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云南人是不是越南人
小云南人不是越南人。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姓氏澹台(澹台) 澹台安有 一、澹字的读音 澹字,很多人读成zhan(詹),包括一些教师,甚至电视台播音员。这是错误的。澹字是一个多音字,但作为复姓澹台只能读tantai(谭台)。 澹在古文中多读dan(淡)。其意,一与淡同,如澹泊同淡泊,澹然同淡然;二为波浪起伏或水流纡回之状。如澹淡(dandan)便指“水波小文也,”或“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曹操《步出东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其中,澹澹亦作淡淡。 澹又通憺(dan,淡),意为安静。《楚辞》:“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其中澹澹即憺憺,意为“不动貌也。” 澹还通赡(shan,善),供给,供应的意思。《荀子·王制》:“物不能澹则必争。”澹即为赡。 二、澹台姓的渊源、分布与望出 澹台,这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得姓始祖澹台灭明,距今已有2500余年,在最早的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一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十三位。《辞海》注释:“澹台(台),复姓,春秋时鲁有澹台灭明(前512――?)。春秋时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澹台氏,字子羽。孔子学生,貌丑,但品行端正:‘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孔子发现了他的优点后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姓渊源有二: 其一,春秋时孔子的学生灭明曾居于山东嘉祥县南三里的澹台山,取地名为姓,改名为澹台灭明,其子孙后代遂以澹台为姓,称澹台氏。这种说法也未必其然。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对澹台山的注解是:“《嘉祥县志》相传澹台灭明家此。”这说明,澹台山也可能因澹台灭明在此居住而得名。 其二,源于啖氏。唐武宗名李炎,当时唐朝大臣啖鳞为了避开皇帝名中的“炎”字,被迫将啖氏的啖改为同音字澹。因此该支啖氏便归入澹氏宗族。 澹台宗族许多人为了简于书写,便于呼名,平时已将澹台氏改为台氏或澹氏,改为台氏者居多,只有在重要文书中及家谱、墓碑上用澹台氏。山西省河津市马家庄我的家族,平时就用单姓台,而家谱上全用复姓澹台。还有一些家族就彻底改为澹氏或台氏了,如河南《孟州台氏族谱》序曰:“早年为复姓澹台,后便于交往,约在第十代改称单姓台。” 分布:历史上澹台氏在山东、江苏、福建、山西、湖南等地多有分布。 现在,山西省的运城市、河津市(集中于马家庄村)、榆次市,河南省的商丘市、孟州市(集中于张连村),河北省的冀州市、邢台市、张家口市、衡水市、临西县,山东省的泰山市、宁阳市、高密市、聊城市、蓬莱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安徽省的凤阳市,湖北省的孝感市、当阳市,湖南省临湘市,上海市,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市,甘肃省的庆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澳门等地,均有澹台氏族分布。 望出: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三、堂号及宗祠对联 堂号:斩蛟堂、毁璧堂。传说澹台灭明,一日身带千金之璧渡河,船到河心时,突然大浪滔天,两条巨蛟拦住行船。澹台灭明见状大声喊道:吾身之宝,只能义取,决不能以势相逼而抢劫!说罢,拔剑而起斩死恶蛟。蛟死浪平,但澹台灭明感到璧乃身外之物何必为此而争杀,便将璧投到河里。谁知投了3次,璧都跳回船上,最后他毁璧而走。后来澹台氏便以“斩蛟”、“毁璧”为堂号。 宗祠对联,录佚名五联: 1、望出太原;源自澹山。全联典指澹台姓的郡望和源渊。 2、行高避径;学博通诗。上联典指澹台灭明,下联典指澹台敬伯。 3、春秋孔子高弟;汉代薛师名徒。上联典指澹台灭明,下联典指澹台敬伯。 4、立品端方,不逐风尘势利;守身刚毅,顿除蛟孽波涛。全联典指澹台灭明。 5、学授圣门,高尚表武城之节;德娴容止,英豪仰投璧之威。 本人亦敬献二联: 1、澹荡涓流汇湖海;台阁栋梁自萌芽。 2、澹台山,澹台河,澹台氏族同山河共存; 鲁灭明,汉敬伯,先贤圣名与日月同辉。 四、与澹台氏相关的地名、典故 《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中华博物编辑)记载: 澹台山:在山东嘉祥县南三里。《嘉祥县志》相传澹台濊明家此。 澹台河:山东沮河之下游也,自钜野县分流,经嘉祥为澹台河,东南入南阳湖。 澹台湖:在江苏吴县南。《史记仲尼弟子》澹台灭明南游至江。《索隐》今吴县东南有澹台湖,即其遗足迹所在。《吴地记》 澹台湖,澹台子羽宅,陷为湖,湖侧有坟。 澹水:在湖南安乡县东,今名后河,九澧之一。《水经注》澹水上承澧水,东注于澧,谓之澹口,明弘治中湮塞。源出湖南石门县仙凤山,东流经县北,又经澧县北合澧水支津,北流合于涔水。 澹水墟:在广东惠阳县东南,清时巡司驻此。 澹山、澹岩:澹山有一名胜,为天然古迹,就是澹山的澹岩。“澹岩位于湖南零陵县南二十五里。《唐张颢记》盘伏两江之间,周回一里,中有宝麣,可容万夫,昔有澹姓者家焉,因名。” 另有澹台湖公园:位于苏州吴中区,傍澹台湖而建。园内波光粼粼,绿草茵茵,风景宜人,并有澹台子祠即澹台灭明之祠。 典故之一:以貌取人。这一成语出自孔子对澹台灭明错误认识的自我反思之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典故之二:进贤县。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为南昌市管辖。进贤,始建于晋太康元年,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县历史,因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澹台灭明在此南游讲学而得名,意为“进能纳贤”之地。 典故之三:进贤门。江西南昌市有一进贤门,传说澹台灭明南游,由此门进入南昌,设立书院讲学,对南昌的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南昌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并希望有更多贤士来南昌,就把澹台灭明进入南昌之门命名为进贤门。 五、历史名人 澹台灭明:字子羽,澹台氏得姓始祖,春秋鲁国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南)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其相貌虽丑,却为人公正。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他“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后来游学于江淮、南昌,结草为堂,开办学校,传授孔学,弟子多达300人。因其学识渊博,名扬诸侯各国,孔子闻之,深为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金乡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澹台敬伯:东汉名士,又名澹台恭,会稽人。拜薛汉为师学习《韩诗》,为薛汉最知名的弟子之一。 澹文升:汀洲人(今福建长汀)。著名明朝官吏。明朝正统年间进士,曾任湖北省长阳县的知县。 澹交:苏州人。唐五代诗人,昭隐寺为僧,工诗、画,善写真。留传诗有三首:其一《效古》:荣辱又荣辱,一何翻与覆。人生百岁中,孰肯死前足。玄鬓忽如丝,青丛不再绿。自古争名徒,黄金是谁禄。其二《病后作》:未得忘身法,此身终未安。病肠犹可洗,瘦骨不禁寒。药少心情饵,经无气力看。悠悠片云质,独对夕阳残。其三《写真》: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堪笑予兼尔,俱为未了人。 现在,因事迹报导、发表论文、个人博客,网上常常见到澹台氏 附:《孟州台氏族谱》序曰:“据传吾台氏祖先,于洪武三年,(1370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徙迁孟州张连村,至今六百余年。早年为复姓澹台,后便于交往,约在第十代改称单姓台。在漫长的岁月中,繁衍子孙约二十六代,人口约九百余人,历数百年之沧桑,无次战乱,灾害不断,风云突变,除迁居开封、西安、郑州、华阴居住外,大约在第十代,由张连村迁往本乡康大义村居住两户,数百年来,现有人口约八十余人。”
采纳哦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中国古代小云南人是不是越南人
本文2023-11-29 08:19: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8377.html