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康姓之渊源如何?
解答
根据大槐树寻根园官方资料介绍
系承周武王,始祖为康叔封。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康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康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姬姓。据《姓苑》、《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取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故称康叔封。武王死后,成王嗣位,蔡叔、管叔、霍叔、三监联合武庚和东夷族反叛。周公旦东征,很快平定了这次反叛。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候,并营建洛邑作为东都。周公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颇有贤名的康叔,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了卫国,都在今河南淇县,故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治理殷民有功,做到了化敌为友,功在社稷。因此,被举为周朝司寇,他死后,被谥号为康,他的后裔便用封邑及谥号康为姓,是为河南康姓,史称康姓正宗。
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梁书》、《唐书》记载,汉朝时西域有康居国,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管理各种事务,康居国也派王子在河西应诏,因为滞留在当地沦为平民,后来就用故国名中的康作为姓。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中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因这一支后裔有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支庶分王各地,故有昭武九姓之称。如汉有康孟详、唐有康谦都是康国人。是为甘肃康姓。另据《隋书》记载,突厥亦有康姓。③源自匡、主二姓所改。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名赵匡胤,姓匡的人为了避讳就改姓主。到了政和年间,因为普通人姓主有犯上的嫌疑,因此又改姓康。是为河南康姓。
〔郡望〕康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东平郡、会稽郡等。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康氏以京兆、会稽为其堂号。会稽堂:唐朝时候康志睦,身材魁伟,很会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灭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会稽郡公。
〔堂联〕康姓的堂联有:少卿六畏(康澄);孝女三贤(康女)。明经登第(康希诜);驰射受封(康志睦)。东海名流(康子元);华山懋绩(康绚)。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撰联)。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康子林联)。长安第一手(康昆仓);德函列头名(康海)。莲蕊峰头传名远(康涛);景贤书院播惠长(康里脱脱)。驰誉明经,少小荣登科第(康希诜)。有声乐府,文词待诏金门(康伯可)。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康氏6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85例。康姓的历史名人三国时有著名高僧康僧会,汉有康播,江原人;南朝宋有康穆,为秦梁州刺史;金代有康赐,宁晋人,为监察御史;唐代河东节度使康承训,著名画家康萨陀,宋代词人康与之,元代戏曲家康进之,著名学者康显之。明初开国公康茂才,文学家康海;清代有康有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康姓101220人,临汾市4418人,洪洞县593人。
〔供橱〕康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
〔家谱〕康姓的家谱有:《辽宁凤城康氏世谱一卷》(辽宁凤城县档案馆);《江苏泰县南沙康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辽宁图书馆);《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浙江奉化县文化管理委员会);《福建塔山康氏家谱》(福建图书馆);《裕西康氏族谱》(洪洞县县志办公室)。
〔字辈〕据民国抄本《康氏族谱》,江苏如皋康姓一支字辈谱为:“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又有1999年由康全发编著的《康氏族谱》,裕西康姓一支字辈谱从六世排为:“圣田兆万全,广兴增富源。仁志礼怀信,鹏龙俊杰献。国显民庆贵,德才昌生权。”曹县康庄一支字辈谱从22世起为:“会宗庆序广,先训宜承长,根源本清秀,普照显荣光”。
〔迁徙〕康氏最早的发源地应该是康叔被
康姓,在《百家姓》排第88位,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康姓最早发源于康居国(唐·康国),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姓氏起源:
脉系一:
1、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实际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入华康氏开始纷纷将始祖追溯到商周时期,尊奉卫康叔为始祖。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商纣王后裔)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
2、康氏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唐康国)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
(1)今查正史诸书,首载康氏名人传记的是《梁书》卷一八《康绚》(南史下卷55康绚传同),书载:“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这是史书明文记载的,不容置疑的。
(2)今查《世本》辑本、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篇,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均无康姓记录。这说明从黄帝传说时代至东汉末年如此长时期内,未有康氏(指卫康叔之后裔)活动之痕迹。只有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康居人来华后,始有记载康姓人士的活动,所有这些康氏均称康居人。
(3)为何唐《元和姓纂》,书称“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呢?最初来华的康居人(唐康国)对于自身的来历并不讳言,也不愿割舍。如《康婆墓志》(647年):“博陵人也,本康国王之裔也。高祖罗,以魏孝文世,举国内附,朝于洛阳,因而家焉,故为洛阳人也。”《康阿达墓志》(贞观年间):“西域康国人也。祖拔达,凉州萨保。父莫量,同葬安乐里。”但安史之乱后,生活在中原的大多数康国人的墓志有个明显的变化,即讳言出身,他们力图用改变自己的出身和郡望的做法,来与胡人划清界限。如《康府君夫人康氏墓志》(760年):“会稽人也。春秋五十有七,以乾元三年二月廿二日,葬于长安县城西龙首原,礼也。”《康氏墓志》称:“会稽人。” 《康志达墓志》(821年):“本会稽人也。自曾祖曰延庆,皇朝左威卫大将军,徙居为京兆长安人也。考曰日知,皇朝兵部尚书、左威卫上将军,赠尚书左仆射。”原因就是因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出身粟特,因此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朝统辖地区有一种排斥胡化的思潮,从而对这里的粟特人心理和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尽快融入汉族社会,摆脱自己外来民族的色彩,便纷纷改变郡望主动使自己“变”胡为汉,都将自己的远祖上溯到商周时期,尊康叔为始祖。
脉系二:
源于匡易康。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登基后下诏天下避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虽然在宋末以后,有部分支系陆续又改回姓匡,但大部分还延续着康姓。世代居住在泰和(古西昌);吉安、吉水、安福(古庐陵);南昌(古豫章、古洪州);南京(古金陵);宜春、分宜(古袁州)等地。以至于泰和(古西昌)成为匡易康氏的第二个发祥地,是广大匡易康氏的向往之地。
在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迁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迁民运动。元末暴发众多农民起义,多年的战争使湖广(现湖北、湖南)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朝廷下诏,从江西迁民填充湖广。故这时期,有许多匡易康氏及其他百姓从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一带。现在的湖南、湖北境内的许多康氏支系,就是在这次大迁徙中的匡易康氏的后裔子民。
在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迁民运动中,又有许许多多匡易康氏子民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重庆等地繁衍生息。此次运动的原因是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几次攻占四川,战争造成了四川人口的严重锐减。清初,朝廷下诏从湖广迁民到四川。
根据“康氏脉系研究网”现在收集掌握的资料说明,在如今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有匡易康氏的支系分布。匡易康氏已经成为中华康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人才辈出,为中华康氏大家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脉系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世居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orgut Hala。所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
⑵蒙古族珠尔奇特氏,亦称主儿乞氏、主儿勤氏、月儿斤氏、禹儿乞氏、朱日其德氏,源出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长子斡勤巴儿合黑所建部落名称,是蒙古东方三部落之一,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其是女真人,达斡尔民族亦有该姓氏,满语为Jurk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⑶蒙古族瑚尔拉特氏,出自清朝初期陈蒙古巴尔虎氏、亦称胡拉特尔氏,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满语为Hurlat Hala。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瑚尔拉特氏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其后代多冠汉姓为康氏、胡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脉系四:
突厥中的康氏。其实这是一些人的误解,事实是:突厥中的康氏仍然来自康居或康国。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后来势力强大,统辖范围及广。康国也曾附属于突厥。由于康国人善于经商和崇尚武功,所以许多康国人奔走于突厥境内、经商、定居、甚至为官为将。突厥王庭帐下甚至有一康国人组成的“拓羯”军团。这些康国人绝大多数都以突厥化,所以史书记为突厥人。
脉系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赫舍哩部族人,满语为Heseri Hala,取部落名为氏,世居都英额地区(今辽宁清原英额门)。满清开国初,其祖赫舍哩·硕色归清,隶属正黄旗满洲,精通满、汉、蒙文字,其子赫舍哩·索尼亦精满、汉、蒙文字,由头等侍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之托顾命为辅政大臣,受一等公,谥文忠。其租墓在昭陵左掖,后代分为赫、张、康三氏。其中的康氏始祖为赫舍哩·卡宜奇郎,取名字的汉字谐音“康”为氏,隶属正黄旗满洲,官拜木力占牛录、武德骑尉。他在清康熙年间出兵辽东,生五子,长子和次子皆无后,五子过继富氏。三子赫舍哩·达士巴和四子赫舍哩·招里其的后人分为两支,前后驻防丹东凤凰城,分别在正黄旗满洲和正白旗满洲下注册。赫舍哩·卡宜奇郎墓葬辽阳涧溪沟。
⑵满族(蒙古族)卡克他氏,称亦卡尔他吉尔氏、卡勒塔基尔氏,满语为Kartagir Hala,卡克他氏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有陆续归附后金的(比如辽宁省凤城有一支卡克他氏现在姓康,就是努尔哈赤时期投奔来的)但主要还是在皇太极时期入的八旗。崇德4年(公元1639年)清太宗皇太极调军平索伦部,从此索伦部众悉数编入八旗,但真正被调往沈阳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数索伦部众就地安置编旗继续从事生产,清廷并没有将其纳入深层的八旗管理。到康熙年间,由于沙俄的进犯黑龙江上游的各旗索伦人才真正列入以车满洲,编练成兵参加了雅克萨战争。此后因索伦部旗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清廷将其视为精锐兵源,每有重大战事必调遣自黑龙江。索伦部旗人几乎参加了清中期以后的所有战争。今天黑龙江省的一些老姓卡克他氏的满族人就是这些以车满洲索伦部旗人的后代。,祖籍在长白山以东讷佛贺城。始祖名“塔木太阿古”随努尔哈赤其兵,后来他的孙子1644年"从龙入关"。1687年四世孙卡克他氏图美、图奈兄弟2人奉命迁居凤凰城驻防,隶蒙古镶白旗官保佐领下当差,居凤凰城北山,图美任参领,图奈任额兵,为始祖。因家属仍在北京,弟图奈未再娶妻,兄图美娶妻王氏,生3子。长子七力根特,次子巴力士,三子那保。长子生5子,名叫依力巴、福寿、必伦太、五十九、六十九;次子生3子,名叫溪力巴、溪力登、合色;三子生4子,名叫七根、八牙力士、八各、托力吉。至第二世迁居大堡康家沟。由是人口增多,至1905年康家沟一支人口达到1000多人。1905年编修《卡克他氏宗谱》,以庆字为第八世,确定"庆(上)会(上)运(下)昌(下)明(下),英(上)才(下)济(上)圣(上)清(下)。国(上)华(下)全(下)贵(上)品(下),世(上)禄(下)广(上)恩(下)荣(上)。德(上)义(下)昭(上)隆(上)业(下),贤(下)良(上)继(上)盛(下)名(上)。永(上)怀(上)先(下)泽(下)厚(上),保(上)泰(上)益(上)和(下)平(上)"40个字以序辈数。括号中上者用于姓名中间,俗称居中;下者用于末尾,俗称落底。已传13世
⑶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满族姓氏,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镇)、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康氏、安氏。
⑷满族康锡哩氏,满语为Kangsiri Hala,世居伊巴丹(今辽宁桓仁雅河乡附近),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⑸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所冠汉姓为春氏、康氏。
⑹满族满族卡宜氏,满语为Kay Hala,以祖名为氏,原属于赫舍哩氏族中的一支,受命驻防凤凰城,分隶正黄旗和正白旗下,隶正白旗者依然姓赫舍哩氏,而隶正黄旗下者皆取始祖“卡宜奇郎”的前两个字“卡宜”为姓,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⑺满族康仪理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亦称康吉里氏,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脉系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土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康氏,世代相传至今。
目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康氏一族已绵延八代,现有直系康姓子嗣500多人,已知辈分字谱依次为:世—庭(廷)—永—同—寿—井—正—大—光……明,其中“明"字尚无传人。
据此,按汉人传统辈分字谱排列,反映以下几点信息:
一是此辈分字谱,按人伦五服辈分排列有三种可能:一为“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二为“XX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三为“XXX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继承)"为后续”
二是此辈分字谱五字一轮可能性较大。因为“世庭永同寿"五字均含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之意,"井"为承上,“正大光明"为一成语。依此,我们后辈续字谱亦应按此意图延续。
三是向上寻根,可按这类字谱,在相同或相近年代同类康氏辈分字谱向上追寻。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查找四字一轮尾字为"庭(廷)”字的,庭(廷)字后一轮首字如是"永","永“字后又为“同寿井正"则应该是血脉直系同宗,“永”字后面字可以不同,表示后面是分支;庭(廷)字后一轮首字如不是"永",则表明从"庭(廷)"这一支开始分支,可能“庭(廷)”字辈下面是旁支血亲 。
据此方法,作如下探考:
一、外迁始祖直系近支
查寻江苏省,在苏州市和苏北现在有不少与我族“同寿井正"四个字辈相同的康姓后人。如淮安市淮阴区有康庄,他们康姓现用辈分字谱与我们一致;宝应段大运河西岸向北5里地黄埔(堡,铺)有个康庄,那里康氏现用辈分也与我族一致。这些应为我族自“永"字起的直系宗亲。
那么这些直系宗亲为何散落在这些地区呢?为何称苏州是我们的老家呢?
这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与史上北方汉民两次向南大迁徒有关
由于躲避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北方战乱,我们远祖可能从陕西、山西携族南下,经河南、安徽到达江苏的南京、苏州安家。
第二,与元末明初的“洪武赶散"有关
洪武赶散时,我苏州远祖一部分族人被强迫迁徙到了苏北,但始迁苏北之地不在现在洪泽区地域。这是因为我们洪泽一族距今传八代,每代间隔按20—25年计,在洪泽区地域居住不足200年,迁到洪泽地域应是清朝年代的事。
因此洪武赶散时,我们从苏州始迁苏北之地可能是已沉入洪泽湖底原属凤阳府的泗州或富陵县、睢陵县、洪泽镇等旧县镇区域。
第三,与黄河夺淮入海形成洪泽湖有关
在洪武赶散的明朝,被强迫迁移到苏北的居民官府是不允许回原地的,就连省亲都是偷偷摸摸的,因此在洪泽湖逐渐成湖期间,这些移民需向湖四周边迁移。
到了清朝,由于黄河夺淮泥沙不断淤积,淮河水加黄河水逐渐淹没了淮河东岸的富陵县、睢陵县、洪泽镇以及淮河西岸的泗州、徐县等,在这些始迁地沉入洪泽湖底后,这些族人经清府安置和允许,分流向三个方向:
一部分回到了苏州原族人处安居,这有在苏州的部分族亲为证。
一部分回到了远祖南下前居住地陕西西安安居,这亦有我永字辈祖父兄弟俩在西安城经商和留有部分子嗣为证,"西安——山西——河南——安徽(蚌埠)——南京——苏州"以前一直是我永字辈祖上的商路,我世祖康永庆在从西安回来途中在蚌埠去世,他去世前在西安还留有当铺三十多个门点。
一部分在洪泽湖四周淮阴、盱眙、金湖以及洪泽湖西的安徽、河南之地择地而居。
因以上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目前我近支宗族分散苏州和淮安其他县区,并还有部分宗人一直在西安定居,而苏州是我们这一宗系从苏州经“洪武赶散”到苏北的始发地,故一直称苏州是我们的老家。·
二、相邻宗系
在相同或相近年代康氏辈分字谱中网搜数十家,以下几支可能为相近同宗:
1、河南省周口康氏家谱(一卷)
始迁祖至五世祖姓名失考,谱失序。六世贺、七世瑊、琪,八世守田、守身,九世国贤、国侦、国瑞(文耀、文餐、文星、文壮外迁无音)字辈从十三世开始。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XX守国( 文)天,永佰如振鸿,好志培光X
2、安徽阜阳一支字辈:"世府庭天纪,金怀(玉)启同德(方言发音为dai),永庆历春景,文明震万国(方言发音为guai)"
3、河南鲁山县邓家寨康氏家谱(一卷)
字派是:有(振) 文 荣 守 光 ,永世庆光华,天泰敬贤士 ,长延贵宝嘉
4、陕西商南康氏族谱(一卷)
始祖康顺祥带领康甲仕、康万有一行三人从乾隆二年由老家江南省太湖县女儿街迁至陕西省商南县八龙庙黄泥沟,后又迁失马寨小寨沟,由小寨沟又迁到王家庄,永远安居乐业。
老宗派:顺甲万文正, 建明德华兴,盛世祯祥瑞 ,广招福禄春,光宗益耀祖 ,忠义显良臣,国清安邦定, 永远振家声
新派:继承先业起, 敦厚善来才,恩泽吉如庆, 北庭自发开
5、河南省汝州市康氏家谱(一卷)
一代先祖康广德,于1557年由山西迁至河南,安置在今伊川县城西十余里的康沟村(原犁树沟)。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 永悌文尽忠,贤才德建庭,荣华富贵长,仁 义礼智信
6、山东省莘县康氏家谱(一卷)
始祖成,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洪武年间(1386年—1392年)迁于斯邑。生二子,长立,次整,整生子升。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新 庭彦 士 鸿,朝 品升 春 秋
从这六支辈分字谱考证如下:
1、在时代相近情况下,前四支“永”字与我一族字谱相合,后两支“庭”字与我一族字谱相合。尤其第一支可能直系更近,因为时代相近,代系传承相似,字谱字“xxx守国天——永"与“守文庭——永"相连都说得通。
2、这六支均有迁移史,并在我周边省份,地域文化相近,我族还保留北方方言和习俗。如父亲叫大、牛叫欧等,平时扎头巾以及红白事礼仪与陕西、山西相似等。
3、由于这些支脉辈分字谱无两字相连,故为相邻旁系分支宗亲。
4、我族清朝时有一支从北边寻找到我们的永字辈祖上,在我们现住地落户,与这几支相近。
5、这六支均为陕西、山西汉民正宗康姓后裔。
综合这五点考量,以上网搜六支可能为我族较远相邻宗系。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崔姓家谱介绍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熯,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满 族 家 谱
满族八旗姓氏及分布
哨子河乡曹氏(索绰罗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按祭祀时供五个香碟,族人自行断定 ,并 无其他依据。其他姓氏的几道沟之说,也同此),镶红旗,其京始祖(即在北京的始祖) 松吾突,为一等轻车都尉。1644年(康熙三年)自北京拨入岫岩防御。曹氏行辈由京排列为 二十八字诗:“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哨子河乡汪氏(完颜氏)。镶蓝旗,完颜部后裔。祖先曾在铁岭范河南居住。来岫后先择城 南蓝旗营居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居住,又移居孤家子,最后落户于哨子河西蓝旗屯 ,子孙世居。自第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 景福长”。
哨子河乡白氏。正黄旗。京始祖崇厄力,为护军校。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 自第十二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哨子河乡赵氏。长白山四道沟人,正黄旗。初来落户在岫岩镇火神庙胡同,后移居哨子河松 树沟,自六世祖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廷瑞永连恩,万国景荣振,玉殿明安俊,福禄海成 云”。 大房身乡蔡氏(萨嘛喇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拨至凤凰城驻防,镶蓝旗。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红旗。始祖三泰为京都文职笔帖式。1687 年(康熙二十六年)拨驻开原,同年又拨往岫岩。自第八代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德 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哈达碑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初来落户在雅河,又从雅河分 到前营镇燕窝一支,庄河一支,哈达碑镇徐家堡子一支。徐家堡子一支是1748年(乾隆十 三年)买地落户的。
哈达碑镇满氏。长白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 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 姓为正白旗。自1877年(光绪三年)订下行辈排二十八字诗为:“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 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偏岭镇关氏(瓜尔佳氏)。原居长白山西东北浑河。1651年(顺治八年)由北京拨至岫岩。 1924年(民国十二年)冬,编行辈排十四字诗为:“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杨家堡镇杨氏(易穆查氏)。辽东旧族,渤海国后裔,正黄旗。三世祖黑色携侄子黄毛来岫 岩,住在县城西门里道北。
杨家堡镇齐氏(喜塔喇氏)。齐氏祖居北京巴颜洛豆籽胡同,镶白旗。1685年(康熙二十 四年)拨岫岩驻防,来三大支。行辈排四十字诗为:“○○永○○、保恩常贵庆、○○英奎 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世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为谱书上字迹 辨认不清)。
兴隆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择大、小虎 岭而居。自第十一世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 文明”。
兴隆镇赵氏。先人多尔衮。有一支到开原,又从开原来岫。
兴隆镇费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镶红旗说法不一。始祖巴力虎先到了热河,雍正年 间来岫岩,占地娘娘沟。
兴隆镇田氏。祖居长白山都市口,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落在娘娘城;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买费氏土地,落在兴隆娘娘沟。
苏子沟镇王氏。镶黄旗。二世祖平突由京拨入岫岩,充当甲兵。生子六人。长子安索住,居 城南仙人嘴子。次子阿林太,居城北黄旗沟东街。三子阿三太,居城北黄旗沟后房子坟茔等 处。四子朱林太,居城北兴隆沟处,后移居远方,无从稽考。五子吾兰泰,居城北黄旗沟西 街。六子宁古太,居城南仙人嘴子小河南边。自京始祖行辈排三十字诗为:“达平太阿那、 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钧溥林荣培”。
岫岩镇唐氏(他塔喇氏)。长白山八木地人,正蓝旗。其先祖世袭五品,敕封云骑尉,京始 祖居住在北京盔甲厂,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拨岫岩驻防。
朝阳乡吴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自第十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庚文明世、佩光 富贵荣、崇兴宁秉正、永庆和显同”。
朝阳乡鲁氏。长白山三道沟人,正白旗。
岭沟乡赵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黄旗。一支在北京,一支来岫岩。自民国年间行辈排二十 字诗为:“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新甸镇石氏(石马拉氏)。镶蓝旗。因拨兵驻防岫岩。行辈排四十字诗为:“那花跃金永、 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 庭”。 新甸镇白氏(那塔喇氏)。祖居长白山二道沟。
雅河乡洪氏。正蓝旗。京始祖洪雅居住在北京紫竹林胡同。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 驻防。初住城南三十里南岔沟的荞麦沟,后移居洪家堡子。
雅河乡董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其先祖撒玛哈先落户于北京,后移居雅河洪家堡东 十八副甲。行辈排20字诗为:“永成恩德志、广绪玉忠长、丰启明世显、立帝振家昌”。
雅河乡巴氏(阿尔巴氏)。正蓝旗。
红旗营子乡于氏(巴颜氏)。正白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先祖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而进京 , 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辞官带领族人来岫。早先居住在兴隆,取地名巴颜克拉屯(今地名 不可考)。后来族人大部迁往红旗营子,定居于家堡。
红旗营子乡罗氏(萨各达氏)。正红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二始祖罗固三太拨来岫岩 驻防,住茧场沟。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正白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城拨兵岫岩驻防 。自第八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红旗营子乡关氏(瓜尔佳氏)。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于岫岩北关门山坟沟中处为高祖立 坟。
哈达碑镇关氏(瓜尔佳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落户哈达 碑徐家堡。行辈排16字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大营镇何氏。长白山头道沟人,正蓝旗。
大营镇温氏。长白山七道沟人,正蓝旗。
龙潭镇白氏(齐义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
汤沟镇沈氏(爱新觉罗氏)。镶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户于 东大营子,后移居汤沟东虎沟(今东兴村)。行辈排10字诗为:“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 哈达碑镇张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红旗。京始祖在北京有一四面井,来岫岩后也建一四面 井。
前营镇傅氏。长白山五道沟人,镶黄旗。
前营镇佟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白旗。
前营镇闻氏。正白旗。来岫先落户仙人嘴,后移居闻家沟。
苏子沟镇、兴隆镇张(彰)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先人彰武泰在乾隆初年随其父布尔 哈任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正三品骁骑校。后被派遣到岫岩任城守尉。因护驾有功,受到乾隆 皇帝嘉奖,提拔为锦州右卫副都统,正二品。在彰武泰任岫岩城守尉时,携带他的两个儿子 福兴阿、福伦阿及其家眷来到岫岩“跑马占地”。长子福兴阿在苏子沟北黄岭松树嘴(后称 张家隈)定居下来,次子福伦阿在兴隆大榆树定居下来。其彰姓后来演变为“弓”、“长” 张,但也有人继续用彰冠姓的。从彰武泰起行辈排列十字诗为:“武福宗继鸿,魁景云乐天 ”。
山西省洪洞县康姓之渊源如何?
本文2023-09-22 12:32: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