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骆宾王】才华出众讨伐檄文传千古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4收藏

【唐朝·骆宾王】才华出众讨伐檄文传千古,第1张

骆宾王姓骆,字观光,名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他幼年就才华出众,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久戍边疆。仪凤中,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下狱,贬临海县丞,悒悒不得志,乃弃官而去。睿宗文明元年,他以衰暮之年投奔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照檄。武则天读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赞叹他很有才气,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在临海时,他曾写过一首久客临海有怀,借景抒情:天涯非日观,地岜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

骆宾王有江南神童、齐鲁才子之称,文才出众,但怀才不遇,心境极为悲苦。他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在河南豫州道王李元庆府中当幕僚,没有得到重用。他曾对前程万念俱灰,在兖州过耕读自娱、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时间长达12年。49岁时,他已满头白发,再上长安参加对策考试,终于被录用,当了一个奉礼郎的小官。他又不甘心平庸地度过一生,一心想为国建立功业,52岁高龄时还从军入伍,在青海、西藏度过了3年的军旅生涯,后又随军到云南腾冲,参加朝廷的平叛战斗,军中的文书、布告与捷报都出自于他的手笔。他为国建立了功勋,但朝廷只给了他一个武功县主簿的职务。61岁那年,他被提升为侍御史,是朝廷的监察官,但他上任还不到半年,受人诬陷,锒铛入狱,成了一名阶下囚。他在狱中写下著名的五律在狱咏蝉,借蝉自喻,抒发长期郁积在心头的忧愤。

骆宾王目睹了武则天废帝夺权、大开杀戒,以及武氏势力横行无忌的种种恶行,心中颇感愤愤。他带着一腔郁郁之气离京南下,但没有再回临海。而是去了扬州,和徐敬业等人聚合密商,准备武装讨伐,推翻武则天。

徐敬业是唐代开国元勋英国公徐世的长孙,原为四川眉州刺史,拥有兵权,这时贬为柳州司马。因此他的祖父死后曾封扬州大都督,所以他没有去柳州赴任,而是跑到扬州,密谋起事。骆宾王在四川军中,大约就和徐敬业结识,所以徐就密召骆宾王参与。经过一番密商,制订出行动计划:确定以拥戴庐陵王,匡复唐室为号召;首先占领扬州城,作为起事根据地;徐敬业任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骆宾王为艺文令,起草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徐敬业等迅速占领扬州城,并把骆宾王写的讨武檄文传布各个州县,号召天下勤王。这篇檄文义正词严,气势磅礴,仿佛长虹凌空,迅雷震宇,深深地扣动读者的心弦。天下反武势力,莫不闻檄扼腕。人们奔走相告,闻风而动,旬日间得胜兵十万。

扬州起兵的最初形势很好,不仅很快集结军队十多万人,而且楚州率先响应,兵不血刃就拥有扬、楚两州之地。不久又攻下润州,连朝廷内部也产生动摇。宰相裴炎就要求武则天退出政治舞台,还政于皇帝。但徐敬业没有利用这有利形势,挥师西进,直逼京洛。而是想先巩固江南根据地,然后再经营中原。这就给武则天以足够的时间清除朝中的反对派,然后派几十万大军围剿夹击。徐敬业虽然奋力迎战,也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最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传说纷纭。有说被杀的,也有说逃亡的,还有说投江水而死的。综合各种史料考证,逃亡一说似较可信。因为武则天死后,朝廷曾令山东人郄云卿搜集骆宾王的诗文,并结集发行,作为对骆宾王匡扶唐室的褒扬。郄在文集序中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的话,想必有据。至于逃亡后的行踪,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灵隐为僧,月夜为宋之问续诗一说,流传最广。实际情况大约是脱逃以后,就隐姓埋名,在吴中一带流亡。隐匿几年之后,带着一腔壮志未酬的遗恨离开了人世,终年约在70岁左右。

武则天死后,唐朝进入了中兴时期,有了近40年的强盛并太平的时光。骆宾王与他的讨武氏檄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众口传诵、万古流芳的历史名篇,骆宾王成了正义与道德的像征,就像大诗人杜甫写的那样,有些人是身与名俱灭而骆宾王是不废江河万古流。到了宋代,骆宾王成了忠臣义士的代表,政治地位急剧上升,对他的讨武檄文,更是赞颂备至,甚至认为唐之中兴,兴于一檄可也,把唐中宗复位,武氏败落、李唐中兴与骆宾王的檄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是骆宾王的讨武氏檄闪发出强大的道德力量,唐中宗不可能复位,武则天很可能将皇位传给了,武氏王朝不可能不到一代就宣告消亡。

到明末,骆宾王成了搀救国家危难、抵抗外族侵略的忠臣榜样。明末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张国维,想借骆宾王匡扶唐室的忠义志节,再出现像讨武氏檄那样檄文,唤起对大明王朝的怀念。于是他通过皇帝封骆宾王为文忠公,对骆宾王的扬州檄文大加褒扬。

骆宾王只是一介文人,他写下的一篇讨武氏檄竟然散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几千年来光芒不衰,可见文化的力量几乎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光辉,不是其他力量能扼杀的。

骆宾王是唐朝著名诗人,也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咏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骆宾王出生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此后慢慢有了名气。他早年入仕任武功主簿,此后的为官之路也是几经波折,骆宾王曾连同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但随着徐敬业兵败骆宾王此后也是下落不明。后世有关他的结局也存在很多说法,有说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从此隐姓埋名,那他最后下场究竟是怎样了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骆宾王年少丧父,用世之心却始终不得志,性格耿直敢想敢说。

几经磨难的骆宾王在花甲之年调任了长安主簿,后来经人推荐做了御史台侍御史,期盼已久的机会却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上任几个月后骆宾王就严惩了一批贪腐的官员,惩处的当中有武则天的亲信,武则天得知消息后大怒,派人告诉骆宾王不要再生事端了免得引火烧身,性格耿直的骆宾王当面拒绝了武则天亲信的要求,还向朝廷揭发了此事引发朝野上下震动。

一个六品小官居然敢上书揭发皇后的恶行,这下彻底惹怒了武则天,随后武则天安排亲信诬告骆宾王在任职期间挪用公款,被下狱了。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刚正不阿换来的是一场阴谋陷害。

身在狱中的骆宾王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比如《宪台出絷寒夜有怀》《萤火赋》,后来这些诗被朋友偷偷带出牢狱后,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后来不少人上书要求重审骆宾王的案子,一年后骆宾王被释放了。

684年唐高宗去世,武则天开始做着当皇帝的准备,另立李旦为皇帝并且清除了不少李唐宗室的元老,武则天的举动遭到有志之士的强烈反对。

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徐敬业希望写一篇讨伐文书昭告天下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于是徐敬业邀请骆宾王写出了气势磅礴流传千古的《代李敬业讨武檄文》,骆宾王的这篇檄文起到了很大作用,当时就号召起了十万人来讨伐武则天。后来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没有动怒反而不禁大加赞赏起来,可见武则天对骆宾王文采的认可程度,后来徐敬业被叛徒出卖兵败被杀了,骆宾王下落不明。

初唐诗人宋之问被贬职去江南的路上途经灵隐寺,走进寺庙景色不禁诗兴大发脱口而出:鹫岭郁岹峣,龙宫锁寂寥后面一联却怎么也对不上来,不断重复着,这时走来一个老和尚随口对上了下一联: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好诗好诗,宋之问连声说好,他反复吟诵这首诗于是第二天再去寻找老和尚,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听扫地小和尚小声说道那人就是骆宾王。

后来出现一个关键人物的他就是徐敬业的后裔,据说在他们的家谱里记载了当年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徐炯一起逃出来了,并隐身在邗江的芦苇荡中,后来骆宾王的身体不好死掉了,徐炯就把骆宾王埋葬了。

一代文豪骆宾王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虽然他的下落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认可,但留给我们的诗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

杨炯,字盈川,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杨出任盈川县令,由此世称杨盈川。

华阴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六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恃才傲物,他听说自己为四杰之一后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擅长写边塞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

有《杨盈川集》30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共33首。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已佚。

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做。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身殉,一说终身隐居。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之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号称“南天骆恩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

唐龙朔初年,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幕府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宾王升任朝廷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据说武则天一开始满不在乎,听到“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颇有得意之色,但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有人告诉她是宾王的作品,她竟责问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感叹不能为己所用。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不知所终。后人因此对其生死多有推测。

《旧唐书》与《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杀,《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认为“文明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孟棨《本事诗》说骆宾王逃脱后削发为僧,“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一说骆宾王逃匿于今江苏南通一带,据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明正德九年,义乌南通城黄泥口一位曹姓农民挖地时曾发现骆宾王墓,农人掘开坟墓,见“棺内人还衣冠如新”。农人大异之,于是把墓地封回。不久墓址就被水淹没。清乾隆十三年,任职南通的福建人刘名芳,派人下水搜寻,结果找到几根“枯骨查牙”,就当作骆宾王的骸骨,迎至狼山东南麓,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南通骆宾王墓。

骆宾王的诗题材较为广泛,因才高位卑,愤激之情,时见纸上。他的五言律诗精工整炼,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笔力雄健。名作《帝京篇》是初唐罕有的长篇诗歌,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绝唱”。他对革新初唐的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唐中宗时期,郗云卿编辑有《骆宾王集》10卷,现在已经散佚。明清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的《骆宾王集》,所收篇目大致相同,都是后人重新编辑的。

【唐朝·骆宾王】才华出众讨伐檄文传千古

骆宾王姓骆,字观光,名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在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