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登州府海阳县高氏总谱
高氏之先,系出於齐太公后。汉高相,魏高佰恭,隋高昭玄,唐高达夫、高千里,元代高文明由浙江绍兴府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迁入山东利津,明永乐三年(1450年)高佰通自利津东迁入胶州,籍胶州者为相国宏图公之鼻祖。高佰达迁入莱邑,籍莱邑者乃徽村之鼻祖。建村于蕙兰丛生处,遂名蕙村。至宋高仁巡抚、高信县令墓居村北老茔,有石碣为徵。士兴、士咭兄弟下代天爵、天寿兄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高出取“美好吉兆”之意,改称徽村。后于1735年(雍正十三年)随城阳社划归海阳县。1947年春,徽村分为民生村、建平村、常胜村三个村。现地名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镇徽村。留格庄镇徽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南与窑家庄隔青石公路相望,北与炭岚村接壤,东距留格庄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10公里。徽村自古为海阳四大村(徽村、行村、东村、夏村)之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村中高氏历代人才辈出。由徽村的高姓大量外迁乳山、文登、荣成等地。文登有七里汤、青庄、梁家夼、北刘章、黄岚南庄等二十多村庄。
海阳徽村高家庄《高氏族谱》族谱小引:
高氏之先,系出於齐太公后。后高子於汉有高相,於魏有高佰恭,隋有高昭玄,唐有高达夫、高千里皆此族也。然世代久远,姑存而弗论。厥后有佰通、佰达者,自利津东迁,一入籍胶州,一入籍莱邑。籍胶州者为相国宏图公之鼻祖。籍莱邑者,乃吾宗之鼻祖也。至宋有仁、信二公,镌名嵩山佛寺碑阴,一巡抚,一县令。墓居村北老茔,有石碣为徵。然上无承下无续,似有徵而仍无徵也。相传吾十世祖讳天爵,莱邑柏林庄一族为天寿之裔。与吾十世祖为伯仲焉。天爵、天寿之上,空闻士兴、士咭之名,而毫无可据,徒增感叹耳,壳由世谱无存,伦次莫考。故族谱之修,不得不自九世祖讳雄始,由此观之,族谱所系顾不重哉。向今谱碟尤存,等雄祖而上之,以及通达二公,可谓根深源远矣,而湮没已久,何后之子孙其深鉴乎。前篡修族谱,自兹以,垂之千万世,而历历有徵,岂不休哉。
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高雄)九世维世敬识
高文明十七世孙高维世
高姓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隋朝时期为玄州渔阳郡,隋朝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唐朝时期为蓟州渔阳郡,唐以后北齐校书图渔阳为蓟州治所。明朝时期省入蓟州,此后渔阳不再。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姓氏支派一般是看郡望的,建议你上高氏家谱网详查。
寻找登州府海阳县高氏总谱
本文2023-11-29 08:31: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