考》于史源中便十分注重对作者行事之节录。如经部焦循《易通释》条云:“据循自序谓童年好《易》,其父命释‘《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两语,乃复见于《小过》者,厥义何在。由是研精三十年,订此二十卷。”[24]通过摘引焦循幼年学《易》之事,以此阐明焦氏于《易》学用功甚深,其书乃焦氏多年研讨之结晶。

再如子部汤鹏所撰《浮邱子》条《经籍考》引《清史稿》汤鹏本传语曰:“每遇人则曰:能过我一阅《浮邱子》乎?”[25]是编乃汤氏不得志而发愤之作,从《经籍考》节录中可见汤氏性情,由此亦可窥见是编言辞主旨之激昂。

(四)阐明刊印流传

有些书籍在长期流传中散佚失传,故详细记录其刊印流传信息,对考索逸书十分重要。刘氏《经籍考》史源颇注重对书籍刊印流传的记录。如经部吴骞《诗谱补亡后订》条引吴骞自序云:“郑氏《诗谱》旧本三卷,欧阳公得残本于绛州,手为补其亡书,亦三卷。近止一卷,颇多讹缺,休宁戴东原复为考证,其疏阔处间亦不免。爰从各本重加校定,稍参鄙见云。”[26] 指出郑玄《诗谱》亡佚后,尝经欧阳修、戴震之手流传,为寻绎《诗谱》逸书提供了线索。

可见,刘氏《经籍考》在史源的择取上宗旨鲜明,所辑录的有关图书信息有助于学者读书治学。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史源误引、史源节略失当、对史源缺乏考证等有待完善之处。

三、刘氏《经籍考》史源致误举要

对于史源的考察,史学家陈垣先生曾提出四个要点:“一、看其根据是否正确:版本异同,记载先后,征引繁简。二、看其引证是否充分。三、看其叙述有无错误:人名,地名,年代,数目,官名。四、看其判断是否的确:计算,比例,推理。”[27]综合上述四点,刘氏《经籍考》在史源上也存在四方面不足。

(一)史源误引

刘氏《经籍考》所引用史料间有与原文歧误。如茹敦和撰《周易二闾记》条,《经籍考》驳李慈铭谓是编近于寓言。[28] 但考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所云:“茹氏之《易》,以此种为最佳。其诠象解义,多本汉诂,援据经史,疏证名通。惟假设茶闾、姜闾二人问答之辞,自相驳难,盖仿西河毛氏白鹭洲主客说《诗》之例。然时涉谐谑,近于小说;又往往泛引不根,或存两可之词,是其病也。”[29] 则李氏对是书赞赏有加。其所谓“寓言”者,乃针对“二闾”之名,非对是书之内容。

再如任兆麟撰《夏小正注》条,《经籍考》以王鸣盛为其所作序言为史源,云:“是编本郑仲师《周官注》移“主夫出火”一条在三月。又移“时有见稊始收”一条在五月,又补入“采芑鸡始乳”二条,王鸣盛序以为确当云。”[30] 然考王鸣盛序,其肯定了任氏将“主夫出火”一条改在三月和“时有见稊始收”一条改在五月,但并未提及“采芑鸡始乳”二条之事,《经籍考》误引史源。

又如孔广森撰《春秋公羊通义》条,《经籍考》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语,将《公羊》、《谷梁》二传“近代无讲者,恐其学遂绝”[31], 转述为“魏晋以来,公羊久成绝学”[32] 。但据阮元称:“六朝时,何休之学犹盛于河北,厥后《左氏》大行,公羊几成绝学矣。”[33] 则六朝时公羊之学尚有传述,其成绝学不当在魏晋。

(二)史源节略失当

有些史源因刘书引证不充分,致使与原文有所差异。如毕沅撰《续资治通鉴》条曰:“(毕沅)乃博稽群书,考证正史,手自裁定,始宋讫元,为《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34]刘氏《经籍考》此条出自冯集梧为是书所作之序,冯氏原文云:“兹书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而参以《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国志》等书,以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十余种。”[35] 则其取材不只正史。再如王鸣盛撰《尚书后案》条曰:“是编专宗郑康成注,郑注亡佚者,采马融、王肃注补之。”[36]刘氏《经籍考》此语出自王鸣盛自序,但王氏原文曰:“予遍观群书,搜罗郑注,惜已残阙,聊取马、王传疏益之,……马、王传疏与郑异者,条析其非,折中于郑氏。”[37] 马融虽为郑玄之师,但马氏专主古文经学,郑玄古今文经学兼治。王肃为学则专立异于郑氏,故马注、王注与郑注皆有抵牾之处。是编所采马融、王肃之注乃皆与郑氏相合者,其异者皆“折中于郑氏”后,方予以引用。又如周春撰《辽诗话》条,《经籍考》引沈德潜序曰:“春博采群编,凡涉辽诗,无不摭入,上自宫廷,下及谣谚,可昭法戒。”[38] 但考沈德潜序云:“海宁周生芚兮,博采群编,凡涉辽诗,无不摭入,以正史为宗,以志乘说类为佐,上自宫廷,下及谣谚,事典而核,语赡而雅。”[39] 周春亦自称:“余所采,以史为主,而说部地志之属佐焉。凡事与辽涉,及后人赋辽事者,悉行附载,取其足与正史相发明,亦裴松之《国志注》例也。就中颇示褒贬,垂功戒,岂徒夸广见而侈异闻哉!”[40] 据此,是编虽广收博采,必以正史为折衷,刘氏《经籍考》引证不够充分。

有些史源因刘氏《经籍考》节略不当,以致失去作者撰写主旨。如王先谦编《续古文辞类纂》条,刘书节录王氏自序,但于“惜抱遗绪,赖以不坠”句后,略去“逮粤寇肇乱,祸延海宇,文物荡尽,人士流徙,展转至今,困犹未苏。京师首善之区,人文之所萃集,求如昔日梅、曾诸老声气冥合,箫管翕鸣,邈然不可复得,而况山陬海澨,弇陋寡俦,有志之士生于其间,谁与拔濯而振起之乎?观于学术盛衰升降之源,岂非有心世道君子责也!”[41]若此段文字不录,则似此书仅为续文补缺而已,致使王氏“以文济世”之志不显。[42] 再如王念孙撰《广雅疏证》条,刘氏《经籍考》于提要中仅摘录王念孙于自序中所言此书字讹、字脱、错乱者之数,未及是书学术宗旨。据段玉裁序云:“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43] 可见声音于训诂之重要。王念孙亦云:“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此之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鲜会通。”[44]刘氏《经籍考》未节取史源中的要点,致使王氏该书“因音求义”的学术宗旨不显。

他如刘氏《经籍考》节略史源过于求简,致使语意前后不详。如彭兆荪撰《小谟觞馆文集》条,引王芑孙言:“斯文未坠,必有英绝领袖之者。”[45] 考其自序,所谓“斯文未坠”,当特指骈体排偶文,刘氏《经籍考》截取有失连贯,致使语意不明。

(三)对史源缺乏考证

刘书对所采史源缺乏考证,有因误致误之病。如引丁晏《尚书余论·序》中语认为,《古文尚书》乃王肃伪作。而后儒皆不加辨别,“遂误信之,而莫能发其覆”[46]。然对伪《古文尚书》首先提出质疑者,学者公认为始于南宋吴棫。朱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明梅鷟亦撰有《尚书考异》,至清阎若璩、惠栋等皆辨其伪。又据胡玉缙云:丁宴该书“因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以古文为梅赜伪撰,其说未核,惠栋《古文尚书考》、王鸣盛《后案》、李惇《群经识小录》疑作于王肃,其说是矣而未能明畅,爰作此以申辨之,故曰‘余论’。”[47]丁宴不过在惠氏、王氏等人基础上引而申之。可见自宋以来,学者对伪《古文尚书》已有所辨,刘氏《经籍考》所言后儒“遂误信之,而莫能发其覆”失考。

再如褚寅亮撰《仪礼管见》一书,刘氏《经籍考》节略其序言曰:“寅亮邃于经学,谓宋人说经好为新说,至元吴兴敖继公撰《集说》,虽采先儒之言,实自逞私臆,专攻郑学。故寅亮著是编驳正之。”[48] 但考《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敖继公撰《仪礼集说》提要云:“于郑注之中,录其所取,而不攻驳所不取,无吹毛索垢、百计求胜之心。……且郑注简约,又多古语,贾公彦疏尚未能一一申明。继公独逐字研求,务畅厥旨,实能有所发挥,则亦不病其异同矣。”[49] 又考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云:“礼是郑学,无取妄滋异端,君美(继公字君美)务加诋訾,未免沿宋学习气。然其于郑注有所去取而无所攻击,其中所改经字亦皆各有所本,具详每卷后正误条内,知非出于臆改。”[50] 据此,褚寅亮所评敖继公未免有失公允,《经籍考》径直引用而不加辨别。

又如焦循撰《春秋左传补疏》条,刘氏《经籍考》录其自序以为:杜预为掩司马懿之奸而撰《左氏春秋集解》,“循撰此编摘其奸而发其覆,以求合经旨,可谓善读《春秋》者矣。”[51] 然刘文淇则云:焦循“以杜氏之妄,并诬及《左氏》,则大谬矣。”[52] 焦循在驳正杜预《春秋集解》之时,不应连及《左传》。刘氏《经籍考》并未对焦氏自序详加甄别,徒信其说。

(四)略去史源出处

一是原文作者本标有出处,刘氏《经籍考》删之。如经部姚配中《周易姚氏学》条曰:“故其自序有云:《乐》、《诗》、《礼》、《春秋》五者,五常之道,相次而备,而《易》为之原。”[53] 此语实出自《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序》,姚配中于序中已标明,刘书删之,致使读者误以为姚氏之言。又如焦循撰《礼记补疏》条:“循自述曰:礼以时为大,蔽千万世制礼之法,而训诂名物亦所宜究,用撰是编论列之。”[54]“礼以时为大”乃焦循引《礼记》中语,刘氏率意删去。

二是《经籍考》某些“臣谨案”之语,全文直钞录它文而来,却不标明出处,会使读者误以为刘氏自言。列举如下七条:(1)柳兴恩《谷梁大义述》条解题,钞录柳兴恩《谷梁大义述·叙例》中语。[55](2)焦循撰《孟子正义》条解题,钞录阮元所作《通儒扬州焦君传》中语。[56](3)陈鱣撰《简庄疏记》条解题,钞录自书后张钧衡之跋。[57](4)王引之《经义述闻》条解题,钞录于书前阮元序文。[58](5)陈鱣撰《经籍跋文》条解题,钞录自书前吴骞之序。[59](6)汤鹏撰《浮邱子》条解题,钞录自梅曾亮撰《户部郎中汤君墓志铭》。[60](7)莫文泉撰《研经言》条解题,钞录自书前陆懋修序。[61]

此外,对于个别文人应酬之作,显然属于友朋溢美之语,刘氏也不加甄别。如集部王云撰《烟霞万古楼文集》条曰:“钱泳序略曰:仲瞿之学无所不窥,而尤工于骈体,直可压倒齐、梁云。”[62] 方东树撰《仪卫轩文集》条,刘氏《经籍考》引其友管同语曰:“其识卓有过人者,宜其文之冠于吾辈也。”[63] 有些史源择取还颇受时代局限。如集部曾国藩《曾文正公诗集》条,刘氏《经籍考》以《清史稿》曾国藩本传为史源,评其为“以削平粤寇难为中兴第一名臣,其文学以并世无匹云”。[64]特别是在一些奉敕修撰的书籍下,长篇累牍地钞录御制序言,过于繁冗。诸如此类皆应有所删裁。

《经籍考》在史源上之所以出现若干失误,究其原因在于成书过于仓促。《清朝续文献通考》定稿后,刘锦藻急于成书,他曾委托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刊行,但张元济回复云:“惟期限一层,更觉为难,弟实有赧于启齿之处。据谓两年之说,断办不到。……询以究需几何年月,总称无从预定。弟初意两年之期,已属甚宽,不料竟相去甚远。殊觉无以仰副雅意。”[65]与商务印书馆商议未果后,于次年即民国二十一年(1932)便匆匆另行出版。曾为该书校订的前侍郎陈毅言:“惟《皇族》门以假钞玉牒,值乱未竟,遂仍(劳)乃宣之旧。余稿创而未脱,因锦藻催急,举而归之,亦可惜已。”[66] 可见《清朝续文献通考》由于急于付梓,校订方面存在一些遗憾,错误也就难免。

另外,刘锦藻虽然自幼便“博洽群籍,与伯兄紫回水部同为名诸生”[67]。但自从及第后,便不再专心于学术,而是将主要经历放在了经商上。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友合资300万银元,在汉口创办暨济水电公司;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上海创建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并担任经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汤寿潜合议集资100万元入股浙江兴业银行等等。这使得刘锦藻商务缠身,很难将精力全倾注于《清朝续文献通考》的纂修上。故张舜徽先生认为,刘氏《经籍考》错误缺漏严重,“有些错误是出乎意料的”[68]。

总体而言,刘氏《经籍考》能够依据原文如实钞录或节略史源,以阐明书籍大义要旨,简明扼要,颇具裁识。但因成书仓促及刘氏个人等因素,在史源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学者在利用该书时应当注意的。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句 勾(Gōu)姓宗祠通用对联

一、姓氏源流

句 勾(Gōu)姓源出有四:

1、出自以官名为氏。据《山海经》载,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此外,相传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以“勾”为姓。勾姓在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改为“句”(音不变,读勾 Gōu)、“钩”等姓。

2、出自以官名为姓(即同上“1”说)。据《路史》载,相传,远古时期少皞氏的三儿子重曾作为勾芒官,为五行神之一,为木正,主管树木。重为后代就用他的官名“勾”作为自己的姓氏,今写作句姓。

3、出自为避帝讳所改。南宋时,为避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Gōu)氏;有的加草字头,改为苟(Gǒu)姓。

4、出自古代小数民族姓氏句龙氏所改。东汉时,南匈奴有句龙氏,入中原后逐渐汉化,遂以句(音读 Gōu,古写作“勾”)为氏,称句姓。

得姓始祖:子重(勾芒)。“勾”,今写作“句”,勾、句古代通用。勾氏的是个古老家族,后来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字形相似的“句”,不过,多年来这个家族虽然世代相袭着“句”姓。却一直将它读为原来的“勾”音。改姓字的原因,今天已经难以考证了。勾姓的来源,根据《路史》上说,是少昊氏的叔父子重,他出任勾芒职,勾芒官,就是负责管理森林的官职,是世袭的官职,他的后代以这个官职为荣,就以勾芒为姓,世代相延,后来又加以简化,改成勾姓。句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故句(勾)氏后人奉子重为句姓的得姓始祖。

5不过现存的“芶(句、勾)[芶、句、苟、钩]”是同一宗族。

二、迁徙分布

(缺)句(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句(Gōu)姓,源起于勾姓,古今通用。相传帝少昊有个儿子叫重,死后被封为东方之神,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发育及生老病死,号称勾芒官(又有一说,仅主管树木的官而已),他的子孙引以为荣,称为勾氏。据书载,有一些困民之国里就存在以勾为姓氏的。南宋时,勾氏为避宋高宗赵构的讳,有改为句氏的,但发音均不变;也有改力苟氏的;另有改为钩氏的。句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勾 践:越系古代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四九六年,当越王勾践(公元前四九七年-公元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仲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勾 涛:字景山,宋代成都新繁人。崇宁二年进士第,调嘉州法掾、川陕铸钱司属官。建炎初,通判黔州。田佑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佑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桑仲、郭守忠攻茶务箭窠砦,将犯夔门。夔兵素单弱,宣司檄佑恭捍御,涛帅黔兵佐之,贼溃去。宣抚张浚奏涛知巴州,不赴。翰林侍读学士范仲荐,召见,论五事,除兵部郎中。七年,迁右司郎官兼校正。日食,上言。八月,迁起居舍人,以足疾,命阁门赐墩待班。九月,兼权中书舍人。

勾井疆:姓句井,名疆,字子疆,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门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淇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滏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再封“先贤”。其后代去“句”字,改为井氏,在井氏族谱名人录中有记载。

勾博学:战国时楚国人,数有战功,官至左将军,又被封为宕渠侯。

句台符:隋代成都青城人。受业青城丈人观为道士,与白云溪隐士张愈为诗友。自号“岷山逸老”自云:“左扑范贤袂,右拍薛昌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嚣者,安知华夏之内有此逸乐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明代文士杨升庵《青城五隐赞》,台符为其一。著有《岷山集》、《岷山异事》3卷,《卧云编》3卷,《青城山方物志》5卷。

勾处士:宋代画家,宣和间鉴赏第一,凡四方所进,必令品定。令待诏画院。其为驸马王诜补齐徐熙所画《碧槛蜀葵图》四扇屏中遗失的两幅;戴琬工翎毛花竹,求者甚众,“徽宗闻之,封其臂,不令私画;徽宗画扇令宫中摹仿,并赏赐给近侍;1115年(政和五年)赐宰臣宴时,以所画《龙翔鸂×图》宣示群臣;将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赏给《画继》作者邓椿的父亲邓雍,都表现了贵为天子的徽宗与臣下的融洽关系,不能把这些活动一概斥之为“笼络朝臣的手段。”

句克俭:宋代郑县人,进士出身,官至殿中侍御史,曾官河中知府、宁州知府等,后出任河东路转运使,以忠诚清廉闻名于当时。

勾龙爽:又名句龙爽,四川人,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神宗时官翰林待诏,喜为上古衣冠佛疲乏人物,为一代奋笔。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三国的时候魏国所置。在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一带。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

清朝宫廷里除了嫔妃住所还有哪些地方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